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形势图

合集下载

第13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13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从军事的角度来分析 法国失败的原因?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材料一 德军的军事思想是完全建立在进攻的基础上的。纳粹掌 权后,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消耗战”的教训,结合德国的实 际情况,提出了“总体战”的理论,其核心即是“速战速决”, 力图避免“持久战”的出现. 因此要求在战前就做好充分的战 争准备,一旦开战就集中兵力快速进攻,在敌方尚未完全作好战 备和动员时将其彻底击跨,最终取得战争的速胜。 随着一战后 坦克,飞机等新式兵器的迅速发展,德军逐步丰富和发展了适应 新时期机械化战争的闪击战理论, 材料二 法军由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过于自信,其军事 思想尚停留在堑壕式防线的阵地战时代,顽固的坚持那套被动作 战的单纯防御理论,始终认为防御仍将是现代战争胜利的决定性 条件,因为在现代防御工事的条件下,谁先进攻,谁就将面临被 动,于是军事上的积极性被完全否定了。

莫斯科

波 兰
斯大林格勒
罗马尼亚

保加尼亚

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意义。
1.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是苏联人民团结一心,顽强 抵抗的结果。 2.面对法西斯主义的扩张和侵略只有坚决抵抗、给 予严厉打击才能有效遏制其 扩张势头和侵略气焰。
3.胜利宣告了德国闪电战 术的失败,法西斯德国的 侵略势头遭到打出。 4.东西两线的作战的局面 使德国处于不利地位。
定》为纽结,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2、英法态度:绥靖政策
含义:指对侵略者妥协、姑息,用牺牲别国 人民利益去满足侵略者的欲望,以求换取暂时的 和平与安全的政策。
英法为什么要采取绥靖政策?绥靖 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是什么?
英法统治集团害怕战争会破坏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所维持的现状,失去既得利益。他们认为对德国采取 强硬行动会激怒希特勒,因此在侵略者进攻面前,处处 退让,委曲求全。妄图出卖中小国家主权领土,满足希 特勒扩大“生存空间”的要求。 慕尼黑会议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盟国阵营
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 (自由法国临时政府)、波兰、加拿大、新西兰、 英属印度、南非联邦、丹麦、挪威、比利时、卢 森堡、荷兰、希腊、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 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海 地、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古巴、大 韩民国临时政府、菲律宾联邦、墨西哥、巴西、 埃塞俄比亚、伊拉克、玻利维亚、哥伦比亚、伊 朗、利比里亚、秘鲁、罗马尼亚、匈牙利、厄瓜 多尔、巴拉圭、乌拉圭、委内瑞拉、土耳其、埃 及、黎巴嫩、叙利亚、沙特阿拉伯、阿根廷、智 利( 意大利、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 亚在退出轴心国阵营之后也加入了同盟国)。
德国纳粹党党旗

德国纳粹党党旗

一战祸因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 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 二战期间世界形势


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德国对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严酷条款怀有怨恨。1933年 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掌握功架政权,阿道 夫· 希特勒开始秘密武装德国。《凡尔赛和约》就是20年 的停战协议。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 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 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战争进程

1940年3月,德国与苏联将波兰瓜分,苏联吞并巴尔干国 家,此外还进攻芬兰以报苏芬战争之仇,更主要的是建成 其东部防线。同年四月,德国闪击挪威的培尔根和奥斯陆, 并且彻底控制丹麦王国。5月丹麦王国参加了《反共产国 际协定》,随即德国闪击尼德兰(参阅:荷兰)及比利时 王国(比利时),德国占领荷兰及比利时后随即立刻闪击 法国,6月法国投降,建立维希法国政权。接着德军大规 模毁灭性轰炸不列颠,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但是英国在 不列颠战役的胜利毁掉了德军的不灭神话,使得英国暂时 安全。1941年希特勒突然将枪口对准东欧,分别将匈牙利,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拉入轴心国,分别签订 《反共产主义协定》,1941年6月,希特勒与苏联撕下脸 皮,撕毁尚未到期的《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 极大规模的进攻,一度打到欧洲东部的莫斯科。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25张)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25张)
得战争最后的胜利 参会国: 美英苏 内容: ①②③
战争的结束
波茨坦会议 时间: 1945年7月 参会国: 美英苏 内容: 会议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
1940年11月被轰炸的伦敦 圣保罗大教堂周围遭轰炸破坏 1940年6月23日,希特勒在埃 菲尔铁塔前为占领巴黎留影 被德军轰炸破坏的铁路车站 消防人员在轰炸后紧急灭火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欧洲西线战场
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
1940年4月,进攻北欧的丹麦/ 挪威
1940年5月,进攻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
贰·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式的转折
标志 内容
转折1:
意义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背景 标志
内容 意义
意义
转折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时间 1942年7月— 1943年2月
背景
转折3: 中途岛战役
1942年,美国的情报人员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预先 做好伏击,轰炸日本的飞机。战斗持续了一天,日军出动了8 艘航空母舰、11艘战死舰、80余艘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及700 余架舰载机,于1942年6月4日发动进攻,结果日军4艘精锐 的航空母舰被击沉,损失了300余架飞机和大量训练有素的飞 行员。而美军仅损失了1艘航空母舰和100余架飞机。日本再 也不能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太平洋战场发生转折。
意义
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 大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珍珠港事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德国法西斯已控制 欧洲大部分地区
日本法西斯已控制 西太平洋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东方战场·中国战场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5年前的这一天,奥匈帝国在得到它的强大盟 友——德国的支持后,进攻塞尔维亚,挑起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到空前的浩劫。今 天,战胜国选择在5年后的同一天,让德国人 接受协约国对它的审判。
5、法国沦陷
希特勒和贝当
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 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 动,坚持抗德斗争。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演讲: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德国突然袭击苏联
1940年4、5月间
比利时
荷兰
卢森堡
挪威
丹麦
绕过马奇诺防线 1940年6月
英国 法 国

1939、9月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立 东
扩张疆域 方

线
波兰
德国
苏联
1939、9月对德宣战
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
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 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 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 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 部分工业区。
课堂小结
法西斯兴起





1929-1933年
源 地
世界经济危机 形

九一八事变
入侵埃塞俄比 亚、西班牙 慕尼黑阴谋
为什么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美 国与德、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启示?
1.历史传统的影响:美国是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比较彻底,没有沉重的封建包袱,有较浓的民主色彩 德日都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带有较强的专 制残余势力
轴心国(Axis),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 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及与他们合作的一 些国家和占领国。名称源于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 者墨索里尼在《德意同盟条约》签定后不久对此评价的一次演 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 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 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1940年4月9日,德国对挪威、丹麦宣战,发动挪威战役。丹麦在不到24小时之内便宣布投降;而挪 威在国王哈康七世的带领下坚决抵抗德国,但终因寡不敌众,最终在6月10日,德国完全占领挪威,国王哈康七 世流亡英国。德国由此获得了足够的从瑞典运输铁矿石线路的保障。
当英、法军队错失良机的时候,德国却做好了西线进攻的准备,丹麦和挪威是控制北海和波罗的海必争之地,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是瑞典铁矿输往德国的交通要道,1940年4月9日清晨,德军空袭丹麦和挪威,四小时占 领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6月10日德军占领整个挪威,1940年5月10日德国计划绕过马其诺防线,然后迫使法国投 降,卢森堡国小力弱,不战而亡,荷兰抵抗了四天后,于14日宣布投降。比利时同一战时一样英勇抵抗,5月28 日宣布投降,但不一样的是没有能挽救法国,德军装甲兵团开始发挥其优势,前进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然而 正当众人都开始认为德军将横扫六合之时,希特勒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1940年5月1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被迫辞职,保守党领袖丘吉尔上台执政,决心挫败希特勒。丘吉尔在政期 间做了件罕为人知却对“二战”有着巨大影响的事件。
纳粹德国前后动员兵力大约在1700万左右(占全国男性人口的40%左右)。此外德国还有芬兰、匈牙利、罗 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等众多仆从国,共计有300多万人的仆从军。即使是在情况急剧恶化的1944年后期, 第三帝国的军队仍然有900多万。在入侵苏联之前,1941年德国武装部队8484000人,其中125万文职人员,空军 168万,海军40万4000,党卫军15万,陆军500万(其中一线陆军380万人,后备军120万人)。
德国国会利用国会纵火案,“在选举之前就把政治上的左派排除掉。”“通过一个新的紧急法令,即‘总统 关于保护人民和国家法令’,实际上暂时取消了所有的基本权利。”在国会获得微弱多数,得以上台。

二战起因过程影响

二战起因过程影响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 犁取得土地。
战争前奏:
1919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组织。1921年9月,正式建立法西斯党。1922年10月,意 大利国王任命墨索里尼担任意大利总理,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开始建立。 1931年9月18 日,日本发劢九一八事变,霸占中国东北。 1932年夏天,德国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初,希特勒出 任德国总理,纳粹党掌握功架政权。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取缔纳粹党以外 的一切政党。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1933年,德国退出国联。 1934年,希特勒成 为国家元首,集总统、总理、军队最高统帅亍一身,加强了法西斯独裁统治。1935年,德国 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充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1936年,德国开进莱茵非 军事区,进一步践踏《凡尔赛和约》。 1936年2月26日,日本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劢的“二二六”兵变,使军部实力大大加强。 丌久,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1936年5月,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正式吞幵了埃塞俄比亚。 1936年,德意秘密签订协定,加强对外侵略战争中的合作,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 “柏林——罗马轴心”形成丌久,德日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劢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爆发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意大 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1938年,德国 派兵占领了奥地利。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内维尔· 张伯伦达拉 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开会,签订协定,在没有 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 下,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等国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1939年,德国威胁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8月,德苏两国秘密签订《苏德互丌侵犯条 约》。

二战领导人和战役

二战领导人和战役

他写的《不需要的战争》获1953年诺贝尔文 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6卷、 《英语民族史》24卷等。丘吉尔是历史上掌 握英语单词数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 被美国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 说服力的一大演说家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和 平奖提名。从1929年到1965年,连续36年 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校长。[1] 2002年, 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 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 伟大的英国人。
二战中的苏联
• 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 谈判。但由于双方在确定相互义务和履行义务的条 件及急需解决的军事问题都未能达成一致。 • 最终,英、法、苏三国谈判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结 果,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最后一次努力归于失 败。 • 为防止英法和苏联结成同盟,德国展开了积极的外 交活动。1939年8月,苏德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苏 德互不侵犯条约》。
元帅生于1887年,德国军事家、级上将,他的姑母为兴 登堡(von Hindenberg)元帅的夫人,所以, 可以说是系出名门,家学渊源。他从小就 接受普鲁士贵族式的传统军事教育。1906 年加入德皇的御林军步兵第三团充任见习 官。照当时的惯例,凡是分配在这个团中 服务的青年军官,都是被预定将来要升到 显要地位的。
• 法国的贝当政府对戴高乐将军恨之入骨,他们在法国军事 法庭对戴高乐将军进行缺席审判,徒刑从4年直至死刑。戴 高乐将军高扬“自由法国”的旗帜,以顽强的毅力开始拯 救法国的斗争。 • 6月29日,有200多名步、炮兵向戴高乐将军报到,从敦刻 尔克撤退的200多人投入“自由法国”的运动……到月底时, 海军中将米塞利埃,也来到伦敦,支持戴高乐将军。到7月 底时,有7000多人志愿拿起武器为“自由法国”而战,他们 来自四面八方,有的从法国绕道西班牙逃到英国,有的从 北非经直布罗陀海峡投奔而来…… • “自由法国”总部设在泰晤士河畔的一座大厦里。戴高乐 将军筹建了法国民族委员会和武装力量,在简陋的办公室 里他接待从各地来的关心“自由法国”的人们。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为什么没有达到作战目的?
英国方面: 1、本土作战,民心士气高涨; 2、政府抵抗决心坚定; 3、军事设施先进(雷达等)。 德国方面:空军处于优势,但他在他国领 土作战,且作战目标的制定带有随意性。
不列颠之战什么作用和影响 1、致使在以后的战争中德军一直处于两 线作战的困境; 2、为后来第二战场的开辟盟军的反攻提 供了根据地; 3、打击了德国等法西斯国家的嚣张气焰, 也鼓舞了各地的反法西斯斗争
(三)不列颠之战(1940.7—10)
精品课件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 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 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 也要争取胜利;也要去争 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 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 在英国下议院的演说
1940年德军对英国发动猛烈空袭和潜艇战,企图迫使英国屈服
我的野心 是。。。
希特勒从一开始就已制订出他的征服计划:首先是 波兰,其次是西欧,最后才是苏联。他按照这一计划行 事,并由此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全球通史》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的 全 面 爆 发
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闪电战” 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1940年,德国占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1940年袭击法国 敦刻尔克大撤退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局部 → 全面
1931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日 本 侵 略 中 国 东 北
意 侵 略 埃 塞 俄 比 亚
德 意 干 涉 西 班 牙 内 战
日 本 全 面 侵 华
德割 国占 吞苏 并台 奥德 地地 利区
德 国 吞 并 捷 克 斯 洛 伐 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课件(33张PPT)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课件(33张PPT)

美英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美国:8所战舰无一幸免,其它舰只10艘 被毁,3500名美军丧生,188架飞机化为 废铁一堆,其中绝大部分被毁于地面。
日本:仅仅付出29架飞机、9艘潜艇的 代价,取得空前胜利。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向日本宣战,中、英等20多个国 家相继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国宣战。至此,战争达到了 最大规模。
3、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4、世界各国人民没有互相配合,使局部战争
走向了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什么时候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 打起来的: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 后又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 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 干涉西班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 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4、希特勒自1939年闪击波兰之后,连连得手,他
自认为德军“天下无敌”,使希特勒的这个说法破
灭的是下列哪个事件 C
A.日军偷袭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成立
5、2002年9月11日,美国世贸组织大厦遭受到恐
怖主义袭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被偷袭,那么
势争 太 平 洋
盟 建 立


1.爆发:1939年9月初,德国突袭波兰,英. 法对德宣战。
2.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
3.达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日军偷袭 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从二战的历史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大战初期,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 的非正义的战争。
袭 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二战转折

二战转折

第6课
一、苏德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942年下半年)
1.莫斯科保卫战 ①时间:1941、9——1941、12
②结果: 德军失败
③意义:
a.是德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 军“闪电战”的破产,此后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 进攻,但仍掌握战场主动权。 b.鼓舞了苏联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决心。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942年下半年)
一、苏德战场:
2.斯大林格勒战役 ③意义
(1942年7月—1943年2月)
a.是苏德战争中最激烈的战役。 b.是二战的转折点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942年下半年)
二、太平洋战场: 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 1.原因: ①美国舰队威胁到日本军方; ②诱出美国舰队加以歼灭。 2.概况: 双方在中途岛展开海战,日军惨败。
斯大林格勒几乎 被夷为平地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 的废墟中进行战斗
斯大林格勒的拖拉机厂在激战中仍坚持生产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开始反击
②分析德军失败的原因: ①苏联军民士气高昂,本土作战。
②苏联的综合国力强大,又有同盟国的支持。 ③德国战线太长,补给困难,又面对严寒。
④德国是非正义战争,士气低落,缺乏外援。
单元三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 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942年下半年)
2016/6/21942年下半年)
1、苏德战场: 莫斯科保卫战(1941.9—1941.12)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
2、太平洋战场: 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 3、北非战场: 阿拉曼战役(1942年10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共20张PPT

【拓展延伸】
讨论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启迪。
原因: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 展不平衡的规律。②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尔赛一华盛顿” 体系的仇视。③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 了徳、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④ 其他原因:一些大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或中 立自保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启迪:①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对法西斯主义绝不能姑息养 奸。②建立相对合理、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和平共处是 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③处理好经济纠纷,加强国际合作, 求得共同发展,防止其引发战争。
这德种国说的法疯不狂对进。攻因,为大早片在领日土军沦偷陷袭:珍1珠94港1之年前,,日日军军偷已袭对珍中珠国港的,
东重北创、美华军北太、平华洋东舰、队华。中态、度华:南坚等决地抵区抗进法行西了斯大国规家模的侵侵略略。。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时间:1942年元旦 地点:华盛顿 成果: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形成组织: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莫斯科保卫战的激战场面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 珍珠港 。 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
向 东南亚 等地区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 达到最大规模
遭到袭击的珍珠港
罗斯福签署对日宣战书
材料二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胜利一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
利。
——丘吉尔
材料三 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
盟军士兵登陆诺曼底时的情景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 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5个步兵 师、3个空降师在法国诺曼底沿海 登陆。为此次登陆盟军集结兵力达 287.6万人,6500艘战斗舰艇和 运输船只,11000架作战飞机及 2700架运输机。这是世界战争史 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

地图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地图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地图上的第⼆次世界⼤战(欧洲战场)⼀、⼆战爆发前德国扩张形势图1933年,希特勒与纳粹党在德国全⾯掌权。

上台后,希特勒通过煽动民族主义与复仇主义来整军备战,妄图重新称霸世界。

因为还未⾛出经济危机的阴影,所以,英国与法国⽆⼒抵制德国的扩张,被迫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

在英国与法国的姑息与纵容下,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国不仅国⼒⼤增,⽽且整军备战的速度也⼤⼤加快。

1939年,德国军备整顿完成,开始对外全⾯扩张。

⼆、德国闪击西欧形势图1939年9⽉1⽇,德国调集⼤量军队突袭波兰。

因为战术落后、装备陈旧,⼜因为苏联背信弃义从背后夹攻,所以,不久后波兰覆亡。

德国突袭波兰后,英法依照与波兰的盟约⽽对德国宣战。

⾄此,第⼆次世界⼤战全⾯爆发。

虽然对德国宣战,但是,英法军队却躲在马奇诺防线后不放⼀枪,坐视波兰灭亡。

攻灭波兰、与苏联签订和约后,德国调转枪⼝,开始进攻西欧。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先后攻占丹麦、挪威、荷兰、⽐利时等国。

随后,德国绕开“马奇诺”防线,从侧翼进攻法国。

虽然英军主⼒从敦刻尔克逃出⽣天,但是,法国却在德国闪电战的打击下被迫投降。

法国投降后,德国对英国发起了猛烈空袭,妄图使英国屈服。

虽然损失惨重,但英国却没有屈服,希特勒被迫暂时放弃征服英国的计划,将侵略的⽭头转向苏联。

三、德国空袭英国形势图1941年6⽉22⽇,希特勒撕毁与苏联签订的和约,对苏联发起全⾯进攻。

战争初期,因为德国蓄谋已久、苏联措⼿不及,所以,德国占领了苏联⼤⽚⼟地、歼灭了苏联⼤量有⽣⼒量。

1941年9⽉6⽇,希特勒下令德军进攻莫斯科。

⾯对绝境,斯⼤林领导苏联军民奋起反击,终于在莫斯科会战中挡住了德军攻势、歼灭了五⼗万德军、稳住了阵脚。

莫斯科会战惨败后,德军⽆⼒继续对苏联发动全⾯进攻,于是,德军转⽽进攻斯⼤林格勒与列宁格勒,妄图迂回包抄莫斯科。

斯⼤林格勒、列宁格勒两场会战,苏联军民在付出巨⼤代价后,再度粉碎了德国的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 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 梁启超这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的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慢
1.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转折性战役,这是因为 ①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②这次战役的胜利有 利地配合了其它战场 ③德国是轴心国的中坚力量 ④ 这次战役的胜利使苏联能抽出到其他战场作战 ⑤这次 战役的胜利减少了其他战场的压力
名称 时间
参加国 中美英
主要内容
发表《开罗宣言》 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作用
利于三国协同 对日作战
开罗 会议
加强了三 ① 开辟第二战场 德黑兰 评价:这些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 国联合对 ② 就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 苏美英 1943年 起了积极作用;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特别是雅尔 会议 织交换意见 德作战 塔会议的若干内容,为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会议奠定 ①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 ①加速了德 了基础(美苏根据雅尔塔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 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 国的灭亡 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雅尔塔体系,在美苏势均 雅尔塔 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 ②为雅尔塔 力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美苏为核心的两极格局) 1945年 苏美英 ②战后成立联合国 会议 体系建立奠 ③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 定了基础 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8.1944年,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其战略意义是 A.德军“闪电战”破产了 C.构成对德国的两面夹击
C
B.标志着反法西斯力量转入战略反攻 D.直接打击法西斯集团的核心

二战的转折与胜利

二战的转折与胜利

1942年10月,斯大林格勒,苏军士兵在一家工 年 月 斯大林格勒, 厂的废墟中战斗。 厂的废墟中战斗。
斯大林格勒的坦克厂在激战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坚持生产。 斯大林格勒的坦克厂在激战中仍坚持生产。
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市郊,苏军士兵在与德 年初,斯大林格勒市郊, 年初 军的巷战中用被炸毁建筑的瓦砾堆掩护自己。 军的巷战中用被炸毁建筑的瓦砾堆掩护自己。
经历了199天的激战,苏军全歼被围德军,获得 天的激战,苏军全歼被围德军, 经历了 天的激战 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最终胜利。 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最终胜利。图为苏军缴获 的德军坦克。 的德军坦克。
1942年,三名俄罗斯战争孤儿站在自己家的废墟 年 德军摧毁了他们家的房屋, 里。德军摧毁了他们家的房屋,抓走了他们的父 把他们遗弃在这里。 母,把他们遗弃在这里。
1945年8月9日,美军在长崎投掷“胖子”原子弹。 年 月 日 美军在长崎投掷“胖子”原子弹。 万人当场死亡。 近3万人当场死亡。 万人当场死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照 年 月 日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片为夏威夷珍珠港的水兵们在听到这一消息后欢 呼雀跃。 呼雀跃。
1945年9月2日,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的日 年 月 日 东京湾, 本投降文件签署仪式。二战结束。 本投降文件签署仪式。二战结束。
斯大林格勒之战后, 斯大林格勒之战后,希特勒只好把 整个方针转人战略防御。 整个方针转人战略防御。只要迫使 希特勒转入了战略防御, 希特勒转入了战略防御,法西斯的 命运就算完结了。 命运就算完结了。 斯大林格勒一战停止了法西斯的进 这一战是带着决定性的。 攻,这一战是带着决定性的。这种 决定性,是关系于整个世界战争的。 决定性,是关系于整个世界战争的。 ——毛泽东 ——毛泽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块地方。
×
1940年

其 诺
英国

线
荷 兰
比利时
德国
法国
马其诺防区
×
1940年 英国
荷 兰
比利时
巴黎 被占领
1940年6月, 德军绕过马其诺 防线,进入法国。
色当
法国
德国
法 国 沦 陷
×
戴高乐将军流
亡到1英94国0年,领导英国 “自由法国”运动。
荷 兰
比利时
德国
法国
沦法陷国

高 乐
×
不列颠之战
华波苏沙兰陷覆落亡联
波兰


×
北欧战火


苏联





苏联
德 比利时 国 1940年四五月间,
德军进攻北欧, 先后占领丹麦、 挪威。
希腊 ×
敦刻尔克
进攻法国 英国
荷 兰
比利时
德国
5月下 旬,德军直
逼英吉利海
峡,把40万 英法军逼迫 到敦刻尔克 港附近的一
法国 进 1940年5月,攻法德
军入侵荷、比、卢国 。
1936年德军进入 莱茵非武装区
荷 兰
比 利莱 时茵 区
德国

捷克斯洛伐克

奥地利


波兰
莱 茵

×

德国 兰 1938年德国吞并
比 利莱
奥地利
时茵

吞 并 奥 地
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

奥地利
×
英 国
法 国
占 领 苏
德台 德 国
苏台德


意 大 利
×
英 国
法 国
1938年9月, 德国根据慕尼黑 协议进入苏台德区
占 领 苏
德台 德 国
苏台德

慕尼黑

意 大 利
×
扩张后的德国
荷 兰
比 利莱 时茵 区
法 国
德国
波兰
苏捷台克德斯区洛伐克 奥地利
×
德国进攻波兰
英国 和法国 英 被迫对 德宣战 国
法 国
1939年9月,
德军闪击苏波兰联。
德 国第二波兰次
世界大战
全面爆发


×
德国攻陷波兰


德 法国 国
由于英法军队 宣而不战
×
英 国
德 国
×
英国首相丘吉尔 坚持抵抗政策
10月,希特勒 取消入侵英国计划。
×
德军入侵匈牙
利加斯、利拉罗 亚 夫。马 、德尼 希军亚 腊入、 、德 国侵保南巴尔干
苏 联
匈牙利
罗马尼亚 南斯拉夫
保加利亚
希 腊
×
德包围苏联 波兰

1941年上半年, 德军又侵入巴尔干 各国, 形成了从西南包围苏 联的局面。
南斯拉夫
保加利亚


土耳其

希 尼


×
德军分三路 进攻苏联
德 国
○列宁格勒
○莫斯科
苏联
乌 克 兰
×
德军分三路 进攻苏联
德 国
○列宁格勒
○莫斯科
苏联
乌 克 兰
×
德军分三路 进攻苏联
德 国
○列宁格勒
○莫斯科
苏联
乌 克 兰
×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苏联军 民英勇奋战, 1941年10月 至1942年初, 取得了莫斯 科保卫战的 伟大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