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
工业企业核算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核算成本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00742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f.png)
工业企业核算成本核算方法
1. 品种法,哎呀呀,就像种苹果一样,把同一种类的产品当作一个整体来核算成本!比如说生产一堆相同的零件,那我们就可以用品种法来算算成本哟!
2. 分批法,这就好比给每一批产品都有自己的“小账本”!比如说定制的一批特别的机器,咱就得专门用分批法去核算它们的成本呢!
3. 分步法,想象一下啊,就像走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地核算成本呢!比如生产一个复杂的产品要经过好多步骤,分步法就能派上大用场啦!
4. 分类法,这就像是把东西分类整理好,然后清楚地知道各类的成本!比如把不同型号的产品分类核算,多方便呀!
5. 作业成本法,哇塞,这就像是给每个作业都贴上了价格标签!比如说各种不同的生产活动,用作业成本法能算得更精细呢!
6. 标准成本法,不就是给成本定个标准嘛,就像给跑步定个目标一样!比如生产一个产品期望的成本是多少,用标准成本法就能对比出来啦!
7. 定额成本法,这跟定额完成任务似的,把成本也定额好啦!像规定好生产一个东西最多花多少钱,就用定额成本法呗!
8. 变动成本法,哎呀呀,就只管那些会变动的成本呀!比如随产量变化的成本,用变动成本法就能抓住重点啦!
9. 约当产量法,这就好像把没完成的东西折算一下,就知道大概的成本啦!比如半成品的成本,用约当产量法就能大概算出来呢!
我觉得这些成本核算方法都各有特点和用处呢,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这样才能把企业的成本算得清清楚楚,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3aa84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7.png)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企业核算成本和制定成本指标的一种方法,用于确定生产的成本、了解成本构成、控制成本并评价成本效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业企业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全面成本核算法和部分成本核算法。
全面成本核算法:1. 分部门核算法:将企业分成多个部门,并对各个部门的成本进行分别核算。
此方法适用于部门独立、生产过程单一的企业。
2. 作业成本核算法:以作业为单位,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上。
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产品多样化的企业。
3. 工序成本核算法: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分为多个工序,在每个工序完成后,按照工序消耗的成本进行核算。
适用于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的企业。
4. 批量成本核算法: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分为多个批次,在每个批次完成后,按照批次消耗的成本进行核算。
适用于生产批量较大的企业。
部分成本核算法:1. 直接成本核算法: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作为产品成本。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成本。
2. 间接成本核算法:将不能直接归属到产品上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核算。
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
3. 经济性成本核算法:将成本与产品效益进行比较,评估成本效益。
将经济性考虑在内,淘汰不经济的产品或生产过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标准成本核算法:制定标准成本指标,并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了解成本差异,找出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此外,还有生产成本核算法、销售成本核算法和综合成本核算法等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成本核算应完整、准确:核算应覆盖企业所有的生产成本,并确保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成本分类要合理: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特点和管理需要,将成本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分配。
3. 核算与控制相结合:成本核算不仅是了解成本构成的手段,还应结合成本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益提高。
工厂成本费用核算方法
![工厂成本费用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2470047ed630b1c58eeb513.png)
财务管理知识《工业企业成本费用的核算方法》1 成本项目的划分1.1 企业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应当设置原材料、自制半成品、燃料和动力、直接工资、职工福利费、废品损失、制造费用七个成本项目。
1.1.1 原材料: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等。
1.1.2 自制半成品:指在本企业内已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但尚未制造成为商品,仍须继续加工的中间产品,包括交入半成品库或成本采用逐步结转方式直接转入下一个生产车间(或特定生产工序)的半成品。
1.1.3 燃料和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燃料和动力,如原煤、焦碳、原油、重油、汽油、柴油、煤油、压缩空气、蒸汽、氧气、水、电等。
1.1.4 直接工资: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改变原材料性能、形态)的工人工资。
1.1.5 职工福利费: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按其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1.1.6 废品损失: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或入库后发现由于生产过程造成的各种废品的报废损失和修复费用。
1.1.7 制造费用:指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厂部发生的属于制造费用的各项支出)。
1.2 成本项目中直接工资、职工福利费、制造费用等的计算口径,应与其有关科目的费用发生额一致,企业不得未通过费用发生额而将上述费用直接并入成本项目内。
1.3 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应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成本项目,不得任意变动。
各事业部和企业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增减成本项目时,应由主管事业部报集团财务中心批准后方能执行。
2 成本核算对象和计算方法2.1 企业要根据生产组织类型、生产过程特点、产品繁简程度和成本管理的要求,充分考虑企业内部贯彻分级管理的目标成本费用责任制的需要,合理的确定成本核算对象、选择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汇集成本费用,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归属单位的责任成本。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步骤及成本费用审查方法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步骤及成本费用审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767104bed5b9f3f90f1c75.png)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步骤及成本费用审查方法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
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
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
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
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
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
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工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
![工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ec4820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0.png)
工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一、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工业成本核算的第一步是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即要核算成本的产品或服务。
根据企业的经营范围和产品种类,确定需要核算的产品,并将其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
二、确定成本要素在进行成本核算之前,需要确定所涉及的成本要素。
常见的成本要素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经营模式,确定所需的成本要素,并对其进行详细分类。
三、收集成本数据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收集有关成本的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直接材料的购置成本、直接人工的工资、制造费用的支出以及管理费用的开支等。
通过收集这些数据,可以获得成本核算的基本材料。
四、分配成本在确定了成本要素和收集了成本数据之后,需要进行成本的分配。
成本分配是将各个成本要素按照一定的比例或规则进行分配,以便将其合理地分摊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
常用的成本分配方法包括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和混合成本法等。
五、计算成本根据成本要素和成本分配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计算成本的过程包括将各个成本要素加总,并将分配到每个产品或服务上的成本进行累加。
最终得到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
六、分析成本完成成本核算后,需要对成本进行分析。
成本分析是通过比较和分析各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找出成本高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七、制定成本控制策略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策略。
成本控制策略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方法和手段。
常见的成本控制策略包括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成本和节约能源等。
八、监控成本执行在制定成本控制策略后,需要进行成本执行的监控。
通过监控成本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超支或浪费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监控成本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
九、报告成本情况需要将成本情况进行报告。
成本报告是将成本核算的结果以适当的形式展示给相关人员,包括企业管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工业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工业成本会计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4ea96c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7.png)
工业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工业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是指企业对生产过程中因物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配的一种系统性方法。
它是企业决策和盈利分析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关于工业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十条详细描述。
一、直接材料成本核算直接材料成本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原材料的成本。
其核算方法为:物料进货记录(或原始凭证)→物料出库记录(或原始凭证)→直接材料成本核算(包括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
二、直接人工成本核算直接人工成本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直接使用的人工工资成本。
其核算方法为:记录员工实际的工资和工时,然后将其直接添加到制造成本中。
它是一个变动成本,与生产量相关。
三、制造费用核算制造费用是指与产品制造过程有关的除材料和人工以外的成本,如制造间接人工费用、制造间接材料费用、制造间接费用等。
其核算方法为:制造费用细目记录→计算制造费用的间接费用池→制造费用分摊。
四、计算制造成本制造成本是指所有直接与生产产品有关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它反映了企业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成本。
其核算方法为:制造成本核算(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五、计算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是指一个产品的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其核算方法为:单位产品成本=制造成本/产品数量。
六、差异分析差异分析是一种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评估生产成本的方法。
标准成本是事先确定的预算成本。
差异分析有利于企业了解生产成本的构成和掌握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
七、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针对生产过程中数量较少、种类较多的产品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
因为每个作业都是独立的,因此需要按照每个作业的实际成本单独核算。
其核算方法为:记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计算每个作业的总成本→计算每个作业的单位成本。
八、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方法,它通过事先设定标准成本来预测实际成本,并以此作为企业制定成本控制计划的依据。
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
![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cb1b5134afe04a1b171def8.png)
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一、成本核算的要求: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各项要求。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就是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归集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应贯彻受益原则,即何者受益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负担费用的多少应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企业财产物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折旧方法、折旧率的种类和高低,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是否采用待摊或预提方法以及摊提期限的长短;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材料成本的组成内容、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时发出材料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材料成本差异率的种类、采用分类差异时材料类距的大小等;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价值的摊销方法、摊销率的高低及摊销期限的长短等.为了正确计算成本,对于各种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的结转,应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各种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1.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2。
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3。
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4。
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二、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生产费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生产费用的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的分类。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11db9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7.png)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进行准确、全面和及时的记录、归集、分析和核算的过程。
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供参考:一、成本核算准备工作1.设立成本核算制度:制定成本核算制度和有关管理制度,明确成本核算的范围和内容,明确成本核算所需的数据和信息流程。
2.设定成本核算目标: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确定成本核算的目标和要求,明确核算的主体和依据。
3.成本核算预算:根据企业的预算目标和经营计划,制定成本核算的预算,包括预测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费用等。
4.成本核算项目设定:确定成本核算项目和计量单位,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以及相应的计量方法和计算规则。
二、成本核算过程1.成本要素记录:按照企业的成本核算项目,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成本要素进行记录和归集,记录所涉及的材料种类、数量和单价,以及员工工资、福利等人工成本。
2.成本归集和分摊:根据生产过程和成本核算项目的划分,将成本进行归集和分摊,包括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分摊到相应的产品或工程上,将制造费用分摊到不同的生产环节或产品上。
3.成本核算分析:对归集和分摊后的成本进行分析和核算,计算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等,包括计算成本总额和成本占比,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4.成本核算报告:根据成本分析结果,编制成本核算报告,包括成本构成分析、成本利润分析、成本控制建议等,供管理层参考和决策使用。
三、成本核算控制和改进1.成本控制措施:根据成本核算的结果和报告,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包括降低生产成本、节约材料、提高生产效率等,以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2.成本核算改进:根据成本核算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包括优化成本核算制度、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以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益和管理水平。
四、成本核算的实施和监督1.成本核算实施:根据成本核算计划和流程,实施成本核算的各项工作,包括记录和归集成本要素、分摊和核算成本、分析和报告成本等,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ee7d25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07.png)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在工业企业的运营中,成本核算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成本构成,为定价策略提供依据,还能揭示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关键点,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及步骤。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成本核算是按照一定的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会计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要弄清楚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到底花了多少钱。
二、成本核算的重要性1、为产品定价提供依据准确的成本核算能够让企业了解产品的真实成本,从而制定出合理的价格,既能保证企业的盈利,又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2、成本控制与优化通过成本核算,企业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低效环节,采取措施加以改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决策支持管理层在进行投资、扩大生产、调整产品结构等决策时,都需要依赖成本核算提供的信息。
三、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1、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比如发电、采掘等。
2、分批法分批法是按照产品的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比如船舶制造、重型机械制造等。
3、分步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比如纺织、冶金等。
四、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步骤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这是成本核算的基础。
成本核算对象可以是产品的品种、批次、生产步骤等。
比如,对于一家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对象可以是某种型号的汽车,也可以是某一批次的汽车零部件。
2、设立成本项目常见的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制造费用则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水电费、折旧费等。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bf188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b.png)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1. 你知道直接成本法不?就好比你做蛋糕,面粉、鸡蛋这些直接材料的成本就是直接成本法要算的呀。
比如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制造一个零件,那钢材的费用就是直接成本,直接明了!
2. 哎呀,还有分批成本法呢!这不就像给不同批次的产品贴上专属标签,各自算成本嘛。
像服装厂生产不同批次的服装,每批的成本单独核算,是不是很好懂呀!
3. 标准成本法也很重要哦!它就像是一个设定好的标准线,跟实际情况对比。
比如说汽车生产,有个标准的成本设定,然后看看实际成本有没有超,简单又实用啊!
4. 作业成本法是不是听着挺玄乎?其实就是把各种作业当作核算单位呀。
好比物流公司,不同的物流环节就是不同的作业,各自核算成本,有趣吧!
5. 分步成本法就像走楼梯,一步一步来统计成本。
例如化工企业,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都要精确计算,这就是分步成本法的魅力呀!
6. 分类成本法呢,就是把东西分类后算成本呀。
就好像超市把商品分类,然后计算每类商品的成本,很形象吧!
7. 是不是感觉约当产量法有点怪?其实就是把半成品换算一下来核算成本。
就像做面包,没烤好的面包也算一部分成本,这下好懂了吧!
8. 定额成本法,就像有个规定好的成本额度一样。
像建筑企业,给每个项目设定定额成本,照着来就行,多清楚呀!
9. 最后啊,咱得明白,这些成本核算方法都各有特点,得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
就像选衣服,得合身才好呀,不能瞎用哦!。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41007e76edb6f1afe001f12.png)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是什么,最近有几个小伙伴向我咨询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过程是什么,要详细一点的,不然不是太懂,有一说一,确实是挺难的,工业会计是涉及会计知识最多的行业,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归集分配要素费用1、材料费(1)直接耗用的材料: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某材料(2)共耗材料分配率=共耗材料费/分配标准分配标准通常选用定额消耗量。
分配后做上述相同分录。
2、人工费(1)工资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借:制造费用贷:应付工资;如果工人做两种以上产品,则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分配标准,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2)福利费工资的14%。
计算与分录同上。
3、其他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如计提折旧、间发生的各项杂费等。
(二)归集分配各项间接费用1、辅助生产费用将第一步骤中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成本进行归集,将总额按受益对象分配至相应的账户中。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如果受益对象为产品的话) 借:制造费用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需要说明的是,在企业只有一一个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只需这样即可。
当企业有两个以上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则必须选择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等方法进行分配后再做账务处理。
此略。
2、基本车间的制造费用。
首先归集凡是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所有总额。
当车间有两种以上产品的时候: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贷:制造费用(三)归集分配”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先将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账户的所有金额进行归集,然后选择-定的方法,月末结转完工产品。
借:产成品-某产品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以上就是关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与工业企业有关的内容,请继续关注。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和流程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4c3a33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7.png)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和流程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和流程一、普通成本法1、定义:普通成本法是指在确定制造货物或服务所需要的实物工具、劳动力、材料等成本项目,通过不同方法和工具(如发票、申请等)记录和总结具体成本,来确定总成本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2、工作原理:普通成本法的工作原理是:先确定产品的实物工具、劳动力、材料等成本项,然后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和总结每个成本项的具体成本,最后经过统计和汇总,确定总成本。
3、应用:普通成本法适用于计算工厂、部门或单店铺的总成本,也适用于产品成本核算,当分析不同产品的完全成本或部分成本时,可以使用普通成本法。
二、特殊成本法1、定义:特殊成本法是指在记录和统计每类成本项,特别是与其他成本混合和难以记录的成本,具有较强的特殊性的成本项时,就采用特殊成本法来进行统计和分析,以确定总成本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2、工作原理:特殊成本法工作原理是:首先根据指定的成本项记录和统计每类成本项,然后特殊成本法根据每类成本项的不同性质,找出和其他成本混合的特殊成本,采用特殊的统计方法,用与总成本相同的单位来记录每类成本项的明细。
3、应用:特殊成本法适用于企业部门的成本核算,尤其适用于企业的生产计划调整、机器折旧及直接成本结算等情况。
三、非正常成本法1、定义:非正常成本法是指在应用普通成本法和特殊成本法时,由于生产活动中出现某些意外因素,或因计算、发票、存货等原因,而出现不正常支出或收入,就需要使用非正常成本法来记录和统计。
2、工作原理:非正常成本法工作原理是:首先辨别不正常支出或收入,然后单独记录和统计,并用较详细的方式记录,统计完后,再与其他成本项相结合,最终确定总成本。
3、应用:非正常成本法适用于灾害性意外项目的成本核算,例如:购买的新型设备、发生的质量问题产生的支出等等。
四、分析账户系统1、定义:分析账户系统是指在核算企业成本时,采用有关账户分类,以及记录、统计、发现、追溯企业成本变化的账户系统。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a5eea2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5.png)
工业公司成本核算流程一、采买资料入库1.依据库房给的产成品入库单、资料入库单、其余入库单以及出库单(领料单)调拨单查对各库房系统录入的,保证出各票据的正确性、实时发现问题实时交流。
下边以用友 U6软件为大家介绍电脑操作流程操作以下:供给链库存管理票据列表采产其材其调购成他料他拨审查入品入出出单库入库库库列2.供给部作订购单,库房生成采买入库单,财务部入库单审查,财务或许供给部依据入库单生成发票,将一般发票或许专用发票送财务部,财务实时进行采买结算和审查,并生成凭据。
操作以下:采买管理业务-发票点击“增添”,右击拷贝入库单,点击“保留” 。
点结算!而后,总账输入供给商的对付账款对付票据审查名称,日期,找出要审查的票据号,翻开点击“审查”能否立刻制单是借:原资料应交税费 - 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 对付账款(开票)假如含有运费发票,要先进行运费发票结算,运费发票结算时,重点击“分摊”。
3、银行付款对于收到的付款审批单,第一检查部门经理及总经理能否署名,这样方可填制付款单操作以下:财务会计对付款管理付款票据办理付款票据录入点击“增添”依据付款审批表做付款单点击“保留”、“审查”并进行制单即生成凭据。
(也能够不立刻制单,审查后,到“制单办理”下的选收付款单制单进行制单。
)而后要进行核销办理,核销办理手工核销选摘要核销的供给商,输入结算单、票据过滤条件,点击“确认” 。
进入核销界面,选摘要核销的相应票据(金额要同本次付款一致),点击“保留”,本次核销达成。
4、暂估 / 冲暂估对于本月资料已经入库但发票将来:先进行暂估入库,第一采买入库单记账存货核算正常票据记账采买入库单记账供给链存货核算财务核算生成凭据选择供给商和库房和采买入库单(暂估)借:原资料贷:对付账款(暂估)下个月来发票时再冲暂估:供给链 -存货核算-结算成本办理-选择库房–全选,红字冲回。
借:原资料 ****贷:对付账款(暂估)****对于本月资料已经入库来发票:在 2 中已经描绘。
工业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流程及会计分录
![工业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流程及会计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afb60b0210661ed9ad51f3c8.png)
(注:所提供的关于会计对账务处理,计算,核算,流程来基于前辈大佬们在常年工作经验中积累的一些方法或方式,本内容仅供参考)工业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流程及会计分录一、采购材料入库1、根据仓库给的产成品入库单、材料入库单、其他入库单以及出库单(领料单)调拨单核对各仓库系统录入的,确保出各单据的准确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下面以用友U6软件为大家介绍电脑操作流程操作如下:2、供应部作订购单,仓库生成采购入库单,财务部入库单审核,财务或者供应部根据入库单生成发票,将普通发票或者专用发票送财务部,财务及时进行采购结算和审核,并生成凭证。
操作:供应链→采购管理→业务-发票点击“增加”,右击拷贝入库单,点击“保存”。
点结算!然后:总帐→应付账款→应付单据输入供应商的名称,日期,找出要审核的单据号,打开点击“审核”是否立即制单,是。
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开票)如果含有运费发票,要先进行运费发票结算,运费发票结算时,要点击“分摊”。
3、银行付款对于收到的付款审批单,首先检查部门经理及总经理是否签字,这样方可填制付款单操作如下:财务会计→应付款管理→付款单据处理→付款单据录入→点击“增加”根据付款审批表做付款单→点击“保存”、“审核”并进行制单即生成凭证。
(也可以不立即制单,审核后,到“制单处理”下的选收付款单制单进行制单。
)然后要进行核销处理。
核销处理→手工核销→选择要核销的供应商→输入结算单、单据过滤条件→点击“确认”。
进入核销界面,选择要核销的相应单据(金额要同本次付款一致),点击“保存”,本次核销完成。
4、暂估/冲暂估对于本月材料已经入库但发票未来:先进行暂估入库,首先采购入库单记账存货核算正常单据记账采购入库单记账供应链存货核算财务核算生成凭证选择供应商和仓库和采购入库单(暂估)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下个月来发票时再冲暂估:供应链→存货核算→结算成本处理→选择仓库→全选,红字冲回。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5d57b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0.png)
应用要点: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 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 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 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适用范围: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 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二、分批法
定义: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产品的 “批”,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
第四部分:发出存货成本结转方法
• 一、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材料、商品等在日常收发按实际成本 计价时,对于发出材料、商品等按存货中最早进货的那批单价进行计价的一 种计算方法。在发出材料、商品等的数量超过存货中最早一批进货的数量时, 超过部分要依次按后一批收进的单价计算。例如:存货中包括第一批进货 200吨,每吨400元;第二批进货100吨,每吨420元。现发出250吨,则 其中200吨按第一批的单价400元计算,其余50吨要按第二批的单价420元 计算。
计算要点: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 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会计处理,个别计价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发出存货的计价,并且个别计价法确定的存货成本最为准确。
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
某工序在产细品完账工率、=(前成面各本工序计工时算定额单之和。+本工成序工本时定计额*算50%)期/产一品工般时定采额。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
三、分步法
定义:以产品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实际工作中,可以将以下定义为“步”:部门——即计算考核“部 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等。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多个xls)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多个xls)](https://img.taocdn.com/s3/m/8c87e129482fb4daa58d4be2.png)
一四、材料暂估入库方法及差异的调整
关于暂估进项税处理技巧
原材料购进确认的应付可能包含进项税,而进项税票什么时候收到并扫描与确认的月份可能大多不一致。
现在介绍一种简单的处理办法。
1、采购入库
Cr:原材料 10000
Cr: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 1700 分供应商核算
Dr:应付账款 11700
2、收到发票并扫描当月
Cr: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
Dr: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 1700 分供应商核算
3、技巧:无论发票是在应付确认的前月收到、当月收到还是之后收到,两笔分录可以照做,如果暂估进项在借方,证明应付已确认,而税票未收到或未扫描,暂估进项在贷方,证明发票已经扫描,但是应付还未确认(材料采购一般不会出现,有些运输费发票和零星采购没有入库存账的,发票一般都扫描较早,而财务收到付款资料较晚)。
对于当月收到当月扫描的也分开分录做,不直接做进项税科目,因为这样处理,可以减少对账。
4、差异调整:
无论是进项税暂估还是材料入库的金额有差异,都可以通过调整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和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如果是涉及辅料,可调整当月制造费用或者主营业务成
本(在用该材料生产的产品都已经实现销售,就不宜调整制造费用科目,而应该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只要我们认真去做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JinWa。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步骤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e7d5ca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8.png)
1 .区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即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地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来确定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产品成本的构成项目)。
2 .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成本,区分为应当计入本月的产品成本与应当由其他月份产品负担的成本。
3 .将应计入本月产品的各项生产成本,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每种产品的成本。
4 .对于月末未全部完工的产品,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其基本做法是:第一步,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X完工率(完工程度)第二步,计算费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量)第三步,求出完工产品的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第四步,求出在产品的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二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二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成本(5)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⑹定额比例法。
生产成本如何结转?结转生产成本: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
一、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1.全面成本法:全面成本法是指将全部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费用,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可变成本,都纳入到产品成本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单
一产品、单一生产过程的企业。
2.差别成本法:差别成本法是指根据各个成本项目的变动特点,将可
变成本、固定成本和管理费用分别进行核算,然后将各项成本相加得到产
品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产品、多生产过程的企业。
3.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法是指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核算,无论
是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还是间接费用成本,都以实际花费为准。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成本难以准确划分的企业。
4.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工时标准和材料用量标准,预先
确定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用实际发生数与标准数进
行比较,计算出差异。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较高生产规模和生产连续性的
企业。
二、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步骤
1.确定核算周期: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求,确定成本核算的
周期,一般可以是日报、周报、月报等。
2.收集成本数据:通过企业内部的会计系统、采购系统、人力资源系
统等,收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方面的数据。
3.归集成本数据:根据所采用的成本法,将收集到的成本数据进行分
类归集,分别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4.分配制造费用:对于间接费用,需要将其根据相关分配基数,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进行分配到各个产品或生产过程中。
5.计算产品成本: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已经分配的制造费用按照所采用的成本法进行计算,得到每个产品的成本。
6.计算单位成本:将产品成本除以产品数量,得到单位成本,以便进行经济分析和比较分析。
7.编制成本报告:根据所需的组织级别或管理层面,编制成本报告,将成本数据展示给相关管理者和决策者,帮助其进行有效的决策。
8.分析成本变动:对于成本变动较大的项目,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找出成本发生变动的原因,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
9.制定成本预算:根据历史成本和预测的生产量,制定成本预算,帮助企业规划经营活动和进行费用控制。
10.持续改进:成本核算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成本核算流程,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步骤,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成本结构和成本变动情况,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益优化。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需求,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步骤,最终提高企业核算成本的效率和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