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下)齐鲁先锋100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下)试卷[考试时限]:60分钟[及格分数]:60分[考试说明]:1、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
正确错误2、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
正确错误3、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体系。
正确错误4、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生信仰和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想和科学体系。
正确错误5、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利益。
正确错误6、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
正确错误7、多元价值多样文化中必须有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
正确错误8、文化体制改革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效益。
正确错误9、国家崛起靠的是政治崛起和军事崛起,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是否崛起无所谓。
正确错误10、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正确错误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国家社会经济个人1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法治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13、美国梦实际上是()之梦。
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垄断资产阶级美国人民14、开展舆论斗争的核心是()。
掌握话语权巩固舆论宣传阵地争取群众控制媒体1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对外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五位一体与时俱进三位一体17、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18、“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是党章对()的表述。
党的思想路线党的政治路线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组织路线19、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来发展的思想指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
4 诚信、友善"。这些价值观念被概括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
面的价值准则。这些价值观念相互贯通、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体系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1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推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个体内化
2 这三个层面相互贯通、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追求和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着中国的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 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 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 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 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 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 循
20XX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 精神指引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目录
当进步的精神指引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 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 表达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 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下)本做63分
B.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第27题、价值观的类型包括()。(多选题)(分值:4)
A.以信仰为中心的价值观
B.理性价值观
C.社会性价值观
D.政治性价值观
第28题、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的三个自信是()。(多选题)(分值:4)
课件名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下)本做63分
测试题目共:30,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多元价值多样文化中必须有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2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是否题)(分值:3)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第24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多选题)(分值:4)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第25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倡导()。(多选题)(分值:4)
A.自由
B.平等
C.公正
D.法治
第26题、四项基本原则包括()。(多选题)(分值:4)
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第18题、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的是()。(单选题)(分值:3)
A.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C.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
A.党的思想路线
B.党的政治路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如今的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思想文化的频繁交流、利益诉求的不断分化,各种价值观交织碰撞,加之人们思想的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增强,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断滋长,使得人们的思想多元化,凝聚思想上的共识变得愈加困难。
近年来,诸如对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上该不该让座、“到此一游”此类问题的争论,从某种层面上看,折射的就是价值观的冲突。
敬爱的党组织:党的十八大曾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
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两个既有内在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不宜将二者完全等同。
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和区别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一个有准备的好的求职面试自我介绍,能够让你轻而易举地从众多求职者之中脱颖而出。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2016幼儿教师求职面试自我介绍,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预祝大家顺利通过面试。
大家知道,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确保该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
价值作为一个关系范畴,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
人们在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涵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它往往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追求等形态。
一定的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和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需要的反映,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
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因此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基本内容(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
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4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
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
它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
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刻,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成员都能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所依托、有所体现。
《思修》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 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 人民性体现在它所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真实性体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奠定 了根本制度前提和制度保障
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文化的力量,归根结底来自于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力和感召力;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本质上是核心价值观的竞争) 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第二节 坚定价值观自信 概述 坚定的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 化自信的价值内核; 为什么要坚定核心价值观自信?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道义 力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历史底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 的精神命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现实基础——当今时代的中华民族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小编为大家一一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识。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培养优良品德、全面发展德智体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当代大学生应认真学习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
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二、开展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普及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把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利用多种载体和形式,深入进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学习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认知、认同。
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所在的“在世界上的位置”也在不断被重新定义。
然而,这种重新定义不只涉及到地缘政治与经济地位,也涉及中国价值观、文化身份等方面。
意识形态作为文化认同与行为指导的基石,也成为了探讨中国文化身份与价值观的关键之一。
在中国,意识形态对待于既有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也具有从政治、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影响。
而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意识形态在重盖的面貌下重获注目,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指导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顾名思义,是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也是现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公正、诚信、友善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并成为了中国社会的行为准则。
意识形态作为中国文化身份与价值观的核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分割。
在中国的政治与文化生活当中,意识形态的内容与网络文化密不可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也需要网络文化跟进。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也成为了人们构建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各种网络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发布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得以传递,它也间接地引领着中国的时代前进。
然而,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已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它的建设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全社会的意识与行为标准并不统一,不同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不相同。
其次,网络文化传播的骗术与突破点也不断出现,网络虚假信息、低素质的网络评论等等缺点也不容忽视。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推广。
如制定法律、颁布政策、通过教育、社会团体、媒体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
中国政府还建立了有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为不同年龄段的人提供更为有效的传播途径。
最近,一项“更好的家庭”活动也调动了全社会力量,扶植弱势群体,建立了更为和谐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意义是什么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立足国家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目标,我们党在过去曾经把这个共同价值追求表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人民幸福”。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个宏伟目标从价值追求角度来说就是要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就是说经济上要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要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要越来越和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符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活力、振奋精神的价值目标。
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是立足社会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把这些目标写到社会主义旗帜上,使之成为激励人们发愤图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越来越强,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维护公平正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正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这种新期待、新要求,我们党更加自觉地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深入扎实地体现到党的各项理论和实践之中。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八大报告则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和谐开放包容(一)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最本质、最核心的价值理念。
它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对以往一切剥削压迫社会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的颠覆与超越,代表了人类从支配自己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共产主义理想。
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随着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同,成为指引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战略思想和价值取向。
(二)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把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价值目标。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根本在于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惠及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发展,我们要走的发展道路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
是否把共同富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标志。
(三)民主法治民主法治,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及路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及路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及路径2023年,中国正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阶段。
在这一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1. 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支撑。
如何拥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关系国家发展方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
2. 培养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基础。
其中包括海纳百川、和谐共生、崇尚科学、以人为本、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能够弘扬社会正能量。
3. 增强文化自信: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流传有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心、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大多数人在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上形成一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认同。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1. 推进价值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从娃娃抓起培养下一代积极拥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2. 建立价值导向机制:健全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机制,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在人事选拔、工资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注重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员给予更多激励和奖励。
3. 加强法律保障: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保护。
加大对文化产品及传媒内容的监管,提升宣传力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好地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4. 弘扬正能量: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提倡发扬奉献、互助、友善的精神风尚。
通过媒体、文化艺术、公益活动等渠道,宣传正面的典型事迹和优秀典范,引导社会价值观念的向善向上。
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我国核心价值观是指以富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经过大量群众的实践和积极探索所形成的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核心价值观念。
这些核心价值观念凝聚了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心血,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来探讨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应该坚持爱国主义,这是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自豪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动力源泉。
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要追求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的公平和谐。
这意味着要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不公正行为,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只有公平正义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机会和权益。
我们还要倡导敬业奉献的精神。
这是我国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敬业奉献是指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热爱,是对社会和他人的无私奉献。
我们要坚持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理念,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诚信守信是我国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诚信是一个人的品质,是一个社会的基石。
我们要讲信用,做到言行一致,遵守诚信原则。
只有诚信守信,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才能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我们要弘扬传统美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这包括崇尚和平、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敬老爱幼、勤俭节约等。
只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丰富多样,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和价值观念。
作为一个国家、社会和个人,我们都应该积极践行这些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个人幸福的目标。
通过对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弘扬和传承,我们将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2011年02月25日 09:35:51 来源:光明日报【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问题】编辑老师:您好!在一些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术论文和宣传报道中,经常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此同时,还往往会同时提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我对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特别明了,能不能请专家在你们的《释疑台》栏目上解释一下啊?湖南工程学院2007级学生唐思佳【解答】价值观是人们区分好与环、对与错、符合或违背意愿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由国家凝练和建构并由国家公共权力普及推行的价值观念系统。
它由一组价值观念有序构成,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和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具有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包容性和开放性,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意识形态指适应一定经济基础并竖立其上的“观念的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的,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化的观念体系。
它包括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不同层次的意识形态,不同形式的意识形态(如,哲学、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等)以及各种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辩证统一关系,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以极少的观念和范畴揭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实质,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
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必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本质的体现。
这表现在: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和概括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地整合在一起,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现实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价值观念基础。
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明确并得以宣扬,成为指导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不仅源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也融合了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分析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一、理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共同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时代性特征。
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目标。
富强体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民主体现人民的权利和意志,文明体现社会的进步和素质,和谐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自由体现人的权利和个性,平等体现人的尊严和机会,公正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法治体现国家的规范和权威。
3.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品质。
爱国意味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敬业意味着对事业的专注和奉献,诚信意味着对他人和社会的真实和信任,友善意味着对他人的关怀和友好。
二、实践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理论上的指导,更是实践中的行动准则。
在现代中国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和践行引领着一系列重大变革和发展。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至上。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鼓励互助合作和共同发展。
这使得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为每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社会公正和人的尊严。
在教育、劳动、医疗等领域,强调平等机会和公平待遇,保障每个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这使得社会发展更具有包容性,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社会文明和个人品质。
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旨在指导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一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旗帜鲜明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核心要素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体现的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只有国家富强,个人才能享有更好的生活。
民主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体现人民的主权和自由,民主决策可以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愿。
文明代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成熟,文明社会是一个有素质、有修养的社会。
和谐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的目标。
二、自由平等公正自由平等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二个核心要素。
自由是人的一种自主能力,人们在尊重他人自由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自由。
平等是人人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机会,消除一切不平等现象,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公正是公道和正义的体现,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个核心要素。
法治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只有依法管理才能实现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爱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热爱自己的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敬业是对自己的职业负责,发挥个人的才能和价值。
诚信是公民应具备的品质,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
友善则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繁荣。
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与实际相结合,让其真正成为人们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的标杆。
总之,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是塑造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后感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高愿望。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努力争取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是我们的崇高目标。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
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青年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调节公民和国家关系的基本政治规范和道德规范。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
所以,尽管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种正义的力量始终一脉相承。
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都是古代知识分子爱国情怀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国制定的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都把“爱国”放在首位。
作为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能切断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传统,只能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发展。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
以人为本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比较稳定的立场和观点的总和。
以人为本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就是社会发展再也不能把人当做客体、手段和工具,而要当做起点和归宿,切实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和发展权,切实尊重人的尊严、人的劳动和人的创造,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如何理解核心价值观
如何理解核心价值观于建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
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工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有力的精神支撑。
一、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2006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在全社会树立起了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有力地统一了全党思想、凝聚了社会共识。
近年来,各方面普遍反映,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作进一步提炼、概括,鲜明提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些地方和行业为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精神、行业精神,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伴随形势的不断变化、实践的不断深入、理论的不断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日益突出,其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日益凸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
它既需要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制度,也需要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既需要为人们描绘未来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的目标,也需要为人们指出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归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社会长远、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为制度设计、决策部署、法律制定提供最终价值依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全面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苦曲折的探索,也不断深化着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认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是一片战火纷飞、社会秩序混乱的局面。
为了建设一个人民民主、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指导方针。
继而,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框架。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社会主义社会公认的共同理念和追求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要义。
在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富强是国家的根本目标。
民主则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
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象征。
而和谐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人民生活幸福与社会稳定的关键。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自由是每个人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平等则是社会公正的基础,追求社会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公正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法治则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确保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法律保障。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底线,也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一种观念和责任。
敬业则强调每个人应当努力工作、敬业奉献,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是建设诚信社会的根本要求。
友善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支撑。
它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各项改革提供了坚实的价值底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 刘少杰意识形态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深层问题。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我国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人们的经济条件还是生活水平,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但是,在思想意识领域,很多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去思考,尤其是在意识形态上,我们面临着思想意识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挑战,怎样体现中国意识形态的现代化;保障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安全性,甚至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这些都是当前迫切需要我们回答的问题。
今天,我主要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这个背景,和大家一起探讨中国现在的意识形态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可以说,我们现在确实处在思想意识多元化的一个时代,要了解中国当前意识形态多元分化的状况,我们就要首先对意识形态的形式、发展、变化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所以,我首先讲解一下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发展和变化。
其次讲一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意识形态分化,以及中国当前意识形态分化的突出表现。
我们首先来看意识形态的本质形式及其发展变化。
意识形态的本质,对于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应该是比较清楚的。
比如党校开设的一些课程――哲学、党史,这些都是意识形态的具体形式,都是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
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对意识形态有新的解读。
因为意识形态也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来,社会制度的变化对意识形态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今天的意识形态,同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所理解的意识形态已经不一样了,我们应该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当前的意识形态,无论是主流意识形态还是非主流意识形态。
那么,什么是意识形态呢?概括来讲,意识形态的核心问题就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是非判断的一种评价。
它是人这个主体对事物现象给出的一种评价,比如原则和立场,它同一般性、客观性的认识相比是不一样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包含了对事物评价的思想观念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但是,哲学和传统的理论一般都把意识形态归结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思想观念。
即,如果没有理论化,没有被系统化,这样的思想观念不是意识形态。
也就是原来我们在传统的哲学、经济学、法学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这样的一种形式中所讲的意识形态。
实际上,又不是这样简单。
我们知道,意识形态的本质,就它的基本形式来看,哲学、传统的经济学,包括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美学,这些都是意识形态。
基本上讲,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一些意识形态。
那么,无论是哲学,还是社会经济学,还是文学艺术美学,它们有一个与政治学最根本的不同点就是它们对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评价。
所以,我们把人文社会科学称为系统化、理论化的意识形态表现形式。
但是,从意识形态的本质来看,并不像我们对意识形态所做出的界定这样简单。
现实的意识形态,除了理论化、系统化的各种学科和各种理论以外,最复杂的、最丰富的就是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思潮。
当前,社会思潮非常活跃,不只在北京,像在广州、深圳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其社会思潮也都是非常活跃的。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国当前社会意识形态分化的一个重要层面。
下面,我们来探讨中国目前的社会思潮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社会思潮具有综合性,它不仅有理论,而且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联系在—起。
无论是怎样复杂的社会思潮,我们总能对它进行一些比较明确的概括。
复杂的、系统化的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蕴含着人民群众思想中的非系统性的意识形态。
在传统的哲学社会科学中,比如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些都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意识形态。
如果我们仅仅在这个层面上来讲意识形态,那么我们所讲的意识形态就是一种静态的、固化的意识形态。
如果一种意识形态不能够在社会上传播,推动社会的进步,那么这种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僵化的学说。
各种有效的意识形态,都是一种动态的、活跃的意识形态。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意识形态,无论是主流意识形态,还是非主流意识形态,都必须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同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一种综合。
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到蕴含在人民群众思想观念中的这种非系统化的意识形态。
在人民群众中,在各个阶层中,人们所认同的各种价值原则、价值观念,都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意识形态问题。
因此,我们研究意识形态,不能仅仅盯在已经系统化、理论化了的意识形态上,而更应该关注那些蕴含在人民群众思想观念中,体现在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中、行为习惯中的那些丰富的、活的意识形态。
这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大家可能经常听到上层领导关于意识形态的一些指示或讲话。
中央的领导,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怀着比较乐观的态度,对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有了一些基本的思路,但对于意识形态,我们究竟该怎么搞。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是世界一流的大国,我们的经济发展、国家实力,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高度重视,像日本等一些周边国家,甚至印度,都觉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它们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那么,中华民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如何使自己不仅在经济上崛起、强盛,而且在思想观念上,也能保持稳定、健康、活跃,这是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历史问题。
那么,我们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怎样去解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面临的各种挑战?这需要我们对广大百姓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所以,我们在研究意识形态问题时,不仅要关注那些已经理论化了的、系统化了的意识形态,更应该关注在人民群众中活跃的意识形态。
下面我重点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的意识形态分化。
我们必须对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才能意识到我们今天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有多么的重要,多么需要我们在党的理论工作和思想工作中,去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有效的操作。
改革开放以来的意识形态分化,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事实。
为什么这样讲呢?主要是因为四个层面:一是价值观念多元分化;二是社会思潮此起彼伏;三是学术流派五彩缤纷;四是流行时尚千姿百态。
我们先来讲价值观念多元分化的问题。
价值观念多元分化,党的四中全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中已经明确提出这样一个事实,胡锦涛同志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到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各个阶层价值观念的多元分化问题。
这与我们过去对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过去,我们只强调统一,不承认分化。
但是,现在我们是在分化的前提下来讨论主流意识观念怎样去影响、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
现在价值观念的分化非常复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东西是积极的,有些东西是消极的,有些东西是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
前段时间,在北京、天津、沈阳、长沙等地流行“抱抱团”。
新浪网登载,长沙的女大学生,差不多是二十六、七岁的样子,她们组成一个“抱抱团”。
刚开始,长沙的这些女大学生只是在街头等待别人拥抱,后来在北京演化成了主动拥抱别人,这让很多人确实不太理解。
这是什么新潮?是在挑战传统呢,还是在表达一种新的价值观念。
北京的“抱抱团”,刚开始时是在王府井、西单拥抱别人,后来在春节期间,她们又到医院去拥抱艾滋病患者,这确实让人挺受感动,也确实让人很难理解。
据她们自己说,“抱抱团”是为了给人间以温暖,让人间有更多的真情,向市场原则、利益原则进行挑战。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抱抱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这种形式是不是一种吻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形式,是否能够成为一种健康的思想、理念,引导一种健康的时尚趋势,这是值得研究的。
当前,像这样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表达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的社会行为,应该说是层出不穷的,我们只要认真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大量这样的现象。
尤其是像深圳这样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快、改革开放比较前沿的城市,这些现象更容易发生。
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种现象包含其中的一种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也就是说,对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
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形式非常丰富。
春节前,中央宣传部召开了一次关于党的理论工作建设的重要会议。
李长春同志在会议上作了重要报告,对当前的理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未来几年我们党的理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部署。
李长春同志对当前意识形态的变化有一个概括:多样、多元、多变。
我觉得李长春同志的概括是非常符合当前实际的。
关于社会思潮的多样化,我想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比如北京有新左派、新保守主义、新民主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社会思潮的多样性表明了什么呢?它表明我们国家的发展,表明我们国家人民的思想观念正在呈现出一种空前活跃的状态。
这不是坏事。
过去,我们认为每出现一种新的社会思潮,都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进攻,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胡锦涛同志和李长春同志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出要正视这样的问题。
应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它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时候,它的社会思潮都会处于非常活跃的时期。
今天,我们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一种空前繁荣的状态。
社会思潮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总的来说,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表现。
各种社会思潮都有自己的立场,甚至它们相互之间还有一种否定的关系,比如说新民主主义和新左派,它们之间就是在相互对立、相互否定中不断展开的。
社会思潮还处在一种多变的状态。
这说明我们的民族在思考,我们的思想家、理论家很活跃。
我们不能强求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相一致,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它们中积极的一面,应该用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去引导、淡化它们消极的方面。
怎样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去和它们对话以形成一种共识,这是当前意识形态转化的一种方法。
另一个社会现象就是学术流派五彩缤纷。
现在的学术流派,确实到了—种难以描述的程度,搞哲学的、法学的、经济学的,无论是哪个学科的,都能分出无数多个学术流派。
流派多是好事,它们之间会有争论,有争论,才有激发,才有创新。
目前,“废话诗”已经流行一年多了,其中有一个代表人物是赵丽华。
“废话诗”废话到什么程度呢?“一根黄瓜,又一根黄瓜,是两根黄瓜。
”“我坚决/不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厕所的人。
”这就是“废话诗”。
“……一个是我侄子/正在吃饭/一个是我外甥/现在他们一起出去玩了。
”这是诗吗?这个“废话诗”刚开始流行,是用一种用比较平淡,比较直白的话来表达一种深刻思想的诗,但现在却变成了一种彻头彻尾的废话,能表达什么意义、什么思想呢?诗歌,是用超越的情怀来表达一种理想的境界,给人以美感,但“废话诗”就是在说废话,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