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的教案_模板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57bfa4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c.png)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含反思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理解爸爸妈妈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
2.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懂得尊重和关心他人。
3.通过游戏和互动,增强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孩子理解爸爸妈妈对他们的重要性。
2.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图片或简单的PPT,展示爸爸妈妈为孩子们做的各种事情。
2.小组合作活动所需的材料准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问问题来导入,例如:“你们家有哪些人?他们都有什么工作?”引出“爸爸”和“妈妈”这两个词。
2.学习新课(10分钟)展示图片或PPT上的爸爸妈妈照片,让孩子们看到爸爸妈妈为他们做的事情,引导孩子们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然后让孩子分组,讨论并画出爸爸妈妈对他们的帮助。
3.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分发材料,让他们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例如根据图片或故事中的情节,描述爸爸妈妈的工作,并举例说明他们是如何帮助孩子们的。
4.展示成果(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成果,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或补充,增加互动性。
5.讨论反思(10分钟)老师引导孩子们回想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鼓励孩子们思考:我们如何回报爸爸妈妈的辛勤付出呢?6.延伸活动(15分钟)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例如制作一张感谢爸爸妈妈的贺卡或画一幅画,表达对他们的爱和感激之情。
7.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爸爸妈妈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常常表达对爸爸妈妈的关心和感谢。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围绕着爸爸妈妈的角色展开,通过图片、讨论和活动,让孩子深入理解并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
小组活动和展示成果的环节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促进了他们的口语表达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2)
![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2)](https://img.taocdn.com/s3/m/d78dcb6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a.png)
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在家中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哪些事情,如何成为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家务劳动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更好地与父母合作,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并掌握在家中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哪些事情,如何成为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2.教学难点: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培养他们的家务劳动意识。
三、教学准备:图片、PPT、小礼物、家庭作业任务单模板四、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家庭是什么,家庭成员有哪些,爸爸妈妈在家中负责哪些事情等。
2.讲授新知(约15分钟):a.展示图片和PPT,引导学生讨论在家中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哪些事情。
例如:整理房间、洗碗、扫地、帮忙照顾弟弟妹妹等。
b.通过图片和实物示范,教给学生如何做这些事情。
例如:如何整理房间、如何洗碗等。
3.活动探究(约20分钟):a.分小组,让学生们制定一个家庭作业任务单模板,并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单。
b.每个小组选择负责其中一个家务任务,制作任务单并在教室门旁边挂出来。
4.小结(约5分钟):请几位同学汇报他们设计的任务单模板,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课堂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实践这些家务任务,并在下一节课分享自己的经验。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对于如何成为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实施任务单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动手,形成了良好的家庭氛围,达到了教学目标。
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教案
![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41408102768e9950e7383b.png)
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教课方案【篇一:《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课方案设计】一、教课内容:长春版语文教材第六册第九板块习作《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教课目的:1、经过实践,叙述和习作练习,使学生传神地感受到父亲母亲在各个方面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领会到父亲母亲的辛勤,唤起学生对父亲母亲的感谢及关爱之情。
2、要把自己帮助爸爸、妈妈做的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写清楚。
3、在习作中,要指导学生重视描绘自己在为父亲母亲做事进度和感觉。
三、教课重、难点:在习作中重视描绘自己在为父亲母亲做事进度和感觉。
四、教课预备:在习作前,教师要部署学生回家帮助爸爸、妈妈做事情的活动。
部署时,要激起学生做事情的喜好,使学生知晓帮助爸爸妈妈做事情是自己长大的表现,防止为了习作而进行活动。
五、教课进度:(一)、课文引进。
同学们,谁还记得在《妈妈的爱》一课,出示课文,指一位学生读文,问:同学们能够感受到什么呢?是的,从小到此刻,我们的爸爸给过我们好多无微不至的关心,为我们付出了好多的血汗。
此刻我们已长大了,我们也能够关心我们的父亲母亲,我们应当如何关心、帮助他们呢?(板书课题: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二)、表达互换。
1、同学们都为自己的父亲母亲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节课我们就把你们为自己的父亲母亲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说给大家听。
2、小组内互换:1)、说一说你为父亲母亲做了什么事?3)、接受了你的帮助后,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反应呢?4)、看到父亲母亲的感人后,你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呢?3、报告,教师相机指导。
4、互相评论,谁说的好,幸亏哪?(三)、出示例文。
1、有一个同学,他在为礼拜天的时候也为他的妈妈做了一件事,并把他写了下来,我们一同看一看他是如何写的吧:出示《我帮妈妈洗头》例文2、作文读完了,同学们认为他写的如何样?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论:1)洗头的进度有无求情楚?2)有无“我”在洗头进度中的感觉?3)有无写出爸爸妈妈的反响?4)是不是写出我对这件事的感觉?(四)、学生落笔。
《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的教案
![《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bd23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3.png)
《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的教案教案名称:《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学目标:1.了解孩子在家庭中可以做的一些家务活动。
2.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3.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4.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让孩子认识到家庭中的家务活动是每个成员的责任。
2.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家务活动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3.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海报纸和彩色笔。
2.家务活动图片或实物。
3.奖励小礼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孩子回想一下平时在家都需要做哪些家务活动。
2.提问:你在家都有哪些责任?3.引导孩子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家中承担的家务活动。
二、呈现(10分钟)1.展示海报纸,并在上面写下“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2.指引孩子观察海报并解释活动的目标和意义。
3.使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的家务活动。
4.介绍每一项家务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三、讨论(15分钟)1.引导孩子回忆每个家务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做家务活动?3.鼓励孩子分享自己对家务活动的理解和体会。
4.组织小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四、角色扮演(20分钟)1.组织孩子分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家庭成员。
2.让孩子在小组中讨论,分配相关的家务活动给各自的角色扮演者。
3.引导他们模拟在家中完成这些家务活动的场景。
五、制作海报(20分钟)1.给每个小组提供海报纸和彩色笔。
2.让他们一起设计并制作“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海报。
3.鼓励他们用图片和文字表达每个家庭成员应该承担的家务活动。
六、分享(15分钟)1.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海报,并陈述他们的理解和体会。
2.引导其他小组提问或分享自己对海报的看法。
3.表扬每个小组的努力与创意,并给予小礼物作为奖励。
七、总结与展望(10分钟)1.汇总讨论结果,总结家务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在未来继续成为做爸爸和妈妈的小帮手。
3.鼓励孩子继续参与家务活动,并提醒他们可以随时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和指导。
2024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2024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https://img.taocdn.com/s3/m/4404e26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1.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一、教案背景在幼儿园中班社会教育课程中,通过家庭教育话题的学习,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家庭的结构和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庭责任意识。
本次教案以“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为主题,通过情境体验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家庭角色和责任,并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家庭中爸爸、妈妈的角色和责任。
2.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在家庭中扮演小帮手的角色。
3.提高幼儿的协作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商,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内容1.家庭中不同成员的角色与责任2.爸爸和妈妈的重要性3.儿童如何成为家庭小帮手四、教学准备1.教案材料准备:讲义、图片、故事书等2.角色扮演道具:家庭成员角色扮演服装、道具等3.音乐、游戏等辅助教学工具五、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节:身边的小帮手1.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讲述家庭中爸爸、妈妈的角色和责任。
2.角色扮演:邀请幼儿分组扮演家庭成员,互相描述自己在家中担当的角色和责任。
第二节:我也是小帮手1.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内讨论如何成为家庭中的小帮手,可以设计小游戏或情境体验。
2.分享与总结: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分享在家中扮演小帮手的想法和实践。
六、教学延伸1.家庭谈话日记:鼓励幼儿与家人交流,记录自己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反思。
2.家庭作业:设计一些简单的家庭任务,让幼儿在家中实践成为小帮手的表现。
七、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2.听取家长反馈:通过家长会等渠道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变化。
3.定期进行评估和反思,优化教学方案。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的教学将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家庭角色认知和责任意识,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社会发展的融合,为幼儿的全面成长奠定基础。
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https://img.taocdn.com/s3/m/8ad718a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7.png)
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和互动。
2. 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和参与家务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和互动。
2.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责任感和参与家务的意义。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图片资料。
2. 分工合作的示例物品或图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中的家务事务,问他们家里是谁做哪些家务,如妈妈做饭、爸爸带孩子、孩子整理房间等。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中的经验和困惑。
Step 2: 创设情境通过PPT或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一些家务工具、家务活动、家庭成员的照片等,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家庭成员在家中的分工合作和互动。
Step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份示例物品或图片,并要求他们讨论并描述这个家务工具在家庭中的作用,以及他们认为哪个家庭成员可能会使用它。
Step 4: 介绍案例请几个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整个班级共同总结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分工合作和互动的意义。
Step 5: 合作探究给学生几个小组,要求他们合作完成一项家务任务,例如打扫教室、整理书籍、摆放物品等。
教师可以给予合理的时间限制,并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Step 6: 分享讨论请几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合作完成的家务任务情况,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和互动对于家庭和个人的重要性。
Step 7: 总结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总结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和互动的意义,鼓励学生在家庭中承担责任,参与家务,促进家庭和谐。
Step 8: 作业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和记录自己家庭成员的分工合作和互动情况,并思考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
Step 9: 拓展活动请学生编写一份家庭活动计划表,包括每个家庭成员每天完成的家务事项,并讨论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Step 10: 总结反思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实际理解和掌握程度,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参与家务活动,从小事做起,促进家庭和谐。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https://img.taocdn.com/s3/m/4946ac2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1.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中意家庭生活的情感,增强幼儿对家庭的归属感和归属责任感。
2.认知目标:通过参与家务劳动活动,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操作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二、教学重点1.培养幼儿对家庭生活的情感,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和归属责任感。
2.通过参与家务劳动活动,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幼儿书籍、家庭角色扮演道具、图片、家务劳动道具等。
2.场地准备:教室内外、家庭角色扮演区域。
四、教学过程1.活动导入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我是爸妈小帮手》,鼓励幼儿分享一下自己在家中起到的小帮手的角色和责任。
2.情境创设教师展示一本关于家庭生活的图画书,呈现一段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场景。
教师带领幼儿看图,引导幼儿描述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引发幼儿对家庭的情感共鸣。
3.角色扮演教师准备一些家庭角色扮演道具,如厨师帽、扫帚、刷子等。
教师引导幼儿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家庭角色,并分发相应的道具给每个幼儿。
幼儿小组合作,展示不同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并进行角色扮演,模仿爸爸妈妈的动作和语言,体验家庭成员的角色。
4.家务劳动体验教师安排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活动,如扫地、洗菜、叠衣服等。
教师引导幼儿依次体验这些家务劳动活动,并对他们的劳动进行肯定和鼓励。
在体验过程中,鼓励幼儿相互帮助、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合作意识。
5.反思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幼儿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鼓励幼儿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家庭生活中,成为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6.课堂延伸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参与家务劳动,并在下一堂课分享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和责任。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的角色扮演表现,是否能准确模仿家庭成员的动作和语言。
关于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班会教案4篇
![关于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班会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6abe5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1.png)
关于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班会教案4篇关于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班会教案4篇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
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班会教案该怎么写?以下为您整理的教案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班会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班会教案【篇1】主题活动:——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活动目的:引导幼儿在了解爸爸妈妈工作辛苦的同时设法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进一步提高幼儿劳动能力。
环境创设:操作所需的碗、杯子、被子、衣物等等。
活动流程:引入——幼儿尝试操作——展开竞赛——延伸一、引入出示一些操作的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二、幼儿尝试操作幼儿可自由的来进行劳动操作展示,把自己会做的事演示给大家看,争做“能干的小帮手”,如:叠衣物、发筷子、分碗、擦桌子。
三、展开竞赛组织幼儿分组进行竞赛活动,比比谁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四、延伸颁奖仪式,分发奖品。
中班主题活动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案刀豆文库为你整合推荐8篇中班主题活动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中班主题活动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案中班主题活动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中班主题活动:学做大人的小帮手_中班主题教案刀豆文库为你整合推荐8篇中班主题活动:学做大人的小帮手_中班主题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中班主题活动:学做大人的小帮手_中班主题教案中班主题活动:学做大人的小帮手_中班主题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案《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案一、教学内容:长春版语文教材第六册第九板块习作《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https://img.taocdn.com/s3/m/2400c31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4.png)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幼儿园中班的社会教育课程,通过探究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以及家务劳动,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幼儿的生活技能。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了解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能够认识家务劳动的重要性,理解家政工人的职责。
3.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如自己穿衣、码放玩具等。
能力目标1.增强幼儿的自理能力,提升生活技能。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的爱家意识和责任感,增强家庭意识。
2.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内容1.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认识不同类型的家庭,探究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了解家长对孩子的爱和期望。
2.家务劳动:介绍家务劳动的种类,职责和重要性,通过模拟家务劳动活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3.生活技能:引导幼儿自己穿衣和整理玩具。
方法1.通过教师讲述、图片展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家庭中不同的亲子关系,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2.安排家务劳动环节,让幼儿了解常见的家务劳动和职责,参与家务劳动活动,行动起来。
3.在幼儿之间开展单项比赛、小组比赛,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
四、教学流程预习环节观看家庭相册,家长亲子照片,听家长的讲述,认识不同的家庭。
活动环节1.家务劳动环节:让幼儿尝试擦桌子、帮忙坐桶、疏通水槽、派发杯子等家务劳动活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实践能力。
2.生活技能环节:让幼儿根据教师指导自己穿衣和整理玩具。
结束环节综合幼儿的发表的意见、书写的总结、课堂的回顾,再次强调家庭的温馨和亲情。
五、教学资源及用具1.图片展示:家庭亲子照片、家务劳动图片。
2.家务劳动用具:垃圾桶、抹布、水桶、拖把等。
3.教具:服饰衣物、玩具等。
六、教学评价通过教学中的家庭亲子照片、家务劳动图片、玩具、服饰等多种资源的运用,对幼儿进行观察和评价,如:回收玩具、张罗桌椅等家务劳动情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https://img.taocdn.com/s3/m/f9735f7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08.png)
一、活动目标:1. 了解父母的日常生活,知道父母在家庭中的付出。
2. 培养幼儿热爱父母,愿意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的情感。
3. 学习简单的家务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体验亲子互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 家长事先录制一段视频,展示日常生活中做家务的场景。
2. 准备家务卡片、奖励贴纸等。
3. 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氛围。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播放家长事先录制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视频中父母做的家务。
2. 讨论: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对家务劳动的看法,以及愿意为父母做哪些家务。
3. 学习家务技能:教师出示家务卡片,讲解并演示家务操作步骤,引导幼儿学习。
4. 亲子互动:邀请家长参与,与幼儿一起完成一项家务任务,如收拾玩具、叠衣服等。
5. 总结:引导幼儿谈谈参与家务劳动的感受,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家长在家鼓励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共同完成家务任务。
2. 环境创设:在班级设置“家务角”,展示幼儿参与家务的成果。
3. 区域活动:设置“家庭角色扮演”区域,让幼儿扮演父母,体验家务劳动。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务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2. 关注幼儿在亲子互动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理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参与家务的情况。
4. 通过班级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到的生活技能。
六、活动目标:1. 增进幼儿对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互相帮助的理解。
2. 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激发他们主动为家庭做贡献的意愿。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活动准备:1. 准备家庭成员角色扮演头饰。
2. 准备家务任务清单和家务工作服。
3. 准备家庭场景布置材料,如家具模型、玩具等。
4. 准备记录幼儿家务表现的表格。
八、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或故事引入主题,让幼儿讨论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帮助。
幼儿园中班社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e46105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d.png)
幼儿园中班社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到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互助意识。
3.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
4.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探讨干家务的重要性,认识家庭成员在生活中的作用。
2.学习家务技能,例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3.小组合作,分工合作,完成家务任务。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家务清单,如扫地、拖地、擦窗户、收拾玩具等。
2.家长提前协助布置好教室,确保教室环境干净整洁。
3.学生准备清单,并穿戴合适的劳动服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家务清单,让幼儿了解家务的范围和重要性,并通过图片形式认识各种清洁工具。
2.教师与幼儿进行讨论,询问幼儿对于家务的看法和家庭中自己的角色与责任,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让幼儿模拟完成家务任务,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由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进行模仿,体验家务劳动的过程,了解家务的困难与技巧。
第二课时1.教师安排幼儿进行小组合作,结成3—4人一组,让每组挑选一项家务任务进行分工合作。
2.要求每位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到家务操作中,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
3.教师在每个小组中巡视督导,及时纠正和指导,鼓励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劳动技能和独立生活能力。
第三课时1.在第二次课程的基础上,教师让每个小组编排一个小节目,介绍家务任务和家庭中成员的角色与责任。
2.通过小组合作和小节目演出,让幼儿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提高了解家庭成员和沟通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爸爸妈妈的小帮手》这一教学主题,幼儿对家庭成员的了解更加深入,认识到了家庭成员在生活中的作用,也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1.幼儿对家务劳动的热情因不同的任务而产生差异,比如,擦地和洗衣服任务的参与度明显不同,有的孩子不愿意去接触“脏活儿”,这就需要老师在后续的教学中调整家务任务,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
中班优秀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2篇
![中班优秀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03130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7.png)
中班优秀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2) 中班优秀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2)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爸爸妈妈的小帮手》适用年级:中班教案时长:2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家庭生活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准备:1. 家庭生活相关的图片和故事书籍。
2. 家庭生活相关的工具和材料,如扫帚、抹布、盆子、肥皂水等。
3. 绘本《小小家务员》和《我爱洗碗》。
教学活动:活动一:分享家庭生活的故事(20分钟)1.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家里做过什么事情,或者爸爸妈妈让他们帮忙做过的事情。
2. 教师出示相关的图片和故事书籍,介绍家庭生活的常见事务,如扫地、洗衣、洗碗等,并与幼儿进行互动讨论。
活动二:角色扮演家务活动(30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家务活动,如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等。
2. 教师将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准备好,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
3. 幼儿团队合作完成家务活动,并在完成后进行小结和分享。
4.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家务活动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里的责任。
活动三:制作家务活动的小帮手标志(30分钟)1.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家务活动,如扫地、擦桌子、洗碗等。
2. 教师将相应的家务活动的图案打印出来,让幼儿用彩色纸、颜色笔等装饰和涂色。
3. 幼儿设计自己的小帮手标志,放在家里相应的地方,以提醒自己和家人。
活动四:绘本故事《小小家务员》分享(20分钟)1. 教师给幼儿讲述绘本故事《小小家务员》,引导幼儿认识到做家务对家庭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做家务的经验和感受,以及他们对家务活动的态度和想法。
活动五:绘本故事《我爱洗碗》分享(20分钟)1. 教师给幼儿讲述绘本故事《我爱洗碗》,引导幼儿认识到做家务可以带来成就感和快乐感。
2. 教师和幼儿一起分享自己喜欢和不喜欢做的家务活动,并讨论原因。
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https://img.taocdn.com/s3/m/203af45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4.png)
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一、教案背景
年龄段:3-4岁主题: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教学目标
•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是自己的重要帮手;
•能够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几幅插画,展示爸爸和妈妈在家中做的事情;
•爸爸和妈妈的道具(比如工具箱,购物袋等);
•教室中设置家居角。
四、教学内容
1. 导入
•让孩子们观察插画,谈谈图片中爸爸、妈妈在做什么工作,为孩子引入话题。
2. 正式教学
•介绍“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主题,讨论爸爸和妈妈在家中做的工作,如做饭、洗衣服等。
3. 游戏互动
•分组模拟家庭场景,在角色游戏中让孩子们扮演爸爸、妈妈、孩子等角色,体会家庭内部成员的作用。
4. 感恩互动
•让孩子们用画或手工制作一份小礼物,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
5. 活动结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孩子们在家中主动帮助爸爸妈妈,成为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孩子们尊重父母的辛劳和付出,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和珍惜家庭的意识。
六、延伸活动
•观看与家庭、父母有关的动画片或小故事;
•家庭联欢活动,邀请家长参与;
•与孩子讨论如何在家中照顾和关爱彼此。
以上是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的教学内容,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中班社会教案范文《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中班社会教案范文《爸爸妈妈的小帮手》](https://img.taocdn.com/s3/m/8824ba6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b.png)
《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和生活,感受父母的辛劳。
2.培养幼儿关心父母、热爱劳动的情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了解父母的工作和生活。
2.学习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
3.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父母的工作和生活,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准备1.课件:父母工作场景图片、家务劳动视频。
2.实物:扫把、拖把、抹布等。
3.环节一:歌曲导入五、教学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父母的歌曲,如《我的好妈妈》。
2.教师引导幼儿谈谈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引入课题。
环节二:了解父母工作1.教师出示父母工作场景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父母的工作内容。
2.教师简要介绍父母的工作,让幼儿了解父母的辛劳。
环节三:家务劳动体验1.教师播放家务劳动视频,让幼儿观看并说出视频中的家务劳动。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家务劳动体验,如扫地、拖地、擦桌子等。
3.教师引导幼儿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家务劳动。
环节四:表达感激之情1.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家务劳动中的感受,让幼儿感受到父母的辛劳。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如制作一张感谢卡、一幅画等,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讲述对父母的感谢。
2.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反思,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六、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在家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2.环境创设: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教室环境,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幼儿了解父母的工作和生活,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让幼儿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参与互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礼仪活动方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幼儿园礼仪活动方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https://img.taocdn.com/s3/m/396c5b8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3.png)
幼儿园礼仪活动方案《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尊重和理解父母的辛勤工作,增强他们的感恩之心。
2. 让幼儿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家庭生活礼仪和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基本技能。
3. 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父母的日常工作介绍:让幼儿了解父母每天的工作内容和辛苦之处。
2. 家庭生活礼仪学习:如用餐礼仪、待人接物的礼貌用语等。
3. 做家务的基本技能教学:如整理玩具、摆餐具、擦桌子等。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者故事书籍,以便于讲解父母的日常工作。
2. 准备一些简单的家务工具,如小扫帚、抹布、儿童餐具等。
3. 设计一些模拟家务活动的游戏,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1. 引导幼儿讨论和分享自己对父母工作的认识,然后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进一步介绍父母的日常工作。
2. 教授家庭生活礼仪,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实践练习。
3. 分步讲解并演示做家务的基本技能,然后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实践所学的家务技能,成为父母的小帮手。
同时,可以定期在班级中开展“我是小帮手”分享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务经验,互相学习和鼓励。
教学总结: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幼儿作为父母的小帮手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家庭生活礼仪和做家务技能的意义。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实践操作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家庭生活礼仪和做家务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3. 在“我是小帮手”分享活动中,通过幼儿的分享和互动,进一步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是爸妈的小帮手》及教学反思(五篇范例)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是爸妈的小帮手》及教学反思(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5ceec75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0.png)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是爸妈的小帮手》及教学反思(五篇范例)第一篇: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是爸妈的小帮手》及教学反思《小班主题教案《我是爸妈的小帮手》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主题教案《我是爸妈的小帮手》含反思!活动目标:1、学念儿歌,知道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体验做小帮手的快乐。
活动准备:收集在家学当爸爸妈妈小帮手的记录资料。
活动过程:1、交流“我当爸爸妈妈小帮手”的体验。
“平时在家那些事情你是自己做的?”“你会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爸爸妈妈是如何评价你的?”2、理解、体验。
(1)教师示范,幼儿欣赏:“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的?”“为什么要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2)示范欣赏,“屈,老师.教,案,网”重点要求幼儿听清楚是怎样当爸爸妈妈的小助手的。
“我帮妈妈做了什么事情?”“我帮爸爸做了什么事情?”“你从那里听出爸爸妈妈很喜欢小帮手的?”(3)幼儿学念儿歌。
可以采取轻声跟念、接龙念儿歌等形式学习。
3、内化迁移。
“儿歌里的小朋友帮爸爸妈妈做的这些事情你们都会做吗?请你学一学。
”教学反思:生活琐事是孩子们每天都会碰到的,很多不起眼的琐事都有着很大的教育潜力。
小班幼儿可塑性很强,他们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都是完全能够进行教育的,对幼儿行为习惯教育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职责。
老师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时候,和家长们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幼儿在家时,家长可以让幼儿做一些简单家务,一方面让他们体会劳动是光荣的。
另一方面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相互结合,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教育孩子,才能够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小班主题教案《我是爸妈的小帮手》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908字。
第二篇: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及教学反思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激发关心、热爱爸爸妈妈的美好情感,使幼儿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社会《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教案吧。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爸爸妈妈小帮手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爸爸妈妈小帮手](https://img.taocdn.com/s3/m/f331ae3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5.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爸爸妈妈小帮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爱我家》,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家庭成员的职责,学会感恩父母,培养幼儿做家务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家庭成员各自的职责,理解父母为家庭付出的辛劳。
2. 学会感恩父母,愿意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感恩。
重点:培养幼儿做家务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家庭成员图片、家务劳动卡片。
学具:小扫把、小拖把、小碗、小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家庭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的职责。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位幼儿扮演爸爸妈妈,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恩。
3. 互动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帮助父母做家务,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家务劳动卡片,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家务,并尝试动手操作。
5. 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项家务劳动,进行实际操作,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最好。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我是爸爸妈妈小帮手2. 内容:家庭成员职责学会感恩做家务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今天我帮忙请幼儿回家后,帮助父母完成一项家务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幼儿完成情况,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评价)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理解父母辛劳和做家务方面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感恩。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做家务的意识和能力。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小组活动。
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教案
![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9b204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c.png)
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案
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技能。
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
教学过程:
1.导言本期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做父母
的小帮手。
2、问题1、你经常在家做家务吗? 2、力所能及的家务
事例。
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得费了好大劲,我还挺开心的,可是妈妈看到了,就责怪她说:玻璃不干净,不让你干,不干了,专心学习就好了。
讨论:(1)小华和他妈妈做的对吗? (2)
不对的时候怎么办?四、小品的具体内容:奶奶在打扫卫生。
喝一杯。
奶奶连忙说:好,我马上给你拿。
讨论:小刚做的对吗?他出什么事了?他应该怎么做? ()
2、五芳正在和孩子们玩耍。
奶奶让她做酱油,她没有。
()
3、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小红一个人做饭。
()
4、刘丽开心的时候,就帮妈妈做家务,不开心的时候就
不干了。
()
5、宋佳喜欢在课堂上工作,却在家里辞职了。
()
6、学生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感觉如何?
7.比赛
1、组织书包比赛;
2.选择学生分组参加烹饪比赛;一组:柿子加糖;第二组:黄瓜凉菜;第三组:炒鸡蛋。
8、总结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在家应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9、教学后记班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并决心经常做,并且做好。
板书设计:做家务的高手主动做家务。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1)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1)](https://img.taocdn.com/s3/m/c4aa1d4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13.png)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家庭小帮手》,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家庭中的基本劳动,学习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关心家庭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庭劳动的意义,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2. 培养幼儿独立完成简单家务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责任感。
3.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做家务,培养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家庭劳动的意义,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家务劳动工具等。
学具:小扫把、小拖把、小盆子、小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通过PPT展示家庭生活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在家庭中能做哪些劳动。
(2)邀请几名幼儿上台演示,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做小帮手的事情。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家庭劳动的意义,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2)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擦桌子、整理床铺等。
(3)邀请幼儿示范并讲解操作步骤,引导其他幼儿学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务劳动进行实践操作。
(2)教师在旁观察,指导幼儿正确、安全地完成家务。
(2)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我是爸妈小帮手》2. 内容:(1)家庭劳动的意义(2)简单的家务劳动:扫地、擦桌子、整理床铺等(3)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家务劳动,记录下来并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2. 答案:根据幼儿实际完成的家务劳动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学会了做家务,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关爱家人的意识。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家庭劳动的意义,避免让幼儿产生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交流
你愿意把你的作品读给大家欣赏一下吗?
(春天,来啦,柳树,绿啦/发芽啦,
冰雪,化啦,小草,长高啦/绿啦,
雷声,响啦,小鸟,叫啦,
小河,动啦,桃花,开啦/红了,
春天,来啦,小朋友去玩耍啦/上学啦!)
三、画春天
小朋友们把春天写得可真美,接下来我们一起动动画笔,可以根据诗的内容,把你眼中美丽的春天画下来。我们来办一场“春天在我眼中”作品展示会。
2、原来种树要做这么多工作,那么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吗?
(我们应该先挖坑,再扶苗,然后填土,再然后抬水,最后浇水)
课件出示种树的过程
四、认识泥土
1、小树的成活、成长离不开什么?
(水、土壤、空气……)
那么就让我们先来认识小树生长的摇篮——泥土。
认识一样东西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
(看、摸、闻)
2、那么现在就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玩玩这些泥土,说说你的发现
(1)、用最最好听的声音,自己把这首诗读一读。
(生自由练读)
(2)谁能来读给我们听一听
(指名读)
(3)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齐读)
4、你发挥想象力,想想春天究竟说了什么话。
(预设1:春天到啦,冰雪快溶化吧,化成甜甜的水让小苗喝个饱。
预设2:春天到啦,花儿快张开笑脸吧,蜜蜂要来采蜜啦!……)
5、学习儿歌《和春天捉迷藏》
1、做观察准备
你知道什么叫观察吗?
观察有很多方法,看是一种,你还知道什么?
(看、听、闻、尝、摸)
2、找春天
接下来让我们带上这五件观察法宝到校园里找春天。
(将学生带到操场上,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去寻找春天)
3、汇报
你找到春天了吗?你发现了什么?
(春天到了,燕子飞回来了;
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开了;
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
2、小组内交流:
1)、说一说你为父母做了什么事?
2)、你在为爸爸妈妈做事情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3)、接受了你的帮助后,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反映呢?
4)、看到父母的感动后,你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3、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4、互相评价,谁说的好,好在哪?
(三)、出示例文。
1、有一个同学,他在为星期天的时候也为他的妈妈做了一件事,并把他写了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他是怎么写的吧:
课前准备:课件、每个小组一份泥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春天来了,我们的身边发生了什么变化?
(公园、马路、校园都变绿了,小动物们又开始活跃起来了……)
是呀,整个城市都生机勃勃的,我们的校园也热闹起来了,(课件出示春天来临的图片)让我们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图上的小朋友在种树,他们有的在提水,有的在填土,有的在挖坑,还有的在给花浇水……)
1、同学们都为自己的父母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节课我们就把你们为自己的父母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说给大家听。
2、小组内交流:
1)、说一说你为父母做了什么事?
2)、你在为爸爸妈妈做事情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3)、接受了你的帮助后,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反映呢?
4)、看到父母的感动后,你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的教案_模板
《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
长春版语文教材第六册第九板块习作《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讲述以及习作训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在各个方面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唤起学生对父母的感谢及关爱之情。
2、要把自己帮助爸爸、妈妈做的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写清楚。
二、揭题
看到图上的小朋友干得热火朝天,小朋友们羡慕他们吗,在我们的课上,让我们也来动手种一棵小树,和小树一起长大。
(课件出示课题)
三、明白种树的基本步骤
1、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些什么呢?
(可引导小朋友由远及近地观察图片,说出小朋友在做的事:有两个小朋友在抬水,在他们的旁边有两个小朋友在给花浇水,图的中间有两个小朋友在给树填土,近处有两个小朋友在扶苗,还有一个小朋友在挖坑。学生说到时可板书这些步骤)
2、热爱大自然能主动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的特征,对自然现象有探究欲,对动植物充满爱心。
3、认识泥土,玩玩泥土,学习用多种感官了解事物的特性。
4、知道春天是植树绿化的大好时光,初步了解植树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重点:用多种感官了解事物的特性
观察春天的特征,对自然现象有探究欲
教学难点:用多种感官了解事物的特性
是的,从小到现在,我们的爸爸给过我们许多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也可以关心我们的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关心、帮助他们呢?(板书课题: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表达交流。
1、同学们都为自己的父母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节课我们就把你们为自己的父母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说给大家听。
1学习儿歌,认识春天的特征。
2主动观察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变化。
3涂涂画画,读读诵诵,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春天带来的生机勃勃。
2、观察大自然变化的过程中认识春天的特征。
3、学习儿歌,知道春天动植物的变化,人们衣着的变化。
教学重点: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春天带来的生机勃勃。
三、教学重、难点:
在习作中注重描写自己在为父母做事过程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
在习作前,教师要布置学生回家帮助爸爸、妈妈做事情的活动。布置时,要激发学生做事情的兴趣,使学生懂得帮助爸爸妈妈做事情是自己长大的表现,避免为了习作而进行活动。
五、教学过程:
(一)、课文引入。
同学们,谁还记得在《妈妈的爱》一课,出示课文,指一名学生读文,问:同学们可以感受到什么呢?
1、自由创作
2、我们来交流交流,评一评谁创作的春天最美。
(个人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四、总结
我们通过说春天、找春天、唱春天、画春天,小朋友们肯定已经和春天交上朋友了,你想对春天说些什么吗?
(春天,你真美!
春天,我真喜欢你!……)
2和小树一起长大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用春天主动了解春天的特征,体会春天带来的勃勃生机。
(一)、课文引入。
同学们,谁还记得在《妈妈的爱》一课,出示课文,指一名学生读文,问:同学们可以感受到什么呢?
是的,从小到现在,我们的爸爸给过我们许多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也可以关心我们的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关心、帮助他们呢?(板书课题: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表达交流。
(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玩、发现,教师巡回指导)
3、玩好了泥土,小朋友一定有很多发现,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闻:泥土是香香的
摸:泥土是软软的
看:泥土是黑黑的
……)
4、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吧
(学生记录自己的发现)
五、总结、布置作业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用我们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双手认识了泥土,大家在玩泥土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吗,是不是已经在想象种树的快乐情景了呢?回去以后,请每个小组准备好一课小树苗,下节课我们就来种一种。
教学难点:在观察大自然变化的过程中认识春天的特征。
课前准备:歌曲《春天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小朋友们,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新的春天又到来了,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里,暖暖的风,细细的雨,滋润了大地,唤醒了沉睡一冬的花草树木。太阳渐渐朗润,阳光渐渐明媚,鸟儿开始歌唱,大自然中的万物演奏着春天的圆舞曲。在上课之前,请你竖起小耳朵,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请你边听边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可以看出同学们真的长大了,懂事了,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并都愿意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偶尔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能不能坚持下来,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到是吗?作文可以在下节课继续完成和修改,然后读给你的父母听。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1春天说了什么
教学目的:
(西湖边的柳树发芽了,桃花开了……)
我们找到了春天,小朋友们想不想用美好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呢,让我们来试试吧!
二、写春天
1、填诗
春天给你留下最美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花点缀在绿草上特别美……)
(出示〈春天的歌〉)这是一位小朋友没有完成的春天多美的作品,请同桌讨论,一起完成。等一会我们就要来一场比赛,看看哪个小朋友填的词最美。
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玩捉迷藏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念一首有趣的儿歌:《和春天捉迷藏》(生表演)
(1)、用最最好听的声音,自己把这首诗读一读。
(生自由练读)
(2)谁能来给我们加上动作,表演一下
(指名表演)
(3)我们一起来做着动作念一念吧
(齐读)
三、找春天
春天到了,一走进校园,我们就看到校园里嫩绿的小草,黄色的花儿,还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可是春姑娘在和我们捉迷藏,我们一起去找找她吧!
五、课外延伸
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到户外去找找春天。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言语间来体会春天的美和生机勃勃
2、通过填写春天的歌巩固对于春天特征的认识
3、能
教学重点:通过填写春天的歌巩固对于春天特征的认识
用画的形式来展示春天
教学难点:用画的形式来展示春天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次布置了让大家去户外找春天,观察春天,你能来说说你在哪儿找到了春天吗?
3、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4、互相评价,谁说的好,好在哪?
(三)、出示例文。
1、有一个同学,他在为星期天的时候也为他的妈妈做了一件事,并把他写了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他是怎么写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