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材 幼儿园中班综合
幼儿园中班综合《果子熟了》教案

幼儿园中班综合《果子熟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和了解不同种类的果子,知道果子成熟的时间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果子的种类:苹果、梨、香蕉、橙子等。
2. 果子成熟的时间:不同种类的果子成熟的时间不同。
3. 果子特点:果子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种类的果子实物或图片。
2. 准备果子成熟的季节时间表。
3. 准备画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不同种类的果子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果子。
2. 讲解:讲解果子成熟的时间和特点,让幼儿了解果子成熟的规律。
3. 实践:发给幼儿画笔、画纸,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果子,并描述果子的特点。
4.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画的果子,引导幼儿总结果子成熟的特点和规律。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果子成熟时间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价幼儿的绘画能力和描述能力。
3. 综合评价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活动:1. 观察活动:带幼儿去果园或者公园,观察不同果子的成熟情况,让幼儿亲身体验果子成熟的过程。
2. 手工活动:让幼儿用手工纸制作果子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音乐活动:教唱《果子熟了》歌曲,让幼儿通过音乐感受果子成熟的喜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果农家长来园讲解果子的种植、管理和成熟过程,让幼儿更加深入了解果子。
2. 组织幼儿参观水果店,了解水果的销售和储存过程。
3.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果子的种植实践,观察果子的生长过程。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 在讲解果子成熟的时间和特点时,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幼儿容易理解。
3.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确保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小动物的家》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小动物的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小动物的家”。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幼儿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认识到保护动物家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小动物,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居住环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居住环境。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动物图片、动物家园模型、PPT课件。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2)教师讲述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居住环境,引导幼儿关注小动物的生活。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小动物的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家的特点。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如何为小动物建造一个舒适的家。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水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为小动物设计一个家。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作品。
(2)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其他幼儿给予评价。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我们还可以为小动物做些什么?”,引导幼儿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动物的家》2. 内容:(1)小动物的生活习性(2)小动物的居住环境(3)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小动物设计一个家2. 答案:(1)画出小动物喜欢的家园。
(2)用文字描述小动物家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居住环境,培养了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中班综合《有趣的平衡》教学活动设计

二、利用任务卡充分在各种宽窄不同的物体上行走,再次感知平衡感
1.介绍任务卡
过渡语:今天我们要带着任务在中庭游
戏,请小朋友们先仔细看一看这张任务卡,上面有什么?
2.交代规则
过渡语:想要完成卡上的任务,规则要求可要听清楚哦:
(1)根据单子上物体的照片在中庭里找一找。
(2)找到后请在上面走一走,玩一玩。
(3)玩过以后,请你给这些物体排排序,哪个走起来最难保持平衡,可以给五颗星,哪个走起来很容易,可以给一颗星。
3.自由游戏,自主记录
过渡语:听清楚要求的小朋友可以带着自己的任务卡去试一试啦。
小结:游戏时间到,请大家带着你们的记录板回到位置上吧!星星、卡片
数量的不一
样
根据幼儿现场
的互动及时跟
进、追问。
渗透规则意
识,关注幼儿
的科学品质,
关注幼儿的游
戏行为以及操
作的思维过程
三、交流分享,发现影响平衡的因素以及保持平衡的方法
过渡语:孩子们,刚刚你们都去体验过了,先和边上的朋友说一说你的发现、你的记录。
1.相互交流
2.个别分享
3.请孩子上来帮助大家进行记录
小结:小朋友们说了很多感受和想法,在越宽、平整、低矮的物体上走很容易保持平衡,在越窄、活动的、圆形的物体上走越难保持平衡。
竹竿难,因为
细细的,圆圆
的,滑滑的。
木板容易,因
为扁扁的,宽
宽的。
根据现场情况
抓取资源分
享。
帮助幼儿
归纳整理关于
平衡的影响因
素以及可以保
持平衡的方
法。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找朋友》教案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找朋友》教案1.1 活动背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我们设计了这个综合活动。
1.2 活动意义: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寻找共同点,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自信心。
1.3 活动适用对象:中班幼儿二、知识点讲解2.1 社交技能:教授幼儿如何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名字等基本的社交礼仪。
2.2 团队合作:让幼儿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在团队中与他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3 情感认知: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友谊的意义,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体验分享的快乐。
三、教学内容3.1 活动主题:找朋友3.2 活动流程:自我介绍 > 寻找共同点 > 合作游戏 > 分享感受3.3 活动材料:姓名贴纸、小玩具、彩虹伞等四、教学目标4.1 认知目标:幼儿能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介绍自己,寻找共同点,体验团队合作。
4.2 技能目标: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提高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3 情感目标:幼儿培养自信心,学会关心他人,体验分享的快乐,感悟友谊的意义。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主动与他人交流,寻找共同点,并在团队中协作完成任务。
5.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社交礼仪,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使幼儿体验到友谊的温暖。
以下是后续五个章节的教案,请参考:六、教学步骤6.1 活动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姓名贴纸、小玩具、彩虹伞等。
6.2 活动开始: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自我介绍,粘贴姓名贴纸,让幼儿熟悉彼此。
6.3 寻找共同点:教师组织幼儿寻找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鼓励他们主动交流。
6.4 合作游戏:教师发放小玩具,引导幼儿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如拼图、搭建等。
6.5 分享感受: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让幼儿体验友谊的快乐。
七、教学评价7.1 幼儿自我评价:让幼儿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了解自己的成长。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我爱我家9篇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我爱我家9篇我爱我家 1活动目标:1.了解父母虽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孩子,但内心都是充满了爱,加强与父母的互相理解和沟通。
2.在理解父母之爱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1.情景表演——《慈母严父》2.vcd《让爱住我家》录像3.妈妈的录音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导入:谈话活动说说爸爸妈妈是怎样爱你的?二、基本部分1.通过情景表演,体会不同父母之爱2.讨论:妈妈是怎样对待孩子的,爸爸是怎样对待孩子的。
教师:谈谈爸爸妈妈这样对你大声说话吗?为什么?3.请幼儿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疼爱孩子的心情。
教师: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如果你是爸爸妈妈你会怎么做。
4.集体听录音,了解爸爸妈妈批评孩子后的想法。
教师:看完这段录像,其实爸爸妈妈的是无私的,伟大的,所以在心里是爱我们的,虽然每次批评我们的声音大了点,但为了我们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的爱。
5.幼儿讨论:你们看了之后感觉到了什么?我们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6.教师小结:爸爸妈妈是那么的爱我们,我们也知道了怎样去爱爸爸妈妈,可以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们的家里,没有不开心的事,时时充满了爱,充满了笑声,一家人和和睦睦,让爱永远住在我们的家里吧!三、结束部分师幼共同欣赏《让爱住我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表现出父母的爱。
活动目标:1.了解父母虽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孩子,但内心都是充满了爱,加强与父母的互相理解和沟通。
2.在理解父母之爱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1.情景表演——《慈母严父》2.vcd《让爱住我家》录像3.妈妈的录音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导入:谈话活动说说爸爸妈妈是怎样爱你的?二、基本部分1.通过情景表演,体会不同父母之爱2.讨论:妈妈是怎样对待孩子的,爸爸是怎样对待孩子的。
教师:谈谈爸爸妈妈这样对你大声说话吗?为什么?3.请幼儿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疼爱孩子的心情。
教师: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如果你是爸爸妈妈你会怎么做。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教案《认识蚂蚁》(通用14篇)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教案《认识蚂蚁》(通用14篇)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教案《认识蚂蚁》 1活动目标:1.认识蚂蚁的身体各部位名称、特征2.可以按照蚂蚁各部位的特征进行拼接,能画出蚂蚁正确数量的触角和足3.对观察活动感兴趣,可以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活动准备:蚂蚁(活)、蚂蚁挂图、PPT、彩纸、水彩笔、蚂蚁身体各部分、放大镜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播放PPT。
师:刚刚老师看到电脑上“嗖”的一下闪过去了一个黑点,但是我没有看清那是什么,你们又看到吗?师:究竟是不是呢?我们看看它还会出现吗?师:这次老师看清了,它是谁呀?对,它就是小蚂蚁。
二、认识小蚂蚁1.回想蚂蚁的样子师:你们有见过小蚂蚁吗?在那里见到的?小蚂蚁长得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小蚂蚁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像我们人的身体由头、颈、胸、腹、四肢组成,那小蚂蚁呢?2.播放PPT,认识蚂蚁的身体各部位名称师:小朋友们平时观察小蚂蚁还是很仔细的,但是蚂蚁有些身体部位还不了解,老师把一只蚂蚁变成大大的图放在了电脑上,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重新认识一下蚂蚁朋友。
分步认识蚂蚁,每个部位的名称、作用等。
三、观察操作1.通过对实物蚂蚁的观察,将老师准备好的蚂蚁身体各部位按顺序拼贴在彩纸上,拼贴完画出蚂蚁触角和足的正确数量。
师:小朋友想一想刚才认识的蚂蚁,它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每个部分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征?然后将小蚂蚁的.身体拼接在彩纸上,拼完的小朋友可以去拿你的水彩笔画出小蚂蚁足和触角的数量,有几条触角?有几条足?不知道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盒子里的小蚂蚁,自己去数一数。
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放大镜,你可以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下。
2.检查比对师:画完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操作纸给老师送过来,把你的水彩笔送去就可以做做好了。
没画完的小朋友再给你们一点时间,要加快速度了。
分部检查幼儿的操作纸,看一看自己的小蚂蚁身体各部分有没有贴对,触角和足的数量有没有画正确。
四、活动结束师:我们几天认识了小蚂蚁的身体组成,你们猜猜小蚂蚁喜欢生活在幼儿园的哪些地方呢?每个小朋友想一个地方。
幼儿园中班综合《古今大不同》教案

幼儿园中班综合《古今大不同》教案第一章:了解古今差异教学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现代和古代在生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差异。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古今生活的不同,如交通工具、通讯方式、服装等。
教学活动:1. 展示现代和古代的生活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不同。
2. 通过视频资料,展示古今交通工具、通讯方式、服装等方面的变化。
3. 引导幼儿讨论古今差异的原因,如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等。
第二章:探索古代文化教学目标:让幼儿对古代文化产生兴趣,了解古代文化的一些特点。
教学内容:通过故事、图片等资料,介绍古代的文化成就,如诗词、书法、绘画等。
教学活动:1. 讲述一个古代文化人物的故事,如王羲之、杜甫等,让幼儿了解他们的成就。
2. 展示古代诗词、书法、绘画等作品,让幼儿欣赏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 引导幼儿讨论古代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第三章:感受科技发展教学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感受科技发展的魅力。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活动:1. 展示现代科技产品,如手机、电脑、等,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2. 通过视频资料,展示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如互联网、高铁、无人机等。
3. 引导幼儿讨论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如方便生活、环境污染等。
第四章:探索未来生活教学目标:让幼儿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未来生活的可能性。
教学活动:1. 展示未来科技产品的设计图或模型,让幼儿想象它们的作用和用法。
2. 通过视频资料,展示未来生活的场景,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汽车等。
3.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担忧,如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等。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让幼儿对古今大不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通过讨论、总结等方式,让幼儿反思古今差异和未来展望。
教学活动:1. 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引导他们总结古今生活的不同。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小动物的家》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小动物的家》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综合课程,以《小动物的家》为主题,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涵盖动物的居住环境、特点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动物图片、视频、故事书、动物模型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折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PPT和视频,让幼儿观察不同的小动物,引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故事书和图片,讲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特点。
3. 动手操作: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剪下来,粘贴在另一张画纸上,制作成小动物的手工作品。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小动物,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
5. 作品展示: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动物的家板书设计:在黑板上贴上不同小动物的图片,旁边写上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小动物的手工作品,并在作品旁边写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在家观察家中的宠物或周围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关爱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动物的居住环境:让幼儿了解不同小动物的居住环境,如:大象生活在热带森林,狮子生活在草原等。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会跳舞的小纸人》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会跳舞的小纸人》含反思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提高孩子们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3.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舞蹈动作。
2.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增强动作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教学准备:音乐播放器、小纸人造型道具、彩色纸、锡箔纸、黑色胶带、灯光(可选)。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0分钟)1.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跟随音乐做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搓手、摇臀等,以准备好身体。
二、引入主题(5分钟)1.教师向孩子们展示小纸人的造型道具,并介绍小纸人的故事:小纸人是一位会跳舞的小朋友,他非常喜欢跳舞,每天都会跳上舞台表演给大家看。
三、学习舞蹈动作(30分钟)1.教师向孩子们逐步教授舞蹈动作,包括手臂的摆动、腿部的弯曲、头部的转动等。
2.教师可以通过动作示范和让孩子们跟着做来帮助孩子们掌握舞蹈动作。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伸展活动,以帮助孩子们放松身体。
四、合作排练(20分钟)1.教师组织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个孩子组成。
2.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设计一段舞蹈,并与其他小组一起排练。
3.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孩子们完善他们的舞蹈表演。
五、展示表演(15分钟)1.教师和孩子们一起集体排练和串联各个小组的舞蹈表演。
2.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参与观看孩子们的表演。
3.可以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记录下孩子们的表演,以便回放和分享。
六、反思(10分钟)1.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回顾本次活动,讨论他们在学习和表演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2.教师可以询问孩子们他们对舞蹈有什么感受,是否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3.教师可以提醒孩子们,无论是在学习舞蹈还是在其他方面,都要相信自己,不怕失败,勇敢尝试。
教学延伸:1.可以邀请专业舞蹈老师或家长代表来给孩子们进行专业舞蹈指导和分享经验。
2.可以在班级内组织一次舞蹈比赛,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舞蹈才艺。
中班综合《灵巧的手》教案

中班综合《灵巧的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中班综合课程,主题为《灵巧的手》。
教材章节为“手工制作:制作小鸟”。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如何用纸张制作小鸟的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手工制作。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手工制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难点: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手工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纸张、剪刀、胶水、彩笔等手工制作材料。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份手工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2. 讲解教材:教师向幼儿讲解如何用纸张制作小鸟的手工,包括剪裁、折叠、粘贴等步骤。
3. 示范操作:教师亲自示范制作小鸟手工的整个过程,让幼儿跟随操作。
4. 动手操作:幼儿按照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小鸟手工的制作。
5. 练习与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作品展示: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小鸟手工,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手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剪裁、折叠、粘贴。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用纸张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手工。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出不同的小动物手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动物手工作品的展览,让幼儿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更多有趣的手工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难点: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手工制作。
二、教学过程2. 讲解教材:教师向幼儿讲解如何用纸张制作小鸟的手工,包括剪裁、折叠、粘贴等步骤。
重点和难点解析:讲解教材是让幼儿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我们的鼻子》教案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我们的鼻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认识自己》,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我们的鼻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学会保护自己的鼻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鼻子的外形、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鼻子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保护鼻子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鼻子结构图、PPT、实物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白里透红,不是花,两孔透气,真奇妙”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2. 新课导入:(1)展示鼻子结构图,引导幼儿观察鼻子的外形特点。
(2)讲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让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
(3)通过实物模型,让幼儿更直观地认识鼻子的结构。
3. 实践操作:(1)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自己的鼻子。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鼻子,交流鼻子的外形特点。
4. 例题讲解:(1)出示PPT,展示保护鼻子的正确做法。
(2)讲解如何避免鼻腔疾病,培养幼儿保护鼻子的意识。
5. 随堂练习:(1)让幼儿互相观察对方的鼻子,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组织幼儿进行“找不同”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鼻子的结构和功能。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的鼻子》2. 内容:(1)鼻子的外形、结构(2)鼻子的功能(3)保护鼻子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自己的鼻子,并标注鼻子的结构。
(2)列举保护鼻子的方法,至少写出3条。
2. 答案:(1)见附件(2)示例:不挖鼻孔、不揉鼻子、不用力擤鼻涕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互动,让幼儿对鼻子的结构和功能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但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鼻子小卫士”主题活动,加强幼儿保护鼻子的意识。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棋类游戏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棋类游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的第五章“趣味棋类”,详细内容包括棋类游戏的种类、基本规则以及简单的策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棋类游戏的基本种类和规则,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策略意识。
2.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耐心和坚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棋类游戏规则的掌握和策略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精神以及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棋类游戏(如五子棋、跳棋、飞行棋等)、教学卡片、棋盘。
学具:每组一套棋类游戏、画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一个简单的棋类游戏,引导幼儿关注游戏中的规则和策略。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介绍棋类游戏的种类和基本规则。
(2)讲解简单的策略,如如何防守和进攻。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五子棋为例,演示如何运用策略赢得比赛。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棋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棋类游戏种类及规则2. 简单策略介绍3. 五子棋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完成一幅棋类游戏的画作。
要求:画作中需包含至少两种棋类游戏,并用文字描述游戏规则。
答案:略。
要求:从观察力、注意力、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反思。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棋类游戏的兴趣较高,但在规则理解和策略运用方面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棋类游戏比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
同时,鼓励幼儿自创棋类游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棋类游戏教学中,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为:1. 棋类游戏规则的掌握和策略运用;2.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精神以及观察力。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找朋友》教案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找朋友》教案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朋友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
2.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巧,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与同伴相处。
二、活动准备1. 教室内布置若干个“朋友藏身点”,每个藏身点放置一个玩具或图片代表一个“朋友”。
2. 准备一张大的圆形卡片,卡片上画有不同的小动物,每个小动物代表一个“朋友”。
3. 准备一份礼物,用于奖励找到朋友的幼儿。
三、活动过程1. 活动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规则,讲解如何找到朋友。
2. 幼儿开始寻找朋友:教师发出口令,幼儿根据指示寻找藏身点内的朋友。
3. 找到朋友的幼儿向教师报告,教师记录找到朋友的时间和幼儿姓名。
4. 教师邀请找到朋友的幼儿分享找到朋友的心情和感受。
5. 活动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过程,强调朋友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励幼儿主动与人交往。
2. 环境创设:在教室角落设置“友情角”,让幼儿区域分享自己的玩具、书籍等。
3. 教学活动:开展以“友谊”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如讲述友谊的故事、唱关于友谊的歌曲等。
五、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发生意外。
2. 关注每个幼儿的情绪和参与程度,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3.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保持观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 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活动实施步骤1. 准备活动环境:在教室内设置若干个“朋友藏身点”,每个藏身点放置一个玩具或图片代表一个“朋友”。
2. 活动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规则,讲解如何找到朋友。
3. 幼儿开始寻找朋友:教师发出口令,幼儿根据指示寻找藏身点内的朋友。
4. 找到朋友的幼儿向教师报告,教师记录找到朋友的时间和幼儿姓名。
5. 教师邀请找到朋友的幼儿分享找到朋友的心情和感受。
幼儿园中班综合体能区目标

幼儿园中班综合体能区目标
1、能上体正直、自然地走和跑;能向指定方向走和跑;能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追逐跑;能步行1公里,连续跑约半分钟;能一个跟着一个走,走成一个圆;能较轻松地双脚交替跳着走。
2、能较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前跳、向上跳;能从25厘米高处自然地跳下。
我们跳下的时候还不会自然弯曲膝盖
3、能双手用力将球向前、上、后方抛;能单手自然地将沙包等轻物投向前方。
4、能在平行线中间走;能在宽25厘米、高20厘米的平衡木上走。
5、初步学会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并做出相应动作;能边念儿歌或边听音乐做模仿操或简单的徒手操做。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找朋友》教案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找朋友》教案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同伴,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 纸袋若干,写有幼儿名字的标签,彩笔等。
2. 音乐播放设备。
三、活动过程1. 游戏导入:老师会给每位幼儿发一个写有他们名字的标签,播放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停止时找到与自己名字相同的标签的人,成为一组。
2. 游戏进行:老师会引导孩子们观察自己的同伴,找到相同点,例如眼睛、头发等,与找到相同点的孩子成为一组。
3. 游戏总结:老师会询问孩子们在游戏中找到了哪些朋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看看他们是否能够主动找到朋友,并与之合作。
2. 听听孩子们在游戏结束时的分享,了解他们的感受。
五、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老师可以让家长帮助幼儿在家里找一个朋友,让幼儿在家里画一张与朋友的合影,带到幼儿园与大家一起分享。
2. 环境创设:老师可以在班级里设立一个“友谊角”,让幼儿在课余时间与同伴交流、互动。
六、活动准备1. 故事书《找不到朋友的小熊》2. 角色头饰3. 社交场景图卡4. 贴纸或彩色笔七、活动过程1. 故事分享:老师讲述《找不到朋友的小熊》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小熊的心情和挑战。
2. 角色扮演:孩子们选择一个角色头饰,分饰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社交场景。
3. 社交场景模拟:使用场景图卡,创设不同的社交情境,让孩子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练习如何主动与人交朋友。
4. 情感表达:鼓励孩子们用贴纸或彩色笔在纸上绘制自己的朋友,并分享为什么选择这些朋友。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在角色扮演和社交场景模拟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孩子们在分享环节中表达的情感和想法,了解他们对友谊的理解。
九、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老师鼓励家长在家中创造机会让孩子们举办小型的“茶会”或“聚会”,邀请朋友来家中玩耍,培养孩子的待客和社交技能。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找朋友》教案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找朋友》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遵守规则。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玩具若干、音乐播放设备。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游戏场地。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主动与他人交流,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2.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主题活动(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围成一个圈。
教师分发玩具,让幼儿在规定的范围内寻找自己的朋友。
找到朋友后,两人一组,共同完成一个小任务,如拼图、搭积木等。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找朋友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如何与朋友共同完成任务的。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与他人交流,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找朋友”主题墙,展示幼儿在活动中的照片和作品,让幼儿随时感受到活动的氛围。
3. 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本次活动的情况,设计类似的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六、活动环创:1. 教室布置:在教室内设置一个“找朋友”主题区域,包括一个大的交友信息板,以及几个小型个人展示区域,展示幼儿的照片、兴趣爱好等个人信息。
2. 材料准备:每个幼儿准备一张自己的名牌,名牌上写上名字和一个小动物的卡通形象,以及一些贴纸和彩色笔。
七、活动流程:1. 开场介绍(5分钟):教师介绍今天的活动目的和流程,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是朋友”和“怎么找到好朋友”。
2. 游戏时间(10分钟):进行“找朋友”游戏,教师随机播放音乐,幼儿在教室里自由走动,音乐停止时,幼儿需要找到一个朋友,两人一组站在一起。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可爱的秋虫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可爱的秋虫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教材,主要围绕“可爱的秋虫”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认识秋虫》,详细内容涉及秋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秋虫的外形特征,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种类的秋虫。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秋虫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观察、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秋虫的分类及生活习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践,让幼儿了解秋虫的外形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秋虫图片、实物、观察箱、教学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去户外捕捉秋虫,观察秋虫的外形特征。
(2)引导幼儿将捕捉到的秋虫放入观察箱,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PPT展示秋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秋虫的外形特征。
(2)讲解秋虫的分类和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秋虫的相关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描绘他们捕捉到的秋虫。
(2)组织幼儿进行秋虫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幼儿继续观察秋虫,了解更多关于秋虫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可爱的秋虫2. 内容:(1)秋虫的外形特征(2)秋虫的分类(3)秋虫的生活习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秋虫,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情况。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秋虫,描述其外形特征、分类和生活习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秋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保护自然环境,关爱小动物。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开展“秋虫科普知识”活动,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庭中继续探索秋虫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户外捕捉秋虫活动。
幼儿园中班课程综合:啦啦队

龙虎塘中心幼儿园教师备课表(腾龙园区)活动名称综合:啦啦队第1稿教学时间2011、12、8 班级大3班主备者姚超执教者姚超幼儿及教材分析结合着季节、主题以及本园的大型活动“运动节”这三大要素,我们生成了这节综合活动,为了让幼儿感受运动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要小朋友团结一起,用自己最响亮的声音来为本班的幼儿呐喊助威。
大班幼儿的各方面都慢慢发展起来,那么作为啦啦队成员节奏感较强,也有较强的集体意识,表现出大班幼儿的风采。
活动目标:1、手脚动作协调,并会用响亮的声音喊出本班啦啦队的口号。
2、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
活动准备:垃圾袋若干个。
活动过程教师行为幼儿行为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
二、挑选啦啦队成员。
1、提出要求。
2、正式挑选队员。
三、制作啦啦队的球花1、制作要求2、幼儿制作。
3、展示。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冬天来了,我们要运动让自己的身体暖和起来,所以我园决定举行大型活动“生龙活虎来运动”以此为主题的运动节,那么我们首先要选出我们班的小小运动员,对吗?除了选小小运动员,我们还要选啦啦队,小朋友,你知道啦啦队是用来干什么的吗?你觉得什么样的小朋友适合做啦啦队呢?对了,要求清楚了,请你来挑选队员,我们大家来举手表决,好吗?队员选好了,小朋友,我们的啦啦队员手里都会拿着东西帮别人喊加油的,我们该为啦啦队做些什么呢?带垃圾袋的小朋友,请你们把垃圾袋剪成条形状,再在中间把所有的条形捆在一起即可。
那小朋友们,一起来行动吧!请我们的啦啦队来试一试吧!专门为小朋友加油的人声音要响亮,要会帮我班喊加油等等。
用垃圾袋做成的球花幼儿制作球花直接导入,引起幼儿的思考,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积极让幼儿自主挑选啦啦队员,发展幼儿的自主能力和辨别能力,从而挑选出合适的人选来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练习啦啦队动作及口号,让本活动推向高潮活动分析及评价: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度都很高,非常积极,我们用垃圾袋、丝力带还有皱纹纸制作出了啦啦队所要用的工具,孩子们热情十分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