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关于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探索与
思考
关于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近年来,XX区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原则,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构建区域化
党建工作格局的新方法、新途径,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完善工作机制,扩大党组织覆盖,整合区域资源,增强党建工作活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了组织共建、工作联动、活动同促、统筹推进的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探索与实践
落实“三有”目标,构筑区域化党建保障体系。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确保有人管事。

以地缘关系为基础对原
有的社区作了优化调整和重新设置,对新建商住社区和城改过程中的村改居社区均及时成立和改建了党组织,实现了城市社区党组织的全覆盖。

采用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公推比选等办法,调整、优化了社区两委会班子。

依托区街党校和驻地学校,围绕政策理论、社区党建、社区建设等主题,加大对社区干部的培训力度。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确保有钱办事。

将社区办公经费由每年1.5万提高到每年3万,其中专项党建经费达到1万元,对于社区开展的特色活动、主题活动等,
区、街财政还给予专项经费和区管党费投入,逐步形成了“财政投入、党费下拨、社区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

三是强化阵地建设,确保有场所议事。

结合“星光计划”和民生八大工程、国债资助等项目,按照“一社区一对策”的原则,采用区街联动、部门统筹、社会参与的办
法加强阵地建设,通过改、扩、建、租、共用等多种途径,彻底解决了全区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问题。

构建“三级网络”,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网络。

一是建立全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

具体指导全区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为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信息、人才交流搭建协调沟通平台。

区委常委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定期到点上进行调研,指导社区党建工作。

二是组建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

全区8个街道均建立了区域化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选聘了一批关心组织工作、支持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驻地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委员,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街道辖区内机关、社区、学校、“两新”组织区域化党建工作。

同时,各街道组建了一批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经验丰富的社区党建指导员队伍,负责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联络、帮促等。

三是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

全区56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党建工作联席会,吸纳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协调成员单位签订了《社区党建工作共建责任书》,明确了双方权利义务,建立了每季例
会、每月互访、工作交流等制度,及时研究解决社区党建和建设管理中的问题。

采取“三大举措”,夯实区域化党建社会基础。

我们以辛家庙街道等基层街道部门为试点,积极探索以
“城市化为核心,网格化为基础,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型社会管理机制,加快公共服务精细化步伐。

一是建设
街、社区两级“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形成涵盖采集人口住房、医疗计生、优抚救助等资料的信息共享服务
网络,初步形成了“1分钟快速发现问题,5分钟快速反应,30分钟快速处理”的事件处理模式,构筑起了社会
管理服务的“一刻钟服务圈”。

二是将辖区划分为由7个管理中心、13个网格片组、69个管理网格构成的三级
管理网络,形成了从上到下完整的信息传递和决策执行网络。

为每个网格设置专职管理员、信息员、片警、
调解员和服务团队,定期走访、上门服务,实现了社会服务“零距离”。

三是创新党建、维稳、社区服务、
城市管理四项机制,构筑社会生活共同体。

通过网络和服务创新,从而建立起精细、规范、全面、完善的社区
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夯实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社会基础。

推行“五化”模式,丰富区域化党建工作内涵。

在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的过程中,我们将区域内各项重点
工作纳入区域化范畴,并按照区域化的目标来推进、来落实。

一是资源区域化。

突破“小而全”的分散配置方
式,全面向“区域统筹、集约共享”方向转变,积极探索“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共享共荣”的资源共享新模
式,实施56个区级部门党组织与56个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开展“帮扶、帮困、帮教、助学”等
共建活动,为社区工作提供支持。

二是责任区域化。

通过“党员责任网”、“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将社区各
项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社区干部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每人负责一个或一片网格,明确管理职责,落实区域
化管理责任。

一方面掌握责任区域的党情、民情,了解党员、群众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另一方面根据党员、群
众的需求,组织开展扶贫帮困、就业援助、法律咨询等各类便民服务活动。

三是党员管理区域化。

对社区直管
党员,全面落实党员岗位责任制度,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对在职党员,实行“双管”机制,深入开展在职党员
“自愿认领社区岗位”活动,截至目前,全区有1680多名在职党员自愿到社区报到,认领了党员教育、法律咨
询、治安维稳等760多个岗位;对于流动党员,按照“摸底数、强服务、有作为”的思路,通过开展亮出党员
身份、亮出党员家庭、亮出党员承诺的“三个亮出来”活动,为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参与组织活动、
推动社区党建、构建文明社区搭建平台。

四是服务区域化。

积极加大对社区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帮扶力度,初
步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就业培训、就业实习、职业介绍“四位一体”的培训就业新机制;面对区域内人口老
龄化的现状,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新模式,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措施,筹资6645万元,建立全
区社会化养老机构13家,其中针对社区居民建立了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起了XX区老年服务中心,面向社区
老人提供日托养老服务。

积极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解决他们的日常生活难题,
全区共有160余个志愿者助老服务队活跃在各个社区,为1150多名老人提供了10万余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


是考核区域化。

对于社区干部党员实行联考联评制度,在每年的社区党建考评工作中,社区党组织书记就一年
来的履职情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向社区全体党员、全体居民代表和街道党工委进行述职,接受社区党员、社
区代表和街道党工委的评议,并广泛征求驻社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把有关单位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评价
的重要依据。

同时,在驻社区单位工作考核和干部考察、党员年度考核中,增加社区共驻共建和社区日常表现
方面的要求,并把社区党组织和群众的意见作为重要参考,调动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的积极性,形成社
区区域化共建合力。

实行“区际联动”,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模式。

立足辖区内开发区与行政区交错分布的实际,突破区域
党的组织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局限,以“党务工作牵手、区域发展联手”为目标,着力构建“区内整合、区
际融合”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创造性地将开发区党组织纳入区域化党建总体格局,实施“地区党建大工委制”,
即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吸收周边开发区、驻地大企业、区级驻街单位共同参与,在不改变原组织隶属关系的
前提下,建立非建制性党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讨论、决定辖区重大事务,实现党建工作联抓、经济发展联促
、精神文明联创、城市管理联动、公益事业联做、和谐社会联建。

同时,建立了例会制,征询、督察、反馈制
,年终考核制和监督评议制等四项保障制度,对各委员的工作实绩和成员单位作用发挥情况进行综合管理和考
核,同时面向社会聘请监督员,对各成员单位承办事项和办理结果进行监督评议。

以事情共商、资源共享、活
动共办、发展共促的工作机制,整合区域内各方力量,不断拓展党组织服务功能。

初见成效
区域化党建的不断推进,使我们从整体的角度、用系统的思维来思考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实现了区域内
各项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无缝融合,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在党建工作上实现了由“单兵作战”向“兵团作战”的转变。

打破了条块分割的传统党建格局,优化了基
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形成了网络化的社区党建工作体系,扩大了组织覆盖面、增强了党的渗透力,将单位“小
党建”变成区域“大党建”,实现了党建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

在党建资源上实现了由“各自为政”向“资源共享”的转变。

跳出就社区抓社区党建的思维定势,立足区
街互动和区际联动,优化区域内党建资源配置,统筹调配党建资源要素,推动区域内党建资源双向流动,建立
健全共驻共建、共享共荣的工作机制。

在党员管理上实现了由“单一管理”向“齐抓共管”的转变。

通过加强区域内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建立党
员服务站,完善了在籍党员“直管”、在职党员“双管”、流动党员“协管”机制,初步形成了“属地为主、
原籍为辅、双边互动、共同负责”党员管理格局。

在服务方式上实现了由“单一被动服务”向“多元主动服务”的转变。

积极转变服务方式,深化和拓展党
员责任网、党员亮牌、设岗定责、助老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
利益问题,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意识,健全完善了区域化服务
体系,促进了党员活动区域化、服务社会
化。

启示
区域化党建的探索与创新,对我们而言,既有收获,初步构建了区域化格局;也有启示,发现了工作上需
要加强和提升的地方。

对于区域化党建的思考和启示是:
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核心是不断创新。

积极顺应区域化党建与区域发展、社会稳定相结合的需要,将坚
持创新作为区域化党建的主线,统筹协调、有效整合区域内人、财、物等资源,合理布局,创新社区党建模式,
带动区域内各类组织积极参与区域化党建和区域发展、社会稳定,深化共驻共建,构建“大区域、大党建”工
作模式。

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根本是提升服务。

党的工作最终要体现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成效上。


域化党建工作的推进应充分运用市场化、社会化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整合服务力量,以创新服务方式、丰富
服务内容为着力点,以服务前置整合社会资源,使服务群众和加强党建有机结合,从而深入推进“大区域、大
党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