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拿“孩子小不懂事”作挡箭牌育儿知识)
育儿经验48条(育儿知识)
育儿经验48条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
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自己要做得正。
2,不把工作的烦恼带回家。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一时眼前的短暂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那就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的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瞎话。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
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忌讳像唐僧。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了解当前孩子的特点,不拔苗助长。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不会更好。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1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地。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11,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
12,外出玩不可能像家中吃得那么放心的时候,也没必要太担心,能力范围内稍微注意下,比如选家干净的饭店;其他比如菜中是不是有味精,菜是不是绿色食品等,就没必要太担心了。
13,补钙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
14,穿不讲究。
不刻意。
15,穿的和妈妈差不多多。
16,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
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更不容易好。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8,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
19,不给孩子经常,动辄吃小药。
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v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vc的水果。
20,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灌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自己心理安慰。
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牢记的八个不要
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牢记的八个不要家长在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中要注意,有时候很可能因为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导致孩子在心理上留下了阴影。
最重要的,家长们要记得以下的教子八不要:1.不要瞧不起孩子有时孩子什么事情没完成好,父母或许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啊!”或者“你是木头人吗?”每当这类瞧不起孩子的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
每个人都有一个“要害区”,这个区域一旦受到表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不要恐吓孩子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
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或者“你再打弟弟,妈妈就要狠狠揍你一顿。
”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3.不要贿赂孩子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以此将刺激作为动力,这不是个好办法。
这样的贿赂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
孩子会为了物质奖励而学习。
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性。
你对你正干坏事的孩子说:“别再把浴缸里的水往地板上泼,晚餐后我就让你吃一个冰淇淋。
”问题是,如果你不给他东西,他就不会停止。
一个用来制止他错误行为的奖励无异于贿赂,更表明你的规矩本身没有内在价值。
只能在孩子干完事之后再予奖励,以表彰其好行为。
不要把冰淇淋当成是贿赂,而是当成一种赞赏的表示。
还要帮助孩子明白一种自身的奖励:一种满足的感受。
可以说:“你努力干,把你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你一定会很自豪地让朋友们看到它。
”4.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
”可不一会儿,孩子老毛病又犯了,妈妈觉得自己受了骗,大怒地骂道:“你答应妈妈的,怎么又不乖啦?”妈妈该知道,逼小孩许诺是没有意义的。
许诺和恐吓是一对难兄难弟,对孩子不会起积极的作用。
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许诺反而会使他再度犯错。
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会使孩子口是心非。
育儿知识-为人父母 决不可碰的那些底线
为人父母决不可碰的那些底线'在育儿的问题上,不同的人可能用的方式并不一样。
有些育儿底线爸妈们是不能触碰的,如果触碰了这些底线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伤害。
那么在育儿过程中,哪些底线不能触碰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难免会犯错。
但是有些爸妈对孩子要求过高,总觉得孩子不如人意,所以总喜欢去苛责孩子,责骂孩子笨。
孩子们对爸妈的评价是非常在意的,如果爸妈老是批评孩子,那么孩子们就会变得自卑,没有自信,甚至会真的觉得自己很笨。
难道爸妈们想要有个笨孩子吗?如果不是,那么请尊重孩子,别攻击孩子。
爸妈们在责备孩子时往往忘记了场合:在人多的地方爸妈们责骂孩子,孩子朋友在场时爸妈责骂孩子。
孩子们也是有尊严的,爸妈们如果教育孩子时伤了孩子的自尊,那么孩子们不仅不会听爸妈的话,甚至还可能对爸妈产生敌意。
所以爸妈们责骂孩子时,记得看场合,不要乱骂孩子。
孩子们有时候会犯一些低级错误。
而爸妈们却喜欢揭开宝宝们的伤疤,甚至在别人面前谈笑宝宝们的糗事。
宝宝们不恨爸妈才怪呢!爸妈们都喜欢孩子长的好看,惹人爱。
但是人的长相主要受遗传的影响,如果爸妈自己长的不好看,那又有什么理由去嫌弃孩子的长相呢?所以千万不要在孩子的长相上纠结。
因为如果爸妈公开表示孩子长的丑,那丢脸的不仅是孩子,当然还有爸妈自己。
现在孩子们过年都会有很多的压岁钱,而爸妈们总是以孩子还小作为私吞孩子压岁钱的理由。
孩子们虽然无法自己管理财务,但是爸妈们可以给孩子开个账户,把孩子的钱给他们存起来,或给孩子小额金钱,让孩子学会自己理财。
如果爸妈占有孩子的钱,孩子们就无法锻炼自己的理财能力,也会失去对父母的信心,因为爸妈老是占有他们的钱。
'。
育儿知识-中国式教育雷区请勿踩
中国式教育雷区请勿踩尽管父母们一心为了孩子好,但是有时候你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很容易带个孩子们伤害,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作为中国家长,我们对孩子教育中主要有右边2大雷区。
雷区1:小孩子不懂事很多家人只会一味来指摘批评孩子。
大家要知道,道理只有你讲了,孩子才会知道;只有你教了,他才会明白。
如果面对孩子的出错,你仅用这一句来抗辩,是起没去任何作用的,不懂的还是不懂。
或者你可以孩子讲起,你不能怎样,这样做的后果是xxx,孩子能理解的更深一点。
事实上,不讲道理会加深时会孩子们的误会,经常强调错误的信息内容,反而会让宝宝记住,导致他连连犯错,这回让你误以为他是不愿意改正。
在这种错误的循环当中,你眼中的孩子是“不争气”的,孩子眼中的你是“不理解”他们的。
孩子很委屈:道理我懂得其实孩子们喜欢听从大人的指著,如果可以他做到了自己会很有成就感。
家长考生若是教给孩子一些半生道理、行为准则,示范、引导他们去学习,他们不仅愿意去表现,也会做的很出色。
雷区2:压力就是动力这是不少家长都有的错误认识观念,让孩子过早的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失去了原本无忧、快乐的童年。
有时父母很着急,担心妈妈自家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就逼着孩子拼命向前学习。
比如,如果一般小朋友可以背诵爸爸妈妈两首诗,自己孩子必须要会背五首,甚至更多才可以,或者是奋不顾身孩子为孩子各种培训班。
这重担式教育方式只会压死孩子式稚嫩的肩膀,拔苗助长难以成活,过重的重压会使孩子渐渐失去女孩学习的兴趣,开始害怕学习,当更不会转化为动力了。
孩子很委屈:压力让我害怕压力过重不仅会打败孩子学习的热情,还而使孩子内心备受煎熬,从而影响未来深远的讲课,也之间让亲子之间的关系广受挑战,容易因此产生几代形成人的隔阂。
学生家长不如先从培养孩子的孩子学习兴趣开始,适时着力点给孩子设定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让他们爱上学习,他们才会主动学习。
请别再拿孩子当你的借口读后感
请别再拿孩子当你的借口读后感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就像被人敲了一记闷棍,一下子清醒了不少。
这文章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周围很多拿孩子当借口的现象,也让我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毛病。
以前总觉得身边那些说“都是为了孩子”的家长特别伟大。
但这文章一点破,我才发现这里面好多都是幌子。
比如说有些家长自己不想努力工作,就说“为了多陪陪孩子”,然后整天在家无所事事。
这哪里是陪孩子呀,这就是自己偷懒,还把孩子拉出来当挡箭牌。
孩子可没让你不工作,没让你在家躺着刷手机呀。
还有些夫妻关系不好,也说是“为了孩子不离婚”。
可孩子在那种天天吵架、气氛压抑的家庭里能健康成长吗?这不过是大人不敢面对自己的感情问题,把孩子当成掩盖婚姻失败的遮羞布罢了。
孩子成了大人逃避责任的无辜受害者,多冤呐。
从这文章里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有时候我不想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就会说“要回家陪孩子”。
其实吧,也不完全是因为孩子,就是自己有点懒,不太想出去应酬。
这文章就像个小警钟,提醒我以后可不能这么干了,得对自己诚实点儿。
这文章让我明白,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大人用来逃避问题或者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
我们大人得有担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要是真的为了孩子好,就该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勇于面对生活的好榜样,而不是整天拿孩子当借口,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以后再听到有人拿孩子当借口,我可能就会忍不住想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他,让他也好好反思反思呢。
【育儿知识】教育孩子试试“三无”原则
【育儿知识】教育孩子试试“三无”原则
■“无错”原则有的时候,淘气、打架、损坏物品等行为是孩子们在探索客观世界。
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行为,家长也千万不要因此“讨厌”孩子。
针对孩子的行为,
家长要区别对待,不要动不动就打骂孩子。
■“无批评”原则一些父母在日常家庭教育中,一旦孩子做出令人不满意的行为,就
对其大声呵斥、批评或表露出十分厌烦的情绪。
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十分不妥的,会使孩子
不知应该怎么去做,自信心大大受挫。
对0岁至3岁孩子来说,并不能完全听懂理性批评。
因此,教给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并无压力”原则有些父母盲目运用自己的权威地位,并使孩子内心产生不必要的
恐惧和紧绷。
“你要是搞不好,长大就可以唉了”“再不好好搞,就把你关入小黑屋”……此类语言或者作法,都会给孩子导致不必要的恐惧,并使孩子丧失对自己的确实
和勇气。
孩子在恐惧和紧绷情况下,往往产生自我被动、退却、多疑。
科学家庭教育谨记三个“不当”
科学家庭教育谨记三个“不当”科学家庭教育谨记三个“不当”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父母在遇到小孩犯错时,不要赶忙就如同法官审案般给小孩判定“罪行”,如此做是不科学的。
父母要关注小孩的内心世界,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来阻碍小孩,同时注意爱护好小孩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生活如同一场竞赛,小孩作为运动员只能孤身奋战。
父母不能自作主张地为小孩充当裁判,反而要做支持小孩、鼓舞小孩的拉拉队,让小孩意识到身后有人作为他坚强的后盾,让小孩树立自信、放手去翱翔。
要善于查找小孩身上的闪光点和长处,还要积极地颂扬小孩,增强他们的自信。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家长不要把自己当成驯兽师,将小孩当成毫无自主能力的小动物。
相反,家长要努力成为小孩的镜子,如此小孩就能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来认识自己、发觉反馈结果。
我们都明白,要给小孩宽松的教育方法,然而,专门多时候,家长必须要教育小孩。
1.家长要针对小孩的年龄给予其相匹配的言行举止要求,比如待人接物的差不多礼仪、跟其他人打招呼要讲礼貌、讲究卫生、守时等。
父母要让小孩从小养成差不多的礼貌。
2.家长不要太注重小孩做某件事的结果,要求他们一定要达到某个目标。
然而必须要求小孩在过程中保持积极认确实态度,严谨负责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选择,从小就要做一个负责的人。
3.家长碰到小孩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纠正。
小孩犯错并不代表他成为了坏小孩,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中,小孩学会了道理,得到了教训。
因此,家长一定不能姑息小孩的小错误,要让小孩意识到错误、反省缘故、找出解决方法,因此更不能一味地批判。
4.家长要培养小孩差不多的思想道德修养,比如要求他们在生活中秉持诚实、善良、尊老爱幼等态度。
5.假如小孩向家长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那么家长一定要及时解决,不能当做没听到或者给予虚假的承诺,否则会消减自己的小孩心目中的诚信度。
6.假如有人向家长打小报告,说出了家里小孩的不行之处,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
请不要拿“孩子小不懂事”作挡箭牌
请不要拿“孩子小不懂事”作挡箭牌请没有要拿“孩子小没有懂事”做挡箭牌文/李浑浅1.这地来超市买物,看到一名50多岁的姨妈用买物车拉着一个小男孩,正在湿货区挑谢口因。
取其说是挑,没有如说是正在试吃,果为嫩太太不断剥了谢口因往小伴侣嘴面塞。
那时超市面的导买走过去揭示说:欠好意义,谢口因是不克不及品味的。
并指指一旁夺目的提示牌:请勿品味。
嫩太太没有认为然天说:尔出品味啊,小孩子尝一二个皆没有许吗?说着又往孩子嘴面塞了一颗。
导买有些没有爽天说:尝二颗没有要松,您给孩子吃了皆有两三十颗了,那那里是尝,那是蹭吃。
买物车面的孩子否能觉得没没有妙,嘴巴一咧,哭了起去。
嫩太太看到孩子哭了,霎时像被踏了猫首巴同样用尖利的声音说叙:“您否实够凶猛的,孩子吃二颗谢口因,您居然把孩子骂哭,没有让尝咱们怎样购,万一是逾期的呢?万一坏了呢?再说,他只是个孩子啊,孩子吃您们二颗谢口因,是多年夜的罪恶吗?”霎时围拢了一群人,没有亮本相的大众选择战嫩太太站正在异一个和壕面,简直一边倒天以为,小孩子吃二颗谢口因出啥。
导买气失曲翻皂眼,说您们讲没有讲理啊。
那时轮到尔结账了,于是尔出再接续围不雅事态开展,不然预计尔也会战这个导买同样气失翻皂眼。
怪没有失有人说,每一个熊孩子暗地里皆有一个熊野少。
时常看到一些人以“孩子借小,没有懂事”为名,觅供各类圆就,甚至有得学养却毫有愧疚感:各人皆正在列队上车,她非要夹塞,理由是带着孩子没有圆就;来吃酒菜,人借出到全,XXXX位野少曾经给孩子吃上了;茅厕便正在十米谢中,私园广场上却一年夜片尿迹,果为“娃小憋没有住了”……其真不少时分,没有懂事的没有是孩子,恰正是这些挨着孩子旗帜的年夜人。
有个伴侣已经战尔咽槽,亲休带小伴侣去野面玩,看外了她野专今架上的脚奇,这是她从日原购归去的,十分顾惜,修议孩子玩另外玩具,小伴侣又哭又闹必然要脚奇,野少不单没有哄孩子,借自做主弛拿高脚奇给孩子玩。
成果小伴侣拿得手面后,又咬又啃借往天上抛,伴侣疼爱天禁止,却被向天面咽槽抠门、小气:“连小孩子玩一高皆不愿。
【家庭教育】尽量避开这11种不负责任的育儿方法
【家庭教育】尽量避开这11种不负责任的育儿方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总是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大人的思想去教育孩子。
下面一起来看看十一种不负责任的育儿方法。
1.孩子想要玩泥巴,我们说:太脏了,不许玩!注解: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掐灭了孩子玩的天性,阻断了孩子对事物的认知,缩小了孩子的探索空间。
2.孩子想自己吃饭,我们说:搞得到处是;饭都冷了……妈妈喂!注解:孩子的自主意识、孩子的动手能力就这样被扼杀。
3.孩子有些不舒服,我们说:宝贝,我们上医院,打点针就好了!大夫,用点好药!注解:我们的盲目和无知直接导致孩子成为一个缺乏抵抗力的玻璃人,让他遭受更多病痛折磨和医疗创伤,让世界多了多少耐药菌和不治之症。
4.孩子想要自己洗碗,我们说:别把衣服弄脏了;水这么冰;别把碗打碎了……注解:孩子眼里原本就像游戏的劳动,因为你,愉快的劳动变成了苦差,四肢肌肉萎缩,毫无阳刚之气。
5.孩子上学了,我们说:你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不懂不要乱讲……注解:孩子不敢问为什么,怕老师说,怕同学笑话;孩子只知道接受、从众,没有创造力,甚至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6.孩子说,爸妈,我长大了,也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们说:好孩子,你读好了书就行,什么都不要你做。
注解:一个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机会,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女)子汉的机会就这样被你熄灭在萌芽状态,成长为一个畏缩的人,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7.孩子学习不好,我们说: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了你,吃了多少苦?你吃好的,穿好的,什么也不要做,为什么连书都读不好,你真是丢尽了我们的脸! 早知道……注解:在孩子心里,他们看不到爱,他们认为你所付出的一切原来只是一场交易,自己只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父母光宗耀祖的工具罢了。
8.孩子不知通过什么途径想到感恩,他对你们说:爸妈我爱你们,你们辛苦了!我们说:爱什么爱,你拿什么来爱?读好书,听话就是最好的爱。
注解:爱原来就是这样的功利、现实和残酷!爱的种子没有开花就已凋谢;爱的能力还没形成就被打击。
教师的育儿知识
教师的育儿知识幼儿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总结许多经验,那么幼儿教师的育儿知识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教师的育儿知识,供大家阅览!教师的育儿知识一1、当孩子不小心摔着时,请您不要给我们脸色看。
我们也爱孩子,心中也歉疚。
2、当您的孩子被同伴打哭时,请您多多包涵,要知道,他也是个孩子。
况且,孩子间的争斗原本是很正常的事,当不得真。
我们要做的是培养他们宽容的品质、合作的能力。
3、当您送孩子迟到时,请尽量不要影响到其他孩子的活动,请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4、当您的孩子生病需要特殊照顾时,请不要不好意思开口,为您的孩子服务是我们的职责。
5、当您对我们的工作有意见时,希望您能够当面提出,让我们共同学习探索,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完全一样的: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
当我们在大街上相遇时,请您不要装作没看见,不理不睬。
您当然知道,我们并非陌生人。
6、当夜幕降临,幼儿园门口只剩下您的孩子和他的老师时,请不要只和您的孩子打招呼,而无视老师的存在。
我们没有太多的奢求,一丝微笑,一声问候,我们的心就会暖暖的。
请带着孩子留给老师一句真诚的谢谢,那将是做老师最大的快乐。
7、亲爱的家长,我们爱孩子,也爱你们。
爱荡漾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田,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我们渴望孩子的爱,更渴望您的理解。
8、让我们相互理解,互相包容,各自谦让,共同把我们的宝宝培养成有个性的孩子,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教师的育儿知识二幼师如何引导孩子自觉喝水?1、拟人游戏法指让幼儿在拟人游戏中养成爱喝水的习惯。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小班幼儿。
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为游戏所贯穿,教师可以把游戏中的情景或人物延伸到喝水的环节。
例如,小汽车的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幼儿:“小汽车需要加油了!”然后,自然地引入喝水环节。
2、儿歌故事法指利用儿歌如“小水滴”或者故事如“小水滴旅行记”引起幼儿喝水的兴趣,激发幼儿喝水的愿望。
附:儿歌——小水滴小水桶,大肚皮,里面藏着小水滴。
【家庭教育】不要把孩子不当孩子
【家庭教育】不要把孩子不当孩子人们经常说:“孩子还小,不懂事。
”言外之意,其一,孩子就得像孩子一样生活;其二,不跟孩子一般“见识”,亦不必把孩子“放在眼里”。
父母较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该把孩子当孩子时却不能把他当成孩子。
女儿快满周岁时,旅居京城的我想方设法回了趟家。
孩子朝我看看,伸出手,但当我伸手去抱她时,她马上躲开了。
那既想亲热又怕生的表情挂在小脸上,毕竟差不多半年没见面了。
孩子的外婆有点急,抱着孩子往我手上放,孩子一下子大哭起来。
我说:“不急着要孩子认我这个爸爸,孩子也需要一个了解的阶段嘛,但这个阶段不会很久的。
”果然,不到半天功夫,孩子就要我抱她了。
诀窍是我跟她一起玩!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发现孩子们整天都很活跃。
他们要么接受这个,要么扭转那个。
他们精力充沛。
如果孩子想拿东西,他必须拿,否则很难把她搬走。
当她看到盆里的水时,她不得不拿着水或哄她的祖母把它打开。
我说,“如果一个孩子知道该玩什么和不该玩什么,她就不再是一个1岁的孩子了。
”有很多类似的事情。
如果真的是危险品,你可以把它们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这样孩子们就拿不到了。
但如果没有危险,为什么要限制它?◎不把孩子当孩子的种种表现:1.儿童世界是一个没有规则的世界。
孩子打开柜门,把叠好的衣服一件一件地拿出来扔在地上:衣服下面“藏”着什么东西!当你对孩子说你不能触摸或移动它时,不要把房间弄得一团糟,也不要干涉和指责孩子的一些非成年人习惯的行为。
你把你的孩子当成人看待。
如果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脱口而出:“阿姨,你太漂亮了。
你在街上走的时候一定会有很高的回头率”,你不会感到惊讶吗?2、有些父母,一回家抱起孩子就亲,不管孩子愿不愿意;有些父母故意戏弄孩子,把孩子当成成人的“玩物”。
孩子也有他(她)的自尊心。
3.他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
在别人面前夸耀:“看我的孩子多棒啊!”把孩子当成他们的“炫耀”;如果孩子的表现不令人满意,他会“担心”,甚至感到“自卑”。
千万不能和孩子说的三句话
千万不能和孩子说的三句话在育儿的路上,有些话真的是万万不能说,尤其是对那些小天使们。
第一句,千万别说“你真笨”。
哎,这话一说出去,孩子的心里就像被踩了一脚的小蚂蚁,慌得不得了。
小朋友们的世界本来就充满了探索和好奇,结果你这一句“笨”字,简直就像一盆冷水,泼得他们的热情瞬间消失殆尽。
你想啊,孩子在拼命学走路,摔了一跤,你不如轻声鼓励:“没关系,继续来,试试看。
”这样一来,他们会觉得失败也不是世界末日,反而会更有勇气去尝试。
第二句,别跟孩子说“你怎么就不能听话呢”。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是关心,实际上却像是一把锋利的刀,扎得他们心里生疼。
小朋友们的思维方式和大人可完全不同,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常常是独特的,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不听话,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
试想一下,当你听到别人说你不懂事,那种感觉有多糟糕!不如换个角度,试着理解他们的小心思,和他们聊聊,告诉他们你为什么希望他们听话。
这样,孩子才会觉得你在陪着他们,而不是在和他们对着干。
最不能说的就是“你这样做会让别人讨厌你的”。
哦,这简直是给孩子的心上贴了一张“请远离我”的标签!小朋友们在这个年纪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和自信,哪怕有时候他们做的事情让人哭笑不得,但这就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一部分。
你想想,一个孩子在玩耍的时候,突然被告知“这样做会让别人讨厌你”,那他们的心情就像是被浇了一头冷水,顿时失去了继续玩下去的兴趣。
与其让他们担心别人的看法,不如告诉他们“做自己,最重要”。
这样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能让他们学会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坚持自我,走自己的路。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就是为他们提供一个温暖的土壤,帮他们茁壮成长。
我们说的话,都是在塑造他们未来的模样。
教育的关键不在于让他们听话,而在于让他们在理解和关爱中成长。
要让他们知道,即便是失败也不是可怕的事,尝试了就好。
我们要做的是鼓励他们,陪伴他们,用我们的爱去浇灌这颗种子,让它在阳光下自由生长。
五类家长做不得
五类家长做不得作者:王燕刘国磊来源:《幼儿教育·家教版》2012年第12期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所有父母都非常重视的,很多父母平时都会学习一些先进的育儿理念,但是,纸上谈兵和现实生活是两码事,很多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有时还会步入误区,下面五类家长做不得。
误区1:成为孩子“利用”的对象“妈妈,给我梳个小辫子吧,谢谢!”“妈妈,让我再吃一颗糖吧!谢谢!”“妈妈,让楠楠跟你一起去吧!谢谢!”……楠楠妈妈希望孩子懂得“当请求或得到他人帮助时,一定要说谢谢”,为了培养楠楠的这种礼貌行为,只要楠楠说一声“谢谢”,哪怕有些请求不合理,妈妈也会答应。
原因解析:案例中,为了让孩子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楠楠妈妈进行了礼貌强化训练,只要说“谢谢”就能得到妈妈的表扬和认可。
慢慢地,楠楠意识到了,原来“谢谢”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于是,“谢谢”就成了她满足要求的手段。
家长的简单强化和急于求成反而被孩子“利用”了。
生活中,当一个人很想得到一种东西时,如果稍不警惕,这种欲望就容易被人利用。
家长最希望看到孩子在自己的精心教育下品行兼优,这时,家长的好心有可能被机灵的孩子利用。
建议:适当地表扬与奖励表扬与奖励是教育孩子时常用的手段,但过多的表扬与奖励很容易让孩子掌握规律。
为了奖励而做事,这时的奖励并没有起到内化行为的作用,一旦奖励消失,行为也就消失了。
因此,家长在强化孩子行为习惯时一定要注意:①间断地表扬与奖励;②说明表扬的理由;③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后再恰如其分进行反馈。
误区2:成为孩子的“坏家长”兮兮正在扮演理发师,他先是拿着梳子为妈妈梳头发,趁妈妈不注意,又拿起剪刀剪掉了妈妈一撮头发。
妈妈发现后不满地责备:“你怎么真的剪啊?”兮兮愣了一下,委屈地看着妈妈说:“我不跟你玩了!”妈妈针锋相对:“你不跟我玩,我还不跟你玩呢!”原因解析:很多家长知道,孩子与孩子最容易成为朋友,因为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家长努力“做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平等交往”,有些家长认为可以在孩子面前纵容自己的孩子气,包括对孩子发脾气。
幼儿园中班育儿知识小常识
幼儿园中班育儿知识小常识首先、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首先说明家长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关心得太少。
其次,也说明家长比较爱“记仇”,喜欢翻旧账。
有时不是你的话没有道理,而是你的方式不对。
方式不对,教育一定没有效果。
为人父母,所有的权力都意味着责任,这样的责任逼着我们要改变。
其次、不能生气了就教育。
在教育中,克制比宣泄更重要。
当孩子惹我们生气时,一定要忍一忍,先不急着发火,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冒出来的“第一念头”往往是有问题的。
有时候孩子犯的错误可能也不算什么事,只不过不合我们的意,或者时间不对,正好撞在了家长情绪的枪口上了。
对父母而言,所谓的克制,就是避免“第一念头”。
对待孩子“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应该改为“理直气和,义正词婉”。
管教从严,讲的也是原则从严,心思从严,态度则要尽可能的诚恳、温和、耐心。
第三、不能想起了才教育。
教育孩子一定要持之以恒,教育孩子一定不能忽视细节。
一位朋友在英国看见一位奶奶带着小孙子上公交车,小男孩先踏了上去,结果被奶奶叫了下来,奶奶要自己先走,还对小男孩说了句:“女士优先!”绅士教育大概就是这样从小培养的吧!美国著名教师保罗·克拉克写过一本《优秀是培养出来》的书,书中特别重视对孩子的细节教育,比如不能含着食物说话,推门时如果后面还有人就要为他把门,要用善意的眼睛看人等等,都是孩子成长中的细节。
如果你没有时刻谨记教育孩子的责任,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后面再想教育就难了。
第四、不能把交谈都变成教育和孩子的交流越少,你就越不懂得怎样和孩子交流,不懂怎样和孩子交流,你肯定就越不理解孩子。
平时有机会和孩子交谈的时候,你都会和他说什么呢?一位读初中的孩子告诉我,家长对他说得最多的话就是:饭吃快点,吃完赶快做作业,做完作业赶快睡觉!作为父母,你知道孩子内心的压力与苦楚吗?你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吗?父母逐渐从孩子的情感世界中淡出甚至缺席,和孩子的交谈更容易变成说教、批评与斥责。
育儿知识-有些事情对孩子做你会后悔的!
有些事情对孩子做你会后悔的!'孩子小,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够好,而且为人处事也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家长就等于是孩子的指路明灯,应该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即使孩子在某些关键时候出现错失,家长也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孩子,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对孩子的教育,哪些应该,哪些不该?1.不可以强迫孩子做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
孩子都有自己的主观意愿所在,家长不可以逼着孩子去做孩子不喜欢做的事情,即使孩子委屈去完成任务,那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这样做事的效果是不好的。
2.不要讽刺嘲笑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不要用讽刺和嘲笑的口气去面对孩子的错误,这样对孩子的心理打击是很大的。
3.不要恐吓威胁孩子。
孩子的心灵还比较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还不够强大,因此,作为家长的不可以恐吓孩子威胁孩子,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创伤。
4.不要老是和孩子条件交换。
有些家长喜欢让孩子做什么事情就交换什么来达到预期效果,其实这种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好的,以后孩子会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回报的,才可以付出。
5.不要过度啰嗦孩子。
啰嗦是很让孩子反感的一件事情,所以,家长不要整天对孩子没完没了地啰嗦不停,道理只需要讲一次就好了,讲多了,孩子反而觉得厌烦的。
6.不要对孩子过分管制。
孩子也应该有合理的自由权,家长不可以什么都牵制着孩子,这样孩子的能力是得不到提升的。
7.不要溺爱孩子。
有些家长溺爱孩子成性,导致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任性妄为的性格。
8.不要没原则地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要坚守原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随时随便做出变化的。
9.不要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孩子什么年龄,能做什么事情,有什么水平,家长必须衡量好,不能吩咐孩子做不可能做得到的事情。
10.不要在公众地方批评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也是需要备受尊重的,千万不要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不然孩子以后在外边都抬不起头做人啦。
1.和孩子有商有量。
2.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思考。
暑假不能忽视的家庭教育问题育儿知识
暑假不能忽视的家庭教育问题育儿知识
哎呀呀,各位家长们,暑假可来啦!这可是个大事情呀,咱可不能忽视那些家庭教育问题哟!你想想看,暑假这么长的时间,要是没管好,那不就乱套啦?
比如说,孩子天天在家玩手机、打游戏,那眼睛不得看坏了呀!就像那树苗长歪了,咱得赶紧给扶正了不是?咱不能由着他们呀,得给他们立规矩。
“宝贝呀,咱每天玩会儿手机就得去看看书、做做运动呀!”这时候就得好好跟孩子沟通。
还有啊,暑假别光让孩子闷头学习,那不得憋坏了呀。
得带他们出去玩玩呀,看看外面的世界,长长见识。
这不就好比鸟儿得在天空飞,不能总关在笼子里嘛。
“走呀,宝贝,咱们周末一起去公园逛逛,去博物馆瞧瞧。
”这样孩子的生活才丰富多彩呀。
再说说做家务这事儿,可不能啥都家长包了呀!孩子也得参与进来,让他们知道生活的不容易。
“来,帮妈妈扫扫地、擦擦桌子。
”让他们体会到付出的快乐。
反正呀,暑假里咱得方方面面都照顾到。
每个小细节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成长呢。
咱当家长的,可别马虎哟。
就像建房子,根基得打好。
咱和孩子一起好好度过这个暑假,让他们茁壮成长,以后成为参天大树!这就是我的观点,咱一定要重视暑假的家庭教育问题,让孩子的暑假过得既快乐又有意义!。
优秀家长,不做这些(育儿知识)
优秀家长,不做这些1.当众批评孩子。
只要有一次这样的情况,就视为“有”。
“人前教子,人后教妻”的古训,其实是不对的。
人前不能教子,人后被妻教。
所以,这两者都不对。
2.很少去表扬孩子。
只要你不是每天表扬孩子,就是很少表扬孩子。
你可能说:我去年表扬五六次呢。
这话的意思是:不是每天表扬孩子。
否则为“不是”。
3.常以学习好的孩子为例,来批评自己的孩子。
以为这就是激励,这是不对的。
“你看张小二,学习多好!”我估计我给我们家乡带来的负面效应太大了。
到现在为止,他们可能还拿我来教育他们家的孩子,给那些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看老董家的大儿子,人家怎么能好好学习呢?”你以为这是激励孩子,这是树立榜样。
你要是想给孩子树立榜样,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达到?什么叫树立榜样,拿别人家好的孩子和你的孩子比有太多的坏处!4.经常用自己年轻时的事情来教育孩子。
“我年轻的时候,你爷爷奶奶不用说我,我就好好学习。
吃苞米面粥,穿破衣都好好学。
”这样的话是不是人常挂在嘴边的?时过境迁,你的榜样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能打动孩子的。
5.总对孩子说,自己的付出全是为了他(她)。
如果单亲的母亲,丈夫去世,或离婚,自己带孩子,越辛苦,就越整天数落孩子:“我都是为了你。
你妈一天起早贪黑,你看,这不都是为了你吗?”很多母亲对孩子报辛苦,我这么努力,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6.把教育孩子希望寄托在学校和家教上。
一旦好学校不行了,你也就灭了希望。
或者家教不行再换。
这涉及的是“教育孩子的根本点在哪”的问题。
7.常依自己的标准给孩子定目标。
你要让孩子实现的理想,到底是他的理想,还是你的理想?是他想学钢琴,还是你认为他想学钢琴?这话有严格界限。
认为孩子有绘画才能,还是孩子真的想学绘画?孩子应该好好学习,是他想好好学习,还是你认为他应该好好学习?8.把物质刺激当成激励孩子的重要方法。
很多家长,一看到给孩子10元钱,孩子就活蹦乱跳的,挺听话,这招挺好用。
于是,当成百试不爽的看家本事了。
育儿知识-收起你的棍棒,树立科学育儿观
收起你的棍棒,树立科学育儿观教育孩子必修课艺术,家长要多学习、多反省、学会家庭教育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演算法,切不要用简单无理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要多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给孩子一定的发言权,让父母孩子能够与父母公义交流,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教育孩子,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要学童学会正确识别错误行为家长在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对错之前,应该先要弄清这件事情所发生的环境,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认为孩子犯了错,就要惩罚孩子,也许在你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你也许须要发现孩子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在确定孩子是否犯错以后,你也要判断他是否该饱受惩罚。
如果孩子是不能小心犯的错,是偶然性的错误,那你要告诉他之前要小心,如果说孩子是胡乱的,那这种原则性的正确就应该好好除非地教育一番。
家长要给宝宝做个好榜样一般孩子的行为是与其父母极为相像的,因为模仿是爸爸妈妈的天性,每天的耳濡目染,父母的好习惯坏习惯都会被孩子学习。
但往往父母自己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却在孩子犯错之后严厉对待孩子。
家长打孩子,实际上起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榜样。
遗憾的是,有的父母这样对孩子说:“谁打你,你就打他;谁骂你,你就骂他。
”试想这样教育出的孩子会懂得对待别人要和平友爱吗?家长应理解、尊重、倾听孩子随着孩子的长大,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也会逐渐拉大,他们就不会先则表示像小时候那样喜欢跟着父母说当天发生的事情,渐渐的父母与孩子之间彼此之间就会产生“代购“,那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呢?尊重是首要的。
因为只有尊重孩子,才能奔向孩子的心灵,父母与孩子间有美妙才能有愉快的沟通。
另外,倾听是必须的。
倾听是一种态度,倾听是了解孩子的最佳途径。
给孩子忧伤的机会,让孩子宣泄心中积郁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停下来”。
即在心理上、行为上“停”下来,全神贯注听孩子说话,表情上给以回应。
第二,要“等一等”。
关切地注视孩子,不要轻易打断小朋友的话,等着他说下去,用“哦”、“我明白了”给予情感呼应。
育儿知识-不宜触碰的家庭教育误区
不宜触碰的家庭教育误区传统的家庭教育讲“不打不成材”“棍棒之下出孝子”“玉不磨不成器”孩子倒霉就要打。
这些都是封建礼仪思想专制之下的教育方式,从前是现代社会可有可无早就过时了,有些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们就不要走误区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1.“吓”出来的权威父母动不动就吓唬孩子,孩子犯一丁点小错误就说要把孩子关进小黑屋子。
孩子吃饭不好甜,就写道把他送到邻居家去。
总之大人随口的一句话都可以把孩子吓得掉眼泪,或是夜里做严梦。
家长的权威用吓唬的方式建立起来,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的同时,令孩子处在恐惧之中,随时随地都羞愧自己内疚会被抛弃,没有安全感,十分困难孩子健康成长。
2.替孩子拿主意家长切不可以为孩子是自己生的,什么事都可以代替小孩孩子拿主意。
你说东,孩子就东;你说西,孩子就西,这样子的家庭教育理念是完全错误的理念。
父母建议要尊重父母的意见或建议,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艺术,而不是什么都父母做主。
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遇到问题自己独立判断和解决。
什么事就父母拿了主意,那孩子还有什么自我撇开,早上穿的衣服父母说了算,吃什么菜父母说了算,报什么兴趣班也是父母说了算,孩子终日生活在继父的阴影之下,没法任何自我可言。
3.过于溺爱孩子因为现代家庭孩子都极为比较少,大多是一个孩子。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也就成了苏牟,什么事都顺着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超强长时间如此令孩子养成了很强的依赖心理,孩子统一论也离不开父母,离开了父母亲就父母没法子活下去。
父母过多溺爱孩子还会导致孩子没有感恩,不尊重父母,以为父母塞雷县制做这些都是应该的,哪天父母要是不做了,他们甚至会对着祖母大发脾气。
4.对孩子过于严厉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还停留在过去式,动不动就用武力解决问题,对孩子其要求过于严厉。
动不动就动手打孩子,孩子生活在家庭暴力环境之下,从小形成了胆小怕事,没有自信心的不良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正确鼓励的幼儿教育方式应该是多鼓励肯定孩子,允许孩子犯错,并给与孩子改正原机会,长孩子同享到成长的快乐,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不要拿“孩子小不懂事”作挡箭牌
1.
那天去超市购物,看到一位50多岁的阿姨用购物车推着一个小男孩,在干货区挑开心果。
与其说是挑,不如说是在试吃,因为老太太一直剥了开心果往小朋友嘴里塞。
这时超市里的导购走过来提醒说:不好意思,开心果是不能品尝的。
并指指一旁醒目的提示牌:请勿品尝。
老太太不以为然地说:我没品尝啊,小孩子尝一两个都不许吗?说着又往孩子嘴里塞了一颗。
导购有些不爽地说:尝两颗不要紧,你给孩子吃了都有二三十颗了,这哪里是尝,这是蹭吃。
购物车里的孩子可能感觉出不妙,嘴巴一咧,哭了起来。
老太太看到孩子哭了,瞬间像被踩了猫尾巴一样用尖利的声音说道:“你可真够厉害的,孩子吃两颗开心果,你竟然把孩子骂哭,不让尝我们怎么买,万一是过期的呢?万一坏了呢?再说,他只是个孩子啊,孩子吃你们两颗开心果,是多大的罪过吗?”
瞬间围拢了一群人,不明真相的群众选择和老太太站在同一个战壕里,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小孩子吃两颗开心果没啥。
导购气得直翻白眼,说你们讲不讲理啊。
这时轮到我结账了,于是我没再继续围观事态发展,否则估计我也会和那个导购一样气得翻白眼。
怪不得有人说,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
经常看到一些人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名,寻求各种方便,甚至有失教养却毫无愧疚感:大家都在排队上车,她非要夹塞,理由是带着孩子不方便;去吃酒席,人还没到齐,某位家长已经给孩子吃上了;厕所就在十米开外,公园广场上却一大片尿迹,因为“娃小憋不住了”……
其实很多时候,不懂事的不是孩子,恰恰是那些打着孩子旗号的大人。
有个朋友曾经和我吐槽,亲戚带小朋友来家里玩,看中了她家博古架上的手偶,那是她从日本买回来的,非常爱惜,建议孩子玩别的玩具,小朋友又哭又闹一定要手偶,家长不但不哄孩子,还自作主张拿下手偶给孩子玩。
结果小朋友拿到手里后,又咬又啃还往地上扔,朋友心疼地制止,却被背地里吐槽抠门、小气:“连小孩子玩一下都不肯。
”
听那语气,不给小孩子玩就是没爱心,就是不“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问题家长明知道那么大的小朋友不知轻重,有损坏人家东西的可能,为什么不制止呢?孩子小,就要星星给星星要月亮给月亮百依百顺?孩子小,就可以肆无忌惮不讲规矩,甚至没教养了吗?气人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些不作为或者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大人。
2.
退一万步讲,如果孩子可以轻易被原谅,那么,多大的孩子才算孩子呢?
我记得有一次坐火车回河北老家,那是一班夜车,车里人多,又闷,一个一岁左右的宝宝不知怎么了,突然开始哭闹,当时已经熄灯了,车厢里很安静,所以小朋友的哭声格外响亮。
虽然很吵,但大家都没吭声,毕竟,这么大的孩子哭闹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家长已经尽量在想办法哄了。
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来:“吵死了,还让不让人睡觉?”
听声音应当也是个“孩子”,只不过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
原本在哄小孩儿的家长解释:“不好意思,车里太闷,宝宝可能不舒服,请体谅一下。
”
然而十岁的孩子并不想体谅:“他不舒服,我还被吵得头疼呢,我体谅他,谁体谅我啊?再哭你们下车吧!”
一岁孩子的家长估计被那句“你们下车”惹怒了,不满地反驳:“孩子不懂事哭闹,我已经尽量在哄了,你有什么资格让我下车?火车是你家的吗?”
结果一直沉默的、十岁孩子的家长不乐意了:“你的孩子是孩子,我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吗?你家孩子哭闹吵得大家睡不了,我儿子抗议一下,你横什么横?”
眼看两位“护孩子”心切的家长要开撕,列车员赶紧出面制止,努力平息了这场争吵。
但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可以不懂事,可以犯错,也应当被原谅,因为他是一个孩子嘛。
果真如此吗?
当年比较有争议的药家鑫杀人案,当时也有人为药家鑫辩护,说他还是个孩子。
我们不讨论药家鑫应不应当判死刑,只讨论一个人多大还是“孩子”,讲真,从社会伦理的角度考虑,只要父母还健在,哪怕我们已经七老八十了,身份也依然是“孩子”,可我们却并不是这个社会的“孩子”了。
再者说,就算犯错的是孩子,监管他的可是大人啊,在他的行为不合社会规范甚至有失教养是,家长可有尽到劝说或者及时制止的义务?像前边说的,明明超市有写“禁止品尝”,奶奶却肆无忌惮给孩子吃个不停;酒席上,人没到全就提前
给孩子吃;还有自作主张给孩子玩人家手偶那位家长。
说白了,是仗着孩子小,想被区别对待,甚至为所欲为,因为他们暗暗以为,孩子小是一种特权。
这哪里是小孩子不懂事,分明是带他的大人不懂事。
3.
有一次我带张小又去买蛋糕,那时他两岁多,趁我们不注意抠了生日蛋糕上一个草莓,蛋糕房的导购说蛋糕被破坏不能出售了,建议我们买下来,我也认为是我没看好孩子,才会发生这种事,于是决定掏钱买蛋糕,当时我婆婆也在场,她不想赔钱,于是说:小孩子不懂事,算了吧,小又,快给阿姨说对不起。
我认为这不是道歉那么简单的事,还是付了钱,回来的路上,我婆婆说:“小孩子又不懂事,说声对不起就得了,非让买下来就是讹人。
”
我并不这样认为,张小又的行为已经给别人造成了损失,他闯了祸,我这个当妈妈的当然要负责,而不应以“他是孩子”推脱甚至抵赖。
可惜的是,很多人并不这么认为,动辄以“他是孩子”求得原谅,借此逃避责任。
的确,一岁以内的婴儿饿了困了会哭闹;两岁的婴儿可能油盐不进讲不通道理;抱着孩子坐车或者外出的是有很多不便之处。
这个社会也提倡“爱幼”,作为一个妈妈,我深知带孩子出去有种种不便和意外,我也经常感受到别人的善意,对此我也很感激。
遗憾的是,那些把“他是孩子”挂在嘴边的人,并不是这些可以被体谅的原因,而仅仅是,监管不利借此推脱,或者逃避责任,甚至为所欲为。
惹人烦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纵容或者无所谓的态度。
因为是孩子,所以可以不讲理,可以先吃饭,可以随地大小便,损坏了东西可以不赔偿,甚至杀了人也可以被免除死刑,你有没有想过,这样被“特殊照顾”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大人?
他是你的孩子,你愿意无原则地宠溺,家里好吃的紧着他吃,好玩的紧着他玩,但是,你愿意宠,不代表别人愿意宠,你愿意忍,不代表别人愿意忍。
他只是你的孩子,不是全天下人的孩子。
有句话说得好,你不好好管孩子,迟早有人会帮你管孩子。
别总拿着孩子小不懂事作挡箭牌,请勇于承担责任,面对错误,否则,如果一直纵容下去,有可能,他人到中年,还会是个不懂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