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种植技术.doc
中药材种植的技术
中药材种植的技术1、施足基肥。
多年生中药材秋冬季要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增施磷钾肥,有利于下年中药材生长。
2、清园消毒。
秋冬季要及时清园,将病虫株、落叶清除,集中烧毁深埋,减少越冬病虫基数,并在病虫危害区撒石灰消毒,消灭越冬病虫。
3、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木本花果类中药材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清除病虫枝、细弱枝,修剪枝条,培育丰产树形。
4、预防冻害。
在土壤上冻前灌一次水,可防冻害。
可用稻草覆盖,厚度5cm左右,中药材遭受霜冻危害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扶苗、补苗、补种、改种等,并加强田间管理。
种植品种应避难就易许多药农致富心切,往往把价格高的药材作为选择项目,其实这些药材都有其独特的生长环境,不适应的地方是很难生长的,且种植技术要求较严,一般人种植成功的概率很小。
如果你不是研究机构或大型种植基地,仅是个人试种,那么在条件不具备时最好不要引种这样的品种以免得不偿失。
如果你种植药材还只是初次尝试,就应该选择那些适合本地种植、生命力强,又较容易种植和管理的品种,这类药材虽然价格低,但容易成功、产生效益。
种植面积应量力而定种植面积的大小,必须考虑到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
因为种药收益大,具有风险性。
如果你是多人合伙承包土地种药,有充足的人力和财力,自身有种药的经验或有专业人员作指导,那么种植面积越大,药材数量越多,对药厂采购员、药贩的吸引力也就越大,他们可用专车直接到产地收购装运,这样销得快,又可减少促销的费用,收益相对也就更大。
如果你资金有限,就应从小面积开始,产品就近到药材收购部或专业市场出售。
有了种植经验以后再扩大种植规模。
不跟价格跑绕着市场转多数药农都有这样的心态:“种涨不种跌”,就是什么药材涨价就种什么,而跌价的药材不愿种。
然而,药材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涨价时大家都去种植,到产新时往往高价变成低价,造成上年盈下年亏的现象。
而跌价药材没人种,其价必然上升,如果你能审视药材市场价格变化的趋势,了解药材价格的起伏周期,种植那些少有人种植、价格暂时偏低的药材,到时就会获得预想不到的好收成。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药材生产环节,从大方面讲主要包含种植、管理、收获加工几个环节。
那中药材的种植技术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一、种植前管理计划种药前,首先要对土壤、灌溉条件、当地气候有个基本判断。
传统方法是:先看土壤是黑土、黄土还是沙白土,如果是黑土,因硬度大、粘性高,不适宜种植深根作物,以生长地上部分为主;黄土则以种植浅根性作物为主;白土因渗水性好,适宜种植怕多雨水的作物。
其次要知道前茬作物是什么,如黄芪、防风“坏地”,则不适宜种植病害较多作物。
灌溉条件好,则可选择范围较广,如灌溉条件差,则要选择抗旱作物。
当地气候是多雨还是多干旱。
然后在根据这些前提条件选择适宜种植作物。
较为科学方法是:结合传统经验办法基础上,先对土壤做个含量检测,为底肥选择做好准备;然后结合当地的气象数据,得出当地平均温度和湿度。
以数据来指导药材生产。
同时,结合当前对中药材重金属等指标检测的加强,一些包地大户应加以重视,虽然多了些检测费用,但对保证药材质量,为将来销售能做好铺垫。
二、种植管理耕地:对于扎根作物,应以氮肥为主,但有条件的地区,还是以农家肥为主;深根作物要深翻,以利于根部下扎和粗大,从而提高单产量。
种植:耕地、整畦后,根据品种选定,按合适的行距、深度进行种植。
在此环节,基本上能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整体用工成本并不多。
三、出苗管理种植后,根据天气情况和出苗时间长短差异,该浇水时及时浇水,浇水后,要防止土壤板结。
出苗后,进入前期除草、松土和间苗阶段,间苗往往需要二至三次才能完成。
此环节,用工有所增多,但尚未进入高峰。
因为前期草小、病害并不多。
四、田间管理随着时间推移,天气转热,植物生长进入旺盛阶段,管理也进入高潮期:除草:因为药材有其特殊性,很多药材品种并不能使用除草剂,虽然当前有部分针对性的除圆叶或长叶的除草剂,但不能根除田间杂草,因此,当前中药材除草主要还是以人工为主。
中药材栽培种植技术
• 这些品种,价格虽然昂贵,但对气候、土质
要求较严,生长发育条件较特殊,种子、种 苗价格一般(yībān)都是很贵的,花高价购进 此类种子,辛辛苦苦种植,其结果好坏却难 以预料。
第十四页,共49页。
(三)、注意掌握发展(fāzhǎn)周期性 种植
• 中药材与其他农产品类似,库存量少价格就
高,价格涨高又促使种植面积增加,导致产 大于销,因而价格又会很快下降(xiàjiàng)。 根据历年经验,每个品种的价格变化约每5 年一周期。若善于分析,掌握其周期性,抓 浪头赶高峰,方能取得很好的收益。
第十五页,共49页。
(四)、注意(zhù yì)正确分析广 告,购种莫贪便宜
第三十六页,共49页。
• 1)栽培年限: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 • 2)种子处理:层积处理、催芽、药剂处理、 • 3)播种期: • 4)栽培过程中的一些(yīxiē)技术:遮荫、
打头、摘蕾、修剪、去皮等
• 5)采收期(年限)
第十一页,共49页。
三、发展中草药生产的注意(zhù yì)要点
• (一)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品种 • ( 二)、慎种稀、奇、贵品种 • ( 三)、注意掌握发展周期性种植 • (四)、注意正确分析广告,购种莫贪便宜 • (五)、注意科学(kēxué)总结种植规律 • ( 六)、捕捉信息,掌握销售最佳时机
• 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者慎服。
第二十页,共49页。
杜仲
第二十一页,共49页。
津柴胡
• 津柴胡:是多年生草本。 • 功效分类:辛凉解表药。
科属分类:伞形科。
• 别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 性味:微有香气,味淡。性微寒,昧 • 苦。 • 归经:归肝经、胆经。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中药材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中药材在野外生长环境中受到种种限制,其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两个方面对中药材进行探讨。
一、中药材的种植技术1. 品种选择中药材种植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宜的品种。
不同种类的中药材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同,因此选取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是至关重要的。
2. 土壤准备中药材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因此在种植前需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除草、翻耕、施肥等环节,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时,可根据不同中药材的需求,合理调整土壤酸碱度和质地。
3. 播种与育苗中药材的种植一般通过播种和育苗两种方式进行。
播种可根据中药材的不同需要适当控制密度和深度,确保良好的发芽和生长。
育苗则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4. 管理与照料中药材的种植需要注重对其生长的管理与照料。
这包括适时灌溉,及时除草,控制病虫害等。
对于有攀缘特性的中药材,还需要提供合适的支撑结构。
二、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中药材常见的病害有霉病、炭疽病、灰斑病等。
防治病害的措施包括使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定期病害监测等。
同时,对于已受感染的植株,及时进行病害剪除和病害部位消毒是关键。
2. 虫害防治中药材常见的虫害有蛀虫、飞虱、蚜虫等。
虫害防治的措施包括使用无毒农药、采取物理防治方法(如喷洒水冲刷、人工捕捉等)、引入天敌等。
定期检查并掌握虫害发生的规律,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生态调控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也应注重生态调控。
例如,引入益虫,建立生态平衡系统;合理运用轮作和间套作等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结语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是确保中药材品质的关键环节。
通过正确的种植技术,我们可以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合理有效地进行病虫害防治,有助于保护中药材的生长环境以及人们的健康。
中草药栽培技术
2023中草药栽培技术contents •中草药栽培概述•中草药栽培的品种选择与繁殖•中草药栽培的田间管理•中草药采收与加工•中草药栽培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中草药栽培实用技术目录01中草药栽培概述中草药栽培是指利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各种农业技术措施,有目的地培养和促进中草药植物的生长发育,以获得优质、高产药材的生产过程。
中草药栽培中草药栽培除具有一般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重视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2)严格控制生长期;3)因地制宜安排生产;4)轮作和套种;5)合理施肥和灌溉;6)注重病虫害防治。
特点中草药栽培的定义与特点中草药栽培的重要性提供中药材保障中草药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中医药学传承和发扬的物质保障。
保障中医药临床用药安全中草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提高中药材资源保护意识中草药栽培可以促进人们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意识,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及其生态环境。
中草药栽培历史悠久中药材栽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有中药材栽培的记载。
中草药栽培发展迅速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草药栽培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药材品种和质量也不断提高。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中草药栽培也在向现代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中草药栽培的历史与发展02中草药栽培的品种选择与繁殖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中草药品种,以确保较高的生长率和产量。
中草药栽培的品种选择地域适宜性根据中药市场的需求,选择需求量大、价格稳定的中草药品种。
市场需求考虑不同中草药品种的种植难度和病虫害抗性,选择易于种植、管理且抗病性强的品种。
种植难度中草药繁殖方法通过播种中草药种子进行繁殖,是中草药繁殖的主要方法之一。
种子繁殖利用中草药的根茎进行繁殖,适用于多年生中草药品种。
根茎繁殖将中草药的分蘖分割成单独的植株进行繁殖,适用于丛生中草药品种。
分株繁殖利用中草药的组织或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产生完整植株,适用于难以繁殖或种子繁殖困难的中草药品种。
中药材种植技术
中药材种植技术第一篇:中药材种植技术中药材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而备受关注。
种植中药材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也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但是,由于中药材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环境要求较高,种植中药材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种植中药材的技术。
一、土壤要求1. PH值:不同的中药材对PH值的要求不同。
比如黄芪具有耐酸碱性的特性,而杜仲则对PH值要求高于7。
因此,要了解每种中药材的PH值适宜范围,并根据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材进行栽培。
2. 土壤水分:中药材对土壤水分有不同的适应性。
种植白芍、川芎等贵重中药材时需要保持土壤湿度,而黄芪等中药材则需要充足的排水。
3. 肥力:中药材需要充分的肥料供应以保障生长发育需要。
但是应根据具体中药材要求和土壤质量进行合理施肥,避免肥料过多或缺乏,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二、控制病虫害中药材容易受到一些虫、菌害的威胁,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中药材的品质及产量。
因此,中药材的生产中做好病虫害的控制十分重要。
1. 基于生态控制:通过生态环境的调整,改变中药材中害虫的繁殖条件,减少害虫危害。
例如,选址时避开水源、果树、菜地等害虫繁殖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植物防病防虫,如一些芳香植物能起到防虫的效果。
2. 植保药物:植保药物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
但是,由于中药材往往用于人体健康,因此必须选择无毒副作用的植保药物,确保中药材的品质安全。
三、中药材种植管理为保证中药材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和优质、高产和高品位的生长环境,中药材种植中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做好营养管理:中药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要保证华丽的营养。
2. 及时补充水分:中药材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气温和气象变化的影响,要及时适量补充水分。
3. 节制浸泡环境:绝大多数中药材在浸泡过程中,需要实现浸泡内部环境的变化,从而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如愈创木在浸泡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的酸度和温度。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中药材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植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种植中药材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药材种植的技术方法和优化措施。
1. 土壤改良技术土壤是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适应性,农民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土壤改良技术。
首先,对土壤进行充分的翻耕和平整,以便储存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其次,根据具体的中药材种植需求,调整土壤的pH值、质地和肥力等特性。
例如,在栽培百合的土壤中添加适量的有机质和石灰,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并保持土壤的透气性。
2. 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将水肥进行统一管理和利用的技术手段。
通过精确监测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量,并科学调节灌溉和施肥的量和时间,以确保中药材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水肥的浪费和污染,并提高中药材的生长效率和品质。
3. 病虫害防治技术中药材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中药材种植中的一大关键环节。
农民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使用生物农药、选择抗病虫害品种等。
例如,在栽培金银花时,可以结合生物防治和合理的灌溉排水管理,有效控制金银花叶螨等常见病虫害的发生。
4. 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中药材种植技术,通过在合适的培养基中添加合适的营养液,使中药材在不依赖土壤的情况下生长。
这种技术可以解决地域限制和土壤污染等问题,实现中药材的高效产量和质量。
同时,无土栽培技术还可以控制水分灌溉和根系通气,更好地满足中药材的生长需求。
5.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在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包括中药材的种植。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农民可以实时监测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以及土壤的pH值和养分含量等指标。
同时,物联网技术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灌溉和施肥设备,实现精准管理和节约资源。
中药材黄芩的种植技术.doc
中药材黄芩的种植技术本基地出售黄芩种子5000公斤,2006年产新,发芽率80%,纯干净,以根供药,亩产200公斤,市场售价13元,产籽40公斤,市场售价60元.供应黄芩苗子50亩的约20吨。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主治:热病发烧,感冒,目红肿痛,吐血,衄血,肺热咳嗽,肝炎湿热黄疸,高血压病,头痛,肠炎痢疾,胎动不安,痈疖疮疡,烧烫伤以及预防猩红热等症。
也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如“银黄口服液”的主要成分就是黄芩提取物。
提供种植技术,代办托运,数量大小均可。
第一节生态适应性黄芩喜生于中高山地或高原草原温凉、半湿润、半干旱环境,喜阳光,抗严寒能力较强,在中心分布区常以优势建群种与一些禾草、蒿类或其它杂草共生。
在中温带山地草原常见于海拔600-1500米向阳山坡或高原草原等处,林下阴湿地不多见。
适宜野生黄芩生长的气候条件一般为:年太阳总辐射量在110-135千卡/厘米2,一以120千卡/厘米2适宜;年平均气温-4-8℃,最适平均温度为2-4℃,成年植株的底下部在-35℃低温下仍能安全越冬,35℃高温不致枯死,但不能经受40℃以上连续高温天气;年降水量要求比其它中旱生植物略高,约在400-600毫米;土壤要求中性或微酸性,并含有一定腐殖质层,以淡粟钙土和砂质壤土为宜,排水不良、易积水的不宜栽培。
人工栽培以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壤土栽培为佳。
忌连作。
第二节繁殖方法可用播种或分根方法进行繁殖。
一、播种繁殖种子采集:花期7~9月,果熟期8~10月,待果实成淡棕色时采收,种子成熟期很不一致,且极易脱落,需随熟随收,最后可连果枝剪下,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备用。
贮藏与寿命:1977年收的种子放牛皮纸袋藏于室温,1979年3月测其发芽率为23%,故隔年种子不能用。
但据承德李世报道该处黄芩种子贮藏3年,种子发芽率仍可达70%,可能该地较凉爽所致。
种子萌发:黄芩种子容易萌发,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见表1,种子在15~3O℃下均萌发良好,35℃以上种子萌发较差。
常用中药材种植技术3篇
常用中药材种植技术第一篇:丹参种植技术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降血压、保护心脑血管等药效,用途广泛。
下面介绍丹参种植的技术要点:一、选地和土壤要求1. 选地丹参比较喜欢湿润、阴凉、微酸性或中性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和风口吹袭。
地势适中的谷坡、山脚和山田都是适宜丹参生长的地方。
2. 土壤丹参比较喜欢肥沃松软、透气性好、保水能力强的土壤。
土壤pH值在6.5-7.5范围内,土壤含水率在50%-60%之间,有利于丹参的生长和发育。
二、收获和加工1. 收获丹参的收获期为每年的9-10月份,要选择在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的时候进行收获。
将丹参除去杂质、擦去泥土,晒干后可进行加工。
2. 加工丹参的加工过程包括清洗、切片、炮制等。
将干的丹参泡在水中,清洗干净后,再进行切片,炮制干燥。
以上是丹参种植技术要点的介绍,种植丹参不仅能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而且还可以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第二篇:黄芪种植技术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常用的天然中药材,具有益气养阴、补虚扶正、抗疲劳等多种功效。
下面介绍黄芪种植的技术要点:一、选地和土壤要求1. 选地黄芪比较喜欢遮荫或半遮荫的环境,不喜阳光直射。
适宜种植的地方为山坡、山谷和树丛底部等地。
2. 土壤黄芪的生长需要比较肥沃的土壤,pH值在6-7.5之间,土层深厚、透气性好、保水能力强。
黄芪根系发达,所以根部要能通透。
二、施肥和浇水1. 施肥黄芪生长初期,要注意适量施入有机肥或复合肥,每月一次。
中后期适当追施磷、钾肥,促进黄芪块根的发育。
2. 浇水浇水不当,容易导致黄芪生长发育不良。
黄芪生长期间,每隔2-3天要进行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三、收获和加工1. 收获黄芪的收获期为每年的9-11月份,注意在晴朗、干燥的天气下,掌握好收获的时间。
将黄芪块根挖掘出来,除去杂质、晒干备用。
2. 加工黄芪的加工主要包括清洗、干燥、破碎等。
将干的黄芪泡在水中清洗干净,晾干后进行破碎,浸泡、煮膏等加工制成成品。
中药材种植技术
中药材栽培技术要点一、选地、整地1、选地: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与产量。
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
根与根茎类药材,适宜沙壤土种植,黄芪与甘草等根系深,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商品质量。
选地还应注意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砷、汞、铅、铜的含量,参照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不能超标。
忌选盐碱、低洼、易涝地块。
2、整地:中药材的根系,50%分布在0~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在20~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
但耕深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
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
其她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
适墒翻耕,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
结合整地,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
二、播种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与无性两种。
有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就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芩、望江南、红花、柴苏、薏苡、白芷、柴胡、防风及十字花科、苋科的多种药材。
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就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但繁殖系数低。
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桔梗、白芥子、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还有一部分中药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药、甘草、知母、贝母等。
介绍有性繁殖方法如下:1、种子处理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1)精选与晒种。
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满,减少病、虫、草害。
播种前1~2天晒种,也能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生活力。
(2)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促种子吸水快,早发芽。
(3)消毒。
能预防病虫为害。
用25%或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1%,或用药液浸泡,蘸无性繁殖材料。
中药材种植方法
中药材种植方法种植中药材时应注意种植环境是否适宜、种植技术是否掌握、市场风险能否承受等关键环节,切不可盲目。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药材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中药材种植方法板蓝根生长习性对土壤要求不严,冷暖地区一般土壤都能种植。
怕渍水,喜阳光,可连作。
栽培管理用种子繁殖,春播和夏播。
春播:3~5月间,选排水良好、疏松肥沃土壤,按行距18~20厘米,划15厘米深的沟。
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脚踩一遍,或用大锄连续推两遍,耧平浇水。
一般在18℃左右,7~10天出苗。
夏播:6~7月间,方法同春播,4~5天出苗。
田间管理苗高6厘米左右定苗,株距5厘米左右,小满至芒种节,每亩可追施硝酸铵15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埋土后浇水,夏至小暑节进行割叶,割叶后4~5天浇水时,可追尿素10公斤。
收获加工春播板蓝根在伏天割叶一次,将叶从基部割下,一两天晒干为好。
寒露至霜降刨根,晒干入药。
夏播的在上刨时割叶晒干,刨根季节同上。
金银花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灌木,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在零下35~40℃也不受伤害。
植物特征茎直立,栽植后当年株高1米至1.5米,如发现徒长要剪掉,以利多生侧枝。
侧枝越多,产量越高。
亩栽450~500株,成活率98%以上。
在上半年花蕾含苞待放时采摘一次,中秋节前后采摘一次,采后在通风干燥处晾干,栽后到第二年为盛产期,并保持多年,亩产干花100~150公斤。
冬栽于上冻前,春栽开花至6.1节止,按行距1.5米,株距1.2米,挖小坑栽培。
浇一些水即可成活。
山坡、荒地沙滩均可生长。
田间管理每年秋末,清除花墩基部的枯枝落叶,剥去枝干栓皮,可减少来年病虫危害。
将花墩周围30厘米的土壤深翻,每墩施入土杂肥5~10公斤,有条件加施0.1公斤过磷酸钙,整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凹槽形,山地的花墩施肥后,根据地形,将花墩整成鱼磷坑或盆形,以利积蓄雨雪。
头茬花采摘后,应及时追施速效肥,以提高二三茬花的产量。
冬剪一般在冬季叶全部脱落后到翌年春萌动前进行,冬剪主要掌握“旺枝轻剪,弱枝、重剪、枝枝都剪”的原则;壮枝宜轻剪一般保留8~10芽;弱枝要重一些,保留3~5对芽;对细、弱、病和缠绕枝交叉枝要全部剪除。
中药材种植技术及管理技术
一、中药材种植技术1. 选地与整地中药材种植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
根据不同中药材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
整地时要深翻土壤,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使土壤松软、平整。
2. 种子处理中药材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催芽等处理。
具体方法如下:(1)消毒:将种子浸泡在50-55℃的温水中,持续30分钟,然后捞出晾干。
(2)催芽:将消毒后的种子用湿布或湿沙覆盖,保持湿润,在室温下催芽。
根据不同中药材的发芽特性,催芽时间一般为3-7天。
3. 播种与移栽中药材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点播等。
播种时,根据种子大小和土壤湿度调整播种量。
播种后,覆土1-2厘米,保持土壤湿润。
移栽时,选择生长健壮的幼苗,按行距、株距进行移栽。
移栽后要及时浇水,促进幼苗成活。
4. 田间管理(1)施肥:根据中药材的生长需求,适时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平衡。
(2)灌溉: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时浇水。
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3)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养分竞争。
(4)病虫害防治:根据中药材的生长习性和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可选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二、中药材管理技术1. 适时采收中药材的采收时间对其药效有很大影响。
应根据中药材的生长特性、药用部位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
一般以药材成熟度、颜色、气味等为主要依据。
2. 干燥与加工中药材采收后,需进行干燥和加工。
干燥方法有晒干、烘干、阴干等。
干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药材变质。
3. 质量控制中药材质量是保证其药效的关键。
在种植、管理、采收、干燥、加工等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中药材质量。
4. 仓储与运输中药材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霉、防虫蛀。
选用合适的仓储设施,确保中药材在储存期间的质量。
总之,中药材种植技术及管理技术是保证中药材质量和药效的关键。
中药的种植技术
中药的种植技术中药材种植主要包括地块选择、繁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这5个过程。
不同中药材的繁殖方法会有所差别,比如有的中药材是利用种子播种繁殖,有的是利用茎块繁殖,但是后续管理技术是一样的。
1.选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腐殖质、排水条件好且具有一定灌概条件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种植。
2.整地施肥深耕改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药材根入地较深,特别是根用药材,根入地深者可达50cm。
为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扩大根的吸收范围和生长空间,促进药材的高产优质,选好地块后,应普遍进行大型深耕,打破犁底层,加深活土层,并做到深耕细整,整个耕层达到透、细、平、实;结合整地起高畦,使整个耕层深度不低于30cm,既加深了活土层,又利于排水,保证了中药材的稳药用植物的施肥应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①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②基肥为主,适当施用追肥;③综合施用氮、磷、钾配方施肥。
基肥可结合深耕,施充分腐熟的圈肥或土杂肥4.5×10~6.0×1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铵300kg/hm2。
生长期追肥应针对药材生长期、药用部位发育状况进行。
一般情况下,促茎叶生长宜多施氮肥,座果期注意供给氮素为主的综合营养;药用部位膨大期应在增施氮、磷肥的基础上,加大钾肥的用量。
3.繁育方法(1)种子直播的药材一是抓好足墒播种,这是保证一播全苗的关键。
墒情不足地块做到补墒播种,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二是严格控制播种量,播种量过大,不仅浪费种子,还易产生老弱苗,后期长势减弱,影响产量。
一般根据留株数的5-6倍安排播种量为宜。
(2)育苗移栽的药材①抓好优质种苗的培育。
通过采用选择适宜苗床、把握育苗时期、选用饱满成熟的种子或生长健壮的植株、足摘足肥播种或栽植等措施,培育健壮的种苗。
生产中一般选用“秋育春裁法”。
②严格移栽时间。
移栽时间的早晚对药材生产影响较大,过早易受冻害,过晚则因生长期缩短,影响产量,一般以4月上中旬开始移栽为宜。
中药种植技术及管理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药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法,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一、中药材种植技术1. 选地与整地中药材种植地应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无污染的地区。
整地前,需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进行深翻,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种子处理中药材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病菌,提高种子发芽率。
常用消毒方法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30分钟;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等。
3. 播种与移栽中药材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点播等。
播种前,需将种子与细沙拌匀,均匀撒播或条播。
移栽时,注意保护根系,避免损伤。
4. 田间管理(1)水分管理:中药材种植过程中,水分管理至关重要。
应根据不同中药材的生长习性,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涝害。
(2)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肥力、植株生长状况,合理施肥。
一般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为辅。
施肥时应注意施用时间、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3)病虫害防治: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
化学防治时,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5. 采收与加工中药材采收时间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习性而定。
采收后,要及时进行加工,以保证药材品质。
加工方法有:晒干、烘干、炒制、蒸制等。
二、中药材种植管理1. 技术培训加强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确保中药材种植质量。
2. 品种选育开展中药材品种选育,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中药材品种。
3. 基地建设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规范种植管理,提高中药材品质。
4. 市场拓展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提高中药材附加值,增加种植户收入。
5. 政策支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为中药材种植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保障。
总之,中药材种植技术及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选地、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50种常用中药材栽培技术
50种常用中药材栽培技术中药材一直以来都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药材的栽培技术,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50种常用中药材的栽培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人参:在海拔800米至1500米,湿润多雨的地区栽培,要求土壤肥沃、疏松,通风良好。
2. 何首乌:生长于海拔500米至1500米的山坡阴凉处,土壤疏松肥沃,保持适当湿润。
3. 枸杞:适宜生长在海拔800米至1500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充足的阳光是生长的关键。
4. 黄芪:在海拔800米至1200米,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要求充足的阳光。
5. 当归:适宜生长在山坡、沟壑中,土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充足的阳光和适量的水分是关键。
6. 白术:海拔300米至800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丘陵地区是其生长的理想环境。
7. 何首乌:适宜生长在海拔500米至1500米,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气候潮湿的地区。
8. 茯苓:在海拔300米至800米,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山坡地生长,保持适量湿润。
9. 桂枝:适宜生长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地区,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需充足的阳光。
10. 人参皂素:在高海拔1500米以下,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气候湿润多雨。
11. 三七:适宜生长在山坡、山谷间,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气候温和湿润。
12. 枸杞:海拔800米至1500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
13. 决明子:适宜生长在低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充足的阳光是生长的必需条件。
14. 穿山甲:在海拔200米至800米,山坡、山谷、沟壑中生长,土壤肥沃、疏松,气候温暖潮湿。
15. 鸡内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米至1500米的山坡、山谷中,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气候湿润。
16. 木瓜: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适合充足的阳光。
17. 黄精:在海拔800米至1500米,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气候温暖潮湿。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中药材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保护和传承中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中药材的种植技术进行探讨。
一、土壤的选择与改良中药材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因此土壤的选择与改良对中药材的种植至关重要。
首先,应选择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的土壤,并进行必要的改良措施,如石灰化土壤、施加有机肥料等。
此外,还应注意根据不同中药材的要求,针对性地进行土壤pH值的调整。
二、种子的选择与处理选用优质的种子是中药材种植的基础。
对于不同的中药材来说,种子的选择与处理也各有不同。
种子的选择应考虑其品种纯度、种子质量以及种子的保存和繁育性能。
在种子处理方面,可以采用除草剂熏蒸、种子消毒和浸种等方式,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成活率。
三、适宜的种植环境中药材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不同的中药材对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的要求存在差异。
因此,在种植中应合理选择种植环境,如光照充足、湿度适宜的地区适合种植女贞子,而阴凉、潮湿的地区适合种植黄柏等中药材。
四、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是确保中药材质量与产量的重要环节。
在种植管理中,应注意对土壤的肥力进行合理调节,进行及时且适量的浇水与施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并合理进行中药材的修剪和摘心等措施,以使中药材能够健康生长并获得更好的药材效果。
五、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种植技术创新传统的中药材种植技术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产量低、品质不稳定等。
因此,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进行种植技术的创新与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可以运用遥感技术对中药材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研发新的中药材种植品种等。
总结起来,中药材的种植技术是中药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壤选择与改良、种子选择与处理、种植环境选择、种植管理以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种植技术创新,才能够保证中药材品质和产量的提高,推动中药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相融合。
中药材栽培技术
留坝县农村实用技术普及丛书(十七)中药材栽培技术留坝县科学技术局Array留坝县科学技术协会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
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主含挥发油、升麻苷、升麻素、亥茅酚苷、亥茅酚、甘露醇等。
性温,味甘、辛。
具有解表、祛风除湿等功效。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关节痛、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病症。
【生物习性】防风喜阳光充足、凉爽的气候条件。
耐寒,耐旱,怕高温,忌水涝,太潮湿的地方生长不良。
喜生于草原、山坡和林地边。
土壤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加沙壤土,且向阳、排水良好,地势高燥的地方宜于种植。
酸性大、粘性重的土壤不宜栽种。
防风为深根植物,一年生根长13—17cm,2年生根长50—66cm。
根具有萌生新芽,产生不定根及繁殖新个体的能力。
植株生长早期,以地上部茎叶生长为主,根部生长缓慢;当植株进入营养生长旺期,根部生长加快,根以长度增加为主,8月以后根部增粗加快;植株开花后根部木质化、中空,全株枯死。
【GAP栽培技术】1、繁殖方法防风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根插繁殖两种。
(1)种子繁殖一般宜选当年种子作种,秋播前用细沙摩擦种子,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可春播或秋播。
春播,于3-4月,将种子用水浸泡1天,浸后捞出放于室内,保持一定温度,待种子开始萌动时播种。
穴播按行穴距27cm×30 cm挖穴;条播按行距30cm 开沟,沟深2cm,幅宽7—10cm。
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或穴内,覆土盖平,稍加压实,盖草浇水。
播后20—25天即可出苗。
秋播,于地冻前播种,株行距同春播,但秋播一般不浸种,直接播入,次年春天出苗。
每亩用种量1—2kg。
(2)根插繁殖在收获时或早春选2年以上,生长健壮,粗0.7cm以上,无病虫害的根条,截成3—5cm长的根段为插穗,按行距52cm,株距15cm开穴栽种。
穴深6—8cm,每穴栽1个根段,注意根上端向上,栽后覆土3—5cm。
或于冬季将种根按10cm×15cm 的行株距育苗,待翌年早春见有1—2片叶子时定植。
中药材独活种植技术
中药材独活种植技术独活为三年生草本植物,是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茎,药用价值较高,据医书记载,独活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病之功,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等。
独活主要产于长江中下游一带,主产区在湖北,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尤以湖北武峰最为著名。
一、生长习性独活是亚热带作物,喜阳光充足,气候温和(以10℃-24℃为宜),一般朝阳山坡的长势明显较好。
独活生长要求土壤肥沃、深厚,以砂质土壤为好,在海拔1500-2500米的山区更易种植。
特别是海拔1900米以上,这里昼夜温差大,药物有效成分容易聚集、药性好、等级优、购价也最高。
独活平均亩产在一千公斤左右,种植效益较好。
优质品种应具有断面茬白,肉质厚等特点。
二、栽培技术独活种植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第二年育苗、第二年移栽收获、第三年育种,如此循环反复。
在种植独活上应注意:(一)选地与整地育植地应选择处于半阴坡、土层深厚、土质酥松、土壤肥沃、地势平缓、无低洼积水的中性或偏酸性黄棕土壤、或排水良好、或含腐质的砂质土壤,深耕后暴晒3-5天,如作连作地需撒适量生石灰,在播种前深翻,并施足基肥。
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复混肥50公斤或硫酸钾20公斤或过磷酸钙50公斤。
整细耙平,作成宽2米高20厘米的高畦,田块四周开好排水沟。
苗圃地应选择酥松肥沃、偏酸性的黄棕土壤,深耕后暴晒3-5天,按一亩(6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8公斤作基肥再深耕细耙一次,制成宽1-1.5米的高畦,畦与畦之间沟宽距离为0.2米,四周开好排水沟。
移栽或播种育苗地要在冬季将土深翻,使其越冬风化,第二年解冻后,再将地犁耙一次。
并施腐熟堆肥每亩500-750公斤或施圈肥土杂肥每亩3000-4000公斤作基肥。
将肥料捣细撒匀,翻入地下1尺深,然后耙细整平做成3-4尺宽的高畦,开好排水沟。
播种前要清除田间杂草。
(二)、繁殖方法独活的系列方法主要是利用种子繁殖,也可根芽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
药材生产环节,从大方面讲主要包含种植、管理、收获加工几个环节。
那是什么?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一、种植前管理
计划种药前,首先要对土壤、灌溉条件、当地气候有个基本判断。
传统方法是:先看土壤是黑土、黄土还是沙白土,如果是黑土,因硬度大、粘性高,不适宜种植深根作物,以生长地上部分为主;黄土则以种植浅根性作物为主;白土因渗水性好,适宜种植怕多雨水的作物。
其次要知道前茬作物是什么,如黄芪、防风"坏地",则不适宜种植病害较多作物。
灌溉条件好,则可选择范围较广,如灌溉条件差,则要选择抗旱作物。
当地气候是多雨还是多干旱。
然后在根据这些前提条件选择适宜种植作物。
较为科学方法是:结合传统经验办法基础上,先对土壤做个含量检测,为底肥选择做好准备;然后结合当地的气象数据,得出当地平均温度和湿度。
以数据来指导药材生产。
同时,结合当前对中药材重金属等指标检测的加强,一些包地大户应加以重视,虽然多了些检测费用,但对保证药材质量,为将来销售能做好铺垫。
二、种植管理
耕地:对于扎根作物,应以氮肥为主,但有条件的地区,还是以农家肥为主;深根作物要深翻,以利于根部下扎和粗大,从而提高单产量。
种植:耕地、整畦后,根据品种选定,按合适的行距、深度进行种植。
在此环节,基本上能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整体用工成本并不多。
三、出苗管理
种植后,根据天气情况和出苗时间长短差异,该浇水时及时浇水,浇水后,要防止土壤板结。
出苗后,进入前期除草、松土和间苗阶段,间苗往往需要二至三次才能完成。
此环节,用工有所增多,但尚未进入高峰。
因为前期草小、病害并不多。
四、田间管理
随着时间推移,天气转热,植物生长进入旺盛阶段,管理也进入高潮期:除草:因为药材有其特殊性,很多药材品种并不能使用除草剂,虽然当前有部分针对性的除圆叶或长叶的除草剂,但不能根除田间杂草,因此,当前中药材除草主要还是以人工为主。
天气虽热、但野草生长旺盛,农民不得不顶烈日除草,你可以想象种药人的艰辛!
五、病害
可能需要的人工不多,但需要的精力却较大。
病害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要对路,防止病害反复。
中药材病害往往来得迅猛,尤其是一些敏感品种,如果病害抵制不住,往往会导致绝收,而农民辛苦了大半年,却要颗料无收,因此,种药也是一个高风险活。
中药材种植决不是简单的春种秋收,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人工付平,更主要的精力和不可预知的风险,因此,中药材不能简单的和种粮相比。
我国名贵中药材的介绍
补气类中药材
补气药,又称益气药,就是能治疗气虚病症的药物。
具有补肺气、益脾气的功效,适用于肺气虚及脾气虚等病症。
补气药又常用于血虚的病症,因为气旺可以生血。
尤其在大失血时,必须运用补气药,因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所以,临床上有"血脱益气"的治法。
常用的补气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
古人为了增强效用,通常以这些药为主组成补气的方剂,其中代表性的方剂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生脉散、人参蛤蚧散等。
补血类中药材
补血药,又叫养血药,就是用于治疗血虚病症的药物。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心为肝之子,肝为,肾之子。
根据虚则补其母和阳生阴长的道理,在治疗时补心常兼补肝,补肝常兼滋肾。
在血虚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补血方内还常加入补脾肺之气的药物。
中医治疗血虚的原则及方法主要有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肾生血、祛瘀生血、解毒生血。
常用的补血药如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枸杞子、龙眼肉等。
古人常将这些药作为主药,组成补血的方剂,其中典型的有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等。
补阴类中药材
滋阴药,又叫养阴药或补阴药,就是能治疗阴虚病症的药物。
具有滋肾阴、补肺阴、养胃阴、益肝阴等功效,适用于肾阴不足、肺阴虚弱、胃阴耗损、肝阴亏乏等病症。
常用的补阴药有石斛、山茱萸、龟甲、鳖甲等。
古代为了增强药效,常以这些药物为主药,将其组成方剂,其中有代表性的为六味地黄丸、石斛夜光丸、补肺阿胶汤等。
补阳类中药材
凡具有补阳作用,用以治疗阳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阳药药。
常用的补阳药有肉桂、鹿角胶等,古人常将这些药作为主药,组成方剂,其中典型的有肾气丸、右归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