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清明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教案与反思第【1】篇〗古诗《清明》教案一、古诗教案的特点尽管各个学科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学形式和手段也不尽相同,但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对教案的要求也是有共性的。
这些共性原则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取材内容合理,切合课程宗旨,符合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适应现实需要,讲述内容观点正确,有实际应用价值。
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典型事例研究分析,揭示学科相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实质和价值及明确的应用方向。
3.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
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教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互动式教学安排和过程,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4.不墨守成规,能继往开来,教案既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又是开拓知识新领域的钥匙,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5.教学方法有创新。
不照本宣科,不满堂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讲要抓住本质、引人入胜;练要有的放矢,调动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索,不但知道相关学科领域核心知识“是什么”和“为什么”,还要知道“做什么”、“怎样做”,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
6.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相关学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心得。
不是我会什么讲什么、我想讲什么讲什么,而是社会需要什么、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需要什么就注重讲什么,就带领学生研究什么。
总之,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
二、古诗《清明》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结构图示
雨纷纷——欲断魂
问酒家——杏花村
愁闷
振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苏轼评价其:“味 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 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 《山居秋暝》等。
4.你觉得最后两句诗中,哪个词用的最好?为什么?
“遥”。牧童以行动代替语言,用比回答还要明 确的手势,指向了远处,让人仿佛看到了杏花林后面 的小村庄,让愁闷的诗人有了祈盼而变得振作起来。
拓展延伸
清明节和寒食节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 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 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 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的农谚。
拓展延伸
春节 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中国 人过春节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 腊月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九。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的正月初一, 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 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 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屠苏的力量 暖暖的曈日 新春到来的温暖
3.春风送来暖意,千家万户除旧迎新,除了 送走过去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还有没有别 的深层含义?
“春风送暖”不仅仅是对新年到来的祈盼, 其中更寄托了诗人推行新政,革除时弊,将新 政的温暖送入寻常百姓家的美好心愿。
4.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清明》原文、知识及练习题
【原文】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知識點】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注釋: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
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
宮中以當天為秋千節,坤寧宮及各後宮都安置秋千,嬪妃做秋千之戲。
紛紛:形容多。
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
斷魂:神情淒迷,煩悶不樂。
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
借問:請問。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
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
受此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賞析:這一天正是清明節,詩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
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
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
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
詩人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
“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
但是用來寫雨,卻是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
這種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
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它不同於夏天的傾盆暴雨,也和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絕不是一個味道。
這“雨紛紛”,正抓住了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淒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麵一句:“路上行人欲斷魂”。
“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遊春逛景的人。
那麼什麼是“斷魂”呢?在詩歌裏,“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
“斷魂”,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清明》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清明》是唐代⽂学家杜牧的诗作。
此诗写清明春⾬中所见,⾊彩清淡,⼼境凄冷,历来⼴为传诵。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部编版:⼩学三年级下册语⽂《清明》原⽂、知识点及练习题),希望帮助到您。
部编版:⼩学三年级下册语⽂《清明》原⽂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纷纷,路上⾏⼈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 江南清明时节细⾬纷纷飘洒,路上羁旅⾏⼈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不答遥指杏花⼭村。
部编版:⼩学三年级下册语⽂《清明》知识点 注释: 清明:⼆⼗四节⽓之⼀,在阳历四⽉五⽇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体分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如此节⽇,路上⾏⼈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今在安徽贵池秀⼭门外。
受此诗影响,后⼈多⽤“杏花村”作酒店名。
创作背景: 此诗⾸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
《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唐代诗⼈。
杜牧⼈称“⼩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集》。
赏析: 这⼀天正是清明节,诗⼈杜牧在路上⾏⾛,遇上了下⾬。
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候容易发⽣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
远在梁代,就有⼈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节,往往有“疾风甚⾬”。
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还有个专名叫作“泼⽕⾬”。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清明》
理解诗意,感受诗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远离家乡,无法祭祖 孤身赶路,阴雨绵绵 春寒料峭,全身湿透
诗人的情感
无限感伤 寂寞纷杂 寒意阵阵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理解诗意,感受诗情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请问
指向远处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
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yù
欲
这一笔是“丶”。
诗意,感受诗情
1.清明时节的天气是怎样的? 2.最能体现当时人们特点的词是什么?
多而杂乱。
极度悲伤。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季节
将要
理解诗意,感受诗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时间
地点
天气
人物
心情
清明
路上
雨纷纷
行人 欲断魂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诗人看见路上行人吊 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初读古诗
1.跟着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不懂的 字词画出来,标上节奏。
2. 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 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清明
清 明/时 节/雨 纷 纷,
hún
路 上/行 人/欲 断 魂。
jiǔ
借 问/酒 家/何 处 有?
mù 牧
童/遥
指/杏
花
村。
认读字词
何处
断魂
借问
牧童
酒家 遥指
易错字
拓展提高
农历五月初五 四月五日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
吃粽子、赛龙舟 赏月、吃月饼 看花灯、吃元宵 登高、插茱萸
拓展提高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清明》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清明》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清明》是小学部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是诗人在清明节行路中遇雨有感而作。
行人在扫墓的路上遇到了纷纷细雨,又湿又冷,心中无限忧愁。
诗人寻找酒家避雨,牧童指向杏花深处的村庄。
牧童给忧愁的诗人带来了希望。
全诗有景色,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通俗易懂,景象鲜明,形象生动。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诵读、想象、感悟”为主,达到口中有字,眼中有景,心中有情,进而传承并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1.品读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理解诗人的“心”。
2.抓住关键字词,感悟古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诵读赏析,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感悟古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清明节等有关资料,完成导学案;积累背诵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近清明,走进诗人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清明节就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让我们一同走近它,走进一首清明诗的千古绝唱。
1.“清明节”知多少交流对“清明节”的认识,包括清明节来历、风俗习惯等。
2.介绍杜牧【设计意图:了解清明节,了解诗人,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二)品读清明,感悟诗情学习古诗,只是读一读理解意思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细致品味,才能品出古诗的意境,古诗的韵味,古诗的精妙。
1.细读古诗,自主学习用“”画出清明时节的天气。
用“﹏﹏”标出最能体现当时人特点的词。
2.提出疑难问题,探究合作学习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交流诗中哪个字词用的精妙,说说理由。
例如: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想象当时的情景,牧童会说些什么呢?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共赏古诗⑴“雨纷纷”一词写出了什么?资料补充: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
人教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9 古诗三首——《清明》品读释疑课件ppt
2021年春季部编版
4
清明:我国传统节日, 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清明
[唐]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欲断魂:形容伤感至极,好 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诗意: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那些扫墓人冒雨前
行,心里更增添了一份愁苦,简直是失魂落魄。
2021年春季部编版
5
借问: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的后两句:一个“借问”,一个“遥指”,话不多, 动作也不多,却写得极富韵味,同时兼具人物情态。牧童俏 皮一指,以行动代替语言,用比言语回答还要明确的手势回 答了作者,抹去了诗人心中的阴云,使全诗的气氛豁然明快。
2021年春季部编版
9
清明
雨纷纷 ——欲断魂 问酒家——杏花村
愁闷
振作
2021年春季部编版
10
《清明》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节诗人 孤身行路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失落 的情绪和对生活的希望。
2021年春季部编版
11
此PPT课件下载后 可修改编辑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2021年春季部编版
7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遥”是“遥远”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远远 地就能看见”,意思是诗人顺着牧童手指的方 向,可以看见远处的林梢,有酒旗招展,这让 愁闷的诗人因有了企盼而变得振作起来。
2021年春季部编版
8
语文要素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以及路上那 些扫墓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情,渲染了一种悲愁、哀伤的氛围。
诗意:请问哪里才有酒家(可以借酒浇愁)?牧童用 手指向远处杏花盛开的山村。
2021年春季部编版
6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清明》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清明》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清明》这首古诗的意境和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学习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欣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2. 诗歌全文朗读及节奏感知3. 词语解释与句意理解4. 诗歌意境的探讨与感受5. 诗歌背后的文化知识拓展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清明》的内容,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把握诗歌的意境。
2. 教学难点:诗歌中一些抽象词汇和句子的理解,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清明节的图片和习俗,引入古诗《清明》的学习。
2. 作者及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杜牧及其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3. 诗歌朗读:学生集体朗读诗歌,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4. 词语解释: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5. 句意理解:逐句解释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6.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意境的感受。
7. 拓展活动:介绍清明节的其他习俗和文化内涵。
板书设计诗歌《清明》作者:杜牧关键词语:清明节、行人、欲断魂、酒家诗歌结构:四句一首,押韵格式作业设计1. 抄写并背诵《清明》。
2. 用自己的话描述《清明》的意境,并画一幅与之相符的图画。
3. 搜集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文化知识,准备在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和参与程度,反思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适用性。
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教学节奏,增加互动环节,以及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同时,注意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反馈,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清明节扫墓、踏青等传统习俗的图片和短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清明节的气氛和文化意义。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课前准备: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活动过程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的课件同时播放*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9、放彩蛋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教案第【2】篇〗一、设计意图在一年之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于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二、活动目标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传统节日的兴趣。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三首(元日,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这三首古诗,感受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境。
2.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习诗中的生字和新词。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中的一些典故和意象,如“屠苏”、“插茱萸”等。
2.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
1.准备教学PPT,包括古诗的背景、诗句的解释、诗歌的意境等。
2.准备一些与诗句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介绍三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朗读古诗: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读音和停顿。
3.解释诗句: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典故和意象。
4.体会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境,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
思考的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5.背诵默写:让学生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2.选择其中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古诗三首
指名读诗词,同学互评:字音 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品读释疑 带着问题,听录音回顾古诗。
核心问题: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串珠问题: 《清明》这首诗写的什么节日?你还知道这个节日的什么习俗?
《清明》这首诗写的什么
清明
节日?你还知道这个节日 的什么习俗?(串珠问题1)
清明节。雨纷纷而下,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 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本课小结
《清明》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 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课堂小结
这首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 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写得自如之极。景象 十分清新,意境优美、兴味隐跃。
《清明》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超多互动!超多素材!总有你喜欢的。为教学插上翅膀!
激趣导入
同学们知道清明节是哪一天吗?有 什么习俗呢?
《清明》 作者:杜牧
走近作者
杜牧:(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人们把他和杜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 为“老杜”。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 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 称“小李杜”。写诗喜欢评今论古,抒发军事、 政治见解。他有不少描写山水风光的小诗,名朗 秀丽,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hún
欲断魂 魂
结构:左右
音序:H 部首:鬼 组词:灵魂 神魂颠倒 造句: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书写指导:云字窄小,鬼字 上窄下宽、下边撇从日字上 横处起笔、竖弯钩在下横处、 稍宽大、厶不能丢。
jiè
借问 借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 古诗三首 清明-人教部编版2(共14张PPT)
生活有时候就是你百口莫辩的懦 弱,它 的存在 会让你 学习善 良的背 后是碌 碌无为 的过一 生。生 活有时 候也是 你欲言 又止的 解释, 它的存 在会让 你明白 不说不 问不念 的背后 是被误 解之后 说不清 道不明 的缠绵 悱恻。 于是, 你失去 了奋不 顾身的 力气, 于是你 继续迷 茫,继 续年复 一年, 日复一 日的活 着,只 是活着 。
今天从早到晚都在看手机上的滚动新 闻,几 乎都是 关于传 染病的 ,微信 群里发 的信息 更多, 也不知 道有些 人从什 么地方 搞来的 信息, 非常及 时,让 我更快 地看到 了各种 消息。 越看越 觉得有 点气愤 ,好像 这种传 染病原 本可以 控制在 当地, 可是被 贻误了 时机。 这种事 我们不 可忘加 评论, 很多是 非曲折 只能存 在心里 ,但是 不说不 等于心 不明眼 不亮, 亲朋好 友在一 起,也 不由地 义愤填 膺。 传染病如狂风一般席卷全国,如阴霾 一般笼 罩人心 ,这真 是一件 令人闹 心的事 ,病源 地的武 汉就别 提了, 惶惶恐 恐凄凄 惨惨忧 忧怨怨 哀哀怜 怜,令 举世瞩 目令国 人牵挂 。别的 地方我 不清楚 ,反正 北京又 一次陷 入与上 一次传 染病流 行时颇 为相同 的处境 ,只是 还没有 封城。 好在也 许这次 举措得 当,疫 情不会 蔓延, 愿天佑 北京, 天佑武 汉,天 佑国人 ,天佑 中国。
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读准字音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读好节奏
在这惠风和畅,气清景明的日子里,人们 去上坟,扫墓,他们在扫墓的过程中都会做些什么呢?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引导幼儿在古诗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一幅,VCD教材。
活动过程:(一)、出示,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看一副,你在都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2、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
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四)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参考资料: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活动反思: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学习积极健康的古诗,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文学素养,而且可以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杜牧的《清明》是小学教材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对这首诗的教学,大多数教师都只是叫学生背诵并默写就完事。
因此到了中学,教师们提起这诗,要让学生说说这诗的意境或大意,能讲好的寥寥无几。
可见其教学效果并不好。
那么该如何教好这首诗呢?我对教学设计及教学后的反思有以下几点:一、想象表演中揣摩古诗意蕴理解诗的`大意可以一下画面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清明,这是一个怎样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啊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路上,是怎样的光景了行人,指的是谁呢为什么在雨中赶路欲断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哪让学生能根据画面有自己个性的理解、感悟、收获,让孩子能有自己的语言。
朗读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想象画面。
同桌演一演。
想象诗外之境。
诗人看到杏花村会怎么做呢?二、总结学习方法,给孩子拐杖提炼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是如何学习古诗的?(板书:读古诗、想画面、悟诗情)学生们运用所学方法,自学三四句,效果很好,同时也为今后自主的学习古诗提供了利剑。
三、话题激发对诗歌意境的探究1、这诗写清明前后,天气多雨,雨丝绵绵,又密又细。
春雨、行人、问路,牧童指点杏花村等构成春天野外的雨景,这是什么样的意境呢?2、“断魂”如何理解呢?有作“失意落魄”解。
认为清明雨多,细密令人失魂落魄,表达诗人渴望安宁的思想感情。
有作“消魂畅快”解。
认为“断魂”是游兴的一种反衬,说明行人即使欲断魂也不愿还家。
3、诗意种种:有“哀伤说”,认为清明遇雨,淋湿衣裳没有什么高兴的,所谓“阴雨连绵烦煞人,扫墓悲痛不欲生。
借酒浇愁在何处,杏花村头酒旗昏。
”有“扫兴说”,认为清明时节,春游芳草,兴致勃勃,不料遇雨,只得扫兴而归。
有“陶醉说”,认为春色翠绿,流连往返,春雨浇人,乐在其中。
所谓“春色醉人喜雨淋,销魂散魄不减兴。
犹有浓情觅酒家,举杯赏花度清明。
”四、采用求异思维赏析诗歌的意境让学生在改编的三言诗、五言诗等中再次感受诗的不同魅力与意境;让孩子自编几言诗,读各种诗,体悟生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说课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说课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说课第【1】篇〗一、说教材二、说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句大意,并熟读成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1、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品位诗歌丰富的内涵。
2、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出示: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几幅图,描绘的是中国哪些传日吗?〔通过,激发学生对于了解传统几日的热情,从而引出清明节)2、播放微课视频,导入古诗《清明》,尽可能的把学生带入诗的境界。
3、介绍“清明〞清明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季。
在这个节日里按照惯例,家人应该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是踏青游春。
杜牧〔803-825〕字牧之,唐代晚期著名的诗人。
人们把他与杜甫并提,称为“小李杜〞。
5、读诗〔1〕依照课本,自学古诗“老师待会儿要提问哦,认真看,可以读出声音来的〞〔2〕找同学,读古诗――“好,读的非常好!〞“有哪位小朋友感觉自己比他读的还要动听?大胆的举手!〞“好,我们为她的勇气,鼓掌!〞6、解释具体字词――“我们已经预习过了〞A、“雨纷纷〞――春雨绵绵,淅淅沥沥〔图画上显示的〕想一下“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雨中,你会有什么感受呢?〞B、“欲断魂〞――欲、将要;断魂:形容心里十分的哀伤、痛苦。
C、借问:请问D、“牧童〞――放牛的小孩儿;“遥指〞――指向远方;“杏花村〞――杏花盛开的地方7、简述诗意:〔注意看背景图〕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路上的行人,心中烦闷,像是丢了魂似的。
请问哪里有喝酒的地方?放牛的小孩用手指着远处杏花盛开的地方。
〔欣赏〕“诗中哪一句,没有在图画中表现出来?〞――“路上行人欲断魂〞8、思考:在这个节日里按照惯例,家人应该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是踏青游春。
可诗人为什么“欲断魂〞可能由哪些原因?诗人又是怎样消除忧伤之情?大家分组来讨论一下:借酒浇愁A、思念亲人,思念故友B、郊游无人陪伴C、踏青却没有找到春天的痕迹8、分组合作,探究、小结。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清明》【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清明》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 会认“魂、酒、牧”3 个生字,会写“欲、魂、借、酒、何、牧”6 个字。
2. 背诵古诗《清明》并默写。
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会认“魂、酒、牧”3 个生字,会写“欲、魂、借、酒、何、牧”6 个字;背诵古诗《清明》并默写。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解题,了解“清明”
1. 谈谈清明的来源。
(1)板书古诗的题目:清明。
谁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2)学生交流,教师补充介绍。
(课件出示清明简介)
课件出示: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 月5 日前后。
这一时节气温变暖,雨水增多,万物吐故纳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诗歌的韵律: 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通
过停顿和重读把古诗的韵律美 表现出来,学生自由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 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全诗运用
清明 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 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唐]杜牧 交代情景、环境、气氛;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为什么行人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因为清明是人们祭奠祖先的 日子,当人们想起逝去的亲人时 会非常伤心,所以才会有这样失 魂落魄、伤心欲绝的表现。
在这样细雨纷纷、行人欲断魂的 情景之下,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愁闷 伤怀
什么样的方式能帮助他消除这些 愁闷伤怀呢?
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凄迷纷乱的心境;
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
借问酒家何处有?的办法;
牧童遥指杏花村。答彩话所带在行。动,是整篇的精
深入探究: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
诗中哪些词用得最妙?你还 对哪些词感兴趣?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王晓红 宁夏隆德第三小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华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们中华民
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 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 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传统节日, 是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从这些传承至 今的世俗民风节日里,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 族得“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自2008年起,国家法定节假日中,新加了清 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
清明
[唐]杜牧
我国传统节日,有 扫墓、踏青等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 形容雨特别多。
路上行人欲断魂。 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
请问。
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借问酒家何处有? 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
牧童遥指杏花村。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 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江南清明时节 细雨纷纷飘洒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 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 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 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 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与 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预习检测 清明节是人们( )的节日。
A.喝酒
√B.祭拜祖先
预习检测 诗中清明节这天的天气怎么样?
A.晴空万里
√B.细雨纷纷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酒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பைடு நூலகம்。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 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试着想象行人到了酒店后, 会怎样排遣愁绪呢?
体会作者当时的那种“抽刀断水 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无限惆 怅的心情
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
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
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
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又叫 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 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 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 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 活动的的习俗。
课后延伸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业
1.默写《清明》这首古诗。 2.为这一首古诗配一幅手绘画或制 作成诗册。
3.找朋友。(连线) ①端午节 ②中秋节 ③重阳节 ④元宵节
A.菊花酒 B 月饼 C 汤圆 D 粽子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