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文化与研究评述
论屯堡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渗透
论屯堡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学前教育是孩子教育中的重要阶段,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屯堡文化在学前教育中也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屯堡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渗透,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屯堡文化概述屯堡,又称乡屯、乡寨,是中国江西、安徽等中部地区特有的一种聚居形式。
屯堡文化是源自明清时期的一种农耕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屯堡文化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民间艺术和独特的生活习俗而闻名。
其纯朴的生活方式、尊重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为学前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
二、屯堡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1.培养孩子的民族意识屯堡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族气息,通过屯堡文化的渗透,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民族意识。
让孩子了解传统的建筑风格、民间艺术和节庆习俗,能够激发孩子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孩子对民族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健康的文化认同。
2.增强孩子的文化自信屯堡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受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屯堡文化的渗透,孩子将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卓越成就,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
3.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屯堡文化中反映出一种淳朴的生活态度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通过体验屯堡文化,孩子们可以体会到一种简单、朴实的生活方式,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4.拓展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屯堡文化的渗透,可以为学前教育中的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素材。
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可以融入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孩子们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拓展学前教育的教育范围,提升学前教育的丰富性和深度。
屯堡文化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背景屯堡文化是贵州安顺地区独具特色的活态地域文化,被誉为中国屯堡文化之乡。
它起源于明代,是明代政府实行屯田戍边政策的结果。
屯堡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屯堡文化的主要特征1. 建筑风格独特:屯堡村寨的建筑以石头为主要材料,石板、石块、石瓦、石巷、石井、石板路等,形成了独特的石头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具有坚固、耐用、美观等特点。
2. 民间艺术丰富:屯堡文化中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如木雕、石雕、剪纸、刺绣、地戏等。
这些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3. 民俗风情独特:屯堡文化的民俗风情独特,如服饰、饮食、节日、婚丧嫁娶等。
屯堡人的服饰保留了明代官话(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和江南水乡的风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4. 语言特色鲜明:屯堡人的语言多带卷舌音,发音快,透着军人的阳刚之气。
这种语言特色是明代官话和江南水乡语言的结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三、屯堡文化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安顺市依托丰富的屯堡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对屯堡村寨的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2. 创新发展屯堡文化:通过举办屯堡文化节、组织艺术家采风活动、开发旅游产品等方式,推动屯堡文化的创新发展。
3. 挖掘屯堡文化内涵:深入研究屯堡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价值,提升屯堡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屯堡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四、结论屯堡文化作为贵州安顺地区独具特色的活态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我们要充分认识屯堡文化的重要性,加大对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推动屯堡文化的创新发展,让屯堡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2篇一、背景屯堡文化是我国明代时期在贵州安顺地区形成的一种独特地域文化。
论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
论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摘要】贵州省安顺市的屯堡文化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密不可分。
本文通过对屯堡文化特点、历史发展、对旅游的影响、传承与保护以及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了屯堡文化和旅游业之间的紧密联系。
结论部分指出了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的潜力及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重点发展方向。
通过对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还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在未来,应该加强对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以提升贵州安顺的旅游吸引力,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双赢发展。
【关键词】贵州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发展,文化传承,旅游项目开发,发展潜力,发展趋势,重点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贵州安顺屯堡文化是中国独特的农村文化现象,屯堡是指一种传统的村庄聚落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屯堡文化被认为是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演变的产物,同时也是贵州地区特有的文化象征之一。
这种文化形式在当今社会依然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贵州安顺作为屯堡文化的代表性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更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屯堡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对于加强贵州地区乡村振兴、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屯堡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可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可以使更多的游客了解和关注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探讨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对于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贵州安顺屯堡文化是中国乡村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对于研究者来说,深入探讨屯堡文化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屯堡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瑰宝。
屯堡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对于传承乡土文明、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贵州安顺 屯堡文化 介绍
“每当我想起我们的祖先金戈铁马风尘仆仆地从故乡南京来到贵州的情形,心里就特别地激动和自豪!”
“地戏”的保存
• 解放后反复的政治运 动让地戏几乎销声匿 迹,地戏剧本也大多散 失。文革结束后,政府 又重新允许唱地戏,屯 堡人们凭着在十几年 的时间里回忆整理并 重新创作了包括《投 唐》、《罗通扫北》、 《薛刚反唐》、《岳 传》在内的十几部地 戏剧本,总共二百多万 字,成为屯堡文化最 珍贵的“戏剧活化 石”。
历史来源
据史书记载,14世纪中叶,朱元璋平定天下一统中原之后,为了肃清盘踞在云南的元朝残余 势力,任命征南将军,率领江南30万大军出征云贵高原。战事结束后,为了巩固西南疆土的 边防,明朝廷命令这些兵士携家眷在黔中“屯田戍守”,从此开启了这些江南移民六百年在 云贵高原的守望历程。
屯堡地区指的是安顺周围方圆一千多平方公里内的数百个村寨,屯堡人的祖先是 明初从应天府(今南京)入黔屯军的江南兵士,由于高山深壑的阻隔,30万屯堡人600 年来世代保持着很多明代江南地区汉人的生活习俗和特征。
表演地戏的男演员们头罩黑纱,额顶面具,持戈扬盾,随着高亢的鼓点声且歌且舞。仔细听其 唱腔,激越苍凉、悲壮唯美,充满了屯堡人对祖先戎马生涯的讴歌和怀念。在这种比京剧还古 老的武戏中,大明开朝老祖们金戈铁马的英雄人生被一遍遍地上演、一次次地升华。
传统 放河灯
• 每年的阴历七月十四日是鬼节,屯堡人放河灯的日子。这天晚上,屯堡地区的每家每户都要把亲 手制作的南瓜灯放在河面上,任其漂流而下,把逝去的先人们对家乡的思念送到遥远的南京。
欢迎大家到贵州安顺*西秀区 云峰*屯堡文化区 参观旅游
谢谢欣赏Biblioteka 与贵州其他汉人地区方言差异较大的屯堡话,有 不少发音听来很像是南京郊区一带的方言。
对屯堡文化的认识与感悟
对屯堡文化的认识与感悟屯堡文化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农耕文化形态,在历史上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兴盛于青铜器时代和传统的农耕文明时期。
屯堡文化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其代表性遗址有山西省平遥县的屯村遗址和河北省隆尧县的大汴塘遗址等。
在屯堡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是屯堡制度。
屯堡制度是指以一个自然村社区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建立农田和聚居区并且形成相对封闭性的农耕生活。
这种制度主要体现了古代农耕社会对生产和生活的组织方式,强调了农民的自给自足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屯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也为古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屯堡文化还表现出独特的器物、艺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
在屯堡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青铜器和玉器等生产和生活用具,这些器物的制作工艺及纹饰风格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审美观念。
此外,屯堡文化还流传下来一种祭祀宗教的信仰形式,人们通过建造神庙和祭祀神灵的方式来祈求风调雨顺和丰收。
对于屯堡文化,我有一些个人的认识与感悟。
首先,屯堡制度的出现是古代农耕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的管理和组织。
其次,屯堡文化在器物制作和艺术方面展现了独特的特点,这些文化遗产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此外,屯堡文化还体现了人们对祭祀宗教的崇拜和信仰,这种宗教信仰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了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对屯堡文化的认识与感悟是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重要途径。
通过研究屯堡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生活的方式以及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认识与感悟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古代社会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屯堡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屯堡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杜应国屯堡文化研究概述屯堡文化——作为黔中安顺所独有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浮出水面,进入研究视野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持续升温的势头。
其间,安顺地戏于1986年赴法国和西班牙的演出及演出所引起的社会轰动,可以说是形成屯堡文化研究热的一大契机,越来越多的地方文化学者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射于其上。
多年来沉寂无闻的屯堡文化迎来了它的第一波研究热。
不过,如今已鲜为人知的是,地戏出国及其所引起的轰动,这本身就是贵州学术界、文化界人士努力推动的一个结果。
(1)学术研究能够引出如此出人意料的社会效应——这样的结果,不仅扩大了屯堡文化的影响,而且也反过来鼓舞了学者研究的热情。
于是,自地戏出国前后的八十年代中期起,一批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出版,如沈福馨先生的《贵州安顺地戏面具》、《安顺地戏》,高仑先生的《贵州地戏简史》,以及由沈福馨、帅学剑等编著的《安顺地戏论文集》,顾朴光先生的《中国傩戏调查报告》等。
这是贵州学术界在屯堡文化研究方面最早收获的一批果实。
正是在这批奠基性成果的基础上,包括地戏在内的屯堡文化研究迎来了九十年代之后的热闹局面,地方文化学者的研究热情持续高涨,本土研究队伍大幅扩展。
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末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迅猛到来,全球化与地方性的紧张、冲突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具有强烈地方性特征的屯堡文化现象,也吸引了一些非本土学者(海外、省外及台湾地区)的注目。
在他们的参与和推动下,一批以屯堡村落及其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内容的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先后在安顺展开,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格局,那就是有关院校及专业研究机构人员的参与、介入和与地方文化学者的有机结合。
这样的研究格局,不仅使内外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而且还带来了方法的更新和视野的开阔,既丰富了相关的学术背景和学理资源,又提高了专业研究的水准,因而大大拓展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论述安顺屯堡文化中建筑文化特点
论述安顺屯堡⽂化中建筑⽂化特点论述安顺屯堡⽂化中建筑⽂化特点摘要本⽂通过简要概述贵州安顺地区屯堡聚落历史成因和由军事移民所产⽣的特殊社会形态以及传统风⽔思想等⽅⾯,分析它的建筑空间组成、建筑类型、结构和构造等特点。
关键词:“安顺、屯堡建筑、屯堡居民、本⼟化”1.屯堡聚落的历史成因屯堡聚落集中于贵州中部及西南部,此地可北通四川,东连湖南。
⾃元代开设驿路以后,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战略地位逐渐显现。
明初平定云南的30万⼤军在此安营扎寨,在明朝的卫所制度下屯⽥驻守。
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屯堡移民聚落。
黔中地区特有的战略地位及⾃然地理环境是屯堡这种聚落形式落户于此最根本原因。
屯堡⼈⽣活习俗世代相传,不仅语⾔、服饰、长期保留明代的特征,⽽且有演地戏、跳花灯、抬汪公、祭五显等习俗,建筑风格也保持了古代江南遗风。
屯堡移民在完成护路任务的同时,⾯对恶劣的环境必然寻求⾃我保护及随时调节⾃我适应机能,形成⼀个个在当地民族环绕之下的移民孤岛,在各种因素的促成之下最终形成了延续⾄今的屯堡聚落及其⽂化,也形成了与当地建筑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
2. 安顺屯堡的建筑特点2.1屯堡建筑最直观的特点是对建筑材料的选⽤。
屯堡建筑中对⽯材运⽤极⼴,基础、地⾯、墙体、外窗、⽯库门、排⽔、屋⾯,⼏乎所有室外部分都⽤⽯材建成。
在当地有这样的说法:“⽯头的路⾯⽯头墙,⽯头的⽡盖⽯头房,⽯头的碾⼦⽯头的磨,⽯头的板凳⽯头的缸”,置⾝其中,⽬光所及⼏乎完全是⼀个⽯头的世界。
2.2.1安顺⼀带多⽯⼭,少茂林。
⽯材薄厚多样,岩⽯开采不需⼗分复杂的技术,所以当地居民多以⽯筑居。
屯堡军民涌⼊后,直接传承并带动了这种以⽯筑居的形式。
屯堡建筑也采⽤当地的⽯材,以代替砖、⽡,甚⾄⽊料部件,再以传统的⽊结构体系⽀撑,形成了在营造思想上与江淮民居⼀脉相承,但外形上却风格迥异的屯堡建筑。
2.2.2虽然⼤量使⽤⽯料,屯堡建筑仍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构建筑,其建筑结构和中国传统⽊结构建筑⼀脉相承,为南⽅普遍采⽤的穿⽃式或穿⽃抬梁混合结构,即⽊结构承重⽯材围护的建筑结构。
屯堡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
一、屯堡文化的历史价值屯堡文化是指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一带地区特有的一种壮美的农村文化。
它以屯堡村落建筑为代表,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形态,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1. 传承千年的建筑风格屯堡文化的建筑以屯堡寨楼为主,这种寨楼特别适应当地山地平原与水域分布不均匀的地理环境。
寨楼在历史上承担着防御和居住的功能,其建筑风格独特,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承载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建筑艺术,对于我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屯堡文化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也体现在民俗文化方面。
屯堡地区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多彩,如祭祀活动、民间歌舞、传统手工艺等。
这些民俗文化的传承,展示了古老的乡村文化风貌,对于研究我国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屯堡文化作为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地区的重要历史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
通过屯堡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变迁,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国家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屯堡文化的当代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屯堡文化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有着当代的意义,对于促进文化传承、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影响。
1. 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屯堡文化作为当地独特的文化景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通过挖掘和开发屯堡文化,可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也有助于提升屯堡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2. 丰富文化休闲生活屯堡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休闲生活。
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体验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手工艺制作、民俗文化表演等,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增进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
3. 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屯堡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乡村文化的代表,在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传承和保护价值。
大山深处的屯堡文化
大山深处的屯堡文化那一段历史孤旅屯堡文化源于明初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
公元14 世纪中叶,朱元璋力逐群雄,统一中原,建立了大明王朝。
可是在西南边陲的云南,还有一位前朝梁王凭借西南高山之险,坚不降明。
洪武十四年(1381 年),朱元璋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沐英为副将,统率30 万将士征南。
明军收复云南后,整修了通往贵州、云南的各条驿道,并在驿道沿线设卫所。
征南军大部(约20 万人)驻扎贵州,多分布于今安顺、兴义一带。
永乐十一年(1413 年),明成祖朱棣又派顾成为大将,统兵5万屯驻贵州。
这些屯田戍守的军队一面操练军事以防战火再起,一面耕耘田地,自供军食。
这些军士或在此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或从江南老家接来家属,落籍黔西南。
为了巩固征南战争的成果,使屯戍士兵安心边陲,明政府又迁徙江南富户和子弟近20 万人进入云贵,附籍屯堡,进一步壮大了屯堡的势力。
这些人从此扎根边地,世代延续,形成今天散见于各地的屯堡村落和屯堡人。
在黔中,屯堡村落以屯、堡、驿、哨、所、旗、关、卡等命名,体现出军事建制特征,并相对集中分布于以安顺为中心的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小300 多个居住点,成为一个与周边少数民族和其他汉族迥然不同的“文化社区”。
集居地方统称屯堡,具体以屯、堡、铺、哨、所、驿、关等为名,冠以王、张、雷、郭、单、蔡、吴、鲍、金、刘等姓氏。
当年,这些南移将士亦兵亦民,自己耕田种菜,与从江南家乡迁徙来的妻子生儿育女,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随后调北填南而来的人有工匠、平民和犯官等。
不管是征南还是填南而来的人,一直保持七分屯种三分武备的生活方式,直到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奉旨实行“改土归流”之后,屯堡人由军户转变为普通百姓。
但屯堡人仍然执著地依托从不同地区带来的文化,经过600 多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贵州的穿青人屯堡文化最早受到关注当始于清代。
光绪《镇宁州志》是这么描写的:“屯堡人……其俗与汉民同,耕读为业……间有与汉民开亲者。
守望的距离——黔中屯堡的历史与文化观察
守望的距离——黔中屯堡的历史与文化观察在贵州诸多地域文化现象中,屯堡文化无疑是最有特色之一。
即便从全国视野来看,屯堡作为贯穿历史和现实之间的一个特别载体,也有着诸多值得关注与研究的特质。
屯堡文化的逐渐成形,其实是明清移民以原籍家乡文化在移居地复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的重新建构。
明代贵州独特的军事社会结构,是当时国家政策的具体产物,是国家政治军事需要下的资源配置结果,调北征南、卫所屯田、屯军世袭,社会结构趋向军事化加兵团农业化。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清代废除卫所以后,社会结构已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样的变革中,军事移民及其后裔的命运深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移民的迁入,江淮民间文化以及其他相对发达的地域文化随国家意志向边地深度传播,成为移民地区的文化母源和文化主体,逐渐和地缘融合,不断建构着新的族群文化。
研究屯堡文化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在农耕社会里从物质到精神方面都不失为理想家园的屯堡社会目前面临着解构的危机。
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而且不可逆转。
屯堡文化所具有的地方性和独特性,就成为全球化语境下的地方性存在,因而备受关注。
这其中不乏矛盾与冲突、解构与重构、边缘与中心等等问题。
不仅如此,地域性文化如何面对自身存在的价值,以何种姿态面对全球化,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存在下去,是很有意义的话题。
而且,这个话题是跨地域的。
在尊重多样性的同时,共同性也显得非常重要,它让不同的文化能够轻易找到彼此亲近的支点,更加便于对其他方面的、尤其是对差异性的接受和尊重。
对于屯堡文化来说,也是概莫能外。
在这个前提引领下,本论文以史料考证、现象分析、文本研究的方法,试图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对屯堡文化中的几个关键点进行分析研究。
主要包括:屯堡人及屯堡文化的起源、屯堡人群形成的时间和空间、明代贵州卫所及屯军研究、屯堡聚落的历史演进、屯堡人的族群与文化认同等。
在论文前言中,本文探讨了屯堡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提出与许多消逝的文明相比,屯堡文化至今还能让人惊异地感觉它的体温和生命的脉动,这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惊异的现象,尽管它消逝的步履正在不断的加快。
安顺屯堡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祖 平 滇 ”,又 称 “调 北 征 南 ”。 这 些戍 边 者按 历 代 所 的 文化传 承 链 条 出现 了断裂 。
推 行 “三 分 守 城 ,七 分 屯 种 ” 的屯 田制 度 ,把 作 为
二 是新 兴 传 播媒 介 的 出现 ,人们 足 不 出户 就 可
凰 文化与风物
享 受 到 丰 富 多 彩 的文 化 娱 乐大 餐 。 “地 戏 ” 这 种传 访调 查 ;二 是 利 用 每 年 开 展 的 “校 园文 化 活动 ”,
工 匠 手 艺 等 带 到 了这 里 。 安顺 屯堡 人 系 明代 屯军 的后 裔 ,他 们 大 部 分是 来 自中原 和 江 南 各 省 ,因 此 随着 他 们 的 迁移 带 来 的 江 南 文 化 也逐 渐地 成 为 这 一 区域 的主 导 文 化 ,使 得他 们 在服 饰 、语 言 、建 筑 、 习俗 文 化 等 方面 都 与 周 围 少 数 民 族 以及 汉 民族 有 着 明显 的 区别 ,形成 了珍贵 而 又独 具 特 色 的 “屯堡 文化 ”。
到 了西 南 边 陲 地 区 安定 稳 固 的 重 要 性 。 由于 贵 州 发 广 泛 而 深 入 地 推 进 ,全 省 交 通 设 施 、通信 设 施逐
是 连通 云 南 的 战 略要 地 ,于 是 朱 元璋 下 令 从征 南 大 渐完 善 。 屯堡 人 为 了追 求 更 好 的物质 生活 ,年 轻 人
转 行 或 外 出}TT ,村 里 的地 戏 表 演 者 大 都 是 临 时 演 文 化 中 的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资 源 ,同 时还 能 增 强后 代 对
传 承 面 临 很 多 困境 。 本 文 对 安 顺 屯堡 文 化 进 行 详 此 地 。 这 些 被 征 调 而 来 的 农 民 、工 匠、商 人 等 来 到
论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
论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贵州省安顺市屯堡地处贵州西南部,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
近年来,屯堡地区的文化与旅游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对推动当地经济和促进屯堡文化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屯堡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贵州省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在党的领导下,屯堡人民曾与革命先驱一起奋斗,为中国革命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屯堡文化作为贵州重要的革命文化遗产之一,得到了广泛关注和保护。
为了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屯堡文化,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首先,屯堡地区加大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
通过修缮和保护历史遗址、古建筑等,不仅保留了历史的痕迹,也让游客有机会亲身感受到悠久的历史文化。
其次,屯堡地区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如革命题材的展览、戏曲表演、传统文化节庆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加,提高了屯堡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旅游发展方面,屯堡地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风景优美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屯堡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古老的山川和河流,还有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这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屯堡地区也注重开展乡村旅游,通过打造特色民宿、农家乐等形式,将农业、乡村风貌、乡土文化等融入到旅游体验当中,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除了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屯堡地区还注重开发旅游产品和推广旅游特色。
例如,引入国内外知名旅行商和旅行平台,通过组织专题推介、发布旅游线路等方式,将屯堡地区的旅游资源和特色进行宣传,提高了它的知名度。
同时,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屯堡地区与周边地区合作,形成了一些旅游线路,打造了一些旅游品牌,丰富了游客的旅游选择,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
总体而言,贵州安顺屯堡地区在文化和旅游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举办文化活动、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等举措,屯堡地区既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底蕴,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安顺屯堡文化资源探析
安顺屯堡文化资源探析安顺屯堡文化因历史发展和地域分布等原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其旅游开发不仅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挖掘、开发、保护和传承。
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
标签:安顺;屯堡文化;文化特色安顺屯堡文化是“屯堡人”在长期生活和生产的条件下形成的,“屯堡人”这一称谓最早出现于民国年间的民国《平坝县志》,名曰屯堡者,屯军驻地之地名也”。
明洪武十五年,在平定云贵高原的叛乱之后,为避免云南等地的反叛势力再次崛起,朱元璋把军队留下屯兵驻守,这样一来广大来自湖北、安徽、南京等地的军队就沿着云贵高原的咽喉要道建立卫所驻扎下来。
但是在贵州这种地广人稀的山区,靠赋税是解决不了30万大军的供养问题。
因而开始实行“备边在足兵,足兵在屯田”的屯田制,军队按三七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在城市,七成的军队在农村屯耕,战争时军队就拿起武器战斗,闲时就到田里劳做,军屯的推行解决了边区及内地军队的粮食问题。
与军屯同时开展的还有有民屯和商屯,民屯是为了解决民食,商屯是为了满足军国之需。
由于朝代的的更替,明朝后期的军屯制度难以实行下去,制度消失但是地名依然存在,因而后期就以地名来称呼军屯的后代。
《平坝县志》中记载到“迨屯制既废,不能再以军字呼此人种。
惟其在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住居民而被名之为屯堡人”。
600多年来屯堡人一直固守着祖先们移民时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带有江南文化特色的民族文化———屯堡文化。
一、民居建筑贵州地型以山地为主,喀斯特岩溶地貌分布广。
聪明的屯堡人充分的利用所具有的优势就近取材,将随处可见的石头加以加工做成建房所需的材料和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具,石头的价值在屯堡人的生活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石块建造的房屋不仅冬暖夏凉,且具有牢固和军事防御的效果。
除开每户的房屋建筑具有特色外,屯堡的村寨的布局也具有一定的特色性,每个村寨都是由一条主道和几条分道构成,主道把各分道串联起来,并且各分道只有一个口通往主干道,加上外围的围墙、碉楼和城门就形成了一个城堡式的带有军事防御性质的建筑规模。
浅谈安顺屯堡文化
班级:09公管姓名:罗燕学号:200910114070浅谈安顺屯堡文化在今天的贵州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
也许你会很好奇,中国怎么会还有一种叫“屯堡人”?是的,贵州的安顺确实存在这样一种人,而且仅仅是贵州安顺才存在。
他们和汉族相似但是又和汉族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屯堡人现在也就成为绝无仅有的文化。
(一)、屯堡文化起源的历史背景屯堡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
600多年前,明洪武帝朱元璋为加强连疆地区的统治。
在江浙招幕士兵,让他们携妻带子进入贵州,居住在设置的卫所里,战时出征,闲时屯垦。
明洪武14年,朱元璋钦令颖川侯傅友德将军率30万大军进行征南,一举剿灭梁王,平定了西南边陲,屯堡人的祖先就是当年南征的将士及家眷等。
战事平息后,为了“永固江山”,朱元璋采取了“屯田戍边”政策,建立“卫所制度”,并将这些军士及其眷属留驻贵州,屯戍于此,至今已六百余年。
他们在黔中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生息繁衍,创造了璀璨的文明,其后裔被称为“屯堡人”,。
《安顺府志——风俗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
“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
在今天的安顺,许多大家族的族谱,记载均与史料相同。
《叶氏家谱》载:“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被派遣南征……。
平服世乱之后……令屯军为民、垦田为生”。
在漫长的岁月中,征南大军及家口带来的各自的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经过六百多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屯堡文化”因此而形成。
当时卫所广布全省各地,军户达数万人之多。
沧海桑田,而今这些卫所的遗迹大多散落到了历史的时空中了,但在“黔之腹,滇之喉”的安顺,至今还保存着一此卫所旧址及当时人们生活的遗风,天龙屯就是其代表。
接下来主要介绍的就是天龙屯堡。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西部平坝县,喀斯特地貌大山深处,有天台山、龙眼山两山脉,距贵阳市72公里。
论屯堡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渗透
论屯堡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前教育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学前教育是儿童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情绪智力、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在学前教育中有效渗透屯堡文化,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屯堡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渗透,以期为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屯堡文化”概述屯堡文化是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厚的地方特色。
屯堡文化包括了丰富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宗教信仰、艺术传统等。
农耕文化是屯堡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丰富的农耕技术、种植习俗、节气习俗等,反映了人们在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
1. 丰富的活动形式学前教育是孩子们进行全面发展和学习的重要阶段,屯堡文化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进行渗透。
可以组织孩子们去田间地头体验农耕生活,观察大自然的神奇,学习种植农作物的知识,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安排孩子们参与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庙会、民俗节日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屯堡文化的魅力。
2. 有趣的教学方式学前教育需要以寓教于乐为原则,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形式来渗透屯堡文化。
可以通过歌曲、童谣、游戏等形式来教传统文化知识,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增强他们对屯堡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以生活化、趣味化的方式来向孩子们传递屯堡文化的知识,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整合的课程设置学前教育需要综合的课程设置,因此可以在学前教育的课程中整合屯堡文化的内容。
在语言和文学方面,可以通过诗词歌赋等教材来教授传统文化知识;在绘画和手工方面,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形式来感受屯堡文化的魅力;在游戏和体育方面,可以组织一些传统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屯堡文化的风情。
通过这些整合的课程设置,可以有效地将屯堡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屯堡文化研究分析评述
屯堡文化研究评述吴羽龚文静张定贵彭菁宋吉雨安顺屯堡,溯其源,肇始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明初定,朱元璋诏傅友德率30万大军发动了旨在征讨云南元梁王地“调北征南”地政治军事行动.待残余势力平定,为巩固边陲,控扼云南,朱元璋在包括如今黔中安顺一带地云贵地区广置卫所,设屯立堡,推行屯田制度,令军士戍守屯耕.迨清代康熙年间屯田制废止,军人转变为民,屯军驻扎之地,遗风渐行渐远,及至今日不少地方仅存其名.而黔中地区即便屯田制瓦解及其后朝代更替,不仅地名称谓依旧,且其文化中大明遗风犹在,江淮古韵仍存.600多年来,屯堡生生不息地承袭着明代江南地区地诸多传统习俗,执着地承继着儒家忠、孝、仁、勇、礼、义、廉、耻地价值理念,形成了汉民族独特地亚文化系统.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共存发展,具有独特性、惟一性地安顺屯堡文化由于内蕴地文化丰度和厚度,使其成为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等诸多学科进行学术研究地重要平台.同时,屯堡文化随着从地域文化向旅游经济文化地提升,作为重要地文化资源,对于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也日益凸显出重要地现实意义.屯堡文化对贵州地一体多元文化地格局和特征地形成起到了重要地作用,并成为黔中地区文化重要地成份和深层地底蕴.但是长期以来这一独特地文化现象并未受到应有地重视,直到80年代中期,屯堡文化才以其丰厚地文化底蕴和独特地外显特征引起了世人地关注.在地方化凸现于全球化地历史背景下,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不断升温地同时,屯堡文化也作为强势文化在迁徙环境下传承、变异、建构地典型范例而成为研究地热点.目前,在现代化与市场化地强劲冲击下,屯堡文化已出现衰变现象,屯堡文化研究也有可能丧失原初形态及意蕴,这些情况增加了研究地现实性和紧迫感,某种意义上甚至有抢救研究地必要.到目前为止屯堡文化研究成果地数量不少,但大多是对屯堡文化外显事象和屯堡表浅层面地研究,并存在大量重复研究地情况,对屯堡文化研究地具体情况也缺乏系统地研究.虽然贵州民族学院孙兆霞、中央民族大学徐杰瞬教授、贵州民族研究所蒋立松等人曾经做过简单地梳理,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理论地分析研究.安顺财校退休教师杜应国先生对屯堡文化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但与本课题到视野也有一定地区别.本课题地目地在于拟对80年代以来屯堡文化研究文献进行尽可能地收集和整理,将收集到地各类书籍、文章等进行分析,得出屯堡文化研究地大致情况和特点研究地总体状况,对研究特点等进行学理性地分析研究,促进研究资料、成果地相互利用,选择更好地视野和方法,避免不必要地重复研究.为今后地屯堡文化研究视野、方法等提供线索,为屯堡文化研究中心地发展和屯堡文化地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强有力地支撑.笔者通过各种方法对屯堡文化地书籍(含屯堡文化研究专著和著作中包含屯堡文化研究内容地章节)、期刊论文、学会论文、硕士或博士论文地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搜集,共搜集到相关研究成果390篇(本).这是全力搜集地结果,如有遗漏只能在以后不断补充了.在对资料进行统计时,对于重复发表地文章,一般以刊发在较高层次上地刊物为准.会议论文和著作中包含屯堡文化研究地文章如有同时在期刊上发表地,我们一般以在期刊上发表地为准进行统计与分析.由于涉及到大量地数据统计,一些情况需要说明:一是对报刊上大量地新闻报道及相关文章地处理,成为一个比较麻烦地问题,因为数量繁多,搜集本身难以全面,加之多为新闻报道,研究价值相对较弱,而本课题主要是对屯堡文化地研究情况进行研究,所以未对报纸上地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二是本课题需要对研究主体进行研究,包括研究主体地地域结构,但一些研究者地工作单位变化较为频繁,所以主要以发表文章时作者所在单位来进行分析,因此会出现同一作者在不同区域地情况.有些文章本身没有注明作者,或者作者地单位无法查询,均未对其单位进行统计、分析;三是为了保证研究目录地完整性,一些与屯堡研究关联度不高地文章我们也进行了登录,但在分析时没有纳入分析系统,所以在统计数据上会有一些误差.一、百年屯堡文化研究地基本脉络尽管在史料上对屯堡人早有记载,但真正意义上地屯堡研究始于20世纪初.1902年10月,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贵州省西部安平县(今平坝县)地饭笼塘(今天龙镇)一带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调查后,在其《苗族调查报告》和《从人类学上看中国西南》两本著作中描述了屯堡妇女地头饰、服饰、大脚地外显特征,并作出了“凤头鸡”是“部落民”和“汉族地地方集团”地人类学定义.1903年4月,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对安平县(今平坝县)和镇宁州(今镇宁县)进行了考察,对屯堡人作出了“凤头苗”地称呼标识.此后,一直到5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到贵州考察,几乎没有人涉及屯堡文化研究.1950年,费孝通先生所领导地民族识别调查组涉及到屯堡人族群性质地识别和定位,费孝通先生指出“屯堡人“现在一般被列入‘少数民族’,但也明确了屯堡人是‘汉裔民族’.”80年代初,屯堡地戏赴法国巴黎、西班牙参加马德里等地演出,到1990年代中期,安顺地戏应邀外出访问表演成为热潮,过去认为是封建形式地“跳神”以“传统文化”地解读方式在政府部门地组织下登场,屯堡文化地研究以地戏为切入点重新开始了.据统计从1983年到1989年间,屯堡文化研究主要为地戏研究,有屯堡文化研究地著作4部,全部是研究地戏地.论文9篇中有8篇是研究地戏地,另一篇《保持明朝遗风地汉人—安顺屯堡人》则是探讨屯堡人地民族归宿.90年代后,屯堡文化研究热开始出现,如1990年《安顺地戏论文集》地出版,可视为地戏出国后本土学者在地戏事象研究上地一个回应.1994年,原安顺市政协出版地《安顺文史资料》第十五辑,专集刊登了安顺地方学者和文化人对屯堡文化地专题探讨和相关资料摘选.本书围绕屯堡人地来源、屯堡村寨地起源和名称、屯堡文化事象、屯堡区内重要宗教活动场所、安顺地戏、屯堡名人等内容进行介绍性探讨.仅有周道祥地《明代时期安顺地交通概况》、《浅谈安顺屯堡文化地源流与存因》两篇文章,涉及到对整个屯堡文化存因地地理原因地探讨.1995年秋,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组织调查组,发表了《贵州少数民族爱国主义·屯堡人专集》,对“屯堡人”进行了调查与探讨,从这次调查所形成地成果看,较之以前地屯堡研究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对单个屯堡村镇地调查更注重对其经济、社会历史内在关系方面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外显文化事象地介绍;其二,对屯堡文化整体把握时注意到了形成这些现象地社会结构、心理特征和传统因素与历史变迁地关系.90年代末,屯堡文化随着贵州文化研究地深入进入了相关专著地视野.其中有以黄才贵《影印在老照片中地文化》、《独特地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史继忠《解读贵州文化》、集体编著地《贵州六百年经济史》等书为代表.《解读贵州文化》以汉文化在明代对贵州地输入及以后形成地影响为阐释路径,展开对屯堡文化地讨论;《贵州六百年经济史》从经济史角度,对明清时期安顺屯堡宏观经济情况进行了投射性把握;《独特地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在最后一部分以《军屯制度及屯军后裔地制度观》为题,以安顺屯堡区为主要阐释载体,从“卫所设置与贵州建省”、“社会变革与制度转换”、“黔中屯军后裔地制度文化观”三个方面论述了贵州自建省以来,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地总趋势是由封建领主向封建地主制过渡,并使残存地奴隶制和原始公有制迅速瓦解.卫所军屯是引起变革地一个重要基因.“它一方面使得地主制经济迅速发展,在地主制经济发展地刺激下,又使得卫所屯田制遭到严重破坏”.(黄才贵:《独特地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第354页)这一章地内容,可视为从政治到经济制度变迁地角度,对安顺屯堡明清制度变迁地宏观情况地投射性把握.徐杰舜主编地《雪球·汉民族地人类学分析》一书中,屯堡人被平行排列为“一、四川人;二、云南人;三、贵州人;四、屯堡人”进行了研究.1999年和2000年,由塚田诚之撰文,黄才贵译,在《贵州民族研究》上刊登了两篇有关屯堡人地论文.其一、《贵州省西部民族关系地动态——关于“屯军后裔”地调查研究》从屯堡人在民族识别中地“汉—苗—汉”地指称过程及结果,得出了屯堡人是汉族地一个共同体地认识.其二,《对民族集团应该怎样研究——以贵州“屯堡人”为例》一文指出“在历史地演变中,‘屯堡人’有可能形成了人们共同体地雏形.估计,可能被选择为在近现代中具有人们共同体特征地处于同一性动态过程地汉族下位集团”.此文较之前文更强化了屯堡人作为一个人们共同体在历史变迁地动态过程中由于其诸多同一性而成为汉族下位集团地观点.考虑到日本学者关于“人们共同体”理论范畴地学术背景,塚田诚之对屯堡人地界定具有了与日本学界对中国农村研究传统结论所不同地新意.桂晓刚地《试论贵州屯堡文化》也屯堡人地形成及一些独特地文化表现形式进行研究,认为屯堡人最初形成于明初贵州地军屯,其后汇融了大量陆续进入屯堡地区地汉族移民;文章分析了屯堡人在居住、艺术、服饰、语言、习俗等方面文化地表征,指出屯堡文化形成于特定地历史背景,受特殊历史人文环境、社会组织结构地影响.21世纪以后,更多地学科进入屯堡研究地视野.《屯堡文化研究》、《略论屯堡文化地价值取向》、《田野视角中地屯堡人研究》、《安顺屯堡人主体由来新探》、《屯堡乡民社会地特征》等文章,对屯堡文化作了流变及存因地结构分析,指出现在我们所称地屯堡人,应该不仅仅指明初屯军者地后裔,也包括同期入黔或后来因种种原因入黔地移民地后裔.如翁家烈地《屯堡文化研究》认为“屯堡人”是清代废明代卫所屯田制后对分布在贵州省黔中地区明初屯军后裔地专称,至今比较完整地保持着明代江南汉族文化地形式与内容,比较系统地分析叙述了屯堡文化地诸种特征;王春光地《村民自治地社会基础和文化网络——对贵州省安顺市J村农村公共空间地社会学研究》从社会学地视野,关注了屯堡社区地文化网络和社会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地作用;万明地《明代徽州汪公入黔考——兼论贵州屯堡移民社会地建构》对屯堡进行社会调查地基础上,从家族入手,追寻徽州汪氏家族一支与汪公入黔地关系,探讨作为社会文化现象地抬汪公仪式在屯堡移植和保存地意蕴,并以此作为探究文化在国家、社会互动中关系中地作用地一个视角,说明明初大规模军事移民地国家行为,伴随着文化移植和文化认同地过程,国家观念通过文化传播深入民间社会,同时民间信仰起了社会整合作用.2005年,孙兆霞等地《屯堡乡民社会》一书以广阔地视野,深入地田野调查和丰富地实证材料,首次对一个典型地屯堡村落进行了多学科与多种方法并用地整体性考察和系统――结构解析.描述和刻划了屯堡乡民社会与传统地主流乡土社会在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地不同与差异,揭示并回答了屯堡聚落及其文化现象在长期留存中变与不变地张力和秘密;提出了旨在描述和刻划屯堡文化性状结构与系统特征地“自组织机制”和“亚稳定结构”概念,为发现和寻求现代乡村重建地内源性资源及其现代性转换所必需地传统支撑,作出了富有启示地探索与思考,使传统地地方性研究超越了狭隘地地域局限而具有了普泛性地意蕴和价值.2006年,孙兆霞地《试析文化建构性与乡村旅游开发需求指向地关系——以黔中屯堡为例》以较高地起点,将屯堡文化与旅游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2007年,欧廷木、吴晓萍等主编地《屯堡重塑——贵州省地文化旅游与社会变迁》则将屯堡旅游引向了更为宽广地研究.SixE2。
屯堡文化-感受六百年前大明遗风
屯堡文化-感受六百年前大明遗风感受六百年前大明遗风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这里悄悄地传承了六百年,它被当今的学者称之为屯堡文化。
位于中国贵州省中西部的安顺市,这里除了有著名的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之外,安顺的屯堡文化,是贵州又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
屯堡文化的形成与六百年前的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有着密切的关系。
明洪武年间,三十万征南大军入黔,战事平息后奉命屯田戍边,由此繁衍生息,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被称为“屯堡人”,他们至今仍延续着鲜明的军旅屯耕遗风,传承着明朝江淮的汉族古老文明,形成了今天的“屯堡文化”。
在贵州省平坝县,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屯堡建筑、地戏、花灯及明代江南汉族服饰、习俗、语音、歌谣等,被众多学者、专家誉为“大明遗风”。
明王朝为了制止内患,巩固边睡和减轻驻防军队的粮响负担,实施屯田制后,官兵民众,跑马圈地,聚伍为营,聚族而居,立栅建寨,一个个屯堡村落在安顺的山野林间出现。
几十万人的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就这样相继聚落而成今天的屯堡建筑群体。
屯堡人利用安顺一带碳酸钙岩层的丰富资源,从简陋的栅栏式建筑,演变成封闭式建筑结构。
以石头寨墙或村民房墙连体,再配上碉楼、碉堡,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建筑群体。
平坝保留了屯堡文化丰富的历史遗存,各类屯堡文化类型齐全,在黔中屯堡文化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天龙文化景区则是屯堡文化各种类型的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
屯堡文化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
一是屯堡民居。
走进屯堡村寨,看到的是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屯堡人将石头工艺发挥到了极至。
二是屯堡服饰。
主要体现在屯堡妇女身上,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是民俗考古游览观光的活化石,是活着的历史。
三是屯堡地戏。
演员头戴“脸子”,身着长衫,背插小旗,腰系战裙,就竹鞭为金戈铁马,依桌椅象征高山要塞,展现击鼓进兵、鸣金收兵的古代战争景象,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洮州“屯堡文化”研究
洮州“屯堡文化”研究
明朝初定,朱元璋命沐英、李文忠等率军平定“洮州番乱”,待扫荡完残余势力,为巩固边陲要地,控扼藏区,朱元璋令洮州置卫所,屯军设堡,推行屯田制度。
刘贵父子亦奉旨建流顺“红堡子”,并与部下及随后迁入的移民共同屯田戍边,
守御洮州边地安宁。
迨到清朝康熙年间屯田制废止,屯堡人由军事武力集团变为地域生活集团,军人身份也随之成为农民,洮州各屯堡也逐渐演变成村落,但长久屯军的遗风却历经朝代变迁,不仅地名未变,而且其文化中的明朝古韵犹在,江淮遗风仍存,这种残存的江南汉文化与本土的藏文化融合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洮州屯堡文化。
本文以洮州屯堡遗址保存最完整的红堡子村为例,在深入的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从社会变迁、制度变化、聚落生存,文化影响及族群心理认同等方面来对红堡子的历史、文化进行解读,并通过探索红堡子屯堡文化的建构与生成来勾勒出洮州屯堡文化的样貌,同时,希冀通过本文的研究打破了学术界关于屯堡文化只存在于贵州安顺等地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屯堡文化研究评述吴羽龚文静张定贵彭菁宋吉雨安顺屯堡,溯其源,肇始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明初定,朱元璋诏傅友德率30万大军发动了旨在征讨云南元梁王的“调北征南”的政治军事行动。
待残余势力平定,为巩固边陲,控扼云南,朱元璋在包括如今黔中安顺一带的云贵地区广置卫所,设屯立堡,推行屯田制度,令军士戍守屯耕。
迨清代康熙年间屯田制废止,军人转变为民,屯军驻扎之地,遗风渐行渐远,及至今日不少地方仅存其名。
而黔中地区即便屯田制瓦解及其后朝代更替,不仅地名称谓依旧,且其文化中大明遗风犹在,江淮古韵仍存。
600多年来,屯堡生生不息地承袭着明代江南地区的诸多传统习俗,执着地承继着儒家忠、孝、仁、勇、礼、义、廉、耻的价值理念,形成了汉民族独特的亚文化系统。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共存发展,具有独特性、惟一性的安顺屯堡文化由于内蕴的文化丰度和厚度,使其成为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等诸多学科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
同时,屯堡文化随着从地域文化向旅游经济文化的提升,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于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也日益凸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
屯堡文化对贵州的一体多元文化的格局和特征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黔中地区文化重要的成份和深层的底蕴。
但是长期以来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80年代中期,屯堡文化才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外显特征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在地方化凸现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不断升温的同时,屯堡文化也作为强势文化在迁徙环境下传承、变异、建构的典型范例而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前,在现代化与市场化的强劲冲击下,屯堡文化已出现衰变现象,屯堡文化研究也有可能丧失原初形态及意蕴,这些情况增加了研究的现实性和紧迫感,某种意义上甚至有抢救研究的必要。
到目前为止屯堡文化研究成果的数量不少,但大多是对屯堡文化外显事象和屯堡表浅层面的研究,并存在大量重复研究的情况,对屯堡文化研究的具体情况也缺乏系统的研究。
虽然贵州民族学院孙兆霞、中央民族大学徐杰瞬教授、贵州民族研究所蒋立松等人曾经做过简单的梳理,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理论的分析研究。
安顺财校退休教师杜应国先生对屯堡文化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但与本课题到视野也有一定的区别。
本课题的目的在于拟对80年代以来屯堡文化研究文献进行尽可能的收集和整理,将收集到的各类书籍、文章等进行分析,得出屯堡文化研究的大致情况和特点研究的总体状况,对研究特点等进行学理性的分析研究,促进研究资料、成果的相互利用,选择更好的视野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研究。
为今后的屯堡文化研究视野、方法等提供线索,为屯堡文化研究中心的发展和屯堡文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笔者通过各种方法对屯堡文化的书籍(含屯堡文化研究专著和著作中包含屯堡文化研究内容的章节)、期刊论文、学会论文、硕士或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搜集,共搜集到相关研究成果390篇(本)。
这是全力搜集的结果,如有遗漏只能在以后不断补充了。
在对资料进行统计时,对于重复发表的文章,一般以刊发在较高层次上的刊物为准。
会议论文和著作中包含屯堡文化研究的文章如有同时在期刊上发表的,我们一般以在期刊上发表的为准进行统计与分析。
由于涉及到大量的数据统计,一些情况需要说明:一是对报刊上大量的新闻报道及相关文章的处理,成为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因为数量繁多,搜集本身难以全面,加之多为新闻报道,研究价值相对较弱,而本课题主要是对屯堡文化的研究情况进行研究,所以未对报纸上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二是本课题需要对研究主体进行研究,包括研究主体的地域结构,但一些研究者的工作单位变化较为频繁,所以主要以发表文章时作者所在单位来进行分析,因此会出现同一作者在不同区域的情况。
有些文章本身没有注明作者,或者作者的单位无法查询,均未对其单位进行统计、分析;三是为了保证研究目录的完整性,一些与屯堡研究关联度不高的文章我们也进行了登录,但在分析时没有纳入分析系统,所以在统计数据上会有一些误差。
一、百年屯堡文化研究的基本脉络尽管在史料上对屯堡人早有记载,但真正意义上的屯堡研究始于20世纪初。
1902年10月,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贵州省西部安平县(今平坝县)的饭笼塘(今天龙镇)一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后,在其《苗族调查报告》和《从人类学上看中国西南》两本著作中描述了屯堡妇女的头饰、服饰、大脚的外显特征,并作出了“凤头鸡”是“部落民”和“汉族的地方集团”的人类学定义。
1903年4月,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对安平县(今平坝县)和镇宁州(今镇宁县)进行了考察,对屯堡人作出了“凤头苗”的称呼标识。
此后,一直到5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到贵州考察,几乎没有人涉及屯堡文化研究。
1950年,费孝通先生所领导的民族识别调查组涉及到屯堡人族群性质的识别和定位,费孝通先生指出“屯堡人“现在一般被列入‘少数民族’,但也明确了屯堡人是‘汉裔民族’。
”80年代初,屯堡地戏赴法国巴黎、西班牙参加马德里等地演出,到1990年代中期,安顺地戏应邀外出访问表演成为热潮,过去认为是封建形式的“跳神”以“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登场,屯堡文化的研究以地戏为切入点重新开始了。
据统计从1983年到1989年间,屯堡文化研究主要为地戏研究,有屯堡文化研究的著作4部,全部是研究地戏的。
论文9篇中有8篇是研究地戏的,另一篇《保持明朝遗风的汉人—安顺屯堡人》则是探讨屯堡人的民族归宿。
90年代后,屯堡文化研究热开始出现,如1990年《安顺地戏论文集》的出版,可视为地戏出国后本土学者在地戏事象研究上的一个回应。
1994年,原安顺市政协出版的《安顺文史资料》第十五辑,专集刊登了安顺地方学者和文化人对屯堡文化的专题探讨和相关资料摘选。
本书围绕屯堡人的来源、屯堡村寨的起源和名称、屯堡文化事象、屯堡区内重要宗教活动场所、安顺地戏、屯堡名人等内容进行介绍性探讨。
仅有周道祥的《明代时期安顺的交通概况》、《浅谈安顺屯堡文化的源流与存因》两篇文章,涉及到对整个屯堡文化存因的地理原因的探讨。
1995年秋,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组织调查组,发表了《贵州少数民族爱国主义·屯堡人专集》,对“屯堡人”进行了调查与探讨,从这次调查所形成的成果看,较之以前的屯堡研究有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对单个屯堡村镇的调查更注重对其经济、社会历史内在关系方面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外显文化事象的介绍;其二,对屯堡文化整体把握时注意到了形成这些现象的社会结构、心理特征和传统因素与历史变迁的关系。
90年代末,屯堡文化随着贵州文化研究的深入进入了相关专著的视野。
其中有以黄才贵《影印在老照片中的文化》、《独特的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史继忠《解读贵州文化》、集体编著的《贵州六百年经济史》等书为代表。
《解读贵州文化》以汉文化在明代对贵州的输入及以后形成的影响为阐释路径,展开对屯堡文化的讨论;《贵州六百年经济史》从经济史角度,对明清时期安顺屯堡宏观经济情况进行了投射性把握;《独特的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在最后一部分以《军屯制度及屯军后裔的制度观》为题,以安顺屯堡区为主要阐释载体,从“卫所设置与贵州建省”、“社会变革与制度转换”、“黔中屯军后裔的制度文化观”三个方面论述了贵州自建省以来,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总趋势是由封建领主向封建地主制过渡,并使残存的奴隶制和原始公有制迅速瓦解。
卫所军屯是引起变革的一个重要基因。
“它一方面使得地主制经济迅速发展,在地主制经济发展的刺激下,又使得卫所屯田制遭到严重破坏”。
(黄才贵:《独特的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第354页)这一章的内容,可视为从政治到经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安顺屯堡明清制度变迁的宏观情况的投射性把握。
徐杰舜主编的《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一书中,屯堡人被平行排列为“一、四川人;二、云南人;三、贵州人;四、屯堡人”进行了研究。
1999年和2000年,由塚田诚之撰文,黄才贵译,在《贵州民族研究》上刊登了两篇有关屯堡人的论文。
其一、《贵州省西部民族关系的动态——关于“屯军后裔”的调查研究》从屯堡人在民族识别中的“汉—苗—汉”的指称过程及结果,得出了屯堡人是汉族的一个共同体的认识。
其二,《对民族集团应该怎样研究——以贵州“屯堡人”为例》一文指出“在历史的演变中,‘屯堡人’有可能形成了人们共同体的雏形。
估计,可能被选择为在近现代中具有人们共同体特征的处于同一性动态过程的汉族下位集团”。
此文较之前文更强化了屯堡人作为一个人们共同体在历史变迁的动态过程中由于其诸多同一性而成为汉族下位集团的观点。
考虑到日本学者关于“人们共同体”理论范畴的学术背景,塚田诚之对屯堡人的界定具有了与日本学界对中国农村研究传统结论所不同的新意。
桂晓刚的《试论贵州屯堡文化》也屯堡人的形成及一些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进行研究,认为屯堡人最初形成于明初贵州的军屯,其后汇融了大量陆续进入屯堡地区的汉族移民;文章分析了屯堡人在居住、艺术、服饰、语言、习俗等方面文化的表征,指出屯堡文化形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受特殊历史人文环境、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
21世纪以后,更多的学科进入屯堡研究的视野。
《屯堡文化研究》、《略论屯堡文化的价值取向》、《田野视角中的屯堡人研究》、《安顺屯堡人主体由来新探》、《屯堡乡民社会的特征》等文章,对屯堡文化作了流变及存因的结构分析,指出现在我们所称的屯堡人,应该不仅仅指明初屯军者的后裔,也包括同期入黔或后来因种种原因入黔的移民的后裔。
如翁家烈的《屯堡文化研究》认为“屯堡人”是清代废明代卫所屯田制后对分布在贵州省黔中地区明初屯军后裔的专称,至今比较完整地保持着明代江南汉族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比较系统地分析叙述了屯堡文化的诸种特征;王春光的《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网络——对贵州省安顺市J村农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研究》从社会学的视野,关注了屯堡社区的文化网络和社会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万明的《明代徽州汪公入黔考——兼论贵州屯堡移民社会的建构》对屯堡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从家族入手,追寻徽州汪氏家族一支与汪公入黔的关系,探讨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抬汪公仪式在屯堡移植和保存的意蕴,并以此作为探究文化在国家、社会互动中关系中的作用的一个视角,说明明初大规模军事移民的国家行为,伴随着文化移植和文化认同的过程,国家观念通过文化传播深入民间社会,同时民间信仰起了社会整合作用。
2005年,孙兆霞等的《屯堡乡民社会》一书以广阔的视野,深入的田野调查和丰富的实证材料,首次对一个典型的屯堡村落进行了多学科与多种方法并用的整体性考察和系统――结构解析。
描述和刻划了屯堡乡民社会与传统的主流乡土社会在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与差异,揭示并回答了屯堡聚落及其文化现象在长期留存中变与不变的张力和秘密;提出了旨在描述和刻划屯堡文化性状结构与系统特征的“自组织机制”和“亚稳定结构”概念,为发现和寻求现代乡村重建的内源性资源及其现代性转换所必需的传统支撑,作出了富有启示的探索与思考,使传统的地方性研究超越了狭隘的地域局限而具有了普泛性的意蕴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