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知识分享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命题:①平方等于其本身的数有0,±1;②32xy3是4次单项式;③将方程=1.2中的分母化为整数,得=12;④平面内有4个点,过每两点画直线,可画6条.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AO平分∠BAC,AO⊥BC,DE⊥BC,GH⊥BC,垂足分别为O、E、H,且DO∥AC,∠B=43°,则图中角的度数为47°的角的个数是()A.5 B.6 C.7 D.83.如图,△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BF分别是∠BAC、∠ABC的平分线,∠BAC=50°,∠ABC=60°,则∠EAD+∠ACD=()A.75°B.80°C.85°D.90°4.如图,在△ABC中,∠ABC=40°,∠ACD=76°,BE平分∠ABC,CE平分△ABC的外角∠ACD,则∠E=()A.40°B.36°C.20°D.18°5.如图,AB∥CD,MP∥AB,MN平分∠AMD,∠A=40°,∠D=30°,则∠NMP等于()A.10°B.15°C.5°D.7.5°6.如图,△ABC中,∠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O作DE∥BC,若BD+EC=5,则DE等于()A.7 B.6 C.5 D.47.如图,AB∥CD,∠ABK的角平分线BE的反向延长线和∠DCK的角平分线CF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H,∠K﹣∠H=27°,则∠K=()A.76°B.78°C.80°D.82°8.如图,△ABC中,∠ABC、∠ACB的三等分线交于点E、D,若∠BFC=120°,∠BGC=102°,则∠A的度数为()A.34°B.40°C.42°D.46°9.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A.∠A=∠1+∠2 B.2∠A=∠1+∠2 C.3∠A=2∠1+∠2 D.3∠A=2(∠1+∠2)10.已知,如图AB∥CD,∠1=∠2,EP⊥FP,则以下错误的是()A.∠3=∠4 B.∠2+∠4=90°C.∠1与∠3互余D.∠1=∠3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11.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12.如图,已知AB∥CD,CE、BE的交点为E,现作如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作∠ABE和∠DCE的平分线,交点为E1,第二次操作,分别作∠ABE1和∠DCE1的平分线,交点为E2,第三次操作,分别作∠ABE2和∠DCE2的平分线,交点为E3,…,和∠DCE n﹣1的平分线,交点为E n.第n次操作,分别作∠ABE n﹣1若∠E n=1度,那∠BEC等于度13.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其中∠A=60°,∠F=45°),点E在AC上,ED∥BC,则∠AEF的度数是.14.如图,∠1=52°,∠2=128°,∠C=∠D.探索∠A与∠F的数量关系为.15.说理解答题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理由或数学式)解:在ABC中∠B+∠ACB+∠BAC=180°∴∠BAC=180°﹣∠B﹣(等式的性质)=180°﹣36°﹣110°=∵AE是∠BAC的平分线(已知)∴∠CAE=∠BAC=17°∵AD是BC边上的高即AD⊥BC (已知)∴∠D=∵∠AC E是△ACD的外角(已知)∴∠ACE=∠CAD+∠D∴∠CAD=∠ACE﹣∠D (等式的性质)=110°﹣90°═20°∴∠DAE=∠CAD+=20°+17°=.16.如图,将等腰直角△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A1B1C1,若BC=,,则BB1=.17.一个三角形有一内角为48°,如果经过其一个顶点作直线能把其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那么它的最大内角可能是.18.如图是跷跷板示意图,横板AB绕中点O上下转动,立柱OC与地面垂直,当横板AB的A端着地时,测得∠OAC=α,则在玩跷跷板时,横板AB绕点O上下转动的最大角度为°.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19.(8分)如图,∠ACD=2∠B,CE平分∠ACD,求证:CE∥AB.20.(8分)补全解题过程.如图,在△ABC中∠ABC平分线BP和外角平分线CP交于点P,试猜想∠A与∠P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解:∠A=2∠P理由:∵BP、CP分别平分∠ABC、∠ACD(已知)∴∠ABC=∠1,∠ACD=2∠2 ()∵∠ACD为△ABC的外角∴∠ACD=∠A+∠=∠A+2∠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2∠2=∠A+2∠1同理:∠2=∠P+∴∠A=2∠P.21.(8分)如图:在△ABC中,∠C=90°,点D是AB边上一点,DM⊥AB且DE=BC,过点M作ME∥BC交AB于点E.求证:ME=AB.22.(10分)已知:如图,在Rt△ABC中,∠A=90°,AB=AC=1,P是AB边上不与A点、B点重合的任意一个动点,PQ⊥BC于点Q,QR⊥AC于点R.(1)求证:PQ=BQ;(2)设BP=x,CR=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3)当x为何值时,PR∥BC.23.(10分)实验证明,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锐角相等.(1)如图,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上,被a反射到平面镜b上,又被b镜反射,若被b 反射出的光线n与光线m平行,且∠1=50°,则∠2=°,∠3=°;(2)在(1)中,若∠1=55°,则∠3=°,若∠1=40°,则∠3=°;(3)由(1)、(2)请你猜想:当两平面镜a、b的夹角∠3=°时,可以使任何射到平面镜a上的光线m,经过平面镜a、b的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m与反射光线n 平行,请说明理由.24.(10分)如图,已知∠1+∠2=180°,∠3=∠B,试判断∠AED与∠AC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5.(12分)如图1,在△ABC中,BE平分∠ABC,CE平分∠ACB,若∠A=82°,则∠BEC=;若∠A=a°,则∠BEC=.【探究】(1)如图2,在△ABC中,BD,BE三等分∠ABC,CD,CE三等分∠ACB,若∠A=a°,则∠BEC=;(2)如图3,O是∠ABC与外角∠ACD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试分析∠BOC和∠A 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3)如图4,O是外角∠DBC与外角∠BCE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则∠BOC与∠A 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解:①错误,﹣1的平方是1;②正确;③错误,方程右应还为1.2;④错误,只有每任意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才能画6条直线,若四点在同一直线上,则只有画一条直线了.故选:A.2.解:∵AO平分∠BAC,AO⊥BC,∴∠BAO=∠CAO,∠AOB=∠AOC=90°,∴∠B=∠C,∵DO∥AC,∴∠BOD=∠C,∴∠B=∠BOD,∴DB=DO,又∵DE⊥BO,∴ED平分∠BDO,∵∠B=43°,∴∠BDE=47°,∴∠BAO=∠EDO=∠AOD=∠CAO=∠CGH=47°,故选:A.3.解:∵AD是BC边上的高,∠ABC=60°,∴∠BAD=30°,∵∠BAC=50°,AE平分∠BAC,∴∠BAE=25°,∴∠DAE=30°﹣25°=5°,∵△ABC中,∠C=180°﹣∠ABC﹣∠BAC=70°,∴∠EAD+∠ACD=5°+70°=75°,故选:A.4.解:∵∠ACD是△ABC的一个外角,∴∠ACD=∠A+∠ABC,∴∠A=∠ACD﹣∠ABC,∵∠ABC=40°,∠ACD=76°,∴∠ACD﹣∠ABC=36°,∵BE平分∠ABC,CE平分∠ACD,∴∠ECD=∠ACD,∠EBC=∠ABC,∵∠ECD是△BCE的一个外角,∴∠ECD=∠EBC+∠E,∴∠E=∠ECD﹣∠EBC=∠ACD﹣∠ABC=18°.故选:D.5.解:∵AB∥CD,MP∥AB,∴AB∥CD∥MP,∵∠A=40°,∠D=30°,∴∠AMP=∠A=40°,∠DMP=∠D=30°,∴∠AMD=40°+30°=70°,∵MN平分∠AMD,∴∠AMN=∠AMD=×70°=35°,∴∠NMP=∠AMP﹣∠AMN=40°﹣35°=5°.故选:C.6.解:∵DE∥BC,∴∠DOB=∠OBC,∠EOC=∠OCB.又∵∠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DBO=∠DOB,∠EOC=∠ECO.∴DB=DO,EC=EO,又∵BD+EC=5,DO+EO=DE,∴DE=5.故选:C.7.解:如图,分别过K、H作AB的平行线MN和RS,∵AB∥CD,∴AB∥CD∥RS∥MN,∴∠RHB=∠ABE=∠ABK,∠SHC=∠DCF=∠DCK,∠NKB+∠ABK=∠MKC+∠DCK=180°,∴∠BHC=180°﹣∠RHB﹣∠SHC=180°﹣(∠ABK+∠DCK),∠BKC=180°﹣∠NKB﹣∠MKC=180°﹣(180°﹣∠ABK)﹣(180°﹣∠DCK)=∠ABK+∠DCK ﹣180°,∴∠BKC=360°﹣2∠BHC﹣180°=180°﹣2∠BHC,又∠BKC﹣∠BHC=27°,∴∠BHC=∠BKC﹣27°,∴∠BKC=180°﹣2(∠BKC﹣27°),∴∠BKC=78°,故选:B.8.解:设∠GBC=x,∠DCB=y,在△BFC中,2x+y=180°﹣120°=60°①,在△BGC中,x+2y=180°﹣102°=78°②,解得:①+②:3x+3y=138°,∴∠A=180°﹣(3x+3y)=180°﹣138°=42°,故选:C.9.解:2∠A=∠1+∠2,理由:∵在四边形ADA′E中,∠A+∠A′+∠ADA′+∠AEA′=360°,则2∠A+180°﹣∠2+180°﹣∠1=360°,∴可得2∠A=∠1+∠2.故选:B.10.解:过点P作PE∥AB,∵AB∥CD,∴PE∥AB∥CD,∴∠1=∠EPH,∠3=∠HPF,∵EP⊥FP,∴∠2+∠4=90°,∠HPF+∠EPH=90°,∴∠3=∠4,故A正确;∵EP⊥FP,∴∠2+∠4=90°,故B正确;∵∠1=∠2,∠3=∠4,∠2+∠4=90°,∴∠1+∠3=90°,∠1与∠3互余,故C正确;故选:D.11.解:定理是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故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12.解:如图①,过E作EF∥AB,∴∠B=∠1,∠C=∠2,∵∠BEC=∠1+∠2,∴∠BEC=∠ABE+∠DCE;如图②,∵∠ABE和∠DCE的平分线交点为E1,∴∠CE1B=∠ABE1+∠DCE1=∠ABE+∠DCE=∠BEC.∵∠ABE1和∠DCE1的平分线交点为E2,∴∠BE2C=∠ABE2+∠DCE2=∠ABE1+∠DCE1=∠CE1B=∠BEC;如图②,∵∠ABE2和∠DCE2的平分线,交点为E3,∴∠BE3C=∠ABE3+∠DCE3=∠ABE2+∠DCE2=∠CE2B=∠BEC;…以此类推,∠E n=∠BEC.∴当∠E n=1度时,∠BEC等于2n度.故答案为:2n .13.解:∵ED∥BC,∴∠DEC=∠C=30°,∴∠FEC=15°,∴∠AEF=180°﹣15°=165°,故答案为:165°.14.解:∵∠1=52°,∠2=128°,∴∠1+∠2=180°,∵∠C=∠D,∴∠D=∠ABD,∴AC∥DF,∴∠A=∠F.15.解:在ABC中,∵∠B+∠ACB+∠BA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BAC=180°﹣∠B﹣∠BCA(等式的性质)=180°﹣36°﹣110°=34°∵AE是∠BAC的平分线(已知)∴∠CAE=∠BAC=17°∵AD是BC边上的高即AD⊥BC (已知)∴∠D=90°,∵∠AC E是△ACD的外角(已知)∴∠ACE=∠CAD+∠D(三角形外角的性质)∴∠CAD=∠ACE﹣∠D (等式的性质)=110°﹣90°=20°∴∠DAE=∠CAD+∠CAE=20°+17°=37°.故答案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BAC;34°;;90°;三角形外角的性质;∠CAE;37°.16.解:∵△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平移后∠PB1C=∠CB=45°,∴△PB1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S=B1C•(B1C)=2,△PB1C解得B1C=2,∴BB1=BC﹣B1C=3﹣2=.故答案为:.17.解:如图①所示,当∠BAC=48°时,那么它的最大内角是90°当∠ACB=48°时,有以下4种情况,故答案为:88°,90°,99°,108°,116°18.解:如图所示,作DE∥AC,则有∠1=∠A=α,则上下最大可以转动的角度为2α.故答案为:2α.19.证明:∵CE平分∠ACD,∴∠ACD=2∠DCE,∵∠ACD=2∠B,∴∠DCE=∠B,∴AB∥CE.20.解:∠A=2∠P理由:∵BP、CP分别平分∠ABC、∠ACD(已知)∴∠ABC=2∠1,∠ACD=2∠2 (角平分线的定义)∵∠ACD为△ABC的外角∴∠ACD=∠A+∠ABC=∠A+2∠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2∠2=∠A+2∠1,∴∠A=2∠P.故答案为:2,角平分线的定义,ABC,∠1.21.证明:∵ME∥BC,∴∠B=∠MED,∵DM⊥AB,∴∠MDE=90°,∴∠MDE=∠C=90°,在△ABC和△MED中,,∴△ABC≌△MED(ASA),∴ME=AB.22.(1)证明:∵∠A=90°,AB=AC=1∴∠B=∠C=45°又∵PQ⊥BQ∴∠BPQ=45°∴△BPQ是等腰三角形∴PQ=BQ.(2)解:在等腰直角△BPQ中,∵BP=x∴BQ=在Rt△ABC中,BC==在等腰直角三角形CQR中,CR=y∴CQ=y∵CQ=BC﹣BQ即y=﹣所以y=﹣x+1.又∵△BPQ为等腰三角形,∴PQ=∵PR∥BC∴∠PRQ=∠RQC=45°∴PR=∠A=∠A,∠APR=∠B,∠ARP=∠C∴△APR∽△ABC∴即解得:x=.23.解:(1)100°,90°.∵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即∠1=∠4,∠5=∠6,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可得∠7=180°﹣∠1﹣∠4=80°,根据m∥n,所以∠2=180°﹣∠7=100°,所以∠5=∠6=(180°﹣100°)÷2=4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所以∠3=180°﹣∠4﹣∠5=90°;(2)90°,90°.由(1)可得∠3的度数都是90°;(3)90°(2分)理由:因为∠3=90°,所以∠4+∠5=90°,=360°﹣2∠4﹣2∠5,=360°﹣2(∠4+∠5),=18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知:m∥n.24.解:∠AED=∠ACB.理由:∵∠1+∠4=180°(平角定义),∠1+∠2=180°(已知).∴∠2=∠4.∴EF∥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D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B(已知),∴∠B=∠ADE(等量代换).∴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ED=∠A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5.解:∵∠A=82°,∴∠ABC+∠ACB=180°﹣∠A=180°﹣82°=98°,∵BE平分∠ABC,CE平分∠ACB,∴∠EBC=∠ABC,∠ECB=∠ACB,∴∠EBC+∠ECB=(∠ABC+∠ACB)=×98°=49°,∴∠BEC=180°﹣(∠EBC+∠ECB)=180°﹣49°=131°;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BC+∠ACB=180°﹣∠A=180°﹣a°,∵BE平分∠ABC,CE平分∠ACB,∴∠EBC=∠ABC,∠ECB=∠ACB,∴∠EBC+∠ECB=(∠ABC+∠ACB)=×(180°﹣a°)=90°﹣a°,故答案为:131°,90°+a°;探究:(1)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BC+∠ACB=180°﹣∠A=180°﹣a°,∵BD,BE三等分∠ABC,CD,CE三等分∠ACB,∴∠EBC=∠ABC,∠ECB=∠ACB,∴∠EBC+∠ECB=(∠ABC+∠ACB)=×(180°﹣a°)=120°﹣a°,∴∠BEC=180°﹣(∠EBC+∠ECB)=180°﹣(120°﹣a°)=60°+a°;故答案为:60°+a°;(2)∠BOC=∠A.理由如下: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CD=∠A+∠ABC,∠OCD=∠BOC+∠OBC,∵O是∠ABC与外角∠ACD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ABC=2∠OBC,∠ACD=2∠OCD,∴∠A+∠ABC=2(∠BOC+∠OBC),∴∠A=2∠BOC,∴∠BOC=∠A;(3)∠BOC=90°﹣∠A.理由如下:∵O是外角∠DBC与外角∠BCE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OBC=(180°﹣∠ABC)=90°﹣∠ABC,∠OCB=(180°﹣∠ACB)=90°﹣∠ACB,在△OBC中,∠BOC=180°﹣∠OBC﹣∠OCB=180°﹣(90°﹣∠ABC)﹣(90°﹣∠ACB)=(∠ABC+∠ACB),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BC+∠ACB=180°﹣∠A,∴∠BOC=(180°﹣∠A)=90°﹣∠A.。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包含答案)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卷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36 分)1.某一桥头立着以下图的交通标记牌,由此可知()A.此标记为限速标记B.此标记为限重标记C.汽车对该桥面的压力不可以超出1 500 ND.汽车经过该桥面的速度不可以超出15 m/s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此中 F 为弹力大小, x 为伸长量,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 N/m,原始长度为 10 cm,则在弹力为 5 N 时,弹簧长度可能为 ()A . 10 cm B.15 cm C. 20 cm D.25 cm3. (湘潭中考 )起重机的钢丝绳吊侧重物匀速上涨时,重物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A .竖直向上B.向上C.竖直向下D.向下4.以下图,放在桌面上的书籍,遇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 ()A .书籍桌面B.桌面书籍C.地球书籍D.书籍地球5.以下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A .悬挂重物的细绳对重物的拉力B.水平桌面对放在其上的书籍的支持力C.按图钉时,手对图钉的压力D.地球对人造卫星的吸引力6.如图展现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形,哪位同学的丈量方法是错误的()7.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假如甲用60 N 的力推乙,以下图,则以下剖析正确的选项是()(第 7 题)A .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 NB.甲静止不动,乙向退后C.乙退后的过程中,一直遇到60 N 推力的作用D.乙由静止变成退后,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8.若不计空气阻力,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力状况是()A .只受踢力B.只受重力C.既受踢力,又受重力D.不受踢力,也不受重力9.物体所受的重力G= mg,式中g= 9.8 N/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A . 1 kg=9.8 NB.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它质量的9.8 倍C.质量是 1 kg 的物体的重力为9.8 ND.质量是 9.8 kg 的物体的重力为 1 N10.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风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2.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3.将一小段黄瓜悬挂,小明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发现黄瓜发生了微微的转动。
他猜想强磁铁对水产生了力的作用,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下列实验可验证其猜想的是()A.将塑料袋装满水后悬挂,用强磁铁靠近水袋,水袋静止不动B.将一小段香蕉悬挂,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香蕉微微转动C.将另一小段黄瓜悬挂,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黄瓜微微转动D.将水放置在盆中,用强磁铁靠近水面,水面向下微微凹陷4.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
该现象说明了()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5.在射箭运动中,以下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A.瞄准时,手的拉力把弓拉弯B.松手后,弓的弹力把箭射出C.飞行中,重力让箭划出一道弧线D.中靶时,靶的阻力让箭停止运动6.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力是一个对另一个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而存在。
由此可见,一个力确实同时牵涉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做物体,另一个叫做物体。
2、一个苹果或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到手中恒定时,劲敌的压力约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东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
3、力的TNUMBERx60效果整体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发生改变物体的②发生改变物体的。
扩展: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下来,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起来,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等。
4、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
5、轻垂线就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原理做成的,建筑工人常用它去检查墙壁______________,木工常用它去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6、一本书放到水平桌面上,书受桌面的.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就是,受力物体就是,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就是,受力物体是______。
7、人扎弹簧,拉力并使弹簧变形了,即为出现了__,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设球杨开第的速度小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运动的______,即改变足球的_____________.8、如图所示,图(abc)则表示力可以发生改变物体的.图(d)则表示力可以发生改变物体的.手对弹簧的拉力a人对跳板的压力b手对弓的拉力c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d9、在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中,g代表、m代表、g=,读作,它表示10、一座限重为5×104n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1.1t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___________kg.(g=10n/kg)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力的概念,以下哪句话就是错误的()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12、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a、100牛b、200牛c、0牛d、400牛3、采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观点中错误的就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d.采用时,必须特别注意夫基的力无法少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4、若不考量空气的阻力,投掷下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器时,受().a.重力b.重力和手对铅球的推力c.手对铅球的推力d.不受任何力5、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互碰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c.弹力就是指出现弹性应力的物体,由于必须恢复原状,对碰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弹力.6、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向前独木舟时,必须用桨向后总梗b.人向前跑步时,必须向后下方拖地c.火箭起飞时,必须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必须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7、以下观点中错误的就是()a.踢球时,摩擦阻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b.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c.顶球时,头顶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d.接球时,手对球的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8.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b.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d.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9.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成正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成正比,则物体的运动状态()a.不断发生改变b.始终不变c.有时发生改变,有时不发生改变d.无法确认10.一只明朗的苹果,由于受到地球的迎合而从树上落在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a.一定迎合地球b.不一定迎合地球c.一定不吸引地球d.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11、“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国人同时实现“嫦娥”的梦想将沦为现实,先行分析,以下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容同时实现().a.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b.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2三、实验题1.如下左图右图,斜面上物体的质量就是5kg,图画出来物体受的重力.2.如图,一个物体用一根绳子吊在天花板上,试画出物体所受的力.四、实验题1、请你把下面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补全,并把正确的顺序填空下面的横线上:、、、.①观测弹簧测力计的,介绍刻度值的大小.②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与测力的方向一致,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③介绍弹簧测力计的,采用时无法少于它.④校正,并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须要的边线滑下来.2、在一般情况下g为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g值仍有差异,下图是各个不同城市g值的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地点g值大小地球纬度赤道广州武汉上海北京纽约莫斯科北极9.7809.7889.7949.7949.8019.8039.8169.8320°23°06/30°33/31°12/39°56/40°40/ 55°45/90°(1)g值相同的城市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g值差距最小的两地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例如图的实验装置记录了适当实验数据如下:3(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领域就是;(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3)该弹簧原长是cm,若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n.(4)小李作出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五、计算题1、月球对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的1/6,在地球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物重是10n,问这一物体在月球上称重,物重是多少?质量是多少?(g=10n/kg)2、一座公路桥头旁立存有一块例如图4右图的标志牌(t则表示吨),用以则表示对过桥车辆的管制,现有一辆总重为5×104n的卡车,通过排序提问这辆卡车能够无法通过此桥?(g=10n/kg)3、一个物体用弹簧秤称物重,弹簧秤示数为4.9n,问能否用称量范围为200g的天平称其质量?图44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1、物体、物体、物体2、1n、500n3、形状、运动状态、静止、运动、大小、方向4、作用点5、重力的方向总是直角向上、与否横向、与否水平6、积极支持、桌面、书、压力、书、桌面7、应力、方向、运动状态8、形状、运动状态9、g=mg、重力、质量、9.8n/kg、9.8牛每千克、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式9.8牛10、3900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后)1-5cbaab6-11dbdaab三、实验题(6+4+5分共15分后)1、③①④②、分度值、轴线、垂直、量程、零点2、(1)武汉和上海、(2)赤道与北极、(3)地球纬度3、(1)弹簧测力计、(2)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弯曲的长度与外力成正比(3)2、2.5(4)b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1、1.67n,1kg2、4t=4000kg,桥的承载能力g=mg=4000kg×10n/kg=4×104n<5×104n;不能3、m=gg=0.5kg=500g500g>200g不能5。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1. 第谷、开普勒等人对行星运动的研究漫长而曲折,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下列有关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开普勒通过研究观测记录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B. 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并不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C. 库仑利用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D. 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没有利用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2. 木星和地球都绕太阳公转,木星的公转周期约12年,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为1天文单位,则木星与太阳的距离约为( )A. 2天文单位B. 4天文单位C. 5.2天文单位D. 12天文单位3. 为探究地球表面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一科学爱好者用同一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面的不同纬度位置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的重力。
假设在两极时,物体静止时竖直方向的弹簧弹力为F1,在赤道上时,物体静止时竖直方向的弹簧弹力为F2。
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设地球为标准的球体,半径为R,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以下表达式正确的是( )A. F1=F2B. F2=GMmR2=ω2RC. F1=F2+mω2RD. GMR24. 假设地球是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球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沿地球的南北极打一个内壁光滑的洞,在洞的上端无初速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的直径略小于洞的直径),在小球向下端运动的过程中,你可能不会推导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表示式,但是你可以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定性画出小球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取向下为正方向,则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C. D.5. 2021年6月17日我国3名宇航员成功入驻我国自己的空间站,宇航员将在空间站内做各种“微重力”(物体的视重微小但不为零)环境下的科学实验。
微重力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重力梯度”(物体在空间站内处于不同的高度时,由于物体随空间站一起运行的轨道半径微小变化引起的地球引力及向心力的变化)引起的。
第七章 复数(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第七章复数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8小题)1.已知a∈R,若复数z=a2+2a+ai是纯虚数,则a=()A.0B.2C.−1D.−22.已知复数z=1+3i,i为虚数单位,则|z|=()1−iA.√2B.√5C.√10D.2√53.若复数z=(1+ai)⋅(1−i)的模等于2,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实数a的值为()A.−1B.0C.1D.±14.设复数z=i,则复数z的共轭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1+i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已知z=1+i,则z(z+1)=()A.3+i B.3−i C.1+i D.1−i6.已知复数z=(3−4i)(2−i),则z的虚部为()A.2B.11C.−11D.−11i7.若z=2−i,则z2−4z=()A.-5B.-3C.3D.58.在复平面内,复数z1,z2所对应的点关于虚轴对称,若z1=1+2i,则复数z2=()A.−1−2i B.−1+2iC.1−2i D.2+i二、多选题(共4小题)9.已知复数z=1+i(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复数z的虚部为i B.|z|=√2C.复数z的共轭复数z=1−i D.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10.下列命题中,真命题为()A.复数z=a+bi为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a=0B.复数z=1−3i的共轭复数为z=1+3iC.复数z=1−3i的虚部为−3D.复数√2z=1+i,则z2=i=i,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11.已知复数z满足z+1zA .复数z 的共轭复数为−12+12iB .z 的虚部为12C .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D .|z |=√221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已知平面向量a ⃑满足|a ⃑|=1,则a ⃑⋅a ⃑=1B .已知复数z 满足|z |=1,则z ⋅z =1C .已知平面向量a ⃑,b ⃑⃑满足|a ⃑+b ⃑⃑|=|a ⃑−b ⃑⃑|,则a ⃑⋅b ⃑⃑=0D .已知复数z 1,z 2满足|z 1+z 2|=|z 1−z 2|,则z 1⋅z 2=0三、填空题(共4小题)13.已知复数z 满足z ⋅(1−2i )=|3+4i |,则z =___________. 14.已知i 为虚数单位,则i 2020+i 2021=___________.15.复数4+3i 与-2-5i 分别表示向量OA ⃑⃑⃑⃑⃑ 与OB ⃑⃑⃑⃑⃑ ,则向量AB ⃑⃑⃑⃑⃑ 表示的复数是________. 16.已知1+2i 是方程x 2-mx +2n =0(m ,n ∈R )的一个根,则m +n =____.四、解答题(共5小题) 17.计算:(1)(1−4i )(1+i )+2+4i3+4i;(2)(1+i )51−i+(1−i )51+i;(3)(1+2i)2+3(1−i)2+i.18. 已知复数z =m 2−2m −15+(m 2−9)i ,其中m ∈R ,i 为虚数单位. (1)若z 为实数,求m 的值; (2)若z 为纯虚数,求z1+i 的虚部.19.已知复数z =(m 2−2m −3)+(m 2+m −2)i ,(m ∈R). (1)若z >0,求m 的值; (2)若z 是纯虚数,求z ⋅z̅的值.⃑⃑⃑⃑⃑ 对应的复数为1+2i,20.已知复平面内平行四边形ABCD,A点对应的复数为2+i,向量BA⃑⃑⃑⃑⃑ 对应的复数为3−i,求:向量BC(1)点D对应的复数;(2)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isinθ,其中i为虚数单位,θ∈R.求|z1⋅z2|的21.已知复数z1=3cosθ+isinθ,z2=√24值域.22.已知复数z=3x−(x2−x)i(x∈R)的实部与虚部的差为f(x).(1)若f(x)=8,且x>0,求复数iz的虚部;(2)当f(x)取得最小值时,求复数z的实部.1+2i第七章 复数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8小题)1.已知a ∈R ,若复数z =a 2+2a +ai 是纯虚数,则a =( ) A .0 B .2 C .−1 D .−2【答案】D【分析】结合复数的概念得到{a 2+2a =0a ≠0,解之即可求出结果.【详解】∵z =a 2+2a +ai 是纯虚数,∴{a 2+2a =0,a ≠0,解得a =−2. 故选:D.2.已知复数z =1+3i 1−i,i 为虚数单位,则|z |=( ) A .√2 B .√5C .√10D .2√5【答案】B【分析】利用复数除法运算进行化简,再求得|z |. 【详解】z =(1+3i )(1+i )(1−i )(1+i )=−2+4i 2=−1+2i ,∴|z |=√(−1)2+22=√5. 故选:B3.若复数z =(1+ai)⋅(1−i)的模等于2,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实数a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1【答案】D【分析】先根据复数的乘法法则得z =(1+a)+(a −1)i ,再根据模的公式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z =(1+ai)⋅(1−i)=1−i +ai −ai 2=(1+a)+(a −1)i 则|z|=√(1+a)2+(a −1)2=√2a 2+2=2,解得:a =±1. 故选:D. 4.设复数z =i1+i ,则复数z 的共轭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答案】D【分析】先求出z ,再求出z ̅,直接得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 【详解】z =i 1+i=i (1-i )(1+i )(1-i )=12+12i ,则z =12−12i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12,−12),位于第四象限;故选:D.5.已知z =1+i ,则z (z +1)=( ) A .3+i B .3−iC .1+iD .1−i【答案】B【分析】根据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z ̅(z +1)=(1−i)(1+i +1)=(1−i)(2+i)=3−i ,故选:B. 6.已知复数z =(3−4i)(2−i),则z 的虚部为( )A.2B.11C.−11D.−11i【答案】C【分析】利用复数乘法求出z,即可确定其虚部.【详解】∵z=(3−4i)(2−i)=2−11i,∴z的虚部−11,故选:C7.若z=2−i,则z2−4z=()A.-5B.-3C.3D.5【答案】A【分析】依据复数的运算法则直接求解即可;【详解】z2−4z=z(z−4)=(2−i)⋅(−2−i)=i2−4=−5,故选:A8.在复平面内,复数z1,z2所对应的点关于虚轴对称,若z1=1+2i,则复数z2=()A.−1−2i B.−1+2iC.1−2i D.2+i【答案】B【分析】根据对应的点的特征直接求出即可.【详解】∵z1=1+2i对应的点为(1,2),z1,z2所对应的点关于虚轴对称,∴z2对应的点为(−1,2),∴z2=−1+2i. 故选:B.二、多选题(共4小题)9.已知复数z=1+i(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复数z的虚部为i B.|z|=√2C.复数z的共轭复数z=1−i D.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答案】BCD【分析】根据复数的概念判定A错,根据复数模的计算公式判断B正确,根据共轭复数的概念判断C正确,根据复数的几何意义判断D正确.【详解】∵复数z=1+i,∴其虚部为1,即A错误;|z|=√12+12=√2,故B正确;复数z的共轭复数z=1−i,故C正确;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1,1),显然位于第一象限,故D正确.故选:B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复数的模,复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共轭复数的概念,属于基础题型.1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为()A.复数z=a+bi为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a=0B.复数z=1−3i的共轭复数为z=1+3iC.复数z=1−3i的虚部为−3D .复数√2z =1+i ,则z 2=i 【答案】BCD【分析】对A,根据纯虚数的定义,可知a =0,b ≠0,故A 错.根据共轭复数,虚部的定义,可判断B,C.运用复数的四则运算,可判断D. 【详解】复数z =a +bi 为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a =0,b ≠0,故A 错. 复数z =1−3i 的共轭复数为z =1+3i ,复数z =1−3i 的虚部为−3,故B,C 对. 复数√2z =1+i ,则z =√2,z 2=(√2)2=2i 2=i ,故D 对.故选:BCD 11.已知复数z 满足z+1z=i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复数z 的共轭复数为−12+12i B .z 的虚部为12 C .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 D .|z |=√22【答案】AD【分析】先由已知求出复数z ,然后再逐个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由z+1z=i ,得z +1=zi ,∴z =−11−i =−(1+i)(1−i)(1+i)=−12−12i , ∴复数z 的共轭复数为−12+12i ,复数z 的虚部为−12,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z |=√(−12)2+(−12)2=√22,∴AD 正确,BC 错误,故选:AD 1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已知平面向量a ⃑满足|a ⃑|=1,则a ⃑⋅a ⃑=1B .已知复数z 满足|z |=1,则z ⋅z =1C .已知平面向量a ⃑,b ⃑⃑满足|a ⃑+b ⃑⃑|=|a ⃑−b ⃑⃑|,则a ⃑⋅b ⃑⃑=0D .已知复数z 1,z 2满足|z 1+z 2|=|z 1−z 2|,则z 1⋅z 2=0 【答案】ABC【分析】结合选项逐个验证,向量的模长运算一般利用平方处理,复数问题一般借助复数的运算来进行.【详解】∵a ⃑⃑⋅a ⃑⃑=|a ⃑⃑|2=1,∴A 正确;设z =a +bi ,则z =a −bi ,∵|z |=1,∴a 2+b 2=1, ∴z ⋅z =(a +bi )(a −bi )=a 2+b 2=1,∴B 正确;∵|a ⃑⃑+b ⃑⃑|=|a ⃑⃑−b ⃑⃑|,∴a ⃑⃑2+2a ⃑⃑⋅b ⃑⃑+b ⃑⃑2=a ⃑⃑2−2a ⃑⃑⋅b ⃑⃑+b ⃑⃑2,即a ⃑⃑⋅b ⃑⃑=0,∴C 正确; ∵|1+i |=|1−i |,然而1⋅i =i ≠0,∴D 不正确. 故选:ABC.三、填空题(共4小题)13.已知复数z 满足z ⋅(1−2i )=|3+4i |,则z =___________. 【答案】1+2i【分析】根据复数的四则运算进行整理化简即可. 【详解】解:∵z ⋅(1−2i )=|3+4i |=5 ∴z =51−2i=5(1+2i )(1−2i )⋅(1+2i )=1+2i ,故答案为:1+2i.14.已知i 为虚数单位,则i 2020+i 2021=___________. 【答案】1+i【分析】根据i n 的周期性求得正确结论. 【详解】i 2020+i 2021=i 4×505+i 4×505+1=1+i . 故答案为:1+i15.复数4+3i 与-2-5i 分别表示向量OA ⃑⃑⃑⃑⃑ 与OB ⃑⃑⃑⃑⃑ ,则向量AB ⃑⃑⃑⃑⃑ 表示的复数是________. 【答案】-6-8i【分析】由复数的几何意义得出向量OA ⃑⃑⃑⃑⃑ 与OB ⃑⃑⃑⃑⃑ 的坐标,再由向量的运算得出AB ⃑⃑⃑⃑⃑ 的坐标,进而得出其复数.【详解】∵复数4+3i 与-2-5i 分别表示向量OA⃑⃑⃑⃑⃑ 与OB ⃑⃑⃑⃑⃑ ,∴OA ⃑⃑⃑⃑⃑ =(4,3),OB ⃑⃑⃑⃑⃑ =(−2,−5) 又AB ⃑⃑⃑⃑⃑ =OB ⃑⃑⃑⃑⃑ −OA ⃑⃑⃑⃑⃑ =(−2,−5)−(4,3)=(−6,−8),∴向量AB ⃑⃑⃑⃑⃑ 表示的复数是-6-8i . 故答案为:-6-8i16.已知1+2i 是方程x 2-mx +2n =0(m ,n ∈R )的一个根,则m +n =____. 【答案】92【分析】将x =1+2i 代入方程,根据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得到(−3−m +2n )+(4−2m )i =0,再由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得到方程组,解得即可;【详解】解:将x =1+2i 代入方程x2-mx +2n =0,有(1+2i)2-m(1+2i)+2n =0,即1+4i −4−m −2mi +2n =0,即(−3−m +2n )+(4−2m )i =0, 由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得{−3−m +2n =04−2m =0解得{n =52m =2 ,故m +n =2+52=92. 故答案为:92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7.计算:(1)(1−4i )(1+i )+2+4i3+4i;(2)(1+i )51−i+(1−i )51+i;(3)(1+2i)2+3(1−i)2+i.【答案】(1)1−i ;(2)0;(3)15+25i 【分析】根据复数四则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1)原式=5−3i+2+4i 3+4i=7+i3+4i =(7+i )(3−4i )(3+4i )(3−4i )=25−25i 25=1−i .(2)原式=(1+i )6+(1−i )6(1−i )(1+i )=[(1+i )2]3+[(1−i )2]32=(2i )3+(−2i )32=−8i+8i2=0.(3)(1+2i)2+3(1−i)2+i=−3+4i+3−3i2+i=i 2+i=i(2−i)5=15+25i18. 已知复数z =m 2−2m −15+(m 2−9)i ,其中m ∈R ,i 为虚数单位. (1)若z 为实数,求m 的值; (2)若z 为纯虚数,求z1+i 的虚部. 【答案】(1)m =±3;(2)8【分析】(1)由题意得m 2−9=0,求解即可;(2)先由题意求得z =16i ,再根据复数的除法法则化简复数z 1+i,由此可求得答案.(1)解:若z 为实数,则m 2−9=0,解得m =±3. (2)解:由题意得{m 2−2m −15=0,m 2−9≠0,解得m =5,∴z =16i ,故z 1+i=16i 1+i=16i (1−i )(1+i )(1−i )=8+8i ,∴z1+i的虚部为8.19.已知复数z =(m 2−2m −3)+(m 2+m −2)i ,(m ∈R). (1)若z >0,求m 的值; (2)若z 是纯虚数,求z ⋅z̅的值. 【答案】(1)m =−2;(2)4或100【分析】(1)根据复数z >0,可知z 为实数,列出方程,解得答案;(2)根据z 是纯虚数,列出相应的方程或不等式,再结合共轭复数的概念以及复数的乘法运算,求得答案. 【详解】(1)∵z >0,∴z ∈R ,∴m 2+m −2=0,∴m =−2或m =1. ①当m =−2时,z =5>0,符合题意; ②当m =1时,z =−4<0,舍去. 综上可知:m =−2.(2)∵z 是纯虚数,∴{m 2−2m −3=0m 2+m −2≠0,∴m =−1或m =3,∴z =−2i ,或z =10i ,∴z ⋅z ̅=−2i ×2i =4或z ⋅z ̅=10i ×(−10i)=100, ∴z ⋅z ̅=4或100.20.已知复平面内平行四边形ABCD ,A 点对应的复数为2+i ,向量BA ⃑⃑⃑⃑⃑ 对应的复数为1+2i ,向量BC⃑⃑⃑⃑⃑ 对应的复数为3−i ,求: (1)点D 对应的复数; (2)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 【答案】(1)5;(2)7【分析】(1)根据复数与向量间的关系运算得BD ⃑⃑⃑⃑⃑ =(4,1),OB ⃑⃑⃑⃑⃑ =(1,−1),则OD ⃑⃑⃑⃑⃑ =OB ⃑⃑⃑⃑⃑ +BD ⃑⃑⃑⃑⃑ =(5,0),从而得到其对应的复数; (2)cosB =BA⃑⃑⃑⃑⃑⃑ ⋅BC ⃑⃑⃑⃑⃑ |BA⃑⃑⃑⃑⃑⃑ ||BC ⃑⃑⃑⃑⃑ |=5√2,则sinB =5√2,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向量BA ⃑⃑⃑⃑⃑ 对应的复数为1+2i ,∴向量BA ⃑⃑⃑⃑⃑ =(1,2), BC⃑⃑⃑⃑⃑ 对应的复数为3−i ,∴向量BC ⃑⃑⃑⃑⃑ =(3,−1), BD ⃑⃑⃑⃑⃑ =BA ⃑⃑⃑⃑⃑ +BC ⃑⃑⃑⃑⃑ =(1,2)+(3,−1)=(4,1), OB⃑⃑⃑⃑⃑ =OA ⃑⃑⃑⃑⃑ −BA ⃑⃑⃑⃑⃑ =(2,1)−(1,2)=(1,−1), ∴OD ⃑⃑⃑⃑⃑ =OB ⃑⃑⃑⃑⃑ +BD ⃑⃑⃑⃑⃑ =(1,−1)+(4,1)=(5,0), ∴点D 对应的复数为5 .(2)∵BA ⃑⃑⃑⃑⃑ ⋅BC ⃑⃑⃑⃑⃑ =|BA ⃑⃑⃑⃑⃑ ||BC ⃑⃑⃑⃑⃑ |cosB ,∴cosB =BA⃑⃑⃑⃑⃑⃑ ⋅BC ⃑⃑⃑⃑⃑ |BA⃑⃑⃑⃑⃑⃑ ||BC ⃑⃑⃑⃑⃑ |=√5×√10=5√2, ∵B ∈[0,π],∴sinB =5√2,∴S =|BA⃑⃑⃑⃑⃑ ||BC ⃑⃑⃑⃑⃑ |sinB =√5×√10×5√2=7.故平行四边形ABCD 面积为7.21.已知复数z 1=3cosθ+isinθ,z 2=√24−isinθ,其中i 为虚数单位,θ∈R .求|z 1⋅z 2|的值域. 【答案】[3√24,5√24] 【分析】由复数模的定义,结合三角函数值域的求法即可求解.【详解】|z 1⋅z 2|=|(3cosθ+isinθ)⋅(√24−isinθ)|=|(3cosθ+isinθ)||(√24−isinθ)| =√(1+8cos 2θ)(18+sin 2θ)=√18+sin 2θ+cos 2θ+8sin 2θcos 2θ=√98+2sin 22θ. ∵sin 22θ∈[0,1],∴ √98+2sin 22θ∈[3√24,5√24],即|z 1⋅z 2|∈[3√24,5√24]. 22.已知复数z =3x −(x 2−x )i(x ∈R)的实部与虚部的差为f(x). (1)若f(x)=8,且x >0,求复数iz 的虚部; (2)当f(x)取得最小值时,求复数z 1+2i的实部.【答案】(1)6;(2)−75【分析】(1)由复数的实部、虚部的运算,可得f(x)=x 2+2x ,再结合题意可得x =2,再确定i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即可;(2)先求出函数取最小值时x 对应的值,再结合复数的除法运算即可得解.【详解】(1)由题意可得f(x)=3x +(x 2−x )=x 2+2x , ∵f(x)=8,∴x 2+2x =8, 又x >0,∴x =2,即z =6−2i , 则iz =i(6−2i)=2+6i , ∴复数iz 的虚部为6.(2)∵f(x)=x 2+2x =(x +1)2−1,∴当x =−1时,f(x)取得最小值, 此时,z =−3−2i ,则z 1+2i=−3+2i 1+2i=−(3+2i)(1−2i)5=−75+45i ,∴z1+2i 的实部为−75.。
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烃的说法正确的是A.烃分子中除了含碳和氢之外,还可能含其他元素B.根据烃分子中碳原子间成键方式不同,可把烃分为饱和烃与不饱和烃C.分子中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就是芳香烃D.乙烯和乙炔分子中都含有不饱和键,故它们互为同系物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两倍的水分子符号可能是16D O2B.M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次氯酸的电子式为D.氮气分子的结构式:N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和无机物都只能从有机体内提取B.有机物都难溶于水,无机物都易溶于水C.用化学方法能合成自然界已存在或不存在的有机物D.有机物参与的反应速率一定比无机物参与的反应慢,且常伴有副反应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4.设ANA.18g的H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ANB.58.5g食盐中,含有NaCl分子数为ANC.标准状况下,11.2LCHCl3的原子数为2.5AND.1molC2H6O中可能含有C-H键个数为6A5.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甲醛的电子式B.乙烯的球棍模型C.纯碱:NaHCO3D.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CH3COOCH36.瞬时胶粘剂“502”主要成分为α—氰基丙烯酸乙酯,结构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α—氰基丙烯酸乙酯无色无味无毒性B.氰基(—CN)能深入蛋白质内部与蛋白质端基的氨基、羧基形成氢键C.α—氰基丙烯酸乙酯能发生加聚反应D.“502”胶可用于粘合钢铁、陶瓷、塑料等7.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9 g,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0倍,当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溴水时,溴水增重4.2 g,则这两种气态烃是A.甲烷和乙烯B.乙烷和乙烯C.甲烷和丁烯D.甲烷和丙烯8.下列物质中,属于烷烃的是A.C8H16B.CH3CH2OH C.D.CH2=CH29.乙醇和乙酸是两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和乙酸的分子结构中均含有碳氧双键B.乙醇和乙酸均能与金属钠反应C.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而乙酸不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0.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A.乙醇B.乙醛C.乙酸D.苯酚11.某期刊封面上有如图所示的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中“棍”代表单键、双键或三键。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坐标中,在第三象限的是( )A .(4,5)--B .(4,5)-C .(4,5)D .(4,5)- 2.已知点(3,2)P a a +在x 轴上,则P 点的坐标是( )A .(3,2)B .(6,0)C .(6,0)-D .(6,2)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 x y 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与点(3,2)B -重合,则点A 的坐标是( )A .(2,5)B .(8,5)-C .(2,1)-D .(8,1)--4.如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少年宫相对于小明家的位置,正确的是( )A .北偏东55°,2kmB .东北方向C .东偏北35°,2kmD .北偏东35°,2km5.若点P (m ,n )在第三象限,则点Q (﹣m ,﹣n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 1(0,1)、A 2(1,1)、A 3(1,0)、A 4(2,0)…,那么点A 2022的坐标为( )A .(1011,0)B .(1011,1)C .(2022,0)D .(2022,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点A (1,﹣2)到x 轴的距离是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对于平面内任一点(,)a b 有如下变换:(f a ,)(b a =-,)b ,如 (1f ,3)(1=-,3),则(5,3)f -=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1)一定在第 象限.10.线段AB 平移后得到线段CD ,已知(2,3)A 的对应点为(1,4)C -,则(3,2)B 的对应 点D 的坐标为 .11.已知点P (a ,b )在第三象限,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为5,到点P 的坐标为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2,3)P -,//PA y 轴,3PA =,则点A 的坐标为 .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C 的坐标为(4,0),写出点A 、B 、D 、E 、F 、G 的坐标.14.点(2,36)P a a -+到两条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求点P 的坐标.15.点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且不在坐标轴上,过点P 向x 轴、y 轴作垂线段,若垂线段的长度的和为4,则点P 叫做“垂距点”,例如:如图中的点P (1,3)是“垂距点”.(1)在点A (﹣2,2),B (,﹣),C (﹣1,5)中,“垂距点”是 ;(2)若D (m ,m )是“垂距点”,求m 的值.16.如图,△ABC 的顶点A (﹣1,4),B (﹣4,﹣1),C (1,1).若△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且点C的对应点坐标是C '.(1)画出△A 'B 'C ',并直接写出点C '的坐标;(2)若△ABC 内有一点P (a ,b )经过以上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 ',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3)求△ABC 的面积.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m+4,m﹣1),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求:(1)点P在y轴上;(2)点P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3)点P在过A(2,﹣5)点,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上.18.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 B 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分别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A;B;C;(2)三角形ABC由三角形A B C'''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答:.(3)若点(,)P x y是三角形ABC内部一点,则三角形A B C'''内部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4)求三角形ABC的面积.五、(本大题2小题,第19题10分,第20题12分,共22分)19.如图,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A点的坐标为(4,0),C点的坐标为(0,6),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 →C→B→A→O的路线移动(移动一周).(1)写出点B的坐标;(2)当点P移动了4秒时,求出点P的坐标;(3)在移动过程中,当△OBP的面积是10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0.如图所示,A(1,0)、点B在y轴上,将三角形OAB沿x轴负方向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为三角形DEC,且点C的坐标为(﹣3,2).(1)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2)在四边形ABCD中,点P从点B出发,沿“BC→CD”移动.若点P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回答下列问题:①当t=秒时,点P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②求点P在运动过程中的坐标(用含t的式子表示,写出过程);③当三角形P AB的面积为3.2时,求此时P点的坐标;④P点在运动过程中,三角形P AB面积的最大值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ACCDAB二、填空题7.28.(﹣5,﹣3)9.四10.(0,3)11.(﹣5,﹣3)12.(﹣2,6)或(﹣2,0)三.解答题13.解:如图所示,以B为坐标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过点B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2,3),B(0,0),D(6,1),E(5,3),F(3,2),G(1,5).14.解:∵点P(a﹣2,3a+6)到两条坐标轴的距离相等,∴a﹣2=3a+6或a﹣2+3a+6=0得a=﹣4或a=﹣1∴(﹣6,﹣6)或(﹣3,3).15.解:(1)根据题意,对于点A而言,|﹣2|+|2|=4,所以A是“垂距点”,对于点B而言,||+|﹣|=3,所以B不是“垂距点”,对于点C而言,|﹣1|+|5|=6≠4,所以C不是“垂距点”,故答案为:A.(2)由题意可知:,①当m>0时,则4m=4,解得m=1;②当m<0时,则﹣4m=4,解得m=﹣1;∴m=±1.16.解:(1)如图所示:∴点C(5,﹣2);(2)∵△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B'C',∴点P'(a+4,b﹣3);(3)S△ABC=5×5﹣×3×5﹣×2×3﹣×5×2=25﹣7.5﹣3﹣5=9.5.17.解:(1)令2m+4=0,解得m=﹣2,所以P点的坐标为(0,﹣3);(2)令m﹣1﹣(2m+4)=3,解得m=﹣8,所以P点的坐标为(﹣12,﹣9);(3)令m﹣1=﹣5,解得m=﹣4.所以P点的坐标为(﹣4,﹣5).18.解:(1)A(1,3),B(2,0),C(3,1),故答案为:(1,3),(2,0),(3,1).(2)三角形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BC.故答案为:三角形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BC.(3)P′(x﹣4,y﹣2),故答案为:(x﹣4,y﹣2),(4)S三角形ABC=2×3﹣×1×3﹣×1×1﹣×2×2=2.19.解:(1)∵A点的坐标为(4,0),C点的坐标为(0,6),∴OA=4,OC=6,∴点B(4,6);(2)∵点P移动了4秒时的距离是2×4=8,∴点P的坐标为(2,6);(3)如图,①当点P在OC上时,S△OBP=×OP1×4=10,∴OP1=5,∴点P(0,5);②当点P在BC上,S△OBP=×BP2×6=10,∴BP2=,∴CP2=4﹣=,∴点P(,6);③当点P在AB上,S△OBP=×BP3×4=10,∴BP3=5,∴AP3=6﹣5=1,∴点P(4,1);④当点P在AO上,S△OBP=×OP4×6=10,∴OP4=,∴点P(,0).综上,点P的坐标为(0,5)或(,6)或(4,1)或(,0).20解:(1)∵C(﹣3,2),A(1,0),∴BC=3,OA=1,∵BC=AE=3,∴OE=AE﹣AO=2,∴E(﹣2,0),故答案为:(﹣2,0).(2)①由题意当P(﹣2,2)时,满足条件,此时t=2.故答案为:2.②当点P在线段BC上时,点P的坐标(﹣t,2),当点P在线段CD上时,点P的坐标(﹣3,5﹣t).③当点P在线段BC上时,三角形P AB的面积最大为×BC×OB=×3×2=3,所以三角形P AB的面积为3.2时,P点只能在线段CD上.如图,设此时PD的长为m.∵△P AB的面积=四边形ABCD的面积﹣△PBC的面积﹣△P AD的面积=(3+4)×2﹣×(2﹣m)×3﹣m×4=7﹣3+m﹣2m=4﹣m,∴4﹣m=3.2,m=1.6此时P点的坐标是(﹣3,1.6).④当点P与D重合时,△P AB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4×2=4,故答案为: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7章测试题(附答案)
七下数学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选项中能较为准确描述合肥市大蜀山位置的是()A.东经116°B.北纬32°C.北纬32°,东经116°D.在合肥的西边2.如果点A(﹣3,b)在第三象限,则b的取值范围是()A.b<0B.b≤0C.b≥0D.b>03.将点P(﹣2,3)先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是()A.(﹣6,6)B.(2,0)C.(1,﹣1)D.(﹣5,﹣1)4.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左方,到x轴的距离是3,到y轴的距离是2.则点P的坐标为()A.(﹣3,2)B.(﹣2,3)C.(﹣3,﹣2)D.(﹣2,﹣3)5.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4),B(﹣1,1),C(2,2),如果将△ABC 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A′B′C′,那么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A.(﹣3,0)B.(0,3)C.(﹣3,2)D.(l,2)6.已知点M(2x﹣3,3﹣x),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M点的坐标为()A.(﹣1,﹣1).B.(﹣1,1)C.(1,1)D.(1,﹣1)7.已知点A(2a+1,b﹣2)在第三象限,则点B(﹣a,3﹣b)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每次移动一个单位,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则点P2019的坐标是()A.(672,0)B.(673,1)C.(672,﹣1)D.(673,0)9.点P(﹣3,2)到x轴的距离为()A.﹣3B.﹣2C.3D.210.已知点A(m+1,﹣2)和点B(3,m﹣1),若直线AB∥x轴,则m的值为()A.﹣1B.﹣4C.2D.311.将点(﹣3,4)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坐标为()A.(﹣6,0)B.(6,0)C.(0,﹣2)D.(0,2)12.若点P(a,b)满足a2b>0,则点P所在的象限为()A.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B.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C.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D.第三象限或第四象限13.如图,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A.﹣3B.3C.﹣2D.014.若点A(m,n)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三象限,则点B(mn,0)在()A.x轴的正半轴B.x轴的负半轴C.y轴的正半轴D.y轴的负半轴15.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运动到点(2,0),第3次运动到点(3,﹣1),…,按照这样的运动规律,点P第17次运动到点()A.(17,1)B.(17,0)C.(17,﹣1)D.(18,0)二、填空题(共6小题)16.某会场座位号将“7排4号”记作(7,4),那么“3排5号”记作.17.已知点P(m+2,2m﹣1)在y轴上,则m的值是.18.已知P(m,n)在第二象限,则Q(﹣n,m)在第象限.19.如图是两人正在玩的一盘五子棋,若白棋A所在点的坐标是(﹣3,2),黑棋B所在点的坐标是(﹣1,4),现在轮到黑棋走,黑棋放到点C的位置就获得胜利,点C的坐标是.20.已知点P(3,﹣2),MP∥y轴,MP=5,则点M的坐标为.21.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三.解答题(共5小题)22.如果点B(m﹣1,3m+5)到x轴的距离与它到y轴的距离相等,求点B的坐标.23.已知A(m,6)和点B(3,m2﹣3),直线AB平行于x轴,求m的值.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2,a+2),B(a﹣3,4)C(b﹣4,b)三点.(1)当AB∥x轴时,求A、B两点间的距离;(2)当CD⊥x轴于点D,且CD=3时,求点C的坐标.2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1,5),B(﹣1,0),C(﹣4,3).(1)求△ABC的面积;(2)若把△ABC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A′B′C′,并写出C′的坐标.26.如图,△ABC是由△A1B1C1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所得.已知A(2,1),B(5,3),C(3,4).(1)直接写出△A1B1C1三个顶点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选项中能较为准确描述合肥市大蜀山位置的是()A.东经116°B.北纬32°C.北纬32°,东经116°D.在合肥的西边【分析】根据坐标确定位置的方法逐一判断即可得.【解答】解:能较为准确描述合肥市大蜀山位置的是北纬32°,东经116°,故选:C.2.如果点A(﹣3,b)在第三象限,则b的取值范围是()A.b<0B.b≤0C.b≥0D.b>0【分析】第三象限内横纵坐标均为负数,从而可得答案.【解答】解:∵点A(﹣3,b)在第三象限,∴b<0,故选:A.3.将点P(﹣2,3)先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是()A.(﹣6,6)B.(2,0)C.(1,﹣1)D.(﹣5,﹣1)【分析】根据向右平移横坐标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将点P(﹣2,3)先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为(﹣2+3,3﹣4),即(1,﹣1).故选:C.4.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左方,到x轴的距离是3,到y轴的距离是2.则点P的坐标为()A.(﹣3,2)B.(﹣2,3)C.(﹣3,﹣2)D.(﹣2,﹣3)【分析】根据点P的位置确定P点坐标即可.【解答】解:∵点P在x轴的下方,到x轴的距离是3,∴P点纵坐标为﹣3,∵P在y轴的左方,到y轴的距离是2,∴P点横坐标为﹣2,∴P(﹣2,﹣3),故选:D.5.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4),B(﹣1,1),C(2,2),如果将△ABC 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A′B′C′,那么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A.(﹣3,0)B.(0,3)C.(﹣3,2)D.(l,2)【分析】将点B的横坐标减去2,纵坐标加上1即可得到点B'的坐标.【解答】解:∵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A′B′C′,B(﹣1,1),∴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1﹣2,1+1),即(﹣3,2),故选:C.6.已知点M(2x﹣3,3﹣x),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M点的坐标为()A.(﹣1,﹣1).B.(﹣1,1)C.(1,1)D.(1,﹣1)【分析】直接利用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特点得出2x﹣3=3﹣x,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点M(2x﹣3,3﹣x),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2x﹣3=3﹣x,解得:x=2,故2x﹣3=1,3﹣x=1,则M点的坐标为:(1,1).故选:C.7.已知点A(2a+1,b﹣2)在第三象限,则点B(﹣a,3﹣b)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直接利用平面直角坐标内点的坐标特点得出a,b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点A(2a+1,b﹣2)在第三象限,∴2a+1<0,b﹣2<0,解得:a<﹣,b<2,∴﹣a>0,3﹣b>0,则点B(﹣a,3﹣b)在第一象限.故选:A.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每次移动一个单位,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则点P2019的坐标是()A.(672,0)B.(673,1)C.(672,﹣1)D.(673,0)【分析】由P3、P6、P9可得规律:当下标为3的整数倍时,横坐标为,纵坐标为0,据此可解.【解答】解:由P3、P6、P9可得规律:当下标为3的整数倍时,横坐标为,纵坐标为0,∵2019÷3=673,∴P2019(673,0)则点P2019的坐标是(673,0).故选:D.9.点P(﹣3,2)到x轴的距离为()A.﹣3B.﹣2C.3D.2【分析】由平面内点的坐标特点可知,点到x轴的距离是该点纵坐标的绝对值.【解答】解:点P(﹣3,2)到x轴的距离是该点纵坐标的绝对值,即2,故选:D.10.已知点A(m+1,﹣2)和点B(3,m﹣1),若直线AB∥x轴,则m的值为()A.﹣1B.﹣4C.2D.3【分析】AB∥x轴,可得A和B的纵坐标相同,即可求出m的值.【解答】解:∵点A(m+1,﹣2)和点B(3,m﹣1),且直线AB∥x轴,∴﹣2=m﹣1∴m=﹣1故选:A.11.将点(﹣3,4)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坐标为()A.(﹣6,0)B.(6,0)C.(0,﹣2)D.(0,2)【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解答】解:把点(﹣3,4)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的点的坐标为:(﹣3+3,4﹣2),即(0,2),故选:D.12.若点P(a,b)满足a2b>0,则点P所在的象限为()A.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B.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C.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D.第三象限或第四象限【分析】根据a2b>0>0可得b>0,可得a>0或a<0,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可判断出P点所在象限.【解答】解:∵a2b>0,∴b>0,a>0或a<0,当a>0,b>0时,点P所在的象限为第一象限;当a<0,b>0时,点P所在的象限为第二象限;故选:A.13.如图,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A.﹣3B.3C.﹣2D.0【分析】先利用点A平移到A1得到平移的规律,再按此规律平移B点得到B1,从而得到B1点的坐标,于是可求出a、b的值,然后计算a+b即可.【解答】解:∵点A(0,1)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A1(a,﹣1),点B(2,0)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B1(1,b),∴线段AB向下平移2个单位,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线段A1B1,∴A1(﹣1,﹣1),B1(1,﹣2),∴a=﹣1,b=﹣2,∴a+b=﹣1﹣2=﹣3.故选:A.14.若点A(m,n)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三象限,则点B(mn,0)在()A.x轴的正半轴B.x轴的负半轴C.y轴的正半轴D.y轴的负半轴【分析】根据点的坐标特点来确定点所在位置.【解答】解:因为点A(m,n)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三象限,所以m<0,n<0,所以mn>0,所以点B(mn,0)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0,符合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的条件.故选:A.15.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运动到点(2,0),第3次运动到点(3,﹣1),…,按照这样的运动规律,点P第17次运动到点()A.(17,1)B.(17,0)C.(17,﹣1)D.(18,0)【分析】令P点第n次运动到的点为P n点(n为自然数).列出部分P n点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变化找出规律“P4n(4n,0),P4n+1(4n+1,1),P4n+2(4n+2,0),P4n+3(4n+3,﹣1)”,根据该规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令P点第n次运动到的点为P n点(n为自然数).观察,发现规律:P0(0,0),P1(1,1),P2(2,0),P3(3,﹣1),P4(4,0),P5(5,1),…,∴P4n(4n,0),P4n+1(4n+1,1),P4n+2(4n+2,0),P4n+3(4n+3,﹣1).∵17=4×4+1,∴P第17次运动到点(17,1).故选:A.二、填空题(共6小题)16.某会场座位号将“7排4号”记作(7,4),那么“3排5号”记作(3,5).【分析】由于将“7排4号”记作(7,4),根据这个规定即可确定3排5表示的点坐标.【解答】解:∵“7排4号”记作(7,4),∴3排5号记作(3,5).故答案为:(3,5).17.已知点P(m+2,2m﹣1)在y轴上,则m的值是﹣2.【分析】直接利用y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得出m+2=0,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点P(m+2,2m﹣1)在y轴上,∴m+2=0,解得:m=﹣2.故答案为:﹣2.18.已知P(m,n)在第二象限,则Q(﹣n,m)在第三象限.【分析】直接利用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得出m,n的符号,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P(m,n)在第二象限,∴m<0,n>0,∴﹣n<0,∴Q(﹣n,m)在第三象限.故答案为:三.19.如图是两人正在玩的一盘五子棋,若白棋A所在点的坐标是(﹣3,2),黑棋B所在点的坐标是(﹣1,4),现在轮到黑棋走,黑棋放到点C的位置就获得胜利,点C的坐标是(2,3).【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从而可以得到点C的坐标.【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如右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故点C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20.已知点P(3,﹣2),MP∥y轴,MP=5,则点M的坐标为(3,3)或(3,﹣7).【分析】先根据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任意两点横坐标相同得出点M的横坐标是3,再根据MP=5求出点M的纵坐标.【解答】解:∵点P(3,﹣2),MP∥y轴,∴点M的横坐标与点P的横坐标相同,是3,又∵MP=5,∴点M的纵坐标为为﹣2+5=3,或﹣2﹣5=﹣7,∴点M的坐标为(3,3)或(3,﹣7).故答案为(3,3)或(3,﹣7).21.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2.【分析】由图可得到点B的纵坐标是如何变化的,让A的纵坐标也做相应变化即可得到b 的值;看点A的横坐标是如何变化的,让B的横坐标也做相应变化即可得到a的值,相加即可得到所求.【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0+(3﹣2)=1;b=0+(2﹣1)=1;∴a+b=2.三.解答题(共5小题)22.如果点B(m﹣1,3m+5)到x轴的距离与它到y轴的距离相等,求点B的坐标.【分析】坐标平面内的点到两轴的距离实际上就是该点两坐标的绝对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m﹣1=3m+5或m﹣1=﹣(3m+5),解得:m﹣1=3m+5,得m=﹣3,∴m﹣1=﹣4,点B的坐标为(﹣4,﹣4),解得:m﹣1=﹣(3m+5),得m=﹣1,∴m﹣1=﹣2,点B的坐标为(﹣2,2),∴点B的坐标为(﹣4,﹣4)或(﹣2,2).23.已知A(m,6)和点B(3,m2﹣3),直线AB平行于x轴,求m的值.【分析】根据直线平行于x轴的特点解答.【解答】解:∵直线AB平行于x轴,∴点A的纵坐标与点B的纵坐标相等相等,∴m2﹣3=6,m=3或m=﹣3,∵A.B是两个点.∴m≠3,即m=﹣3.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2,a+2),B(a﹣3,4)C(b﹣4,b)三点.(1)当AB∥x轴时,求A、B两点间的距离;(2)当CD⊥x轴于点D,且CD=3时,求点C的坐标.【分析】(1)利用与x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a+2=4,求出a得到A、B点的坐标,然后计算它们的横坐标之差得到A、B两点间的距离;(2)利用与x轴垂直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得|b|=3,解得b=3或b=﹣3,从而得到C点坐标.【解答】解:(1)∵AB∥x轴,∴A点和B的纵坐标相等,即a+2=4,解得a=2,∴A(﹣2,4),B(﹣1,4),∴A、B两点间的距离为﹣1﹣(﹣2)=1;(2)∵当CD⊥x轴于点D,CD=3,∴|b|=3,解得b=3或b=﹣3,∴当b=3时,b﹣4=﹣1;当b=﹣3时,b﹣4=﹣7,∴C点坐标为(﹣1,3)或(﹣7,﹣3).2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1,5),B(﹣1,0),C(﹣4,3).(1)求△ABC的面积;(2)若把△ABC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A′B′C′,并写出C′的坐标.【分析】(1)根据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即可;(2)根据已知将△ABC各顶点向下平移2个单位,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各对应点,即可作图;进而得出点C′的坐标.【解答】解:(1)△ABC的面积是:×3×5=7.5;(2)作图如下:∴点C′的坐标为:(1,1).26.如图,△ABC是由△A1B1C1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所得.已知A(2,1),B(5,3),C(3,4).(1)直接写出△A1B1C1三个顶点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分析】(1)根据平移规律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因为△ABC是由△A1B1C1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所得所以,△A1B1C1是由△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A1(﹣1,2),B1(2,4),C1(0,5);(2)如图,△ABC的面积=3×3﹣×1×3﹣×1×2﹣×2×3=3.5.。
(完整)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18 题图
A、重力太小,可以忽略 B、重心较低,不易倾 )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里面有自动升倒降的装置 二、填空题
1. 写出下列各现象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某人走路时,不小心脚绊着石块受到阻碍,人摔倒了。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
是。
2手拿镊子夹取砝码,对砝码,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
)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
14. 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 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12.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小鸟受到的力
大 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 B.飞机受到的力大 D.主动撞击
样大
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13.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形变而产生的力.
2. 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用脚将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最终要落向地
面,这是由于受
作用的缘故。
3. 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
发生了
,还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
4.建筑工人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确定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因为重力方向是
A.运动员对弓弦的拉力
11 题图 B.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共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跨学科融合)如图,气象台为了预报台风,首先要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则下列能确定台风中心位置的是()A.西太平洋B.北纬128°,东经36°C.距珠海500海里D.湛江附近第1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8)的位置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跨学科融合)如图是象棋棋盘的一部分,若位于点(1,-2)上,位于点(3,-2)上,则位于点 ()A.(-1,1)B.(-1,2)C.(-2,1)D.(-2,2)4.如图,货船A与港口B相距35海里,我们用有序数对(南偏西40°,35海里)来描述港口B相对货船A的位置,那么货船A相对港口B的位置可描述为()A.(北偏东40°,35海里)B.(北偏西40°,35海里)C.(南偏西50°,35海里)D.(北偏东50°,35海里)5.已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A.(3,0)B.(0,3)C.(0,3)或(0,-3)D.(3,0)或(-3,0)6.若点P(5,y)在第四象限,则y的取值范围是()A.y<0B.y>0C.y≤0D.y≥0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都增加3个单位长度,则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A.形状不变,大小扩大为原来的3倍B.形状不变,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C.形状不变,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D.三角形被纵向拉伸为原来的3倍8.点C在x轴上方,y轴左侧,距离x轴2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则点C的坐标为()A.(2,3)B.(-2,-3)C.(-3,2)D.(3,-2)9.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A.(2,2)B.(3,2)C.(3,3)D.(2,3)10.(创新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0,1),将线段AB 平移,使其一个端点到C(3,2),则平移后另一端点的坐标为()A.(1,3)B.(5,1)C.(1,3)或(3,5)D.(1,3)或(5,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把点A(-4,6)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此时的位置是.12.在坐标平面内,已知点M(1,2)和点N(1,-4),那么线段MN的长为个单位长度.13.如图,表示北偏西50°方向的是射线.14.观察下图,与图1中的鱼相比,图2中的鱼发生了一些变化.若图1中鱼上点P的坐标为(4,3.2),则这个点在图2中的对应点P1的坐标为(图中的方格是1×1).图1图215.(创新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D(1,-2).一只蚂蚁从点A处出发,并按A-B-C-D-A-B…的规律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若t=2 023,则这只蚂蚁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6.如图,写出点A,B,C,D,E,F的坐标.17.如图,C,D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2,3,线段CD=1;B,D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2,3,线段BD=5;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3,-2,线段AB=1.(1)如果x轴上有两点M(x1,0),N(x2,0)(x1<x2),那么线段MN的长为多少?(2)如果y轴上有两点P(0,y1),Q(0,y2)(y1<y2),那么线段PQ的长为多少?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B,C的坐标分别是A(-3,1),B(-3,3),C(2,3).(1)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2)画出将长方形ABCD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长方形A1B1C1D1,直接写出点D1的坐标.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5),B(-1,0),C(-4,3).(1)求△ABC的面积;(2)若把△ABC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B'C',画出△A'B'C'并写出C'的坐标.20.如图是小明所在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宿舍楼的位置是(3,4),艺术楼的位置是(-3,1).(1)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分别写出教学楼、体育馆的位置;(3)若学校行政楼的位置是(-1,-1),在图中标出行政楼的位置.21.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的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2),B(4,-2),C(2,2),D(-2,3),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五、解答题(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为“开心点”.22.(创新题)已知当m,n都是实数,且满足2m=8+n时,称P(m−1,n+22(1)判断点A(5,3),B(4,10)是否为“开心点”,并说明理由;(2)若点M(a,2a-1)是“开心点”,请判断点M在第几象限?并说明理由.23.如图,A(-1,0),C(1,4),点B在x轴上,且AB=2.(1)求点B的坐标,并画出△ABC;(2)求△ABC的面积;(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A,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7?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1.B 2.C 3.C 4.A 5.D 6.A7.C8.C9.B10.D11.(-6,2)12.613.OC14.(4,2.2)15.(-1,0)16.解:A(-3,-2),B(-5,4),C(5,-4),D(0,-3),E(2,5),F(-3,0).17.解:(1)MN=x2-x1.(2)PQ=y2-y1.18.解:(1)D(2,1).(2)图略,D1(5,-4).×3×5=7.5.19.解:(1)△ABC的面积是12(2)作图如下:所以点C'的坐标为(1,1).20.解:(1)如图.(2)由平面直角坐标系知,教学楼的位置为(1,0),体育馆的位置为(-4,3).(3)行政楼的位置如图所示.21.解:如图,过D作DE⊥AB,过C作CF⊥AB,垂足分别为E,F.S四边形ABCD=S△ADE+S梯形DEFC+S△BCF=1 2×2×5+12×(4+5)×4+12×2×4=5+18+4=27.22.解:(1)点A(5,3)为“开心点”,理由如下:当A(5,3)时,m-1=5,n+22=3,得m=6,n=4,则2m=12,8+n=12,∴2m=8+n,∴A(5,3)是“开心点”.点B(4,10)不是“开心点”,理由如下:当B(4,10)时,m-1=4,n+22=10,解得m=5,n=18, 则2m=10,8+18=26,∴2m≠8+n,∴点B(4,10)不是“开心点”.(2)点M在第三象限,理由如下:∵点M(a,2a-1)是“开心点”,∴m-1=a,n+22=2a-1,∴m=a+1,n=4a-4,代入2m=8+n有2a+2=8+4a-4,∴a=-1,∴2a-1=-3,∴M(-1,-3),故点M在第三象限.23.解:(1)如图:△AB'C或△AB″C是所求作的三角形.由图形可知:点B的坐标为(-3,0)或(1,0).(2)S△ABC=12AB·CB'=12×2×4=4,即△ABC的面积为4.(3)存在.设点P(0,y),因为以A,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7,所以S△ABP=12AB·|y|=7,即12×2×|y|=7,解得y=±7,故点P的坐标为(0,7)或(0,-7).。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卷(附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卷(附有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B.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D.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当用力F₁作用在门上,门将打开,当用力F₂作用在门上,门将关上,且F₁=F ₂,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B.方向有关C.作用点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3、“以卵击石”,卵破的施力物体是()A.人B.卵C.石D.手4、如图所示的物体不能产生弹力的是()A.压弯的锯条B.被挤压后的橡皮泥C.拉长的橡皮筋D.拉弯的竹子5、一个圆球在圆弧面内滚动,下面几个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的是()A.B.C.D.6、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7、观察图中的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8、关于乒乓球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乒乓球被球拍击打时没有惯性B.球被水平击出后,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将立即竖直下落C.球在空中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D.击球时,球和球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9、g=9.8N/kg,所表示的意思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它的质量的9.8倍B.1kg就是9.8NC.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D.质量是9.8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N10、小明在欣赏茶艺表演的时候发现,表演者在改变茶水流出的方向时要不停地改变手拿茶壶的位置,这体现出()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的作用效果与以上三者都有关11、某同学使用已经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体的重力为()A.一定等于4N B.一定小于4NC.一定大于4N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2、下列有关质量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由重力决定,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质量为1kg的物体重9.8N,因此1kg=9.8ND.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1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受力物体同时一定也是施力物体C.相互不接触的物体没有力的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4、如图所示,用橡胶制造的汽车轮胎,能减轻汽车行驶时的震动与颠簸,利用的是橡胶具有()A.较好的绝缘性B.较强的弹性C.较差的导电性D.较大的耐磨性15、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解析版)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为()A.延长线段AB到C B.垂线段最短C.过点O作直线a∥b D.锐角都相等吗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两个锐角之和为钝角B.两个锐角之和为锐角C.钝角大于它的补角D.锐角小于它的余角3.“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的题设是()A.两条直线B.交点C.两条直线相交D.只有一个交点4.如果∠A和∠B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A和∠B的关系是()A.相等B.互余或互补C.互补D.相等或互补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内角的4倍,等于与它相邻的一个内角的2倍,则三角形各角的度数为()A.45°,45°,90°;B.30°,60°,90°; C.25°,25°,130°;D.36°,72°,72°6.如图所示,AB⊥EF,CD⊥EF,∠1=∠F=30°,那么与∠FCD相等的角有()A.1个B.2个C.3个D.4个7.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有()(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2)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3)一个角的余角一定小于这个角的补角;(4)如果∠1和∠3互余,∠2与∠3的余角互补,那么∠1和∠2互补.A.1个B.2个C.3个D.4个8.如图,∠B=∠C,则∠ADC和∠AEB的大小关系是()A.∠ADC>∠AEB B.∠ADC=∠AEBC.∠ADC<∠AEB 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第8题) (第9题) (第10题)9.如下图,在△ABC中,AD平分外角∠CAE,∠B=30°,∠CAD=65°,则∠ACD等于()A.50°B.65°C.80°D.95°10.如图AB∥CD,AD、BC交于点O,∠A=42°,∠C=58°,则∠AOB=()A.42°B.58°C.80°D.10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1.如图所示,∠1=∠2,∠3=80°,那么∠4=.(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12.如图所示,∠ABC=36°40′,DE∥BC,DF⊥AB于F,则∠D=.13.如图所示,AB∥CD,∠1=115°,∠3=140°,∠2=°.14.如果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15.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2:3:4,则与此对应的三个内角的比为.16.如图,在△ABC中,BE平分∠ABC,CE平分∠ACB,∠A=65°,则∠BEC=度.(第16题) (第18题)17.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的题设是,结论是.18.如图所示,AB∥EF∥CD,且∠B=∠1,∠D=∠2,则∠BED的度数为°.19.如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等于底边的一半,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度.20.过△ABC的顶点C作边AB的垂线,如果这垂线将∠ACB分为40°和20°的两个角,那么∠A、∠B中较大的角的度数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21.如图所示,∠1=∠2,AE∥BC,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22.如图所示,BF∥DE,∠1=∠2,求证:GF∥B C.23.如图所示,已知AB∥CD,FH平分∠EFD,FG⊥FH,∠AEF=62°,求∠GFC的度数.24.已知,如图所示,直线AB∥CD,∠AEP=∠CFQ.求证:∠EPM=∠FQM.25.△ABC中,BE平分∠ABC,AD为BC上的高,且∠ABC=60°,∠BEC=75°,求∠DAC的度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为()A.延长线段AB到C B.垂线段最短C.过点O作直线a∥b D.锐角都相等吗【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A,不是,因为不能判断其真假,故不构成命题;B,是,因为能够判断真假,故是命题;C,不是,因为不能判断其真假,故不构成命题;D,不是,不能判定真假且不是陈述句,故不构成命题;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命题与定理的理解及掌握情况.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两个锐角之和为钝角B.两个锐角之和为锐角C.钝角大于它的补角 D.锐角小于它的余角【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补角、余角的定义结合反例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两个30°角的和是60°,是锐角,不正确;B、两个80°的角之和是160°,是钝角,不正确;C、钝角大于90°,它的补角小于90°,正确;D、80°锐角的余角是10°,不正确.故选C.【点评】可以举具体角的度数来证明.3.“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的题设是()A.两条直线 B.交点 C.两条直线相交 D.只有一个交点【考点】直线、射线、线段.【分析】本题考查两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的命题,题设和结论要搞清楚.【解答】解: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这一命题题设是两条直线相交,结论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线段、射线的知识点,不是很难,不过做题要仔细.4.如果∠A和∠B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A和∠B的关系是()A.相等 B.互余或互补C.互补 D.相等或互补【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以及同旁内角互补作答.【解答】解:如图知∠A和∠B的关系是相等或互补.故选D.【点评】如果两个的两条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相等或互补.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内角的4倍,等于与它相邻的一个内角的2倍,则三角形各角的度数为()A.45°,45°,90°B.30°,60°,90° C.25°,25°,130°D.36°,72°,72°【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设这个外角为4x,则与它不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为x,则与它相邻的一个内角为2x,再由2x+4x=180°即可求出x的值,故可得出各内角的度数.【解答】解:设这个外角为4x,则与它不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为x,则与它相邻的一个内角为2x,另一个内角为4x﹣x=3x,∵2x+4x=180°,∴x=30°,∴2x=60°,4×30°﹣30°=90°,∴三角形各角的度数为30°,60°,9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定理,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难度适中.6.如图所示,AB⊥EF,CD⊥EF,∠1=∠F=30°,那么与∠FCD相等的角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求解.【解答】解:∵AB⊥EF,CD⊥EF,∴AB∥CD,∴∠FCD=∠A,∵∠1=∠F=30°,∴BG∥AF,∴∠A=∠ABG;故选B.【点评】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平行线的性质,需要熟练掌握.7.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有()(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2)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3)一个角的余角一定小于这个角的补角(4)如果∠1和∠3互余,∠2与∠3的余角互补,那么∠1和∠2互补.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命题与定理;余角和补角;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常用知识点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判定真命题的个数.【解答】解:(1)不正确,应该是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2)正确,因为对顶角相等;(3)正确,因为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90°;(4)正确,因为∠3的余角即∠1,则∠1与∠2互补.所以正确有的三个,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命题与定理的理解及对常用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8.如图,∠B=∠C,则∠ADC和∠AEB的大小关系是()A.∠ADC>∠AEB B.∠ADC=∠AEBC.∠ADC<∠AEB 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计算.【解答】解:在△ADC中有∠A+∠C+∠ADC=180°,在△AEB有∠AEB+∠A+∠B=180°,∵∠B=∠C,∴等量代换后有∠ADC=∠AE B.故选B.【点评】本题利用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9.如下图,在△ABC中,AD平分外角∠CAE,∠B=30°,∠CAD=65°,则∠ACD等于()A.50°B.65°C.80°D.95°【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利用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外角的性质计算.【解答】解:由题意可得,∠CAE=130°,∴∠BAC=50°,∴∠ACD=∠B+∠BAC=30°+50°=8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外角的性质.10.如图AB∥CD,AD、BC交于点O,∠A=42°,∠C=58°,则∠AOB=()A.42°B.58°C.80°D.10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由AB∥CD,可得∠B=∠C=58°,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即可求得∠AOB的值.【解答】解:∵AB∥CD,∴∠B=∠C=58°;∵∠A+∠B+∠AOB=180°,∠A=42°,∴∠AOB=8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1.如图所示,∠1=∠2,∠3=80°,那么∠4=8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由∠1=∠2,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b,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4=∠3=80°.【解答】解:∵∠1=∠2,∴a∥b,∴∠4=∠3=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如图所示,∠ABC=36°40′,DE∥BC,DF⊥AB于F,则∠D=53°2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垂线.【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ABC=∠DAF=36°40′,再由DF⊥AB于F,可得出∠D的值.【解答】解:∵DE∥BC,∴∠ABC=∠DAF=36°40′,又∵DF⊥AB,∴∠D=90°﹣∠DAF=53°20′.【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在于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13.如图所示,AB∥CD,∠1=115°,∠3=140°,∠2=7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4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出∠2的度数.【解答】解:如图,∵AB∥CD,∠3=140°,∴∠4=180°﹣140°=40°,∵∠1=115°,∴∠2=∠1﹣∠4=115°﹣40°=75°.【点评】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解.14.如果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和已知求出三角形的最大角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2:3,∴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度数是:180°×=90°,∴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直角.【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求出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15.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2:3:4,则与此对应的三个内角的比为5:3:1.【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设设三个外角的度数分别为2x、3x、4x,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三个外角的度数,得到与此对应的三个内角的度数,计算即可.【解答】解:设三个外角的度数分别为2x、3x、4x,由题意得,2x+3x+4x=360°,解得,x=40°,则三个外角分别为80°、120°、160°则对应的三个内角分别为:100°、60°、20°,∴与此对应的三个内角的比为5:3:1.故答案为:5:3: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在△ABC中,BE平分∠ABC,CE平分∠ACB,∠A=65°,则∠BEC=122.5度.【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解答】解:∵在△ABC中,BE平分∠ABC,CE平分∠ACB,∠A=65°.∴∠EBC+∠ECB==57.5°,∴∠BEC=180°﹣57.5°=122.5°.【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简单题目.17.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的题设是如果是同角的余角,结论是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考点】命题与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命题一般都能够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就是题设,“那么”后面就是结论,因此可正确找出题设和结论.【解答】解:“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写成是“如果是同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故答案为:如果是同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命题一般都能够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就是题设,“那么”后面就是结论.18.如图所示,AB∥EF∥CD,且∠B=∠1,∠D=∠2,则∠BED的度数为9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B=∠BEF,∠D=∠DEF,又知∠B=∠1,∠D=∠2,可得出∠1+∠2=∠DEF+∠DEF,由平角的定义,求出∠BED的值即可.【解答】解:∵AB∥EF∥CD,∴∠B=∠BEF,∠D=∠DEF,又∵∠B=∠1,∠D=∠2,∴∠1=∠BEF,∠2=∠DEF,又∵∠1+∠BEF+∠2+∠DEF=180°,∴∠BED=×180°=9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平行线的性质的能力,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等量代换等知识点.19.如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等于底边的一半,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90度.【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解: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也是底边上的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可知,高把原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顶角也就平分成两个45°,故顶角是90°,故填90.【点评】本题充分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0.过△ABC的顶点C作边AB的垂线,如果这垂线将∠ACB分为40°和20°的两个角,那么∠A、∠B中较大的角的度数是70°.【考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以得到,∠A、∠B中有一个是70°,另一个是50°,因而∠A、∠B中较大的角的度数是70°.【解答】解:如图,依题意得∠ACD=40°,∠DCB=20°,而CD⊥AB于D,∴∠A=50°,∠B=70°,因而∠A、∠B中较大的角的度数是70°.故填空答案:7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比较简单.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21.如图所示,∠1=∠2,AE∥BC,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2=∠C,∠1=∠B,已知∠1=∠2,从而推出∠B=∠C,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到AB=AC,即△ABC是等腰三角形.【解答】证明:∵AE∥BC(已知),∴∠2=∠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已知),∴∠B=∠C(等量代换).∴AB=A C.∴△ABC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角的等量代换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如图所示,BF∥DE,∠1=∠2,求证:GF∥B C.【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2=∠FBC,再结合已知条件和等量代换证得内错角∠FBC=∠1,从而得GF∥B C.【解答】解:∵BF∥DE(已知),∴∠2=∠FB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1(已知),∴∠FBC=∠1(等量代换),∴GF∥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熟练记忆公理和定义是学好数学的关键.23.如图所示,已知AB∥CD,FH平分∠EFD,FG⊥FH,∠AEF=62°,求∠GFC的度数.【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垂线.【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垂线的定义求解.【解答】解:∵AB∥CD,∠AEF=62°,∴∠EFD=∠AEF=62°,∠CFE=180°﹣∠AEF=180°﹣62°=118°;∵FH平分∠EFD,∴∠EFH=∠EFD=×62°=31°;又∵FG⊥FH,∴∠GFE=90°﹣∠EFH=90°﹣31°=59°,∴∠GFC=∠CFE﹣∠GFE=118°﹣59°=59°.【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即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24.已知,如图所示,直线AB∥CD,∠AEP=∠CFQ.求证:∠EPM=∠FQM.【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题意证得∠AEF=∠CFM,再由∠AEP=∠CFQ,可得出∠PEM=∠QFM,PE∥QF,即能得出∠EPM=∠FQM.【解答】证明:∵AB∥CD(已知),∴∠AEF=∠CFM(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PEA=∠QFC(已知),∴∠AEF+∠PEA=∠CFM+∠QFC(等式性质).即∠PEM=∠QFM.∴PE∥Q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PM=∠FQM(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25.△ABC中,BE平分∠ABC,AD为BC上的高,且∠ABC=60°,∠BEC=75°,求∠DAC的度数.【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分析】要求∠DAC的度数,只要求出∠C的度数即可.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BC的度数,在△BEC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C的度数.因AD为BC上的高,所以∠ADC=90°,在△ADC 中,再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可求∠DAC的度数.【解答】解:∵BE平分∠ABC,且∠ABC=60°,∴∠ABE=∠EBC=30°,∴∠C=180°﹣∠EBC﹣∠BEC=180°﹣30°﹣75°=75°.又∵∠C+∠DAC=90°,∴∠DAC=90°﹣∠C=90°﹣75°=15°.【点评】灵活运用垂直的定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特别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测试 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测试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分度值是____,弹簧测力计__(填“能”或“不能”)直接用来测力的大小,测量时应需先____否则会使测得值比真实值偏____(填“大”或“小”)2.如图所示,跳水选手在练习跳水时,跳板发生了____形变,便产生了____力。
这个力的方向是____的,受力物体是____另一运动员用头顶球,是因为脚对球施加了____,足球由静止到运动观察图甲,, 3.图乙中守门员用力将球扑住,迫使球由____到____改变了足球的____熊猫用力向下拉竹子,枝条发生了____这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B处容易将门打开,处比推在如图所示4.,开门时用手推在A门将____当用力)垂直门向里作用在门上,F1(,A的____有关,在处当用力门将___,这说明___,作用在门上)垂直门向外F2(当他乘坐专业人员驾驶的汽车在环形跑道某同学幸运地亲身体验了一次极限运动,5.这时他选取的参好像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感觉“天旋地转”,上高速行驶时, ,他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___照物是___当他乘坐的汽车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36分)每题二、选择题(3分,共)的大小关系与196N,正确的是( 6.比较20kg B.20kg<196N A.20kg>196N不是同一物理量,大小无法比较 D. C.20kg=196N) 关于各图的说法错误的是导( 如图所示7.,) 正确的是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8.,(施力物体一定同时也是受力物体A.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没有力的作用D.发生力的作用时,可能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9.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10.如图所示,下列各力中,属于引力性质的力是( ))如果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11.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那么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同一个力 B. 可以互相抵消的两个力C.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的两个力) ( 操作错误的是,如图所示的几项测量12.A.图(a)使用刻度尺测量时,让刻度线尽量贴近被测物体B.图(b)使用量筒测量时,视线与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C.图(c)使用温度计测量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标尺垂直D.图(d)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将测力计倒置则图所示足球在空中飞行,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13.如图所示, )表示足球的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时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课桌可能,,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14.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与力的方向有关 C. D.与受力面积有关为了比较这两只乒乓球的弹, 15.小星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 ( 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他们设计了几种方案,性大小A.把两球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B.让两球从乒乓球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C.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D.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硬度16.关于使用弹簧测力计需要注意的要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拉弹簧的力只能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B.测量前应先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点C.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D.拉弹簧的力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17.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分共5)三、作图题(60N,°角的向右的拉力120N一辆重的小车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18. 如图所示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拉力四、综合应用题(共38分)19.(10分)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牛顿第三定律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把两个弹簧测力计A和B连接在一起(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测力计A,可以看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指示弹簧测力计A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而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指示弹簧测力计B对它的反作用力F的大小,可以看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总是大小___方向___作用在___上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 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_,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2)以卵击石)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2,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1,脚对地施加一个作用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3)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 FI>F2B F1<F2 B F1=F2 D.无法判断20.(13分)站在滑板上的甲、乙两位同学相对而立,如图所示,甲同学用力推乙同学(1)画出甲对乙的推力的示意图(2)你认为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说明其中的道理又用刻度尺测出它的长、他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78.4g,)21.(15分李林有枚寿山石印章,这枚印章受到的重29842198(1):10N/kg),问导学号2cm宽、高分别为、2cm、7cm(g取?力是多大?(2)这枚印章的密度是多大答案大不能1.0~5N 0.2N 校零跳水选手竖直向上弹弹性 2.3.作用力运动方向运动静止形变形状4.作用点打开关闭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5.汽车竖直向下6.D7.D8.A9.B10.C11.D12.D13.A14.B15.B16.A17.A18.略19.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等于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人将向后退略20.21.0.784N 33m10kg/.28?。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人教版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1. “太阳系中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科学家是( )A. 伽利略B. 开普勒C. 爱因斯坦D. 卡文迪许2.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却没有给出引力常量G。
在1798年,卡文迪什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值,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中卡文迪什主要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A. 微元法B. 控制变量法C. 理想模型法D. 微小形变放大法3. 如图所示,轨道Ⅰ为圆形轨道,其半径为R;轨道Ⅱ为椭圆轨道,半长轴为a,半短轴为b。
如果把探测器与月球球心连线扫过的面积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面积速率,则探测器绕月球运动过程中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的面积速率之比为(已知椭圆的面积S=πab)( )A. √ Ra B. √ aRbC. √ abRD. √ bRa4. 2021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到达火星轨道后,着陆器脱离探测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逐渐靠近火星表面。
已知火星的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质量为m的着陆器在距离火星表面高度为ℎ时,速度大小为v,此时着陆器所受火星的引力大小为( )A. mv2R B. GMmℎ2C. GMmR+ℎD. GMm(R+ℎ)25. “月地检验”是牛顿为了证明以下猜想:“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
牛顿当年知道月地之间距离3.84×108米,地球半径6.4×106米,那么他需要验证( )A. 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约为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的1602B. 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C. 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D. 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6. 为探究地球表面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一科学爱好者用同一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面的不同纬度位置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的重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7 题;共 28 分)1.以下是甲、乙、丙三人看地图时对四个坐标的描绘:甲:从学校向北直走500 米,再向东直走100 米可到图书室.乙:从学校向西直走300 米,再向北直走200 米可到邮局.丙:邮局在火车站西200 米处.依据三人的描绘,若从图书室出发,判断以下哪一种走法,其终点是火车站()A. 向南直走300 米,再向西直走200 米B. 向南直走300 米,再向西直走100 米C. 向南直走700 米,再向西直走200 米D. 向南直走700 米,再向西直走600 米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下各点中,在y 轴上的点是 ()A.(2,0)B. ( -2,3 )C.(0,3)D.(1,-3)3.若 y 轴上的点P 到 x 轴的距离为 3,则点 P 的坐标是()A. (3, 0)B. ( 0,3)C. ( 3, 0)或(﹣ 3, 0)D. (0, 3)或( 0,﹣ 3)4.已知 M(1,﹣ 2), N(﹣ 3,﹣2),则直线 MN 与 x 轴, y 轴的地点关系分别为()A. 订交,订交B. 平行,平行C. 垂直订交,平行D. 平行,垂直订交5.点 P(a,b)在第四象限 ,则点 P 到 x 轴的距离是 ()A. a-B. b-C. -aD. -b6.如图是某校的平面表示图的一部分,若用“(0,0)”表示校门的地点,“(0,3)”表示图书室的地点,则教课楼的地点可表示为()A. (0, 5)B(.5, 3)C(. 3, 5)D(.﹣ 5, 3)7.已知点 P 的坐标( 2a, 6﹣ a),且点 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坐标是()A. (12,﹣ 12)或( 4,﹣ 4)B. (﹣ 12, 12)或( 4, 4)C.(﹣ 12, 12)D.(4,4)二、填空题(共 6 题;共 30 分)8.假如“2街 5 号”用坐标( 2,5)表示,那么(3 ,1)表示 ________9.将点 A( 1,﹣ 3)沿 x 轴向左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沿 y 轴向上平移 5 个单位长度后获得的点A′的坐标为 ________.10.以下图的象棋盘上,若“士”的坐标是(﹣2,﹣2),“相”的坐标是(3,2),则“炮”的坐标是________.111.电影院里 5 排 2 号能够用( 5, 2)表示,则( 7, 4)表示 ________12.( 2015?广安)假如点 M ( 3, x)在第一象限,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已知点A( 0,4),点 B 是 x 轴正半轴上的整点,记△ AOB 内部(不包含界限)的整点个数为m.如当点 B 的横坐标为 4 时, m=3;那么当点的横坐标为 4n( n 为正整数)时, m= ________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三、解答题(共 4 题;共 42 分)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在 y 轴正半轴上,点 B 与点 C 都在 x轴上,且点 B在点 C的左边,知足BC=OA.若﹣ 3a m﹣1b2与 a n b2n﹣2是同类项且 OA=m, OB=n,求出 m 和 n 的值以及点 C的坐标.15.某水库的景区表示图以下图(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若景点 A 的坐标为( 3 ,3),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景点B、 C、 D 的坐标.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A(0, 0)、 B( 4, 0),点 C 在 y 轴上,且△ ABC的面积是 12.求点 C 的坐标.17.在雷达探测地区,能够成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地点.在某次行动中,当我两架飞机在A(- 1, 2)与B( 3, 2)地点时,可疑飞机在(-1,- 3)地点,你能找到这个直角坐标系的横、纵坐标的地点吗?把它们表示出来并确立可疑飞机的地点,谈谈你的做法.2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7.ACDDDBB二、填空题8.3街1号9.(﹣ 2, 2)10.(﹣ 3, 0)11.7排 4号12.x> 013.6n﹣ 3三、解答题14.解:∵﹣3a m﹣1b2与 a n b2n﹣2是同类项,∴,m = 3解得:{,∵OA=m=3, OB=n=2,∴B( 2,0)或(﹣ 2, 0),∵点 B 在点 C 的左边, BC=OA,∴C( 5,0)或( 1, 0)15.解:以下图:B(﹣ 2,﹣ 2), C( 0, 4), D( 6,5).16.解:∵ A( 0,0)、 B( 4, 0),∴AB=4,且 AB 在 x 轴上,设点 C 坐标是( 0, y),则依据题意得,112AB× AC=12,即2× 4× |y|=12,解得 y=±6.3∴点 C 坐标是:( 0, 6)或( 0, -6)17.解:能.以以下图,先把 AB 四平分,而后过凑近 A 点的分点 M 作 AB 的垂线即为 y 轴,以 AM 为单位长度沿 y 轴向下 2 个单位即为 O 点,过点 O 作 x 轴垂直于 y 轴,而后描出敌机地点为点 N.4。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 可能性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 生活中有些事情发生的机会介于 0 和 100%之间,这些事情称为 .2. 文具盒里有 4 支圆珠笔, 3 支铅笔,则选取圆珠笔的概率是 .3. 在 a 件产品中有 b 件次品,则抽到正品的可能性为 .4. 对于a ≥a 是事件.5. 从 1~10 这十个数中,第一次摸到数 7 且不放回去,第二次摸到奇数的可能性是 .6. 从家到学校有三种方法:步行、骑车、坐公共汽车. 则不坐公共汽车的可能性为 . 7. 一道数学天中有 A 、B 、C 、D 四个选项,并且只有一个正确的结果,某同学不看题就选 A ,你认为他做对的可能性是 . 8. 如图 15-1 是一个被分成 6 等分的转盘,任意转动两次,转出最大两位数的可能性是 . 9. 用 1、2、3 组成一个三位数(不重复出现某个数字),其中偶数有 个.10. 已知一个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纸片,在四个角上剪去四个边长为 b ( b < 1a )的小正方形,把余下的部分做2 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那么这个无盖长方体的容积是 . 二、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 30 分)11. 若∠A 与∠B 都是锐角,则∠A +∠B =( )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都有可能 12. 如果 a 、b 表示同一类量的两个数,则 a 、b 之间的关系是( )A. a > bB. a < bC. a = bD. 都有可能 13. 下列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有( )A.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20℃的水结成冰B. 抛出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C. 长为 a ,宽为 b 的长方形面积为 abD. 在满分为 100 分的考试中,第一名的成绩是 105 分 14. 一副扑克牌,任意抽取一张,抽到梅花 8 的可能性是( )A. 1B. 1C. 2D. 154 27 27 13图 15-115. 一个袋子中有15 个红球,5 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球的可能性较大A. 红球B. 蓝球C. 白球D. 都一样16. 柜子里有5 双鞋,任意取出一只,是右脚穿的鞋的概率是()A. 10%B. 20%C. 50%D. 都有可能17. 下列事件是不可能事件的是()A.太阳东升西落B. 今天停电C. 蜡烛在真空中燃烧D. 从袋中摸到一个白球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一件事发生的可能性为十万分之一,说明此事不可能发生B. 若一事件发生的机会达到99.9%,说明此事必然发生C. 不确定事件没有规律可循D. 如果一件事是不可能事件,则这一事件是确定事件19. 掷两个普通的正方体骰子,把正面朝上的点数相加,下列是必然事件的是()A. 和为2B. 和不小于2C. 和大于2D. 都不对20. 给定下列5 个数:-2 ,-3 ,-5 ,7,8,再放入一个数后,平均数将增加1,这个数是()A. 1B. 5C. 6D. 7三、解答题:(共50分)21. (6 分)纸片上写有0~100 的所有偶数,任意摸出一张纸片,数字是2 的倍数与数字是4 的倍数的可能性哪个大?为什么?22. (7 分)教室里有3 名学生,试说明这3 名学生是男生或女生的各种可能性情况.23. (7 分)A、B、C 三个盒子里装有一定数量的球,小明每个盒子里摸10 次:A 盒10 次摸到红球;B 盒10 次摸到白球;C 盒4 次摸到红球,6 次摸到白球. 试对A、B、C 三盒球的颜色作出判定.24. (8 分)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确定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①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②打开电视,正在播广告;③南极洲地面温度在30℃以上;④小明买彩票中头奖.25. (7 分)某如有红、白、蓝三条长裤,他拿一件衬衫一条长裤,正好是相同颜色的一套衣服的概率是多少?26. (7 分)请设计一个转盘,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50%,蓝色区域的可能性是20%,其余的是白色区域.27. (8 分)在8 张卡片上分别标有1~8 这8 个数,从中任意抽取2 张,其数字之和是奇数的可能性与偶数的可能性哪个大?为什么?第七章可能性参考答案1. 确定事件2. 473.a -ba 4. 确定事件 5.496.237. 25% 8. 66 9. 2 10. (a -2b) 2b11. D 12. D 13. C 14. A 15. A 16. C 17. C 18. D 19. B21. 2 的倍数的可能性100%,4 的倍数的可能性50%.22. 四种:3 个男生;3 个女生;2 男1 女;1 男2 女.23. A 盒可能都是红球,B 盒可能都是白球,C 盒一定既有红球又有白球.24. ①必然事件;③不可能事件;①③确定事件;②④不能确定事件.20. D25. 1 . 326. 略.27. 奇数的可能性大,有16 个;偶数的可能性小,有12 个.。
第7单元测试题试卷及答案
第7单元测试题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第7单元的主题?A. 历史事件B. 科学发现C. 地理知识D. 文学作品答案:B2. 第7单元涉及的科学发现是关于什么的?A. 物理学B. 化学C. 生物学D. 天文学答案:A3. 在第7单元中,哪个科学家的名字被提到?A. 牛顿B. 达尔文C. 爱因斯坦D. 伽利略答案:C4. 第7单元提到了哪些科学原理?A. 光的折射B. 能量守恒C. 遗传定律D. 牛顿运动定律答案:D5. 根据第7单元的内容,以下哪个实验是与主题相关的?A. 植物光合作用实验B. 牛顿第三定律实验C. 基因编辑实验D. 原子结构实验答案:B6. 第7单元中提到的科学发现对哪个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A. 医学B. 工程学C. 环境科学D. 航空航天答案:D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第7单元讨论的科学发现?A. 相对论B. 量子力学C. 万有引力定律D. 细胞理论答案:D8. 第7单元中,哪个科学发现是在20世纪初提出的?A. 牛顿运动定律B. 相对论C. 万有引力定律D. 细胞理论答案:B9. 第7单元提到的科学发现对现代技术有哪些影响?A. 提高了交通工具的速度B. 促进了通信技术的发展C. 改善了医疗设备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第7单元测试题的正确答题方式?A. 直接选择答案B. 写下详细解释C. 进行实验验证D. 编写论文报告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第7单元主要讨论的是_________领域的科学发现。
答案:物理学12. 爱因斯坦的_________理论对物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案:相对论13. 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14. 科学发现推动了_________的发展,进而影响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答案:技术15. 第7单元中提到的科学原理在_________等现代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分一、单项选择题(15 X 2分=30分)1.有下列说法:①只有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②④B. 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D. 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8. g=9.8N/kg的正确理解是()A.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的力是9.8NC. 在地球上,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D.2.当一个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是()A.都相同B 作用点相同C 大小相同D大小、作用点相同9.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的中心B.C.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重心就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如图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示意图。
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关()A.F=F2 C. F i v F2B. F 1 > F2D.无法确定10. 2012年6月16日,我国发射了“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并进行了一些实验,为中国航天史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
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A.用刻度尺测长度B. 用天平测质量C.用手表测时间D. 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4.下列叙述中手作为受力物体的是()A.用手将排球打出去B.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C.手将石块举高D.手将铁丝弄弯5.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D.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1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5.0N。
贝U物体的重力()HA. 一定等于5.0N 閔B. —定大于5.0N 币:C. 一定小于5.0ND. 不一定小于5.0N12.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A.玻璃杯掷到墙上仍完好无损B.高处的水不会往低处流C. “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了D.灰尘飞扬后不会落回地面6 : 5,甲的重力为588N,贝U乙的质量和重力是6.如图所示中的小孩正在玩蹦蹦杆游戏。
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压缩弹簧,弹簧缩短,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B. 弹簧伸长,小孩上升,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C. 下降时小孩对弹簧有力的作用,弹簧对小孩没有力的作用D. 上升时弹簧对小孩有力的作用,小孩对弹簧没有力的作用13.甲、乙两人的质量之比是()A.490kg 、490NC. 50kg、50NB. 72kgD. 50kg、705.6N、490N7.几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拉直。
则()14.(多选)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A.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B.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C.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D.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C.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B. 1kg=9.8N以上说法都可以15. 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 )A.人手作用于船桨上的力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C.水作用于船体的力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6. 静止的弹簧测力计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为 4N 的两个力F i 和F 2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 N则 __________ 球受到的弹力大。
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要使拉力方向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一致;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N,示数为—」。
23. 一个质量为60kg 的物体在地面附近的重力是N。
如把该物体放到月1球上,由于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 1,这时物体的重力为 N,质量是 kg 。
24. 小明用5N 的力拉一弹簧,使弹簧伸长3cm 小芳用力将这个弹簧拉长了 4.5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踢足球时,球被踢飞了,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脚感到疼,施力物体是 ________ ,受力物体是 __________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选填A 或“,下同);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 __________ 处。
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力的 ______________ 影响力的 25、以下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 发生了变化; ②用力握弹性小皮球,皮球变形了;③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④用力扳铁丝,铁丝弯曲了; ⑤用力压弹簧,弹簧变短了; ⑥撑竿跳运动员在撑竿起跳时竹竿变弯了。
在这些现象中,属于弹性变形的是。
26. 通过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主要构件是弹簧。
如果某次错误的使用,使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再也无法恢复到零刻线,你估计具体错误可能是 —19. _______ 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时如图所示,水平仪 R 来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当 液体中空气泡居中表示墙面水平,若空气泡在 A 端,则表示A 端的墙面 (“高“或“低“),若空气泡在 B 端,贝憔示B 端的墙面 (“高“或“低“).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使板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跳板弹 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 ______________ 生改变. 三、作图题(共6 分)28. (3分)一个质量为5kg 的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试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20.如图所示向我们展示了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
兔子撞上树木而死,其 重力的示意图.20题图 21受到撞击力的施力物体是 是 2721.两个相同的表面潮湿的篮球落到地面上留下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印迹,29. (3分)一只球吊在天花板上,正在左右摆动,如图所示,用力的示意图表 示出力的受力情况.四、实验探究题(共33分)cm,则小芳拉弹簧的力是 ________ N 所导致的18题图(3) 用适当的力在A 点推门,与用相等的力在B 点推门,力的大小、方向均相同,但力的 _________ 不同,所以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4) 以上事实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_________________ 都有关系。
31. (4分)在以“力”为主题的辨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同学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成如下表。
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 •①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_________ ,了解刻度值的大小.② 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 _______ 与测力的方向一致,观察时, 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__________ .③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 _________ ,使用时不能超过它•④ 校正 _______ ,并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 34.(4分)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 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 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 ,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
用记录的外力F 与弹簧的伸长量x 作出的F -x 图线,如图所示 (1) 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 —N ,弹簧的伸长增加1cm (2) 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35. (4测量对象质量m/ kg重力G/ N 比值g /N -kg -1 物体10.10.989.8物体2 0.2 1.96 9.8(1)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___ 彳 ________ ^ 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 (4分)如图所示的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哪些力学知识?(要求写出两点)(1) (2)30. (5分)如图所示,A 、B 为门上的两点。
(1)用较大的力在A 点推门与用较小的力在A 点推门相比,用_____ 的力容易推开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关。
(2)用适当的力在A 点推门与用相等的力在A 点拉门,力的大小没变,但力的 ________ 改变了,力的作用效果改变了33(6分)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湖北女子网球选手李娜发挥出色,勇夺冠军,掀开了中国网球运动新的一页。
观察图片可以发现:(1) 球拍击打网球的一瞬间,球拍和球都发生了形变, (2) 这表明7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方 反方观占 八、、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 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②两个物体相互接触, 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③ 两个物体不相互接 触, 就一定没有力的作 用。
④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 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⑤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⑥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面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补全,并把正确的顺序填空下面 (3)球离开球拍之后,改变方向,飞速向前,这又表32.( 6分)请你把下地五、综合应用题(共8 分)37. (4分)张师傅开车从外地拉货回来,将要经过一座桥,刚 要上桥,他看了一下立在桥头的如图所示的限载标志,便放心 地把车开过了桥。
已知汽车自身的质量为 6X 10 kg ,由此你可以 肯定张师傅的汽车所拉货物重力不会超过多少? ( g 取10N/kg )范围为200g 的天平称其质量?30、 246731、 3142或1342,分度值,轴线,垂直,量程,零点32、 (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3、 2,弹簧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有一定的伸长34、 ( 1)天平,弹簧测力计(2)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35、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五、36、1.4 105 N37、m 500g 200g 所以不能称量 38.(4分)一个物体用弹簧秤称物重,弹簧秤示数为4.9N ,问能否用称量三、 27略28略四、 29、( 1)较大,大小(2) 方向(3) 作用点 一、 BCBBD ACCDB CAD(BC )B 二、 16、417、 脚,足球,足球,脚 18、 A ,B ,作用点,作用效果19、 咼,咼20、 树,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21、 b22、 弹簧轴线,0〜5,2.423、 588,98,6024、 7.525、 235626、 测量的力超过测力计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