苏南常见的几种传统建筑单体屋顶形式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样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样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样式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样式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是其独特的设计特色之一,屋顶的形状和结构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下面将介绍几种最常见的屋顶样式。

1.悬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屋顶样式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的形状像是一个倒挂的山峰,起伏曲折,斜度比较大。

它的主要特点是斗拱和檐口的形状。

屋顶中心的“悬山”是四柱支撑的,层层向上,最终形成悬山的形状。

悬山式屋顶通常放置在庙宇、宫殿等宗教建筑和皇家建筑物上。

2. 歇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是一种两侧对称,中间没有屋脊的屋顶样式。

它的结构形式是两个斜坡相交形成一个坡顶的样子。

在传统建筑中常用在寺庙、宫殿、园林等建筑上。

它的特点是显得简洁大方,同时它的雨水从四个方向流出,比较适合居住环境多雨的地区。

3. 拱券式屋顶拱券式屋顶使用了形变能够承受压力的多重石拱,像桥梁一种构造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屋顶结构。

通常用在大型建筑中,如皇家建筑、城市城墙等。

拱券式屋顶在结构上非常稳固,但是成本相对较高,难度也较大。

4. 斗拱式屋顶斗拱式屋顶又称为大斗拱式屋顶,它的结构形式是有多个圆拱将整个屋顶分割成多个部分,并在圆拱的交叉处加以连接,而形成的较高边缘成斗形,斗形较浓烈,这种屋顶结构常用于庙宇等古建筑中。

5. 跏趺式屋顶跏趺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寺庙建筑的常见形式,艺术性和宗教性很强。

它的特点是中间高,两边低,结构的中心部分是一个卧佛的半身像,底部有数个莲花座,而两侧的花瓣状结构称作“跏趺”,寓意为释迦牟尼佛坐禅而觉悟。

以上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常见的五种屋顶样式。

另外,中国的传统建筑还有众多的其他屋顶样式,这些样式都很独特,并且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的高度发展。

苏式建筑屋顶建筑方案

苏式建筑屋顶建筑方案

苏式建筑屋顶建筑方案苏式建筑屋顶建筑方案苏式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一种流派,以江苏地区为代表,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其中,屋顶建筑是苏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建筑的保护层,同时也是建筑风格的体现。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苏式建筑屋顶建筑方案,以展示其独特之处和精美之美。

苏式建筑的屋顶建筑通常以弯曲、折叠的形式呈现,这是因为苏式建筑倡导的是曲线美,注重平衡与和谐。

首先,支撑屋顶的主要结构是斗拱和悬挑,它们共同构成了屋顶的骨架。

斗拱是苏式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其独特之处在于柔和的曲线与硬朗的形态相结合,既保持了建筑的稳定性,又赋予了屋顶柔美的曲线。

悬挑则是屋顶的侧面结构,它不仅增加了屋顶的空间感,还为建筑增添了一丝轻盈感。

其次,苏式建筑屋顶的覆盖材料多为瓦片,常见的有青瓦、黄瓦等。

瓦片的选择通常取决于建筑的用途和地理位置。

青瓦是苏式建筑屋顶常用的瓦片,它的特点是颜色鲜艳、质地坚实,常用于建筑的正殿和重要部位。

黄瓦则常用于次要部位,如厢房和过道。

除了瓦片外,苏式建筑屋顶还常配以尖顶、鱼尾等装饰元素,以增加屋顶的层次感和装饰效果。

另外,屋顶上常有画栋雕梁结构,它既是建筑的装饰,又为屋顶提供了支撑结构,使得整个建筑更加稳固。

再次,苏式建筑屋顶的形式呈现出“多式,多高,多翘”的特点,即一座建筑的屋顶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谷亭、吊脊、斗拱等。

这种多样化的屋顶设计与苏式文化追求变化与丰富性的理念相契合。

在屋顶的高度方面,苏式建筑通常采用多级屋顶的形式,即底层较低、上层逐渐升高,层次感明显。

而屋顶的翘角则展示了苏式建筑的创造力和折纸艺术,犹如一幅山水画中的云雾起伏,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

最后,苏式建筑的屋顶建筑方案还注重与建筑环境的协调。

苏式建筑常建于江南水乡,通常配以花园、水井等景观,屋顶作为整个建筑的顶盖,必须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苏式建筑屋顶不仅采用了悬挑结构,还通常配以翘边、飞檐等元素,以便更好地适应水乡地区多雨的气候条件,同时也为建筑增加了一份凝重感和质感。

举出古建筑的几种屋顶形式

举出古建筑的几种屋顶形式

举出古建筑的几种屋顶形式古建筑的屋顶形式是其独特特征之一,它们反映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文化传统和建筑技术。

在中国古建筑中,有许多种不同的屋顶形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建筑屋顶形式。

1.歇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古建筑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采用两片坡面,呈山脊状,两端稍微弯曲。

这种屋顶形式通常被用于寺庙、宫殿和重要的文化遗产中,如故宫和泰山。

2.温州式屋顶:温州式屋顶是中国南方地区流行的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它的特点是四斜面,呈流线型,两端逐渐上升。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江浙一带的传统建筑,如园林、民居等。

3.悬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独特的屋顶形式之一,形似悬崖山峰。

它的特点是坡面曲线弯曲,形成多个起伏。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古代庙宇和皇家建筑中,如岳阳楼和佛教寺庙。

4.歇山脊式屋顶:歇山脊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古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采用两片坡面,呈山脊状,两端稍微上翘。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中国北方的古建筑,如北京的天坛和北海。

5.伞盖式屋顶:伞盖式屋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独特的屋顶形式之一、它呈圆锥形,像一个大伞盖。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古代建筑中的亭子、塔等,如灵鹫寺的宝塔和古代园林中的亭子。

6.桁架式屋顶:桁架式屋顶是西方古建筑中较为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采用木质或金属的桁架结构,形成三角形。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教堂、大厦和博物馆等建筑中。

7.平顶式屋顶:平顶式屋顶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特点是平坦且简洁。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和现代住宅等。

总的来说,古建筑的屋顶形式是受到当地地理气候条件、文化传统和建筑技术的影响。

每种屋顶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美学特点和文化意义,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审美观念。

这些屋顶形式不仅是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遗产。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样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样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样式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屋顶样式而闻名于世,这些屋顶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将介绍几种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样式。

1. 歇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屋顶样式。

它的特点是两边向上翘起,形似山峰,因此得名。

这种屋顶既能防雨挡风,又能增加建筑物的视觉美感。

在民居中,歇山式屋顶常用于大宅院或寺庙的大殿上,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2. 跃式屋顶跃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另一种典型屋顶样式。

它的特点是由多个独立的屋面组成,层层叠加,形成一种层次感。

跃式屋顶常见于宫殿、庙宇和寺庙等宏伟建筑中,给人一种庄严雄伟的感觉。

3. 悬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屋顶样式。

它的特点是屋顶的檐口向外悬挑,形成一种悬崖峭壁的效果,因此得名。

悬山式屋顶常用于宫殿和寺庙的重要建筑上,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4. 伞盖式屋顶伞盖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屋顶样式。

它的特点是屋顶呈伞状,向四周散开。

伞盖式屋顶常用于亭台楼阁等小型建筑中,给人一种轻盈雅致的感觉。

5. 虹形屋顶虹形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少见但独特的屋顶样式。

它的特点是屋顶呈弧形,形如虹的形状。

虹形屋顶常用于古代桥梁、牌坊等建筑中,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

6. 翘角式屋顶翘角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常见的屋顶样式。

它的特点是屋顶四角向上翘起,形成角尖状,给人一种尖锐的感觉。

翘角式屋顶常用于古代城墙、城楼等建筑中,给人一种坚固厚重的感觉。

7. 莲花式屋顶莲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独特而美丽的屋顶样式。

它的特点是屋顶呈莲花状,多用于寺庙的佛殿和宝塔等建筑中,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样式丰富多样,每一种样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这些屋顶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于建筑美学的追求和创造力。

无论是宏伟的宫殿还是精巧的亭台,屋顶都是其独特之处,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营造技术知识点——江南地区屋面构造做法

中国营造技术知识点——江南地区屋面构造做法

中国营造技术知识点——江南地区屋面构造做法(一)江南古建筑硬山屋面构造做法江南古建筑硬山式屋顶属于单檐屋顶,屋面山尖部分不挑出山墙。

硬山式屋顶根据式样可分为尖山式和卷棚式(亦称“回顶式”)两种。

根据所用瓦材的不同又可分为琉璃瓦、青筒瓦和小青瓦三种瓦面。

1尖山式硬山屋顶的构造尖山式硬山屋顶是指屋顶的剖面轮廓形状为尖顶形:它由前、后两个坡形屋面合成人字形相交,形成一个尖顶,称为“尖山”,在尖山接口处砌筑一条压顶脊称为“正脊”,正脊两端头常设收头装饰件,称为“正吻”或“鸱尾”,而在瓦屋面两端的山墙上端砌有四条压边脊称为“垂脊”(亦称“垂带”、“竖带”),以正脊和垂脊作为屋面衔接部位的封口措施和装饰等级。

2卷棚式硬山屋顶的构造卷棚式屋顶是指屋顶的剖面轮廓形状为圆弧形,屋面形式比较简洁。

它的前、后两个坡形瓦屋面由圆弧形黄瓦环瓦连接成整体,而在瓦屋面两端的四条“垂脊”,也由圆弧形脊连接成两条整体。

卷棚式屋顶不设真正意义上的“正脊”,也没有“正吻”或“鸱吻”。

(二)江南古建筑悬山屋面构造做法悬山式屋顶也属于单檐屋顶,它与硬山屋顶的区别仅在于两端山头部分。

悬山式屋顶的山头部分挑出山墙。

其他屋面构造与硬山屋顶完全相同。

悬山式屋顶根据屋面式样也可分为尖山式和卷棚式两种,用琉璃瓦、青筒瓦和小青瓦三种瓦筑成。

悬山式屋项因其屋顶挑出山墙,故在其下部无法设砖博缝,而改用木板博缝,直接钉在挑出山墙的桁条头上;博缝在山尖交接处常设悬鱼装饰。

(三)江南古建筑歇山屋面构造做法江南古建筑中的歇山屋面是在山墙两端山尖墙下缘往开间方向转折,再形成一片坡屋面的一种构造形式。

这种屋顶有2个山墙面、4个坡屋面和11条脊。

位于屋顶的称正脊,正脊在山墙的两端头常设正吻和鸱尾。

位于山尖墙上向两大坡屋面延伸至戗角根部附近的称垂脊(竖带),位于屋面四个角的戗角之上的称戗脊,而位于博缝板下山花板底边的称博脊。

歇山式屋顶有单檐歇山和重檐歇山两种做法,重檐歇山的下檐屋面上口四周常设一圈脊,称“围脊”。

五种常见的古建筑屋顶样式

五种常见的古建筑屋顶样式

五种常见的古建筑屋顶样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较为常见的屋顶样式有硬山、悬山、攒尖、歇山、庑殿五种。

每种屋顶又有单檐与重檐、起脊与卷棚的区别;个别建筑也有采用叠顶、盔顶、十字脊歇山顶及拱顶的;南方民居的硬山屋顶多采用高于屋面的封火山墙。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此五种较为常见的屋顶样式:庑殿顶又称四阿顶,有五脊四坡,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

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

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华严寺大熊宝殿等。

歇山顶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

前后两坡为正坡,左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区域为山花。

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太和门、天安门、钟楼、鼓楼等。

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悬山顶又称挑山顶,有五脊二坡。

屋顶伸出山墙之外,并由下面伸出的桁(檁)承托。

因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挑山”之名由此而来。

悬山顶四面出檐,也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但在中国重要的古建筑中不被应用。

硬山顶有五脊二坡,屋顶与山墙齐平。

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营造法式》中并未有记载,只在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建筑中。

因其等级低,只能使用青板瓦,不能使用筒瓦、琉璃瓦,在皇家建筑及大型寺庙建筑中,没有硬山顶的存在,多用于附属建筑及民间建筑。

攒尖顶无正脊,只有垂脊,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阁、楼、塔等,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圆形,顶部有宝顶。

根据脊数多少,分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顶、八角攒尖顶……此外,还有圆角攒尖顶,也就是无垂脊。

攒尖顶多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如颐和园的郭如亭、丽江黑龙潭公园等。

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中,极少使用攒尖顶,而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却使用的是攒尖顶。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中国传统屋顶共有十种,如下:1、歇山顶2、庑殿顶3、悬山顶4、硬山顶5、盔顶5、卷棚顶6、囤顶7、盝顶8、十字脊顶9、攒尖顶10、卷棚顶等级排位如下:第一位:重檐庑殿顶。

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

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

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

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

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

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

民间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

亭台楼阁。

一、歇山顶1、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

为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

歇山顶亦有传入东亚其他地区,日本称为入母屋造。

2、样式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

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或硬山顶的样式,而下半部分则为庑殿顶的样式。

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

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

山面有博风板,山花和博风之间有段距离,可形成阴影。

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山花还要从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这种做法叫收山。

歇山顶屋脊上有各种脊兽装饰,其中正脊上有吻兽或望兽,垂脊上有垂兽,戗脊上有戗兽和仙人走兽,其数量和用法都是有严格等级限制的。

3、分类重檐歇山顶的天安门歇山顶分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基本歇山顶的下方,再加上一层屋檐,和庑殿顶第二檐大致相同。

例如天安门、故宫的太和门、保和殿、乾清门,妙应寺山门、智化寺智化殿、台北府城北门则为单檐歇山顶。

在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样式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其中重檐歇山顶等级高于单檐庑殿顶,仅低于重檐庑殿顶,而单檐歇山顶低于单檐庑殿顶,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后来也有些民宅开始使用歇山顶。

4、历史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在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顶。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基本样式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基本样式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基本样式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与装饰风格而著称,尤其是其丰富多样的屋顶样式。

屋顶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遮风挡雨的功能,更是古代建筑艺术与文化的集中体现。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五种基本样式。

一、悬山顶悬山顶,又称为“挑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一种样式。

其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之外,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

悬山顶多用于民间建筑,如住宅、寺庙等。

在等级上,悬山顶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次于硬山顶。

二、硬山顶硬山顶,又称“硬山式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一种常见样式。

其特点是屋面与山墙同宽,且屋檐与山墙齐平或略为突出。

硬山顶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优点,因此在民间建筑中广泛应用。

与悬山顶相比,硬山顶的等级略低。

三、歇山顶歇山顶,又称“九脊顶”,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一种重要样式。

其特点是正脊与四条垂脊的中段相交,形成两个山花。

歇山顶在宫殿、庙宇等建筑中常见,具有显著的等级标志。

歇山顶又有单檐和重檐之分,重檐歇山顶的等级高于单檐歇山顶。

四、庑殿顶庑殿顶,又称“四阿顶”,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

其特点是屋面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共五脊四坡。

庑殿顶多用于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如故宫太和殿。

在等级上,庑殿顶高于歇山顶,是古代建筑屋顶的最高形式。

五、攒尖顶攒尖顶,又称“尖顶”,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一种特殊样式。

其特点是屋顶呈锥形,没有正脊,而是由若干条垂脊交汇于一点。

攒尖顶多用于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如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

攒尖顶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给人以优雅、轻盈的感觉。

建筑屋顶的五种基本形式

建筑屋顶的五种基本形式

建筑屋顶的五种基本形式
建筑屋顶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护建筑物不受自然因素的
侵害,是建筑物的第一道防线。

建筑屋顶有着不同的形式,下面将介
绍建筑屋顶的五种基本形式,以供大家参考。

1. 平顶屋面
平顶屋面是指在建筑物的顶部建造一定高度的墙体之后,再将建
筑物的顶部平整覆盖的屋面。

这种形式的屋面造型简单,但需要防水、防潮等处理,同时还需要考虑屋面的排水问题。

平顶屋面适用于低层
建筑,如住宅、商铺等建筑形式。

2. 屋脊式屋面
屋脊式屋面是中央凸起、两侧呈斜角的屋面形式。

这种形式的屋
面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同时也适合排水。

在一些历史建筑中,尤其
是在古代宫殿建筑中,屋脊式屋面常常出现。

3. 拱形屋面
拱形屋面是将建筑物的上部呈拱形的结构,彰显建筑物的稳定感
和气势。

这种形式的屋面适用于许多类型的建筑物,如体育馆、博物
馆等。

4. 塔式屋面
塔式屋面是指将一个塔形的屋顶覆盖于建筑物的顶部。

塔式屋面富有立体感,可以成为建筑物的标志性建筑形式。

塔式屋面通常用于寺庙、教堂等建筑物,具有较高的象征意义。

5. 吊脚楼式屋面
吊脚楼式屋面是指在建筑物的顶部铺设悬空的脚手架,然后用板材等材料搭建屋面。

这种形式的屋面可以形成特别的景观效果,适用于一些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的修缮等场合。

总之,建筑屋顶的五种基本形式各有特点,需要根据建筑物的设计风格、用途和预算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选择。

当然,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屋面的防水、排水等实用性问题。

希望本文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大全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大全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大全1.平顶:平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早出现的屋顶形式之一、在早期的古代建筑中,平顶常用于祭祀场所和宫殿等重要建筑。

平顶不仅简洁大气,还具有凝聚和神圣化的象征意义。

2.斗拱顶:斗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屋顶形式,它由一系列逐渐升高的层次构成,每层之间用斗拱相连。

斗拱顶常见于寺庙、宫殿和宅院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牢固稳定的结构,还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对曲线美的追求。

3.黄瓦顶:黄瓦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特色之一,它由一层或多层黄色瓦片组成。

黄瓦顶常见于古代宫殿和庙宇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美观大方的外观,还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

4.筒瓦顶:筒瓦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屋顶形式,它由数十只或数百只圆筒状的瓦片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

筒瓦顶常见于古代宫殿、寺庙和庙宇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美观独特的外观,还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的作用。

5.飞檐翘角:飞檐翘角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屋顶形式,它具有类似于出檐和悬角的构造,常用于宫殿、庙宇和宅院等建筑的屋顶。

飞檐翘角不仅可以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6.重檐歇山顶:重檐歇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具有典型特色的屋顶形式,它由两层或多层的歇山顶结构相叠而成。

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古代建筑中的宫殿和重要祭祀场所,它不仅具有庄重大气的外观,还展现了古代建筑师在结构设计和装饰形式上的非凡才华。

7.斗栱顶:斗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装饰性较强的屋顶形式,它由一系列斗栱相连而成。

斗栱顶常用于寺庙、祠堂和重要建筑中,它不仅可以起到承重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度和艺术价值。

8.玉佛顶:玉佛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屋顶形式,它由一系列玉雕或石雕的佛像组成。

玉佛顶常见于佛教寺庙和佛塔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富丽堂皇的外观,还体现了佛教对于建筑的崇高和神圣的态度。

以上仅是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其屋顶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中国传统屋顶共有十种,如下:1、歇山顶2、庑殿顶3、悬山顶4、硬山顶5、盔顶5、卷棚顶6、囤顶7、盝顶8、十字脊顶9、攒尖顶10、卷棚顶等级排位如下:第一位:重檐庑殿顶。

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

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

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

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

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

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

民间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

亭台楼阁。

一、歇山顶1、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

为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

歇山顶亦有传入东亚其他地区,日本称为入母屋造。

2、样式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

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或硬山顶的样式,而下半部分则为庑殿顶的样式。

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

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

山面有博风板,山花和博风之间有段距离,可形成阴影。

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山花还要从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这种做法叫收山。

歇山顶屋脊上有各种脊兽装饰,其中正脊上有吻兽或望兽,垂脊上有垂兽,戗脊上有戗兽和仙人走兽,其数量和用法都是有严格等级限制的。

3、分类重檐歇山顶的天安门歇山顶分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基本歇山顶的下方,再加上一层屋檐,和庑殿顶第二檐大致相同。

例如天安门、故宫的太和门、保和殿、乾清门,妙应寺山门、智化寺智化殿、台北府城北门则为单檐歇山顶。

在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样式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其中重檐歇山顶等级高于单檐庑殿顶,仅低于重檐庑殿顶,而单檐歇山顶低于单檐庑殿顶,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后来也有些民宅开始使用歇山顶。

4、历史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在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顶。

古代常用的六种屋顶样式

古代常用的六种屋顶样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样式繁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六种:
- 庑殿顶:有前后左右四个坡,四面坡屋顶,分为单檐和重檐。

多用于殿堂式建筑,在古代宫殿庙宇中,只有最尊贵的建筑物才使用庑殿顶。

- 歇山顶: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从侧面看,像是向下的两条脊在半路歇了一下,改变方向,向另一个延伸。

分为单檐和重檐,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

基本上只准官署使用。

- 悬山顶:和硬山建筑基本差不多,都是只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不同点在于屋顶两侧突出于山墙,不像硬山那样与山墙齐平。

- 硬山顶:屋顶两侧不突出于山墙,只有前后两面坡,只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盔顶、盝顶封火山墙属于硬山顶。

- 攒尖顶:攒尖式屋顶没有正脊,只有垂脊。

分为四角、六角、八角、圆形攒尖等。

- 卷棚顶:没有中脊之屋顶,也就是说卷棚式屋顶的“正脊”是弧形,与普通的的人字形屋顶不一样,没有屋顶端的的正脊。

从古代民间建筑的7种屋顶造型,去看中国古代屋顶有多美?

从古代民间建筑的7种屋顶造型,去看中国古代屋顶有多美?

从古代民间建筑的7种屋顶造型,去看中国古代屋顶有多美?中国民间古建筑屋顶造型之一:马头墙中国古代民间建筑最常见的两种屋顶形式:鱼鳞状屋顶和鸟羽状屋顶在中国古代民居建筑中,最常见的屋顶形式就是鱼鳞状和鸟羽状这两种。

因为它们有利于分散和迅速转移雨水至屋檐。

除了排水,屋顶的另一个功能是隔热。

对于大多数中国民居来说,屋顶可能只是一个功能部件,除了简单地遮挡雨水外,它没有其他用途。

然而,与贫困家庭居住的简陋住宅不同,富商建造的豪华住宅往往使用精致的曲线和华丽的材料,以形成一个坚固而优雅的外形轮廓。

各种硬山顶造型中国古代民间屋顶形式之3:硬山顶造型除了简单的平屋顶和单坡屋顶外,中国的双坡屋顶主要有四种类型。

在大多数情况下,倾斜屋顶的侧立面和前立面是对称的,前者创建了山墙的对称图像,而后者集中在右脊上。

''硬山顶'(见176页、图1、225页、图4)是一种分布在中国北方城乡地区的屋顶。

其特点是屋顶不突出山墙,从而形成了一个完全平坦的山墙表面。

由于屋顶不能保护墙壁不受雨水侵袭,这种屋顶更适合雨水较少的地区。

然而,在中国南方多雨和台风多发的沿海地区,住宅建筑也使用这种完全平坦的墙壁,因为较小的屋檐有助于抵御强风。

硬山顶房屋有时在山墙或山脊顶部加上简单的雕刻装饰。

明朝以前没有硬山顶的文献记载,可见随着烧制粘土砖的广泛应用,这种屋顶可能会逐渐上升。

硬山顶上的许多山墙是承重墙,直接承受基准和瓦片屋顶的大部分重量。

浙江乌镇具有防火功能的马头墙中国古代民间屋顶形式之4:马头墙马头墙作为古代住宅山墙,其高度高于屋顶坡度。

虽然这类山墙不同于硬山顶山墙,但由于这两种山墙的屋顶在山墙表面没有选择,我们将在这里一起讨论。

马头墙在安徽、江西、浙江和苏南很常见,即古徽州地区。

它与屋顶重叠的夸张形状就好比一座防火墙。

在人口稠密的城镇或村庄,无论是住宅建筑、寺庙、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建筑,都会在这两座房屋之间建造马头状的隔墙。

苏式古建的各式屋脊,原来这么多讲究

苏式古建的各式屋脊,原来这么多讲究

苏式古建的各式屋脊,原来这么多讲究江南古建筑向来是“虽为人作、宛如天开”。

以往介绍园林建筑之时便可看出一二,墙体、建筑构造、挂落雀替等细节装饰,从大到小,无一不是精妙至极。

记得介绍留园楼阁的屋顶——歇山顶、硬山顶时,有提及“屋脊”,但仅说到正脊、垂脊,没有细讲。

小编今天想聊一聊屋脊及其上的装饰。

沿屋面转折处或屋面与墙面、梁架相交处,用瓦、砖、灰材等砌成砌筑物,称为“屋脊”,起防火和装饰作用。

前后坡屋面相交线做成的屋脊称为正脊。

屋脊式样分厅堂筑脊与殿庭筑脊两类。

苏式殿庭与厅堂正脊由滚筒、瓦条、亮花筒、字碑组成。

小编搜索资料时找到一组屋脊老照片,对应着照片跟大家一起看看苏式古建的各式屋脊~1哺鸡脊与纹头脊厅堂正脊。

其两端以攀脊砌高,作钩子头,使脊端翘起,中部微凹而有致。

纹头脊多用于普通平房,厅堂多用哺鸡脊。

2纵头脊厅堂正脊。

现多与纹头脊混为一谈(此话言外之意就是小编没能找到相关描述,拍砖请手下留情。

)3哺龙脊厅堂正脊,多用于寺宇之厅堂。

置于筑脊两端,头向外,后部用铁片弯曲,外加粉刷,翘起如尾,其下以瓦设坐盘砖,置于瓦条之上。

4雌毛脊厅堂正脊,多用于普通平房。

其两端以攀脊砌高,作钩子头,使脊端翘起,中部微凹而有致。

5甘蔗脊厅堂正脊,多见于普通平房。

甘蔗脊将瓦竖立排其上,称为筑脊,两端刷回纹,脊顶刷盖头灰,以防雨水。

6各式屋脊7龙吻脊殿庭筑脊。

于殿庭正脊两端塑龙吻(头尾均为龙形)。

龙吻于各式屋脊中品位最高,大部分用于寺庙主殿及品官府第、家祠等。

另有称鱼龙吻脊。

鱼龙吻品位较龙吻脊低,一般用于寺庙副殿及大户宅第。

8文山寺山墙与屋脊明正德十年(1515)为纪念文天祥建忠烈祠于此,嘉靖年间迁祠于旧学前,此处遂改为文山寺。

民国十四年(1925)与潮音庵、云林庵合并为文山潮音禅院,1958年改为尼众丛林。

图中远处为大殿,右侧为僧寮,近处为庭院、回廊和如山亭。

9司前街监狱旧址清江苏按察司监与苏州府监同设于此。

民国年间为江苏省第三分监,抗战胜利后为吴县监狱,解放后成为苏州市监狱看守所。

写出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五种屋顶名称

写出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五种屋顶名称

写出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五种屋顶名称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是历史悠久且设计精巧的,其中,屋顶起着保护人们免受风雨侵袭的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屋顶,其中最常见的有五种,它们分别是“牌坊式”屋顶、假山式屋顶、“代亨”屋顶、剪纸屋顶和三角屋顶。

首先,“牌坊式”屋顶可以追溯到汉朝的早期,它以十字及四方支撑为主要形式。

它具有坚固的结构,有助于减少风吹雨打的破坏,由多层瓦块叠加而成,外形呈星形,顶部装饰有几何形状,中间有一个耸起的圆形部分,如此斜线平衡,中心采光,将水面反射至屋内,从而使屋内更加明亮舒适。

其次,假山式屋顶是自清朝开始流行的屋顶之一,它采用四叠的构造,以层层叠叠的瓦片拼接而成,形状似假山,在屋顶顶部装饰有大量的古铜或陶瓷的彩绘,非常华丽,其内部屋顶结构紧凑而安全。

紧接着,“代亨”屋顶是宋代长沙西子湖畔的建筑师瞩目所及的一种屋顶结构,此屋顶采用十二角锥形结构,以两叉梁支撑,顶部采用一个船形结构,可以有效地抵御气流和雨水,整个结构相当稳固耐用,又能突出建筑外形。

接下来,剪纸屋顶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一种典型屋顶,其特点是在屋顶中央有一个采光窗,以厚实的木板为主,再以薄木板做成天花板,其造型精美,华丽而富有变化。

木板拼接紧密,可以抵挡风雨,保护屋内居住者,内部采光良好。

最后,三角屋顶是中国古老的屋顶之一,它以三角形拼接结构为主,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外表呈现出极其与众不同的外观,形状似一座在天空中悬浮的山峰,能够防止雨水侵袭,在炎热的夏季也能带来一缕凉爽的风,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屋顶。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建筑常用的五种屋顶名称便是“牌坊式”屋顶、假山式屋顶、“代亨”屋顶、剪纸屋顶和三角屋顶。

以上这些屋顶各具特点,不仅具有抗风雨的功能,还能够赋予建筑以独特的外表,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中国传统建筑技术越来越发达,建筑外观精美而极具特色,这些传统建筑被世人视为中国文化传统的象征,它们将永不消失。

中国古代建筑单体建筑的构成之屋顶式样

中国古代建筑单体建筑的构成之屋顶式样

中国古代建筑单体建筑的构成之屋顶式样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工艺的杰作,其屋顶式样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建筑技艺。

江南民居屋顶建筑特色是什么?

江南民居屋顶建筑特色是什么?

江南民居屋顶建筑特色是什么?
江南民居屋顶建筑特色
千百年来江南民居粉墙青瓦,瓦、小青瓦也称蝴蝶瓦。

分大、中、小三号。

下图中号瓦
一般来讲江南民居面宽三间房或五间房,如五开间,中为正屋、两边为正房,且略小于正屋,最外边为偏房尺寸小于正房,(我这里不说厢房与其它附房)。

附面宽三开间图
按照古代流传风俗,青瓦屋面配正脊为混筒三线,屋脊头常用有几种,如下为混筒三线回纹脊头图
脊中又称“龙门”一般塑有一幅吉祥如意、三星高照图(福禄寿)
屋面檐口采用花沿滴水瓦,体现民居古色古香如下图
青瓦屋面讲过,再讲一下,屋面山墙的几种建造形式,常用的直山如下图
古色古香的歇山如下图
还有民居密集区,民居与民居相隔处常用五峰山墙,俗称风火墙,古时用来起防火作用,一般高出屋面1米左右,现在游古镇很常见的屋面装饰(现代成了装饰作用)如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南常见的几种传统建筑单体屋顶形式苏南传统建筑单体常见的屋顶形式有四合舍、歇山、悬山、硬山、尖顶等几种,这些屋顶形式所代表的建筑等级依次降低。

庙堂寺观等庄严肃穆的公共建筑群中的个体建筑十分注重其等级的区分,因此屋面形式的等级序列及该建筑的体量大小是确定其屋面形式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民宅建筑却大多数都采用的是硬山顶。

而园林建筑屋顶形式的选用仍以“适宜”为标准,没有太多等级秩序的约束,除四合舍外,其余所有屋顶形式,且不论单檐、重檐,皆可选用。

加之园林建筑体量较小,因此也不拘于规整的硬山或歇山顶,产生了多种“组合式”的屋顶形式,例如,在认为“适宜”的地方在硬山顶上增加一个戗角的做法在苏州园林及庭院中十分常见。

一、四合舍四合舍,《营造法原》云:“其屋前后左右,四面落水,正旁五面相合成仰角,其上筑脊,成四坡五脊者,称为四合舍。

”【1】四合舍即庑殿顶,为屋顶形式中等级最高者。

四合舍有重檐、单檐之分。

苏州现存古建筑的实例中仅有苏州文庙大成殿【图1-1】,为四合舍重檐殿庭。

二、歇山 1.关于落翼“其前后落水,两旁作落翼,山墙位于落翼之后,缩进建造者,称为歇山【2】”。

作为建筑屋面形式的歇山顶,与清官式的歇山顶的形式基本相同,但做法有所差异,对苏南传统建筑的“歇山”进行分析描述,首先要明确“落翼”这一地域性的概念。

“落翼”,俗作“落叶”,是歇山这一屋面形式的“关键词”。

《营造法原》对其描述数次之后,将它理解为相当于清官式所称之为“稍间【3】”的概念——“正中间亦称正间,其余称次间,再边两端之一间,除硬山时可称边间之外,称为落翼;故吴中称五开间为三间两落翼…【4】”;然而,归纳【1】 《营造法原》第二版,P37 【2】 同上【3】 另见《营造法原》P110,在注释部分,作者将“落翼”与清官式的“稍间”相对应。

图1-1自棂星门看苏州府文庙正殿图1-2苏州东山轩辕宫侧面分析文中的几处记载,再结合调研成果来看,我们认为这个理解并不确切。

“落翼”与“稍间”不符,主要有以下两个疑点:一,“落翼”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间”的概念——歇山的山面并不一定位于金柱之上,它有可能是半间,但仍称为落翼;二,“落翼”一词还有其他的含义,《营造法原》也提到,若建筑只有三开间,则落翼位于次间,称为“次间拔落翼【5】”,这里的“落翼”显然不是“稍间”的意思。

另有一种歇山的简单做法,工匠也称其为“三间两落翼【6】”,即在三间硬山四周加廊,两侧加披水,四角发戗,屋面兜转而得,此处“落翼”也强调的是这种较为简易的歇山构造法。

对于“落翼”的含义,我们倾向于分别从木作和水作角度来理解“落翼”的概念,而以木作为主。

从木构的角度来看,“落翼”这个名称主要指的是形成歇山两翼的大木构架;而从水作的角度看,落翼则指的是歇山两侧窄短的屋面及戗角部分。

而称之为“三间两落翼”的简易做法则可理解为“三间加两落翼”。

2.苏南传统建筑歇山顶的几种类型与应用情况 歇山的等级低于四合舍,是苏南地区的大小殿庭最为常见的屋顶形式。

又由于其造型活泼大方,因此也是园林建筑时常采用的屋顶形式。

歇山的山面做法主要有木博风和砖博风两种:木博风的做法延用木质博风和悬鱼,但不用惹草,木质博风称为博风板或博山板。

屋面推出山面距离较大,博风板上用勾头筒瓦横铺的部分也称为排山;这种做法体量较大的殿庭多采用【图1-2】;采用砖博风的山花多用砖砌,而不用山花板。

砖砌山花的做法一种是在“采步金【7】”上砌一皮薄砖墙,另一种即“三间两落翼”做法——山花即山墙的一部分。

砖博风外覆粉刷,再以各色灰塑装饰其间【图1-3】。

采用砖博风的歇山建筑多应用于小型殿庭、园林建筑、戏台等等。

另有砖细博风,拙政园远香堂是其实例之一【图1-4】。

殿庭采用歇山顶的实例很多,现存建筑中规模最大者为苏州玄妙观三清殿,重檐歇山顶;园林中采用歇山顶的建筑则更是数不胜数。

民宅内厅堂采用歇山顶的仅常熟严讷宅的厅堂为歇山顶,但属僭越之物。

【5】 《营造法原》第二版,P37【6】 关于这种“三间两落翼”的做法,《营造法原》中也有记载:“鸳鸯厅、船厅之用于园囿者,宽三间五间不等,四周绕以廊轩,以资凭眺……两旁廊轩上架屋面,上端毗连山墙,称为“落翼”。

而山尖位于落翼之后,称为歇山。

”(见《营造法原》P29)此处,“落翼”之名称则倾向于描述硬山两侧及戗角的屋面部分。

另,五间则称为“五间两落翼”图1-3:常熟燕园某厅山花图1-3-1:博风灰塑细部1:双狮戏球图1-3-2:博风灰塑细部2:洋叶图1-4:山花板与砖细博风(拙政园远香堂)以上图片来源:自摄“悬山为前后落水,其桁端挑出山墙之外,护以木板为博风,或用砖博风,使山尖悬空于外,故名悬山。

悬山一式,南方已不多得矣。

”【8】悬山顶的建筑在苏州的确不多见,全晋会馆原正殿面阔五间,筒瓦悬山顶,惜于1976年1月失火烧毁。

沈忠人老师认为,苏州木博风悬山顶的消失和硬山顶的大量出现与砖墙的大量使用有关。

悬山悬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山墙免受雨水的冲刷。

在砖墙大量使用之前,苏南建筑的维护墙多为泥墙(苏州称其为泥打墙),泥打墙难以经受雨水的冲刷(这里主要是屋面集汇的水串),在此情况下,则需采用悬山顶保护山墙;但砖粉墙除了雨丝挂于墙面有失美观之外,雨水的冲刷对于砖墙体来说却无大碍。

于是,悬山顶失去了它的一个重要作用。

另外,在拥挤的城市中,木博风悬山顶不仅多占空间且不利于密集建筑群的防火。

因此,“悬山一式,南方已不多得矣”。

《营造法原》中提到的“砖博风”,大概是一种过渡形态。

在苏州洞庭西山岛还可以见到相当数量的出挑较大的砖博风的建筑。

【图1-5,1-6】后来,这种砖博风出挑尺寸减小,有的成为了一种山面的装饰,就成为了硬山顶。

另外,在一些砖细门楼上也可看到悬山建筑的残迹。

以上图片来源:自摄图1—5(上左):苏州西山东村某宅砖博风(年代上限:清中期)图1—6—1(上中):苏州西山涵村明代店铺砖博风与垛头做法图1-6—2(上右):苏州西山涵村明代店铺砖博风侧面图1-6—3(左下):苏州西山涵村明代店铺垛头及博风正立面、侧立面示意图涵村明代店铺砖博风上出现了飞砖的做法,垛头局部挑出,这种博风、飞砖、垛头相结合的做法与后来的常见做法略有不同【见图1-7】。

“其屋面仅前后作坡落,两旁山墙,高仅齐屋面者,称为硬山。

”【9】硬山是民居中最为常见的屋顶形式。

硬山除了广泛应用与厅堂、平房外,也可用于殿庭,如苏州盛泽先蚕祠大殿,硬山顶,也有排山。

严格地说,有没有砖博风并不是悬山与硬山的区别,苏南硬山山面部分收头的做法有做砖博风和不做砖博风两种。

清中叶以后,博风逐渐成为等级较高的建筑的装饰品,其做法是博风主要由水作用纸筋灰粉出,并通过飞砖完成山墙与屋面的过渡。

这种砖博风最常见的装饰形式的就是象首与如意的组合,以寄托“吉祥如意”的愿望【图1-8】,这种做法多用于等级较高的建筑。

不做砖博风的做法是仅出挑数皮望砖【图1-7】,这种望砖出挑的做法仍可视为由砖博风演化而来,这种做法多应用于民宅。

在建筑密集的城镇,采用封火山墙是一种有效的防火措施,苏州的封火山墙有两种形式:一称屏风墙,一称观音兜【10】。

此时屋面与山墙交界处需要作泛水来解决防水问题。

五、尖顶与“回顶”在工匠中寻求苏南地区对“攒尖顶”的称呼,尚无结果。

《营造法原》中没有出现“攒尖顶”的名称,但有“方亭外观,分歇山、尖顶二式。

尖顶式其四面屋顶会合成尖形”【11】。

可见,《营造法原》中称攒尖顶为“尖顶”,且因此,本文延用《营造法原》之“尖顶”的名称。

尖顶在苏南建筑中一般应用于园林建筑,其中以亭式建筑采用最多【图1-9】。

与清官式不同的是,谓苏南传统建筑屋面形式没有“卷棚”一项。

《营造法原》中提到“唯回顶无正脊,仅用黄瓜环代之【1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回顶”指的是“船厅”的木构造法(详见第三章),而不是一种屋顶形式。

但苏南也大量存在类似“卷棚”的做法,是否采用这种做法与等级序列无关,主要应用于大型殿庭以减少风压与园林建筑以显其小巧素朴。

其构造法是于两坡合角处采用黄瓜环瓦而不用正脊,其水作名称是“凑脊过水”,【9】 《营造法原》第二版,P37【10】 见《营造法原》P53:“位于房屋之两端,依边贴而筑者,称山墙。

平房山墙顶覆瓦。

厅堂山墙依提栈之斜度,有作高起若屏风者,称屏风墙。

有三山屏风墙及五山屏风墙两种。

山墙由下檐成曲线至脊,耸起若观音兜状者称观音兜。

” 就民居而言,高大的山墙能衬托主体建筑的气势;而硬山殿庭则不用,而采用上文所述砖博风的做法。

【11】 《营造法原》第二版,P81图1-7:硬山顶飞砖收头做法及垛头正面示意图图1-8:苏州盛泽蚕花殿献殿砖博风图1-9:艺圃乳鱼亭(年代上限:明)以上图片来源:自摄《营造法原原图》图中的名称则是“黄瓜环脊”【图1-10】。

另外,《营造法原》中还记录了一种天花做法——“卷篷”【图1-11】极易与“卷棚”混淆:“南方所谓卷篷之结构同回顶,唯为圆料。

……其异于回顶处,在桁下幔【13】钉木板,不露桁条,作卷篷状,或髹油漆,或糊白纸,颇图1-11:卷蓬天花为雅致。

”【14】其做法是以杉木条为龙骨,以薄杉木板起拱,其截面尺寸一般是100㎜×10㎜。

卷蓬的形式灵活多样,其起拱方向有沿桁条方向与垂直桁条方向两种,其起拱形式又有船篷、鹤颈等几种。

【13】苏州方言幔、满同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