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人物介绍ppt课件
一代大师 陈寅恪
主要成就
■考据学 其成就超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中国的历史考据学。 ■中国古代史
1、魏晋南北朝
陈寅恪以研究中古史的著述影响最大。 2、隋唐 陈寅恪从“古文运动”,“新乐府”、“行卷”三方面人手研究唐代文学。 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用宇文泰的“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的集团兴衰和分化。提 出关于“关陇集团”的概念,为后学提示了一个宏观地把握西魏、北周、隋代至初唐历 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关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3、明清 他所著80余万言的《柳如是别传》为明清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价值的成果。
1930年以后,开“佛经文学”、“世说新语研究”、“唐诗校 释”、“晋至唐文化史”、“魏晋南北朝史专题研究”、“隋 唐五代史专题研究”诸科,凡是与佛教有关的资料,一律用黄 色的包装着。 同时还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及第一组 (历史)主任、故宫博物院理事、清代档案编委会委员等职,得 遍阅故宫满汉文宗。陈寅恪本人是谦虚的,自称:“寅恪不敢 观三代两汉之书,而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在清华大 学任教时,仍经常到东交民巷向钢和泰学习梵文。
人物轶事
“四不讲” 陈寅恪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 到的研究和著述。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 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 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 泰等都风雨无阻地听他的课。
《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收文五十二篇。 《陈寅恪先生全集》,里仁书局1979年,收文九十四篇。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87年版。
南渡北归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人物介绍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人物介绍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下面就不妨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陈寅恪的人物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人物生平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于湖南长沙,生时祖母黄夫人以其生值寅年,取名寅恪,恪为兄弟间排辈。
陈寅恪儿时启蒙于家塾,学习四书五经、算学、地理等知识。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祖父陈宝箴去世后,陈三立举家迁居江苏金陵,在家中开办思益学堂,教授四书五经、数学、英文、体育、音乐、绘画等课程,先后延聘教师有国学大师王伯沆、柳翼谋、周大烈。
陈家两代素来倡议新政,“思益学堂”领风气之先采用现代化教育,陈三立与教师相约一不打学生、二不背死书,一派新式作风,深得当时两江总督张之洞赞赏。
如此家学渊源下,陈寅恪自小除打好深厚的国学底子,眼界并扩及东西洋,留学日本前便“从学于友人留日者学日文”。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复旦公学。
清宣统二年(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回国。
民国七年(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度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民国十年(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民国十四年(1925年),陈寅恪回国。
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研究院国学门,由胡适建议采用导师制。
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
陈寅恪
陈寅恪
•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人。 陈寅恪(1890—196留学,先后瑞士、法国、 宣统二年(1910)赴欧洲留学,先后瑞士、法国、 美国、德国等大学学习。1925年应清华学校之聘, 美国、德国等大学学习。1925年应清华学校之聘, 任国学研究院导师。1930年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 任国学研究院导师。1930年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 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第一组(历史)主任。1941 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第一组(历史)主任。1941 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7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7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同年底,转任广州岭南大学教授。1952年任中山 同年底,转任广州岭南大学教授。1952年任中山 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 社会科学部委员等。文革中受迫害而死。
《红楼梦评论》 红楼梦评论》
• 人有生矣,则思所以奉其生。饥而欲食,
渴而欲饮,寒而欲衣,露处而欲宫室,此 皆所以维持一人之生活者也。然一人之生 少则数十年,多则百年而止耳,而吾人欲 生之心,必以是为不足,于是于数十年百 年之生活外,更进而图永远之生活,时则 有牝牡之欲,家室之累。进而育子女矣, 则有保抱扶持饮食教诲之责,婚嫁之务。 百年之间,早作而夕思,穷老而不知所终。
陈寅恪的傲骨
•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
念碑中。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 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 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 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必 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必 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 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 谛之桎梏” 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 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学说有无错误, 这是可以商量的, ……但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 ……但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 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说“ 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说“唯此独立之 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 共三光而永光”。(1953年陈寅恪《对科学院的 共三光而永光”。(1953年陈寅恪《对科学院的 答复》)
陈寅恪PPT课件
17
那时候,挨整的人及其家属都特别害怕高 音喇叭,一听到高音喇叭声,就战战兢兢,因 为红卫兵经常用高音喇叭通知开会,点人出来 批斗游行;而出去一次也就是小死一场。历史 系一级教师陈寅恪双目失明,他胆子小,一听 见喇叭里喊他的名字,就浑身发抖,尿湿裤子。 就这样,终于给吓死了。
——甘少苏
18
学 哲人
22
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 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第 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 书,以作挡箭牌。其意是,毛公是 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公是党的最 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 我有同样看法,应从我之说。否则, 就谈不到学术研究。
—《对科学院的答复》
23
“文化的品格到底有多大 力量,能使一个人‘顽固’地坚 守着逆潮流的、已等同‘过街 老鼠’的精神世界?”
1925年,陈寅恪回国。任清华大 学研究院导师。
8
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吴宓
9
陈寅恪的学问胜过我
——梁启超
10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 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他又 一次拒命,随即出走香港,取道广州湾 至桂林,先后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教 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学任教。当时,面 对民族危亡,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 些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 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
界
史学家
泰 斗
国学大师
19
哲人 之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20
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 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
商。惟此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 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
三光而永光。
——清华大学王观堂 先生纪念碑铭
21
陈寅恪
文化史 《论韩愈》云: 今所欲论者,即唐代古文运动一事,实由安史之乱及 藩镇割据之局所引起。(明案:这是大判断,下得深切、 准确。)安史为西胡杂种,藩镇又是胡族或胡化之汉人, 故当时特出之文士自觉或不自觉,其意识中无不具有远则 周之四夷交侵,近则晋之五胡乱华之印象,尊王攘夷所以 为古文运动中心之思想也。 此文的文化史眼光又体现在作者将韩愈在中国文化史 上准确定位,即中国文化前后两期转旧为新的关捩点之人 物: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 新局面。此一论断,下得大气磅礴。
1969年春节后,陈寅恪一家被扫地出门, 迁至中大校园西南区五十号一所四面透风的 平房居住。此时陈寅恪病体衰弱得已不能吃 饭,只能进一点汤水之类的“流食”,偶有 亲友偷偷登门拜望,他躺在病榻上已说不出 话,只是眼角不断有泪流出,望者无不凄然。 1969年5月5日下午,躺在床上气脉已竭的 陈寅恪,再次被迫向当权者作口头交代。陈 寅恪有“我现在譬如在死囚牢中”之语,终 至泪尽泣血,口不能言方休。延至10月7日 晨5时30分,心力衰竭的陈寅恪于凄风苦雨 中溘然长逝。 一个月后的11月21日,唐筼撒手人寰, 追随陈寅恪而去。 泰山其颓,梁木其坏,哲人其萎。三百 年乃得一见的史学大师就此远去。
陈寅恪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 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神与 价值取向。他当时在国学院指导研 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 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著述。 1930年,清华国学院停办,陈寅恪 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 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 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 事等职。
评价 《吴宓文集》说:“宓于民国八 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 当时即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 驰书国内诸友谓:‘合中西新旧 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 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今时阅 十五、六载,行历三洲,广交当 世之士,吾仍坚持此言,且喜众 之同于吾言。寅恪虽系吾友而实 吾师。” 傅斯年对陈哲三说:“陈先生的 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胡适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记中 称:“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 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 的人。”
大学语文第六讲(陈寅恪) 2
——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
罗海燕 2013.10.30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
王国 维
陈寅恪Βιβλιοθήκη 、王国维之死• 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号观堂,现代学者, 为清华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自沉二北京昆明湖。 • 生平著作共六十馀种,研究领域涉及文学、戏曲、甲骨文、 金文、音韵学、汉晋简牍以及历代石经的考释等,丏均有 划时代的伟大贡献。著作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 1. 结合这篇碑铭,谈一谈佝对当前学术腐败的认识。 • 2. 这篇文章在今天还有价值吗?他的现代意义在?
• 四、新旧文化激变中的悲剧人物说。 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感情与理智相 矛盾;缺乏积极行动的精神;追求完美之理想的 执着精神。 • 五、悲观主义哲学呾因病厌丐说。 萧艾《王国维评传》:叔本华唯意志主义悲观哲 学;自小失母;多病缠身。 • 六、综合原因说。 蒋复璁《追念逝世五十年的王静安先生》:近因; 远因。 • 七、民国“丐变”的必然结果说。 蔡苏龙《王国维自沉原因新探》。
• 八、梁启超阴谋说。 • 九、中西文化冲突的悲剧说。 周一平、沈茶英《中西文化交汇与王国维学术成 就》:学术上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而在政 治和伦理上却拒绝西方文化,学术思想与政治和 伦理观念背反,成为一个畸形文化人,最后不堪 忍受苦痛。 • 十、共产党迫害说。 王世昭《中国文人新论》:出于对共产党的深恶 痛绝而投水自尽。
陈三立 陈宝箴
陈寅恪
• 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柏林大学,苏黎丐大学、 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1914年一戓爆发后回国。 1918年冬再度出国游学,在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 梵文呾巴利文。 • 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1925年回国,受 聘为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教授。 • 1937年抗日戓争爆发 • 1939年,在亍南昆明西南联大讲授“两晋南北朝史” 课。 • 1945年,左眼失明。9月,前去英国治眼疾,却因 耽搁太丽,无法痊愈,仅一眼能见微光。
陈寅恪
远远望去,陈寅恪故居坐南向北,顺着校道来到陈寅恪故居东侧,只见一排及腰高的木护栏,一扇木篱笆门半开,一条白色的小路直伸到故居门前。
护栏旁立有茶褐色花岗岩石碑,上面刻着“陈寅恪教授故居”以及其生平简介。
陈寅恪晚年双目失明,只能略辨光影,陶铸探望他时问他有什么需要,大师说:“我的眼睛不好使,出入不方便,帮我把门前的小路涂成白色的吧。
”于是学校为他铺设了这样一条白色的小路,还在故居旁的路边加木栏以策安全。
沿着笔直的白色小路便可来到故居正门前,几扇百叶小窗紧闭着。
正门前有三级台阶,拾级而上,拱型的门有三步来宽,红色的木门向两边半开着,透过内门的玻璃可以看到里面右侧有上二楼的楼梯。
这里也是陈寅恪讲学的地方。
据说陈寅恪讲课时总是端坐而讲,态度严肃。
大师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大师上课时教室总是坐得满满的:一半是学生,一半是慕名而来的老师,人称他是“教授中的教授”。
大师的成就早就蜚声海内外,牛津大学一直想聘请他为客座教授,虚位等待多年才另请他人。
季羡林说:陈寅恪为一代史学大师,“一代史学大师必须能上承前代之余绪,下开一世之新风,踵事增华,独辟蹊径”。
绕着故居静静漫步,经过西侧可看到这里的植物长势都很好:高大的假槟榔,墨绿的蒲葵、青翠挺拔的竹子……多少年了,它们依然忠实地守护着这座小楼。
凝视着西侧这丛节节高的翠竹,让人想起大师的“贬斥势利,尊崇气节”,这是大师在自编文集时总结平生为人治学道路,这也正是大师一生凛然大节的写照。
来到故居后方仰望,可见二楼是一排五扇大窗,窗下是蓝色的通花瓷雕;一楼相对应的是两边各有四扇大窗,而中间是一扇同样宽的大门。
和二楼不同的是一楼的门窗都是拱顶的,门的正上方还有一盏旧式的路灯,加上红墙、绿瓦、蓝通花,隐隐透出一种难能的古韵。
踏上与正门一样的三级台阶,便触手可及经锈迹斑斑的铁门。
铁门前的三棵米兰随风舞动,挂在铁门左上侧的新路牌上写着:“中大东北区309”。
陈寅恪
陈
——傅斯年
寅 恪
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
陈寅恪,江西九江市修水县客家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 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诗人(之 一)、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清华百年历史 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光 绪二十八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 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再渡出国游学,先在 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又转往德 国柏林大学,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 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1925年,陈寅恪回国。 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 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 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为导师,人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 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 人”。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虚心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 胜过我。”他们都曾极力向校方举荐他。
陈寅恪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 人。”陈寅恪就是前者,他是一位坚定的 卫道士。他的学问中没有杂质,他的人格 中没有杂质,他的一生中没有杂质。他只 是一位学者,但他是学者中的极致。他是 黄河,浩浩汤汤,摧枯拉朽;他是泰山, 巍然屹立,顶风冒沙。我不想用任何头衔 称呼他,我只想虔诚地鞠个躬叫他一声 “陈先生”。 (牟大伟)
注重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方能取得进 步,成就自我。我国著名学者陈寅恪,他做研究 时,处处讲究“新”字:新的研究领域、新的治 学方法、新的文章论题、新的见解体会。他也曾 对学生说道“做论文要有新的资料或者新的发现, 如果资料和见解都没什么可取,则做论文也没什 么益处。”也就是说写文章应有自己独到见解和 深刻思考,学习应当向本质、深处领悟,知道有 了非书本上的言语的理解为止。这样才能写出自 己的东西,学成自己的知识,以成就自我。 (厉烨)
且不说他出身名门,且不谈他学贯中西, 且不提他文笔斐然,但是他对学术研究的 严谨、认真、热爱,他人格的正直、高洁, 便足以让人肃然起敬、心下惭愧,他是品 德是否高尚的一把标尺,是学问是否严谨 的一个模板,他是学术研究永远无法企及 的高度。 (厉烨)
双目失明,笔耕不辍点燃学术之光 股骨摔断,精神不倒坚持独立自由 一生多舛,半生流离,不惧权贵,不慕荣华,国破家 亡时未曾低头,饱经沧桑仍恪守节操,抛却世俗的名 声,卸下政治的包袱,笔下的一个个文字,犹如一声声 啼血,唤醒的是时代,警示的是未来,彰显的是气节, 传承的是希望。
名人素材的阅读与写作
学习目标:
用心阅读 认真书写
陈
寅 恪
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
——傅斯年
一、名人名片(作者生平、成就)
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 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 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 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 年历史上四大哲人。因其身出 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 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 教授之教授”。
第八讲 陈寅恪
• 1945年初,陈寅恪左眼视网膜剥离加重, 终致失明,虽经医生施手术,未奏效。他 为当年生日所作三绝中可见其悲恨之情: • 去年病目实已死,虽号为人与鬼同; 可笑家人作生日,宛如设祭奠亡翁。
• 鬼乡人世两伤情,万古书虫有叹声; 泪眼已枯心已碎,莫将文字误他生。 • 女痴妻病自堪怜,况更流离历岁年; 愿得时清目复朗,扶携同泛峡江船。
• 有人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中国现 代学人中,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像陈寅恪那 样将这种精神和思想保持到这种强度和纯 度。
• 陈寅恪因长期留学海外,深得西方近代科学方法 之精髓,加之他深厚的旧学根柢,使其“治学方 法,用思之细密极于毫芒。虽沿袭清人治经途术, 实汇中西治学方法而一之”。他没有作专门的治 学方法的文章,而是在其论文、序跋中或课堂上 常常谈及他的思想和方法。他在《王静安先生遗 书序》中概括王国维的三种治学方法(一,取地 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取异族之 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取外来之观念 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实际上也是他本人的 治学方法。
• 陈寅恪的诗史互证,着眼点不在诗文而在 历史。他治史极重考证,他的历史考证, 不在为考证而考证,而在以考证求得史实。 因而,陈寅恪的历史考证,“往往分析入 微,证成新解,故其文胜处往往光辉灿然, 令人叹不可及”。
三、学术成就与评价
• 陈寅恪的学术研究主要在魏晋南北朝史、 隋唐史、蒙古史、佛教史等方面,成就巨 大。 • 陈寅恪是一个纯粹的学人,以博学与通识 著称。1919年,吴宓在哈佛初识陈后,即 “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倾佩至 极”。胡适也认为,“寅恪治史学,当然 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 1930年被聘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兼第一组主任,又兼任故宫博物院理事、清代档 案委员会委员。 • 1932年为清华出招生试题:作文题《梦遊清华园 记》,对对子:“孙行者”。引起争议。 • 1938年起,先后任西南联合大学、广西大学、燕 京大学教授。 • 1939年春,被英国牛津大学聘为汉学教授,并授 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职称。夏,从昆明至香港, 准备全家搭轮船赴英,因二战爆发未能成行。返 昆明上课。
关于国学人物陈寅恪介绍
关于国学人物陈寅恪介绍陈寅恪,江西修水人。
生于光绪十六年庚寅旧历五月十七日乙酉。
当寓居湖南长沙周氏蜕园,为唐诗人刘蜕宅地。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生平简介陈寅恪先生,江西修水人。
生于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旧历五月十七日乙酉。
当寓居湖南长沙周氏蜕园,为唐诗人刘蜕宅地。
生时祖母黄夫人以先生生值寅年,为取名寅恪(恪为兄弟间排行字)。
父三立,字伯严,号散原。
光绪十二年迸士,授吏部主事。
以侍父告归。
有散原诗集、散原文集。
母俞明诗,山阴俞明震恪士之妹。
能诗而擅鼓琴。
有《神雪馆诗集》(来刊)。
寅恪生时,值祖父宝箴赋闲侨居。
其年秋,始授湖北按察使。
蒋天枢先生曾以字请,陈先生语之日:“忆阐余初生时,适九十老人熊鹤村来,先祖拟以鹤寿字余,然此字未曾使用。
”蒋先生又从吕贞白处听说:闻诸彦通,先生字规庵。
但是陈寅恪本人并没有提及过。
生平以名行。
修水县旧名义宁州,学者或称义宁先生。
求学时代幼年居湘时,家人为聘湘人周大烈(字印昆)为塾师,光绪一十四年八月,祖父宝箴罢免湖南巡抚,家属也离湘返南昌。
当时陈寅恪九岁,则在私塾当甚短暂。
后来周印昆移家北京,兄师曾与周时有往还。
光绪十八年壬寅(1902),十三岁,随兄衡恪东渡日本留学。
嗣以假期归,又与兄隆恪同考取官费留日。
十七岁时以病回国疗养,次年插班考入吴淞复旦公学。
宣统元年(1909)夏,复旦公学毕业(时复旦公学相当高中程度,后迁校江湾,始办大学)。
时年二十岁。
秋,由亲友资助赴德,考入柏林大学。
1911年秋,入瑞士苏黎世大学。
l932年(民国元年)旧历春,以资用不给,由瑞士暂时归国。
曾晋谒父执夏曾佑。
次年春赴法,就读巴黎大学。
1914年(民国三年甲寅。
阳历八月,欧洲大战起。
)春,仍在巴黎大学,江西省教育司(即厅)司长符九铭电召回江西南昌,阅留德学生考卷。
并许补江西省留学官费。
l915年(民国四年乙卯)春,至京,曾短期任全国经界局局长蔡锷秘书。
时袁世凯方筹谋称帝,其《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文云:“忆洪宪称帝之日,余适旅居旧都,其时颂美袁氏功德者,极丑怪之奇观。
陈寅恪_四海无人对夕阳
“三不讲”教授一切都如社会学家预言的那样:伟大的人物几乎都有不凡的开端。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研究院聘请了四大导师,分别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
这三位都是大名鼎鼎,众望所归。
唯独第四位陈寅恪,在当时并不为世人所知。
提名陈寅恪的是梁启超,为此他还与清华校长曹云祥有过一番舌战。
曹云祥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吗?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自由之思想”。
这一1929年陈寅恪为王国维所作70多年后被后人郑重地刻在了他的墓碑上陈寅恪:四海无人对夕阳文/齐物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正因为梁启超的这番话,此刻正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刚满36岁。
梁启超的力荐或许是有些私心的,因为陈寅恪的祖父是曾任湖南巡抚的陈宝箴,他一向支持梁启超的主张,后受戊戌变法失败的牵连被朝廷革职。
陈家官场失意后,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成了著名诗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抗议日军直逼平津而义愤绝食、溘然长逝。
陈寅恪少时即博闻强记,后留学日、德、法、美、诸国,能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文字,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他在海外留学23年却不拿半个文凭,在他眼里那仅是一张废纸而已。
陈寅恪也没有考博,他后来说:“考博士并不难,但想到要在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而没时间学其他知识,就觉不值。
”1926年,陈寅恪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
和清华园里那些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不同,陈寅恪通常都穿着长袍,带着可以遮盖住耳朵的皮帽,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
不认识他的人,会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个书店来送书的老板。
因为四大导师中的梁启超是“南海圣人”康有为的弟子,王国维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读书顾问,于是陈寅恪在上课第一天就给学生们送了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关于国学人物陈寅恪介绍
关于国学人物陈寅恪介绍推荐文章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读书方法热度:追寻国学大师陈寅恪热度:宁折不弯的国学大师陈寅恪热度:关于一位搞笑国学大师-启功热度:史学大师陈寅恪--人生五痛伴终生热度:陈寅恪,江西修水人。
生于光绪十六年庚寅旧历五月十七日乙酉。
当寓居湖南长沙周氏蜕园,为唐诗人刘蜕宅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生平简介陈寅恪先生,江西修水人。
生于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旧历五月十七日乙酉。
当寓居湖南长沙周氏蜕园,为唐诗人刘蜕宅地。
生时祖母黄夫人以先生生值寅年,为取名寅恪(恪为兄弟间排行字)。
父三立,字伯严,号散原。
光绪十二年迸士,授吏部主事。
以侍父告归。
有散原诗集、散原文集。
母俞明诗,山阴俞明震恪士之妹。
能诗而擅鼓琴。
有《神雪馆诗集》(来刊)。
寅恪生时,值祖父宝箴赋闲侨居。
其年秋,始授湖北按察使。
蒋天枢先生曾以字请,陈先生语之日:“忆阐余初生时,适九十老人熊鹤村来,先祖拟以鹤寿字余,然此字未曾使用。
”蒋先生又从吕贞白处听说:闻诸彦通,先生字规庵。
但是陈寅恪本人并没有提及过。
生平以名行。
修水县旧名义宁州,学者或称义宁先生。
求学时代幼年居湘时,家人为聘湘人周大烈(字印昆)为塾师,光绪一十四年八月,祖父宝箴罢免湖南巡抚,家属也离湘返南昌。
当时陈寅恪九岁,则在私塾当甚短暂。
后来周印昆移家北京,兄师曾与周时有往还。
光绪十八年壬寅(1902),十三岁,随兄衡恪东渡日本留学。
嗣以假期归,又与兄隆恪同考取官费留日。
十七岁时以病回国疗养,次年插班考入吴淞复旦公学。
宣统元年(1909)夏,复旦公学毕业(时复旦公学相当高中程度,后迁校江湾,始办大学)。
时年二十岁。
秋,由亲友资助赴德,考入柏林大学。
1911年秋,入瑞士苏黎世大学。
l932年(民国元年)旧历春,以资用不给,由瑞士暂时归国。
曾晋谒父执夏曾佑。
次年春赴法,就读巴黎大学。
1914年(民国三年甲寅。
阳历八月,欧洲大战起。
)春,仍在巴黎大学,江西省教育司(即厅)司长符九铭电召回江西南昌,阅留德学生考卷。
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平介绍
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平介绍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诗人。
杰出的国学大师。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陈寅恪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陈寅恪生平简介陈寅恪,字鹤寿,江西九江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家、诗人,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之一,另三人为叶企孙、梅贻琦与潘光旦。
1890年,陈寅恪出生于湖南长沙,出身名门,其祖父陈宝箴曾担任过湖南巡抚,而他的父亲陈三立则是清末四公子之一,家学渊源,因此陈寅恪自小就大号了深厚的国学底子,且眼界扩及东西洋。
1902年,陈寅恪留学日本,后因足疾辍学回国,就读于上海复旦公学,之后又先后到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留学,在其深厚的国学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方文化,其见解多得推崇。
回国后的陈寅恪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任教。
1928年,陈寅恪在上海与唐筼结婚,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两人育有三个女儿,一生相濡以沫。
陈寅恪的代表作品有《柳如是别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等。
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陈寅恪遭到了残酷的折磨,而令其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诗文稿、书籍多被洗劫。
1969年,陈寅恪在广州去世,同年,其夫人也离开了人世。
陈寅恪轶事陈寅恪一直以来都被冠誉为“教授中的教授”,他在清华研究院任职期间,每堂课都座无虚席,连朱自清、吴宓如此的知名教授都一堂不落的旁听陈寅恪的课。
在清华园里至今还流传着关于陈寅恪经典名言与轶事。
陈寅恪的博学通识不仅受清华学子追崇,更是受当世名人教授的认可,他所授课的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宗教、历史、语言等各方面学术类科目皆有独到的研究与著述,陈寅恪曾在其课堂上立下了“四不讲”的规矩:“前人讲过的、近人讲过的、外国人讲过的、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皆不讲。
”随着陈寅恪的课堂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甚至教授的慕名而来,这个“四不讲”的规矩也在学界广为流传开来。
陈寅恪行事自有一派风格,往往不受常规拘束,不受舆论左右,1932年,清华大学组织新生入学考试,当时的国文系主任刘文典便邀请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国文考试代拟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陈寅恪,江西义宁人,1890年生于湖南长 沙,1969年卒于广州。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 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 位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
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 祖父陈宝箴是一位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曾任湖 南巡抚。
3
5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请他到已被 侵占的上海授课,被他拒绝。
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 极抗日却积极反共,使陈寅恪感到痛心。而此 时桂林的“御用文人”,劝他参加向蒋介石献 九鼎的荒唐活动,他遂作《癸未春日感赋》: “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以示 讽刺,表明他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心情及不屑 与阿谀者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
6
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 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 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 如朱自清、冯友兰、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 等都风雨无阻地听他的课。
陈寅恪讲学注意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对学生
只指导研究,从不点名,从无小考。就是大考,也只是
陈寅恪身出名门,学识过人,所以在清华任 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的熏陶 下,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哲 学典籍。
他曾留学日本、欧洲、美国等地长达十三年, 精通22种语言,了解西方文化,但他从国外带回 来的却是东方学。
他曾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 西大学、燕京大学、牛津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术 机构。
比起名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和价值,他 的整个生命都与他热爱的学术连在了一起。国难、家 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他为学问付出了一生,无悔无憾。
陈寅恪没有遗嘱,但他的学术成就却垂范着后世。 他留下的著作,无不烙刻着属于他的以学术为生命的 独特印记。
前路漫漫,历程已启。愿陈先生“独立之精神,自 由之思想”能始终伴我们前行。
依照学校规章举行,没有不及格的。他常说:“问答式的
笔试,不是考察学问的最好办法。”因此他要求学生写
短篇论文代替大考。他又强调:“做论文要有新资料或新
见解,如果资料和见解都没有什么可取,则做论文也没
有什么益处。
7
8
9
10
我的感悟
有人曾经问陈寅恪:“大家对你的名字叫法不一, 你为什么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他:“有这 个必要吗?”
4
陈寅恪在20年代倡导,为人治学当有 “独立之精 神,自由之思想”。
1953年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 长。他在《科学院的答复》里,提出了就任的两个条 件。第一:“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 不学习政治。”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 明书,以作挡箭牌。”并说:“其意是,毛公是政治 上的最高当局,刘公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 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看法,应从我之说。否则,就谈 不到学术研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