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声现象考点归纳总结 思维导图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网络构建15340m/s 0.1s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或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形式:以波的形式传播,也叫声波传播介质的种类影响因素声带介质的温度时空气中的声速是概念: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回声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以上应用:声呐测距音调: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声音的特性响度声现象℃20000Hz 20Hz B ⎧⎪⎨⎪⎩⎧⎧⎪⎪⎪⎪⎪⎪⎨⎪⎪⎪⎨⎪⎪⎪⎩⎪⎪⎧⎪⎨⎪⎩⎩:取决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音色:取决于物体本身超声波:频率高于的声次声波:频率低于的声大象利用次声波交流声学仪器接收到地震、台风、核爆炸产生的次声波人不能听到的声传递信息来确定其方位和强度声呐和超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声的利用回声定位、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种类20Hz 20000Hz dB ⎧⎧⎪⎪⎪⎪⎪⎪⎪⎪⎪⎪⎪⎪⎪⎪⎨⎪⎪⎪⎪⎪⎪⎪⎩⎧⎨⎪⎧⎪⎪⎪⎧⎪⎪⎪⎪⎪⎪⎪⎪⎪⎪⎪⎪⎪⎪⎧⎪⎨⎪⎪⎨⎪⎪⎨⎪⎪⎪⎪⎪⎪⎪⎪⎪⎪⎪⎨⎪⎧⎪⎪⎪⎪⎪⎪⎪⎪⎨⎪⎪⎪⎪⎪⎪⎪⎪⎪⎩⎩⎩⎩⎩频率范围:从到乐音: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概念: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等级单位:来源人能听到的声类型危害噪声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防止噪声产生控制噪声的途径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高频考向透析第一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生活中有大量的事实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例如:人说话、唱歌时,用手摸着喉部,会感到此时喉部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把悬挂的泡沫球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如图所示);敲鼓发出声音时,放在鼓面上的纸屑在跳动,说明鼓发声时,鼓面在振动(如图所示)。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ppt课件

• 生活中的噪声
9
2020/11/24
噪声的来源
工 厂 及 建 筑 工 地 中
10
街道上显示噪声的声级计
2020/11/24
11
• 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 d0B • 较好的生活环境是 30-d-4B0 • 为了保护听力噪声不超过 9d0B
• 为了保证学习、工作噪声不超
过 70 dB
• 为了保证休息与睡眠噪声不超
过 50 dB
2020/11/24
12
2020/11/24
13
三、噪声的危害
(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 休息.
(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 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2020/11/24
14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2020/11/24
动时发出的声音。
2020/11/24
6
一、噪声的概念
从物理学角度看,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
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
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影响人们身心健 康的声音,人们都把它称为噪声。
2020/11/24
7
演示实验
2020/11/24
8
二、噪声的来源
• 交通运输中噪声
2020/11/24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1/244来自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020/11/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ppt课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
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影响人们身心健 康的声音,人们都把它称为噪声。
演示实验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交通运输中噪声
• 生活中的噪声
噪声的危害和 控制
工 厂 及 建 筑 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 dB • 较好的生活环境是30--4d0B • 为了保护听力噪声不超过90 dB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是怎样产生的 ? 对人有哪些危害 ? 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弱噪声 ?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噪声的概念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
动时发出的声音。
一、噪声的概念
从物理学角度看,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
• 为了7保0 证学习、工作噪声不超
过 dB
• 为5了0 保证休息与睡眠噪声不超
过 dB
三、噪声的危害
(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 休息.
(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 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在声源处减弱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ppt

03
噪声可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胎儿畸形、生长受限等问题
。
02
噪声的来源
交通噪声
城市交通噪声
机动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航 空和铁路运输等产生的噪声。
道路交通噪声
道路车辆,如汽车、摩托车、 电动车等产生的噪声。
铁路交通噪声
铁路机车、动车组、地铁等产 生的噪声。
工业噪声
01
02
03
工厂噪声
各种加工设备、生产机械 和动力装置等产生的噪声 。
阻断噪声传播途径
安装隔音屏障
在噪声源和受影响区域之间安 装隔音屏障,减少噪声传播。
隔音材料
使用隔音材料对墙壁、门窗等进 行处理,以减少噪声传播。
地下噪音控制
通过铺设减震垫、隔音毡等材料, 控制地下机械设备的噪声传播。
个人防护措施
使用耳塞、耳罩等防 护用品
个人在噪声环境下工作时,应佩 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以保 护听力。
社会活动噪声污染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严 重影响,特别是夜间音响设备产生的噪声。
社会活动噪声污染治理已成为社会环境监测和治理的重 要内容之一。
THANKS
感谢观看
疲劳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可能导致 身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
情绪不稳定
噪声可引起情绪不稳定,使人容易 烦躁、焦虑和抑郁。
对生殖系统的危害
男性生殖系统
01
噪声可影响男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如精子数量减少、性欲
减退等。
女性生殖系统
02
噪声可影响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月经紊乱、受孕困难
等。
对胎儿的影响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听 力问题并采取措施。
2024年度噪声的危害与防治PPT课件

2024/3/23
13
植物生长受抑制现象分析
植物生长受抑制
噪声会对植物的生理机能产生影响,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吸收等。长期 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植物可能会出现生长缓慢、叶片发黄、落花落果等问题。
植物抗逆性下降
噪声会使植物体内产生应激反应,消耗大量能量和营养物质,导致植物抗逆性下 降。例如,噪声会使植物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2024/3/23
提高个人防护措施效果的建议
提出提高个人防护措施效果的建议,如加强宣传教育、提供多样化选择、完善相关法规等 。
21
05
总结:共建美好声环境,我们 在行动
Chapter
2024/3/23
22
提高公众对噪声问题认识水平
2024/3/23
加强噪声危害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多渠道宣传噪声的危害,提高公众对噪 声问题的认识。
声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
02
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对噪声污染源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反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切实保障公众健康。
2024/3/23
03
增加投入支持
加大对噪声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支持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
噪声污染防治水平。
24
鼓励企业创新研发新型降噪产品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降噪技术研发力度,推动降噪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心理影响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可引起 烦躁不安、失眠多梦、注意力不 集中等心理问题。
2024/3/23
01 02 03 04
生理反应
噪声可引起人体一系列生理反应 ,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 急促等。
社会影响
噪声还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质量,如降低工作效率、干扰休 息和睡眠等。
思维导图——2.1~2.3(已合并:知识要点、思维导图、章末知识要点、教案)

1、先闪电,后雷声。
2、回声:声波反射。0.1s 现象:
3、敲空管(短)1声音。 敲铁管(长)2声音。 敲水管(长)3声音。
声音的接收
空气传声:声音→介质→耳朵→鼓膜→听小骨→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听到声音。 骨 传导:声音→介质→………………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听到声音。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这就造成了声音 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强度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就是双耳 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的方位。
来源
(1)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2)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3)社会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的喧哗声。 (4)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强弱等级
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无规则振动-噪声波形图
声的利用
传递信息 传播能量
日常生活 回声定位
医疗 工业
(1)隆隆的雷声——下雨 (2)敲击瓷器——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 (3)听铁轨传声——判断火车远近 (4)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1)蝙蝠靠超声波捕捉昆虫。 (2)声呐测距(海洋的深度、鱼群、潜艇、鱼雷)。
(1)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2)B超:医院用超声波的回声获得信息,帮助诊断。 (3)古代大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
声源
振动
产生声音
固——声带、蚊子、鼓、琴、音叉…… 液——河水、瀑布…… 气——空气、风……
声音的传播
介质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PPT全文课件

•
11.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 开先哲 时贤的 成果另 起炉灶 ,而是 要站在 前辈的 肩膀上 一步一 个脚印 地前进 ,并努 力超越 前人。
12.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 的阳光 ,它蕴 涵着一 种神奇 的力量 ,可以 使人世 间所有 的烦恼 都焕然 冰释。
适用区域 特殊住宅区 居民、文教区 一类混合区 商业中心区、二类混合区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昼间 45 50 55 60 70
夜间 35 40 45 力!!!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三个阶段
声源的 振动
空气等介 人耳接收 质的传播 (鼓膜的振动)
防止噪 阻断噪 声产生 声的传播
噪声级(dB) 75-88
噪声级(dB) 80-93
噪声级(dB) 85-94
噪声级(dB) 95-105
噪声级(dB) 75-88
噪声级(dB) 87
•
1.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 的古代 建筑物 就好像 是由石 头堆积 出来的 历史书 。不 过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欧洲,不适用 于中国 古建筑 。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一、噪声
物理中,发声体作 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 声音叫做噪声。
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 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 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噪声的来源
交通运输噪声 工业噪声 施工噪声 社会生活噪声
三、噪声强弱的等级
噪声等级装置
我国城市环境声强及标准
防止噪声 进入耳朵
机械名称 推土机 机械名称 搅拌机 机械名称 汽锤、风钻 机械名称 混凝土破碎机 机械名称
卷扬机 机械名称 挖土机 机械名称 运土卡车 机械名称 打桩机 机械名称 空气压缩机 机械名称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共18张PPT)

3.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c )
A.90dB
B.50dB
C.70dB
D.30dB
4.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服没有放好就会引起 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这时应采取
的措施( C )
A、戴上耳塞或捂上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关上房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把衣服放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停下洗衣机用手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课堂小结
一、噪声 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
音; 2.环保角度:凡是防碍人们工作、学习,影响人们
生活,干扰人们要听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噪声的等级 噪声的等级用分贝来表示 ,符号是dB 注:0dB是指刚刚引起听觉的声音。 三、控制噪声三方面:
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从物理学角度讲,什么叫做噪声?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什么叫做噪声?
防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 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 声音。
想一想,你周围常有哪些噪声?说说自己的 感受和这些噪声的来源?
交通运输噪声: 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
带耳罩、用手捂住耳朵.
如果是你,你会????
深夜,学生已经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 舞厅还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 一个同学起身关上门窗,一个同学索性 用被子把头蒙上睡,还有一位同学拨打 110,请110制止歌舞厅过大的歌声,这 三位同学各从哪个方面控制噪声呢?
1、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 械运转声等。
工业噪声: 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最新ppt课件课件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三个阶段
声源的 振动
空气等介 人耳接收 质的传播 (鼓膜的振动)
防止噪 声产生
阻断噪 声的传播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最新ppt课件
防止噪声 进入耳朵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最新ppt课件
三.控制噪声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控制 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禁止鸣喇叭.
汽车消声器
禁止鸣笛标志
人耳处控制:
带耳罩、用手捂住耳朵.
放鞭炮时不由自主地
会捂住耳朵;
直升机驾驶员为什么戴耳罩?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最新ppt课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最新ppt课件
生活中治理噪声的例子
枪管消声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最新ppt课件
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控制 隔声板、植树种草(吸收噪声)、关门窗.
树木能够吸收 噪声,所以常说” 幽静的森林”.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最新ppt课件
公路隔声屏障减少公路
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最新ppt课件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在 耳塞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最新ppt课件
当代四大污染之一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最新ppt课件
当代四大污染之一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最新ppt课件
当代四大污染之一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最新ppt课件
当代四大污染之一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最新ppt课件
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 噪声对人有什么危害?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最新ppt课件
一、噪声的来源:
1、噪声的定义:
(1).物理学角度的噪声: 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注意:由于角度不同,所指噪声的含义也
不同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最新ppt课件
1.3噪音及其控制《课堂笔记》苏科版(解析版)

第1章第3节噪音及其控制
※※模块一:学列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模块二:梳理基础知识明晰识记要点————————
■知识点一:噪音
1.定义:
(1)物理学角度: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噪音的波形图
(2)环保角度: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生活中噪音的来源:工厂车间的噪音,交通工具的噪音,生活场所的噪音。
■知识点二:噪音的等级
1.分贝(dB):人们以分贝为单位划分声音的等级。
2.常见噪音等级了解:(1)听觉下限0dB。
(2)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3)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
(4)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知识点三:噪音的危害和控制
1.噪音的危害:
(1)噪声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
(2)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的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变,长期接触比较强烈的噪声,可以引起病理性改变。
2.噪音的控制:
(1)在声源处减弱: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加装消音器等。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高速公路旁有很宽的植树带、修建隔音板等。
(3)在人耳处减弱:用手捂住耳朵、带防噪音耳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