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

合集下载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2秦汉时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2秦汉时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解析

考点2秦汉时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一、选择题1.李白曾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这主要反映出李白()A.对秦始皇炫耀武力不满B.认为秦的统一不利于思想解放C.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充满赞叹D.认为秦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可知李白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充满赞叹,故选C项;题干材料反映了李白对秦始皇的赞叹而非不满,A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思想方面的问题,B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秦始皇统一全国的功绩,未涉及加强中央集权的信息,D项错误。

2.《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

”下列与该记载有关的是()A.修筑直道B.征服越族地区C.平西南夷D.修筑长城“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可判断是秦朝修筑直道,故选A项;越族是南方的少数民族,与题干材料中的地理位置不符,B项错误;西南夷在中国西南地区,与题干材料中的地理位置不符,C项错误;修筑长城是防御措施,D项错误。

3.(2023广东深圳二模)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称帝的同时追封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仿秦尊太公为“太上皇”,此后历代开国皇帝追封先父、先祖成为惯例。

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强化新王朝统治的合法性B.借助神权以稳定社会秩序C.宣扬孝道以强化道德教化D.团结皇族以避免权力纷争“太上皇”的做法成为历代开国皇帝的惯例,这一做法使得“家人父子”的亲亲之礼向“朝廷君臣”的尊尊之礼转化,由此强化新建王朝的政治统治,故选A项;“借助神权”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提及的是借助人伦以稳定社会秩序,排除B项;“强化道德教化”不是主要目的,强化道德教化是服务于现实统治的手段而已,排除C项;“避免权力纷争”夸大化,皇室争权夺利贯穿封建王朝,排除D项。

4.秦朝三公之下设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宫廷财政与皇室手工业制造;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用马;宗正,掌管皇族、宗族事务……这反映了九卿()A.职权细化,各负其责B.服务皇室,君权至上C.政务繁杂,中央集权D.官员众多,权力分化“宗庙祭祀”“宫殿警卫”“宫廷财政与皇室手工业制造”“宫门警卫”“宫廷用马”“皇族、宗族事务”,可知九卿的主要职责是服务皇室,体现了君权至上,故选B项。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 第6课先秦至秦汉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课件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 第6课先秦至秦汉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课件

农业模式
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__精__耕__细__作____的农业 技术体系
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1)农业工具。
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制作从打击制作 耕作工具
到_____磨__制_____再到冶炼;战国时期,铁制农具逐渐推广
原始社会用陶器灌溉;人们已经懂得利用____杠__杆______原理灌 灌溉工具
(3)铁犁牛耕:春秋末年出现牛耕和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 普遍,铁器时代到来,牛耕得到推广。随着社会发展,犁耕技术不断进步, 尤其是唐代曲辕犁的出现,奠定了后世传统耕犁的基本模式,大大提高了 古代农业生产水平。
史料证史——秦律体现的经济措施 史料 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出现了二十多个《秦律》的律名,如《田律》 《厩苑律》《仓律》等。……秦代规定市场设置有序化,形成了固定的商 品交易市场。《秦律十八种》之《司空律》《金布律》中均出现过 “市”“市肆”“南街”等名词。《金布律》有如下规定:钱十一当一布, 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 有卖及买也,各婴其贾(价);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婴。在财政会计方面, 确立财政收支的凭证制度和审核制度——“上计制度”。如《田律》规定: “乘马服牛稟,过二月弗稟、弗致者,皆止,勿稟致。”
3.集镇、城市的兴起。 (1)集镇的兴起。 ①原始社会末期:___手__工__业__者___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古代集镇雏形形 成。 ②商朝:____商__人______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 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在商人和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 ______集__镇____。
⑤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⑥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⑦主张和而不同。 (2)特点和价值。 ①特点: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 ②价值: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中国人的___思__维__方__式___和行为方式;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为 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秦汉时期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秦汉时期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秦汉时期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丰台区一模)据里耶秦简记载,秦朝县下属机构定期制作所在机构集簿,并根据要求上呈县廷。

与之相应,县、郡也定期将核心治理信息汇总报送上级官府,以便上级掌握政情及开展管理,并据此对下级进行考课。

该做法()A.实现了对基层组织的有效治理B.有利于提升地方官员文化素养C.促进社会群体共同意识的凝聚D.为赏罚官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2.(2024•赣州模拟)秦汉时期,皇帝的决策一般经过以下程序:皇帝将问题交给有关机构和臣下讨论,提出方案,经皇帝批准,交由御史府拟定诏、制、敕、令,再经丞相副署后传送有关部门执行。

这()A.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B.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C.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3.(2024•江苏模拟)公元前227年秦南郡郡守散发家长式告诫文告。

“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是以圣王作法度,以矫端民心……凡法律令者,以教道(导)民,去其邪避(僻)……而使之之于为善殹(也)。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法家学说在秦朝占据统治地位B.文告维护了儒家主张的价值观C.先秦时期出现德治与法治之争D.出现了法家律令儒家化的趋势4.(2024•丹东模拟)秦朝建立后,在中央设立了博士官职。

这些博士缺乏传世文献记载,今尚知名的只有17人,他们大多是儒生,其职责是“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但不参与政治决策,政治影响甚微。

究其原因是()A.百家争鸣的延续B.治国理念的影响C.太学教育的发展D.制约皇权的需要5.(2024•广西模拟)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到:“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他是在肯定秦朝()A.实行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B.开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C.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D.进行分类登记的户籍制度6.(2024•唐山二模)据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秦简记载,公元前215年,一位名叫“尊”的益阳县女子,因在交易活动中拒收法定货币半两钱,被当地县令、县丞与令史集体判处弃市之刑(在闹市处死,并暴尸于众)。

新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

新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

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化(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某某某某月考)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 )A.工具种类繁多B.生产自给自足C.注重精耕细作D.经济发展迅速解析:选C。

根据材料解读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故C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农业工具种类繁多的结论,故A错误;B、D两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2.下面是汉代史籍的相关记载。

这反映出汉代( )出处记载龚遂任渤海太守,“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五《汉书》卷89《循吏传·龚遂》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秋冬课收敛,益畜果实菱芡”仇览任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仇览》限”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令郡县劝民畜蔬食,以《后汉书》卷4《和帝纪》助五谷”A.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B.国家重视家庭副业生产C.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D.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加强解析:选B。

表中材料说明,汉代官员和皇帝都积极劝农发展家庭副业经济,可见国家重视家庭副业生产,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抑商”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政府劝农发展家庭副业经济并没有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家庭农副产品的商品化,故D项错误。

3.汉代田庄主在地方拥有相当大的社会势力,出现了“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的局面,时人有“宁负两千石,无负豪大家”之说。

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政治实力与经济实力开始重合C.豪强大族操控国家政权D.抑制豪强成为社会发展之必须解析:选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严厉打击商业活动,注重农业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汉代田庄主在地方拥有相当大的社会势力,而不是汉代政治实力与经济实力开始重合,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豪强大族操纵国家政权,故C项错误;据材料“宁负两千石,无负豪大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豪强实力强大威胁中央,抑制豪强成为社会发展之必须,故D项正确。

高三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先秦时期的经济

高三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先秦时期的经济

先秦时期的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届湖南永州一模)现代考古在殷墟苗圃北地、孝民屯、大司空村等9处出土了石器共209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的铲、镰、磨石等,计144件,另外出土蚌器205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的铲、镰、刀等,计179件。

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重要C.人们开始由迁徙走向定居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经形成2.(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从考古材料看,北至蒙古,南至湖南、江西,西至陕西、甘肃,东至海滨,都有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出土,这可用来说明商代后期( ) A.官营手工业的发达B.等级制度走向瓦解C.地区间交流的频繁D.青铜铸造达到顶峰3.(2020届湖北黄冈高三质量检测)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一改晚商早周时期厚重典雅的风格,转为简洁朴素;饕餮纹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写实性较强的凤鸟纹和简练的重环纹。

这反映出( )A.周代青铜制造技术的进步B.周代审美标准的变化C.周人质朴尚文和注重人事D.青铜器注重实用功能4.(2019届北京朝阳区二模)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青铜器物铸造以货币为主B.货币的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C.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D.钱文上镌刻的书法以隶书为主5.(2019届江苏南京、盐城二模)“子赣(贡)既学于仲尼(孔子),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即子贡)最为饶益。

……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这反映出当时( )A.商人地位遭到了一定抑制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盛行C.商业发展冲击了等级制度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6.(2019届安徽淮南二模)西周时期,在较大的都邑中都出现了市场,有管理市场的“质人”,商贾在市场上进行贸易,都有“质人”制发买卖的契券。

据此可知,西周( ) A.形成契约精神B.规范商业行为C.履践重农抑商D.出现货币经济7.(2019届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三月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商民族虽已从事农业,但在商朝五百多年的历史中,迁都的次数在六次以上,而且甲骨文上有经常狩猎的记载。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生版)板块1 第1单元 训练4 秦汉的经济、文化与科技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生版)板块1 第1单元 训练4  秦汉的经济、文化与科技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编户齐民起源于诸侯争霸,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编户齐民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推行,从而建立了家户与国家的直接联系,而个体家户对于国家施政的敏感性显著增加,一旦出现苛政,家户极易破产。

这种状况()A.埋下社会周期性动荡的客观隐患B.旨在使地方行政组织体系精简化C.为国家获取赋税提供有利的借口D.倒逼西汉统治者大量征收算缗钱2.(2023·天津河东区一模)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的汉简《二年(吕后二年)律令·金布律》载:“诸私为蓾(卤)盐、煮济、汉,及有私盐井煮者,税之,县官取一,主取五。

”据此可知,当时()A.釆取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B.盐铁专卖政策已有所松动C.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D.诸侯王国的势力日益膨胀3.(2023·洛阳高三模拟)西汉初年,政府明令禁止杀牛,重惩盗牛。

东汉末年,“曲周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弃市”。

以上举措()A.折射出牛耕在全国普及B.适应了农业发展的要求C.可以有效缓解土地兼并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导向4.(2022·德化一中月考)据考古发掘,在中国的南方出土了数量可观的秦汉时期的铁农具,有犁、锸、锄、镰、斧等,出土地点涉及南方多省。

据此可知,秦汉时期()A.已出现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B.南方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升C.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生产工具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逐渐成熟5.汉文帝在王畿内“开籍田,亲率耕”,并命寄居在长安的诸侯各回本国督促生产;对外不用兵,对内不兴造,各种赈恤多用实物而不用钱;因为“钱益多而轻”,故税收之钱储存于国库,改铸更重的四铢钱。

这一系列措施旨在()A.釜底抽薪,打击地方割据B.奖励耕战,增加财政收入C.双管齐下,稳定币值物价D.改弦更张,摒弃黄老之学6.(2022·运城月考)西汉政府在蝗灾旱灾之后,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南齐时设立了“六疾馆”用以隔离病人;隋唐时期有“病坊”,一些寺院也收治病人。

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先秦、秦汉)-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先秦、秦汉)-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
A.生产力进步推动了社会观念更新B.商业在社会变革中具有重要地位
C.关税已成为各诸侯国的主要财源D.社会结构的变迁受政治强势干预
8.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据此可知,他们倡导()
A.施行仁政B.教化民众
C.隆礼重法D.敬天保民
A.小农经济已经形成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农业发展备受重视D.铁犁牛耕得到应用
5.先秦时期,农事活动的周期催生了一年四季的“四时”观念,国家根据“四时”观念指导、安排农事活动,甚至政治行为也要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做出让步,接受四时节律的制约,“以时序政”“依时行政”。由此可知,“四时”观念()
A.限制了先秦君主的集权统治B.影响了早期国家的政治塑造
后石家河文化
钱山漾广富林类型
雪山二期文化
3800—3500
三星堆文化
寺洼文化
二里头文化
岳石文化

马桥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
二里岗文化
材料二二里头遗址的聚落面积已达300万平方米以上,宫殿区(约12万平方米)出现纵横交错的大路,兴建起了大型宫室建筑。宫殿区以南有手工业作坊区,铸铜作坊和绿松石作坊可能都已开始生产贵族用奢侈品。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首次突破了地理单元的限制,几乎分布于整个黄河中游地区。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有了接触,源自中亚地区的作物、家畜以及青铜冶金技术,在这个时期陆续传入了并被我们加以改造和提升。
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D.意味着监察体系完善
13.《汉书·食货志》记载,政府对于盐业的生产规定“募民自给费,因官器煮盐,官与牢盆(煮盐的场所和大铁锅)”;政府对于铁的买卖则规定“民间有敢私自铸铁或销售的将处以重刑”。汉朝的这些举措()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2讲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课件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2讲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课件
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 映出当时 ( B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解析 材料中“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说明当时小农破产的现
d.劳动者称“徒附”“宾客”,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比西汉时期
有所加强。 e.田庄还拥有私家武装,称“部曲”“家兵”,是维护豪强地主统治的武
装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转化为武装割据的力量。
(3)影响 a.是东汉政权的统治基础。 b.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是东汉末年封建国家分裂的社会根源。 c.使政治更加黑暗,统治日趋腐朽,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四、水利工程 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⑥ 都江堰 ;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了⑦ 井渠 ;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西汉长安城东、西有“⑧ 市井 ”九处,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有 严格的时空限制。 三、“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强调要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目的
(1)直接目的: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2)根本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 ⑨ 自然经济 ;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考点二
自主学习
一、手工业 1.基本形态
先秦、秦汉时期的手工业和商业
(1)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而存在,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 消费,是一种① 自给自足 的经济形式。 (2)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② 民间消费 的产品,以盈利为目的,产品 投放市场。
(3)官营手工业:明中叶以前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主要特点是:其制作工艺 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其产品主要满足皇室和官府的 需要;官营手工业技术的传承是③ 封闭性 的,往往导致失传;匠户没 有人身自由,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限制。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2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第4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2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第4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第4讲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届某某某某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监测)战国时期,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将全国人口编为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这一举措被称为“户籍相伍”;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

“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 A.确立起皇帝制度B.摧毁了宗法关系C.建立起官僚政治D.加强了基层治理解析:选D “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和中央集权,故选D项;秦王嬴政确立皇帝制度,排除A项;材料强调基层治理,不涉及宗法关系问题,“摧毁”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而材料强调基层治理,排除C项。

2.(2019届某某乌鲁木齐一模)古代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说法,到秦始皇时期,“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

”这反映出( )A.周朝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秦朝继承了古代的祭祀制度C.秦始皇不遵循古代礼制D.秦朝大一统君主专制的形成解析:选D 材料信息“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说明秦始皇统一后建立了不同于分封制下的新的帝王祭祀体系,这也是秦始皇一统天下,构建专制权威的表现,故选D项。

3.(2019届某某内江一模)秦汉之制,郡守每年秋冬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与考课相辅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

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君主专制使分封制在秦汉完全丧失了影响力B.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C.科举制度使选拔的官吏责任感和执行力得以加强D.监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X执政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对郡、县长官的考课和监察,这些措施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可见分封制在汉初仍有影响,排除A项;科举制在隋朝创立,排除C项;“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X执政”,此说法夸大了监察制度的作用,排除D项。

课标通史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2讲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课件

课标通史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2讲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课件

归纳总结 影响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因素 市场因素、政府政策、社会环境、技术水平、传统文化观念等。 图解历史 古代手工业
教材补遗 “工商食官” 夏商周时期的官营手工业制度。“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 “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 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源,称之为“食官”。职业世代相袭,没 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
——《韩非子·说林上》 史料3 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 以事上者,④不贰事,不移官。
——《礼记·王制》
读史指导 (1)史料1属于文献史料,解读的关键是理解史料所体现的手工业形态和对 手工业者的要求。①指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②强调器物制作不得过于奇 巧。 (2)理解史料2的关键是把握③所体现的有关私营手工业的信息。 (3)史料3中④指既不能兼做其他事,也不能改变行业。
3.(2015课标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 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 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收益的增加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小农的生活压力,有利于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 项正确。畜力和铁制农具的使用有利于农业收益的增加,A项因果倒置; 农业收益的增加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故B项错误;农业收益 的增加也会使地主实力上升,有利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D项错误。
图解历史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教材补遗 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 (1)形成原因 a.累世公卿的豪族,把持着东汉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 b.追随刘秀的开国功臣,既是朝廷新贵,又是地方豪强。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田地和人口。 (2)特点 a.它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结合的社会基层单位。 b.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田庄里,地主和劳动者聚族而居,带着深厚的宗法色彩。 d.劳动者称“徒附”“宾客”,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比西汉时期 有所加强。 e.田庄还拥有私家武装,称“部曲”“家兵”,是维护豪强地主统治的武

2020年历史(通用版)高考一轮复习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2020年历史(通用版)高考一轮复习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主干知识依托教材•高于教材第4讲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化一、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1. 农业的发展(1) 耕作方式: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 耕作技术: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⑶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曹魏时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2. 土地制度:汉代,土地买卖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3. 地主田庄:汉代,随着土地的集中,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电4. 手工业的进步(1) 概况: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 成就:①冶金业:西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②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业: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丝织技术相当成熟,能织出十多个花色品种。

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赢得“丝国”誉称。

(3) 田庄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包括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等。

田庄手工业生产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九數诒产還过锁注駅5. 古代商业(1) 商业发展:发展艰难,总体水平不高;但由于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达。

(2) 城市发展:西汉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的时空有严格限制。

(3) 政府政策: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寤猜君巅的時容,也走傭字帛泰化椚可嫦H1. 董仲舒的新儒学>*—W—*_1—b*_(1)背景:(2) 内容: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秦汉时期的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作业课件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秦汉时期的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作业课件

考点6 秦汉时期的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经典3+2 3年高考+2年模拟1. [2023湖南雅礼中学考试]秦代民田占有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有爵者实行赐田制,二是对无爵者实行授田制。

无论是赐田制还是授田制,皆为土地私有制。

该政策的推行A.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B.推动国家统一的实现C.打击了地方贵族势力D.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答案1.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通过赐田和授田,发展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土地利用率,因此该政策的推行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A项正确;此时秦朝已完成统一,排除B项;打击了地方贵族势力与“对有爵者实行赐田制”不符,排除C项;赐田和授田并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排除D项。

2. [2023皖豫名校联盟一模]角抵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为“角力”,是军民习武练兵的一种方式。

秦灭六国后罢讲武礼,角抵变成了民间一种单纯的娱乐游戏。

秦统治者的举措A.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B.打击了六国残余势力C.旨在消除儒学的影响D.有助于改善社会风俗答案2.D 由材料“是军民习武练兵的一种方式”“变成了民间一种单纯的娱乐游戏”可知,“角力”原本主要用于军事训练,秦统一六国后将其变为民间的娱乐游戏,这有利于减少社会上的私斗行为,有利于改善社会风俗,故选D项;A项夸大了这一举措的作用,排除;由材料“变成了民间一种单纯的娱乐游戏”可知,秦统治者的这一举措针对的是全国,而非六国的残余势力,排除B项;材料中的“讲武礼”不是儒家倡导的“礼”,且“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

3. [2022湖南卷]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

武帝此举A.体现以农为本B.服务于汉初战事C.意在藏富于民D.解决了财政危机答案3.A 材料“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体现了汉武帝不增加农民田租负担的农本(重农)思想,A项正确。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秦汉时期(附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秦汉时期(附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秦汉时期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23•房山区一模)《云梦秦简•为吏之道》载有“五善”与“五失”。

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做多让”;五失:“一曰夸以迣(lì,超越),二曰贵以泰,三曰擅裚(jì,断)割,四曰犯上弗知害,五曰贱土而贵货贝”。

“五善毕至,必有大赏”“五失犯一,则予重罚”。

据此可知秦朝()A.形成了以民为本的社会风气B.强调对官吏的考绩与奖惩C.官员考核以儒家伦理为标准D.法律与教化逐渐趋于统一2.(2023•包头二模)秦律《内史杂》规定,有事请示必须用书而的文书请示,不得口头请示,也不能委托他人代为请示。

《论衡•别通篇》云:“汉所以能治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汉)以文书御天下。

”这表明秦汉时期()A.官僚政治统治的完善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C.皇权独尊的思想意识D.文书在制度运行中起重要作用3.(2022•松滋市校级模拟)从史籍和出土的《云梦秦简》可以看出,秦朝初期法律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基本上做到了“制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官吏行事“致以律”,“良吏”“恶吏”各予赏罚。

但秦初的法律中保留了奴隶制的残余和继承了奴隶制的刑罚,以及实行连坐族诛。

这说明秦朝初期()A.法律制度实现不断完善B.法制建设作用的两重性C.中央集权统治得以强化D.法律损坏了百姓的利益4.(2022•天心区校级模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数次东巡,每次都立碑刻石,如表为部分碑文节选()秦灭六国原因《之罘刻石》: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

皇帝哀熊,遂发讨师,奋扬武德。

秦王朝的统治《碣石刻石》: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第1页(共31页)。

先秦至秦汉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 练习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先秦至秦汉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 练习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先秦至秦汉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一、选择题1. (2023·高考北京卷)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音阶。

《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华文化( ) A.重视选贤任能B.尊重个性自由C.强调多元互鉴D.注重仁义道德2.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

武帝此举( )A.体现以农为本B.服务于汉初战事C.意在藏富于民D.解决了财政危机3.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郡名西汉末东汉中期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 771 20 123太原(今属山西) 169 863 30 902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359 316 528 551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 587 404 448豫章(今属江西) 67 462 406 496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 092 212 284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4.汉初,各郡国每年都要向中央交纳一定的实物贡输,由于路远费烦,贡品多有损坏,往往得不偿失。

汉武帝元鼎二年,规定各郡国把贡品按当地市价折合成土特产品,上缴当地均输官,均输官负责分类,运往京师或缺少这类产品的地区出售。

上述改革( ) A.活跃了商品流通B.保障了商人利益C.冲击了自然经济D.增加了百姓负担5. (2024·揭阳模拟)周朝建立后,统治者反复强调“用保乂民”“用康保民”“唯民其康乂”“惠康小民”,文献中还有“裕民”“民宁”“恤民”等相关记载。

这些言论和记载( )A.旨在强调对小农经济重视B.体现出浓厚的民本观念C.说明周朝放弃了鬼神思想D.确保了周朝的长治久安6. (2024·广州模拟)胡适认为:“《春秋》只可当作孔门的参考书,却不可当作模范的史书。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通史复习测试卷: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通史复习测试卷: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通史复习测试卷: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每题只要一项最契合标题要求。

〕1、秦一致后,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弱小的中央集权制度。

权利的高度集中,成为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权利高度集中的标志表现为:〔〕A.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B.中央实行郡县制C.从中央到中央树立一整套选拔及考核官吏的制度 D.皇权至上和皇位世袭2、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局部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A. 表达了家国同治的特点B. 突出了权利的制约平衡C. 维护了严厉的等级制度D. 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3、«史记集解»中〝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资料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4、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度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展〞。

此资料说明( )A. 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B. 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C. 权利分工结构表达了〝家天下〞的特点D. 三公九卿之间相互牵制5、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刘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那么威重不行。

〞这反映的民众看法是( )A.天下一统 B.父为子纲C.皇位独尊 D.中央集权6、汉字由小篆演化为隶书,叫作〝隶变〞,这简直使事先的汉字全部失掉了象形的特点。

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识别。

郭沫假定以为:〝秦始皇革新文字的更大功劳是采用了隶书。

〞可见,郭沫假定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A. 〝隶变〞是汉字开展史上的转机点B. 〝隶变〞顺应了一致多民族国度开展的要求C.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D. 秦始皇树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7、«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

高考历史一轮热点强化训练: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

高考历史一轮热点强化训练: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

训练: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一、选择题1.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1.答案 D 考古发现可以反映时代风貌。

读图可知,战国以前,铁器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故选D项。

图中反映的是铁器发现地的分布情况,无法由此推断出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A项排除;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后,丝绸之路开通,沟通了中原与今新疆地区的联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无法说明冶铁技术的普及,故C项错误。

2.《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这种生产体现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精耕细作D.因地制宜2.答案 B 材料中没有体现“男耕女织”的生产特点,故A项排除;材料中种植五谷、树桑、种菜及养家畜等,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点,故B项正确;“精耕细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排除;“因地制宜”的特点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项排除。

3.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

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战国时期的这种城市规划思想( )A.反映了当时城市规划很混乱B.促进了市坊分区制度的形成C.说明城市以经济职能为主D.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3.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可知,西周遵循周礼,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管子》则强调因地制宜规划城市,这种城市规划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D项正确。

“因天材,就地利”说明当时城市规划有标准,规划不混乱,A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对城市规划秩序的不同主张,没有涉及如何设置城市功能区(市:商业区;坊:居民住宅区),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城市的职能问题,且根据史实可知战国时期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C项错误。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专题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第6课先秦至秦汉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主题二传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专题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第6课先秦至秦汉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主题二传

主题二传承与交流——先秦至秦汉文化发展与传播学者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及价值史料一孟子认为先王因为有善心,所以才实行仁政,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

因此认为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若君主不能以人民意志为意志,人民可以把君主当作仇敌,起来推翻他。

孟子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广泛地招揽人才,达到“王天下”的目的。

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

——摘编自李秋华《孟子仁政思想初探》史料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

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1)根据史料一,概述孟子“王道”政治思想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影响。

[提示] 内涵:“王道”政治立足于人心,合乎人性;“王道”政治要施仁政、以民为本,顺民心、合民意;“王道”政治要选贤任能;“王道”政治要关注民生;主张以教化来实现“王道”政治。

积极影响: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对后世国家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2)根据史料二信息,分析儒家“入世精神”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提示] 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

学者观点——汉代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史料(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一、选择题1.(2018课标Ⅲ)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 D 考古发现可以反映时代风貌。

读图可知,战国以前,铁器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故选D项。

图中反映的是铁器发现地的分布情况,无法由此推断出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A项排除;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后,丝绸之路开通,沟通了中原与今新疆地区的联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无法说明冶铁技术的普及,故C项错误。

2.(2019山东威海模拟)《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这种生产体现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精耕细作D.因地制宜答案 B 材料中没有体现“男耕女织”的生产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中种植五谷、树桑、种菜及养家畜等,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点,故B项正确;精耕细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因地制宜的特点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项错误。

3.(2019广西柳州质检)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

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战国时期的这种城市规划思想( )A.反映了当时城市规划很混乱B.促进了市坊分区制度的形成C.说明城市以经济职能为主D.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可知西周遵循周礼,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管子》则强调因地制宜规划城市,这种城市规划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D项正确。

“因天材,就地利”说明当时城市规划有标准,规划不混乱,A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对城市规划秩序的不同主张,没有涉及如何设置城市功能区(市:商业区,坊:居民住宅区),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城市的职能问题,且根据史实可知战国时期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C项错误。

4.(2018广东珠海模拟)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

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

这反映了(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从西周到战国,青铜器从豪华精美到朴素实用,说明其使用者——贵族的政治经济实力下降,故选B项。

材料没有体现战乱与青铜铸造业衰落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铁器和青铜器使用的关系,排除C项;D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5.(2019吉林模拟)“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

生民之业,莫重焉。

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

”材料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工商业发展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答案 C 材料“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反映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

A、B、D三项所述材料均未涉及,故A、B、D三项错误。

6.(2018重庆质测)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

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 )A.贵族权重,世袭制巩固B.田地交换,井田制动摇C.田地买卖,私有制确立D.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答案 B 材料意思是贵族裘卫用物交换田地,并有授田仪式、换田手续和凭证。

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不得买卖和转让。

材料这一事件的出现动摇了井田制,B项正确。

材料未反映贵族权重和世袭制巩固,A 项错误;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而非分封制,D项错误。

7.(2018安徽宿州质检)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

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耕牛的极度缺少B.精耕细作的需要C.冶铁技术的落后D.小农经济的局限答案 D 材料不能体现耕牛缺少,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就取得重大突破,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落后封闭,导致农具更新速度滞后,古代先进的科技成果很难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故D项正确。

8.(2016课标Ⅰ)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 D 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农事图体现的正是汉代大地主的田庄上多人共同劳作的情形,故D项符合题意。

个体农户劳动力有限,不会出现农事图中多人共同劳作的情形,A项错误;农事图体现的是多人共同劳作,无法说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项错误;汉代不存在土地公有制,C项错误。

9.(2018山东潍坊模拟)《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

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

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B.适时增加肥力C.提倡精耕细作D.善于积累经验答案 C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等,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

10.(2019广东广州模拟)下图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它反映了(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B.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C.农民生活的殷实富足D.棉纺织技术日渐成熟答案 B 自秦汉以来中国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非小国寡民,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以来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模式,与图片相符,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是自给自足,达不到殷实富足的程度,故C项错误;棉纺织业此时还未出现,故D项错误。

11.(2019河南焦作质检)《汉书·货殖传》记载富商罗裒“赂遗曲阳、定陵侯,依其权力,赊贷郡国,人莫敢负。

擅盐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

同时期,丞相张禹“内殖货财……多买田至四百顷”。

材料主要反映出( )A.盐铁官营制度开始实行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转变C.官商一体影响社会秩序D.富豪专横威胁中央集权答案 C 根据材料“赂遗曲阳、定陵侯,依其权力,赊贷郡国,人莫敢负”“丞相张禹‘内殖货财……多买田至四百顷’”,可知官商结合扰乱了正常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

12.(2018广东珠海模拟)《四民月令》一书中记述了东汉后期地主田庄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安排。

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及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

据此可以推测( )A.地主田庄经济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B.田庄经济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田庄的生活资料基本可以自给自足D.田庄经济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答案 C 据材料“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及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可知田庄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大部分是自己生产的,基本可以自给自足,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二、非选择题13.(2019安徽合肥模拟)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

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

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

但文、景时期,“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为官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

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

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作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

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至汉文帝统治前期“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

(6分)(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

(3分)(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

(3分) 答案(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

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

14.(2018广东东莞高三调研)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发展情况先秦时期社会上层即贵族层、统治者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

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时间发展情况春秋战国至传统家庭的奠基和初步发展阶段,以小型核心家庭和直系家庭为特点的家庭形态占据了主流,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而全综合经营的小农家庭生计模式逐渐定型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传统家庭第一个兴盛阶段,生产工具的发展为小家庭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小家庭与大家庭共存宋辽金元时期传统家庭发生近代化转型的重要时期,以壮年夫妇为核心的三代五口之家成为此后中国家庭的主要形态明清时期传统家庭达到鼎盛民国以后传统家庭衰落,现代家庭兴起根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家庭发展变化的一种趋势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充分)(12分)答案观点一:小家庭逐渐取代大家庭。

在宗法制的影响下,先秦时期以血缘为中心的大家庭普遍存在。

随着宗法制的瓦解和影响力下降以及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即生产工具的进步,以生产为中心的小家庭出现。

隋唐五代时期,小家庭与大家庭共存。

到了宋辽金元时期,三代五口之家成为此后中国家庭的主要形态。

观点二:宗族家庭被生产家庭取代。

在宗法制影响下,先秦时期以血缘为中心的宗族家庭大量存在;春秋战国以后,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而全综合经营的小农家庭生计模式逐渐定型;隋唐五代和宋辽金元时期以生产为核心的家庭成为主流,完全取代宗族家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