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总是预报的不准确
“天气预报是不准的”的神回复?
龙源期刊网 “天气预报是不准的”的神回复?作者:张田勘来源:《科学导报》2020年第29期日前有网友称,早上如常刷天气预报,结果被中央气象台的一番操作惊呆了,中央气象台官微居然明确表示:“天气预报是不准的!”为何中央气象台不维护自己的权威性?事情起因是,上个月,一位演员发微博说自己出海玩帆板遭遇台风遇险,还好人没事。
有部分网友留言:台风没被预测到,是中央气象台的重大失职。
但经查,这并不是台风,只是一种强对流天气。
于是,中央气象台发长文回应,解释了天气预报为何不百分百保准,有特殊需求建议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临近天气预报,同时学会看气象雷达图,相信科学。
网友留言的剑拔弩张,被中央气象台的回应巧妙化解。
中央氣象台不像过去那样以权威部门自居,摆出一副神圣不可质疑的面孔,而是承认天气预报并不全准,又尊重了对方需求,用科学理论、证据来解释如何看待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
政务微博,又向生动和有趣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心理和感知上指出天气预报和其他一些预报的准确度,有一种定向思维的局限性。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天气预报就是要准,否则没有预报的必要。
而准确的预报在人们看来是理所当然,反过来,不准确的天气预报,在人们看来就是气象预报部门的失职,将局部的不准确扩大和上升为大部分甚至全部的不准确。
所有的预报都不会是百分之百的准确,这是一个常识。
但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预报天气的技术手段日益先进,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会大大上升。
这从天气预报的发展中可以看出。
我们现在采用高分辨率运行模型,并在预测中输入多个变量,处理更多的涉及天气的相关数据,创建更精确的大气图表,做到最接近于实际的预测。
即便如此,天气预报领域既有蝴蝶效应,在大气中还有2×1044的分子在随机运动,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预报。
因此,在对待天气预报上,公众一是要有平常心,二是在追求更高准确性的时候,需要多做一些功课。
例如中央气象台提出的,看临近天气预报和学会看气象雷达图。
关于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思考及建议
农家参谋农业气象-160-NONG JIA CAN MOU关于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思考及建议拓砚军(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气象局,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摘 要】目前我国气象现代化的长足发展和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将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及时传达给社会公众,那么这就可以使得人们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从而使得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得到有效的保障,将经济等方面的损失有效的降低,实现防灾减灾的目的,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对天气预报信息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天气预报信息准确性的方案,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天气预报;准确率;思考;建议天气预报就是对某区域内,某一段时间内的天空状况、气象要素进行预报,天气预报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对流层大气,由于大气层的状况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影响其的因素也有很多,这也就直接导致天气预报工作的难度上升。
近年来,我国无论是在社会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有很大程度地提高,人们对天气预报方面的要求也就随之提升,同时也希望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有所提升,那么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以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成为气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工作重点。
基于此,本文对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1 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重要因素1)气象要素的监测水平。
在整个天气预报的过程中,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与天气监测的准确程度有直接关系,换句话说,天气监测的准确程度越高,那么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也就越高。
然而,现在我国在气象监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要采取一些技术来弥补这些不足。
例如,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这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空气污染,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在对某一区域的天气状况进行监测时,监测过程往往受到污浊的气体或者高耸的建筑物的遮挡等方面的影响,监测质量也因此大打折扣。
同时我国的气象监测站大多被安装在城乡范围内,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拆迁率不断提升,有些气象观测站被迫拆除或者迁移,这也直接影响着气象监测的数据的可用性,对区域内的气象信息的准确性造成直接影响。
对我国天气预报业务几个问题的思考
对我国天气预报业务几个问题的思考中央气象台台长矫梅燕1、分析天气预报业务所面临的问题天气预报业务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
但是应该看到,面对着我国气象服务的需求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我们的预报业务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一是预报的精细化程度不高,特别是中小尺度突发性灾害天气的监测和短时预警业务能力十分薄弱,暴雨等强天气的定量预报能力不足,远不适应防灾减灾的国家需求;二是标志着天气预报科技水平核心预报技术的数值预报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巨大,尽管我国的数值预报业务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尚未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是天气预报的业务技术体制不完善,适应现代天气预报业务和精细化气象服务需求的预报技术路线、业务技术系统尚未完全建立,业务布局与分工及业务流程等尚不够明晰;四是天气预报业务的人才队伍严重不足,专家型预报员队伍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针对天气预报业务存在的问题,天气预报业务体系的建设应围绕着数值预报的持续发展、专业化的预报业务和技术体系建设、五级台站集约化业务流程与分工以及预报专家队伍建设等问题来逐步推进。
2、关于数值预报的持续发展问题总结我国数值预报发展的不足,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个人认为,国家数值预报业务要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要建立起具有自主发展完善能力的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实现对模式系统持续性地改进提高,才能逐步形成我国数值预报的科技优势。
现阶段模式发展要重点围绕变分同化技术和资料应用展开,着力解决观、探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到模式同化应用等系统性研发问题,推动资料应用与模式研发的专家及业务科研单位间的联合合作,尽快实现多元卫星遥感资料及雷达、GPS等多种非常规资料的同化应用,提升多种气象观测资料的应用能力。
在模式物理过程方面,目前要加强相应的科研工作,做好科技储备。
3、关于发展专业化预报业务和技术体系问题在业务体系方面,预报的精细化需要建立在专业化的业务体系上。
关于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几点思考 刘吉勤
关于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几点思考刘吉勤摘要】气象预报工作服务于社会发展,通过对未来的天气状况的预测和分析,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科学参考。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气象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率也随之提升,但由于某些时候网络气象预报不够及时、准确,灾害性天气的发生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对于气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象部门必须明确气象预报服务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社会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的服务水平。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气象预报的主要因素,其后深入探究提高预报准确率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气象预报;准确率;因素;对策天气预报的研究对象是大气,天气预报是对特定区域内一段时间的大气运动情况进行预测,影响大气预测的因素有多种。
大气预报具有一定的特点,即复杂性。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其对天气预报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同时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成为天气预报人员关注的问题。
一、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分析天气预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关于天气预报准确率,需要预报人员准确认识到天气预报准确率的相对性和局限性。
可以将大气看作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首先,人们很难精确观测到大气系统初始状态,一旦初值出现微小误差将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蝴蝶效应”;其次,人们还不能完全和充分考虑影响非线性系统的因素,直接限制了天气预报准确率。
由此不难看出,预报准确率是相对概念,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只是可能的空间。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影响气象预报准确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总结,具体如下:(一)观测环境相关的气象法律规定,气象观测站必须设在宽阔的地带,周围不能有高大的树木和建筑物。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展,一些台站的环境遭到破坏,有的台站必须搬迁,这种情况从出现对观测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气象预报的水平。
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
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日前,与气象界的几位专业人士一起聊“天”,探讨天气预报准与不准的话题。
(一)感慨天气预报,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智力游戏。
因为预知是一种生活品质,甚至是一种生命保障。
这是一个“天有不测风云”与“天有可测风云”并存的年代。
预测科学,仅仅提供了一种概率较高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一位前辈曾经说过,天气预报,就是八分把握加两分冒险,有时等于十分精彩,有时等于十分可笑。
网上有一个“我再也不相信... ”的句式,被使用最多的就是:(1)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2)我再也不相信天气预报了。
第一句话并没有使人们从此规避爱情,第二句话也没有使人们从此放弃天气预报。
浏览一些论坛或贴吧时,时常会看到这样的对话:甲说:天气预报,胡说八道!乙说:有本事,你来报!有人觉得有些冤枉:预报对了,大家记不住;预报错了,大家忘不掉。
美国同行有这样一段感慨: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上帝是完美的,因为上帝从来不做天气预报。
台湾一位气象学者在其最后一部著作中留下的打油诗,让我感慨万千:昨天报雨今日晴,预报错了得骂名。
今天报晴明日晴,预报对了骂未平。
可怜天气预报人,终生被骂上天庭⋯(二)古人如何推测天气?即使在甲骨文中,都有关于占卜天气的记载。
在科学尚未昌明的漫长岁月中,依然有着科学精神的雏形。
例如猜测天气往往都会有“占”和“验”这两个环节,占卜之后,还要验证正误。
对于很多气象谚语,也有人进行是否应验的总结,从而得出“屡验”、“甚验”、“屡不验”的检验分析。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在没有常规量化和连续观测和预测的年代,人们缺乏对于气象更迭的物理过程的内在机理进行研判,也缺乏对天气的宏观形势的洞察,由甲现象推断乙现象的逻辑过程常常带有假说意味,并存在诸多谬误,例如腐草为萤、雀入大水为蛤等等。
对于气象的观察和感悟,是以家学传承、文学描述、哲学思辨和史料记载的方式流传下来的。
从严格的意义上,并未形成预测科学。
但在那样的年代,人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天气的一定周期性以及物候表象间的呼应关联,折射出非常令人折服的感知力。
探析基层台站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探析基层台站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发布时间:2021-11-06T01:46:47.314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9月下18期作者:周玉文1 李菁华2 宾雪3 康艳青4 [导读] 气象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从最初的利用动植物的生活特性和群众经验做出天气预判,到如今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有力支持下,利用卫星云图等分析天气走势,近百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各界对其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即便如此,如今的天气预报准确率仍不能达到百分之百,这固然受限于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但环境变化、气候改变也是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原因之一。
1.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气象局周玉文1 4251002.湖南省永州市气象局李菁华2 4250003.湖南省冷水滩区气象局宾雪3 4250004.湖南省冷水江市气象局康艳青4 417500摘要:气象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从最初的利用动植物的生活特性和群众经验做出天气预判,到如今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有力支持下,利用卫星云图等分析天气走势,近百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各界对其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即便如此,如今的天气预报准确率仍不能达到百分之百,这固然受限于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但环境变化、气候改变也是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原因之一。
特别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污染严重、海平面上升、洋流改变等不利因素频现,导致气象变化越来越异常,这些直接导致了天气预报工作的难度系数增加。
而如今社会大众对天气预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准确可靠的天气预报成了人们开展社会活动的决定性因素。
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影响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气象预报;准确率;因素;气象台站;应对措施引言气象变化属于一种大自然变化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气象预报也越来越关注,气象预报借助于当前的科学技术,能够对气象变化趋势进行精准预报,从而为人们提供天气服务。
高精度的气象预报能够为人们提供天气变化的信息,帮助人们制定预防性措施,将天气给人们带来的影响降低,尤其在航天、海运、农业等领域,高精度的气象预报是这些行业稳定发展的基础。
试析如何提高民航气象预报的准确率高新
试析如何提高民航气象预报的准确率高新发布时间:2023-06-23T11:43:59.70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7期作者:高新[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运输规模的提升,对气象服务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在此过程中,机场气象台会承担航空公司各个航班的气象预报责任,为了与实际需求相适应,气象预报部门应建立统一的管理和改革计划,尤其是在固定时间、特定特点等气象预报上,应呈现出更高的准确度。
本文以实际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对有效利用设备进行检测的方法进行总结,论述了如何应对特殊天气,在保证高民航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同时,为飞行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吕梁大武机场山西吕梁 033000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运输规模的提升,对气象服务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在此过程中,机场气象台会承担航空公司各个航班的气象预报责任,为了与实际需求相适应,气象预报部门应建立统一的管理和改革计划,尤其是在固定时间、特定特点等气象预报上,应呈现出更高的准确度。
本文以实际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对有效利用设备进行检测的方法进行总结,论述了如何应对特殊天气,在保证高民航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同时,为飞行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关键词:民航;气象预报;准确率天气对于民航运输会产生极大影响,很多时候,民航机场的航线十分密集,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容易导致部分民航航班无法正常运行,相关人员应对其提高重视程度。
在民航航空气象服务系统建设阶段,天气预报属于是核心所在。
预报员需要通过发送预报报文、编写气象警报、发布重要天气报告等方式,向航空气象用户发出天气提醒。
现阶段,人们对航空气象服务要求逐步提升,而航空气象探测技术发展为气象预报的准确率提升也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
1.有效利用观测设备随着相关科学技术发展,为气象预报准确度的提升提供了先决条件。
在具体工作任务执行上,管理人员应提升对科技研究的重视程度,了解民航气象预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保证各项科技成果得到充分利用。
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探讨
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探讨摘要:天气预报是对天气未来变化趋势的分析,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天气预报准确性受到影响。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天气预报;准确率;影响因素;控制措施一、前言天气情况是影响大自然的重要因素,及时正确可靠的天气预报将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农业、水利和航空等行业,其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也是为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有效实施发挥着至关重要影响。
所以,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精度,以适应人类对日常生产、活动的需要,从而合理地减轻或防止由于气象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已变成了摆在天气员们眼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基层台站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天气预报准确率影响因素(1)环境因素。
中国天气部门在进行天气预报工作时,若天气观测的细致程度和准确性程度较好时,其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也就相应地较好了。
但在现阶段,由于中国各级气象部门的气象观测工作中尚有不少困难存在,因此仍必须受到气象部门的密切关注。
比如,由于中国城镇化步伐的日益加速,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以及高层住宅的大量出现等,当对一定范围内的天气情况进行观测时,往往由于天气的混浊和建筑物遮蔽严重,而不利了天气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天气预报的精度程度。
绝大多数的天气观测站在均城镇范围内,但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城市规划等因素的改变,一些天气观测站迁站,从而导致监测任务减少,并直接对该地区天气预报的总体水平造成了影响。
(2)人为因素。
气象部门人员在完成了正确的气象观测任务后,天气预报业务人员就必须根据自己对知识的了解程度研究和运用观测资料,从而得到更准确的天气预报。
现阶段,在世界天气变暖的大背景下,不良天气事故逐渐增多,面临着这种严峻的天气形势,预报人员绩效上常常无法落脚。
由于天气预报成果往往需要经过现场分析检验,而目前在我国的气象台站中也普遍存在的天气预报技术应用不足的问题,基层人员中往往没有关于气象预报的专业运行知识,再加上缺乏现代科学分析天气预报结果的工具和专业技术,导致在基层台站中往往会出现天气预报精度不高的问题。
天气预报的科学原理气象知识点揭秘
天气预报的科学原理气象知识点揭秘天气预报的科学原理及气象知识点揭秘天气预报是现代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通过分析大气环境的变化,给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预测。
那么,天气预报的科学原理是什么?下面,我们将揭秘其中的气象知识点。
一、大气环境与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科学原理基于对大气环境的研究与分析。
大气环境是指大气层中各种气象因素的总体表现,如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决定了天气的变化。
天气预报要解读这些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从而推测未来天气的趋势。
二、气象观测与数据分析天气预报的第一步就是进行气象观测,收集各种气象数据。
气象观测一般包括地面观测和高空观测。
地面观测主要通过气象站、气象雷达等设备,测量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因素。
高空观测则利用气球和飞机等载具,测量高空的气象因素,如风向、风速等。
这些观测数据被发送到气象台供气象分析员进行分析。
气象分析员通过对气象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捕捉天气系统的演变过程。
通过分析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天气系统的强度、移动速度以及发展趋势。
三、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天气预报的科学原理中,数值天气预报模型起到了核心作用。
数值天气预报模型是基于数学和物理原理建立的计算模型,通过模拟大气环境中的物理过程,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将大气分为无数个小格子,并对每个小格子内的气象要素进行计算。
这些小格子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天气系统,模型根据初始条件和物理方程,计算出每个小格子中气象要素的变化过程。
通过同时求解这些小格子的物理方程,模型可以模拟大气环境中的各种现象,如风云变化、降雨等。
四、天气预报的误差与改进天气预报并非百分之百准确,其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这主要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导致的。
为了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气象科学家们不断改进和完善数值天气预报模型。
他们不断优化模型的网格分辨率,改进对物理过程的描述,提高预报的时空分辨率等。
气象预报误差分析
气象预报误差分析为了帮助用户正确理解气象预报误差、做出正确的生产生活决策,总结气象预报发生误差的多种原因,列举了几种误差发生的具体情况,指出用户正确应用气象预报的前提。
标签:预报误差;应用气象;决策方法在气象服务工作实际中,我们发现,非专业气象人员对于气象预报(包括天气预报、气候预报等)之误差的理解还不够正确,并影响其应用气象预报的正确决策。
本文中我们将引导非专业气象人员在正确理解气象预报误差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应用气象信息做出正确决策、进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1 正确理解气象预报误差(1)大气理论误差大气运动除了遵循能量、质量守恒等守恒定律外,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主要有:动力因素(地球引力、气压梯度力、磨擦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等)、热力因素(太阳、地球表面和地球大气之间的的热量(或能量)传输对大气运动的影响和流体力学因素(流动性、黏滞性、湍流性、连续性等)。
还有如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冰雪圈等对大圈的影响,以及太阳、月亮等星体对大气运动的影响等。
对这些影响因素而言,有一些作用机制是清楚的,有一些是不清楚的;有一些机制是线性的,有一些机制是非线性的,从而导致大气科学理论存在误差。
(2)大气观测误差主要是观测数据时空分辨率不够完整的立体式观测(从地面到万米高空),每天只有两次,早晨8时和傍晚20时,空间间隔400km左右;对于海洋、高原无人区的观测极少。
而典型的雷雨过程发生在不到1h的200km范围内。
其次是数据自身存在误差。
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气象雷达、自动气象观测站等装备弥补了人工观测的不足,观测覆盖率比以前增大许多,但这些新增数据在转为统一的定量数据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的误差。
(3)预报方法误差。
数值预报误差:数值预报是现在最先进、基础性的确定论预报方法,它把影响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动力、热力和流体力学等)表述成非线性数学物理方程,用每秒上亿次计算机求出定解。
其误差主要来源于模式简化误差、计算方案误差、及初始误差随时间的积累等;天气学预报误差:天气学预报是最传统的方法,是预报员根据空中和地面实况,分析总结出物理机制和规律,并用这些规律外推天气变化的可能方向,是预报员理解大气运动和天气现象之间关系的最好方法,是人脑的定性计算。
为什么中国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总是预报的不准确?
为什么中国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总是预报的不准确?在生活中,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很多人说假话,天气预报倒是特别想说真话,可就是说不准。
的确,因为天气预报的不准确,第二天会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责怪天气预报的不准确,是个世界性的现象。
国外天气预报员甚至有“面对公众嘲讽,气象人员如何保持心理平衡”的小册子。
应该说,天气预报还是越来越准确的,我国的天气预报准确性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属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
现在对于常规天气要素的24小时定性预报准确率已经达到了80%,上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的预报准确率又提高了4.3%,未来一周的预报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天气预报不是能掐会算的神仙,它应该走下神坛。
是人类憧憬未来的好奇心,人类不甘于“天有不测风云”的精神气质造就了天气预报,预报准确了,不必大惊小怪;预报错误了,也不必耿耿于怀。
关键是我们如何理性地看待天气预报,如何理性地分析天气预报为什么不准。
理由一:她还很年轻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对于很多天气现象的发生、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人们还并没有完全掌握。
气象科学还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是一个极其年轻的学科。
年轻人总是要犯错误的。
理由二: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他的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煽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
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在我们的眼前,似乎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在煽动着。
更不用说城市热岛、工业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对天气的影响了。
当然,并不能因为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就迁就天气预报的不准确,就如同学生不会因为自己考不了满分就慨叹考题太难。
经常用“混沌”来进行自我安慰也是绝对不行的。
理由三:眼睛有盲区要预测天气,首先要观察天气,自从有了气象卫星,眼睛的盲区减少了,视野更加开阔了。
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天气变化,但是它离地面的距离是36,000公里,比较遥远,分辨能力比较有限;极轨气象卫星的高度是8 00多公里,离地球近一些,但是它不可能目不转睛地观察特定区域,它的云图是拼接而成的,在观察一个特定区域时,相当于卫星有“眨眼睛”的毛病,而有一些天气就在“眨眼间”发生了。
当前天气预报存在常见的问题及策略
当前天气预报存在常见的问题及策略作者:王安林何春燕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09期[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其经济和社会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天气灾害的承受能力却逐步减弱。
目前,经济和社会的脆弱性更加显现出来。
我国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因此将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在向社会提供定时、定点、定量的天气实时监测和预报产品方面,我国的天气预报研究、教育和业务部门任重而道远。
本文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能够为我国的天气预报业务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天气预报、存在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282-01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区域经济、人口的高度集约化,相应对于同样强度的自然灾害,社会可能出现更大的经济、生命财产的损失,社会的灾害承受能力逐步减弱,在天气灾害面前,经济和社会的脆弱性更加凸现出来。
目前许多重大的天气灾害与灾害性天气系统密切相关,而这类灾害性天气系统的预测准确率仍然很低,特别是对于突发性的高影响性,中小尺度天气事件往往出现预报的失败。
为了保证国家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满足国家安全、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要,对于天气预报的业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归结为一点,我国天气预报业务需要向社会提供定时、定点、定量的天气实时监测和预报产品,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求。
二、当前预报工作中存在常见的问题针对今年预报工作中存在预报质量滑坡等现象,主要从思想认识、管理措施、技术保障、业务流程、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查找了原因,发现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部分预报员值班责任心不强个别预报员没有完全按照业务流程和业务规范,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有时不按时上下班,迟到早退,特别是对局地冰雹、大雾、强降水的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的监测分析不及时,不到位,影响了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
提升天气预报准确率调研报告
提升天气预报准确率调研报告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是大气科学最重要任务之一,是气象事业的立命之身、事业全然。
郑国光局长提出要“依赖科技进步,千方百计地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服务能力,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是中国气象局党组思考的首要工作。
”怎么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是气象工作者共同的责任,是各级领导和预报员们应该考虑的咨询题。
近年来我省天气预报准确率取得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在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下,任何成绩在一次预报失误面前都显得苍白,尤其是重大活动的保障,容别得预报失败(如XX年奥运会火炬传递济南站的预报)。
从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发布的全国各省(市)城镇天气预报质量来看,XX年,我省0~24小时、24~48小时和48~72小时的晴雨预报分别名列第6、5、5位,XX年,我省0~24小时、24~48小时和48~72小时的晴雨预报分别名列第9、15、12位,但是气温预报水平位居下游,我省的天气预报水平还有很大的进展空间。
一、目前制约我省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的要紧咨询题今年11月10日到20日,省台领导班子分别到业务科室召开了三个座谈会,环绕提高预报准确率、气象服务、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存在咨询题听取大伙儿意见和建议。
对十七市气象台采取咨询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研,调查的咨询题要紧涉及指导预报、天气会商、天气联防、科研等,各市气象台均进行了仔细的回答与反馈。
并且,省气象台领导班子也进行了深入的考虑讨论。
总体而言,制约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的因素有不少,要紧存在以下咨询题:(一)省级天气预报技术办法较少且亟待整合1、特色预报技术办法有待集成。
XX年以来,我省预报员在本地预报办法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基于实践研发的暴雨、冰雹、雷暴等预报技术办法曾经在业务上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编程技术别统一,造成这些办法分散独立,运行环境有差异,客观产品的显示各自为政,有的没有实现自动化运行,有的基于当时国家下发的数值预报产品,而目前的数值预报产品已升级造成了业务系统无法运行,有的由于人职员作变动等原因无法在业务上运行,预报员们辛辛苦苦研制的预报技术办法没有继承下来。
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
上时是 一个 1平 方公里 见方 的 “ ” 点 。随着 地球 的 自转 和卫星不 断地拍摄 ,一个个点 逐渐连成 线 ,经 过 2 5分钟 .整个地球 的图像都 可以被拍 摄下来 。
这 时 .卫 星 会将 这 些 图片 发送 同地 面 ,由地
面 系统处理 。传 回的每一 张图 的获取 时 间 、纬度 、
象 台 站 。这 个 时 候 ,各 地气 象 台站还 要 根 据各 个 气 象 观 测 点 收 集 到 的气 压 、气 温 、风 速 、风 向 、 湿 度 等数 据 进行 气象 分 析 ,从 而推 算 出 地 面近 几
日的 温 度 和 天 气 状 况 。
为天 气 预 报提 供 信 息 最重 要 的一 环 ,就 是 气
相互 作 用 的过 程 中 ,辐射 会 受 到 大气 的 影 响 。地 面 系 统利 用 卫 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观 测 到 的 辐 射 . 反 过 来 可 以 推 出 地 球 表 面 和 大 气 的 状 态 , 大 气 中 云 的物理状 态 。
北 京 站 负责 将 处 理 和分 析 后
的气 象 信 息 发送 给全 国所 有 的气
面齐 平 ,脚 一 踩 就可 以 把插 座 弹 出来 。适 合 大 的
客厅 。
物 ,如洗衣 粉之类 ,既美 观又实 用 。 3 . 定要 盯着楼 上做 防水 .不 然楼 上往 下滴 3一 水 ,弄得 吊柜 、天 花板和 墙面一 片狼藉 。
2 . 马 桶 一 定 要 量 好 自家 的 孑 距 ,要 不 买 再 9 买 L
用 手 指 的 不 容 易 保 持 干 净 . 手 上 有 油 的 时 候 转 动 起 来 也 有 困难 。 2 . 在 地 面的金 属插 座挺 方便 的 .平 时与地 8安
天气网准不准
天气网准不准
是准的可能性大,但是任何天气预报都是无法保证100%准确的,因为天气随时随地都会有变化的,不是可以完全预测出来的。
由于大气过程的混乱以及今天科学并没有最终透彻地了解大气过程,因此天气预报总是有一定误差的。
天气预报(测)或气象预报(测)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
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
从史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对天气进行预测来相应地安排其工作与生活(比如农业生产、军事行动等等)。
任何天气预报都是无法保证100%准确的,因为天气随时随地都会有
变化的,不是可以完全预测出来的。
由于大气过程的混乱以及今天科学并没有最终透彻地了解大气过程,因此天气预报总是有一定误差的。
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
中国中央
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因为气象局每日提供给电视台,广播台,各大报纸的预报只有三次:早上,中午,晚上。
对于突然的天气变化不能及时地作出预报,
所以从2009年9月开始,中国开通了121气象热线。
平均每两小时
就有一次新的预报,及时准确,方便快捷。
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说明文
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说明文说明文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1人们渴望预知天气变化,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但“天有不测风云”,精准预测天气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本原因是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
大气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对此,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有个生动的比喻:“巴西丛林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以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飓风。
”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蝴蝶效应”。
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
人们对天气形成初始状态的观测,总是会有某些误差,而哪怕是很小的误差,也会使预测的结果大相径庭。
各种复杂地形也会给大气运动带来影响。
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受到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尤其是夏天,它便成为高空大气环流的一个热力源;当气流经过时,要么从上面越过去,并被加热,要么从旁边绕流过去,从而形成天气系统比如西南涡等,这些,使得整个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
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添乱的“捣蛋鬼”。
何况,不同的天气类型,预报准确率差异很大。
像高温、寒潮、梅雨这些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
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能够做到“不离十”。
但有些天气发生得突然,具有很强的局部地域性特征,例如强对流天气,也就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冰雹、强降雨、强雷电、龙卷风等,预报准确率就非常低。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预报的难度当然就增大了。
这如同玩拼图:如果只有8个板块,儿童也能拼出来;如果是800块,成人可以拼出来;但如果是8000万块,甚至更多,那“神”也都无法拼出来了。
不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值预报手段的改选,天气预报准确率正在不断提升。
英国气象局正在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气象人员可以利用它发布面积仅为1平方公里地区的天气预报。
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即时获取更小区域内精确的天气信息。
届时,气象学家发布温布尔登网球赛天气预报时,将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能预报温布尔登所在的伦敦东南部的天气,而可以把精确度定在比赛场地500米的范围内说明文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2“你们的天气预报怎么搞的,太没谱了!”前些天,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主任、中央气象台台长矫梅燕,意外地接到了一位恼怒的陌生人从机场打来的质问电话。
有时候天气预报会不准的原因
有时候天气预报会不准的原因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
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
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
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天气是如何预报出来的?”“?”开放日现场,不少市民把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抛给了专业人士,而专业人士则一一揭开了这些问题里的“秘密”。
预报结论有分歧,首席预报员说了算“为什么有时候天气预报会不准?”“气象台为什么能预报天气?”面对一些市民的疑问,烟台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曲凤说,天气的变化虽然很复杂,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除了要用仪器测量地面情况,还要利用雷达、气象卫星等探测空中变化。
气象台会定时收取全国以及国外各地的气象资料,然后根据各地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周密的研究和分析,最后才能作出天气预报来。
烟台市气象台台长石磊告诉记者,要做到准确的天气预报,必须了解“上游”的天气情况。
他以降水来打比方说,“上游”地区出现降水并不代表烟台也会出现降水,这要综合考虑烟台的本地条件是不是适合降水出现,其中包括水汽、热力、地形等因素,最后才能下结论。
气象台天气会商室每天下午最忙碌,此时,气象预报员都要坐在一起商讨天气情况,预报员要自己先下结论,而后发送省台最终确定。
如果几位预报员在意见上有分歧,一般会由首席预报员和上级决定最终结论。
目前,烟台市气象台共有2名首席预报员,他们的的经验相对较为丰富,责任心也较强,在预报方面有高人一筹的能力。
电视预报也挺神秘,说话穿衣有讲究影视制定室内,参观人员络绎不绝,电视预报员娄笑萍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天气预报方法及误差来源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或大气探测资料,应用一些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或某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
通过对天气预报方法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天气预报的基本发展过程及研究方法。
简单介绍了天气预报的发展过程、分类情况、预报过程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以及预报的误差讨论等。
1天气预报的发展过程天气预报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单站预报、天气图分析预报、数值天气预报。
16世纪以前,人们只能通过肉眼观测天象、物象来判断天气及气候变化。
一些有预示性的云天现象也可以作为气象变化的特征,并被编制成言语而流传,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日出西虹雨”等。
17世纪中叶,意大利人托里拆利发明了气压表,气象观测由此进入了应用仪器的阶段。
随着气象站的建立和逐渐发展,出现了根据气象资料演变规律预测未来天气形势的单站预报方法,主要是采用气压表、温度表等气象仪器测量单站的气压、温度、风、云等气象要素特征的变化情况。
19世纪初,国外开始采用探空气球探测高空气象要素的变化,同时以电报的形式,将天气报告及时地传递发送到各个地区。
1851年,英国首先采用电报传送观测资料,并开始绘制地面天气图,采用天气图制作天气预报,由此产生了天气图预报。
20世纪20年代,气团学说和极锋理论先后被应用于气象预报中;30年代,无线电探测仪成功发明,气象预报由地面发展转为高空探测预报。
随着高空天气图的出现,天气演变过程从二维发展到了三维;40年代后期,天气雷达开始投入使用。
20世纪50年代开始,动力气象学、气象学原理以及统计气象学等方法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由此产生了数值天气预报。
数值天气预报主要是采用高速电子计算机求解简化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及时作出天气预报。
尤其是在60年代发射气象卫星之后,使天气预报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目前,我国的天气预报主要是采用地面观测资料结合卫星、雷达等观测资料,通过综合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预报天气变化形势。
关于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因素分析
关于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因素分析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4年第10期乌吉斯古林金花段启勇(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气象局 016100)摘要: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是气象业务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气象保障。
分析制约、影响鄂托克旗气象局天气预报业务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应从提高多种探测资料综合应用能力、加强数值预报和基础理论研究、加强中尺度研究和天气会商、强化预报员队伍建设及提高预报员整体素质和技能等多方面出发,尽可能缩小天气预测预报与实际天气状况的偏差。
关键词:天气预报;准确率;因素;数值;灾害天气、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靠气象科技,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提高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服务能力是气象部门的首要工作,也是气象工作者肩负的光荣重任。
准确可靠的气象预报预测产品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的重要保障,重大气象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航空飞行、地面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旅游、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生态环境保护等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领域无一不需要气象部门为其提供准确可靠的预报预测结果和建议,因此作为整个气象事业的核心,强化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提供多元化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服务产品,不仅是气象业务综合改革的目标,也是当前一项迫切的重要任务。
鄂托克旗气象局属国家基本站,承担本行政区域内气象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气象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能。
我旗气象事业已经发展形成了由气象综合探测系统、气象信息加工分析系统和以天气预报预测预警、农牧业气象服务、生态观测、卫星遥感接受、雷达监测等为主体的现代化综合业务体系。
鄂托克旗气象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为社会各界提供气象服务。
一、影响和制约气象预报准确率的主要因素1、气象观测受环境影响较大在气象预报方面,如果能够进行优秀的气象观测那么在准确率方面就成功了一半。
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阅读答案
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阅读答案【篇一:《气候模式》阅读及答案】=txt>地球的气候系统是一个由大气、海洋、冰、生物和陆地等要素构成的系统,非常复杂。
它们不但受外界影响,而且也会发生相互作用。
气候模式可以说是对气候系统的数学表达,它首先编写由众多方程组成的复杂程序,再通过巨型计算机进行运算,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做出预测。
其运算过程所使用的数据量大得惊人,往往达到几十个tb(万亿字节),时间长的要用高速计算机算好几个月。
气候模式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界用以预测未来气候演变和影响的主要工具。
气候模式是在天气预报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原理和天气预报模式有些类似。
天气预报模式已有60多年历史,是全世界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二者的区别在于,天气预报模式主要考虑大气运动变化情况,而气候模式要复杂得多,需考虑大气、海洋、冰、生物和陆地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目前,各国科学家正在抓紧对全球30多个气候模式进行完善和运算,也就是把各国的气候模式,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比试。
这些模式会模拟过去1000年的气候演变,特别是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的气候变化;更重要的是,根据未来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预估全球温度变化情况。
最新预测结果是怎样的呢?有关专家表示,不同模式之间预测的结果差异较大,目前采取的一个方式是“集合平均”,即把所有模式预测的结果集合起来,看其平均情况,这样可靠性会大大增强。
从世界各国气候模式最新的预估结果来看,未来升温趋势将延续,而增温幅度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很大,但预估结果同时显示,全球变暖并不是意味着每个地区都普遍升温,未来不排除某些区域会出现降温。
气候模式的发展在不少国家受到重视,它是目前唯一能定量客观展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手段,尤其是对大尺度气候异常和变化的预测可信度较高。
但也有一些科学家对气候模式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气候模式的结果并不可信。
例如,由于不同的模式对天空中云的状态处理方式不同,预测结果在地表温度等方面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生活中,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很多人说假话,天气预报倒是特别想说真话,可就是说不准。
的确,因为天气预报的不准确,第二天会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责怪天气预报的不准确,是个世界性的现象。
国外天气预报员甚至有“面对公众嘲讽,气象人员如何保持心理平衡”的小册子。
应该说,天气预报还是越来越准确的,我国的天气预报准确性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属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
现在对于常规天气要素的24小时定性预报准确率已经达到了80%,上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的预报准确率又提高了4.3%,未来一周的预报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天气预报不是能掐会算的神仙,它应该走下神坛。
是人类憧憬未来的好奇心,人类不甘于“天有不测风云”的精神气质造就了天气预报,预报准确了,不必大惊小怪;预报错误了,也不必耿耿于怀。
关键是我们如何理性地看待天气预报,如何理性地分析天气预报为什么不准。
理由一:她还很年轻
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对于很多天气现象的发生、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人们还并没有完全掌握。
气象科学还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是一个极其年轻的学科。
年轻人总是要犯错误的。
理由二: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他的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煽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
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在我们的眼前,似乎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在煽动着。
更不用说城市热岛、工业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对天气的影响了。
当然,并不能因为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就迁就天气预报的不准确,就如同学生不会因为自己考不了满分就慨叹考题太难。
经常用“混沌”来进行自我安慰也是绝对不行的。
理由三:眼睛有盲区
要预测天气,首先要观察天气,自从有了气象卫星,眼睛的盲区减少了,视野更加开阔了。
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天气变化,但是它离地面的距离是36,000公里,比较遥远,分辨能力比较有限;极轨气象卫星的高度是800多公里,离地球近一些,但是它不可能目不转睛地观察特定区域,它的云图是拼接而成的,在观察一个特定区域时,相当于卫星有“眨眼睛”的毛病,而有一些天气就在“眨眼间”发生了。
另外,如果有云层覆盖,植被、水体、沙尘的面积和强度等等就难以被观察并测算,云层会掩盖很多秘密。
没有人有一双可以洞察一切的慧眼,在分析和预测的时候会产生误差,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理由四:东边日出西边雨
人们常用“东边日出西边雨”来形容天气的局部差异。
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或者强对流天气如暴、冰雹等比较流行的季节,在一个范围很小的区域中,天气也常常会迥然不同。
我国家幅员辽阔,既有中高纬度大陆性天气系统的影响,也有低纬度海洋性天气系统的影响,各种天气灾害琳琅满目,是天气灾害种类最繁多、表现最剧烈的国家之一。
用一两分钟的时间概述全国天气,只能“从大局出发”,描述大范围的特点,肯定会删减很多局地特殊性的天气现象,会遗漏很多天气情节,它无法表述那么纷繁复杂的天气变化。
气象局的一位领导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一万年之后,人们还会谈论天气预报准确性的问题。
天气预报永远有不准确的时候。
但愿他的这句话给一万年之后的观众也打个预防针。
——天气预报的难题将长期存在。
摸准老天爷的脾气的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