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进食障碍与睡眠障碍患者护理
进食障碍和睡眠患者的护理课件

进食障碍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 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例如,医生会观察患者的体重、身高、 营养状况等指标,并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经历等信息, 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02
进食障碍的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 系,使其感到被接纳和支持。
实施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 情绪问题,采取心理疏导 方法,如倾听、安慰、鼓 励等,以减轻患者的心理
如果情况严重,可以考虑使用适当的 药物进行治疗。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鼓励患者尝试新的食物和 口味,增加饮食的多样性。
患者的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进食障碍和睡 眠障碍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了
解疾病的成因和治疗方法。
心理咨询与辅导
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 助他们处理情绪困扰和心理压力。
激发积极情绪
鼓励患者参与喜欢的活动,与家 人和朋友互动,以激发积极的情
案例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 常见的睡眠障碍,患者在睡 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现象, 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此外,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 睡眠习惯,如保持规律的作 息时间,避免过度饮酒和吸 烟等也是必要的。
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重要 的是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 包括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和安 静程度。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包括失眠(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等)、过度嗜睡(白天嗜睡、夜间清醒等)、 睡眠呼吸障碍(打鼾、呼吸暂停等)、异态睡眠(梦游、夜惊、梦魇等)。
诊断
基于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睡眠监测等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

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进食障碍是以摄食行为异常和心理紊乱为特征,伴发显著体重改变和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精神障碍。
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和神经性呕吐。
进食障碍较易发生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人群中,尤其是女性群体。
患病率大约为4%,男女比例约为1:6~1:10.大约有0.3%~0.7%的女性患有神经性厌食症,其中以舞蹈演员、运动员为多见。
出发年龄一般为13~20岁,神经性厌食症的病死率大约为5%。
贪食症较厌食症为多见,发病率约为1%~4%,其中4%~15%为女性中学生,发病年龄比神经性厌食症稍晚,多为18~25岁。
大部分是由神经性厌食症发展而来。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进食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几类因素有关:1.社会文化因素该因素在发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由于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把女性的身材苗条作为举止优雅、自我约束、有吸引力的象征,因而使众多女性追求苗条。
另外社会竞争加剧,使女性为适应社会要求,对自身形体要求提高,从而促进进食障碍的发生。
2.家庭因素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与进食障碍也有密切相关性,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过度保护和干涉、对父母过度依赖、家庭破裂、家庭中有节食减肥、酗酒抑郁者,或家庭中存在过多讨论肥胖和体形美的环境。
另外,个人童年早期的不幸经历,尤其是性心理发育上的创伤经历在发病中也有一定作用。
3.生物学因素与进食行为有关的神经内分泌中枢功能失调可能是进食障碍的生物学基础,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系统异常。
此外,神经递质例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免疫调节功能也存在异常。
二、常见类型的临床表现(一)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厌食症是以患者对自身体像的感知有歪曲,担心发胖而故意节食,以致体重显著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1.恐惧肥胖,关注体形本病以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和对体型体重的过度关注为核心症状。
多数患者为自己制定了明显低于正常的体重标准,有些患者虽无标准,但要求体重不断下降;有些患者即使已经骨瘦如柴仍认为自己太胖,或认为身体的某一部位过于肥胖,如臀部太大,腿太粗等,即使他人解释劝说也无效,这种现象称为体像障碍;有些患者虽否认有怕胖的心理,但即使自己体重已很低,仍不肯进食和改善健康状况。
精神科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PPT

05
CATALOGUE
精神科进食障碍患者的心理干预
支持性心理治疗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为 后续治疗打下基础。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 式和行为习惯。
情绪调节技巧
教授患者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 、放松训练等。
家庭治疗与团体治疗
家庭治疗
改善家庭关系,解决家庭矛盾, 减轻家庭压力。
诊断标准
进食障碍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等。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为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DSM)和国际疾病分类(ICD)。根据这些标准,医生可 以对进食障碍进行诊断和分类。
02
CATALOGUE
精神科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原则
提供安全的环境
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 环境中,避免因情绪 激动或自我伤害而发 生意外。
心理护理与支持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 解其心理需求和困惑,提供情感
支持。
帮助患者认识进食障碍的病因、 症状及治疗方法,提高其认知水
平。
鼓励患者参加集体活动,促进社 交互动,减轻孤独感。
药物治疗的监护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 ,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 抑郁药物等药物治疗。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
团体治疗
通过集体活动和分享,增强患者 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
心理疏导
倾听患者心声,提供情感支持,帮助 患者释放压力。
危机干预
对有自杀、自残等危险行为的患者进 行紧急处理和心理疏导。
06
CATALOGUE
精神科进食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水平
第六章 进食与睡眠障碍

治疗
某些药物可抑制快速眼动睡眠,如三环类药物。突然停用这些药物可引起反弹, 容易出现梦魇现象。
31
第二节 睡眠障碍
(二)异常睡眠——睡惊(夜惊)
临床表现
指睡眠中突然出现的一种短暂的恐惧和惊扰发作,伴有强烈的语言、运动形式及
自主神经系统的兴奋,发作多在前1/3夜的非快速眼动睡眠期,持续1~10分钟。
医学后果
1. 唾液腺增大; 2. 腐蚀牙釉质,牙齿变色或脆弱; 3. 电解质失衡,尤其是钠和钾; 4. 肠道问题; 5. 手指或手背上会有明显伤痕或 长出老茧。
相关的精神障碍
1. 焦虑障碍(社交恐怖或广泛性
焦虑)
2. 情绪障碍(抑郁) 3. 物质滥用障碍
11
第一节 进食障碍
三、进食障碍的可能原因
药物治疗
厌食症:尚未发现有效药物 贪食症:抗抑郁药物(针对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
13
第一节 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
目标:
帮助个人恢复失去的体重、恢复常态的营养状况以及正常饮食。
治疗师引导患者心理上和家庭环境的改变,帮助患者能获得应有 的体重。
14
第一节 进食障碍
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
易感人群及患病率
5~12岁的儿童中大约15%有过睡行体验,男孩比女孩多见。 持续的睡行症患病率为1%~6%。
原因
与遗传因素有一 定的关系。
可能与大脑皮质的发育延迟有关。 部分儿童发生睡行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各种使睡眠加深的因素均可诱发睡行症的发生。
33
第二节 睡眠障碍
二、睡眠障碍的治疗
进食障碍与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第三次课ppt课件

29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 神经性呕吐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通常在紧张 或不快的情绪下发生,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 患者个性多具有自我小心、易受暗示、易感情用 事、好夸张做作等癔症样特点。
30
(三)临床表现
• 一般发生在进食后呕吐,无明显恶心及其他不适, 以后在类似情况下反复发作。
21
(二)临床表现
• 1、频繁的不可控制的暴食是本症的主要特征 – 暴食常在不愉快的心情下发生,发作时食欲大增,吃得又 快又多,甚至一次吃进常人食量的数倍,吃到难受为止。
22
(二)临床表现
2、避免体重增加的清除行为
– 因恐惧暴食会带来的体重增加,患者常采取多种手段增加 排泄,减少吸收或过度运动。如食后呕吐、导泻,服利尿 剂、减肥药,减少食量或禁食。
– 舒必利200~400mg/d,对单纯厌食者效果较好; – 米帕明50~200mg/d – 阿米替林150mg/d。对伴贪食诱吐者效果较好。
18
心理治疗
• 心理治疗包括纠正认知歪曲和其他相关因素如体像障碍、自 卑、家庭问题等。 – 认知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体像障碍,进行认知行为纠正。 – 行为治疗:主要采取阳性强化法的治疗原理,物质和精神 奖励相结合,达到目标体重便子以奖励和鼓励。 – 家庭治疗:针对起病有关的家庭因素,进行系统的家庭治 疗有助于缓解症状减少复发。
• 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障碍,如月经紊乱及躯 体功能紊乱
• 严重的甚至可出现恶病质状态、机体衰竭从而危及生 命
6
(二)病因有发病机制
• 西方国家多见。 • 好发于青春期女性,30多岁后发病者少见,围绝经期女
性偶可罹及。 • 经济水平高的人群患病率高,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
精神科进食障碍患者护理要点

精神科进食障碍患者护理要点一、护理评估(一)生理评估测量体质量、身高,计算BMI。
确认饥饿或呕吐现象。
确认各个系统是否出现以下问题:①口腔龋齿、腮腺和下颌下腺肿胀;②手足凉、头痛、昏厥或眩晕、倦怠无力、血压过低、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心肌病;③胃痛、胃胀、食欲缺乏、进食后不适感、胃排空延迟、胃萎缩、肠蠕动减弱、便秘,查体腹部柔软肿胀;④低钾血症、低血糖症、体温过低、甲状腺功能低下、高皮质醇血症、闭经、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消失)、生长抑制、持续存在的骨质疏松(疼痛);⑤不孕症①毛发和指甲变脆、指间关节处的皮肤硬化、皮肤和巩膜变黄、皮肤干燥、皮肤呈干鱼鳞样变、毛发变脆(毛发脱落)、长出胎毛样(细柔的)体毛;⑦神经系统的周围神经病变、脑体积变小、脑室扩大、脑沟变宽、皮质萎缩(假性脑萎缩);③血液系统的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⑨水肿、感染、压疮形成;⑩外伤、骨折。
(二)精神症状评估①与对“肥胖”恐惧相关的症状,如焦虑、坐立不安、拒绝进食;关注体质量、体形的方式(反复照镜子、称体质量、检查或锻炼“肥胖“部位、与他人比较、关注他人评说、回避“瘦人”或“胖人”场所)。
②体像障碍的具体表现:个人强迫性的、“低体质量阈值”和“理想体型”;对进食持有特殊的态度和行为,目前限制的进食量或(和)种类,进食速度快慢,喜欢赠送他人食品,逼迫他人过量进食,暴食发作等。
③常采用过度运动方法。
④与抑郁情绪相应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易激惹、失眠、社交退缩、性欲减退等均可出现。
⑤反复暴食、诱吐。
⑥自虐、自杀、冲动、吞食异物。
(三)心理一社会评估①病程及对身材、肥胖、减肥的观念变化;②对减肥药品、方法观念;③关注成功人士、公众人物关于身材、体形、体质量的态度;④个人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⑤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矛盾状况,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⑥性格特征;⑦既往史和药物过敏史。
二、护理问题(1)自理能力缺陷(特定的,如沐浴、更衣、如厕)与进食障碍后躯体和(或)精神方面的并发症有关。
一例进食障碍神患者的护理

一例进食障碍神患者的护理进食障碍( ED) 是一类以反常的进食行为和心理紊乱为特征,同时伴有显著的体质量改变和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综合征[1],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AN)、神经性贪食(BN)以及进食障碍未特定(EDNOS),多见于青年女性,其患病率为1% ~4.2%,而在女大学生中高达9% ~ 11%,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2],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进食障碍常常与心境障碍、神经症、物质滥用、人格障碍等多种精神障碍疾病共病,而且共病率较高[3]。
进食障碍患者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能量摄入不足,或伴有营养不良,导致机体出现各种功能障碍、躯体并发症,累及到全身各个系统。
严重者可因极度营养不良而出现器质性病变,感染、机体衰竭从而危及生命。
目前仍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
在护理上,心理护理对患者进食态度的改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B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aron于1976年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Beck认为,有情绪障碍的人往往存在一些特有的认知错误。
异常的认知产生异常的情绪及行为,而这些情绪和行为也反过来影响认知过程,使原来错误的认知更加巩固,问题越来越严重[4]。
CBT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方法,目的在于矫正个人错误的认知和行为,在认知与行为间建立一种良性循环,使不良的情绪或行为减轻甚至消失。
国外研究者研究发现,正念与健康的进食之间呈现正相关,正念与冲动性进食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正念都有助于个体选择更加健康的食物[5]。
此后,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单一形式的认知行为疗法在减少进食障碍患者的异常进食冲动上不够有效,在此基础上把认知行为疗法拓展,加入正念认知疗法,增强情绪调控策略,以此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以一列神经症伴进食障碍的患者作为护理对象,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等干预方法改善了患者的进食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患者,高某某,女,49岁,(病案号:0009765631),中专,病退,西医诊断:1.神经官能症,2.肝功能受损。
进食障碍的护理

进食障碍的 护理
1.1 护理评估
1. 生理功能
进食障碍的护理
了解患者的生长发育、外 貌特征、躯体功能,以及医学检 查(体重、体重指数、生命体 征)结果等。
2. 饮食情况
进食障碍的护理
了解患者体重变化情况、饮食习惯和结 构、饮食偏好、进食量及对食物的认识,催 吐剂、泻药及其他催吐方法的使用次数和量, 为减轻体重所进行的活动种类及其量。
精神科护理学
谢谢观看!
(3)运用行为疗法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饮食行为模式: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体形与食物的关系,加强减肥是增加暴 食发生因素、低体重对生理功能有诸多不良影响等内容 的宣教;提供安静、舒适的进餐环境,根据患者口味提供 适当的食物;陪伴患者进食至餐后至少1 h,确保患者无诱 吐、导泻等行为发生,保证患者按量摄入食物,限制患者餐 后过度活动;当患者完成进食计划和体重计划时及时进 行正性强化,帮助患者恢复正常饮食行为模式。
(1)保证患者营养,恢复其正常的体重。 (2)重建患者正常的饮食行为。 (3)使患者认知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 的关系。
进食障碍的护理
1.4 护理措施
1. 生理护理
生理护理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患者的 营养状况。
(1)评估患者达到标准体重和正常 营养状态所需的热量,告知患者低体重的 危害,解释治疗的目的,争取患者配合。
进食障碍的护理
(5)自我认同紊乱:与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体形体 貌、生活事件等有关。
(6)抑郁:与社会孤立、疾病认识、心理冲突等有关。 (7)焦虑:与对体形体貌改变或对自身病情的担心有关。 (8)有自伤自杀的危险:与抑郁情绪有关。 (9)知识缺乏:缺乏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进食障碍的护理
1.3 护理目标
老年健康服务《10进食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

解决方案: 从临床案例入手,引出本次工作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资源
1教材?精神科护理学?〔主编〕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
2?精神科护理学?〔鲍淑兰主编〕
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能运用护理程序对进食障碍患者进行护理
通过学习,学生能描述进食障碍的概念和进食障碍的常见类型及表现
能力训练任务与
案例
任务1:接诊并评估案例中的病人。
任务2:为病人制订入院后护理方案。
任务3:为该患者制定一份健康教育手册。。
案例1:进食障碍患者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重点:1描述进食睡眠障碍的概念2 运用护理程序对进食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护理
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1根底护理
1饮食护理:首先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可集体进餐,有利于增进患者食欲。
2生活护理:密切现察和记录患者生命征体重辅助检查结果。
3睡眠护理
2大小便护理
2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纠正体像障碍
3重建正常进食行为模式
4消除不良情绪反响
3平安护理护士应做好各种应急事件的处理准备
4健康教育
听讲
理解
识记
思考案例
分析案例
完成案例
讲授技能
分析技能
提问技能
板书技能
【最左侧黑板----一、进食障碍的临床表现;二、治疗原那Βιβλιοθήκη ;三、进食障碍的护理。5min
播放视频
【视频】:进食障碍患者护理
观看视频
《进食障碍睡眠障碍》课件

心理治疗: 通过认知行 为疗法、心 理动力学疗 法等来帮助 患者改变不 良饮食习惯 和认知模式
行为治疗: 通过改变患 者的饮食习 惯、运动习 惯等来改善 患者的身体 状况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的 理解和支持 对患者的治 疗也非常重 要
睡眠障碍:指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 出现睡眠和觉醒时间、质量的异常,或在睡眠时 出现某些异常行为的表现
心理治疗:认知行 为疗法、放松训练 等帮助患者改善睡 眠习惯和心态
进食障碍可能导致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可能加重进食障碍
两者可能相互影响,形成恶性 循环
治疗进食障碍和睡眠障碍需要 同时进行,以打破恶性循环
进食障碍和睡眠障 碍常常同时出现
进食障碍可能导致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也可能导 致进食障碍
共病情况可能影响 治疗效果和预后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进食障碍:指个体在进食过程中 出现的异常行为和情绪反应,包 括厌食症、暴食症等
厌食症:指个体对食物产生恐惧 和厌恶,导致体重下降、营养不 良等症状
暴食症:指个体在短时间内大量 进食,然后采取极端措施来避免 体重增加
神经性贪食症:指个体在短时 间内大量进食,然后采取极端 措施来避免体重增加,同时伴 有情绪障碍和自我形象问题
正常需求
睡眠质量差: 睡眠质量低下, 影响日间活动
生理因素:如睡 眠呼吸暂停、失 眠等
心理因素:如焦 虑、抑郁等
生活习惯:如熬 夜、过度使用电 子产品等
环境因素:如噪 音、光线等
诊断方法:睡眠日 记、睡眠监测、心 理评估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 疗、心理治疗、生 活方式调整等
药物治疗:使用安 眠药、抗抑郁药等 药物改善睡眠质量
进食障碍病人的护理

1.避免水肿皮肤的摩擦,建议使用液体护肤剂。
2.避免摩擦和抓搔,并剪指甲。
3.水肿肢体抬高勿受压。
【病人教育】
1.告诉病人有关组织完整性损害的原因。
2.指导病人恰当地护理皮肤,如:清洗后再用液体护肤剂。
3.告诉病人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如果发生感染,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4.水肿的诱因:如感染、活动量过大,食物含盐过多,情绪激动等。
5.药物治疗情况:药物种类、剂量、次数、效果、副作用。
6.既往病史:有无心脏病、肾脏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食物或药物过敏史及激素治疗史。
7.每日用同一磅称,尽可能在同一时间称体重。
(6)监测睡眠型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病人教育】
1.讲解心输出量减少的症状和措施。
2.讲解活动量过大时可能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整性受损
与组织细胞水肿有关。
【相关因素】
(1)血清白蛋白:35~55g/L正常;<25g/L严重不良。
(2)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营养不良的病人往往低于正常值,表示有贫血和抵抗力降低。
(3)血清电解质水平(厌食症常伴低钾)。
5.监测/探讨病人对饮食(进食/食物)的观点。
6.监测/探讨病人为减肥的体育活动内容、程度和频率。
【危险因素】
1.机体第一道防线不完善:营养不良后水肿,体液滞留。
2.机体第二道防线不完善:营养不良后低蛋白血症,免疫力降低。
【预期目标】
1.病人住院期间无感染,表现为生命体征正常,水肿的皮肤完整。
2.病人能够描述可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关因素】
蛋白质摄入量少/营养不良。
精神科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

袁燕亭
精神科进食障碍根据首发症状的不同,分为两 种类型:一种是以精神病性症状为首发症状的 进食障碍,另一种为心理因素相关的进食障碍。 二者的治疗各有侧重,前者以应用抗精神病药 物控制精神症状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后者则 以个体化的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二 者的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前者表现为拒食、 厌食、贪食、异食、抢食、挑食、暴饮暴食、 偷食、藏食等,而药物副作用所致的吞咽困难, 暴饮暴食,抢食,均可导致噎食的发生,后者 主要表现为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
(3)注意应对方式。例如,在问题及其起因的认识,要求改变现状 的愿望,支持系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4)缺乏营养知识(包括本人和家属)。 (4)缺乏营养知识(包括本人和家属)。 (5)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每周测 (5)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每周测 体重一次。 (6)密切观察病人内分泌变化情况,每月记录女病 (6)密切观察病人内分泌变化情况,每月记录女病 人的月经情况。 (7)每日观察病人皮肤弹性、毛发干枯脱落、双下 (7)每日观察病人皮肤弹性、毛发干枯脱落、双下 肢水肿等异常情况。 (8)每日注意实验室报告值的变化。 (8)每日注意实验室报告值的变化。
(3)个体心理护理 Ⅰ 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纠正患者的体象障碍 Ⅱ 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 进食行为模式 Ⅲ 运用认知治疗技术,帮助患者重组导致进食障 碍发生的歪曲信念 Ⅳ 掌握可行的应对策略,预防复发 Ⅴ 家庭干预 家庭干预的目的是帮助家庭找到对 患者疾病造成影响的不良因素并帮助家庭消除这 些因素。主要方法为指导家庭对患者的教育管理 方法,提倡疏导而不是制约,对必要的照顾技巧 进行示范并提供练习机会;指导家庭与患者之间 加强沟通。
进食障碍与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第三次课ppt课件

(三)厌食的表现
• 2、采取各种措施控制体重
• -患者பைடு நூலகம்多严格控制包含 • -采取超负荷运动来避免体重增加。 • -部分患者采取催吐、服用泻药、减肥药等方式减
轻体重。
12
(三)厌食的表现
• 3、生理功能改变
• 消瘦、憔悴、皮肤干燥、苍白、毛发脱落,皮下脂肪减少。 • 有的存在心动过缓、头昏、低血压、体温过低等。 • 严重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女性闭经、男性性欲减退或阳痿。
• 瘦素功能: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 抑制脂肪合成、抑 制胰岛素的分泌。
8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 3、该症患者性格多具有
– 自卑、拘谨、刻板、强迫的特点 – 完美主义倾向,过度关注体形和体重,并以此来判断
自我价值。
• 有人认为厌食是青少年对情绪问题的回避及儿童 期退行的表现。
9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2
进食障碍的护理
• 进食障碍:是与心理障碍有关,以进食行为异常 为显著特征、并伴有体重明显改变和生理功能紊 乱的一组精神障碍。
• 神经性厌食 • 神经性贪食 • 神经性呕吐
3
病因及流行病学
• 流行病学:与生物学因素、家庭因素及社 会文化因素有关。
4
一、神经性厌食
5
(一)概 念
• 神经性厌食:指患者有意严格限制进食,致使体重明 显低于正常标准或造成营养不良,此时患者仍然恐惧 发胖或拒绝正常进食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 慢性精神刺激成情绪抑郁等均可使食欲降低,部 分可发展成本症。
– 工作学习过度紧张 – 新环境适应不良 – 交友或家庭方面的挫折和打击造
• 发病率上升与追求苗条的审美文化也有关。
10
(三)厌食的表现
第6章进食障碍与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 ppt课件

六、进食障碍的护理
体重恢复正常 替代暴食发作 避免清除行为
护 理 诊 断 与 目 标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营养失调 高于机体需要量
体液不足
无能为力感
体像紊乱
焦虑
能够应对困境
现实性评价
学会缓解方法
六、进食障碍的护理
• 评估
• 制订ext
饮食护理
心理护理
• 行为治疗
• 认知疗法
护理 措施
健康教育 • 预防复发
• 预防自杀自伤 安全护理
六、进食障碍的护理
1、饮食护理
目标保证病人的摄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评估:体重、营养、限制体重的措施 2、制定饮食方案:与营养师一起确定目标体重、为标准体 重的85%-90%。选择高热量、清淡、高纤维的食物。热量从 800-1500kcal,每2-3天增加200-300kcal,食物从流质饮 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第六章 进食障碍与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
目录
重点难点、情景导入、章节总结
1 第一节 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
2
第二节
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
本章重点难点
BENZHANG ZHONGDIAN NANDIAN
本章 重点
•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护理要点
• 失眠症患者的护理要点
本章 难点
• 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特征 • 失眠症的心理疗法
五、进食障碍的治疗
综合治疗
支持治疗 心理治疗
急性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足够能量, 解除威胁、减少呕吐、禁用导泻药 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家庭 治疗
药物治疗
六、进食障碍的护理
生理 体重与身高 年龄比
心理行为 饮食习惯 节食情况 催吐方式 自我认知 情绪
精神科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

• 2、噎食的表现
• 精神疾病患者噎食出现较突然,及时的发现及抢救非
常重要。噎食程度较轻者会表现呛咳、呼吸困难、面
色青紫、双眼直瞪、双手乱抓,四肢抽搐;严重者意
识丧失、全身瘫软、四肢发凉、大小便失禁、呼吸和
心跳停止。
精神科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
• 3、护理措施 • ①噎食的预防 对噎食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以下
• 1、吞食异物的原因及危险因素评估 精神病患者吞食异物 可能由思维障碍引起,也可能是一种冲动行为或者想以此 作为自杀的方法。抑郁症和人格障碍患者也可采用吞食异 物作为一种自杀手段。
• 2、吞食异物的表现 如果患者吞食了异物,护士应立即评 估患者所吞食异物的种类及时间,从而判断危险程度。吞 食异物的危险性视吞食异物的性质不同,有锋口的金属或 玻璃片可损伤重要器官或血管,因而引起胃肠穿孔或大出 血,吞食塑料等可引起中毒,吞下较多的纤维织物可引起 肠梗阻。
• 3.对违拗患者,护理人员将饭菜放到病床上,让其他患 者离开病室后,患者往往可自动进食,还可利用患者的 症状特点,向其提出相反的要求,从而达到护理的目的, 如告诉患者不许吃饭,此时患者反而进食,但应注意饭 菜温度要适宜。
精神科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
• ⒘对以拒食做为自杀手段的抑郁症患者,护士应 主动劝解,态度温和,亲切,热情,不要简单粗 暴,要多鼓励安慰患者,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打消其消极的念头,多安排参加集体活动, 尽量让患者自己进食,也可让患者看到插鼻饲管 的痛苦,为患者选择营养丰富,柔软易消化的饮 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刺激食欲达到促进患 者进食的目的。
精神科饮食障碍患者的护理
王丽萍
精神科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
• 精神科进食障碍根据首发症状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一 种是以精神病性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进食障碍,另一种为心 理因素相关的进食障碍。二者的治疗各有侧重,前者以应 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精神症状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后者 则以个体化的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二者的临床 表现也各有不同,前者表现为拒食、厌食、贪食、异食、 抢食、挑食、暴饮暴食、偷食、藏食等,而药物副作用所 致的吞咽困难,暴饮暴食,抢食,均可导致噎食的发生, 后者主要表现为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失眠症
失眠
急性失眠: 数天至数周
入睡困难 易醒早醒
失眠
心理生理性 失眠
焦虑
矛盾性失眠:过分关 注睡眠者
一、失眠症
• 诊断标准
• 1、失眠
• 2、过度关注失眠的观念
• 病程标准
• 每周至少3次,至少1个月
• 治疗:消除病因、心理治疗(主要)
• 避免体重增加:关注体型,采用诱吐、导泻、过度运动来清楚热量。 体重虽有波动但还正常。
• 生理功能受损:水电解质失衡 • 伴发心理障碍:暴食前常抑郁、紧张、焦虑。暴食可缓解紧张,暴食
后更加抑郁、悔恨。
四、诊断
神经性厌食症
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1)体重明显减轻 (2)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 (3)病理性怕胖 (4)女性闭经 (5)间歇发作暴饮暴食
六、进食障碍的护理
2、心理护理
对肥胖的感受,了解病人对身材变化时的想法,帮助病人 认识自我认知的偏差,多鼓励表扬病人,学会接受现实的 自己。
3、安全护理 防自杀
4、健康教育 防复发
第二节 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
1
失眠症
2
嗜睡症
3
发作性睡病
4
异常睡眠
睡眠障碍发病原因
1、心理因素:生活刺激、对自身健康过分 关注
问题1:赵某属于哪一类精神障碍? 问题2:赵某此时的心理状况如何? 问题3:对于赵某的不合作,孙护士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帮助 赵某?
第一节 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
进食障碍 患者的护理
一、概念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常见类型的临床特点 四、治疗 五、进食障碍的护理
一、进食障碍的概念
➢ 什么是进食障碍? 是由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进食行为异常,
情景导入
赵某,女,17岁,高二学生,因进食少、消瘦闭经1年而入 院。孙护士是赵某的责任护士,每天想尽办法想让身高160cm 而体重却只有38kg的赵某多吃点饭,可赵某一直对她很冷淡, 不太配合。到了吃饭时间,赵某又在病房里大喊大叫,孙护士 过来劝阻她时,她把饭菜扔到了孙护士身上,忿忿地说:“要 吃你吃!没看见我多胖了还让我吃!”。
2.病程标准: 症状至少3个月
四、诊断
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1)难以控制的进食观念 (2)采用方法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 (3)病理性怕胖 (4)有神经性厌食症既往史
2.病程标准 发作性暴食每周大于2次,持续3 个月
五、进食障碍的治疗
➢综合治疗
– 支持治疗 – 心理治疗
急性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足够能量, 解除威胁、减少呕吐、禁用导泻药
第六章
进食障碍与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
目录
重点难点、情景导入、章节总结 1 第一节 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 2 第二节 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
本章重点难点
BENZHANG ZHONGDIAN NANDIAN
本章 重点
•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护理要点 • 失眠症患者的护理要点
本章 难点
• 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特征 • 失眠症的心理疗法
标
能够应对困境
现实性评价
避免清除行为
体液不足
焦虑
学会缓解方法
六、进食障碍的护理
• 评估
• 制订饮食方案
• 重建正常的进 食模式
Cl饮ick t食o ad护d T理ext
心理护理
护理 措施
• 行为治疗 • 认知疗法
• 预防自杀自伤 安全护理
健康教育 • 预防复发
六、进食障碍的护理
1、饮食护理
目标保证病人的摄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评估:体重、营养、限制体重的措施 2、制定饮食方案:与营养师一起确定目标体重、为标准体 重的85%-90%。选择高热量、清淡、高纤维的食物。热量从 800-1500kcal,每2-3天增加200-300kcal,食物从流质饮 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可伴有显著体重改变和心理紊乱,主要包括 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和神经性呕吐。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 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心理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 – 家庭因素 – 生物学因素
体像N障o 碍
Image
三、常见类型的临床特点
➢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是以病人对自身体像的感知有歪曲,担 心发胖而故意节食,导致体重显著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六、进食障碍的护理
1、饮食护理
3、重建正常的进食行为模式:帮助病人认识营养方面的问 题,对病人错误的认知不要指责。 对厌食症---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鼓励病人自行选择食 物,进餐时陪伴,餐后至少陪伴1小时,确保病人不诱吐。 进食时间不超过30分钟,餐后不要过度活动。当病人主动 进食时要加以鼓励。 对贪食症---制定限制饮食计划。自控、他人对进食监控
•
药物治疗
二、嗜睡症
核心表现:睡眠过多。 睡眠时间延长,觉醒困 难。
可有白天睡眠发作
三、发作性睡病
觉醒不全综合征
白天出现不可抗拒的、短暂的睡眠 发作。 1-2min进入睡眠。 多在单调环境下发作。 可以在任何活动中入睡。
四、异常睡眠
梦魇症 睡惊症 睡行症
回床继续睡觉
睡眠
睡眠
睡眠 睡眠
起床活动
可有复杂行为
,重者:水电解质紊乱、闭经、性功能异常、不孕不育等。 ➢ 伴发心理障碍:抑郁、焦虑、惊恐发作等、强迫观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常见类型的临床特点
➢ 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是以反复出现的强烈进食欲望和难 以控制的冲动性的暴食以及发胖的观念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禁食障碍。
• 不可控制的暴食:为主要特征。进食时失控,吃到腹痛恶心才停止。 喜欢高热量食物。
➢ 恐惧肥胖,关注体形 :核心症状: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和对体型体重的过度关心。 ➢ 过度限制热量摄入 :严格限制饮食。初期并不是真正厌食,是为了减肥不敢吃,后期
发生厌食。 ➢ 采取各种方法控制体重:用手指刺激咽后壁引吐、催吐、减肥药、过度运动、拒绝休
息等。 ➢ 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轻者:消瘦、皮肤干燥、脱发、代谢减慢、便秘、头痛、多尿等
入睡后不久,突然 起床活动
五、睡眠障碍的护理
生理
精神症状 心理社会
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家庭 治疗
– 药物治疗
六、进食障碍的护理
生理
心理行为 人际关系
护
体重与身高 年龄比
饮食习惯 节食情况
家庭关系
理
体重变化
催吐方式 自我认知
家庭认知
评
理想体重
情绪
估
六、进食障碍的护理
体重恢复正常
替代暴食发作
护
营养失调
营养失调
理
低于机体需要量 高于机体需要量
诊
断
与
目
无能为力感
体像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