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液体治疗
围手术期的液体治疗
常见外科疾病体液丢失或转移的特点
消化道出血或肝、脾破裂出血的病人,循环血量急剧减少。
代偿阶段表现为组织间液迅速向血管内转移,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失代偿时则进入休克状态。
因此,液体治疗的首要问题也是迅速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恢复 有效循环血量。
②测血红蛋白法,收集术中失血污染的纱布、薄垫等,清洗后将血 水与血块、吸引瓶中的血水混匀后用量杯测出总的血水量。并测 其血红蛋白(Hb)值,算出失血总量
③称重法,此法简单易行,即先秤出干纱布重量,再测揩尽全部失 血后的纱布重量,求其差即为失血量(1g按1ml计)
24
术中液体的输注
5.术中继续损失量: (2)手术创伤:手术创伤可产生大量横贯细胞液等非功能性细胞外
围手术期液体治疗
体液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约占体 重40%,细胞外液约占体重20%。
细胞外液又包括血管内液(约占体重的5%)和组织间 液(约占体重的15%)。
功能性细胞外液包括血管内液和组织间液中紧靠毛 细血管和淋巴管的液层,占体重的18%。
非功能性细胞外液占体重的2%,又称“第三间 隙”(third space)的液体。手术创伤和很多外科疾 病都可使非功能性细胞外液大量增加。
对于感染中毒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病人,则可选择分子量较大的 胶体,如6%贺斯扩容,以利于维持容量稳定。
20
术中液体的输注
术中所需输入的液体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术前的额外损失量:如胃肠引流0.5L将丢失30~50 mmol的Na+
和50~60mmol的Cl-。 2.术前生理缺失量:根据4-2-1法则按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量以及禁
外科病人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
外科病人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关键词液体治疗;围手术期液体治疗是外科病人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维持电解质平衡,纠正液体失衡和异常分布等。
研究表明,液体治疗能够影响外科病人的预后。
对于围手术期病人,既应避免因低血容量导致的组织灌注不足和器官功能损害,也应注意容量负荷过多所致的组织水肿。
临床上,应针对病人个体化制定,实施合理的液体治疗方案并反复评估,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疾病状态及阶段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
目前,液体治疗尚存很多争议,如开放性或限制性液体治疗,液体复苏中应用晶体液与胶体液的差异,人工胶体或天然胶体的应用指征等,这些问题有的已形成一定的共识,更多仍在探索之中。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曾于2008 年制定《外科病人胶体治疗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1],但其内容仅涉及胶体治疗。
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医师规范化、合理开展液体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组织国内部分专家,遵照循证医学方法,结合近年来液体治疗领域的相关进展,在上述“指导意见”基础上制定本专家共识。
本共识仅适用于不能经口或胃肠道补充液体的病人,否则,应尽早停用或相应减少静脉液体输注量;本共识仅针对外科病人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的常见问题,不包括儿童、孕妇、烧伤、肝肾功能不全等特殊病人的液体治疗,不包括临床输血及静脉营养等治疗问题。
本共识不具备强制性,旨在为液体治疗提供参考及指导。
1 人体液体分布体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电解质。
体液量与性别、年龄、体重有关。
成年男性的体液量约占体重的60%,女性约占体重的55%。
人体体液分为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ECF)。
细胞内液绝大部分存在于骨骼肌中,在男性约占体重的40%,女性约占体重的35%。
细胞外液由组织间液(IFV)和血浆(PV)组成,约占体重的20%,其中组织间液量约占体重的15%,血浆量约占体重的5%(表1)。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的组成有较大不同,细胞内液以K+为主,细胞外液以Na+为主,由细胞膜分隔,通过细胞膜上Na+/K+ATP 泵的调节,维持细胞内、外离子的不同浓度和渗透压平衡。
围术期的液体管理
11~20kg:2ml/kg/hr
中手术:6ml/kg/hr
21+kg:1ml/kg/hr
大手术:8ml/kg/hr
+?
术中液体治疗方案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需要量
Ⅰ. 每日正常生理需要量;
Ⅱ. 术前禁食所致旳液体缺失量或手术前合 计缺失量; Ⅲ. 麻醉手术期间旳液体再分布 Ⅳ. 麻醉 造成旳血管扩张; Ⅴ. 术中失血失液量。
体液总量 (占体重60%)
细胞外液(ECF) (20%)
血液(PV) (4%)
组织间液(IFV) (16%)
细胞内液以K+为主 细胞外液以Na+为主 Na+是形成细胞外液渗透压旳主要物质
体液及电解质生理
总体液(TBW)=细胞内液(ICF)+细胞外液(ECF)
细胞外液(ECF)=组织间液(IFV)+血浆溶液(PV)
缺陷:
1)改善血流动力学效果短暂; 2)外周水肿(蛋白稀释) 3)肺水肿(蛋白稀释及肺动脉楔压升高)
晶体旳输入量一般为缺 失量旳3~4倍
大量晶体液易造成水肿, 涉及脑水肿、肺水肿、肠道水肿
大量输晶体溶液易出 现旳问题
血管内滞留时间短,时效短 难以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 水分易渗透到血管外组织间隙 易产生组织和细胞旳水肿
不同种类旳药物,不宜经 同一通路输入
推注给药旳药物,不得经 输注给药旳通路推入
危重患者围术 期液体管理
拟定输液旳量与 质
拟定输液旳量与质
迅速纠正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早期按晶体:胶体1:1百分比输
到达尽量快地恢复全身灌注和 微循环灌注旳目旳,并伴有尽量 好旳组织氧合
术中输液旳原则
输液量、质、速度和先后顺序都要有针 对性。所以输液前必须清楚了解:
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1)
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1)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是指在手术期间和手术后,利用各种途径及时、合理地给予机体所需的液体,以维持机体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在手术期及术后,正确的补液处理可以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促进病人身体的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一、围手术期的补液目的1、保持机体内液量平衡:手术期间机体脱水严重,导致肾脏等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因此要适当地给予生理盐水等明胶液体进行补液。
术后还需根据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不同情况,针对性地给予补液。
2、维持电解质平衡:电解质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组分。
手术期间患者泌尿系统排液能力受限,导致体内电解质异常。
因此,补液过程中应注意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并在有必要时进行补充。
3、保障心血管功能:病人有心血管障碍或血容量不足时,要强化补液过程中的监测和管理。
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以免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二、围手术期的补液方式围手术期的补液方式主要有经口、经静脉和经胃肠道等途径。
在术前进行液体预处理,术中持续动态监测,术后则要适当地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纠正和调整。
1、经口补液:适用于一般手术、年轻健康患者。
一般给予糖盐水、咖啡或茶等饮料,避免营养素摄入过多。
术前给予足量的水分,术后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2、经静脉补液:适用于一些特殊手术、高龄病人、病情较重的患者等。
一般先给予生理盐水,根据病情和电解质情况在术后恰当调整。
3、经胃肠道补液:适用于较长时间的手术,有减少术后口干、口渴、胃痉挛等优点。
通过胃管、肠道等途径给予营养液、生理盐水等液体。
三、围手术期的补液注意事项1、术前评估病人身体状态,确定补液方案。
2、术中注意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恰当调整液体治疗方案。
3、尽可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如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4、避免补液过多或缺少,以免对病人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造成损伤。
五、结论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是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补液处理能够保证机体正常的代谢及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小儿围术期液体管理
01
02
03
04
疾病状态
小儿患有某些疾病时,如感染 、脱水等,会影响其液体需求
和代谢状态。
药物使用
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麻醉剂等 会影响小儿的液体平衡和代谢
。
术中失血
手术过程中的失血会导致小儿 液体丢失,需要及时补充。
环境因素
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也会 影响小儿的液体需求和代谢状
态。
03 围术期液体治疗方案制定
目的
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 复。
重要性及意义
重要性
小儿在围术期容易出现体液失衡,如脱水、水肿等,这不仅 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合理的液体管理对于小儿手术患者至关重要。
意义
通过科学的液体管理,可以维持小儿手术患者的循环稳定, 保证重要脏器的灌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 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电解质紊乱
围术期液体管理不当可能导致电解质平衡紊乱,如高钾血症、低 钠血症等,影响患儿生理功能。
预防措施建议
个体化评估
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病情及手术类型等因素, 制定个体化的液体管理方案。
精确监测
通过实时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 等指标,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种类。
合理选择液体
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晶体液、胶体液或 血液制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输液。
多学科协作
03
儿科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等多学科团队应密切协作,
共同关注小儿围术期的液体管理问题。
05 围术期液体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
容量不足
由于术中出血、蒸发和第三间隙液体滞留等原因,导致有效循环 血容量减少,可能引发休克等严重后果。
围术期液体治疗
ASA推荐在以下情况可使用低温 沉淀物 :
①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病人的围 术期和围生期; ②VWF病的出血病人; ③大量输血后纤维蛋白原浓度 <0.8~1g/L的微血管出血病人。
⑶Ⅷ因子浓缩物
原料来自大批献血者的混合血浆,易 被污染。(而冷沉淀取自为数很少的献血 者,传染疾病的危险性较小)
⑷凝血酶原复合物
输血浆的剂量取决于适应证及病 人的临床状况。输入10~ 15mL/kg的FFP通常可使凝血因子 增加至正常的30%。只要维持各 凝血因子在正常值的30%以上, 就不会因缺乏凝血因子而致大出 血。必须使用FFP时,须达到 10~15mL/kg才能有效,禁止用 FFP作为扩容剂,禁止用FFP促进 伤口愈合
(4)失血量的体液补充 视失血多 少而定补液的种类及补入量。
①若失血量不足全身血量的10%,单纯 用乳酸林格液或生理盐水即可补充。 补充量视失血量而定,失血量<5%时, 以等量液体补人,失血量<10%而>5 %时,须补入3倍的失血量。同时测 血细胞比容,若其值不足25%~30%, 应适量补血。 ②大量失血
围术期液体治疗
河池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术中输液的目的
1.保持血管内容量(因术中有失血及丢液) 2.左室充盈压的正常维护 3.能有合适的心排出量 4.使血压保持正常 这些目的实施的最终效益,是使组织有 合适灌注,以保持这些组织的正常功能。输 液不足,手术病人可陷人休克;输入过量, 又易致急性肺水肿的发生。这说明,术中输 液的重要性
(1978) 6% HES 200/0.62
(1979/80) 10%, 6% HES 200/0.5 (1999) 6% HES 130/0.4
不同胶体之间的差别
人工胶体的扩容强度与持久度主要与胶体的分子量和半 衰期密切相关
围手术期的液体管理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 势
3
本次汇报内容总结回顾
01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重要性
阐述了液体管理在围手术期的关键作用,包括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
障组织器官灌注、促进术后恢复等。
02
液体管理策略
介绍了不同手术类型下的液体管理策略,包括限制性输液、开放性输液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等,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措施
3
容量过负荷预防及处理
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
01
根据患者病情、手术类型和手术时间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输
液方案,避免过量或过快输液。
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
02
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等指标,及时了解者血容
量和心功能状况,指导液体治疗。
应用利尿剂
03
对于容量过负荷的患者,可适当应用利尿剂,排出多余水分,
。
03
术中止血措施
手术过程中应采用有效的止血措 施,如电凝、填塞、缝合等,确 保手术野清晰并减少术后出血。
02
合理应用抗凝药物
对于需要应用抗凝药物的患者, 应权衡利弊,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和使用时间,以减少术中出血。
04
术后密切观察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和手术部位出血情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出血并发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心理干预在康复中作用
缓解焦虑情绪
手术前后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 的焦虑情绪,心理干预可以有效 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
的心理承受能力。
增强信心
心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对手术和 康复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 从性,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
围手术期液体治疗.ppt
▪ (4)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 是目前临床 判断心脏容量的有效指标,EDV=每搏量 (SV)/射血分数(EF),左心EDV 测定采用超 声心动图,右心EDV 测定采用漂浮导管。 肺动脉漂浮导管还可间断或连续监测心输 出量(CO);
(5)FloTrac是一个持续监测心输出量的系 统
▪ FloTrac 是目前临床监测血容量的有效方法, 每搏量随正压通气而变化的幅度可以作为 预测循环系统对输液治疗反应的一项有效 指标。
围手术期输血治疗
▪ 输血治疗的原则: ▪ 能不输坚决不输。 ▪ 能少输坚决不多输。 ▪ 只有输血对患者的好处
大于风险时才输。 ▪ 慎用全血,新鲜血。
什么情况下进行输血,输什么样的 血液制品?
▪ 1、浓缩红细胞
▪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 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病
▪ (1)血红蛋白>100g/L 的患者围术期不需要输红 细胞。
▪ 围术期第三间隙液体转移量约为10mL/ (kgh)
▪ (4)麻醉导致血管扩张补充量 ——不同 手术创伤的液体再分布和蒸发丧失液:
▪ 小手术0-2ml/kg; 中手术创伤2-4ml/kg; 大手术创伤4-8ml/kg
▪ (5)围术期失血量
▪ 手术失血主要包括红细胞、凝血因子、血浆 和部分组织间液丢失,因此需要针对性对症 处理:①红细胞丢失及处理;②凝血因子丢 失以及对症处理;③血容量减少以及对症处 理。失血量的精确评估应采用称重法,即将 手术所用敷料和吸引瓶内吸引量之和,但切 除的器官和组织也会影响估计失血量的实际 量。
▪ 5、全血
▪ 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 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 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
▪ 3、新鲜冰冻血浆(FFP)
围手术期液体补充治疗的研究进展
1 1 晶体 液 目前 临 床 上 使 用 的 晶体 液 分 为 电解 质 液 和 非 电 .
解 质 液 。电 解 质 液 是 围手 术 期 常 用 的 液 体 , 要 有 醋 酸 林 格 氏 主
液( 即勃 脉 力 A) 乳 酸 林 格 氏液 ( R) 生 理 盐 水 ( ) , 电 、 L 、 NS 等 非
【 要】 围 术期 病 人 常 因术 前 禁 食 禁 饮 以及 其 原 发 病 或 合 并 症 导 致 水 与 电 解 质 平 衡 紊 乱 , 不 能 及 时纠 正 , 术 中 摘 如 在 和 术 后 极 易发 生严 重伴 并发 症 。 围手 术 期 液 体 治 疗 的 目的是 维持 良好 的 微 循 环 灌 注 , 持 内环 境 稳 定 。本 文 综 述 围 手 保
1 围 手 术 期 液 体 治 疗 的 种 类
脏功能 , 偿 麻醉手术对 于心脏 功能 的抑制 , 利 于保 持术 中 代 有 血 流 动 力 学 的稳 定 。 ]
2 2 液 体 治疗 对 血 液 流 变 性 和 微 循 环 的影 响 胡 青 梅 等 [ 在 . 5 ] 麻 醉 前 按 2 ~3 ml( g・ ) O 0 / k h 的速 度 分 别 输 入 6 羟 乙 基 淀 粉
作用持续稳定 4 6 , ~ h 血管 内半 衰 期 为 3 。 菲 克 雪 浓 的 半 衰 期 h
为 5 左 右口 。 万 汶 还 可 能 减 少 内皮 细 胞 损 害 , 到 进 一 步 改 h ] 起
善微循环的作用_ 。 8 ] 3 围术 期 液体 治疗 对 凝 血 功 能 的 影 响
( S和 L HE ) R。结 果 发 现 , 注 6 HE 输 S后 红 细 胞 的 平 均 变 形 能力加大 , 而增加微循环 的有效灌注 ; L 从 而 R组 血浆 粘 度 、 红 细 胞 的 聚 集 性 和 红 细 胞 变 形 性 明 显 下 降 , 致 血 管 通 透 性 增 可 加 , 浆 外 渗 , 成 组 织 水 肿 。 Wo sn r 血 造 es e 等 研 究 万 汶 对 临 床 4 O名 外 伤 患 者 血 流 动 力 学 、 流 变 学 等 的 影 响 证 实 万 汶 扩 容 血
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PPT
开发新型监测技术
开发更加精确、实时的监测技术,以 提高围术期液体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
06
结论
总结
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 治疗方式,通过监测病人的生理指标和液体平衡 状态,调整输液量和速度,以维持病人正常的生 理功能和内环境稳定。
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需要医生、护士和病人 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实时监 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病人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治疗 方案,遵守治疗方案的要求,及时报 告不适症状和异常情况。
护士应该密切监测病人的生理指标和 液体平衡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 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医疗机构应该提供先进的监测设备和 技术,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确保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顺利 实施和病人安全。
维持酸碱平衡
通过调节呼吸和药物治疗 ,保持血液酸碱度在正常 范围。
选择合适的液体和输注速率
根据治疗目标选择合适的液体
如晶体液、胶体液或血液制品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确定输注速率
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输注速率以满足治疗需求。
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
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输液 ,降低病人发生心肺疾病的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和病人康复质量。
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需要使用先进的监测设 备和技术,如中心静脉压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 监测等,以确保准确监测病人的生理指标和液体 平衡状态。
对临床实践的建议
医生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手术 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围术期目标导向 液体治疗方案,并实时监测和调整治 疗方案。
。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液和尿液的相关检查,以评 估患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态。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 能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患者的 内环境状况。
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手 术风险及液体管理需求。
术中评估
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 血压、呼吸、体温等, 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评估失血量
观察手术野出血情况, 评估失血量,以便及时
调整液体补充策略。
监测尿量
定义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是指在手术前 、手术中和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的 液体补充、维持和调整的治疗措 施。
目的
旨在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内环境稳定,确保手术安全顺利 进行,并促进术后恢复。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重要性
01
02
03
维持循环稳定
通过补充和调整液体,可 以维持患者的循环血量, 保证重要脏器的灌注。
酸碱平衡失调预防与处理
监测酸碱平衡指标
围手术期应监测患者动脉血气分 析和酸碱平衡指标,了解酸碱平
衡状况。
及时纠正酸碱失衡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酸碱失衡,如补充碱性药物或酸性 药物等。
注意呼吸功能影响
呼吸功能异常可能导致酸碱平衡失 调,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 正常通气功能。
PART 06
预防并发症
合理的液体管理有助于预 防术后感染、肺水肿、深 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
促进恢复
适当的液体管理有助于患
01
02
03
04
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 、手术类型等因素,制定个体
化的液体管理方案。
平衡原则
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避 免电解质紊乱。
2023-2026
ONE
KEEP VIEW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和补液课件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手术过程 中,患者容易发生脱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平衡紊乱等情况 ,因此,对患者的体液平衡进行评估和管理,有助于减少手 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液体管理的目标
01
02
03
04
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酸 碱平衡。
防止患者发生脱水或水肿。
保证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血液灌 注充足。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和补液课件
目 录
•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概述 • 围手术期补液治疗 •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临床实践 •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新进展 •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病例分析
01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概述
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是指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对患者的 体液平衡进行干预和评估,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和组 织灌注充足。
02
围手术期补液治疗
术前补液治疗
01
02
03
纠正低血容量
对于术前有低血容量的患 者,应及时补充晶体、胶 体或血液制品,以改善循 环状态。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补 充水和电解质,以维持内 环境稳定。
预防感染
对于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 ,应适当使用抗生素或其 他抗菌药物,以预防感染 。
术中补液治疗
病例四: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液体管理
总结词
稳定、个体化、预防
详细描述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可能与患者的紧张情绪、血容量变化和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应保持患者情绪稳 定,根据个体化需求调整补液量和成分,同时预防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病例五: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液体治疗
总结词
控制、监测、避免
VS
详细描述
外科围手术期补液与肠外营养(内容详细)
医学精制
18
腹部手术
热卡需求量增加10%~30% 氮需求量增加50%~100%
医学精制
19
每天总能量和氮需要量
正常 中度增加 大量增加
能量(kCal/kg) 25
30-35
>40?
氮量(g/kg) 0.15 0.2-0.3
>0.4?
医学精制
20
术后脂肪代谢
脂肪氧化增加 脂肪廓清加快 加速利用脂肪
那么,对于一个70KG的病人来说,他的 生理需要量就是: 100ml/kg×10kg+50ml/kg×10kg+25ml /kg×(70-20)kg=2750ml
注意:是在没有其他损耗的情况下。
医学精制
5
额外丢失量
指特别的丢失:胃肠减压;腹泻; 肠瘘;胆汁引流;各种引流管;呼 吸机支持(经呼吸道蒸发增多) 体温:大于37摄氏度,每升高一度 ,多补3-5ml/kg·d。
医学精制
15
禁食时机体代谢变化
禁食24小时后,肝糖原即被耗尽,而肌 糖原仅能被肌肉本身所利用。于是,体 内葡萄糖的来源转由体内蛋白质的糖异 生所供给,每日约需耗损蛋白质75g。因 此,在最初几日内,每日尿内排出氮714 ~107lmmol(10~15g).
医学精制
16
禁食时机体代谢变化
禁食时间延长后,脑组织等逐渐适应于 氧化酮体以代替葡萄糖作为能量的来源 。蛋白质的糖异生减少,从而降低了氮 的耗损,故每日尿内氮的排出可减至214 ~286mmol(3~4g)。体内蛋白质的消耗 将对机体的功能和结构带来影响,出现 体重下降、抵抗力减弱和肌无力等。
医学精制
3
生理需要量
生理需要量:对于标准50kg病人,除外 其他所有因素,一般禁食情况下,每天 生理需要水量为2000-2500ml。 人体每日正常基础生理需要量为: 100ml/kg×10kg+50ml/kg×10kg+25ml /kg×以后每个10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an der Linden et al. BJA 1998 81: 556~62
Räsänen J et al .
Chest 1992; 101: 1121~4
Wilkerson DK et al . Surgery 1988 103:665~70
⑨ 血 ① 立止血 浆
⑤ 血小板
④ 冷沉淀
⑥ 普舒来司 ⑦ 法普来司 ④ 冷沉淀
③ 去氨加压素
② 诺其
⑧ 康舒宁 ⑾ 钙剂
⑩ 抗纤溶药物
PAMBA EACA Aprotinin
CASE RECORDS of the 1st AFFILIED HOSPITAL, SUN YET-SEN UNIVERSITY
ÐÐ×ÐРаÐРРаÐÐ Ð ÐÐÐ ÐÐ ÐÐÐ
ÐÐ
60 40 20 16 4 7
70 kg / L
42 L 28 L 14 L 11 L 3L 5L
Booke M, et al. Current opinion in anaesthesiology 2000, 13: 303-306
危急血色素
Critical Hemoglobin
4.0g/dl
• Experiment studies in dogs, pigs and baboons have demonstrated.
10
若男性病人60kg 下降1g/dL失血450CC
强调观念
出血量 输血(RBC)时机 输血(RBC)量
血的珍贵
Ð è ÐPRBCÐÐÐ
RBC infused = (Hctdesired–Hctobserved)¡Á 55¡Á wt 0.60
RBC= (0.30 –0.20) ¡Á 55 ¡Á 60 = 550 mL
氧摄取 > 50%
氧耗减少 > 10% 基线
酸性酸中毒
输血的特殊器官指标
心肌缺氧 (如ST段压低 <0.1或 ST段升高>0.2mV;经食管超声SWMAs
(节段性心室壁运动异常 )
胃肠缺氧 (如 胃肠粘膜pH值 或 CO2 分压差 )
脑缺氧
According to Spahn, Vox Sang 78:163-166, 2000
氧携带能力
Red Blood Cells
血浆 红细胞 凝血因子
血小板
循环容量
Crystalloids / Colloids
MAP=CO SVR CVP
凝血状况
Platelets + Coagulation Factors
评价治疗效果的证据级别
一级:所有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 二级: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RCT 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 四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 五级:专家意见
• 促进麻醉医生在麻醉领域,从经验 麻醉学尽快过渡到循证医学的麻醉学
1单位PRBC
RBC infused = (Hctdesired–Hctobserved)×55×wt 0.60
( Y ) ×55 ×60 = 100 mL /1U
•
0.60
X (Hct) 1.8 % Hb 0.6 g/dL
外科医生处理着眼点
1术中出血/ 术后出血 2 患者的Hb和 Hct
处理是否合适?
输血(RBC)目的
RBC作用-- 携带氧,供给组织
DO2 = CO × (%Sat × 1.39× Hb)
DO2 > 600 ( mLO2/ min/ m2)
5×
1.39 ×10 × 10
ASA--- 指南
Hb > 10 g/dL 一般不需要输血。 Hb < 6 g/dL 就要输血,尤其术前贫血
1. 输血目的时机 2. 凝血机能调控 3. 补充容量治疗
CASE RECORDS of the 1st AFFILIED HOSPITAL, SUN YET-SEN UNIVERSITY
术中失血 4000 mL
案例 二
Case 2-2006:
术 输血 ( PRBC /全血) 中 RL /GNS
围术期液体治疗
---的策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文起
CASE RECORDS of the 1st AFFILIED HOSPITAL, SUN YET-SEN UNIVERSITY
术 患者男性 70kg
前 病
主述头晕左上肢乏力
史 术前诊断颞叶胶质瘤
术中输液和输血的思路?
术中输晶体多少? 术中输胶体多少? 术中输血或血浆多少? 术中输液和输血---能否有易行的量化指标 如MAC
指引
Atlas of Anesthesia 1998; 617
1. Hb < 8 g/dL 2. Hb < 10g/dL with major disease
(e.g., emphysema, ischemic heart disease)
Habibi S et al.
婴儿、儿童又如何?
目前绝大多数专家认为新生儿、 儿童的围术期HCT应>30% Hct = 3 Hb
估算红细胞扔失为5250ml × ( 37% - 30%)= 368 ml
允许失血量为 3 ×368 ml = 1104ml
患者下降 1g/dL = 失血量?
3 ×Hb = Hct
全身血容量(EBV) WT kg × 75 ml/kg • 失血 = EBV × (HctA - HctB)×3
WT kg ×75 ml/kg × ( 3% ) × 3 • 估算失血约为 WT Studied a Jehovah’s Witness patient who died from extreme hemodilution and observed a critical hemoglobin level of 4g/dl
Van woerkens et al. Anesth Analg 1992;75:818-21
可操作性如何?
输血的生理指标 Physiologic Transfusion Trigger
输血的系统性指标:
心动过速 (e.g. HR >110/min 或 >25% 基线)
低血压 (e.g. 平均动脉压 <60 mmHg 或 >高于基线25%)
静脉氧饱和度 <60%,混合静脉氧分压 <32 mmHg,中心静脉氧饱和度 < 70%
凝血物质 1 单元
1,000 cc FFP 10 U 冷沉淀 1袋 血小板
推荐
Shipment (补充阶段)
1. FFP
(失血 70%或术前)
2. PLT
(失血 70%~100%)
3. CR + rFVIIa (失血10U或15U)
内源性
① 华法林(香豆素类)
干扰维生素K的合成 ⅡⅦⅨⅩ
外源性
③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链球菌蛋白及衍生物 凝血素酶UK、t-PA、r-PA
② 肝素
与抗凝血酶Ⅲ形成复合物
④ 抑制血小板功能
(1)增加血小板内cAMP(腺苷、前列腺素) (2)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及代谢产物
抑制磷脂镁(米帕林)、 抑制环氧酶(阿司匹林)、 抑制血栓素合成酶(苯酸咪唑) 拮抗血栓素或增加内膜前列腺素合成(硝酸甘油) (3)抑制胶原、花生四烯酸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凝集(硝酸脂类) (4)抑制胶原、花生四烯酸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释放(钙拮抗剂)
容量治疗---液体的种类
• 晶体液 ? crystalloids • 血液 ? Whole blood • 血浆 ? FFP • 白蛋白 ? Albumin • 人工代血浆 ? HEAS
• 晶体液 ? • 血液 • 血浆 • 白蛋白
• 人工代血浆
Morgan GE.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3 ed P628 McGRAW-HILL 2002
“道”与“术”
• 重点是讲“道”,而不是论 “术”
• “I would have everie man write
what he knowes and no more” --- Montaigne
1. 输血目的时机 2. 凝血机能调控 3. 补充容量治疗
内科医生处理着眼点
1 患者原发或继发病因 2 患者现阶段的症状 3 患者的Hb和 Hct
•
0.60
Miller RD. Anesthesia, 5th edition. P 1606
When to transfuse which RBC product ?
1,600 元/袋 !
8,000 元 / 1,000 cc
1U 红细胞>800 RMB
麻醉领域的进展
• 经济学在医学界深入和发展,促使 麻醉临床医生,关注提高麻醉医疗效 果和麻醉实用性,同时降低医疗费用
2 冷沉淀
•每(单c位rPyLoT可p增re加c7i,p50it0a~1t0e,0)00 /mm3
3 浓缩血小板
•推荐PLT剂量 1unit /10kg 24小时内
保温
保持体温正常可以
—减少使用血液制品
血红细胞减少86% 血浆减少 79% 血小板减少 78%
— 输血的可能性减少 40%
D. Sessler et al. N Engl J Med 1997; 336: 1730~1737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Blood Component Therapy
• A Report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Task Force for Blood Component Therapy. Anesthesiology 84; 732-747,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