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方法指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方法指导

七年级上学期一次语言测试的文言文阅读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上中学后,你才开始学古文,你看到这个题目(文言文),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学好它,请说说看,与同学分享。”看到这个题目,我当即想到了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是的,教师的职责就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传授知识,解决疑惑,这固然是对的,但我想: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的职责不只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传授给学生方法和技巧。在这里,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收获,也就是文言文教学重在指导。

一、指导学生熟读文言文。

古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熟读课文,才能领会文章的主旨。毕竟文言文跟现代文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熟读,是学习文言文所必须要做的事情。熟读文言文应在两个方面指导:一是读准字音,要读准字音,必须要充分利用字典或词典解决问题,教师还要提醒学生两个方面的问题,一、1、破读,前人又叫“读破”、“破音”,它是改变字音的通常读法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读法。如: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骑,音jì一人一马的全称)。2、通假异读。字词通假,产生的异读,通哪一字,就读哪一个字的读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说”通“悦”,读yuè)。二、断句,

即读好句子中的停顿,断句的原则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语法结构、朗读结构、重音的强调,也可以说主要从朗读和节奏上读断。如:“前人之述/备矣”就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民/不以/封疆之界”这就是一个主谓宾构的句子。“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这个句子,除主谓宾断读外,还应将“而”这个转折连词强调出来。一般情况下,“之”字是结构助词“的”时候,不与前后断开,如是状语后置就要特殊对待,当然,文言文的断言没有一个绝对的固定格式,在阅读中还要训练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感情的同时,较准把握断句。

总之,指导学生在感情的同时,为疏通文意打好基础,因为字音的识读和读好停顿都与理解字音和句意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步扎实好了,理解疏通课文大意就容易多了。

二、学生正确理解词义

词义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因为正确理解词义是阅读文言文的第一步工作。不明白词义,就不能准确理解文言文,甚至无法进行阅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理解词义,根据具体语境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根据具体语境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

文言文实词的使用比较灵活,或通假,或一词多义,或词性活用,或古今异义等。学习时,我们应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准确理解其含义。

《醉翁亭记》中的“云归而岩穴螟”和“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两句都有“归”字,按一般意应为“回去”,讲太守回去好理解,讲云回去就不好理解了,显然,“云归”的“归”应取另一义,释为“归

聚”这就需要我们知道文言文实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多种含义。

《满井游记》中的“泉而茗者垒而歌,红妆而蹇者”,其中的“泉、茗、歌、红妆”一般作名词角,但在词句就应为动词解,释为“用泉、煮茶、端着酒杯、唱歌、穿着艳丽的衣裳、骑着驴。”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古文中常见的词性活用现象。

所以,我们阅读古文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不同含义。

(二)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是构成文言文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文言文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兼词。学习时应重点了解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虚词的用法。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点了解“之”、“于”、“以”、“其”等的用法。下面举其中一个例子来说明。

[以](1)介词。表凭借、条件。译为“凭”、“靠”。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2)介词。表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根据”、“按照”。例:醒能述以文者/(《醒翁亭记》)/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介词。表因果,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夫不能以游堕事(《满井游记》)。(4)连词。表目的。译为“来”、“用来”。例: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三、指导学生领会文言文中的思想意义和写作技巧。有的教师在教文言文时,常常忽略了文章的思想意义和写作技巧,只是在词义和句式上大讲特讲,对文章的思想意义和写作技巧轻描淡写,甚至是不

讲,这样是很难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的。初中语文选录的文言文,大多是一些典范之余。就思想意义而言,他们有的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或个人修养的问题,如(《<论语>六则》;有的告诉我们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让步,更不能对其抱任何幻想,如《狼》;有的提出了对待生死的态度,如《鱼我所欲也》;有的展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如《岳阳楼记》等等。就写作技巧来看,如《口技》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伤仲永》的对比手法,《三峡》的总分总的特点等等,这些可以为我们现代文写作提供借鉴。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词义、句式,也要指导学生理解文章中思想意义和写作技巧,只有这样,才是完整的文言文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四、指导学生课外延伸拓展练习

针对文言文的思想内容、主题等,设置课外延伸,拓展练习。如教《伤仲永》这一课地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生活中,有无类似方仲永的例子?问题一提出来,教师就紧接着向学生复述这篇文章的故事内容:方仲永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连笔墨纸砚也没有的家庭,所以他长到五岁,也“未尝试书具”。忽然有一天,他不仅哭而求之,而且还用书具写四句诗,甚至诗中表现的竟是“忠孝”这种封建社会最高的道德观念。总之,“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皆有可观者”,帮“邑人奇之”,纷纷以礼待,甚至用钱币向他求诗了,方仲永不能不说是一个神童。可这样一个神童,竟被他父亲当成摇钱树,领着他

“环谒于邑人”,使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后来如何呢?到十二岁,他才思减退,“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二十岁时,竟“泯然众人矣”。总之一句话,方仲永由神童变为普通人了。这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其父亲“不使学”。教师讲完之后,教师再布置他们写成小短文,然后进行交流、评价。实践证明,进行这样的练习,效果是比较好的。他不但有利于文言文的教学,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文言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思想水平、作文水平的提高,何乐而不为呢?那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你们,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长处。同样要求写成小短文,在课内进行交流,教师适时评价、总结。设计这样的题目,学生能更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更能启发怎样做人。当然,题目的提出不一定由老师提出,教师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设计(注意不能走出文章的范围),通过比较,选一个或几个好的题目来进行练习。

文言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的练习,效果是极佳的,意义是非凡的,应坚持不懈。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一定要重视这四个方面的指导,但应当注意:这些指导必须以教学重点和教学目的为指导的。没有目的、没有重点的指导只能是一种盲目的行为。同时,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一篇课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一定要细细斟酌。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