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免疫学教案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学教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抗原 第三章 抗体
重 第四章 补体系统 点 第五章 免疫系统的细胞与组织器官
第六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第七章 抗原抗体反应及应用 第八章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九章 免疫调节 第十章 超敏反应 第十一章 异常免疫应答 第十二章 免疫系统的进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免疫学的由来和发展 第二 节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体液免疫方面 1944年,Burnet 发现了免疫耐受性 1957年,Burnet提出克隆选择学说 1959年,G.M.Edelman和R.R.Porter对抗体一级 结构的阐明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发明制备单克隆抗体的 杂交瘤技术
细胞免疫方面
1957年,Glick发现了B细胞 1961年,Miller等发现了T细胞 1963年,G.D.Snell关于与移植排斥密切相关的MHC 1967年,Claman等证明了T、B细胞间的协同作用
Rh血型
在人类红细胞上存在一种特殊的抗原,与恒河猴
(Rhesus Macacus)红细胞上的抗原相同,称
“Rh”抗原,凡含有这种抗原的为Rh阳性,不含这 种抗原的为Rh阴性。在白种人中Rh阴性者较多, 占15%,而我国汉族人群中绝大多数为Rh阳性, Rh阴性者不足1%。
[临床意义]
1.防止Rh血型系统所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Rh 阴性患者如输入Rh阳性血液后便可刺激机体产生抗 Rh抗体,当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时,就会发生溶 血性输血反应。如Rh阴性妇女曾孕育过Rh阳性胎 儿,当输入Rh阳性血时亦可发生溶血反应。所以需 要输血的患者和供血者,除检查ABO血型外,还应 做Rh血型鉴定,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1975 年后,分子生物学带动免疫学的发展,也产生了 许多分支学科
目前研究的热点
➢T 、 B 细胞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程序性死亡途径 ➢免疫诊断、治疗、DNA疫苗等
第二节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免 疫 组 织 与 器 官
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 )
2.Rh阳性红细胞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Rh阴性 的母亲孕育了Rh阳性的胎儿后,胎儿的红细胞若 有一定数量进入母体时,即可刺激母体产生抗Rh 阳性抗体,如母亲再次怀孕生第二胎时,此种抗
体便可通过胎盘,溶解破坏胎儿的红细胞造成新 生儿溶血。若孕妇原曾输过Rh阳性血液,则第一 胎即可发生新生儿溶血。
近代免疫学时期 (20世纪中叶至今) ---免疫学发展阶段
血小板(platelet)
滤泡树突状细胞 (folicular DC,FDC)
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s,LH)
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ic granulocyte)
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 )
(嗜)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ic granulocyte)
——法兰西的英雄
葡萄酒之父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培育免疫疫苗第一人
ABBaidu Nhomakorabea血型系统
根据红细胞表面有无特异性抗原(凝集原)A和B 来划分 先天遗传
血型的划分 血型的遗传
血型不合与新生儿溶血症
对新生儿而言,如果刚出生的孩子与母亲的血 型不合就容易造成溶血,表现为黄疸,贫血。 新生儿发生溶血,最常见的是母婴ABO血型不 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尤其是母亲血型为 O型、父亲是AB型的时候,因为这样血型的父 母生出的孩子,血型不是A型就是B型,必然发 生母婴血型不合。据统计,在所有分娩中,大 概有20%-30%出现母婴血型不合,但发生新生 儿溶血病的只占约10%
免疫系统(免疫组织与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 机制、途径
防御、识别、排除异物
第一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经验免疫学时期 (公元18世纪末以前) ---免疫学起源阶段
天花病人复原后对天花有持续的免疫性 人痘 牛痘——英国医生Jenner
3天
5天
7天
天花发病过程
科学免疫学时期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免疫学创立及实验阶段
在青霉素进入体内后,如果其降解产物和组织蛋白结 合,就获得了免疫原性,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青霉 素抗体。当青霉素再次注射人体内时,抗青霉素抗体 立即与青霉素结合,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出现皮疹 或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异种抗原
同种异型
自身抗原
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 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 身免疫应答。包括改变的自身抗原和隐蔽的 自身抗原。
⑴1880年Pasteur首次制备减毒活霍乱疫苗 ——免疫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⑵1890年Behring抗体(Ab)的发现 ⑶1898年,P.Ehrlich关于抗体形成的侧链学说 ⑷1901年Landsteiner发现了ABO血型系统。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 头脑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
肥大细胞(mast cell)
巨噬细胞(macrophage)
第二章 抗原
第一节 抗原的基本概念及类别 第二节 抗原的分子基础 第三节 抗原的免疫特性 第四节 侵染性抗原 第五节 疫苗
抗原( antigen,Ag )
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 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T细胞受体)在体内外发生特异 性结合的物质
TCR(T cell receptor):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 BCR(B cell receptor):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
T细胞表面受体(TCR)
B细胞表面受体(BCR)
抗原性
T
T
致敏T细胞
Ag
免疫原性
浆细胞 B
抗体
凡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只有抗原性而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如二硝基酚、青霉素
半抗原 + 蛋白质(载体)
完全抗原
赋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蛋白质称为载体
半抗原 载体
+
完全抗原
B B
B
BT T
抗体
常用载体
1)大分子蛋白质 BSA(牛血清蛋白)、OA(卵清蛋白)、BGG(牛血 清丙种球蛋白)、KLH(匙孔蛴血蓝蛋白) 2)多聚赖氨酸
半抗原没有免疫原性,不会引起免疫反应。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半抗原和大分子蛋白质结 合以后,就获得了免疫原性而变成完全抗原,也就可 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效应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