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预设与生成相映成趣--数学论文_数学论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预设与生成相映成趣--数学论文_数学论文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让预设与生成相映成趣--数学论文文章内容由收集!让预设与生成相映成趣--数学论文预设就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设想与安排,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与对策的准备。并非是一份详尽的教案,并非是课前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完善的设计。它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是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固定不变、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针对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做了以下探究。

一、精心预设创设生成条件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即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结果。精心的预设又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实际中,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认真审视教学资源,弹性设计教学内容,进而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从而让教学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焕发出生命活力。

(1)充分预设学生情况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否则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应从预设学生情况入手。因为他们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智力因素都不相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之前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课前准备,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从而思考其对策。然后储存在自己弹性预设的空间内,来有的放矢的施教。因此教师还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在圆柱体的教学中,我首先预设了两种教学方案:一是对计算公式未知的学生,该如何引导其自主探索;二是对计算公式已知的学生,又将如何引导并进一步追溯公式的来源。教师只有尽可能的预设各种情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才能充分利用学生这一课堂生成的资源为教学服务。

(2)精心预设课堂提问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活动历程。从表面上看,新课程内容的难度降低了,但就其实质而言,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心备课也就更为重要了。动态生成的课程更需要教师做到精心备课,在备课中精心预设课堂提问尤为重要。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设课堂提问:a 抓住教学目标来预设课堂提问;b 紧扣教学重难点预设课堂提问,因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所学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内容,而难点则是学生在学习认知中存在的困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此次教学活动才会有意义,所以抓住重难点精心预设提问就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潜心挖掘搭建生成平台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在立足教材资源的前提下,教师应把教材的精华内涵和周边现实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因为课堂是一个创新场所。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努力唤醒学生这一研究者、创造者的角色意识,让学生用心领略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如在《百分数的意义》教学时,我在质疑问难这个环节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还有不懂的问题吗?是否有新的想法呢?于是就有学生举手发问:还有千分数吗?老师肯定地回答:你问得很好,有创意,生活中确实有千分数。学生又问: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呢?老师此时不是直接回答,而是说:现在你们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设计千分号好吗?学生马上行动起来,不一会儿,学生设计的种类多样,而且想象奇特。此时老师及时鼓励了他们,但同时强调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统一,如果按你们自己设定的千分号就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认可、接受,教师就依据百分号的标志告诉孩子们千分号的标志,同时对那些大胆设想的孩子们进行鼓励,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探究知识的其乐无穷,也培养了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注意细节生成精彩课堂

细节决定成败。这就告诉我们,一节好课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小见大,来努力创设精彩课堂。如在《圆柱的认识》教学中,老师引入课题后,将本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明确学习任务后,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学习包,进行探究学习,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后,孩子们纷纷举手汇报学习成果。老师问:日光灯可以看作一个近似的圆柱体,其高怎么表述?学生马上说用长表述;老师又问:那一枚硬币的高又怎样表述呢?学生抢着说用厚表述;老师继续设问,那农民伯伯家的水井的高又可以怎样表述呢?话音未落,便有学生说可用深来表述。这看似平淡而不起眼的回答,确是教材中没有提到的内容。通过这一细节的预设,让学生把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一方面使学生在脑海中对圆柱体的表象更为丰实在,又为学生日后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厚实的基础。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做到充分的预设,最大限度的拓展预设的自由度和包容度,才能在施教过程中产生最大空间的生成。只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成环境和教材资源利用出发,才能准确的把握教材,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也才能让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相映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