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资考试中学科目二考前背诵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教资考试中学科目二考前背诵重点
2021年教资考试中学科目二考前背诵重点
考前必背主观题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考查三种题型:辨析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
辨析题考查题量为4道题,每题8分,共32分。要求大家对题干所述,做出正误判定并给出理由,考查考生对知识点识记的准确性以及理解性。出题的范畴主要集中在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德育这四章,难度系数中等,部分题目主要围绕让大家对概念进行区分。这类型的题,大家首要的问题是判断正误,一旦正误判断错误则该题不得分。而在准确判断题目正误之后给出有力的判断理由则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历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块考查频次占比分布表
简答题考查题量4道题,每题10分,共40分。从历年的考情分析来看,简答题分布范围较广,主要涉及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的知识点较多。简答题难度中等,主要测查对于知识的识记准确度。大家在记忆也可采用多种加工方式,增强记忆效果。
历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模块考查频次占比分布表
材料分析题考查题量2道,每题18分,共36分。要求大家对相关知识的细节、知识的逻辑关系有准确的记忆和清晰的理解,并能够应用。根据17-19年下的考情来看,六次考试,有4次材料分析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学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中学生发展心理,因此,大家在备考时要重点把握这两个章节。其次,中学教学中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人格的发展、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等也都是材料分析题可能涉及的范畴。材料分析题的难度最大,方法最复杂;难度系数主要在于理论是否准确;材料分析是否充分;答案组织是否合理。
历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模块考查频次占比分布表
辨析题篇
答题技巧:
1.认真读题,追根溯源,明确题目考查点的数量,定位考查范围,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找出破绽。
2.对题目所述观点做出正误判断。例如,“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
3.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全面阐述。一般题目都会涉及两个要素(概念),需要对其进行依次陈述。
4.在阐明理由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支持自己的观点。例如,“因此,所以”。
(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②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③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存在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知识与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或能力。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一定都与智力发展水平成正比。有的人知识较多,但能力较差;有的人知识较少,能力却较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掌握的多少有关,而且与掌握的质量、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运用等有密切的关系,二者不是同步发展的。
试题1: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存在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一定都与智力发展水平成正比。有的人知识较多,但能力较差;有的人知识较少,能力却较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掌握的多少有关,而且与掌握的质量、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运用等有密切的关系,二者不是同步发展的。因此,题干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也称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注意离开了当前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指向了其他无关的对象的现象。注意的分散是被动的行为,是注意不稳定的表现。
3.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根据新任务,主动地把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行为,是注意灵活性的表现。
试题1:注意的转移就是注意的分散。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任务,主动地把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它是主动的行为,是注意的灵活性的表现。注意的分散是注意离开了当前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将注意指向了其他无关的对象的现象。它是被动的,是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一种现象。我们不能把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混为一谈,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惩罚与负强化7
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目的不同,惩罚的目的是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负强化的目的是激励良好行为的发生;
②实施方式不同,惩罚是当个体表现不良时使用的,负强化是正在受惩罚的个体表现好时使用的;
③后果不同,惩罚的结果是不愉快的,而负强化的结果是愉快的。
试题1: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的过程,本质是增加某种期望行为出现的概率。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本质是减少不良行为出现的概率。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简答题篇
答题技巧:
第一步,读取题干,明确答题范围;
第二步,回忆知识点,提取关键词;
第三步,串联关键词,组织答案要点;
第四步,落笔书写,合理布局,字迹工整。
注:答案分条列点,关键词要凸显,表述要言简意赅,不要过度展开,即使不会,也尽量联系实际,尽量多角度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