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春季会考真题
2017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7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汉代科技多有创新,下图描绘了这一时期某项发明的工艺制作流程(部分)。
该发明是浸湿原料蒸煮打浆晒干A.造纸术 B.灌钢法 C.棉纺技术 D.印刷术3.扬州市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A.“交子”广泛使用 B.坊市界限严格C.商业发展繁荣 D.商帮活动频繁4.理学注重人的品德修养。
某日,周敦颐问“二程”,我让你们寻找孔(丘)颜(回)乐处,他们因何而乐?此事应发生在A.西汉 B.北宋 C.元朝 D.明朝5.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下图是该节目提到的古典诗词。
它属于A.汉赋B.唐诗C.宋词D.元曲6.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
从此,船员只得在内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 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7.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
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A.赔款2100万银元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8.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
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是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民主革命 D.民主科学9.右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7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
2017春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年春期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学科(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用碳素笔或钢笔填写清楚。
3.必须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见答题卡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下列各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题2分,共48分1.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主要功绩是A.统一全国 B.开通运河C.创立殿试 D.三征辽东2.右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隋炀帝多次沿此河巡游江都,江都是示意图中的3.要求君王做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先后进谏200多次,被喻为君王的“镜子”。
这位名臣是A.姚崇 B.寇准 C.宋璟 D.魏征4.下列历史文物,可以实证A.唐朝对外交流广泛 B.大唐对外掠夺金银和人口C.玄奘西游带回佛经 D.日本向大唐学习政治制度5.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A.安史之乱贞观之治 B.贞观之治安史之乱C.澶渊之盟安史之乱 D.贞观之治澶渊之盟A.韩熙载夜宴图 B.契丹人饮马图 C.蹴鞠铜镜 D.杂剧陶俑6.王建《凉州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对诗句理解准确全面的是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蕃人”学习汉文化C.“胡乐”在全国盛行 D.民族融合,相互学习7.培根说“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
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
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培根要强调“三种发明”A.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C.推动了作战方式的革新 D.促进远洋航海技术发展8.“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该材料评价的是A.耶律阿保机 B.阿骨打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9.下列图片中,能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是10.能反映北宋社会风貌的风俗画是A.《前门街市图》 B.《皇都积胜图》C.《清明上河图》 D.《盛世滋生图》11.“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服(如右图)”,“景德镇”。
2017-2018学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高二会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10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50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三道大题(共50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错误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C【解析】从“鲁、卫、晋、齐”可以看出这些都是西周的分封制下的封国,再根据“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看出,这是分封制的对象,因此本题涉及到的是分封制,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禅让制主要是传贤不传子;B选项是王位继承的关系问题,材料没有涉及;D选项郡县制是秦朝的政治制度,材料中只涉及到了西周。
点睛:本题涉及到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我们首先可以将制度进行划分,可以根据时间划分几个阶段,因为材料中涉及到的是商周时期的事情,故可以排除A、D选项,再根据具体内容确定本题选择C选项。
2.《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默陆,而藩国自析。
”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 恩泽贵族B. 削弱王国势力C. 增加税收D. 实现民族交融【答案】B【解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没有理解“推恩令”的真正含义,他实际上是削弱王国势力;C选项增加税收的举措是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D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民族问题。
2017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陕西省普通⾼中学业⽔平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2015年陕西省普通⾼中学业⽔平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部分(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计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1.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聚的传统节⽇。
在“家国⼀体”的古代社会中,中华民族就已形成了重⾎缘、重亲情的观念。
这种观念的制度源头是A.禅让制 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2.依据右图漫画中的信息判断,它反映的历史时期最有可能是A.秦朝 B.汉朝C.唐朝 D.明朝3.1943年1⽉,中英签署新约,取消英国在华诸多特权。
⾄此,英国在中国获得的“关税协定”等特权在百年后最终消失。
与“关税协定”特权最初取得有关的事件是A.鸦⽚战争B.第⼆次鸦⽚战争C.中⽇甲午战争D.⼋国联军侵华战争4.1923年,有⽂章评价四年前发⽣在北京的⼀场运动,说其“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在此运动中最努⼒的⾰命青年,逐步接受世界的⾰命思潮,由空想⽽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命之新的⽅向。
”此⽂最有可能评价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亥⾰命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5.新中国成⽴之初,⽑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出访苏联,双⽅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这⼀⾏动表明,新中国执⾏的外交政策是A.多边外交 B.“⼀边倒” C.“求同存异”D.不结盟6.右图所反映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代表⼤会制度B.民族区域⾃治制度C.村民⾃治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7.古罗马⼀法学家认为,罗马初建时期“没有任何固定的法律和权利”,但通过平民与贵族的⽃争,公元前5世纪古罗马第⼀部成⽂法形成。
这部成⽂法是A.习惯法 B.《⼗⼆铜表法》C.《⼤宪章》D.查⼠丁尼法典8.马克思在1848年发表的某⼀著作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个联合体,在那⾥,每个⼈的⾃由发展是⼀切⼈⾃由发展的条件。
2017年度1月14日福建地区历史会考试题(包括试卷答题卡参考材料标准答案)
^.机密★2017年1月14日启用前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会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卷、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会考号、姓名”与考生本人会考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1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图1所示的分封形势出现于A.商朝B.西周C.西汉D.东汉2.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A.建立三公九卿制B.实行三省六部制C. 废丞相设内阁D.设立军机处图13.“条约有四项,赔款和通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是小明同学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该条约的影响是A.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B.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占沈阳。
”歌谣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 卢沟桥事变D.华北事变5.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A.瑞金B. 遵义C.会宁D.吴起镇6.图2是某教师讲授“祖国统一大业”时设计的板书其中方框的内容应是A.和平共处B.“九二共识”C.平等互利D.“一国两制”7.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A. “另起炉灶”B. “一边倒”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 “求同存异”^.8.图3(跨洋握手)记录了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瞬间。
海南省2017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海南省2017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的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所选项方框涂黑。
如果修改答案,应使用橡皮将错选项方框涂点擦干净,并将改选项的方框涂黑。
3.非选择题的答题,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指定区域书写答案,在题号指定答题区域以外及草稿纸、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千百年来,这一诗句激励着多少中华几女。
诗人用整个生命熔铸的作品,闪耀着伟大人格的光辉和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纪念他。
他是A. 屈原B. 杜甫C. 苏轼D. 陆游【答案】A【解析】材料“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的名句,故排除BCD,选A。
2.李白在《古风》中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A. 建立了皇帝制度B. 实现了国家统一C. 实行三公九卿制D. 修筑了长城【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中“秦王扫六合”中秦王是嬴政,六合指六国,据此可判断该诗主要歌颂了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的伟大功绩,故选B。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修筑了万里长城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ACD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抓住关键词“秦王扫六合”,即秦王嬴政实现了统一,这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
3.话说明朝有个叫陆二的商人,他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但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
这个故事的主题表明当时实行A. 重商政策B. 抑商政策C. 海禁政策D. 锁国政策【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关卡林立不利于经商,这是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实行抑商政策而非重商政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海禁政策和锁国政策,选项C、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成都市2017年初中毕业会考历史试题(整理)
成都市2017年初中毕业会考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一位圣贤,出生于春秋时期。
500年后他成为了“中国人”,又过了 500年成为了“东 亚人“现在正逐步成为“世界人”A.老子 B 孔子 C.赢政 D.铁木真2.表1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是A. 管仲改革B. 商鞅变法C. 孝文帝改革D. 王安石变法3. 隋唐时期有一大“发明”,它否定按门第选官,为布衣(平民)提供了做宰相、公卿的 机会。
这一“发明”是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4. 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
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 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凿了丝绸之路C. 传播了中国文化D.扩大了唐朝疆域5. 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 ,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的景象。
这一变化表明了A. 康乾盛世的出现B.科学技术的突破C. 外贸易的发展D.经济重心的南移6. 图1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下册时整理的部分笔记。
其学习的主题是A. 郑和下西洋B. 戚继光抗倭C. 郑成功收复台湾D. 雅克萨之战7. 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舰船,出发北上,入侵中国。
此后两年中, 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历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 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9. 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宁夏2017历史会考试题
机密★启用前2017年7月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文化课考试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市(县、区)、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条形码不得撕下重新粘贴。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在草稿纸、答题卡规定区域外、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每题2分,共50分)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2.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的主要作用是A.繁荣儒家文化B.防范地方割据C.削弱宰相权力D.加强中央集权3.公元前508年,雅典公民大会召开,大会投票表决威胁城邦民主的人。
公民庇特拉的名字被刻在陶片上,他的得票超过了半数。
这样,他将面临A.当选执政官B.流放国外C.进入十将军委员会D.成为公民大会轮值主席4.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1789—1875年间,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
这反映了A.专制王朝力量强大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C.民主进程历经艰难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5.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学习时要及时梳理。
图l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A.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B.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C.国民大革命D.中华民族的奋起反抗6.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已推倒,亦未可知也。
四川省2017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四川省2017级普通⾼中学业⽔平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四川省2017级普通⾼中学业⽔平考试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务必⽤蓝、⿊⾊墨⽔笔或圆珠笔将⾃⼰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由监考⼈员将试卷和答题卡⼀并收回。
(2)每⼩题选出答案后,⽤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如需改动,⽤橡⽪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项最符合题⽬要求。
1.秦统⼀后,统治区域空前扩⼤。
为实现对地⽅直接有效的控制,秦朝实⾏了A.宗法制B.郡县制C.刺史制D.⾏省制2.科举制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的选官⽅式,其选官标准主要是A.门第B.军功C.才学D.声望3.1911年10⽉12⽇,刚抵达美国的孙中⼭从当地报纸上看到⼀条与中国有关的最新消息,他当时第⼀想法就是尽快回国,以实现亲⾃指导⾰命的夙愿。
这⼀“消息”应是A.同盟会成⽴B.武昌起义爆发C.中华民国成⽴D.清帝宣告退位4.制作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法之⼀。
在下图所⽰的抗⽇战争时间轴中,空⽩处应该填写的历史事件是A.九⼀⼋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百团⼤战5.长征期间,中共中央召开的⼀次重要会议,在事实上确⽴了以⽑泽东为核⼼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召开于A.汉⼝B.瑞⾦C.遵义D.延安6.下图为1950--2013年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图,其中1972年出现建交⾼潮的主要原因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美关系的改善C.“⼀边倒”外交⽅针的实施 D.改⾰开放的实施7.⼆战后,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柏林墙”的修建C. 朝鲜战争的爆发D.古巴导弹危机的发⽣8.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国加⼈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是A.北⼤两洋公约组织B.北美⾃由贸易区C.欧洲联盟D.亚太经合组织9.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耕作⼯具的变化情况。
2017福建高中历史会考试卷答案_福建2017会考试卷及答案
2017福建高中历史会考试卷答案_福建2017会考试卷及答案在考试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应该在为此做出什么样的准备呢?下面是有店铺为你整理的2017福建高中历史会考试卷,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2017福建高中历史会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的著作是A、氾胜之的《氾胜之书》B、贾思勰的《齐民要术》C、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D、李时珍的《本草纲目》2、“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两句歌词反映了我国小农经济状态下的生活情境。
下列有关古代小农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自给自足B、无需交纳赋税C、男耕女织D、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3、春秋时期,主张“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提倡清静无为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4、中国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成绩卓著。
其中,能充分展示商周灿烂辉煌文明的手工业成就是A、白瓷制造技术B、棉纺织技术C、青铜铸造技术D、青瓷制造技术5、明太祖朱元璋曾在8天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为减轻负担,他设置了A、御史大夫B、中书省C、殿阁大学士D、军机处6、清朝的一项政策“不仅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这一政策是A、奖励耕织B、重农抑商C、自由放任D、闭关锁国7、“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句歌词表达了广大华人热爱祖国的共同心声。
“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是在A、鸦片战争以后B、辛亥革命以后C、新文化运动以后D、新中国成立以后8、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面对内忧外患,掀起了洋务运动,打出的旗号有①自强②科学③民主④求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0、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2017年春季北京市新课程会考答案12.6
2017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一、本题共18分1.变化: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演变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2分)原因:三公制下宰相位高权重,皇帝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重用身边侍从;中朝官权力不断增大,并逐渐演变成三省制度。
(4分)2.特点: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皇帝拥有广泛的行政权和军事权;宰相由皇帝任命并向皇帝负责;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权力相对较小;实行联邦制度,普鲁士在联邦中居于主导地位。
(任意三点得6分)3.背景:中国革命形势不断发展,苏维埃制度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不符。
(2分)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在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4分)二、本题共16分1. 主张:减轻赋税和劳役,农业和商业发展并重。
(2分)意义: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和商业的发展。
(2分)2. 变化:18到19世纪中期,英国煤产量大幅度增加。
(2分)影响: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矿物能源;推动了英国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城市的兴起;带来了日渐严重的环境污染。
(任意两点得4分)3. 主题准确,所选大事与主题完全对应,论述逻辑清晰、合理。
(6分)主题准确,所选大事与主题基本对应,论述有一定的逻辑性。
(4分)有主题,所选大事与主题有所对应,论述缺乏逻辑性。
(2分)没有主题或主题不正确。
(0分)[示例]所选大事序号:1、2、4提炼主题:欧洲的联合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论述:20世纪50年代,法国等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西欧国家开始初步联合; 60年代,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推动了欧洲联合的进一步发展;90年代,欧洲联盟成立,经济联合更加紧密。
欧洲的联合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也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三、本题共16分1.特征:认识变化过程;探讨因果关系;把握发展趋势。
2017年云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7年云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7世纪西方人评价中国某一制度:“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该制度是()2.右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
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两汉隋唐宋朝明代清朝3.《新唐书》载:“初,唐因隋制,以三省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由此可知唐代三省长官()A.皆为皇族,分散君权B.皆为宰相,分散相权C.直辖地方,提高效率D.共议国政,民主决策4.“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
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此处“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不包括()5.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持久的反法西斯战争,这一战争开始于()··一三事变6.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②中共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D.④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7.1949年2月初,毛泽东在同苏联领导人米高扬谈话时说:“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
再请客人进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B.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为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8.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2017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及答案
201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图书体裁,记录了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和家族重要人物事迹,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下列制度中,与家族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科举制D 、郡县制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记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A 、英国B 、法国C 、日本D 、德国3、与图1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天京事变B 、黄海海域C 、武昌起义D 、台湾保卫战4、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
其中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A 、淞沪会战B 、太原会战C 、徐州会战D 、“致远号”撞向敌武汉会战5、俗话说,历史一条线,地理一张图,掌握历史的时序性是学好历史的基础。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经历了:A、30年B、40年C、79年D、109年6、图2是高中历史必修一某课中的知识结构。
据此判断该课的主题是:A、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B、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C、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D、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7、在1955年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的地点是:A、中国北京B、埃及开罗C、印度新德里D、印度尼西亚万隆8、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A、中日邦交正常化B、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9、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王位继承法》10、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
2017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10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50个小题(共50 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三道大题(共50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右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
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A.禅让制 B.分封制C. 礼乐制 D.郡县制2.右图中的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其中发生在①处的历史事件是A.赢政创立皇帝制度 B.元世祖设置中书省C.明太祖废除丞相制 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3.宋朝“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令,以佐邦治”的机构是A.三司 B.政事堂 C.门下省 D.枢密院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足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义和团运动5. 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6. 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说:“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其方案中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是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C.奖励技术发明 D.开设新式学堂7. 《2011 - 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建设重点“红色旅游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历史春季会考真题2017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10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50个小题(共50 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三道大题(共50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右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
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A.禅让制 B.分封制C. 礼乐制 D.郡县制2.右图中的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其中发生在①处的历史事件是A.赢政创立皇帝制度 B.元世祖设置中书省C.明太祖废除丞相制 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3.宋朝“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令,以佐邦治”的机构是A.三司 B.政事堂 C.门下省 D.枢密院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足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义和团运动5. 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6. 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说:“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其方案中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是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奖励技术发明 D.开设新式学堂7. 《2011 - 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建设重点“红色旅游区”。
下列各项主题中,符合“湘赣红色旅游区”的是A.党的创立,开天辟地 B.打倒军阀,国民革命C. 秋收起义,瑞金建都 D.陕甘会师,长征胜利8.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共同点是A. 发动大规模会战B.进行积极抗战C.建立敌后根据地D.坚持游击战争9. 右图所示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0. 1997年6月,赵朴初在《自度曲》中写道:“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
”他赞美的是A.开国大典 B.“九二共识”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11.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2.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
在下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机构是A.四百人议事会B.元老院C.参议院D.公民大会13.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提供法律依据的文献是A.1215年《大宪章》 B.1689年《权利法案》C.1776年《独立宣言》 D.1791年《人权宣言》14.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拥有A.立法权 B.财政预算权 C.司法权 D.行政权15. 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
空白处应为A.《共产党宣言》发表 C.法国大革命的爆发B.巴黎公社成立 D.新中国的成立16.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17.与右图所示相关的史事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B.日内瓦会议的召开C.万隆会议的召开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8.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应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
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①注重农时②精耕细作③自给自足④男耕女织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③④19.右图所示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曹魏时期D.隋唐时期20.清朝唐英《陶冶图说》记载景德镇“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
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借瓷资生”。
这反映了当时A.景德镇开始成为瓷都 B.瓷器出口量大幅增长C.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 D.私营制瓷业发展迅速21. 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②近代工业开始出现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2.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其直接原因是A.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C.利用了列强对华输出的资本 D.各种实业团体的推动23.中国近代史上“断发易服”的主张始于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24. 1881年12月25日《申报》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
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
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A.电灯 B.火车 C.电报 D.电影25. 1949年中国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1957年达到535万吨。
这一成就的取得是由于A.推行土地改革政策 B.完成三大改造的任务C.实施“一五”计划 D.开展“大跃进”运动26.右图是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上面有“玉米千斤社”字样。
它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B.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C.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D.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27.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新型城市兴起,其中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的是A.珠海B.厦门C.深圳D.汕头28.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地中海沿岸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C.人类由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29.下图中,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航海路线是A.①B.②C.③D.④30.17世纪具有“海上马车夫”称号的贸易强国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英国D.荷兰31.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历史推进到一个新时代。
下列成就能体现新时代特征的是A B C D32.1921年春,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开始实施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33.右图所示情景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措施,该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工业生产C.调节农业生产D.实行以工代赈34. 2009年,国际某金融机构宣布向巴西长期贷款13亿美元,以资助其保护亚马孙雨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从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这一机构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35. 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六尺巷》歌曲中唱道:“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
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
”这体现的思想是A.儒家的“仁爱” B.道家的“无为” C.法家的“法治” D.墨家的“非攻”36. “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提出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D.李贽37.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38.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字体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楷书→篆书→隶书 C.篆书→隶书→楷书B.隶→篆书→楷书D.篆书→楷书→隶书39.右图描绘的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的13位戏曲名家。
作为史料,该图片可用于研究A. 京剧 B.越剧C.粤剧 D.黄梅戏40.蔡元培提出“苟其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由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这反映的思想是A.格物致知 B.中体西用 C.托古改制 D.兼容并包41.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是指A.平均地权 B.反对帝国主义C.建立民国D.反对满洲贵族42.研究杂交水稻,对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增产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袁隆平 B.邓稼先 C.李四光 D.钱学森43. 1977年,邓小平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
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为此采取的举措是A.开展识字教育 B.恢复高考制度C.颁布《义务教育法》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44.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哲学命题的背景是A.古代雅典出现道德危机 B.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C.罗马教会严重贪婪腐化 D.专制王权的日益强大45.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
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下列主张与此情境相符的是A.因信称义 B.社会契约 C.因行称义D.天赋人权46.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想更深入地了解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他需要阅读的著作是A.《九十五条论纲》 B.《论法的精神》C.《社会契约论》 D.《纯粹理性批判》47. 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
”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48.有学者在评价牛顿某部著作的意义时指出:“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又一颗行星。
”这一著作应是A.《理想国》 B.《物种起源》 C.《天演论》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49. 在美术创作上有画家提倡用“物理般的眼睛”观察和描绘光,坚持户外创作,力争画出真实的光的效果。
该画家所属的流派是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50. 19世纪末电影开始出现,起初是无声电影,也称默片。
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电影喜剧大师是A.卓别林 B.卢米埃尔兄弟 C.格里菲斯D.贝克特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一、政治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要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的政治制度。
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共18分)宰相、丞相或相国之成为官名,始于春秋战国时代。
齐国、秦国都有此官职作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政事。
秦汉时期的宰相,位高权重,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冲突,导致两汉皇帝不断调整、削弱宰相职权,结果就是以尚书台为代表的中朝官的崛起,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从三公逐渐转至三省。
——王成等《中国政治制度史》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说明从秦汉到隋唐中央机构的主要变化,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