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气候对自然环境景观的影响

合集下载

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形成有多种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
1.降水和侵蚀:降水是地表和地下水循环的重要部分,通过
降水的作用,水流和溪流不断侵蚀着地表,形成了河谷、
峡谷和溪流等景观。

大量降水还可能形成湿地和湖泊等水
体景观。

2.风化和侵蚀:气候对岩石的风化和侵蚀也起着重要作用。

潮湿和寒冷的气候条件可以促进化学和物理风化,使岩石
破碎变质,形成峭壁、岩柱和山脊等景观。

沙质环境中的
风蚀和沙丘形成也是气候的影响。

3.冰川作用: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冰川的形成和移动对地形
景观有重要影响。

冰川的作用可以造成山谷的形成和侵蚀,形成冰川地貌,如冰川谷、冰川湖和冰川碎石等景观。

4.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影响: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通常具有
较高的温度和湿度,这有利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些地
区经常出现茂密的热带雨林、湿地和珊瑚礁等生态景观。

5.干旱和沙漠气候影响:干旱和沙漠气候地区通常缺乏降水,
这会导致土地退化,形成沙漠景观。

干旱地区可能有干燥
的沙漠、沙丘和沙漠草原等特点。

6.高山和高原气候影响:高山和高原地区常常具有较低的温
度和气压,这对地貌和生物产生重要影响。

高山地区通常
呈现陡峭的山脉、峰顶的冰雪覆盖和悬崖峭壁的景观。

综上所述,气候通过降水、侵蚀、风化、冰川作用等多种方式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影响。

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了各种特定的地貌和生态景观,塑造了地球上多样化的自然景观。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0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含答案)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0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含答案)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0 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霍尔木兹海峡地区(如图)年降水量南、北两侧不同,阿拉伯半岛一侧不到125毫米,伊朗一侧约275毫米。

读图,完成1~2题。

1.霍尔木兹海峡南侧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的主要原因是( )A.受寒流影响,附近海域水温低,水汽蒸发弱B.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东北信风影响,空气干燥C.处于山地背风坡一侧,盛行下沉气流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2.造成霍尔木兹海峡南、北两侧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形D.洋流2.B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霍尔木兹海峡南侧没有寒流流经;霍尔木兹海峡南侧位于阿拉伯,来自阿拉伯半岛的东北信风不影响该地;霍尔木兹海峡南侧没有高大山脉阻挡盛行风;图中显示,霍尔木兹海峡南侧位于26°N以南,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第2题,从纬度上来看,霍尔木兹海峡南、北两侧均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因此大气环流相似;霍尔木兹海峡北侧为伊朗高原,受高原、山地等地形因素影响,多地形雨,降水稍多;霍尔木兹海峡南、北两侧均濒临海洋,海陆位置相似;霍尔木兹海峡南、北两侧共有一条相同的水道,如果有洋流,两侧洋流相似。

无霜期是指某地春季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

一年中无霜期越长,对农作物生长越有利。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无霜期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影响图示区域无霜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地势B.海陆位置C.大陆轮廓D.纬度位置4.图中甲地与乙地无霜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甲地( )A.终年盛行干热风B.位于西风迎风坡C.常年受寒流影响4.C3题,由图可知,该区域无霜期等值线没有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也没有随距海远近变化而变;结合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图示地区为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带,这里安第斯山脉南北纵贯。

由此推断图示区域无霜期的长短与地形地势密切相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周测6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周测6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新人教版

周测6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双基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福建泉州质检)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地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

左图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右边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

据此完成1~3题。

1.西江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A.水源丰富 B.水灾多发C.水运便利 D.耕地充足2.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 ( )A.池塘位于村中心以方便蓄水B.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以方便出行C.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D.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3.近年来,高要地区许多“八卦村”的形态逐渐瓦解,可能是由于该地区( )A.年降水量减小 B.台风登陆减少C.防灾意识增强 D.堤防趋于完备答案:1.B 2.C 3.D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西江北岸多高地,而南岸多低洼地,更容易有水灾,所以南岸村落要修建八卦形态的道路与排水系统,防御洪灾,故选B。

第2题,由遥感图片可知,排水系统呈现出由中间向四周散开的放射状,为排水顺畅,该地应该是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特点,因此村中心应是高地,不是池塘,也可从遥感图片中看出“八卦村”周围颜色较深的区域为池塘,因此A错误,C正确。

若村落在小盆地内,中心容易积水,D错误;道路如果全部都与排水系统并行,那么道路从中间向四周的交通方便但是环形交通不便,B选项错误。

第3题,“八卦村”的形成是为了治水,而近年来该形态逐渐瓦解,说明水灾问题有其他方式得以控制,选择河流堤坝防御趋于完备更加合适,D选项正确,A、B选项不符合实际情况,古代村落呈八卦形态,就是因为有较强的防灾意识,C错,故选D。

(2018·河南安阳二模)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山南麓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据此完成4~6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 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完成以下各题。

1.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散布总体偏南,是由于我国〔〕A. 夏季气温南高北低B. 地形阻挠了夏季风深化西北C.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 夏季风权利强且影响范围广2. 有关我国亚热带自然天文环境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物理风化剧烈,化学风化微弱B. 西北部山区淋溶作用剧烈,土壤贫瘠C. 初春时节,由低纬向高纬活动的河流有凌汛现象D. 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2、雪线是指终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火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

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豪华游艇和帆船来乌斯怀亚港停靠游玩。

据此完成下题火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的主要缘由是〔〕A. 年正午太阳高度小B. 气候湿润C. 周围洋面宽广D. 山地多3、依据以下资料,完成以下效果。

资料一有关专家经过模拟区域气候情形,对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气温与降水变化停止了预测。

结果显示,未来10-50年间,中国西北地域平均气温降低了2.7℃,年均降水量添加了25%,大局部地域可望逐年湿润起来。

资料二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状况及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状况图。

〔1〕依据上述资料,剖析阿克苏河径流量的变化及其缘由。

〔2〕简述未来10-50年间,西北地域气候变化对天文环境的主要影响。

4、在冰冷的冬夜,当气温低于零度且风速较小时,暖和的土壤缝隙蒸发的水汽遇冷凝结,构成千姿百态的地冰花。

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地冰花散布区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地势较高的内蒙古高原B.沼泽广布的三江平原C.夏季冰冷的华北平原D.土地暴露的南方地域2.地冰花构成的土壤条件是〔〕A.枯燥而严密B.湿润而松懈C.土壤温度低D.土壤水分少5、以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散布表示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十一)(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9·河北石家庄质检)下图示意我国沿海某城市某年等降水量线分布,该年降水量接近当地多年降水量平均值。

据此完成1~3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A.乙B.丙C.丁D.甲2.M地年降水量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A.河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B.位于山地迎风坡C.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大D.城市的热岛效应显著3.该城市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1.D 2.B 3.A[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只有甲地降水量在550 mm以下。

第2题,该城市年降水量多在800 mm以下,因此应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沿海地区,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由图可知,M地年降水量最大,其附近的甲地年降水量最小,说明M地与甲地之间可能有山地,M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年降水量较大;甲地位于背风坡,年降水量较小。

第3题,由上题可知,该城市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且位于沿海,故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自然植被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019·中山模拟)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

读表,回答4~6题。

4.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③—大兴安岭西侧D.④—西经130°附近5.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6.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4.D 5.A 6.B[第4题,从表中数据看,①地位于回归线附近,年降水较多,且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应属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7月高温多雨,1月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应位于大陆东部;③地全年温和湿润,1月均温在0 ℃以上,应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④地的纬度较高,冬暖夏凉,年降水较多,且冬季降水较多,说明气候的海洋性特点明显,因此可能在西经130°附近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021届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气候对自然环境景观的影响

2021届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气候对自然环境景观的影响

2021届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气候对自然环境景观的影响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下图为某岛国四处山地植被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常绿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

读图回答下列题。

1.该国最有可能是A. 菲律宾B. 日本C. 英国D. 冰岛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丙山所处纬度最高B. 同时体现了沿海向内陆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 植被分界线倾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D. 海拔2 000米以上无阔叶树种秦岭南北宽100~150千米,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地域分异显著,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图示意秦岭南北坡的景观差异。

据此完成下题。

3.图中A处的自然带是A. 常绿阔叶林B. 落叶阔叶林C. 常绿硬叶林D. 温带草原4.秦岭高山灌丛草甸发育的主要环境特点A. 暖干B. 暖湿C. 冷干D. 冷湿5.有专家认为,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应确定在秦岭某海拔高度处,请根据示意图推测该分界线海拔约是A. 0米B. 800米C. 2300米D. 2500米阿萨勒湖(Lac Assal)位于非洲吉布提中部(下图)、塔朱拉湾以西的阿萨勒洼地中,为非洲大陆最低点。

该湖属于高盐度湖,它曾经是一片海,古地质时期的一次突发地质事件使它变成了内陆湖。

它又是天然的“造盐工厂”,人们源源不断地从稳定不变的湖岸取走湖盐,不久,新的湖盐又重新“长”了出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L海峡:A. 深层海水常年向南流B. 经常见超级油轮驶过C. 表层海水1月向东流D. 可眺望到茂盛的草地7.材料中“古地质时期的一次突发地质事件”可能是:A. 火山喷发B. 海平面下降C. 全球气候变暖D. 崩塌及滑坡8.天然的“造盐工厂”,这一奇特现象证明该湖湖盐来自于:A. 盐矿B. 湖床C. 河流D. 海水2018年11月17—18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首都莫尔兹比港举行。

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地理(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课时规范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气候与自然景观

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地理(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课时规范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气候与自然景观

解析 第9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主要是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 的控制,因此应为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是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 制形成的;地中海气候是受到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温带海 洋性气候是终年受到西风带控制形成的。第10题,结合题图可知,乙地受到副 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控制,应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降水较少,因此 乙地若在北半球,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若在南半球,河流流量7月大于1月;丙 地终年受到盛行西风的影响,全年温和湿润;乙地为地中海气候,植被应为常绿 硬叶林;丙地终年温和湿润,丙地的森林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第11题,丙地 终年受到西风带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结合选项,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 和湿润,适合发展城郊乳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因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较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①地位于10°S附近,5—10月为该地区的冬季,此季节 降水量不足125毫米,不是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由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为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该地5—10月为干季,降水少。 第8题,①地成为该时期少雨中心的原因是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此时受 东南信风影响;读图可知,东部地区降水量多,且等降水量线分布密集,可知 东部地势较高,形成迎风坡降水,而①地受东部地形阻挡,降水较少;此处为 巴西高原,不是平原地形;该地位于内陆地区,不受洋流影响,且东部大洋上 是暖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据此完成
9~11题。
9.甲地气候类型为( B )
A.热带草原气候

2022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第4节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

2022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第4节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

(2020·济南模拟)降水指标通常用来 衡量区域降水状况,包含降水量、降水强 度等维度。甲、乙两区的降水差异率=(甲 区降水指标-乙区降水指标)/甲区降水指 标。下图为近年来北京城区与非城区(近 郊、山区)降水差异率统计图。读图,完成 3~5题。
3.非城区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
A.北部山区
B.南部山区
[知识体系导图]
01 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
一、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❶
因素
影响
纬度 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决定了气
因素 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❷
大气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主
环流 要影响降水
❶认识气候的海洋性 和大陆性 (1)海洋性:全年温 差小,全年降水均 匀,全年湿润,主要 由海洋气团控制。 (2)大陆性:一般是 冬冷夏热,全年降水 稀少,且分布不均, 由大陆气团控制。
气候特点 全年严寒 全年酷寒
5.高原山地气候:由于地势高,地形起伏 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_降_低__,降水也会发生明显变化。
三、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1.自然地理景观的形态和内在结构。 2.自然地理景观的差异、不同气候条件会 形成不同的自然地理景观。 3自然地理景观的分布规律与气候类型的分 布规律相一致。 4.气候的变化会引起自然地理景观的变 化。
(1)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2)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
【获取信息】 ①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理位置。 ②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状况。
解析:第(1)题,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受海陆因素影响,即距海 近;多位于纬度 30°~40°大陆西岸,受来自太平洋的西风带的影响; 地势西低东高,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多雾的原因与沿 岸的加利福尼亚寒流有关,寒流经过地区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成雾。 第(2)题,由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可知,杭 州夏季降水多于阿克塔;冬季气温比阿克塔低、夏季气温比阿克塔 高;结合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可评价 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

2022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4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含解析中图版

2022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4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含解析中图版

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下图是36°N~38°N两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多年平均)统计图,两地海拔均低于100米。

据此完成1、2题。

1.②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2.关于①②两地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①位于大陆东岸B.②位于大陆东岸C.①深居大陆内部D.①②均位于大陆西岸1.C2.A解析:第1题,日照时数主要受昼长和天气状况的影响,而两地的纬度差异不大,所以昼长差异并不是影响其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原因。

两地日照时数均受天气状况影响,据图中②地夏季日照时数较长,可推知该地夏季气候较干燥少雨,冬季日照时数较短,可推知该地冬季降水较多,应为地中海气候。

①地夏季日照时数短,可推知该地夏季气候湿润多雨,冬季相反。

第2题,由上题可知,②地为地中海气候,所以②地应位于大陆西岸;与②地相反,①地夏季应为湿润多雨天气,故应位于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区。

故选A项。

(2020·潍坊模拟)西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天气和气候有着巨大影响。

当地时间2020年2月9日,风暴“西娅拉”带来的强风和暴雨持续袭击法国、德国、英国以及荷兰等地,风速超过40米/秒。

气象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正常年份南、北半球冬、夏季西风分速(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分布受大尺度因子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图)。

据此完成3、4题。

3.本次风暴“西娅拉”对欧洲影响巨大,原因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北大西洋暖流升温快B.平原丘陵面积广,冰雪反射太阳辐射多C.西风带向南扩X,水平气压梯度异常大D.西风带向北移动,海陆的热力差异大4.西风分速在南半球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海洋面积广阔B.西风漂流的降温影响C.地势起伏较小D.太阳辐射季节差异小3.C4.A解析:第3题,风暴“西娅拉”在2020年2月9日袭击欧洲西部沿海国家,从题图可知,北半球冬季西风较夏季更强,且分速高值区向南扩展,使南北方向上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产生强风和暴雨,影响巨大,C项正确。

气候对地理景观的形成影响

气候对地理景观的形成影响

气候对地理景观的形成影响在我们的地球上,气候是地理景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是指地球不同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气压、风向和风速等要素。

地理景观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草原等。

气候对地理景观的形成影响非常深远,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种关系。

大尺度气候带和地理景观首先,气候对地理景观的影响可以在大尺度上观察到。

地球的各个地区都处在不同的气候带中,如赤道气候带、副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这些气候带具有不同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从而使得地球各地区的地理景观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以河流为例,气候对其形成和分布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赤道气候带和热带气候带,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河流的形成和发展。

这些地区的降水充沛,河流水量丰富,流动迅猛。

而在寒带气候带,气温较低,降水相对较少,河流则较为稀少。

气候差异导致了地球上河流的不均匀分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景观。

此外,山脉的形成也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

气候的作用使得地壳运动和岩石变化,从而导致了山脉的崛起。

例如,冰川期间的低温气候导致了冰川的形成和运动。

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使得山脉逐渐形成。

而在热带气候带,热带风暴和飓风的频繁发生也会对地表形成影响,例如形成沙丘和珊瑚岛。

小尺度气候和地理景观除了大尺度气候带,小尺度的气候也对地理景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一个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气候差异会导致地理景观的变化。

例如,降水对地表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干旱地区,降水相对较少,地表水资源稀缺。

这会导致地表植被贫瘠,干旱草原和沙漠的出现。

而在湿润地区,由于降水充沛,地表水资源丰富。

这会导致植被茂密,湿地和森林的出现。

温度也对地理景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温度决定了地表的冻融和蒸发过程。

在寒冷地区,低温导致地表的冻土和积雪,形成了冰冻土和冰川。

而在炎热地区,高温和强烈的太阳辐射导致了地表的干燥和蒸发,形成了沙漠和盐碱地。

风也是一个重要的气候要素,对地理景观的形成产生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气候对自然环境景观的影响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下图为某岛国四处山地植被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常绿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

读图回答下列题。

1.该国最有可能是A. 菲律宾B. 日本C. 英国D. 冰岛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丙山所处纬度最高B. 同时体现了沿海向内陆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 植被分界线倾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D. 海拔2 000米以上无阔叶树种秦岭南北宽100~150千米,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地域分异显著,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图示意秦岭南北坡的景观差异。

据此完成下题。

3.图中A处的自然带是A. 常绿阔叶林B. 落叶阔叶林C. 常绿硬叶林D. 温带草原4.秦岭高山灌丛草甸发育的主要环境特点A. 暖干B. 暖湿C. 冷干D. 冷湿5.有专家认为,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应确定在秦岭某海拔高度处,请根据示意图推测该分界线海拔约是A. 0米B. 800米C. 2300米D. 2500米阿萨勒湖(Lac Assal)位于非洲吉布提中部(下图)、塔朱拉湾以西的阿萨勒洼地中,为非洲大陆最低点。

该湖属于高盐度湖,它曾经是一片海,古地质时期的一次突发地质事件使它变成了内陆湖。

它又是天然的“造盐工厂”,人们源源不断地从稳定不变的湖岸取走湖盐,不久,新的湖盐又重新“长”了出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L海峡:A. 深层海水常年向南流B. 经常见超级油轮驶过C. 表层海水1月向东流D. 可眺望到茂盛的草地7.材料中“古地质时期的一次突发地质事件”可能是:A. 火山喷发B. 海平面下降C. 全球气候变暖D. 崩塌及滑坡8.天然的“造盐工厂”,这一奇特现象证明该湖湖盐来自于:A. 盐矿B. 湖床C. 河流D. 海水2018年11月17—18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首都莫尔兹比港举行。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9.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是( )A. 西北—东南B. 东北—西南C. 东—西D. 南—北10.11月份,韦瓦克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北B. 东南C. 西南D. 西北11.巴布亚新几内亚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

在该地,游客有机会( )①登高观赏连绵的积雪冰川②穿梭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③潜水与珊瑚亲密接触④步行在广袤的沙漠上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道尔顿公路(下图所示)建于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直到达北冰洋边缘,是一条美景与危险并存的公路。

一游人在游记中写到:“向北翻过布鲁克斯山脉,再无山峦遮挡,公路两侧增设了约三米高的标志杆,白天仍有多于12小时的日照用来赶路,晚上也有足够的黑夜留给极光。

艳红的植被赶上一场初雪,一定是全年最上镜的一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游记描述的情景可能出现在()A. 1月初B. 4月初C. 6月初D. 9月初13.公路旁标志杆三米高,可避免()A. 被水淹没B. 被雪覆盖C. 被风吹倒D. 被树遮挡道尔顿公路(如图所示)建于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直到达北冰洋边缘。

由于坐落于极度偏远而荒凉的地区,道尔顿公路路旁的自然风光绝美,同时也是一条美景与危险并存的公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冬至当天,开车行驶在道尔顿公路上的游客可能观赏到A. 终年不冻的沼泽B. 正北方向的日落C. 野花点缀的苔原D. 绚丽的极光15.道尔顿公路是一条危险的公路,“危险”主要指A. 天气恶劣B. 地震多发C. 植被茂密D. 野生动物出没几率大杞麓湖位于云贵高原,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无明显的地表径流出口。

沿湖平原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如下图为杞麓湖某采样点部分时段沉积物平均粒径、有机碳及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

据此完成下列下题。

16.杞麓湖为淡水湖,其原因最可能是该湖A. 气温低,蒸发弱B. 降水量超蒸发量C. 湖中有泄水暗河D. 多冰雪融水汇入17.Ⅰ时期,湖区气候相对A. 冷湿B. 冷干C. 湿热D. 干热兰萨罗特岛是距非洲最近的岛屿,岛上种植了许多葡萄。

这些葡萄单株种植在坑里,坑边用石块垒成半圆形石墙。

图1为兰萨罗特岛位置示意图,图2为种在“石井”里的葡萄。

读图完成下列题。

18.兰萨罗特岛植被稀少,异常荒凉,其主要原因是A. 常年受暖流和东南信风影响B.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 受信风和赤道低压交替控制D. 常年受寒流和西风共同影响19.葡萄种植采用“石井”方式的主要原因是A. 抬升水汽,增加降水B. 减少风蚀,堆积土壤C. 削减风力,收集水分D. 增加温差,减少光照澳大利亚地势低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容易随地下水蒸发而上升到地表,造成盐碱危害。

科学家发现在南部小麦带(下图)盐渍化农田上种植一种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的盐生灌木滨藜,3-4年后,土壤盐分明显降低,并可在盐生灌木行间种植大麦、燕麦等作物,发展畜牧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M地土壤盐分含量最低时为该地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1.种植滨藜能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 降低地下水位,吸收土壤盐分B. 枝叶茂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C. 增加大气降水,稀释土壤盐分D. 根系较发达,增加土壤地下水22.M地小麦收获期间,与我国北京(39°54′N,116°23′E)相比,悉尼(33°51′S,151°12′E)A. 白昼时间较短B. 日出时刻较晚C. 正午太阳高度较高D. 正午物影较长图1为我国某湿润地区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3题.23.甲地流水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A. 1月B. 3月C. 7月D. 10月24.影响图中居民点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 地形B. 气候C. 河流D. 交通25.PQ段铁路修建后对该地区原有交通运输方式冲击最大的是A. 内河运输B. 航空运输C. 公路运输D. 铁路运输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A. 用水便利B. 土壤肥沃C. 地势平坦D. 植被缺失2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28.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A. 热带雨林气候区B. 热带草原气候区C. 热带季风气候D. 地中海气候区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0分)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种类丰富,全世界90%的桉树种类均原产自澳大利亚,其中杏仁桉树是最高且生长最快的一种。

它根系深广,每天能“喝”掉近1000斤水,树干笔直向上且逐渐变细,树枝密集生长在树的顶端,树叶侧面朝上,阳光从树叶的缝隙倾泄下来,树下几乎没有树影。

杏仁桉树能提炼出有价值的鞣料或树胶,树干是做船的良材,叶子可炼制桉叶油且有疏风解热、抑菌消炎等功效。

材料二位于刚果盆地的刚果(金)人口超过7700万,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该国曾将杏仁桉树引种至沼泽区,进而将其改造成为耕地。

前些年,我国贵州某山区为提高山林覆盖率并获取充足的造纸原料,也曾引种杏仁桉树,但没想到,这个森林里的“霸王”却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材料三下图左为“澳大利亚气温、降水、草原气候区分布示意图”,下图右为“杏仁桉树景观图。

(1)从自然和人为方面分析,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2)澳大利亚杏仁桉树主要分布于草原气候区,据此分析生长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简析刚果(金)在沼泽区引种杏仁桉树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答案和解析1. B2. C3. B4. D5. B6. A7. A8. D9. A10. D11. B12. D13. B14. D15. A16. C17. A18. B19. C20. D21. A22. C23. C24. A25. C26. D27. A28. D29.【答案】(1)①与其他大陆相距较远,生物入侵的几率小(千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于太平洋之上,外来物种介入少);②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气候类型多样为各类动物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存环境;③物种生存环境稳定、自然灾害少,生物进化缓慢;④人口密度小,人为破坏的较少;⑤人类开发较晚,环境破坏少。

(2)①树叶侧面朝天,减少阳光直射面积,防止水分过分蒸发或树叶稀少,减少水分蒸发量;②树根深且发达,有利于吸收地下水;③树形有利于避免风害;④树干粗壮,利于储水或蓄水;⑤抗热耐旱,环境适应能力强,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草原气候区。

(3)①提供丰富的木材、药材等原料,促进工业发展;②用杏仁桉树吸收沼泽水,降低耕地改造成本;③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④改造为耕地,耕地(农业用地)增加,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利于种植业发展,增加(农)作物产量;⑤种植杏仁桉树后沼泽地变干,破坏蚊虫繁衍和生存的环境,从而减轻了疟病传播。

【解析】(1)本题考查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和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从自然方面分析,主要从位置、物种、气候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人为方面分析主要从人类开发历史、人口分布等方面分析。

所以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①与其他大陆相距较远,生物入侵的几率小(千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于太平洋之上,外来物种介入少);②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气候类型多样为各类动物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存环境;③物种生存环境稳定、自然灾害少,生物进化缓慢;④人口密度小,人为破坏的较少;⑤人类开发较晚,环境破坏少。

(2)本题考查澳大利亚杏仁桉树生长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和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澳大利亚杏仁桉树主要分布于草原气候区,分析生长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主要从桉树的树叶、树干、根系、高度等方面分析。

桉树树叶侧面朝天,可以减少阳光直射面积,防止水分过分蒸发或树叶稀少,减少水分蒸发量;树根深且发达,有利于吸收地下水,抗旱能力强;树形下粗上细,有利于避免风害;树干粗壮,利于储水或蓄水;树干高大,抗热耐旱,环境适应能力强;适应热带、亚热带草原气候的高温干旱,降水季节差异大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