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人物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陈寅恪在20年代倡导,为人治学当有 “独立Baidu Nhomakorabea精 神,自由之思想”。
1953年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 长。他在《科学院的答复》里,提出了就任的两个条 件。第一:“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 不学习政治。”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 明书,以作挡箭牌。”并说:“其意是,毛公是政治 上的最高当局,刘公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 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看法,应从我之说。否则,就谈 不到学术研究。”
陈寅恪身出名门,学识过人,所以在清华任 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的熏陶 下,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哲 学典籍。
他曾留学日本、欧洲、美国等地长达十三年, 精通22种语言,了解西方文化,但他从国外带回 来的却是东方学。
他曾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 西大学、燕京大学、牛津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术 机构。
6
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 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 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 如朱自清、冯友兰、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 等都风雨无阻地听他的课。
陈寅恪讲学注意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对学生
只指导研究,从不点名,从无小考。就是大考,也只是
11
12
比起名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和价值,他 的整个生命都与他热爱的学术连在了一起。国难、家 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他为学问付出了一生,无悔无憾。
陈寅恪没有遗嘱,但他的学术成就却垂范着后世。 他留下的著作,无不烙刻着属于他的以学术为生命的 独特印记。
前路漫漫,历程已启。愿陈先生“独立之精神,自 由之思想”能始终伴我们前行。
依照学校规章举行,没有不及格的。他常说:“问答式的
笔试,不是考察学问的最好办法。”因此他要求学生写
短篇论文代替大考。他又强调:“做论文要有新资料或新
见解,如果资料和见解都没有什么可取,则做论文也没
有什么益处。
7
8
9
10
我的感悟
有人曾经问陈寅恪:“大家对你的名字叫法不一, 你为什么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他:“有这 个必要吗?”
1
2
陈寅恪,江西义宁人,1890年生于湖南长 沙,1969年卒于广州。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 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 位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
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 祖父陈宝箴是一位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曾任湖 南巡抚。
3
5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请他到已被 侵占的上海授课,被他拒绝。
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 极抗日却积极反共,使陈寅恪感到痛心。而此 时桂林的“御用文人”,劝他参加向蒋介石献 九鼎的荒唐活动,他遂作《癸未春日感赋》: “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以示 讽刺,表明他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心情及不屑 与阿谀者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