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合集下载

全县经济运行存在问题及对策

全县经济运行存在问题及对策

全县经济运行存在问题及对策一、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转型发展的压力;在新常态经济下,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县传统依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经济优势不断减弱,而非金属新型材料、碳酸钙中下游、新能源产业、健康服务业等新的支撑力量尚在形成之中,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亟待根本破解;二是结构优化的压力;工业上,我县一些传统制造业、初级加工业项目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农业上,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档次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第三产业上,新兴服务业、电子商务、商贸流通等新业态发展刚刚起步,基础较差,经验不足;三是要素约束的压力;土地方面,国家加强土地管理,特别是将未利用地也纳入计划管理,政策红线压缩了县域建设用地空间;资金方面,目前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的总量仍是杯水车薪;劳动力方面,劳动力价格正在逐步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不足;二、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优势一是基础支撑方面;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增长方式换档升级,我县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发展基础得到夯实,支撑能力明显增强,特色产业初步形成,特别是随着光伏发电等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后发赶超潜力巨大;二是产业转型方面;随着沿海地区新一轮产业集群式转移,有利于我们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突出1-2个主导产业,强化产业招商,承接产业转型,拉长产业链条,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资源优势方面;我县矿产、旅游、生态资源丰富,近年来,我们坚持做好生态、特色两篇文章,以碳酸钙为主的非金属材料和以辛夷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经济初具规模,以山水风光游、佛道文化游、休闲度假游和养老养生游为主的旅游服务业势头迅猛,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优势进一步增强;四是国家政策方面;国家将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薄弱环节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和重要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资力度,使我县能够争取更多的国家支持;三、加快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一是强化主导产业培育;按照县有百亿产业集群的目标,着眼资源配置、产业基础和群众意愿,从差异化入手,围绕做足资源、做大产业、培育龙头,把南召的主导产业拢起来,培育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关联配套、集聚发展的主导产业集群;工业上,重点培育以碳酸钙为主的非金属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围绕碳酸钙粉体生产形成全产业链条,力争到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超百亿元,让“中国钙都”的梦想成为现实;农业上,注重发挥中国辛夷之乡、中国柞蚕之乡、中国玉兰之乡这三个国字号品牌的优势,强力发展以辛夷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柞蚕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玉兰为主的苗木花卉业,把农业做成工业,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做强旅游业,实现三产融合;同时,加快发展养老养生产业,依托南阳万家园养老产业集群,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老年病预防治疗、保健养生、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全省首个养老产业集群;二是提升载体平台水平;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以产业集聚区和商务中心区为龙头,非金属新型材料、碳酸钙中下游、石材、汽配铸造、农业精品示范园等区中园建设为支撑,依托鑫泰钙业等重点骨干企业,带动整合产业链条,促进经济集约集聚发展;加快关键性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不断强化适合园区发展需求的物流、金融、咨询等专业化配套服务功能,以人性化、特色化的园区环境增强产业吸引力;同时,支持各乡镇结合自身产业发展情况,加大资源、要素、服务整合力度,建设专业园区、子园区,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三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共性需求,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鼓励和引导专业园区、骨干企业树立高端合作理念,拓展与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合作与交流,创建品牌、申报专利,依托重点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技术研究中心、设计中心、检测中心、信息中心、交易中心,抢占市场话语权;同时,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围绕生态和特色做文章,带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物流、配送、电商、金融服务等在内的消费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四是坚持全域景区化发展;坚持景景相连、景城融合、城乡一体,把全县当作一个景区来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统筹推进、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县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的目标,全面推进生态、旅游、人居功能复合发展;把绿色作为底色,加强生态建设,把景区作为焦点,打造多彩景观,把城镇作为载体,建设美丽南召,走出一条具有南召特色的生态观光型城镇化道路;四、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及区域合作的意见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扶持;请求市里结合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规划,组织市直职能部门到我县调研,尽快出台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加快库区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同时,加快建立生态功能区补偿机制,设立南阳市生态保障补偿基金及碳排放量交易中心,以迅速解决南召在生态保护方面的资金瓶颈;二是加大项目支持;建议在省、市项目资金切块使用上予以倾斜扶持,特别是在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上,凡南召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优先上报争取,对已下达项目要加大省、市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减轻我县财政压力;同时,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建议在建设项目审批备案过程中,进一步简政放权,明晰市县审批、核准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对列入市重点的建设项目,在审批、土地、资金保障上予以优先倾斜,加快市直部门联审联批进度;三是增加要素保障;由于项目用地严重不足,很多有技术、有前景、符合产业政策的好项目迟迟无法落实建设,请求市里在用地指标上对南召给予倾斜照顾;我县地方财力有限,现有投融资平台融资规模较小,企业融资能力不足;建议适度降低融资和财政担保门槛,支持我县联合捆绑发行债券,盘活资本市场,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发展扶持资金上予以倾斜,帮助我县企业克服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能力不足等问题;四是完善发展机制;在差异化发展上,建议市里统筹做好产业布局,根据各县区的资源、产业、区位等多方面因素,制定重点发展产业目录,通过政策引导、要素保障等行之有效的手段,促进各县区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升级,防止产业同质化、竞争无序化等问题加剧;在一体化发展方面,建议市里根据全市产业发展情况,研究提出全市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培育区域龙头企业集约集聚发展,各县区围绕全市主导产业,按照县域产业具体情况,进行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努力形成区域主导产业集群;。

焦作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焦作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焦作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焦作市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焦作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城乡优势明显。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水平低、生态环境破坏等。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焦作市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仍为传统工业和集约化种植业,与现代服务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传统工业和集约化种植业相对落后,资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如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关键所在。

对策:应该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和引导,加大对前沿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力度。

同时,政府应该实行优惠政策,例如减免企业税费,强化安全生产措施等,鼓励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此外,还需通过加强对财税政策的优化和完善,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焦作市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科技创新水平低目前,焦作市县域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瓶颈,主要体现在缺乏自主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受到限制,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

对策:应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优化创新生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政府应该加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鼓励各级科技机构和企业深化合作,积极打造科技孵化基地和创新生态系统,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同时,还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资本投入的保障,提高科技成果商业化的成功率。

通过上述举措,提升焦作市县域科技创新水平,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生态环境破坏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焦作市县域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水质污染、土地荒漠化、空气污染等问题日渐严重,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

对策:建立科学的生态保护体系,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控制措施,加强环保执法力度。

县长在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

县长在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

县长在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主要是为了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研究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方向,为全县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规划和安排。

过去一年,全县工业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全县工业经济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全县各乡镇、企业之间存在差距,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传统产业过多,缺乏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

三是环保压力加大。

受环保政策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企业的生产、排放和环境治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制定合理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首先,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其次,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最后,加大环保投入,加强对企业的环保督导和监管,引导企业加强环保意识,采用更加清洁和环保的生产技术和工艺。

各位领导、代表、嘉宾们,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在全县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以科学的手段、有效的措施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必将能够实现全县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最后,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为了更好地推动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支持和服务。

一方面,我们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化财政补贴政策和使用方式。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八大问题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八大问题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八大问题县(市)域经济是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总体来讲,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较大。

从目前看,我国县域经济主要存在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单一,环境问题突出,这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全国大多数县市的县域的工业经济都存在企业数量多,但规模普遍较小,骨干企业少,产业层次低,重复建设严重,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整体看,我国农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仍然偏低,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经营和常规大田种植还相当普通,市场农业、高效农业发展不够。

农民收入尽管每年都有增加,但增幅明显减慢。

三是民营经济发展不快,整体素质不强。

我国县域的民营经济虽有所发展,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突出,与主体地位相差甚远。

特别是缺乏有影响、大规模、高科技的骨干民营企业,大多还是从事个体经营和初级加工,难以对县域经济形成有效支撑,在较大程度上弱化了全市经济增长的基础,造成经济增长缺乏应有的活力。

四是小城镇建设滞后,功能发挥不明显,转移农业人员难。

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萎缩,农民收入的减缓,财政支付能力的弱化,以及市场化运作不够到位等,小城镇建设步伐放慢了。

同时,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城镇功能的发挥,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减弱,吸纳、转移农业人员逐年下降。

五是财政拮据,一些乡、村债务包袱沉重,促进经济发展难.本级财政基本上是个吃饭财政,几乎没有资金支持经济建设。

六是县域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县一级掌握了国家最多的土地和环境资源,应该特别注意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把土地收益增值与农村长治久安相结合。

发展县域经济绝不能离开科学发展观。

地方政府不能搞GDP崇拜,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要真正让农民享受到国民待遇,通过制度创新为“三农”问题和县域经济腾飞找到合理的出路。

七是新时期“三农”问题出现的一些新特点:一是是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农民增收主要不是来自于农业,而是来自于务工务商的收入,因此要注意给农民创造新的二三产业就业机会,注意保护农民工的权益;二是农业市场的竞争在加剧,这需要我们寻找更多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保护农业这个弱质产业的办法;三是农民失业失地的问题日益尖锐,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四是新一轮农村制度创新日益紧迫。

县域工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域工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域工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全面了解和总结我县工业发展的情况,特向各位领导和同事汇报如下:
一、工业总体情况。

我县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不断延伸。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县工业发展前景广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二、主要产业发展情况。

1. 传统产业升级。

在传统产业方面,我县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2. 新兴产业崛起。

同时,我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大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领域的投入,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我县还面临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环保压力不断增加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解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县工业发展,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环保治理力度,促进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以上就是我县工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能够给予指导和支持,共同推动我县工业经济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链条偏短,资源浪费严重。

"十五"期间,忻州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亦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成就显著。

但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链条偏短,资源浪费严重等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集中表现为"产业集中度低,装备水准低、科技含量低、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相应带动了"高能耗,高污染"。

这些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是项目带动不足,经济亮点较少。

由于受"区域限批"影响,一批项目不能如期开工、建设和投产,项目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三是宏观政策变化,政策约束趋紧。

中央提出又好又快的方针,节能降耗,淘汰落后,污染整治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陆续实施,忻州市作为全省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工业将面临巨大的节能压力,淘汰压力和环保压力。

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要正确把握,积极应对,把节能降耗,淘汰落后等工作抓好抓实,把不利因素转化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的机遇,抓住重点,切实转变方式和发展模式,开创忻州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l 一 11 月,我州工业经济总体运行虽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受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影响,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疲软,自 9 月份以来工业经济一直处于下行状态,部分企业减产甚至停产,全州工业经济形势异常严峻,且有进一步加深趋势。

主要体现在: ( 一 ) 工业增加值和增速持续双降。

10 份工业增加值比 9 月减少 1.4 亿元,增速回落 5.1 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 11 月工业增加值又比 10 月再减少近 4000 万元,增速再回落 2.8 个百分点; 11 月工业增速首次回落到 20 %以下为 18.1 %,同比创三年以来的最低,预计工业增加值的增速短期内可能将继续下行。

( 二 ) 冶金、化工、煤炭行业停产面大,开工率低。

县工业经济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县工业经济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县工业经济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一、基本情况**县辖*镇*乡,**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万人,其中贫困人口**万人。

总耕地面积为**万亩,草地面积**万亩,林地面积**万亩。

近年来,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走集约化、循环生态化工业发展道路,夯实了工业发展的基础。

发挥资源优势,初步建立了***、***、***和***等四大工业体系。

工业集中区道路、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良好,已有**家企业入驻,工业发展的平台已初步建立,工业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项目储备不足,整体质量不高。

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大企业、大项目少。

特别是与省、市要求的招大商、大招商要求相差较远。

**年元月份储备工业项目**个,筛选从工信渠道上报争取补助和贷款贴息项目**个,从发改渠道争取的项目**个。

由于企业对项目管理工作认识不够,对前期可研、环评等手续投入不足,造成项目上报和争取困难。

还没有形成积极主动争取项目的氛围和良性循环。

2、工业发展基础薄弱,融资困难。

工业企业投入不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县上省工信委审批的两家担保公司,**年审批的私营企业**公司经营不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年审批的**公司今年才开始拓展业务。

3、企业发展缺乏技术人才,技术创新不够,持续发展缺乏后劲,新产品开发不够。

4、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入驻企业少,集聚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5、还没有形成集全社会力量建设工业集中区的良好氛围,各部门、各乡镇为集中区招引企业的积极性不够。

6、工信局在机构整合后,职能多,业务量大,任务重,职工队伍结构不合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解决办法1、大力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高度重视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特别是要构建工业园区框架,达到使外地客商一看我们的园区就喜欢投资的目标和效果。

工业园区内的路、水、电、暖、污等,能从发改、财政和工信系统争项目的积极谋划,认真做好前期,做到凡有国家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务必争取到。

关于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于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于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与对策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工业经济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以及改善居民生活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县的工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因此,为了加快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与对策:一、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投入要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首先需要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投入。

政府应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用于引进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提供贷款和补贴以扶持本地企业,激发其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同时,我县还应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以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要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必须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应该鼓励和引导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领域发展。

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此外,还应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促进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支持与服务四、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要加快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

应积极引进外资,吸引外资企业投资我县的工业领域,促进工业的技术创新和降低成本。

同时,我县还应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升我县的工业竞争力。

五、加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要加快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污染和非法排放行为。

同时,应推动工业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低碳发展模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此外,还应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工业,提升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加快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和挑战。

只有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投入、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支持与服务、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以及加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我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关于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于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4、人才匮乏。据统计,我县工业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素质不高,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管理人员极少,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也不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研力量不强。人才状况可以从重点企业抽样调查来看(下表)。
四户企业中,鑫源冶炼公司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为6人,占职工总数的2%,68.4%的人为初中以下学历;高级技术职称人数2人,占职工总数的0.7%;鸿生化工公司本科以上学历人数、高级技术职称人数和苏村煤矿高级技术职称人数均为空白。就是人才状况最好的孟电水泥公司,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也仅有12人,占职工总数的2.7%,高级技术职称人数5人,占职工数的1.1%,人才短缺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一、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08年底,全县共有国有、二轻及重点民营工业企业321个,其中:国有工业企业9个,集体(二轻)工业企业16个,民营工业企业296个。按规模分:年产值达亿元的企业4个(鑫源冶炼有限公司、鸿生淀粉有限公司、孟电集团陵川水泥公司和晋城天成化工有限公司);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10000万元以下的企业9个(苏村煤矿、关岭山煤矿、鸿生化工有限公司、老西沟煤矿、司家河煤矿、双扶煤矿、达利机电化工公司、宏峰化工有限公司、世鑫电化有限公司);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20个。
2、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近年来,我县狠抓工业结构调整,基本构建起以煤炭、化工、冶炼铸造、建筑建材为重点的特色工业体系。
煤炭产业通过大力开展煤炭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不断加大对煤炭资源的整合力度,煤矿生产集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在发展中不断优化升级。2008年煤矿仅存27座,生产能力达到372万吨。与此同时,全县煤炭企业纷纷进行转产转型,10个重点煤矿全部有了接替产业。2008年煤炭行业上交税金15898万元,同比增长49.6%,较“十五”末增长61%。化工产业积极发挥我县产业资源优势,突出拳头产品,提高生产集中度,使化工产业不断上档升级。规划建成四个二硫化碳集中区和三个二硫化碳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引进了湖南株洲天成化工公司延伸开发橡胶硫化促进剂系列产品,提高了二硫化碳就地转化能力。同时,新上行源化工、双河钙业等一批资源开发型企业,今后化工产业有望成为我县的一项优势产业。冶铸产业不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关闭了67座100立方米以下、总容积1888立方米的小高炉,新上了450立方高炉配套铁水连铸项目,彩虹铸造、金烽工贸、鸿翔铸业三个离心铸管扩改和盛邦铸造有限公司不锈钢精密铸造等项目,企业规模及延伸开发能力不断增强。建材产业按照“提高产品档次、开发新型建材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新上了孟电集团陵川水泥分公司日产3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6个年产1亿块的煤矸石烧结砖项目建成并投产,扩大了周边市场的占有份额,提高了建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在 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温 景会 ( 哈尔 齐齐 市拜泉县 信息中心)
摘要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坚持提高质量与扩大总量并举 , 快结构调 工 业化 的 关键 。 加
整和 产 业 升 级 。这 对做 好 经 济 欠 发 达 地 区 经 济 工作 非 常重 要 。面 对 宏 观调 控
新形势 , 积极探索一条体现区域性、 注重科学性、 富有创造性的工业发展之路 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经途径。为此 , 本文论述了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及县域工业发展面临 的形势和问题 , 并提出了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实现县 域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的思路。 关 键 词 : 域 经济 新 型 工 业 化 形 势 和 问题 思 路 县
23 加 快 工 业 园 区和 中小 工 业 项 目集 聚 区建 设 ,积 极 扶 持 中 小 . 企 业发 展 , 力 发展 民营 工 业 经 济 。 业 园 区和 中 J I业 项 目集 聚 区 大 工 j x 是 工业 经 济 发 展 的载体 , 是 推 进 工业 化 带动 城 镇 化 的有 效 途 径 。 也 从 工业化的发展趋势看 , 中小 企 业 有恒 久 的 存 在 价 值 , 且 向 着 “ 而 并 小
专 、 而 精 、 而 高 、 而 强 ” 方 向 发展 ,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中 有其 独 小 小 小 的 在 特 的作 用和 功 能 。 我 国 改 革开 放 以来 发 展 起 来 的 一 些经 济 强 县就 是 0 引言 依 靠中小企业起步的。 要根据资源特点和地 域条件规划乡镇工业 园。 工业 是 国 民经 济 的基 础 , 业 化 是 现 代 化 的 必 由之 路 , 力 发 展 工 大 建 设 工业 园 区解 决 了工 业 项 目集 约 用 地 , 免 了基 础 设 施 重复 建 设 , 避 工业是我 国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 的基本要求。加快工业发 克服 了环境容量不足等工业发展与产业 政策之间的深层次矛盾 , 将 展 是 提高 国家 竞争 力和 整体 实 力 的迫 切 需 要 。 在县域 内形成功能定位明确 、 特色鲜明、 具有较强竞争力 的块 状经济 县域 经 济 是 国 民经 济 的 基 本 单 元 , 以县域 为 中心 , 乡镇 为纽 是 以 区域 , 动 县域 工业 化 向更 高 层 发 展 。 推 带 , 农村 为基 础 和 腹地 , 对独 立 , 能 齐备 的经 济体 系 。 域 经济 以 相 功 县 24 立 足 于 农业 资源 加 快 发 展 农 产 品 、 产 品加 工 工 业 , 农业 - 畜 以 的 强 弱直 接 影 响 国 民经 济 的 发展 速 度 、 行质 量 和 后 劲 , 我 国 国 民 运 是 产 业化 和 城 镇 化 促 进 工业 化。 域 都 拥 有 丰 富 的农 产 品 资 源 , 足于 县 立 经济 的基 础 经 济 , 本 支柱 和 统 筹 城 乡经 济社 会发 展 的 重 要环 节 , 基 发 农业资源发展工业 , 是县域工业的 自然选择 , 也是带动新农村 建设 的 展壮 大县 域 经 济 , 于 解决 我 国 的“ 农 ” 对 三 问题 , 进 国 家 的经 济 和 社 推 有 效途 径 。 牧 产 品 加工 业 投 资 相 对 少 、 本 相 对 小 、 工层 次 多、 农 成 加 加 会发展 的现代化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 工 潜 力 大 , 县 域 现 实 的工 业 化 带动 农 业 产 业 化 、 镇 化 道 路 , 大 是 城 应 实 意 义。 有可为。要谋划更多的有规模 、 有品牌、 能前延后伸拉长产业链的农 1县 域 工 业 发 展面 临 的 形 势 和 问题 产品、 畜产品加工工业项 目。 出台优惠和鼓励政策 , 降低项 目准入门 资料 表明, 大部分工业基础较 好的县 , 财政收入 的 8 9 来 自I 00 槛, 推行承诺服务 , 简化办事程序 , 提高行政效率 , 广泛吸 引外来资本 业, 工业成 为县域经济跨越 式发展 的主要推动力。要保持工业持续 、 和社会资本投入项 目建设 , 改革 了县 乡财政体 制, 这些都可 以为加快 健康 、 快速发展 , 既符合 国家产业政策又能结合县的实际又 快又好发 工业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 , 还要结合实际研 究财政支持工业, 工业反 展, 还要解决很 多深层次的矛盾和 问题。 一是资源依赖型产业 比较突 哺农业的政 策和措施。尤其在 项 目的前期投入和服务上要给予更多 出 ; 是龙头、 二 支柱 企业 的规 模 和 带 动 作 用 还 不 够 强 : 是 产 业 链 还 三 的财政支持。 不 完 整 , 能减 排 , 环 发 展 的 新 型工 业 体 系还 没 形 成 。 四是 企 业 科 节 循 25解决好建设新型工业 的融 资难 问题 , . 促进县域 工业健康 、 持 技创 新和 管理 水平 还 要 大 幅 度 提 高 。环 境 保 护 方面 的 制 约和 融 资 难 续发展。 适时 、 充足 的资本供给是制约县域工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疏 的 问题 还 没 有 根 本 的解 决 办 法 。 通 县 域 中 小企 业 的融 资 渠 道 , 决 县 域 工 业 发展 中 的资 本短 缺 , 是 解 一 综合 分析国内外形式势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 多有利 在 国有 银 行 内部 建 立 专 门 以县 域 民 营企 业 为 主 要 服 务对 象 的 中小 金 条 件 和 发展 机 遇 . 是 有 资 源 、 场和 劳动 力优 势 。 二 是 国 家实 施 中 一 市 融部 门, 进而探讨成 立专业银行 , 一步促进对县域民营企业等中小 进 部崛起战略, 以获得更多的政 策和 资金扶持 , 可 也能更多承 接沿海发 企 业 融 资 的 支持 力度 。 二 是 鼓 励 各 级政 府 协 助 建 立 面 向 县域 民营 企 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 三是在原有 的工业基础上培育优势企业 , 以形 可 业 发 展 的 商 业化 经 营 的投 资 基 金 。 以专 业 基 金 贷 款 方 式 对县 域 民营 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招商 引资平 台,有利于工业在一个较 高和较好 企业进行融资支持。 基金筹措可以县域 民营企业的互组金 、 用担保 信 的基 础 上 加快 发 展 。 四是 国 家 大 力 转 变经 济 增 长 方 式 , 展 循环 经济 发 金、 财政 基 金 为主 要 来 源 。 是 建 立 县 域 民 营 企业 的信 用 担保 机 制 缓 三 有 利 于 利 用高 新 技 术和 绿 色技 术 改 造 提 升传 统 产 业 。 解贷款担保难 ,以政府 的积极介入为前提,以市场的有效运作来推 2 加 快 建设 新 型 工 业 的 思路 动 。四是 采 用 股份 制动 员 民间 资 本 进 行投 资 。 持 、 范 、 支 规 引导 、 督 监 实 现 县 域 工业 又好 又 快 发 展 , 要 全 面 贯 彻 落 实 党 的 “ 七 大 ” 就 十 民 间融 资 , 善投 资 环 境 , 改 引进 外 资 。 关于 科 学 发 展 、 建和 谐 的指 导 思 想 , 持 走 资 源 消耗 低 、 技 含 量 构 坚 科 26 加 强 企 业管 理 , 力协 调 工业 经济 运行 , 力 发 展 工 贸一 体 . 全 大 高 、 境污 染少 、 济 效 益 好 的新 型工 业 化 道 路 。 学 合 理 配 置 资源 , 环 经 科 化 外 向 型经 济 。 提 高 工业 经 济 运 行 的质 量 和 效 益 是县 域 工 业 又好 又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的, 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兴工业 , 努 快发展 的重要方面。 要一手抓企业管理 , 一手抓科技创新。完善监测 力提升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 推动 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分析和预测预警手段 , 好政策指 导和信息 引导 , 做 为企业经营提供决 21扩张规模、 . 培育支柱 , 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企业和产业。实施 策依 据 , 调 解 决 企 业 在 生 产 经 营 中 的 问 题 , 导企 业 强 化 管 理 , 协 引 安 大企 业 、 大项 目带 动 战 略。 培 植 一 批 骨 干 企业 , 引领 工 业 发 展 的 重 是 全 生产 , 能 降耗 , 高 效 益 。 域 工 业 提 高 经济 效 益 , 强 竞 争 力 必 节 提 县 增 要保 证 , 实践 也 证 明 重 点 大企 业 是 拉 动 县 域 经 济发 展 的重 要 力量 , 要 须 适 应 市场 需 求 的变 化 , 靠 科 技 , 断 推 出新 产 品。 企 业 是 技 术创 依 不 有工业振兴靠骨干的意识 , 坚持择优扶强 , 培育优势重点企业。要按 新的主体 , 要鼓励企业坚持技术引进与 自主创新相结合 , 技术的先进 照规模经济 的要 求, 以优势企 业为龙头 , 以资产联 系为纽带 , 促进生 性相统一 ,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培育一批 以资金、 技术、 知识密集 产 要素 的优 化 组 合 , 照做 大 做 强 的原 则 , 过 市 场 机 制作 用 和 政 府 按 通 型为主体 的科技 先导型企业 , 开发具有独特风格 的先进实用技 术, 形 推 动手 段 , 搞好 现 有 企业 整合 和 发 展 , 实现 规 模 扩 倍 、 益 翻 番 , 成 效 形 成-  ̄ 具有比较优势行业和产品。鼓励和扶植大企业和有条件 的企 - t t 大 企业 集 团 业 建 立 自 己的研 发机 构 和 科 技 中心 。是 耍 大 力扶 植 这 些企 业 创 造 一 22 调 整 工 业 结 构 , 快 技 术 改造 , 进 节 能减 排 , 展 循 环 经 . 加 推 发 批名牌产品 , 造就一批名牌企业 , 县域工业的知名度和竞争 力。 济 。 域 经 �

县域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县域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县域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虽然近几年工业结构得到调整,但传统工业、资源初加工企业仍占较大比例,企业产品附加值仍不高,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少。

2、我县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但受国内外宏观形势影响,部分企业运行出现困难,如出口相关联企业熙可连续出现亏损、因出口量降低与之关联的包装用纸生产企业不得不开辟国内新市场或进行转产(**纸厂瓦楞纸改为卫生纸生产线);产能过剩行业(如钢铁行业)下游企业耐火产品利润率降低;房地产相关联企业,如玻璃、混凝土、陶瓷企业和以往相比有下降趋势;水泥等企业另外因节能因素同比微增长或下降。

3、小微企业发展制约因素依然较多。

小微企业融资难、资金紧张、用地指标紧张等问题依然存在,企业难以为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及生产转型。

(融资难原因:1、国家融资政策调控;2、部分工业企业和最近新上项目没有办理土地、规划手续,而这些手续是企业用于向银行进行贷款抵押的必要条件,企业虽然有强烈的资金需求、银行也由房贷的愿望,但建立信贷关系受到限制。

3、部分工业企业没有专业财务人员,财务制度及财务账不健全;4、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大,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在小麦、玉米等农产品收购旺季对短期粮油贷款需求增大,大量融资难也制约着企业规模发展效应。

)(用地指标紧张:政策原因)。

4、纺织、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及企业出现了用工紧缺的情况,有的已影响到企业满负荷生产;企业发展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中高级人才需求仍较大,企业扩大再发展受到人力资源的限制。

(原因:技术工人紧缺:1、培训需要周期;2、取得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在发达地区更好就业、工资水平更高;3、年轻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

中高层人才紧缺:1、我县大部分企业仍是家族管理模式,和江浙发达地区相比,生产规模小、管理及技术水平落后,职业经理人招聘后往往需要成为多面手,职业发展规划不清晰吸引力小;2、县域经济配套软环境发展落后,比如职业经理人再培训机构、大学城等教育资源落后,消费娱乐水平及城市发达水平低,中高级人才工作软环境吸引力较差)。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是指针对当前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革和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效率,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系列措施。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来应对。

本文将对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问题分析1.产能过剩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凸显。

一方面,工业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增加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产能过剩也会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

2.产业结构单一我国工业经济结构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特别是传统产业仍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

这种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导致了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不均衡,无法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科技创新不足在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一直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当前我国工业经济中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不够深入,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不足。

4.环境污染严重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五、对策建议1.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产能过剩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

推动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也需要注重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大对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2.优化产业结构为了解决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可以采取优化产业结构的措施。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高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使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和均衡。

3.加强科技创新针对科技创新不足的问题,应该加强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加大政府科技创新投入。

促进企业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十一五”期间哈巴河县经济运行质量、总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尤其是工业经济经受住了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的严峻考验,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工业经济;国民经济;经济结构;股份制经济;矿业经济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1-0003-03“十一五”时期是哈巴河县经济发展极不寻常的五年,也是面临机遇和挑战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为“十二五”及后期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 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一五”gdp年均增长12.7%,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6.53%。

“十一五”末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47.33%,拉动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工业占gdp的比重都在五成以上,工业占gdp的比重由2005的23.46%提升到2010年的56.3%。

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年均增长52.5%,工业经济拉动财政收入实现了“翻番”和“倍增”效应。

2 工业经济取得新突破,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哈巴河县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1亿元,是“十五”末的7倍,年均增长36.53%,比全地区“十一五”年均37.48%的增长速度低0.95个百分点。

5年当中,工业总产值以2010年的24.9亿列最高,工业增加值以2007年的16亿列最高,其中2006年首次突破10亿元,仅该年的工业增加值就是“十五”期间累计完成量的3.87倍。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总量由2005年的24.14%提高到2010年的34.33%。

这是哈巴河县工业经济自身特点的反应,也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体现,更是哈巴河县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证明。

xx县工业经济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xx县工业经济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xx县工业经济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一、概况xx县工业经济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据统计,截至2019年,xx县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5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6家,国家级、省级企业7家,县级示范企业25家,显示了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xx县工业以机械、电子、化工、建材、轻纺、食品、饮料等产业为主,形成了一批以“xx特色”命名的品牌。

其中,xx县某某公司的某某产品于2019年荣获全国质量标杆企业称号,xx县某某公司的某某产品连续五年获得全国工业设计大奖,显示了xx县制造业的不断优化与升级。

二、存在问题1.企业数量不足:虽然工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却不突破预期,这限制了工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2.科技创新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依赖进口、跟随研发模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端产品和服务,成为影响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能源和物资的过度消耗:目前xx县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能源和物资基本上是通过进口等渠道获取,这些渠道的消耗量过高,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潜在影响。

三、制约因素1. 经济结构单一xx县工业发展依靠单一产业经济,虽然在某些领域保持着市场竞争优势,但难以满足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 产业链条短缺xx县工业产业现状不利于形成完整、稳定的产业链条,多个工业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导致市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3. 竞争力不足虽然xx县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仍存在大量“小散、乱、差”的情况,行业竞争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产业结构不尽科学,影响了工业企业的创新性及市场数量发展。

四、对策建议1.抓紧优化项目布局,扩大工业规模,并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明星企业;2.推进科技创新,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3.加强能源和物资消耗管理,规范用能用料行为,降低工业企业的环境负担;4.拓宽企业发展路径,引导企业拓展多元化业务发展领域,支持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5.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鼓励企业间的联合发展,共享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6.积极培育人才,推进产业人才培育机制改革,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形成强大人才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工业集中区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工业集中区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调研报告:工业集中区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我县工业集中区始建于*年,*年被省上批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先后被列入全省十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经过多年发展,集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

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小。

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仅*家,大都从事原料生产和初级加工,产品竞争力和开发能力较弱,且未形成相应产业链条,附加值不高,对地方经济贡献不大,集中区工业总产值只占全县国民总收入的*%。

二是配套服务不到位。

工业集中区缺乏成熟融资机制,对县级财政依赖较大,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规划建议道路*条,集中建成仅*条,并已使用多年,亟需改造升级。

后勤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厂、固废处理、供热设施等配套设施还停留在规划层面,仅有*条*千伏供电线路,难以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要。

三是招商成效不明显。

招商引资机制不健全,全民招商的氛围还没有形成,优惠政策缺乏绝对优势,没有形成“政策洼地”,存在“大企业不愿来,小企业进不来”的困境。

四是运行机制不健全。

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只有协调服务职能,缺乏对项目、对企业管理的有效抓手,企业落户、项目建设报批程序复杂,人才引进缺少自主权,工业类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二、对策建议一要统筹抓好总体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修编完善工业集中区规划,按照“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一个信息平台、一套运行机制”的“多规合一”模式,形成合理布局、科学定位的高质量规划,引导优势产业向集中区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真正把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全县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驱动的试验田、加快发展的主阵地。

东集中区继续保持棉纺产业定位不变,以棉纤、化纤为主要导向,通过招商等方式填补纺织下游产业链项目;西集中区自西向东规划智能制造、新型建材、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商贸物流*个千亩片区,推动工业集中区多元化发展。

我县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县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县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008-11-26 阅读:1480次一、我县当前经济形势及今后经济走势初步判断今年以来,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及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紧缺、原材料价格暴涨暴跌和银行信贷收紧,我县经济运行越来越不乐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虽然全县经济前三季度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发展,然而从纵向上比较,经济增幅回落过快,并呈快速下行态势。

据统计,前三季度全县GDP 增长8.5%,与上半年的10.3%和一季度的11.1%相比,增长速度分别回落了1.8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

预计四季度将继续回落,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将低于两位数,其增速之低将是近二十年来所罕见。

从整个经济发展情况看,与全国经济大势类似,从年初开始便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到二季度增长速度已出现快速回落态势,三季度则更为强劲。

相比较而言,我县回落速度更快,前三季度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详见表Ⅰ)。

表Ⅰ: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比较表(计量单位:%)前几年,为防止经济过热、控制通胀压力,我国宏观调控采取“两防”政策(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央行曾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通胀压力有所减缓,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步回落。

今年,随着国际经济大气候的重大转变,我国宏观调控由前期的“两防”转为“一保一控”(即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

9月份以来,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正不断恶化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经济增长放缓趋势越来越明显。

面对这样的形势,以后“一保一控”宏观调控政策很有可能逐步淡出,代之以“保增长”为主基调更为明显。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今年9月和10月央行两次对“两率”进行反向重大调整,目的是保持国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通用6篇)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通用6篇)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通用6篇)建议,是个人或团体,对某件事情未来要如何的操作,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又指通常是在适当的时候指针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客观存在,提出自己合理的见解或意见,使其具备一定的改革和改良的条件,使其向着更加良好的、积极的方面去完善和发展,是有益处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济南市政府经济战略的制定和调整,章丘市近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发展成绩。

通过大量地区经济优势条件的挖掘和应用,以及明水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章丘市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明显。

但是,面对丰富的区位和地域资源,章丘市必须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和运用的力度,打造特色经济体系,以取得更为突出的经济发展成果,打造山东地区优秀县域经济标杆。

一、章丘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章丘市作为济南市副中心城市,东连淄博,南交泰安、莱芜,地理优势显著。

在2015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章丘市位居第46位,也是济南唯一上榜县级市。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章丘市全市生产总值833.9亿元,较2013年增长9.7%,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50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250亿元,增长幅度整体较为可观。

章丘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社会综合实力较强,依托省级中心济南市,章丘市经济发展势头非常乐观。

目前,章丘市拥有100多家大型工业企业,如海尔、重汽、银鹭等国内知名企业,同时明水经济开发区内一干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较强的区域影响力。

二、章丘市县域经济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财政收入比重较小2014年,章丘市地域财政总收入为62.4亿元,较上年增长3.3%,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仅为43.4亿元,国税、地税收入为55.2亿元。

综合来看,章丘市财政收入保持着增长趋势,但是与国内其他优秀县级市相比仍旧保持着一定差距。

工业经济运行存在问题和困难

工业经济运行存在问题和困难

工业经济运行存在问题和困难摘要:结合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从生产成本、项目储备、生产要素、行业分化和物价上涨等五个角度对工业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困难进行研究以及分析。

关键词:生产成本;行业分化;物价上涨引言要想真正地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必须要注重工业经济的提升,明确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情况,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目标来突破传统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障碍。

尽管与其他的经济运作模式相比,工业经济运作的难度相对较高,但是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运作策略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那么就能够将各类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的范围。

1生产成本上涨过快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实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工业生产的效率及质量不断有了新的突破,但是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不同企业以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许多企业在生产以及运作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

首先在原材料上,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可以看出,我国2018年上半年企业的钢材购进价格与去年相比有了40%的增长,另外对于造船板来说,实际的购进价格与去年相比有了37.9%的增长,总体的造船成本实现了35%的增长,其他的生产企业也面临着相似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问题,这一点对于许多企业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其次则是能源价格的上涨,我国2017年的柴油价格为每吨6000余元,但是2018年实际的购买价格比去年则有了29%的上涨,直接用于材料购进的支出增加了13亿元左右。

再次,对于劳动力来说,在推动我国劳动法改革以及实现之后,企业的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有了20%到25%左右的增长,同时大部分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这些导致企业的用人成本持续增加,许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难以实现自身的稳定运作。

最后是技术壁垒,尽管我国的综合技术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企业的出口成本却无形的增加,其中水产品的出口检测费用有了60%左右的上升,企业因此出现了一定的经营困难以及经营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近年来,我县通过大力实施“兴工强县”、“兴工旺商”战略,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势头较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加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

从纵向和自身相比,成绩显著,2003年至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从59.7亿元增长到127.4亿元,年均增长接近15%。

但从横向比较来看,和全省、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工业总量偏小,占GDP的比重低,工业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并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总体上看,我县工业发展中存在着小企业多、规模企业少,大路产品多、名牌产品少,传统产业多、高新科技产业少等问题。

下面,通过比对张家港市、义乌市等江、浙经济发达地区,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差距(一)客观方面一是经济总量不大。

规模工业增加值太少,我县2007年是16.2亿,虽然增长速度达到28.4%,但和张家港市、义乌市两市相比,我们全县的工业增加值仅相当于人家一个中等企业的水平;规模企业户数太少,我们到2008年底才有156户,仅相当于人家一个普通村(社区)的户数,或相当于人家一个产业的规模企业户数,义乌市仅2007年就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74户;经济贡献太小,我们的工业利税和利润5年分别增长了2 倍多、5倍多,就自认为了不起,但是和张家港市、义乌市一比较,差距之大,简直望尘莫及;市场份额太小,在江浙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企业,人家都宣传他们有哪些企业、哪些产品在全国、在全世界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什么“之都”,什么“之城”,中国第几、世界第几。

可见他们追求的就是市场占有率,追求的就是市场地位。

我们引以为荣的打火机、小五金等一些产品,尽管在全国市场也有一定的占有率,但是和人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江、浙的企业把各级授的“匾”、“牌”都作为很宝贵、很珍贵的资料,不仅挂在墙上,而且对外津津乐道。

在我们县里,有时开个展销会,搞个评比,举办经贸洽谈等,企业老板一般都不愿意参加。

舍不得花钱只是其中之一,关键是在产品的推介上舍不得花精力,因而市场打不开。

二是发展后劲不足。

一方面是招商效果不佳,这些年,全县上下、各级各部门下了很大精力招商引资,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的讲,引进的工业企业还是不多。

不仅大企业不多,就是一般规模的企业也比较少。

另一方面是项目储备不足,我们虽然也花了不少功夫,花了不少气力,花了不少资金,搞所谓的项目储备库建设。

但是我们现在可供人家选择、开发、投资的项目太少,有些项目还是过时了的错误信息,与外面变化了的形势大相径庭。

投资者需要的是回报,没有好项目,光凭感情,人家绝不会拿上千万、上亿的资金来打漂漂。

再一方面是企业创新不够,这也是影响我县企业发展后劲的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长远性、根本性问题。

我们的五金产品做了几十年,还老是钳子、扳手那几样,市场越来越小,利润越来越低,关键是创新不够。

新产品的开发、新装备的投入非常重要,全县所有的企业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是产业化水平不高。

产业模式不清晰,我们发展工业,究竟走哪条,全县上下都还比较模糊,包括工业主管部门,现在都没有钻透。

这几年,县里连续几次组织到沿海一带学习考察,每去一次,感触都很深,可以说是常看常新。

江苏的经济模式,浙江的经济模式,有很大不同。

如江苏走的就是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台资、外资企业云集,他们围绕龙头企业、核心企业、骨干企业的上下游产品进行产业配套,拉长产业链,做大价值链,所以他们的大企业比较多;浙江则注重发挥本地资本优势,走产业集群模式,开始的发展并不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而是在某一个地方先找准一个产品做大做强,然后形成产业集群。

比如义乌的小商品,很多企业都生产,同一类的东西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再进行整合才形成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二)主观方面一是政策引力不强。

对老企业缺乏足够的政策吸引力,这些年我们忽视了对老企业的引导和扶持,认为我们把企业改制一搞完,基本上政府就可以撒手了,生产经营都是企业自己的事,是市场本身的规律起支配作用的事。

如氮肥厂、锰矿等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改制后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招商引资这一块政策很优惠,但老企业除了当年改制期间签定合同的政策兑现以外,基本上没有可供享受的新的扶持政策出台;对民间资本的政策引力不强,这是我们邵东工业发展中政策最不到位的一个方面。

相形之下,江浙的三产业休闲娱乐这一块不见得比我们发达,甚至有的比我们落后,但是二产业这一块,我们相差太远,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政策在吸引工业投入、吸引民间资本大办工业上没有感召力、吸引力、推动力。

三产业本身就具有投资少、回收快、风险小的特点,再加上在税费的收取上,负担比二产业也低得多。

工业投入本身就是长线投资,就有特定风险,在政策上面还有这样大的差异,投资者不能足够获利,就不会投到工业上面来。

江浙那边居民储蓄存款的比例在整个储蓄存款中仅占50%多一点,我县却高达88%,而企业存款这一块,他们高得多,这充分说明他们的民间资本大量地投入办工业去了,说明他们在引导民资办工业上动的脑筋、花的功夫比我们大。

二是工业经济发展环境欠佳。

硬环境没有建设好,总结这些年来,邵东工业最大的不足,我觉得第一个就是园区建设相对滞后。

所有的经济发达地区,无一例外都非常重视园区建设这个工业发展的载体。

我们到江浙等地参观,每个市县都有若干个园区,都是专业化的有特色的园区。

而我们虽说号称有“一园六基地”,但至今找不出一个像样的工业园区;软环境也没有维护好,我们的工业企业,在某个方面、某种程度上,成了受气的对象,成了某些部门、一些人出气的地方。

衣食父母整天受气呕气,工业怎么能够兴起来、活起来。

优化环境,我认为要突出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尤其要区别对待。

三是工作落实不力。

全县上下现在对发展工业的重要性,对它的意义,对它的利害关系,思想是高度统一的。

但是怎么样做到形式和内容高度一致、思想和行动高度一致,还远远不够。

特别是遇到具体问题如加大财政投入问题等等,思想上就很难统一了。

工作全局中往往出现多个中心、多个重点,孰重孰轻很难取舍,工业的重要性就显现不出来了。

抓工业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算出来的,更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要历经数年、苦心经营、方有所成。

我们应该在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上客观辩证地处理好,政府的政策激励这一块,财政投入不能少,药引子、催化剂、助推器的作用不可缺。

要把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好钢用在刀刃上,投到创造财富的领域去,真正让钱生钱,做到生钱的事多投,花钱的事少投,这是值得好好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我们要敢于在办工业尤其是大办工业加大投入。

舍得之道,有舍才有得,先舍后得,有舍必有所得。

二、对邵东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一是要找准定位,明确目标。

“无工不富”,发展工业是区域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前提,是我县落实“兴工旺商、富民强县”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

我们要紧紧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沿海工业产业梯次转移的战略机遇,坚持“一个主题”,突出“两个重点”,推进“三个协调”,实现“五大突破”。

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工旺商”站略,走具有时代特征、阶段特点、邵东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紧紧抓住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两个重点,有效实施节能降耗减排措施,全面实现工业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推进县乡(镇)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推进规模经济、集群经济、园区经济协调发展;在培植主导产业、实施重大项目、提升园区集中度、增强核心竞争力、营造投资环境方面求突破。

二是找准着力点,突出规模工业。

规模工业的发展水平越来越反映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我县作为全市传统的工业强县,规模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却相当低,与周边县(市)相比,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也在逐步放缓。

2005年,我县规模工业企业81家,占全市总数的25.3%,到2007年,我县规模工业企业增长到128家,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却差不多翻了一番,我县所占比例下降到了17.2%。

我县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虽然达到34.5%,却仅仅名列全市第8,远低于武冈(38.9%)、新宁(37.9%)等西边县(市)。

重视不够、引导不力、扶持不多、疏于管理是我县规模工业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

全县各乡镇、各机关单位绝大多数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除了年终考核排名时突然关心一下,平时很少过问规模工业发展,相当一部分人甚至不明白“规模工业”的概念,经常自以为是地表态:“新办了xx家规模工业企业”。

一是企业不愿意申报。

广大企业主普遍反映,进入规模企业笼子不但没有半点好处,相反麻烦多多:县里制定优惠政策、确定优化经济环境重点保护企业等并不考虑是否属于规模企业,每年还要额外交纳几百元乃至上千的报表费;由于产值报表相对规范,税务部门的税收稽查,往往只以规模企业为目标;由于企业经济实力相对雄厚,技监、劳动、安监、环保等部门对规模企业的检查、收费相应较多,没有进入规模企业笼子反而烦恼较少。

二是企业所在乡镇不愿意引导企业申报。

各乡镇政府、工业经济管理站一致也认为,规模企业对其没有半点好处,多发展一家规模企业就多一份害,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但每月要督促企业按时报表(迟了考核要被扣分),还要保证企业达到一定的增长率(低了考核要被扣分),没有规模企业的乡镇反而可以高枕无忧,即省事又不要担心被扣分(反正享受基础分)。

三是支持力度不够。

我县对发展规模工业基本上没有具体的支持扶持措施,而像绥宁、新宁、新邵等西边县市,近年来对发展规模企业相当重视,都制定了扶持规模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如新宁把所有规模企业纳入重点保护企业名单,绥宁对首次进入规模企业笼子的奖励10000元,新邵规定每发展一家规模企业奖励企业所在乡镇3000元、奖励工业经济管理站2000元等等。

第一,要区别对待规模企业与非规模企业,加大对规模企业的扶持力度。

县委政府制定优惠政策、确定优化经济环境重点保护企业名单等必须以规模企业为对象,努力为规模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对非规模企业可加大检查、引导力度,促进其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第二,对发展规模企业实行奖励,可借鉴新邵的做法,每发展一家规模企业奖励企业所在乡镇3000元、奖励工业经济管理站2000元。

对规模工业增速快的乡镇也要进行奖励。

第三,考虑工作量大小,按照规模工业占全县的比重,对各乡镇进行补助。

三是要改变传统模式,大力招商选资。

近年来,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力度不断加大,尽管每年组织大批人员,花费巨大代价参加“邵洽周”、“中博会”等各类招商活动,但收效甚微,尤其是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大多是只见开花不见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