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摄影发展史概述
摄影技术的发展史

摄影技术的发展史介绍摄影是一项通过利用光线记录图像的技术,它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介绍摄影技术从诞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对社会和艺术的影响。
早期摄影摄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最早的摄影技术称为"银板法",即用涂有银盐的玻璃或金属板曝光。
这种技术的发明为后来的摄影技术奠定了基础。
可乐式胶卷的发明在19世纪末,可乐公司的科学家发明了可乐式胶卷。
可乐式胶卷的优势在于便携性和易处理,它取代了银板法成为了主流的摄影技术。
这一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摄影技术的普及。
自动化相机的出现20世纪初,自动化相机开始出现。
以柯达公司为代表的制造商开始推出便于操作的相机,使更多人能够参与摄影。
这一阶段的创新进一步加速了摄影技术的发展。
数码摄影的兴起20世纪末,数码摄影技术迅速兴起。
数码摄影的优势在于图像可以直接存储在数字媒体中,并且可以随时进行编辑。
这一技术革新改变了传统摄影方式,并为创意摄影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当代摄影技术如今,摄影技术正不断发展。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
各种新型相机和拍摄设备的出现,使摄影变得更加便捷和多样化。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摄影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社会和艺术的影响摄影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摄影记录了历史的瞬间,扩大了信息的传播和表达的范围。
它也成为了艺术的一种重要媒介,许多摄影作品成为了艺术品,并在艺术市场上受到了重视。
结束语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从早期的银板法到现今的数码摄影,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贡献。
这些发展不仅改变了摄影本身,也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和艺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摄影将继续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和应用。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和技术手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从早期的摄影术到现代数码摄影,摄影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介绍这四个阶段,并探讨每个阶段对摄影发展的影响和改变。
一、早期摄影术:黑白胶片时代早期摄影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当时,摄影师主要使用的是胶片相机,通过暴露在光线下的胶片记录图像。
这个阶段的摄影作品主要以黑白照片为主,色彩表现有限。
由于技术和设备限制,摄影师需要在暗房中进行胶片的冲洗和显影过程,这对于摄影师来说是一项繁琐且耗时的工作。
然而,早期摄影术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能够真实记录世界的方式,开启了摄影艺术的新篇章。
二、胶片时代:彩色摄影的崛起进入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改进,彩色胶片逐渐取代了黑白胶片,使摄影作品的色彩表现更加丰富和真实。
这一阶段的摄影作品开始呈现出更多的生活场景和人文主题,摄影师通过丰富的色彩和构图方式,展现了更多元化的摄影作品。
胶片时代的摄影师需要更加注重光线和色彩的运用,以及对画面的构图和表达的探索,这对于摄影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数码摄影时代:技术的突破与普及随着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码摄影成为了摄影领域的重要突破。
数码摄影技术通过将图像信息以数字形式记录,使得摄影作品的获取和处理更加方便和快捷。
与传统的胶片摄影相比,数码摄影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编辑性,摄影师可以通过后期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编辑和修饰,大大提高了摄影作品的质量和表现力。
此外,数码相机的普及也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摄影中,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大众化发展。
四、移动摄影时代:智能手机的影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摄影成为一种新的摄影方式和社交媒体表达形式。
智能手机的相机功能不断提升,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并通过社交媒体与他人分享。
移动摄影的兴起改变了摄影的观念和方式,摄影师可以通过手机随手拍摄,创造出独特而有趣的作品。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摄影作为一种记录和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黑白静态影像到如今的高清彩色照片,摄影技术不断创新,影像质量不断提高。
摄影发展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四个阶段。
一、早期摄影阶段(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早期摄影阶段是摄影史上最初的阶段,也是最具有开创性的阶段。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商业化的照相机,这一发明标志着摄影的诞生。
在这个阶段里,摄影技术主要以银盐湿片为基础,曝光时间长,需要使用大型的暗房设备进行处理。
由于技术限制,早期摄影作品大多是静态的风景和人物照片,缺乏色彩和动态感。
然而,这一阶段的摄影作品为后来的摄影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胶片摄影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胶片摄影阶段是摄影史上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胶片取代了银盐湿片,成为主流的摄影材料。
胶片相比湿片更加方便易用,成像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胶片的问世使得摄影的普及化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相机记录生活和表达情感。
在这个阶段里,人们开始尝试不同的拍摄技术和风格,摄影作品呈现出更多的创新和多样性。
三、数码摄影阶段(21世纪初至今)数码摄影阶段是摄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性转变。
随着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相机取代了传统的胶片相机,成为主流的拍摄工具。
数码摄影具有便捷、高效、多样化等特点,使得摄影艺术得以更加广泛地传播和发展。
数码相机的出现使得摄影师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后期处理和编辑,从而创作出更加精美的作品。
同时,数码摄影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概念,如高动态范围(HDR)、全景摄影和虚拟现实等,丰富了摄影领域的表现手法。
四、移动摄影阶段(21世纪至今)移动摄影阶段是近年来摄影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摄影功能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进行摄影创作。
移动摄影具有即时性、便捷性和社交性等特点,为更多的人带来了摄影的乐趣和机会。
摄影技术飞速发展史

摄影技术飞速发展史摄影是一门影像记录技术,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
从最早的相机雏形到今天的高端数码相机,摄影技术经历了多个阶段的飞速发展。
本文将概述摄影技术的主要发展历程。
1.早期发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早期的摄影技术主要是基于化学反应的原理。
在18世纪末,法国物理学家尼埃普斯·尼埃佩斯研究了光线对银盐的影响,并于1826年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这是摄影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随后,法国人路易·达盖尔设计了第一台可移动的相机,称为达盖尔式相机,其原理是将光线通过镜头聚焦到感光材料上,形成影像。
然而,早期的摄影技术非常复杂和昂贵,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够使用。
2.彩色摄影(19世纪末)19世纪末,彩色摄影技术开始出现。
法国发明家盖布里埃尔·卡尔曼设计了一种三色分离装置,通过不同颜色的滤镜将光线分成红、绿、蓝三种光谱,然后使用三个不同的感光材料进行记录。
这种技术成为后来彩色摄影的基础,但由于复杂性和使用成本高昂,直到20世纪才得到广泛应用。
3.照相机的小型化(20世纪初)20世纪初,照相机开始变得更加小型化和便携。
德国莱茵河畔的庆堂公司开发了一种名为“莱卡”的便携照相机,它使用了35毫米胶卷,这是当时最小的胶卷规格。
莱卡成为了20世纪最受欢迎的相机之一,它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4.电子相机的出现(20世纪中叶)到了20世纪中叶,电子技术开始在摄影领域发挥作用。
1951年,美国工程师哈罗德·尤根设计了第一台数字影像传感器,实现了数字图像的采集和存储。
然而,早期的电子相机非常笨重和昂贵,直到数十年后才开始普及。
5.数码相机的普及(21世纪初)21世纪初,数位相机开始成为主流。
数码相机不再依赖于胶卷,而是使用存储卡来存储图像。
摄影师可以通过显示屏即时查看拍摄图像,并可以通过电脑进行后期处理。
数码相机的普及使得摄影变得更加便捷和经济。
同时,数码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更高像素和更好的图像质量。
摄影发展史简述

摄影发展史简述2016-06-16 16:29 | 纯粹黑白摄影术的诞生时代背景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长驻影像的渴望、对影像记录和信息传播的需求催生了摄影术的诞生;同时摄影术的诞生又反过来更进一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的需求。
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图像市场的日益繁荣,为摄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摄影的生存空间。
摄影术的萌芽摄影术并不是某一个人发明出来的,而是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的一个成果,它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产物。
摄影术一经公布,便吸引了很多人来改进它,使它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并记录在他的著作《墨子•经下》中,成为有史以来对小孔成像最早的研究和论著,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墨子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数学家欧几里德、春秋时期法家韩非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北宋科学家沈括等中外科学家都对针孔成像有颇多论述,针孔影像,已为察觉乃至运用,但只可观察,无法记录。
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
1704年,英国人牛顿首先论及“干涉色”现象。
1725年,德国纽伦堡阿道夫大学医学教授亨利其舒尔茨(Heinrich Schulze1687-1744)发现硝酸银溶液在光作用下会变黑,并于1727年发表论文《硝酸银与白垩混合物对光的作用》,论文讨论了硝酸银混合物在光作用下记录图案的功能,德国人称之为现代摄影的始祖。
1756年,奥地利人福伦达在维也纳创立福伦达公司。
(早在照相机被发明前的18世纪福伦达即是一家充满活力的光学仪器厂商。
厂址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随后迁移到德国。
1839年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机在法国出售。
翌年,研制成功独立照相机,1841年开始销售,之后受到世人青睐。
可谓是伴随摄影历史同步发展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照相机厂商。
)1757年,英国人道龙发明消色差透镜。
同年,意大利人贝卡利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
摄影发展史

3.光圈的作用:
A.调节进光照度 B.调节景深效果 C.影响成像质量
第三节 相机的机械部分
一、快门
a.中心式快门(镜间式快门) 按 结 构 分 b.布帘快门(两片单向运动) c.钢片快门(钛合金,双向)
A. 种 类
按自动化分 a. 机械快门 c. 电子快门
2.快门控制盘
快 门 控 速 度 制 盘
1.红数值:闪光同步 2.A(Atou):光圈自动 3. 4.
5.
P
:程序快门
T :不用快门线
B : 用快门线
3.快门的作用:
A.控制进光量 B.影响成像清晰度
第四节
一、手动聚焦
A.磨纱玻璃式
聚焦
B.裂像式
C.微棱镜式 D.重影式
F.距离刻度式
二、自动对焦
三、选准对焦主体
第五节
1.手动输片
扳手式 旋钮式 摇柄式 发条式 电动式
摄 纪实主义摄影:要求细节真实,正确表现典型环境中的 影 典型性格。其精髓是真实性和人道主义精神。基本手法是 艺 抓拍、不摆布。主要特征是真实、自然、生动和朴实无华。 术 发 未来派摄影(试图创造多维空间) 展 史 现 上 代 达达派摄影(与传统的审美观向悖) 的 主 几 义 抽象表现摄影(表现潜意识和朦胧意识) 个 摄 影 超现实主义摄影(局部真实、整体荒诞,违反常规 流 派 逻辑。呈现一种神秘感、陌生感焦虑感)
2.袖珍型数码相机 主要供业余摄影者使用。
美能达80—300mm
APOIOO—300mm 1∶4EX IF/HSM
8
mm
鱼 眼
标 准 镜 头
• 二、135镜间快门小型 相机
• 1、单焦全自动小型机 日 产Konika、国产甘光PG101 • 2、双镜头全自动小型机 • 美能达AF Tele QD • 3、变焦全自动小型机 • 理光Myport Zoom Mini • Olpmpus OZ110Zoom
摄影史从早期摄影到当代影像艺术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

摄影史从早期摄影到当代影像艺术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摄影艺术作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视觉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摄影技术问世,到现代的影像艺术创作,摄影在社会和艺术领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摄影史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一、早期摄影的发展19世纪初,摄影技术的发明为摄影史的起点。
法国化学家尼埃普斯·尼埃普斯于1826年发明了银版减色术,开创了世界上第一张摄影作品,这一创举被视为摄影技术的开端。
随着技术的进步,摄影师们开始探索更多的摄影方法和主题。
1851年,英国摄影师罗杰·弗恩特利利用碘和汞的光敏度,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这一突破性的发明让摄影技术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
二、摄影技术的革新与实验20世纪初,摄影技术开始发生重大革新。
著名摄影师曼·雷发明了著名的Leica相机,开创了35毫米胶片摄影的时代。
这种相机不仅便于携带,还能够拍摄高质量的影像,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同时,摄影师们开始在摄影中添加更多的实验元素。
达达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多布布斯将摄影与绘画相结合,创造了以实验手法和抽象形式为特点的摄影作品。
这种实验性的创作方式为当代摄影带来了新的风貌。
三、新技术与商业化摄影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摄影技术也随之发展。
20世纪中叶,彩色摄影成为了主流。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更真实地还原场景的色彩,还能提升观看者的视觉体验。
商业化摄影的发展也为摄影带来了新的趋势。
摄影师开始积极参与广告、时尚、纪实等领域的创作,通过商业化的手法将摄影作品推向了更广泛的受众。
四、当代影像艺术的崛起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当代影像艺术开始崛起。
数字摄影技术的出现使摄影师们可以更方便地拍摄、编辑和分享作品。
此外,数字技术还赋予了摄影师更多的后期处理和创作的自由度。
当代影像艺术以多种形式呈现,如摄影装置、数字合成、数据可视化等。
摄影师们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创作出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摄影发展史简述

摄影发展史简述
摄影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最早的相机是由法国人尼克拉·尼埃普斯发明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发展和改进使摄影成为一种普及的艺术形式。
在19世纪中叶,英国摄影家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发明了卡路里画,这是一种早期的照片处理技术。
20世纪初,照相机成为了家庭消费品,人们开始使用它们记录生活中的重要时刻。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相机和镜头也在不断涌现。
到了20世纪中叶,黑白摄影逐渐被彩色摄影所取代。
数字摄影技术的出现使得摄影变得更加方便和实用。
同时,数码影像的处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使得摄影师们能够创造出更加细致逼真的图像。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摄影已经成为了人们分享生活的重要方式。
今天,摄影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行业,包括从专业摄影师到业余爱好者,从商业摄影到纪实摄影等各种领域。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干版与软片
世界著名的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伊斯曼当年是纽约曼彻斯特银行职员,业余摄影爱好者, 他改进了照相铜版的制造方法
28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柯达I型相机:内装可拍100张的胶片,只有1/25秒的速度,但轻巧、简便, 拍完后送回工厂显影、印相和重装底片,伊斯曼提出的口号是“你只需要按快 门,其余的事情我们来做”。这对摄影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尼埃(尔)普斯的画像
10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第一幅永久保留照片)
《谷仓和鸽子窝》Niepce
11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Talbot 塔(卡)尔博特(英)
12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卡尔波特》:英国发明家卡尔波特是由底片负片到正片的开 创人。1835年开始试用涂有氯化银或硝酸银的图纸作为感光材 料,在照相机里拍成负像,然后再利用日光印像,他把自己的 方法定名为卡罗摄影术。 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术的消息发表后,他提出发明优先权的问 题,但为时已晚
58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安塞尔•亚当斯 1902年生于美国西海岸的旧金 山。少年时代学习音乐,立志作钢 琴家,由于用功过度,健康受到损 害,才到约塞密提的舅父家去疗养。 他的舅父是开照相馆的,这是他从 1 4岁起,就开始以摄影手段表现 约塞密提的风景,并奠定了他一生 在摄影事业上作出卓越贡献的基础。 在那以后漫长的摄影生涯中, 他始终对约塞密提怀有特殊的感情, 每年都要专门来这里拍照。亚当斯 之于约塞密提大有“百看不厌,百 拍不烦”的感情。
13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1845年用卡罗摄影术拍的一个部长肖像的负片及印片(部长)
14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摄影)卡尔波特和他的助手正利用卡罗摄影术进行拍摄的活动场面
15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Daguerre 达盖尔(法)
16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静物》Daguerre
摄影发展简史介绍
在一个不透明的暗箱前端开一个小孔,在暗箱后端贴 一张白纸,作为光屏。被摄物体的反射光经过小孔, 即可在暗箱的后端成倒立的实像,如图:用针孔成像 的原理制成的针孔成像箱,即将暗箱后端的白纸光屏 换成底片,这就是现代照相机的前身。
6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摄影发展简史介绍
透镜装代替针孔,调整被摄物体、光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 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如图:透镜成像与针孔成像有很大 的不同。1、针孔成像影像比较模糊,透镜比较清楚。2、 针孔必须相当小,像的亮度很暗。3、针孔成像对物、像 与针孔的距离没有严格的要求,透镜成像必须调整物、像 与透镜的距离,使之在透镜的焦点上才能成像清晰
59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安 塞 尔 亚 当 斯 半 圆 山 、 云 、 冬 摄 天 、 美 国 约 塞 米 蒂 国 家 公 园 中 的 峡 谷
60
·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月 亮 和 哈 夫 多 梅 山 安 塞 尔 亚 当 斯 摄
· ·
61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未来派摄影
7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摄影发展简史介绍
照相机能够在瞬间,把从景物里来的光捕捉到照相机 内,在感光片上永久地记录下景物的形象。不管什么样的 照相机的基本原理都是由针孔成像和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一架复杂的照相机,其成像原理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 示意图来表示,如图所示
8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Nhomakorabea 摄影术的产生
– 几位重要人物:
• • • • Niepce尼埃(尔)普斯(1765-1833) (法) Talbot 塔(卡)尔博特(英) Daguerre 达盖尔(法) 雕塑家兼摄影家阿切尔(英)
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
– 实用化、小型化、电子化自动化、数码化
9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尼埃(尔)普斯(1765-1833)
3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3、摄影可以帮助发现,推进科学,传播知识: 摄影是人类的第三只眼睛,各地的生活习 俗、医学手段的传播等,X光摄影用于飞 机场、车站的检查、水下摄影可以遨游水 下世界、高空遥感摄影可以显示隐蔽的设 施,红外摄影使离开身体的余温也能留下 影象。 4、摄影还是《摄像》、《电影》等的基础: 镜头、画面构图等知识都是摄像电影所必 须的基础知识。
对摄影的认识:
1. 摄影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通过一台相机,反映社会,反映生活,再现人 间的真善美,丑与恶,达到一种信息与情感的 交流。 1. 摄影可以凝固历史,纵看世界: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有了摄 影,不仅能知天下事,而且能见天下事,五四 运动的场景、鲁迅、真善美丑,现实、历史一 经拍摄,便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起到了文字 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天文摄影被称为“孙悟空 的火眼金睛”
• 阿尔弗雷德· 施泰格利茨 • 爱德华· 施泰肯
53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两种人生》中的年轻人面对正义与邪恶的两条人生道路,困惑之后,终于做 出选择,闭眼走上了正义之路。1857年“曼彻斯特艺术真品展览会”展出的这幅多 54 底片叠放作品使奥斯卡· 古斯塔夫· 雷兰德成为艺术摄影之父。
37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第一张X光照片》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线,第一张X光照片拍 的是他夫人的一只手,手上带着戒指
38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世界最大的摄影机蒙马
39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牵马少年》 Niepce
40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现 代 像 机 精 密 结 构 示 意 图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达盖尔银版摄影作品《巴黎街景》。摄于1838年,曝光约15分钟。因为曝光 时间长,巴黎街头熙熙攘攘的行人与车辆都不见了,只留下一个擦靴子的人。19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由于曝光时间过长,当时拍摄人像,被拍摄者需要坐在安装有头部支撑架的特制座椅上。
20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停显液
停 显 后 期 制 作
定影液
定 影
水 洗
晾 干 加厚或减薄 修 底 底 片
49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摄 影艺术创作实践环节流程
50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系统 摄影入门
51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摄影艺术发展分期
1. 孕育期(1825——1839)摄影术的探索和实验 时期; 2. 早期(1840——1889)对本体特性探索的时期, “高艺术”,绘画主义贯穿; 3. 近代(1890——1917)成熟时期向画意摄影转 轨时期; 4. 现代(1918——1959)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处于 主流的时期,并多元化发展; 5. 当代(1960——至今)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
29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纽约蓬户区》:1880年霍根成功地把牛顿拍摄的纽约篷户区照片用铜版法 复印在3月4日《纽约每日画报》上。这是第一次不经过绘画与刻版手续直接 地把照片印到报纸上。
30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镁光粉摄影》1887年德国的爱迪克等人开始将镁光粉用于摄影。这是 当年用镁光粉进行
李 晓 斌 一 九 七 七 摄
46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摄影的视觉转换效果(构图章节讲解)
• • • •
立体与平面的视觉转换 选择性 光线与色彩的视觉转换 过程与瞬间的视觉转换
“摄影视觉能力”
47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摄影美学(构图章节讲解)
• 摄影中纪实与艺术的结合 • 评价摄影作品的基本标准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徕卡相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巴纳克1924年设计出徐卡A型相机,小巧精致, 由德国莱斯公司生产,第二年上市受到摄影记者的欢迎与赞赏。
36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彩色摄影
《第一张彩色照片》1861年英国著名科学家马克斯维尔用红绿蓝三种 滤色镜拍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4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5、技术性与艺术性关系 技术记录影象,艺术美化形象。例如:婚纱照 不仅具有纪念性,可以回忆往昔,而且具有艺 术性,给人美感,还可以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的 生活观念。 6、强烈的纪实性、瞬时性、信息性、选择性
7、数码摄影已经深入生活的各个领域
5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数码摄影与修饰
1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主要内容:
• 对摄影的认识 • 摄影发展简史介绍 小孔成像 照相机原理 摄影史上几位重要人物及其影响 传统与数码摄影系统 • 摄影的视觉转换效果 • 摄影美学(纪实与艺术的结合) • 摄影风格流派
2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17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达盖尔银版照相法是利用镀有碘化银的钢板在暗箱里进行曝光,然后以水银 蒸汽进行显影,再以普通食盐定影,得到的实际上是一个金属负像,但十分 清晰而且可以永久保存。由于曝光大约需要 20到 30分钟,因此,早期摄影 18 多拍摄静物、风光、人像等等。这是达盖尔的银版摄影作品《静物》。
–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应该具有意义明确的主题内 容; –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应该具备富于吸引力的主体 对象; –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应该具有恰当的表现形式。
48
第一章 摄 影 发 展 简 史
传 统 摄 影 技 术 制 作 过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