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全集(表格版59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全集(表格版59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全集(表格版59页)9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教学要求1.学习8个新单词,理解由新单词组成的单词,并用“由于”造句。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激发热爱自然和科学的情感。

3.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理解“人类正在迎来一个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这句话的作用。

4.能够正确、流利、感性地阅读课文。

第二,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人类正在迎来海洋开发利用的新时代”这句话的作用。

教学时间:2小时。

在第一节课中,教学的第一部分是介绍新的班级和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孩子们,你们知道海洋吗?海洋和我们人类之间有什么关系?2.揭示主题3。

为什么海洋是21世纪人类的希望?1.检查自学情况,展示新的人物卡片。

读“火车”,一起读。

有人认为“我的”是后鼻音,“亏”是第四个音。

2、了解单词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单词的含义。

便宜:(价格)便宜。

慷慨:慷慨,不吝啬。

威胁:用武力迫使或恐吓屈服。

恐惧:尊重和恐惧。

看着大海叹息:这是指在伟大的事情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它指的是当一个人想做某事但没有足够的力量时感到无助。

3.通过名字和自然段落阅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阅读它。

学生活动1,观看视频。

(海)2。

学生交流。

1.借助拼音自学汉字。

我能读写田字格的8个汉字和田字格的2个汉字。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单词的意思:低成本、威胁、强大的力量、钦佩、慷慨、恐惧、喜怒无常、没完没了,阅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落的意思。

4.学生们分段大声朗读。

5.讨论:全文有多少自然段落?每个自然段落说什么?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写海洋的哪一部分是21世纪的希望?通过录像达到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步理解课文的一般内容,解决单词障碍。

二,初始阅读指导3.精读训练1。

表演:人类和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这篇文章用什么方式描述了海洋和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3.读第三段。

4、引导阅读第一段。

读出人类几千年来对海洋的“爱”和“敬畏”的复杂感情,以及面对海洋的“喜怒无常”时的无助。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苏教版)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苏教版)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苏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教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

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陨。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做摘抄笔记。

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

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制作资料卡片。

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拍照片。

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1本文是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1,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教案内容:一、班级情况分析:综合看来,本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一种热情,特别在阅读习作方面。

本学期,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简析:苏教版(国标本)小学高年段阅读教材的编排特点是:“主题单元,放大空间,突出重点,关注衔接。

”(一)、采用主题单元组合教材所谓主题单元,就是围绕某个主题组织3~4篇课文成为一个单元,本单元的习作练习内容也尽量予以配合,凸显这个主题。

如六年级上册的七个单元分别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

其中第二单元围绕人间真情这个主题,通过三篇课文,多角度、立体地歌颂了人情美、人性美。

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

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

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

(二)、放大语文学习的空间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别重视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六年级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个特点:一是安排了阅读指导文章--《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读书要有选择》,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尽快学会阅读以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二是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栏目,向学生推荐名著,六上是《鲁滨逊漂流记》,六下是《西游记》。

三是单元练习采取活化训练的思路,注意了语文课内和课外学习的结合,开辟了“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等。

“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进一步拓宽了阅读,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四是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系列--'学和做'”。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3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3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3船长一生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教学调整☆教学反思:课题:8、《爱之链》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教案内容:教学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时间:课时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讲的是什么?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爱之链。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平翘舌音:餐、蹭、糙;前后鼻音:吻、腕;后鼻音:蹭。

指名读词语。

乔依颠簸凄凉矮小脚腕蹭破车胎瘪了袜子油污绝望餐馆亲吻粗糙脸颊荒芜人烟天经地义潸然泪下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荒芜人烟:指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质疑的道理。

潸然泪下: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段:讲一天晚上在乡间的小路上下岗后又找不到工作的乔依非常热情地无偿帮助一位在寒风中几乎绝望的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非常感动。

第二段写老妇人来到乔依妻子开的小餐馆,得到了女店主的热情服务和细心照顾,老妇人深受爱的感染,留给女店主一些钱就悄悄地走了。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教案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教案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教案优秀教案九年制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1、培养习惯,打好基础。

2、强调积累,注重渗透。

继续强调学生范文语言的感悟规范语言的积累。

在德育方面,仍然注重潜移默化,注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做人。

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帮助学生学习自然知识,又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既注意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又注意对当今时代风貌的展示。

3、力求简化,便教利学二、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当众讲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正确姿势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正确姿势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培养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10)、培养做读书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

(11)、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1)、确认读157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119个生字。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听话说话:(!)、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简单的事,能转述基体内容。

能讲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3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3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36、船长一生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教学调整☆教学反思:课题:8、《爱之链》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教案内容:教学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讲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爱之链。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平翘舌音:餐、蹭、糙;前后鼻音:吻、腕;后鼻音:蹭。

2、指名读词语。

乔依颠簸凄凉矮小脚腕蹭破车胎瘪了袜子油污绝望餐馆亲吻粗糙脸颊荒芜人烟天经地义潸然泪下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荒芜人烟:指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质疑的道理。

潸然泪下: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2、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段:讲一天晚上在乡间的小路上下岗后又找不到工作的乔依非常热情地无偿帮助一位在寒风中几乎绝望的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非常感动。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苏教版)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苏教版)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苏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教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

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 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陨。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1)做摘抄笔记。

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

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九年制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1、培养习惯,打好基础。

2、强调积累,注重渗透。

继续强调学生范文语言的感悟规范语言的积累。

在德育方面,仍然注重潜移默化,注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做人。

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帮助学生学习自然知识,又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既注意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又注意对当今时代风貌的展示。

3、力求简化,便教利学二、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习惯。

、继续培养专心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当众讲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继续学习写钢笔字正确姿势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继续学习写毛笔字正确姿势方法,并养成习惯。

、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培养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培养做读书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

、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确认读157个生字。

、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119个生字。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端正、写匀称。

、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听话说话:、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体内容。

能讲课文所写的故事。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能当众说话,原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教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

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陨。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1)做摘抄笔记。

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

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2)制作资料卡片。

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

苏教版11册语文全册教案

苏教版11册语文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学校姓名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 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

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

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1)做摘抄笔记。

苏教版小学 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 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设计

1、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三、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并能仿照诗的第二至第六节写一到两节。

四、教学准备:录音带、挂图五、教学时间: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简单说歌曲内容。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揭题、范读。

请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纠正。

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小结: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民族伟大奋发开拓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

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

(2)交流。

第一段:写祖国幅员辽阔,总起全诗。

第二段:以“我们爱你”作为起句,从不同角度,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总结全文。

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体味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1、齐读。

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季节差)(2)“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段1、学习第2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教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

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陨。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1)做摘抄笔记。

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

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2)制作资料卡片。

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

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

(4)编辑剪报。

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三、引导观察第3页下面的一幅图,学生畅谈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观摩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1.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

2.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收集资料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果。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

2.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

要求:(1)认真阅读材料。

(2)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3.教师巡视指导,多作点拨。

4.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

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宝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第三课时一、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1.齐读“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3)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I们正在干什么?(4)看第5页左上方的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正在干什么?老师呢?(5)看第5页右上方的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6)最后两幅图表现的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老师又分矧在做什么?二、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1.看完第4、5页的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卜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3.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三、发出号召,希望学生早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1 长江之歌[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

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

乳汁哺挽涤埃灌溉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二、指名朗读课文三、精读训练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引读。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5.精读第1节:(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7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①“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②‘‘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

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3)师引读。

所以,“我们——赞美长江……”(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2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出示挂图,指识聂荣臻将军,教“聂”、“臻”的读音。

在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上看到过聂将军的请举手。

这些电影、电视的片名还记得吗?讲有关聂将军的什么事?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略作介绍: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

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

(板书:2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二、初读指导1.默读。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弄懂它们的读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然后检查生字词学习的情况。

(1)出示词语:聂荣臻残忍无辜照料流露惊恐和蔼小勺拘束拽着至仁至义(2)指名读,帮助学生正音。

齐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残忍:狠毒。

惊恐:惊慌恐惧。

无辜:辜,罪。

没罪的意思。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至仁至义:至,最。

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并给生字正音。

想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

(四人小组讨论)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聂将军无微不至地关心两个日本孤女。

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

第四段(第6自然段):写由亲友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女专程来中国看望并感谢聂将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