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政治制度(英)

合集下载

哈萨克斯坦货币政策困境问题

哈萨克斯坦货币政策困境问题
中亚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
中亚其他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也有一定的货币政策经验。哈萨克斯坦可以关注这些国家的货币 政策实践,从中获取启示和借鉴。
05
解决哈萨克斯坦货币政策 困境的政策建议
货币政策目标的重新定位与调整
稳定物价
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以避 免通胀和通缩对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
金融稳定风险
随着资本流动的增加,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金融 稳定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货币政策调整
在资本流动自由化和金融稳定风险的对立中,哈萨克斯坦央行需要 谨慎管理资本流动,同时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03
哈萨克斯坦货币政策困境 的原因分析
经济结构转型与新兴产业发展的挑战
1 2 3
产业结构单一
研究结论对哈萨克斯坦货币政策的启示与建议
哈萨克斯坦央行应加强通胀预期管理,提高通胀目标透明度,以稳定市 场预期,同时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控制财政赤字和债 务规模。
哈萨克斯坦央行应采取措施控制资本流动,加强资本流动监管,避免短 期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冲击,同时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和长期资本流入。
哈萨克斯坦货币政策的当前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支持经济增长、维护金融市场 稳定等。
重点
哈萨克斯坦货币政策的重点包括控制通货膨胀、保持汇率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 衡、加强金融监管等。
哈萨克斯坦货币政策的历史与演变
历史
自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的货币政策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和演变。从最初的国家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场经济,哈萨克 斯坦的货币政策也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改进。
重视金融市场的稳定
发达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通常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哈 萨克斯坦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也应充分考虑金融市场的稳定,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金 融风险。

试论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

试论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

化, 指定 《 哈萨克斯坦共 和国语言政策构想 》 等 文件强调 哈 萨克公 民学习 自己的母语 以外 ,其他非 哈萨克公 民中也大力 推广和提倡学习哈萨克语 。规 定国家元 首总统候 选人 的主要 条件之一是 必须通 晓哈萨克语。宪法第 4 1条规定 ,在 哈萨 克斯坦出生 的公 民,不小于 3 5岁和不大于 6 5岁 、熟练掌握 国语并在 哈萨克斯坦 居住 1 5年 以上 的共 和 国公 民,方 可成 为总统候选人 。哈萨克斯坦政府为了发展哈语要求在社会各 个领域使用 国语 。因此在教育领域从小学到大学 ,各 种新闻 媒体要求使用哈语。纳扎尔巴耶夫指出 : 国家和政府必须为 此创造一切便利条件 。纳扎尔 巴耶夫 : 我们认为在国 内率先 大规模地恢复和发展 国语是历史赋予哈萨克 民族文化 的神圣 使命 ,任何时候她也不会成为我 国其他 民族发展 自己文化 的 障碍 。这样在哈萨克斯坦语言 问题作为宪法的主要条款 、政 府管理 的主要手段 ,民族精神 的基础 ,共 同体的组成部分和 重要特征 、哈萨克斯坦建设新 的国家意识形态 的主要 内容不
青年与社会
2 0 1 5 年2 4下 第6 期总第5 8 8 期
试论哈萨克斯坦Biblioteka 体 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 古 丽娜 尔 ・ 扎 比库拉
( 新疆 昌吉学院 ,新疆 昌吉 8 3 1 1 0 0 )
【 摘 要】 哈 萨克斯坦从独 立之 日 起作, 把 建设哈 萨克斯坦统一 意识 形态作为 国家和政府就 不断地 强化 各民族意识的指 导 思想。通过一 系列的思想方针 , 旨在将哈 萨克族人 变成现 实的 国家主体 民族。 同时也不断反 思哈 萨克斯 坦社 会现代化过程
断成为政治化。 ( 四 )掀 起 了境外 哈萨克 人 “ 回归 历史祖 国”的运 动。 哈 萨克斯坦 1 9 8 9年的人 口统计 ,总人 口 1 6 4 6万 ,其 中哈萨

哈萨克斯坦推动宪法改革

哈萨克斯坦推动宪法改革

哈萨克斯坦推动宪法改革 文/孙祁2022年6月6日,哈萨克斯坦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努尔兰·阿布迪罗夫在一次简报会上透露,哈萨克斯坦宪法修正案在全民公决投票中以77.18%的支持率通过。

他认为,改革有助于保持“权力机构平衡”,将落实“强大的总统、强大的议会、负责任的政府”的国家建设之“关键公式”。

据悉,此次哈萨克斯坦宪法修正案涉及对现行宪法的35处修订和补充,将涵盖限制总统权力、扩大议会作用、议会下院改为混合选举制度、降低政党注册门槛、成立四个新的州级行政单位等方面内容。

哈萨克斯坦将从超级总统制向总统制共和国转型今年6月3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就修宪公投发表电视讲话,他号召公民积极参与投票。

据称,这是哈萨克斯坦历史上首次通过全民公投来决定宪法修正案(以下简称“修正案”),是对哈社会公民成熟度和政治意识的一次评估,是在该国建立发达民主社会的重要一步。

公投将明确国家和社会未来方向,并据此奠定第二共和国(国家模式的革新)。

托卡耶夫表示,今年3月发表的国情咨文提出了全面政治改革的方案,其主要目的是推进哈萨克斯坦国家民主化,扩大人民参与国家管理事务的可能性,并提升政府效率;哈萨克斯坦也将借此顺利转型为拥有强有力议会的总统制共和国。

修正案中有关总统权力变化的内容是哈萨克斯坦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

托卡耶夫在电视讲话中强调,此次修宪不是为了加强总统特权和权力,而是为了促进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保护所有公民的利益、权利和自由。

全体人民对宪法修正案所做出的自由抉择,将成为奠定全新的、公正的哈萨克斯坦的基石。

5月12日,哈萨克斯坦司法部副部长穆卡诺娃曾表示,修正案共包含12个部分的内容,其中多项内容涉及对总统职权的限制,包括禁止总统近亲担任高级政治职务和准公共部门负责人、总统在行使权力期间不能是任何政治党派的成员等。

她表示,修正案旨在减少总统权力,彻底改变原有的超级总统制度。

哈萨克斯坦参议院议长阿什姆巴耶夫此前(5月5日)也曾表示,改革的实质是加强民主、扩大公民参与国家事务决策的机会,并借助宪法的改革摒弃超级总统制度。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文: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国名来自其主体民族哈萨克族。

哈萨克斯坦原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在1991年12月16日宣布独立。

与俄罗斯、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接壤,并与伊朗、阿塞拜疆隔里海相望,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九位。

16世纪之前,哈萨克斯坦境内生活的是游牧的突厥民族,直到18世纪初期,俄罗斯帝国将哈全境吞并,哈萨克斯坦开始沦为俄罗斯帝国的殖民地。

哈萨克斯坦近年来加强了与俄罗斯等东欧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一体化。

哈萨克斯坦石油自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在油气开发利用中取得的成就为其经济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

哈总统提出了建立更有效的碳氢化合物管理体系新任务,以在2050年前保持哈油气稳定开采和出口。

本文概要介绍哈油气行业从独立后13以来的有关情况。

哈具有的良好投资环境以及巨大资源潜力将全球能源市场上的巨擘吸引到其石化领域。

目前,有来自美国、俄罗斯、中国、欧盟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公司在该领域成功运营。

正是由于外国大型企业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哈加快了大型油气田如田吉兹和卡拉恰干纳克投入工业使用进程。

近10年来,哈石油天然气领域投资的近60%来自有外国公司参与的项目。

与此同时,当前,哈萨克斯坦政府在制定政策中希望加强哈国家在石化领域中的作用,要求外国投资者活动具有更大透明性,加强外国投资者在社会领域并提高产品服务当地占比的责任。

这些新要求使得外国企业在向哈进行投资时,要考虑哈作为石油开采国家和其长期发展目标等利益。

一、哈石油天然气蕴藏概况截至目前,哈萨克斯坦在全球碳氢化合物原料储量中占比近3%,列全球第9位,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阿联酋、委内瑞拉、俄罗斯和利比亚。

截止2013年1月1日,哈矿产蕴藏量如下:可开采石油近50亿吨,分布在244个油田;可开采游离气1.6万亿立方米,分布在220个气田(365个开采地);可开采溶解气2.3万亿立方米,分布在180个气田(227个开采地);可开采凝析气近3.6亿吨,分布在61个气田。

哈萨克斯坦宪法全文

哈萨克斯坦宪法全文

哈萨克斯坦宪法全文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民曱主的、世俗的、法制的和社会的国家,其最高价值为人、人的生命、人的权利和自曱由。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哈萨克斯坦宪法全文,希望大家喜欢!哈萨克斯坦宪法全文1995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一九九五年八月三十日经全民公决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1.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民曱主的、世俗的、法制的和社会的国家,其最高价值为人、人的生命、人的权利和自曱由。

2.共和国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和睦和政治稳定、发展经济造福全民、哈萨克斯坦爱国主义、通过民曱主方式包括通过共和国全民公决或者通过议会表决解决国家生活中的最重大的问题。

第二条1.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单一制国家,实行总统制。

2.共和国在其全部领土上享有主曱权。

国家保障自己领土的完整、不可侵犯和不可分割。

3.共和国的行政区划、首都的设置及其地位由法律规定。

4.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两种名称含义相同。

第三曱条1.人民是国家权力的唯一源泉。

2.人民直接通过共和国全民公决和自曱由选举行使权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授权国家机关行使自己的权力。

3.任何人不得摄取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权力。

攫取权力行为将受到法律追究。

总统以及在宪法权限内的共和国议会有权代表人民和国家。

4.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是统一的,并在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上,根据宪法规定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实施。

第四条1.宪法、与之相关的法律、其他规范法令、国际条约和共和国其它义务以及共和国宪法委员会和最高法院的规范决定为哈萨克斯坦的现行法律。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共和国全境必须执行。

3.共和国批准的国际条约优先于共和国的法律并直接生效,但为实施国际条约需另行颁布法律的情况除外。

4.一切法律和共和国参加的国际条约都应公布.正式公布涉及公民曱权利、自曱由和义务的规范法令是贯彻的必要条件。

第五条1.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承任意识形态和政治的多元化。

但不允许将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混同,国家机关中不得建立政党组织。

“一带一路”之哈萨克斯坦投资纠纷的法律解决

“一带一路”之哈萨克斯坦投资纠纷的法律解决

“一带一路”之哈萨克斯坦投资纠纷的法律解决作者:邓淏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1期摘要: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拥有中亚地区最为丰富的能源资源,是我国能源合作的重要伙伴,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伙伴国家,哈萨克斯坦在我国的对外投资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多方因素差异的存在,由投资引发的纠纷是难以避免的,为此就两国的投资纠纷制定一个良好的法律解决机制及应对措施是当务之急。

一.哈萨克斯坦投资的困境(一)股权困境哈萨克斯坦对外资股权有着很强的限制,其中主要体现为外资准入股权限制与股权转让限制。

根据哈萨克斯坦于2005年修改的矿产法规定:企业在准备转让矿产开发权或出卖股份时,必须经过哈萨克斯坦能源和矿产开发部的审批,能源和矿产资源部有权拒发许可证。

2005年哈萨克斯坦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规定注册地不在哈萨克斯坦境内但资产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石油天然气公司在转让股权时,必须获得哈萨克斯坦政府的批准。

根据2005年《哈萨克斯坦地下资源及地下资源利用法》第一条的规定“国家作为拥有地下资源利用权的法人,对于拥有地下资源利用权的合同其他方或法人参加者及其他人员对于购买出让的地下资源利用权(部分)和(或)参加份额(股份)具有优先权。

”这些举措都使我国对哈萨克斯坦的投资制造了障碍。

(二)立法困境自上世纪90年代起步以来,哈萨克斯坦投资法律制度变革较为频繁,最新为2003年出台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投资法》,该法在维护外国投资者平等法律地位方面较之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法律规范过于简单,频繁的对法律修改导致法律的执行力差,政府的腐败问题也导致了法律的执行缺乏透明度。

除此以外,哈萨克斯坦立法技术的不先进导致在多次立法后仍然漏洞百出,在立法上存在着诸多的空白,这就造成了司法的任意性。

在投资的范围与领域方面,哈萨克斯坦法律也有着诸多的限制。

例如土地法规定外国投资者只能租用土地,而对农业用地,工业用地以及商业用地则无权租用,且租期不得超过十年。

哈萨克斯坦简介

哈萨克斯坦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哈萨克斯坦简介
01
哈萨克斯坦国家概况
哈萨克斯坦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
位于亚洲中部
• 东邻中国 • 西邻俄罗斯 • 北邻北冰洋 • 南邻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国土面积
• 9万平方公里 • 世界第九大国家 • 领土横跨亚欧两洲
突厥石人
• 突厥石人是哈萨克斯坦古代文化的代表 • 石人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西部和南部地区 • 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哈萨克斯坦旅游产业发展与前景
旅游产业发展
•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旅游业发展较快 • 旅游业成为哈萨克斯坦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 旅游业带动了交通、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前景展望
•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大麦、棉花、甜菜等 •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 • 近年来,积极发展畜牧 业,如牛、羊、马等
制造业
• 制造业基础较弱,以食 品加工、纺织、化工等为主 • 近年来,积极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如航空航天、生 物医药等
服务业
• 服务业发展较快,包括 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等 • 金融业以银行、保险、 证券等为主 • 教育、医疗水平逐年提 高
近现代历史
• 19世纪,遭俄罗斯帝国吞并 • 1920年,成立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1991年,从苏联独立,成立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哈萨克斯坦传统文化特色
01 宗教信仰
• 信仰伊斯兰教 • 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具有重要地位 • 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佛教、犹太教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02 节日庆典
• 纳吾鲁孜节(Nauryz Festival):庆祝新年,是哈萨克 族最重要的节日 • 伊斯兰教节日:开斋节、宰牲节等 • 文化遗产日:庆祝哈萨克斯坦文化遗产

中亚五国的议会制度

中亚五国的议会制度

乌兹别克斯坦

从2005年起实行两院制议会制度。议会上院的席位分 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各 州和塔什干市按照每个行政单位派出6名议员的标准平 均分配,这些议员均通过地方议会以间接选举的方式 产生;另外还有16个上院席位由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直接 任命,这16位议员一般都由实践经验丰富、功勋卓著、 在国内享有较高威信的人士出任。乌兹别克斯坦议会 下院共设120个席位,议员按照选区选举制在多党制基 础上产生。下院的基本职能是立法,它定期召开例会 和各委员会的会议。
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在独立后不久就陷人了内战,战火平息 后又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的难题,因此建立两院制议 会的进程就晚了一些。从2000年起,塔吉克斯坦转行 了两院的议会制度。
乌兹别克斯坦

2002年1月27日,乌举行了全民公决,决定将一院制的 议会改为两院制。为了贯彻全民公决做出的决定, 2002年12月12日,乌兹别克斯坦议会二届十次会议通 过了两份有关议会体制的法律文件。其中一份名为 《关于议会上院和议会立法院》的文件规定,乌兹别 克斯坦议会由参议院(上院)和立法委员会(下院)组成, 两院任期均为5年阴。这份文件还规定,在两院制议会 建立后,乌总统的部分权限将转交给参议院来行使。 按照规定,从2004年起,乌兹别克斯坦议会正式从一 院制转向了两院制。
中亚五国的议会制度

中亚五国议会制度是中亚五国政治制度的重要 内容。相对于其他政治制度来说,中亚五国在 议会制度方面的差异较大,这是由于议会制度 更能保存和延续不同国家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传 统。

一、中亚五国议会制度的共性 二、中亚五国议会制度的特性
一、中亚五国议会制度的共性
(一)中亚五国议会在建立初期都实行一院制, 以后相继改行两院制

6.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社会团体法

6.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社会团体法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社会团体法(1996年5月31日)有权自由结社是人和公民的最重要的宪法权利之一,实现这种权利符合社会的利益并得到国家的保护。

第一章总则第1条本法调节的对象由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公民行使自由结社权、以及由于社会团体的建立、活动、改组和取消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是本法调节的对象。

第2条社会团体的概念公民为达到不违反立法的共同目标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的政党、工会和其他公民团体被认为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是非商业性组织。

第3条关于社会团体的立法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社会团体的立法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为根据,由本法和不违反它们的其他立法文件组成。

本法适用于由公民倡议建立的所有社会团体。

宗教团体、地区性地方自治机构和大众业余文娱团体除外,这些团体的建立程序和活动由其他立法文件规定。

本法适用于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建立和仍在活动的外国和国际非商业非政府性团体的分支机构(分部与代表机关)的活动,宗教团体除外。

假如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批准的国际文件已规定了本法所包含的其他规则,则运用国际文件的规则。

与政党、工会和其他某一类型社会团体的建立、活动、改组和取消有关的特殊情况可以由其他立法加以调节。

其他立法文件未加以调节的社会团体的上述活动由本法作出详细规定。

第4条国家与社会团体国家保障遵守社会团体的权利和合法利益。

社会和国家制度不得影响、国家不得非法干预社会团体的事务,社会团体也不得影响和非法干预国家事务,不得将国家机构的职能赋予社会团体,国家也不得向社会团体提供资金。

社会团体可以通过与国家机构签订协议,与国家机构进行合作和协作,也可以根据合同与国家机构一道为国家机构完成立法规定的某些工程。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劳动、社会保护和社会保险的立法适用于受雇于社会团体机构的工作人员。

涉及社会团体的利益问题,在立法文件规定的情况下可以由国家机构与社会团体协商加以解决。

第5条社会团体活动的基础社会团体活动的目的在于实现和保护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和自由,发挥其积极性和开展业余文娱活动;满足职业爱好与兴趣;发挥科学、技术和艺术创造,保护人们的生命与健康;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参加慈善事业;举办文化教育、体育健身活动;保护历史文物和文化古迹;进行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教育;扩大和加强国际合作;从事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立法不禁止的其他活动。

西方政治制度史作业

西方政治制度史作业
21
4、戴高乐体制的特征 这一体制的核心特征是削弱议会的权力,加强 国家元首的权力。 1、总统作为国家元首的地位和威望大大提高, 是大权在握的共和国的“仲裁者”和“保证 人”。总统的权力位于议会之前。 2、总统对政府的领导和控制空前加强。 3、总统在特殊形势下拥有“非常权力”。 4、总统有直接诉诸公民投票决定国家大事的 特殊权力。 5、剥夺议会选举总统的权力。 6、议会的立法权受到限制。 7、议会对政府的监督权受到限制。
27
作者:杜洋
18
第六次:
1、利益集团 又称压力集团。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获取某 种特殊利益而对政府施加影响的政治性组织。确切 的说是指对某些问题有共同观念和目标,为使政府 和国家政策符合其利益或实现其主张,而组织起来 采取共同行动的集团。由于主要在议会外活动,所 以又有院外集团之称。利益集团也是公民参政的重 要途径之一。英国和美国都是利益集团兴盛的国家。
( 1 )由于苏联政治体制中的弊端已是积重难返, 再加上苏联经济的衰退、民族矛盾的激化等因素的 影响,致使他的改革思路和指导思想逐渐背离了马 列主义,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2)在“民主化”“公开性”“意识形态多元化” 方针的指引下,走上了一条否定马列主义、否定苏 联历史、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否定共产党的领导的 道路。 (3)多党制,三权分立、总统制、内阁制等,所有 这些不但没有解决苏联面临的严重危机,反而加剧 了原有的各种矛盾,最终不禁葬送了社会主义,而 且还葬送了苏联。
评价:
(1)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先河,冲击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2)改革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也造成了许多错误。赫鲁晓夫生性急躁,缺乏考虑, 急于求成。这使得许多从原则上说是正确的改革措施,结果却事与愿违。 (3)赫鲁晓夫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也没能有效地推行 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中央过分集权、个人专权甚至 个人崇拜等严重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造成社会的混乱。 (4)他把党分为工业党和农业党的做法,破坏了党的集体领导,造成了两党制倾向, 并使党的机构臃肿、责权不清,管理混乱。 (5)干部队伍更新制度造成干部队伍不稳,人心浮动。从这个意义上富尔顿报告》 《富尔顿报告》1968年富尔顿委员会针对文官制度改 革而提出的调查报告。为了对文官制度实施有效改革, 1966年,工党首相威尔逊任命富尔顿为首的委员会对 文官制度进行全面的调查。经过两年多的一系列调查 研究,他们在1968年6月提出了一个调查报告,这就 是《富尔顿报告》。报告详细分析了英国文官制度的 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通才崇拜”、低估技术 的作用等弊端,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如设立单独 的文官事务部、强调专业化等。报告反映了英国垄断资 产阶级的愿望。实践证明,这次改革在提高文官素质和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对英国 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当代政治经济名词解释

当代政治经济名词解释

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利益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

2、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乌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

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是美国得以控制英国和法国为首的欧盟的防务体系,是美国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

4、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发展而来的,初始成员国有6个,分别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以及卢森堡。

该联盟现拥有28个会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

5、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

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

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

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

6、七十七国集团:77国集团是一个经济组织,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

7、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

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哈萨克斯坦的教育强国

哈萨克斯坦的教育强国

哈萨克斯坦的教育强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中心地带,面积为271.73万平方公里。

是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领土面积第二大国。

哈萨克斯坦北邻俄罗斯,东邻中国,南邻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西面是里海。

1991年12月16日苏联解体后建立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宣布了自己国家的独立,1993年1月通过了第一部宪法,确立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独立的基本原则和政治制度,宪法中确立了哈萨克斯坦为民主的、法制的、社会的国家,人、人的生命,权利和自由是最高价值。

哈萨克斯坦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经济结构奠定了基础。

这个国家是农产品的大型生产出口国,包括肉类、毛产品和谷物。

有比较丰富的矿产储量。

在工业经济中发展冶金、重工业机器制造,仪表制造、石油化工、农产品深加工和纺织工业。

哈萨克斯坦居民的教育指数和世界许多国家相比稳定良好。

例如1879年哈萨克斯坦居民识字水平以男人为例,仅占12%,妇女识字的仅占3.6%,所有居民中识字的为8.1%。

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到1970年,哈萨克斯坦居民中识字的比例已达99.7%。

男女识字的水平已越来越高。

据1989年统计,每1000名就业人口中,具有高等和中等完全和不完全教育的人数为925人,其中具有高等教育程度的人数为130人。

1926年那时哈萨克斯坦居民中仍然有75%的文盲。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大力发展国民教育,扫除文盲,到1959年居民的识字率达到96.9%。

现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普通中等学校有8200所,在校学习的中小学生310万名,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学生有11万名。

有中等专业学校219所,在校学生14.8万人,在133所高等学校中有29.4万人学习。

每年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学生5.5万人,从高等学校毕业学生5万人。

此外哈萨克斯坦还有很大数量的年青人在俄罗斯和世界其他国家学习。

每年有370万青少年成为普通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

哈萨克斯坦学校教学教育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是哈萨克语和俄语。

世界各国政体分类(大全)

世界各国政体分类(大全)

第一,君主制与共和制区别:国家法定元首是皇帝,国王,大公,酋长,则为君主制。

否则为共和制比如:英国对比中国第二,单一制与联邦制区别:看看此国的中央政府集权程度,以及组成国家的各一级成员,是否具有相对独立的实体地位. 比如:法国对比美国第三,元首负责制,与议会内阁负责制区别:国家法定元首是否掌握最高实权.否则为内阁首相,或者政府总理掌握.比如:俄罗斯对比德国这三大种,又分许多小种,可以互相拆赛组合成许多种具体政体,下面一一道来君主制1。

君主立宪单一制特点:君主为国家法定元首。

君主乃虚权.实权规内阁首相负责。

权力来自中央政府.代表:英国其他:日本,泰国,挪威,瑞典,丹麦,列支敦士登,荷兰,卢森堡,摩纳哥,西班牙,安道尔,圣马力诺2.君主立宪联邦制特点:君主立宪体制下,实行的联邦内阁总理制度.代表:比利时3。

英联邦女王制特点:大多数英联邦国家,国家元首为英国女王。

有女王派总督为其代表统治国家。

代表:加拿大其他: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图瓦卢、所罗门群岛,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伯利兹,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牙买加。

(这其中,大半部分是联邦内阁制,小半部分是单一内阁制,但是由于其特殊性,所以把这些国家全部集合一起列出。

)4。

酋长联合制特点:由所家国家的各个部落酋长联合(轮流)统治代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其他:马来西亚5。

二元君主制特点:虽然名义上是君主立宪,但是君主掌握相当的实权,与内阁两权分力,可以看成是君主独裁制到君主立宪制的过渡阶段。

代表:斯威士兰(最具特点)其他:柬埔寨,文莱,约旦,摩洛哥,莱索托,汤加,不丹(如今),政变前的尼泊尔王国,6.世袭君主独裁制特点:禁止任何政党活动。

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这个属于地球上最古老的政治制度之一。

曾经广泛采用。

如今越来越少,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半岛。

代表:沙特阿拉伯,其他: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2008年3月24日前的不丹王国。

试论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

试论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

试论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作者:古丽娜尔·扎比库拉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04期【摘要】哈萨克斯坦从独立之日起作,把建设哈萨克斯坦统一意识形态作为国家和政府就不断地强化各民族意识的指导思想。

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方针,旨在将哈萨克族人变成现实的国家主体民族。

同时也不断反思哈萨克斯坦社会现代化过程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主义;思潮主体民族主义政治思潮在哈萨克斯坦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前,哈萨克斯坦社会已经存在这种思潮,20世纪初在哈萨克社会中建立了“阿拉氏”政党(译意:全民党),他们在政治上主张建立独立的哈萨克国家,当时他们的主张被认为是一种狭义的民族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集体主义政治思潮代替了其它任何形式的思潮,到了90年代苏联解体,建立独立的哈萨克斯坦国家以后,被埋在几十年的民族主义思潮重新抬头,在新时代背景下有了新的内容。

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开始了艰辛的建国之路,在意识形态领域经过了比较迷茫的过程,放弃原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切思想,寻找属于自己的民族历史传统,符合这一切的首要前提是主体民族主义,这与民族国家的政治命运、未来发展、社会稳定紧密相连,因此在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不得不主张主体民族主义政治思潮,为年轻的民族国家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

“无论中亚国家在政治上的未来走向如何,但从文化的角度观之,建构以主体民族文化为基出的国家文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其第一要务”。

为此在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主义思超被提高到了国家建设的高度,需要用历史、文化、语言、宗教、传统等一切文化资源来重建民族历史,从而不断强化国家的哈萨克化。

一、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主义政治思潮的主要表现(一)突出哈萨克民族的历史地位。

哈萨克斯坦独立之日起就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因为哈萨克斯坦是居住着130多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在建立统一哈萨克斯坦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因多民族性、多宗教性等原因出现了不同的意识形式,在强调民族和谐的同时,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通过讲话和撰写的著作,宪法的条例到政府政策的倾向等各个领域也确定了哈萨克民族优先发展的地位,在整个社会领域普遍主张哈萨克人的主体性地位,把主体民族主义思潮在哈萨克斯坦提升到了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度。

中亚五国政治

中亚五国政治

中亚五国政治中亚五国资源2009-03-25 12:08:04 阅读3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亚五国政治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国独立之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政体,走什么样的社会发展道路,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章拟就苏联时期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及其特点,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走向独立的进程,独立后中亚五国政治体制建设及其特点、以及塔吉克斯坦国内动乱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节苏联时期的政治体制一、中亚五个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19世纪50至70年代,沙俄帝国政府相继以武力征服了中亚地区诸汗国,致使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卡拉卡尔帕克等民族陷入殖民统治。

这些民族不甘心遭受民族压迫和歧视,期望摆脱沙俄帝国的殖民统治和获得民族解放。

1905至1907年爆发的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沙俄帝国在中亚的殖民统治,唤起了中亚地区各民族自我解放的意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由于沙皇政府下令在中亚地区征兵辅助军役,激起中亚爆发大规模民族起义,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塔吉克人、土库曼人等中亚民族加入了反对沙俄帝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1917年2月,这些少数民族参加了俄国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紧接着,中亚地区广大劳动群众参加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从此他们走上了建立民族国家的道路。

从十月革命爆发到1918年3月,在哈萨克斯坦建立起劳动人民苏维埃政权。

1919年至1920年,红军将领伏龙芝和古比雪夫领导哈萨克斯坦各族劳动人民战胜了白卫军,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1920年8月26日,根据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的命令,成立了吉尔吉斯(后改为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首都奥伦堡,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

1924年4月,苏联政府在中亚地区进行民族划界,将哈萨克人居住的其他地区也并入吉尔吉斯苏维埃自治共和国,并将吉尔吉斯苏维埃自治共和国改名为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仍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

权威主义与民主化

权威主义与民主化

权威主义与民主化[1] 李明双概要:本文通过分析在民主化浪潮之下以民主、世俗、法治为目标的哈萨克斯坦的政体变革的实际结果,来阐述民主化浪潮之下的权威体制产生的原因,对其未来进行了一定的预测,提出了权威体制如何摆脱其过渡性政体的宿命的建议,本文主要从政治思想的角度阐述了作者对民主、民主化、权威主义等一系列概念的认识。

关键词:民主化权威主义政治体制第一部分:对概念的阐释——“权威主义”与哈萨克斯坦的政治体制正如塞缪尔·亨廷顿在其著作《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中所言,“独裁的死亡并不确保民主的诞生。

”[2]尽管在苏联解体前,哈萨克斯坦已处于政治力量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样化的萌芽状态,在独立后,也宣称以“民主、法制、世俗的国家”为目标,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哈萨克斯坦实际上建立的则是带有强烈权威主义特色、以开明领袖专制为基础的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治体制。

这种观点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

[3]为了弄清楚是否如此,我们不仅要考察哈萨克斯坦的宪法设计,还必须明确权威主义的概念。

尽管古今中外对政府体制有多种分类方法,但以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方法——根据“最高治权执行者的数目”[4]的为依据而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最为著名,但这种分类方法正如批评者所言,没有表达出政体的根本特点,“随着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的政体已名不副实,有一些被称为君主政体的政府,实际上却是民主政体,而贵族政体与民主政体的界线,通常也模糊不清。

”[5]在此背景之下,人们提出新的概念用来描述当今和过去存在的政治制度。

20世纪30年代,沃格林(Eric V oegelin)在20世纪30年代在其著作《权威国家》(The authoritarian state)中就提到过“权威体制”这个概念(Authoritarian),但并没有赋予其明确的含义,大体和独裁(Autocracy)意思相当,而且很快就为认为所遗忘。

直到60年代,才由乔·萨托利(Giovanni Sartori)重新使用,主要是相对于民主主义而言的,是相对于民主主义的概念。

论哈萨克斯坦经济现状

论哈萨克斯坦经济现状
一、萨克斯坦概况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中部,北起乌拉尔,西至里海,南至天山山脉,东南至阿尔泰山山脉。与中国、俄罗斯、吉尔吉斯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五国有共同边界。面积27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居民总数为1528.85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占57.3%,农村居民占42.7%。哈萨克语为国语,官方语言为哈萨克语和俄语。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哈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种多、储量大、品位高。首都阿斯塔纳市,人口约30万。原首都阿拉木图市为哈最大城市,人口106万,是哈经济、金融、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目前被称为南都。
4、文具用品市场。哈萨克斯坦的文具市场相对稳定。据统计,经注册的文具用品经营公司共有40多家,但市场上实际从事文具用品经销活动的企业共有200多家,而且都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营和股份制企业。АБДИ公司是哈国最大的办公文具用品经销商,与30多个国家有合作关系。该公司的30多家商店分布在阿拉木图、阿斯塔纳、阿特劳、奇姆肯特、巴甫洛达尔等城市,经常性客户超过10000个。
八、哈国关税新税则
2006年8月14日,哈国政府“关于哈萨克斯坦关税税率问题”决议,正式批准“哈萨克斯坦关税税则”,保障其它与世界贸易组织原则和准则相一致,同时关税税率系统化,目的是简化商品过境时的解释工作及没有歧义地执行关税。税则注释指出,为了履行国家义务特别是形成欧亚经济合作组织统一关税,哈国将一系列关税税率调整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水平。
3、主要出口管理制度哈萨克斯坦实行鼓励出口的政策。除武器、弹药等9类产品需要取得出口许可证之外,其余商品均可自由出口。根据《海关事务法》,除对某些动物的皮毛以及废弃金属的出口征收出口关税外,其余商品免征出口关税和增值税。
七、投资管理制度

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的影响及未来趋势

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的影响及未来趋势

2023年第2期总第391期THE SILK ROAD一、引言语言政策是民族政策的一部分,体现一个国家的政治关系和价值导向。

语言政策的制定不仅影响国家主权安全和民族关系,而且影响国家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简称哈萨克斯坦,是中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我国的重要邻居,“一带一路”的提出使中哈关系更进一步发展,两国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哈萨克斯坦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还没有解决语言政策问题,但并未因此发生大的冲突的国家之一。

因此,对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展开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增进对哈萨克斯坦的认识,加深两国友谊;另一方面有助于了解语言政策变化对社会生活、国际交流、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一带一路”、民间交往、社会稳定及我国的边疆安全、主权安全和文化安全提供借鉴与启示。

二、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及其影响国外从上个世纪就开始对语言政策进行研究,截止目前,研究成果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语言政策的定义。

哈萨克斯坦语言学家E.Suleimenova 认为语言政策是文化政策的一部分,是国家用于调整和社会语言关系的一[作者简介]胡建强(1993-),男,回族,新疆霍城人,硕士,助教。

研究方向:语言政策、学生管理。

梁玉龙(1973-),男,汉族,广西都安人,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丁雪玲(1994-),女,回族,新疆呼图壁县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语言政策、学生管理。

[基金项目]2022年度伊犁师范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开放课题一般项目“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研究”(HSKSTYJ2022YB001);2022年度伊犁师范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开放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哈大学生英语学习交流研究”(2022HSKSTYJYB001)。

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的影响及未来趋势胡建强1梁玉龙2丁雪玲1(1.伊犁师范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新疆伊宁835000;2.伊犁师范大学语言文化翻译研究中心,新疆伊宁835000)[摘要]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重要邻居,研究其语言政策意义非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litical System of Kazakhstan
Presentation is made by 阿波乐(201251006) Beijing, PRC 2014.05.28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 • • • •
President Agencies and committees Legislative branch Judicial branch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In addition, ex-presidents are ex officio senators for life.
Senate
Parliament
The Majilis (Kazakh: Мәжіліс, also transliterated as Mazhilis; "Assembly" in Kazakh)
Mr. President
Agencies and committees
• Kazakhstan's National Security Committee (KNB) was established on 13 June 1992. It includes the Service of Internal Security, Military Counterintelligence, Border Guard, several Commandos units, and Foreign Intelligence (Barlau). The latter is considered by many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KNB.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Legislative branch
The Parliament of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Kazakh: 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ның Парламенті) is the bicameral legislature of Kazakhstan. The lower house is the Majilis, with 77 seats, elected to four year terms, 67 in single seat constituencies and 10 by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The upper house is the Senate, which has 47 members, 40 of whom are elected to six-year terms in double-seat constituencies by the local assemblies, half renewed every two years, and 7 of which are presidential appointees.
Hale Waihona Puke MajilisJudicial branch
There are 44 judges on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There are seven membe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ncil.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