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对联世界,触摸文化精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入对联世界,触摸文化精髓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它涵盖了词汇、语法、修辞等多方面的知识,近几年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多次出现,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亮点,既弘扬了祖国的传统文化,让渐渐式微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一代人身上留有烙印,又从仿写的角度考察了学生的语言功底,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对联通常不超过十个字,但“已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之多方面”,用此种方式考察学生,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可以测验学生思想条理,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为教者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样式,并融进时代的个性,结出浓郁的有文化品位的硕果呢?

一、让学生自觉地走近对联

每年的寒假,学生都可以过上一个快快乐乐的春节,贴春联也成了喜庆佳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教师在放假布置寒假作业时,叫学生收集几幅有特色的春联,传统联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辞旧迎新的如:“老马识途,奋驾长车奔富路;银蛇献岁,昭苏万物舞东风”,“祥龙回首辞旧岁,金蛇起舞迎新春”,新春贺喜的如:“春色春光春似海,福天福地福如山”、“四海皆春春不老,九洲同乐乐无穷”等雅俗共赏的喜庆联让人过目难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生从民俗中感受对联的魅力,从而养成在生活中寻找题材,自创对联,这样对联就不再是高深的知识了,而变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文化佳肴。

二、把对联融进课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进一些对联知识的讲解,师生共同赏析一些有关的名联,进一步认识到对联中所包含的文化韵味,对课文的有关知识熟记于心,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增强语文课的知识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课文中找对联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主席用谢缙的一幅对联为主观主义者画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江泽民总书记在《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语重心长地用“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来鼓励青年学子投身到建设祖国的大潮中。通过对联可以了解文化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的诸葛亮;“香草还生三户地,湘流应识九歌心”的屈原;“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杜甫;“枫叶四弦歌,怅独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的白居易;“却怪武陵鱼,自洞口归来,把古今名人忙杀;欲寻澎泽宰,问田园何在,唯桃花流水依旧”的陶渊明;“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怨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司马迁;“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的鲁迅,这些对联帮助学生走进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感人的事迹和博大的情怀。教师调动学生的参与欲用对联的形式概括课文内容,评价

赏析作品,学生写出“足智多谋,吴用智取生辰纲;百密一疏,杨志误失金银担”的对联概括《智取生辰纲》主要情节,用“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尊,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来评价烛之武高超的游说技巧,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读写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向老师请教应对技巧,推敲字词,课间三五同窗咬文嚼字,炼字炼意,不知不觉中对联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语言训练的方式。

三、带领学生寻访历史名胜的名联

苏明拙政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一幅对仗工整的名联,还有济南千佛山趵突泉的名联“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二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巧用叠字和比喻;山海关孟姜女庙的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利用汉字的一字多义、同音假借的特点描画云彩时聚时散,潮水忽涨忽落,万千气象。还有苏轼题武昌黄鹤楼“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气势非凡。历览天下名联,触摸文化精髓,神秘悠远的知识就这样春风化雨,潜入学生的脑海。

当前的语文教学担负着创新教育的重任,创新的前提是挖掘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唯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所以还应搞一些有关对联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查阅有关书籍,上网下载有关资料,了解对联的起源、兴起、发展过程,进一步认识我国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化历史,自觉地继承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还可以组织“有奖征联”活动,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独特的民族情感,这样既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语言训练,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使学生对比较枯燥的文言知识、修辞手法、语法学产生兴趣,更能促使他们活学活用,在中国古老文化中畅然遨游,在语文天地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