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多_罗西尤(普利兹克建筑奖)
建筑诗人——阿尔多·罗西

建筑诗人——阿尔多· 罗西摘要:阿尔多· 罗西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位建筑理论家、哲学家、艺术家和教师。
他出色的理论文章、建筑作品,在业界内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后现代主义运动。
他通过实际的建筑创作来践行自己的理论,为建筑类型学理论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建筑类型学“一位恰好成为了建筑师的诗人”,这是建筑评论家艾达·路易斯·哈斯特帕对阿尔多·罗西的评价。
罗西长期以来以建筑理论家、哲学家、艺术家和教师而闻名,他用自己的声音书写和描述建筑,他优秀的理论文章和建筑作品使他脱颖而出,在业内占据了重要地位。
[1]作为新理性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在建筑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并对欧洲后现代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西通过实际的建筑创作实践他的理论,为建筑类型学理论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他也是一位绘图大师,多年来,受到传统意大利艺术和建筑的影响,他的概念性草图和效果图,在建筑完成之前已被国际上广泛接受。
1931年5月3日,阿尔多·罗西出生于意大利米兰,在动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度过了童年。
1949年罗西进入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导师罗杰斯和萨莫纳一起学习,并于1959年获得建筑学学位。
作为学联代表的罗西曾在上学期间前往苏联进行学术交流[2],那些承载着社会主义理想的苏维埃城市,给青年罗西留下了独特印象。
同时,罗西也开始为卡萨贝拉建筑设计杂志撰稿。
罗杰斯的鼓励给了年轻人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
罗西从1961年到1964年担任《建筑设计》杂志的主编。
作为欧洲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之一,罗西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建筑本身是否符合功能原则,而是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1966年,在他35岁的时候,出版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专著《城市建筑》。
专注于城市和建筑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建筑创作不能无中生有,必须具有历史的连续性。
严厉批判了现代建筑的“表面功能主义”和“空语境形式”和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功能原则,罗西对现代建筑的非常规反思,使得《城市建筑学》成为20世纪60年代建筑设计改革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理论著作之一。
历届普利兹克奖

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凯悦基金会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
每年约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誉为建筑学届的诺贝尔奖。
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美国作品:谢尔顿艺术纪念馆(1960-1963)、纽约林肯中心的纽约州剧院(1964)明尼阿波利斯IDS中心(1973)、休斯顿的潘索尔大厦(1976)、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作品简析:水晶大教堂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南面的橙县境内,一个叫“庭院树丛”的地方。
1968年开始兴建,1980年竣工,历时12年,耗资2000多万美元。
这座建筑由美国著名的建筑师、金牌优胜者菲利普・约翰逊与他的伙伴约翰·布尔吉设计。
教堂长122m,宽61m,高36m,体量超过著名的巴黎圣母院。
外壳全部为银色玻璃,晶莹透亮,由此得名。
设计理念:约翰逊相当注意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同时也意识到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
因此,在设计中,他加入了几个单独的却又有一定关联的喷泉。
他还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他说道:“一方面,我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
尽管约翰逊还是一直追随着密斯的步伐,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摩天大楼的主要设计师。
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墨西哥作品:巴拉干公寓、吉拉弟公寓、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作品简析:巴拉干是墨西哥二十世纪有关庭园景观设计的著名建筑师,他于1902年出生在墨西哥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附近的一处牧场,那里是一片红色泥土的大地,有很多起伏的小山丘,可以看日初日落的美景。
201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树-及他的获奖作品

获奖揭晓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2012年2月28日,美国洛杉矶——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将于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
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普利兹克先生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此外,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
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普利兹克建筑奖由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迪·普利兹克于1979年创立,每年度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等卓越品质,及其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类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
获奖者将得到十万美元的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在英国引用今年获奖评审辞来说明获奖原因:“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討论。
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王澍1985年获得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学位,三年后从该校硕士研究生毕业。
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从事旧楼改造,及环境与建筑关系的研究。
他的第一个独立设计的建筑项目是在大约一年后开始的——为杭州附近的一个小城海宁设计一个3600平米的青少年中心。
这个作品于1990年完成。
从普利兹克建筑奖看世界建筑发展趋向

从普利兹克建筑奖看世界建筑发展趋向
夏娃
【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15)002
【摘要】源于对建筑本体的探求,建筑史上出现了风格、流派之争,普利兹克建筑奖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从其历届获奖者的建筑主张不难发现,现代建筑本体的价值取向始终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徘徊,反现代主义的流派所作的某些尝试也扩大了建筑哲学范畴,而探求建筑本体的过程极富有意义,通过它可把握建筑学的未来.【总页数】4页(P146-149)
【作者】夏娃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0
【相关文献】
1.从坂茂获普利兹克奖看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J], 唐望松
2.从王澍获普利兹克奖看建筑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 [J], 唐瑜
3.世界建筑大师与作品阿尔多·罗西——199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 [J],
4.世界建筑大师与作品弗兰克·盖里——198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J],
5.世界建筑大师与作品诺曼·福斯特——199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建筑发展趋势与潮流——近十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作品思想分析

美国建筑师理查德·迈耶不盲从潮流,独立思考,他的建筑作品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白色。他曾 说:“白色是我作品的特色之一,我用白色来澄清建筑概念,提高视觉形式的力量。白色实际是能够强化对自然界所有 其他色彩感觉的颜色,对着白色表面能够最好地欣赏光影虚实的表演。在意识的大海和客观现实的大地之间,是这种 不断变化的白色的线” 。从理查德·迈耶设计的格蒂中心(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设计的白色建筑与自然环境形成图底 关系,在光线的作用下,白色墙面映衬着自然,这种对比并不是破坏自然环境,而是与大自然既对立又融洽。
程序 提名程序每年从年头到年尾,截至于第二年的1月。截至期后收到的提名 自动被视作下一年度的提名。每年有4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候选人被提名。虽 然建筑学并不包括在诺贝尔奖范围以内,Pritzker建筑奖的国际评委会还是参 照诺贝尔奖的评选方式,由全球著名的权威建筑设计师、作家、艺术家、学者、 批评家以及象前IBM主席这样的国际工商名流等组成的评委会经过了深思熟虑, 最后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法来决定最终评选结果。
评委 普利兹克建筑奖独立评审委员会的专家评委人数为五至九人。评委会的成 员被委任评选出每年的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桂冠的人,他们均任职若干年以确 保委员会的新成员和老成员的数量的平衡。普利兹克家族的成员和外界的观察 家均不出席,通常于每年最初几个月举行的委员会评审。评委会的成员均是各 自所在领域公认的专业人士,这些领域包括建筑,商业,教育,出版业和文化。
建筑设计思想和原则:
强调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创新
随着对自然认识的口益加深,建筑师在设计中越来越尊重自然,自觉地运用自然规律,使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以 奥斯卡·尼迈耶、安藤忠雄、格伦·默科特和诺曼·福斯特等为代表,一些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对待自然,不是狭义的花 草树木,而是以广义的自然观点来看待和处理建筑的问题。这里的自然,在宏观上指的是自然界或是大自然形成的整体 的自然环境,包括绿化、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有形要素和风、光、气候等无形要素,在微观上指的是自然物生长和发 展的内在规律和机制。 奥斯卡·尼迈耶等的呼应自然理念
阿尔多?罗西的类型学理论及案例分析

阿尔多?罗西的类型学理论及案例分析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建筑设计趋于多元化,设计的方法也逐渐成为一项研究领域,在二十世纪,著名的建筑大师阿尔多·罗西在其《城市建筑学》一书中,通过引用类型学的概念,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理论及方法,笔者结合其在著作中的类型学观点,分析其主要的设计方式,并结合当时的社会审美论述了阿尔多·罗西的部分建筑作品中运用类型学设计实例,意在能够通过对阿尔多·罗西的建筑类型学理念的理解和分析,为当代的建筑设计提供借鉴思考。
关键词:阿尔多·罗西;建筑;类型学;城市建筑学在十九世纪建筑领域的类型学定义首次被人们提出,其主要思想是人们对自身感情和精神世界所接纳的事物的摹仿。
类型是某种特定的观念,同时观念自身也是形成模式的一种法则,因此进行事物形象的模仿,不能够说是一种类型。
从一方面来讲,模式可以理解成是对事物的本源重现,而将事物的形态进行归纳和借鉴而产生的不完全相识的作品,即可以理解为类型。
学习类型学、研究类型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城市形态上做到连续。
一、阿尔多·罗西的建筑类型学阿尔多·罗西凭借着类型学的观点,创作了《城市建筑学》一书,并在其中将城市建筑元素构建的核心依据定义为类型学,并指出类型的产生是由于人类对美的渴望,并随着社会阶层以及发展的差异,产生的类型也是不同的,其会受到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类型学便可以作为建筑元素设计的基础,因此,在建筑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领域中,对类型学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而在建筑类型的选择上面,罗西认为创造新的类型不如去挖掘已存在的建筑类型,原有的的建筑类型往往是经过历史淘洗之后积淀下来的文化,具备一定的生命力。
二、罗西的基本设计方法(一)观察与联想罗西在进行建筑类型提取的时候,往往利用观察以及联想的方式,并将类型提取作为类型学理念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并展开联想,这是罗西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最基本的方式,因此在其建筑作品中,往往存在大量的真实事物写照。
普利兹克奖历届得主及作品赏析

普利兹克奖(1979-2013)一、1979年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1)代表作品:1949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Glass House New Canaan1980 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Crystal Cathedral Garden Grove1984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AT&T Building New York★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①10,000多盏银色玻璃窗用硅酮胶水粘在建筑上,使建筑物承受8.0级地震及每小时100英里的强风。
②两座90尺高的电动大门在讲坛后打开,以使晨光与和暖的微风来烘托朝拜圣礼。
③祭坛和道坛由花岗岩制成,17尺高的十字架被设计成18开书页宽镶金的老式结构。
(2)设计概念:①注重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以及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
②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
③他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
二、1980年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1)代表作品:1948 巴拉干住宅Casa Luis Barragan1955 安东尼奥·格雷夫兹住宅Antonio Galves1968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San Cristobal★巴拉干住宅:①对墨西哥民居传统的延续。
②生活区门厅是一条黑色熔岩石铺成的长廊,这种过渡空间与传统一致。
③休息厅内有一堵粉红色墙,反射出柔和的粉红色光线。
④起居室有块落地玻璃窗面向庭院,窗子只有两条极细的分隔。
⑤建筑中有许多矮墙隔断,形成良好的光影变换的效果。
(2)设计概念:①色彩浓烈鲜艳的墙体的运用。
②将自然中的阳光与空气带进人的视线与生活当中,并且与色彩浓烈的墙体交错在一起,使两者的混合产生奇异的效果。
③对水运用的灵感来自于那些被摩尔人作为镜子、可视的标签或者音乐元素的喷泉中。
历届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人建筑设计哲学理念与代表作

1979
菲利普·约翰(1906) 美国 建筑都是掩蔽体,没有信条,从足迹开始 西格拉姆大厦、水晶教堂
1980
路易斯·巴拉甘(1902) 墨西哥 致力于把建筑升华为诗意和想象 墨西哥城规划景观居住区
1981 詹姆斯·斯特林(1926) 英国 现代主义运动领导人 作品突出历史连贯性和周围的城市环境 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
1985 汉斯·霍莱因(1934) 奥地利 重要的不是设计者是设计作品,通过绘图、拼贴及雕刻成就墙体的艺 术 巴赫市博物馆
1986 戈特弗里德·玻姆(1942) 德国 让作品的内容和过去联系起来 VDR新建筑(科隆)
1987
丹下健三(1913) 日本 城市、交通和建筑是统一的系统 追求信息价值 东京新市政厅大厦、代代木国家综合体育馆
2000 雷姆·库哈斯(1944) 荷兰 “新城市主义”不关心行为客体的组织安排,而是孕育着潜在的可能 性 乌特勒克教育馆,cctv大楼,(北京中央电视台)
2001 雅克·赫尔佐格(1950) 瑞士 把毫无特色建筑转化为戏剧化和艺术化的工业建筑(尺度和比例巨 大) 泰特现代美术馆(发电机改建)、国家体育馆(鸟巢)
1994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1944) 法国 理性出自场所,将包豪斯与当代建筑理论结合 音乐花园
1995 安藤忠雄(1941) 日本 个性化的空间,通过墙创造独特的建筑空间 水的教堂(没有屋顶)
1996 拉斐尔·莫尼欧(1937) 西班牙 建筑是从具体地域与建筑家的自由思维之间的对话中脱颖而出的 现代建筑和艺术博物馆
皮埃尔·德·梅隆(1950) 瑞士
2002 格伦·马库特(1936) 澳大利亚 我对做大规模的项目没有兴趣,小一点的项目给我提供试验机会 玛格尼住宅、唐宅
第12届普利兹克奖阿尔多·罗西

•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1931-1997) • 是当代建筑界的一位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他出生于意大利米兰,大学 毕业后曾从事设计工作,做过建筑杂志社的编辑,当过教授。 • 罗西1966年出版著作《城市建筑》,将建筑与城市紧紧联系起来,提 出城市是众多有意义的和被认同的事物(urban facts)的聚集体,它 与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特定生活相关联。罗西将;类型学方法用于建 筑学,认为古往今来,建筑中也划分为种种具有典型性质的类型,它 们各自有各自的特征。罗西还提倡相似性的原则,由此扩大到城市范 围,就出现了所谓“相似性城市”的主张。罗西将城市比作一个剧场, 他非常重视城市中的场所、纪念物和建筑的类型。 • 罗西在60年代将类型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建筑与城市,在建筑设计中 倡导类型学,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中回到建筑的原形去。它的理论和运 动被称为“新理性主义”
作为理论家、创作者、艺术家、教师兼建筑 师的阿尔多罗西在他的祖国意大利以致国际氛 围内获得了很大的声望。Vincent Scull在为 一本关于罗西的书所写的介绍中将罗西与柯布 西耶相提并论,他们都是画家兼建筑师。普利 兹克奖的评委们又一次对一位似乎是没有广泛 宣传建筑师的素质做出了一致的认同。
汇报:14本环2班 禤颖茵
•
阿尔多.罗西是一个多产的建筑师,在自己的建筑创作 中爱用精确简单的几何形体,他的主要建筑作品有:卡洛. 菲利斯剧院、博戈里科市政厅、卡洛.卡塔尼奥大学、林 奈机场、维尔巴尼亚研究中心、住宅综合楼、佩鲁贾社区 中心、多里购物中心、加拉拉特西公寓、维亚尔巴住宅、 巴西集合住宅、现代艺术中心、拉维莱特公寓、博尼苏丹 博物馆、迪斯尼办公建筑群、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广场 饭店、购物中心等。他的作品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简洁,现 代主义的几何性.
普利兹克建筑奖历届获奖者(1979-2020)

普利兹克建筑奖历届获奖者(1979-2020)普利兹克奖(pritzker prize),自1979年创立,用以每年表彰一位或多位在世建筑师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卓越贡献,因其评审程序的公正性、权威性以及获奖者的影响力,奖项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了现代建筑思潮的伟大脉络,普利兹克奖更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美誉。
接下来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1979-2020年间,全部42位获奖者▼2020年第42届伊凡娜·法瑞尔Yvonne Farrell+雪莉·麦克纳马拉Shelley McNamara 爱尔兰▼2019年第41届矶崎新Arata Isozaki日本▼2018年第40届巴克里希那·多西Balkrishna Doshi印度▼2017年第39届拉斐尔·阿兰达、卡莫·皮格姆和拉蒙·比拉尔塔Rafael Aranda,Carme Pigem,and Ramon Vilalta 西班牙▼2016年第38届亚历杭德罗·阿拉维那Alejandro Aravena 智利▼2015年第37届弗雷·奥托Frei Otto德国▼2014年第36届坂茂Shigeru Ban 日本▼2013年第35届伊东丰雄Toyo Ito 日本▼2012年第34届王澍Wang Shu中国▼2011年第33届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葡萄牙▼2010年第32届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 日本▼2009年第31届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瑞士▼2008年第30届让·努维尔Jean Nouvel法国▼2007年第29届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英国▼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 巴西▼2005年第27届汤姆·梅恩Thom Mayn美国▼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英国▼2003年第25届约翰·伍重Jorn Utzon丹麦▼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澳大利亚▼2001年第23届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 瑞士▼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荷兰▼1999年第21届诺曼·福斯特爵士Norman Foster 英国▼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意大利▼1997年第19届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 挪威▼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 西班牙▼1995年第17届安藤忠雄Tadao Ando日本▼1994年第16届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法国▼1993年第15届槙文彦Fumihiko Maki日本▼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葡萄牙▼1991年第13届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美国▼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意大利▼1989年第11届弗兰克·盖里Frank O.Gehry 美国▼1988年第10届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和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 巴西/美国▼1987年第09届丹下健三Kenzo Tange日本▼1986年第08届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 德国▼1985年第07届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奥地利▼1984年第06届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 美国▼1983年第05届贝聿铭Ieoh Ming Pei美国▼1982年第04届凯文·洛奇Kevin Roche美国▼1981年第03届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 英国▼1980年第02届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1979年第01届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
建筑优秀方案奖项名称

建筑优秀方案奖项名称1. Pritzker建筑奖Pritzker建筑奖是建筑界最具声誉的奖项之一,每年颁发给对建筑界产生积极影响的建筑师。
该奖项的目标是表彰在建筑设计和艺术创新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以及他们对城市和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
2. RIBA国际奖RIBA国际奖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颁发的一项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在全球范围内展示出卓越设计和创新的建筑作品。
该奖项突出了建筑师们在解决社会、文化和环境挑战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
3. AIA金奖AIA金奖是美国建筑师学会颁发的最高荣誉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在建筑设计和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个人或团队。
获奖项目被认为是对社会、环境、人类聪明才智和创意的有益贡献。
4. Mies van der Rohe奖Mies van der Rohe奖是欧盟委员会和Mies van der Rohe基金会合作颁发的一项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在欧洲范围内展示创新设计和建筑理念的建筑师。
该奖项是对当代建筑作品的认可和推广,旨在鼓励和奖励建筑创新和杰出成就。
5. LEAF奖LEAF奖是2019年创办的一个年度建筑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卓越创意和创新的建筑师和设计团队。
该奖项让世界各地的建筑师有机会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将他们的创新才能带给世界舞台。
6. WAN奖WAN奖是世界建筑新闻组织(World Architecture News)颁发的一项奖项,旨在表彰全球建筑界最具创新性和杰出表现的项目。
该奖项不仅评选建筑设计,还评估项目的可持续性、社会贡献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7. HUDSON奖HUDSON奖是美国Hudson奖基金会颁发的一个年度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在建筑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个人或组织。
该奖项注重项目的创新性、环境友好性以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8. ASLA专业奖ASLA专业奖是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颁发的一个重要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在景观设计和规划方面表现出色的个人和团队。
当代建筑发展趋势与潮流——近十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作品思想分析

美国建筑师理查德·迈耶不盲从潮流,独立思考,他的建筑作品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白色。他曾 说:“白色是我作品的特色之一,我用白色来澄清建筑概念,提高视觉形式的力量。白色实际是能够强化对自然界所有 其他色彩感觉的颜色,对着白色表面能够最好地欣赏光影虚实的表演。在意识的大海和客观现实的大地之间,是这种 不断变化的白色的线” 。从理查德·迈耶设计的格蒂中心(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设计的白色建筑与自然环境形成图底 关系,在光线的作用下,白色墙面映衬着自然,这种对比并不是破坏自然环境,而是与大自然既对立又融洽。
当代建筑发展趋势与潮流
——近十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作品思想 分析
重庆大学
普利兹克奖( )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 尔奖之称。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 凯悦基金会( )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每年约有五百多名 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 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 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 出贡献,被誉为“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
建筑师伦佐·皮亚诺擅长将历史传统与现代技术融合,他曾说,“今; 的技术是世界性的,如果使用不慎,能轻易破坏场所的精神;另一方面, 土所是地方化的概念,地方传统和其它约束能抑制技术奇妙的潜力”于 设计的奇芭欧文化中心,从堪纳克历史文化中汲取灵感,采用先进的现 代生术建造出新建筑,这充分体现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创新。 此外,让·努维尔将建筑视为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统一体,他在一些建筑创 作中也不现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理念,如他设计的阿拉伯世界文化研究 中心就是-例,建筑的南立面花窗采用的是阿拉伯传统装饰图案,且用现 代材料和技、加以建造,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而创新。这 说明,伦佐·皮玉诺与让·努维尔能用现代技术表达建筑的时代精神,并且 力求创造性地表炙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使建筑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实 现创新。
公共建筑类设计奖项

公共建筑类设计奖项是用于表彰在公共建筑设计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和创新的奖项。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公共建筑类设计奖项:
1. 普利兹克奖: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每年授予一位在世建筑师,表彰其在建筑设计、环境和文化
方面的卓越成就。
2. 世界建筑节奖:每年评选出全球范围内最优秀的建筑作品,涵盖住宅、商业、文化、公共建筑等领
域。
3. 英国建筑界奖:英国最高级别的建筑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建筑设计、环境和文化方面做出杰出贡献
的建筑师和建筑作品。
4. 美国建筑师协会奖:美国最著名的建筑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美国境内完成的优秀建筑作品,包括住
宅、商业、文化、公共建筑等领域。
5. 欧洲建筑奖:欧洲最高级别的建筑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欧洲范围内完成的优秀建筑作品,包括住
宅、商业、文化、公共建筑等领域。
6. 日本建筑学会奖:日本最高级别的建筑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日本境内完成的优秀建筑作品,包括住
宅、商业、文化、公共建筑等领域。
此外,还有一些国际性的公共建筑类设计奖项,如“全球可持续性设计奖”、“绿色建筑标志奖”等,这些奖项旨在促进可持续性和环保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推广。
建筑最高奖是什么奖

建筑最高奖是什么奖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于建筑设计的认可与奖励也愈发重要起来。
在建筑界,有许多著名的奖项,其中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的奖项,被公认为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奖项,那就是普利兹克奖。
普利兹克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建筑奖项之一,该奖项每年颁发给在当年之前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展现出杰出成就的建筑师。
该奖项设立于1979年,并以“以突破性创新和显著贡献为特征的卓越建筑事业”为评选标准。
普利兹克奖的设立目的是为了鼓励和表彰那些为全世界建筑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一奖项的影响力,引领建筑界不断追求创新和高质量的建筑设计。
普利兹克奖的得主,往往代表了建筑设计领域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建筑界树立了新的标杆。
普利兹克奖的评选过程严谨而严格,常常由国际性的评审委员会组成,委员会成员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学者和相关领域的专家。
评审委员会在收到全球范围内的提名之后,通过深入研究和讨论,最终选择出当年的获奖者。
这一评选过程的透明和公正性,为普利兹克奖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增添了不少光彩。
普利兹克奖的得主群体多样,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代表了不同文化和建筑风格的精英。
从日本的安藤忠雄到西班牙的拉斐尔·门多萨,从美国的弗兰克·盖里到中国的王澍,普利兹克奖的得主群体交织出一幅多元而富有创造力的画卷,丰富了世界建筑的层次和风貌。
普利兹克奖的得主们的作品常常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的设计理念,他们深入研究和理解建筑的本质和社会环境,并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技术手法塑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的建筑空间。
无论是弗兰克·盖里的金字塔般的现代主义建筑,还是王澍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诠释,这些作品都展现了建筑师的才华和对于建筑的热爱。
普利兹克奖得主

附件:历届普利兹克奖得主影响;50年代中期开始由密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
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内布拉斯加大学的谢尔顿艺术纪念馆(1960-1963)、纽约林肯中心的纽约州剧院(1964)等。
70年代同J·伯吉合作开设事务所,合作设计了一系列建筑,较重要的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IDS中心(1973)、休斯顿的潘索尔大厦(1976)、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等。
这几幢建筑一扫他的折衷风格,颇有清新气息。
这是约翰逊富有成就的时期。
但在1983年建成的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设计中,约翰逊又把历史上古老的建筑构件进行变形,加到现代化的大楼上,有意造成暧昧的隐喻和不协调的尺度。
这座建筑已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同样的作品不有:匹兹堡平板玻璃公司大厦、耶鲁微生物学楼、休斯顿银行大厦等。
1980年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1902年—1988年)20世纪最重要的墨西哥建筑师之一。
静谧在他设计的园林和住宅中他极力的在创造一种静谧的感觉,而在他的喷泉中也同样的弥漫着静谧的歌声。
他认为这种环境能让人放松而愉悦,摆脱在社会中的烦恼并且神秘和富有诗意。
平静巴拉干认为平静是摆脱苦闷与恐惧的良药,无论所设计的建筑是华丽还是简朴,建筑师都有责任在所设计的建筑当中营造这种平静的气氛。
愉悦巴拉干认为当一个建筑能传达无声的愉悦与平静的时候这件艺术作品就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孤独巴拉干认为只有孤独才能让人能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孤独一直伴随着他。
他的建筑中有着一种孤独的气质,因此他自称他的建筑不会为了那些害怕也回避孤独的人而设计。
童年的回忆他认为童年的回忆是他创作的源泉和无尽的资源。
童年时生活的村庄中那些谦逊的建筑形态给了他许多的启发,例如,那些用石灰水刷白的围墙,天井与果园的宁静色彩丰富的街道,村里在环廊掩映下毫无威严感的广场。
普利策建筑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建筑奖是Hyatt(凯悦)基金会于1979年所设立的, 因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有建筑诺贝尔奖之称。
每年一次的颁奖都由美国总统颁发并致颁奖词,1983年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就是从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手里接受的大奖。
该奖项一向是当代建筑风潮的指针性奖项,历届得奖的建筑师都是重量级的代表人物。
从第一届的Philip Johnson(约翰逊),第五届的Ieoh Ming Pei(贝聿铭),之后有安藤忠雄(Tadao Ando),Frank. O.Gehry(盖里),以及Norman Foster(福斯特)等等无一不是当代的大师级人物。
2000年的得主是来自荷兰的建筑师Rem Koolhaas(库尔哈斯)。
Pritzker建筑奖由凯悦基金会在1979年设立,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贡献。
该奖以Pritzker家族的姓氏命名。
该家族的国际业务总部设在芝加哥,向以支持教育、宗教、社会福利、科学、医学和文化活动而闻名。
普利兹克建筑奖像一架选拔建筑大师的机器,目光犀利,下手精准,绝大多数获奖者的确名副其实。
它似乎自成体系,从第一届得主菲利普·约翰逊(1979年)开始,到凯文·罗奇(1982年)、丹下健三(1987年)、雷姆·库哈斯(2000年),勾勒出一条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脉络;它能打破地域偏见,三位日本人和两位拉丁美洲建筑师的入选,显示了评选范围的全球性特征;出生于巴格达的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2004年)的登场,多少弥补了它在性别取向上的一些遗憾;而对弗兰克·盖里(1989年)的关注,足以表明它的前瞻和远见:当时盖里只在美国西海岸做过一些美学冒险性建筑,其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尚未出现,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弗兰克·盖里确实能够为世界创造惊人的建筑。
类型学——罗西

3 Part
阿尔多· 罗西
理论思想
罗西的理论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类型学;二 是穿越时空概念的“类似性城市”。类型学主要是表述建筑的意义与其形式 之间的关系,用来论证罗西关于建筑的永恒性的观点;“类似性城市”则主 要强调人对城市场所及建筑的集体记忆,并借助这种记忆,将人的心理存在 转化为真实的城市实体。 罗西相信形式是变的,生活也是可变的,但生活赖于发生的形式类型则自古 不变,在此罗西所探讨的是可见形象上的问题,认为其中是存有基本的架构, 就如同茅草屋可以变成钢筋混凝土屋、斜屋顶变成平顶、人的生活从无房间、 私密性到有房间,但生活中的形式类型则较具不变性,如:不管如何变,房 子定有墙、屋顶、有围避感及安全性,这些类型是不变的。
结构主义的两个特点
1.一个研究领域里要找出能够不向外面寻求解释说明的规律;能够建立起自己说明自己 的结构。 2.找出来的结构要能够形式化,并成为公式而作为演绎法去应用。
结构主义的三个要素 结构具有三个要素:整体性;转换规律和自身调整性。
1 Part
类型学
类型学与结构主义
一种分组归类方法的体系,通常称为类型。类型的各成分是用假设的各个特别属性来 识别的,这些属性彼此之间相互排斥而集合起来却又包罗无遗,这种分组归类方法因 在各种现象之间建立有限的关系而有助于论证和探索。
3 Part
评价
阿尔多· 罗西
罗西一直在生活在尼采的悲剧世界里,并且深受基里克(画家,象征主义) 的影响,整日画着咖啡壶、咖啡杯,迷恋于几何形体的单纯美丽。他生活在 自己静寂的建筑世界中,他始终在他的建筑中强调纯粹性及原型,采用简洁 的几何要素,严格的几何学构图和类型学选取的母题,以及类推的设计方法 达到的类似性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一直认为我的建 筑是永恒的,我不是 沉迷于建筑,但我是 一直试图以一种真实 的方式来做建筑”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能够获得这个奖项我感到由衷得高兴 和自豪。然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来接受这项荣誉是一种考验的。 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即将参加考试的学生,这一刻让我想起了以 前。 我也希望借此机会深入的思考我的建筑。我一直认为 我的建筑是永恒的,我希望这项荣誉成为我思想的见证。一直 以来我远离人群:学校、报纸、杂志、建筑师等等,而且拒绝 接受时尚与潮流。 梁以及这个时代伟大建筑的泥瓦匠或者 工人一样。 一直以来,我认为任何专业都是不可能与文化 脱节的,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可能在年轻的时候得到了研究理 论与建筑之间关系的机会,而且我非常高兴的在研究中找到了 其重要性。 但是现在我更愿意去设计与建造,在不同的国 家与地区,建造有着多种的可能性,这一点深深的吸引着我。 似乎所有这些不同国家的文化组成了我的建筑,而且形成了一 个整体,一个具有包容力,可以将那些曾经流失的文化重新整 合的整体。像当今的许多建筑师一样,我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工 作:意大利、德国、英格兰、美国还有日本。这是已经取代了 所谓的个人风格与特点,成为今天新建筑师的标志,一个全球 化的建筑师。 我想在这里讨论一个不同文化间相互“浸染” 的概念。我们生活在一个类似于帕拉迪奥的时代,那个时候这 个城市和国家的建筑被俄国、英国还有美国影响着。所有的建 筑都相同,但又是不同的。
《城市建筑学》
背景
19世纪城市的原貌遭到摧毁 功能主义设计理念的广泛流行 古老的建筑在功能上不再适应 现代建筑迫切希望与以往建筑断绝关系 现代建筑在追求乌托邦理论的进程中不断失 败 提出问题:建筑应该关注什么(失败原因) 同时期的罗伯特文丘里以批判现代建筑为主
历史的建筑物对今天的意义只有形式和文化,
阿尔多 罗西的建筑风格与创作思想
城市建筑
将建筑与城市紧紧联系起来,提出城市是众多有意义的和被认同的 事物(urban facts)的聚集体,它与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特定生活 相关联。罗西将类型学方法用于建筑学,认为古往今来,建筑中也 划分为种种具有典型性质的类型,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征。罗西还 提倡相似性的原则,由此扩大到城市范围,就出现了所谓“相似性 城市”的主张。罗西将城市比作一个剧场,他非常重视城市中的场 所、纪念物和建筑的类型。 罗西在60年代将现象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建筑与城市,在建筑 设计 中倡导类型学,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中回到建筑的原形去。它的理论 和运动被称为“新理性主义”。
费埃德里斯塔居住综合体
阿尔多.罗西是一个多产的建筑师,在自己的建筑创 作中爱用精确简单的几何形体,他的主要建筑作品 有:卡洛.菲利斯剧院、博戈里科市政厅、卡洛.卡 塔尼奥大学、林奈机场、维尔巴尼亚研究中心、住 宅综合楼、佩鲁贾社区中心、多里购物中心、加拉 拉特西公寓、维亚尔巴住宅、巴西集合住宅、现代 艺术中心、拉维莱特公寓、博尼苏丹博物馆、迪斯 尼办公建筑群、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广场饭店、 购物中心等。他的作品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简洁,现代 主义的几何性
费埃德里斯塔居住综合体
• 该项目是为国际建筑展览(IBA)服务的, 其主要特点是:项目本身从对柏林这个城 市的建筑诠释出发。这是建构在城市尺度 上的一栋建筑,它充分尊重和理解这个城 市,并试图融合在这个城市之中。不管是 建筑立面细部的推敲还是街道转角的处理, 都显示出罗西深厚的建筑功底。
阿尔多 罗西的代表作
托里中心 威尼斯水上剧院 博尼方丹博物馆新馆
底层平面
威 尼 斯 水 上 剧 院
威尼斯水上剧院(1979)
• 这个剧院的特征是由三个因素决定: • 对所划定的空间的使用,即使具体的空间的位置是不确定 的; • 对建筑形态意义的寻找,找到能够成为代表威尼斯的纪念 物的形式; • 还有就是要象一个木排,一艘小船一样存在水上——这是 最主要的特征,出于威尼斯水上构筑方式的限制 • 威尼斯的图景,由于其模糊的哥特式的景观和应经东方文 明的影响,成为了水上都市的代表
而不是功能技术和材料。 目前已知和在建的现代建筑他们的功能在今 天有意义,在以后就没有意义,从这个角度 看,功能主义是不可靠的。
类型学概念
北京四合院、陕北的窑洞、云南的“一颗印”
住宅都因其所处的环境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 形态,而他们有同样的本质,即带院子的住 宅,因此他们在类型上是一样的。 建筑类型学基本属性 1共时性:空间因素在现存城市中的基本形态 2历史性:时间因素在现存城市城市中的建筑 类型
西班牙殖民地风格建筑
博尼方丹博物馆新馆
构 思 草 图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三层平面
四层平面
建筑纵向剖面
穹 顶 构 思 草 图ຫໍສະໝຸດ 平面与体形构思草图室外广场
建筑背面
台阶与天窗
皇宫旅馆和餐饮综合体
• 皇宫旅馆和餐饮综合体位于福冈中心部的中州那珂河畔. • 日本著名建筑家隈研吾曾形容罗西的这件作品是"鹤立鸡群",但如此形 容还不过瘾,亲临现场才知道,它简直就是"虎立狼群".原来它的周围环 境是那么差.真的让人难以相信,这么一块仅有2500坪(日本的面积单位) 的土地上,居然座落着像希腊神殿一样的建筑.这样说绝不过份,它为他 具有庄严和神秘、以及在美学上所达到的高度,是周围所有的建筑都 难以企及的。 • 旅馆的正面有钳形台阶从两边伸向正门,而建筑物的正立面像是一 座巨大的红色屏障,有柱、有墙而无窗,远看方孔像是“窗”,但却 是红色大理石的墙。透过建筑的窗户,可以看见旁边的河流,这便是 罗西的“独立王国”——与其说它是建筑,倒不如说它是一个装置。 现在看来,它无与伦比的比例和平衡,充满紧张的造型,以及无装饰 的厚墙,都是在体现着一种固有的庄严。把 体建筑造在高筑的基坛上, 它是古代希腊建筑常用的手法,而中国古代的宫殿也如此,它们的庄 严感主要来自那不可缺少的基坛。在这座建筑当中,阿尔多· 罗西用 自己的手把这种庄严巧妙地再生了。
构思草图 立 面 设 计 草 图
立面和平面
建筑与环境的构思
施工中的剧院
剧院游戈在水上
剧融 院于 城 市 的 水 上
博尼方丹博物馆新馆
• 这座博物馆由三座并行的建筑及它们的联 系部分组成,北后是一条景色优美原小河.当 人们靠近这座建筑的时候,首先会被它那高 耸而醒目的门厅所吸引.那是一个典型的阳 光大厅,这种阳光大厅首先出现在苏黎世大 学的校园建筑中.这种建筑造型不是典型的 北欧风格,但却基本体现出西班牙植民建筑 的影响.大厅里神圣的光线和普通居室的对 比,表现出了日常生活的短暂和宗教生活的 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