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地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合成氨工业发展史

合成氨工业发展史

合成氨工业发展史一、人口增加与粮食需求农业出现在12000年以前,是人类企图用增加食物供给来增强自己生存的开始。

那时的人口约1500万。

在2000 年前,由于农业的发展使人口增加到2.5亿。

到1650年,人口又增长一倍,达到5亿。

然后,到1850年世界人口就翻了一番,高达10亿,这段历程仅仅花了200 年时间。

80 年后的1930年,人口超过了20亿。

这种增长速度还未减缓,到1985年地球上供养的人数已达50亿。

如果每年以1985年人口的2%水平继续增长下去的话,到2020年的世界人口将是100亿左右。

因此限制人口的增长势在必行。

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范围内正开始下降,据美国华盛顿人口局(1997年):2000年全球人口将由目前的58 亿增至61 亿,2025 年将达68 亿。

人口局称,人口增长最快的是全球最贫困的国家。

1996 年全球58 亿人中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了47 亿,占全球人口总增长率的98%。

中国人口增长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中国人口已于1995年2 月15 日达到12亿。

据预测,到2000 年中国人口将突破13.5亿。

显然,人类将面临日益严重的问题是给自己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营养,以及从根本上限制人口增长。

估计,到20 世纪末,严重营养不良的人数将达6.5 亿。

解决问题的出路,必然需要科学的帮助,化学看来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它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为它能增加食物供给,其次它能给那些有意限制人口增长的人提供可靠的帮助。

在历史上,化学曾在扩大世界粮食供应过程中起过关键作用。

这就是合成氨的发明和现代农药的使用,以及它们的工业化。

二、合成氨工业发展史20 世纪初化学家们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如何为大规模利用大气中氮找到一种实用的途径。

氮化合物是肥料和炸药所必不可少的。

但在当时,这种化合物的质量最优和最大来源是智利硝石。

但智利地处南美而且远离世界工业中心;可是全世界无论何处,大气的五分之四都是氮。

全球 合成氨产业发展趋势

全球 合成氨产业发展趋势

全球合成氨产业发展趋势全球合成氨产业发展趋势1. 介绍合成氨产业的背景和意义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能源和化学工业等领域。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合成氨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合成氨市场价值巨大,根据最新研究数据,到2025年,合成氨的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亿美元。

了解全球合成氨产业的发展趋势对于决策者和从业者都至关重要。

2. 全球合成氨产业的现状在全球范围内,合成氨产业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特点和趋势:a) 全球需求量不断增长:由于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需求的增加,全球对合成氨的需求与日俱增。

农用合成氨的需求尤为突出,它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肥料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b) 生产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合成氨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合成氨生产工艺已经得到优化,通过改进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性能,可以提高合成氨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c) 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合成氨产业也积极响应这一趋势,通过采用更环保的生产技术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绿色合成氨的生产。

d) 行业竞争加剧:全球范围内合成氨产业竞争日益激烈。

主要产业集中在亚洲地区,中国和印度成为全球合成氨的主要生产国家。

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3. 全球合成氨产业的发展趋势在未来几年,全球合成氨产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a)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全球农业生产的增加和新兴市场的崛起,对合成氨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合成氨的市场规模扩大。

b) 技术创新助力产业升级:新技术的引入将使合成氨生产更加高效和环保。

采用新型催化剂和反应工艺可以提高合成氨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降低能耗和废弃物排放。

c) 绿色合成氨的兴起:在环境保护压力下,绿色合成氨的发展将成为合成氨产业的重要方向。

通过采用氢气和氮气的电解合成氨技术,未来有望实现零排放的合成氨生产。

合成氨发展史

合成氨发展史

合成氨发展史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医药等领域。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探索和突破。

19世纪末,化学家哈伯发现了一种重要的合成氨方法,即通过氨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催化反应。

这一方法被称为哈伯—玻什合成,成为了合成氨的主要工业方法。

然而,由于该方法需要高温高压,能耗较大,工艺复杂,限制了其规模化生产。

20世纪初,化学家卡尔·博什提出了一种新的合成氨方法,即通过将氮气和氢气通过催化剂进行反应,产生合成氨。

这一方法被称为博什—霍尔斯过程,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氨工业生产中。

博什—霍尔斯过程具有能耗低、成本低、工艺简单等优点,使得合成氨工业得以快速发展。

随着合成氨工业的兴起,合成氨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在农业领域,合成氨被广泛用作氮肥的主要成分,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氮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化工和医药领域,合成氨则用于合成各种化学品和药物,如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染料等。

在合成氨的发展过程中,化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合成方法和改进工艺,旨在提高合成氨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通过改进催化剂的性能和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可以提高合成氨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提高工业化生产的效率。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合成氨方法正在研究和开发中,如电解法、光催化法等,这些方法有望在未来取得突破性进展。

总结起来,合成氨的发展史可以概括为从哈伯—玻什合成到博什—霍尔斯过程的演变。

随着合成氨工业的兴起,合成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于农业、化工、医药等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未来,合成氨的发展仍将面临挑战和机遇,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和创新,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求。

合成氨工业发展历史与工业流程

合成氨工业发展历史与工业流程

合成氨工业发展历史与工业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合成氨的工业发展历史与工业流程如下:一、合成氨工业发展历史1. 探索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19世纪末,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氮气与氢气的反应,试图实现氨的合成。

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精心整理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建成投产。

从此开创了氮肥工业的新纪元。

为了纪念氨开发的艰难,特在氨前面加“合成”两个字。

二、合成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用氨制造氮肥。

我们知道土壤所缺的养份主要是氮磷、钾。

从解放前直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粮食产量一直不能自给自足,主要原因是中国几乎所有的土壤都需补氮。

由于合成氨工业不能满足农业施肥的需要,土壤补氮不足,农作物只能在低产水平上徘徊(300斤过黄河,400斤跨长江),为了满足粮食生产的需要,我国一直把发展化肥工业作为整个化学工业的首要任务,中国要以全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全世界22%的人口。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合成氨制造和氮肥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合2域。

碱的基础。

氨基与苯环相联,就构成苯胺,这是苯胺系如染料的基础原料,同时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例如聚氨脂塑料以及医药的麻醉剂等。

氨基中的氮与羰基中的碳(C)相联,即成酰胺,这是尼龙以及部分抗生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氨基与羧基碳、氮相联即组成氨基酸,由此形成蛋白质。

氨基酸种类繁多,仅人体必需的就有19种以上。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味精就是一种氨基酸的盐类。

氨的三个键如全部与同一碳原子相联而成CN2-,这种氰根与一价阳离子化合,例如与H+或Na+化合,就会形成剧毒的氢氰酸或氰化钠,但这种氰根和碳相联,就会形成有机腈,这种有机腈不但无毒,还可造福人类,三、氨生产简史合成氨的基础条件直接法合成氨其化学方程式非常简单:3H2+N2=2NH3+Q从化学平衡理论出发,反应后体积缩小一半,无疑提高压力会促使反应向右进行。

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成功合成氨技术并使其实施的是德国卡斯鲁荷技术大学的哈伯教授,他于1902年在美国的尼亚加拉瀑布参观了正在研究的电弧固定氮工厂后,对将空气中的氮直接固定成化合物产生了兴趣,回到德国就开始了氮和氢气直接合成的研究,在此之前,法国人夏特利埃在19011000用蒸发成品氨来冷却分离气体中的氨,他的这些内容一直用到现在的合成氨厂。

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合成氨是指通过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物质,化学式为NH3、它是农业化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广泛用于制造工业化学品和燃料电池等领域。

合成氨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经过多次技术进步和创新,合成氨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合成氨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隆维斯(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在19世纪末的研究。

他利用催化剂将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制备出了少量的合成氨。

这项研究为后来合成氨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和卡尔·博施(Carl Bosch)共同研发了哈伯-博施(Haber-Bosch)过程,这是合成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重要里程碑。

该过程使用铁催化剂和高温高压条件,将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合成氨。

这项技术在20世纪初开始商业化生产,极大地推动了农业和化工行业的发展。

哈伯-博施过程至今仍然是合成氨工业化生产的主流方法。

随着合成氨的广泛应用,对催化剂的研究成为关键。

20世纪中叶,罗尔夫·维格纳(Rudolf K. W. Wiigner)主导开发出了更高效的催化剂,使合成氨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此外,随着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也出现了一些使用清洁能源和绿色催化剂的合成氨生产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合成氨的发展方向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减排:合成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且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新催化剂的研发:继续研发高效、低成本、长寿命的催化剂,以提高合成氨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3.发展新的合成氨生产技术:除了传统的哈伯-博施过程,未来可能涌现出新的合成氨生产技术,例如电化学合成氨、生物法合成氨等。

这些新技术可能能够更加环保和节能。

合成氨的历史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合成氨的历史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合成氨的历史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合成氨的历史: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化工等领域。

它的发现和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本文将从合成氨的发现、应用领域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方面进行探讨。

1. 合成氨的发现历程合成氨的发现早在19世纪末就有了重要的突破。

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奥斯卡·格尔哈特是最早实现合成氨的人之一。

他通过高温和高压的条件,成功地将氮气和氢气催化反应,获得了合成氨。

此后,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合成氨生产的方法逐渐完善,使得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2. 合成氨的应用领域合成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农业、医药和化工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农业领域,合成氨被用作农作物的重要氮肥。

氮是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关键元素,通过提供合成氨肥料,可以补充土壤中的氮素,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

其次,在医药领域,合成氨被用于制造抗生素、营养剂和生物碱等药物。

此外,在化工领域,合成氨可用于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如塑料、合成纤维等,推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3. 合成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合成氨的应用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在农业方面,合成氨的广泛应用使得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解决了大部分人口的粮食需求,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其次,在医药领域,合成氨的应用使得制药工业能够大规模生产药物,降低了药品的成本,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在化工领域,合成氨的使用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催生了一批以合成氨为基础的重要化学品的产生,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综上所述,合成氨的发现和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文明的里程碑之一。

通过合成氨的生产和应用,农业发展得到促进,医药工业迅速发展,化工领域蓬勃兴起,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合成氨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合成氨工业发展简史及趋势、展望

我国合成氨工业发展简史及趋势、展望

我国合成氨工业发展简史及趋势、展望摘要:合成氨工业作为我国农业和工业的原料基础.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过从建国以来,合成氨工业从无到有经历直到现在的处于国际新进行列.我们有必要对我这段时期进行了解,这对我们以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字: 煤炭气化合成氨发展状况一.我国合成氨的发展状况:自从1909年哈伯研究成功工业氨合成方法以来,合成氨工业已走过93年历程。

近年来,合成氨工业发展很快,大型化、低能耗、清洁生产成为合成氨装置发展主流,技术改进主要方向是研制性能更好的催化剂、降低氨合成压力、开发新的原料气净化方法、降低燃料消耗、回收和合理利用低位热能等。

目前合成氨产量以我国、俄罗斯、美国、印度等国最高,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合成氨主要原料有天然气、石脑油、重质油和煤等,因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投资低、能耗低、成本低的缘故,世界大多数合成氨装置是以天然气为原料。

但是自从石油涨价后,由煤制氨路线重新受到重视。

从目前世界燃料储量来看,煤的储量约为石油、天然气总和的10倍。

我国合成氨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产量已跃居世界第1位,现已掌握了以焦炭、无烟煤、褐煤、焦炉气、天然气及油田伴生气和液态烃等气固液多种原料生产合成氨的技术,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煤、石油、天然气原料并存和大、中、小规模并存的合成氨生产格局。

近年来,合成氨装置大型化成为世界合成氨的主流发展趋势。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世界最大单系列合成氨装置规模已达130 万t / a ,该装置属于委内瑞拉FertiNitro公司。

俄罗斯约有35套合成氨装置,平均规模为40万t/a;美国有50多套合成氨装置,平均规模30万t/a以上。

我国合成氨产量虽然已跃居世界第1 位,但单系列装置规模较小,合成氮平均规模为5万t/a,无法适应世界合成氨的发展趋势。

因此我国必须建设好大型合成氨装置,改造好中型合成氨装置,自然淘汰小型合成氨装置,建立区域性大型合成氨企业集团,控制全国合成氨装置在100 套左右。

我国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ppt

我国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ppt


11
谢!
11
中国合成氨产量发展概况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产量
市场供需情况分析及预测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也是化肥生产大国,合成氨生产大国。最近十 多年来中国合成氨生产能力大幅增长,2002年中国合成氨总生产能力约 4500×10。t/a,实际产量3654×10。t/a,能力和产量已居世界第一 位。国内氮肥消费量经过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目前已进入平稳发展阶 段,根据国家“十五”化肥发展规划,预计2000~2010年中国化肥需求 增长率约为1.5 %,化肥用氨稍有增长,而工业用氨变化不大。目前中 国合成氨生产基本上已满足氮肥工业的需要,今后氮肥工业的发展重点 是调整产品结构,对合成氨的需求将缓慢成长。
2
2
合成氨的发现
• 1 900年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利(Henri Le ChateLier,1 850~1 936)最先 研究氢气和氮气在高压下直接合成氨的反应。很可惜,由于他所用的 氢气和氮气的混合物中混进了空气,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爆炸。在没 有查明发生事故的原因的情况下,就放弃了这项实验。 91.5% 89.9% • 德国化学家W· 能斯特(Nernst,1864~1 941),对于研究具有重大 工艺价值的气体反应有兴趣,研究了氮、氢、氨的气体反应体系,但 是由于他在计算时,用了一个错误的热力学数据,以致得出不正确的 理论,因而认为研究这一反应没有前途,把研究停止了。 • 德国的物理学家、化工专家F.哈伯(Haber,1868,---1934)和他的 学生仍然坚持系统的研究,起初他们想在常温下使氮和氢反应,但没 有氨气产生。又在氮、氢混合气中通以电火花,只生成了极少量的氨 气,而且耗电量很大。后来才把注意力集中在高压这个问题上,他们 认为高压是最有可能实现合成反应的。如果在高压下将反应进行循环 加工,同时还要不断地分离出生成的氨气,势必需要很有效的催化剂 。

合成氨的历史和中国的现状-推荐下载

合成氨的历史和中国的现状-推荐下载

合成氨的历史和中国的现状(张子锋主编-化学工业出版)1.合成氨的历史背景——氨气的发现1727年英国的牧师、化学家S.哈尔斯(HaLes,1677~1 761),用氯化铵与石灰的混合物在以水封闭的曲颈瓶中加热,只见水被吸入瓶中而不见气体放出。

1 774年化学家普利斯德里重做此实验,采用汞代替水来密闭曲颈瓶,制得了碱空气(氨)。

他还研究了氨的性质,发现氨易溶于水、可以燃烧,还发现在该气体中通以电火花时,其容积增加很多,而且分解为两种气体:一种是可燃的氢气;另一种是不能助燃的氮气。

从而证实了氨是氮和氢的化合物。

其后H·戴维(Davy,1 778"--1829)等化学家继续研究,进一步证实了2体积的氨通过火花放电之后,分解为1体积的氮气和3体积的氢气。

2.合成氨的发现1 9世纪以前,农业生产所需氮肥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副产物和动植物的废物,如粪便、种子饼、腐鱼、屠宰废料、腐烂动植物等。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军工生产的需要,迫切要求建立规模巨大的探索性的研究。

他们设想,能不能把空气中大量的氮气固定下来,而开始设计以氮和氢为原料的合成氨流程。

1 900年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利(Henri Le ChateLier,1 850~1 936)是最先研究氢气和氮气在高压下直接合成氨的反应。

很可惜,由于他所用的氢气和氮气的混合物中混进了空气,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爆炸。

在没有查明发生事故的原因的情况下,就放弃了这项实验。

德国化学家W·能斯特(Nernst,1864~1 941),对于研究具有重大工艺价值的气体反应有兴趣,研究了氮、氢、氨的气体反应体系,但是由于他在计算时,用了一个错误的热力学数据,以致得出不正确的理论,因而认为研究这一反应没有前途,把研究停止了。

虽然在合成氨的研究中化学家遇到的困难不少,但是,德国的物理学家、化工专家F.哈伯(Haber,1868,---1934)和他的学生仍然坚持系统的研究。

合成氨发展史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合成氨发展史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各位同事工友们,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科普性质的讲义,作为一个搞氨合成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知道合成氨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把握我们公司的发展和了解我们的现状,很有必要和意义。

一、为什么叫合成氨我们把氨叫做合成氨,为什么在氨的前面加了“合成”两个字,我们知道氨的分子式是NH3,由于氨的不活泼性,使得人们直到19世纪晚期仍然普遍认为将氮与氨直接合成氨是不可能的,20世纪初,虽然有人借助催化剂的作用合成了氨,但仍然认为无法工业化,因为确实遇到了诸如可供实际工业使用的催化剂难以找到、高温高压能够抵抗氢腐蚀的材料无法解决等问题,可以认为合成氨的技术开发历程阻力重重,举步维艰,经过千万次的不懈努力,才使得世界上第一座工业规模的氨系统于1913年在德国建成投产。

从此开创了氮肥工业的新纪元。

为了纪念氨开发的艰难,特在氨前面加“合成”两个字。

二、合成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用氨制造氮肥。

我们知道土壤所缺的养份主要是氮磷、钾。

从解放前直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粮食产量一直不能自给自足,主要原因是中国几乎所有的土壤都需补氮。

由于合成氨工业不能满足农业施肥的需要,土壤补氮不足,农作物只能在低产水平上徘徊(300斤过黄河,400斤跨长江),为了满足粮食生产的需要,我国一直把发展化肥工业作为整个化学工业的首要任务,中国要以全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全世界22%的人口。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合成氨制造和氮肥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合成氨作为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2、氨的工业用途氨是氮的一种固定形式,除少数场合直接使用外,更主要的是使用其中的氮与其他物质化合而成各种不同的含氮化合物,然后再用于各工业领域。

虽然氮分子只由两个氮原子组成,但是氮原子可以形成三个键,如果这三个键都与氢原子相联,就形成了氨(NH3),将氨的氢原子以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取代,就会的到不同的衍生物。

合成氨催化技术与工艺发展探究

合成氨催化技术与工艺发展探究

合成氨催化技术与工艺发展探究合成氨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也是农业上主要的氮肥。

合成氨催化技术的发展对于化工行业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究合成氨催化技术与工艺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合成氨催化技术的历史合成氨的制备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科学家们开始尝试使用化学方法制备氨气。

而后,德国化学家哈勃发现了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将氢气和氮气催化反应合成氨气的方法,这一方法被称为哈勃过程,也成为了工业合成氨的基础技术。

随后,人们又相继提出了费舍尔-特罗普希氏法、考夫曼法等制氨技术。

这些技术改善了合成氨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工业合成氨的大规模生产。

工业上主要的合成氨催化技术路线有哈勃过程、费舍尔-特罗普希氏法和考夫曼法。

哈勃过程是通过将氢气和氮气在铁催化剂的存在下,经高压高温条件进行气相反应制备氨气。

费舍尔-特罗普希氏法则是在中温、高压的条件下,利用铁-铝催化剂进行氢气和氮气的合成。

而考夫曼法是将氨和水进行催化裂解,得到氢气和氮气,再行合成氨气。

目前,合成氨催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尤其是哈勃过程,已成为工业上主要的制氨技术路线,因其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而受到青睐。

随着科技的进步,合成氨催化剂也发生了革新,新型的合成氨催化剂不仅提高了合成氨的生产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未来,合成氨催化技术的发展将会朝着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催化剂的研究将会成为重点,新型高效的合成氨催化剂将被不断开发,以提高合成氨的产率和质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催化技术将会向着低温低压方向发展,以降低制氨过程的能耗和成本。

合成氨催化技术将和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相结合,推动整个制氨工艺的创新和改进。

智能化制造和自动化控制将会成为合成氨生产的新趋势,提高生产效率的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合成氨催化技术与工艺的发展对于工业生产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合成氨催化技术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福祉。

合成氨国内外综述

合成氨国内外综述

合成氨国内外综述二、设计项目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及设计项目的背景、意义和应用前景1、国内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我国的氮肥工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合成氨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现已掌握了以焦炭、无烟煤、焦炉气、天然气及油田伴生气和液态烃多种原料生产合成氨的技术,形成了特有的煤、石油、天然气原料并存和大、中、小生产规模并存的生产格局。

我国合成氨在与国际接轨后,具备与国际合成氨产品竞争的能力,今后发展重点是调整原料和产品结构,其技术发展将会继续紧密围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行周期,改善经济性”的基本目标,进一步集中在“大型化、低能耗、结构调整、清洁生产、长周期运行”等方面进行技术的研究开发,进一步改善经济性。

(1)国内天然气蒸汽转化工艺国内就天然气蒸汽转化制氨工艺而言,其发展主要是以节能、降耗、扩产、缩小装置尺寸、降低投资费用以及延长运转周期等为目标进行工艺改进。

例如:将传统流程转化炉的热效率从原有的85%提高到90%~92%,烟气排出温度降至120~125 ℃,增加燃烧空气预热器等;提高一段炉操作压力,由原来的2. 8MPa提高到4. 0~4. 8MPa;转化炉管采用新型材料25Cr235Ni2Nb2Ti,使管壁厚度降低,并使管壁中因温度梯度造成的热应力降低至接近内部压力的水平;增加二段炉燃烧空气量,提高燃烧空气温度至610~630 ℃,采用性能更好的二段燃烧器。

而在转化催化剂方面,主要是围绕不同原料和不同工艺开发新型转化催化剂,并且还要保证开发的新催化剂在适合于不同原料和工艺的前提下,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抗压强度、抗碳性和抗毒性等。

(2)国内天然气脱硫工艺在我国,天然气脱硫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其脱硫方法也很多。

大体上可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方法,干法脱硫以氧化铁法和活性炭法应用较广,而湿法脱硫以砷碱法、ADA、改良ADA和栲胶法颇具代表性。

干法脱硫技术最早应用于煤气脱硫。

之后,随着脱硫活性炭的研究成功及其生产成本的相对降低,活性炭脱硫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应用。

合成氨工业的发展

合成氨工业的发展
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四十二分。
早期氰化法
1898年,德国A.弗兰克等人发现空 气中的氮能被碳化 钙固定而生成氰氨化钙(又称石灰氮),进一步与过热 水蒸气反应即可获得氨
CaCN2+3H2O─→2NH3+CaCO3 1905年,德国氮肥公司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生产氰氨化钙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四十二分。
哈伯及其实验装置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四十二分。
而在工业化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难题,如高温 下氢气对钢材的腐蚀、碳钢制的氨合成反应器寿 命仅有80h以及合成氨用氮氢混合气的制造方法, 都被该公司的工程师C.博施所解决。
C. 博施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四十二分。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四十二分。
原料构成改变
自从合成氨工业化后,原料构成经历了重大的变化。 煤造气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很多国家建立了
合成氨厂,开始以焦炭为原料。20年代,随着钢铁工业的
兴起,出现了用焦炉气深冷分离制氢的方法。焦炭、焦炉 气都是煤的加工产物。为了扩大原料来源,曾对煤的直接 气化进行了研究。1926年,德国法本公司采用温克勒炉气 化褐煤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焦炭、煤为原料生 产的氨约占一半以上。
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产量为42.01万吨/年, 2001年产量为38.00万吨/年)、 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产量为37.61万吨/年,2001 年产量为37.45万吨/年)。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四十二分。
中国合成氨产量发展概况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四十二分。

合成氨工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合成氨工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合成氨生产。
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
要点一
市场风险
合成氨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和价格波动对行业的发展带来 一定的市场风险。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合成氨企业可能 面临销售困难和价格下跌的压力。同时,全球经济形势的 变化也会对合成氨市场产生影响。
要点二
应对策略
合成氨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供求变化和价格走势,制定 灵活的市场策略,积极调整生产和销售计划。同时,加强 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降低市场 风险。
01 02
路径选择
随着环保和能源消耗问题的日益严重,合成氨工业需要进行产业转型和 升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 境污染等方面进行改进。
技术创新
加强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关键,可以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 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来实现。
03
绿色发展
加强环保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发展是合成氨工业的重要
先进工艺
包括天然气蒸汽转化、氮化物循环和膜分离等新兴技术,提高效率和产量。
行业规模与产能
全球合成氨产能已超过1.5亿吨/年,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国。
行业产能过剩,需要不断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力。
市场供需情况
全球合成氨消费量约为1.2亿吨/年, 主要消费领域为农业肥料、工业原料 和燃料。
THANKS
感谢观看
自动化生产
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等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市场竞争与合作
市场竞争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 加剧,合成氨工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 场竞争,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 力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V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各位同事工友们,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科普性质的讲义,作为一个搞氨合成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知道合成氨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把握我们公司的发展和了解我们的现状,很有必要和意义。

一、为什么叫合成氨我们把氨叫做合成氨,为什么在氨的前面加了“合成”两个字,我们知道氨的分子式是NH3,由于氨的不活泼性,使得人们直到19世纪晚期仍然普遍认为将氮与氨直接合成氨是不可能的,20世纪初,虽然有人借助催化剂的作用合成了氨,但仍然认为无法工业化,因为确实遇到了诸如可供实际工业使用的催化剂难以找到、高温高压能够抵抗氢腐蚀的材料无法解决等问题,可以认为合成氨的技术开发历程阻力重重,举步维艰,经过千万次的不懈努力,才使得世界上第一座工业规模的氨系统于1913年在德国建成投产。

从此开创了氮肥工业的新纪元。

为了纪念氨开发的艰难,特在氨前面加“合成”两个字。

二、合成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用氨制造氮肥。

我们知道土壤所缺的养份主要是氮磷、钾。

从解放前直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粮食产量一直不能自给自足,主要原因是中国几乎所有的土壤都需补氮。

由于合成氨工业不能满足农业施肥的需要,土壤补氮不足,农作物只能在低产水平上徘徊(300斤过黄河,400斤跨长江),为了满足粮食生产的需要,我国一直把发展化肥工业作为整个化学工业的首要任务,中国要以全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全世界22%的人口。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合成氨制造和氮肥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合成氨作为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2、氨的工业用途氨是氮的一种固定形式,除少数场合直接使用外,更主要的是使用其中的氮与其他物质化合而成各种不同的含氮化合物,然后再用于各工业领域。

虽然氮分子只由两个氮原子组成,但是氮原子可以形成三个键,如果这三个键都与氢原子相联,就形成了氨(NH3),将氨的氢原子以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取代,就会的到不同的衍生物。

氨中的氢原子被碳(C)取代后,由于碳的加入,氨由无机物而变为有机物---胺,按取代氢原子数目多少而依次排列为伯胺、仲胺和叔胺,这些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在特殊情况下,氮还可以产生第四个键,如也被碳(C)取代,即成为季胺,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胆胺及胆碱的基础。

氨基与苯环相联,就构成苯胺,这是苯胺系如染料的基础原料,同时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例如聚氨脂塑料以及医药的麻醉剂等。

氨基中的氮与羰基中的碳(C)相联,即成酰胺,这是尼龙以及部分抗生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氨基与羧基碳、氮相联即组成氨基酸,由此形成蛋白质。

氨基酸种类繁多,仅人体必需的就有19种以上。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味精就是一种氨基酸的盐类。

氨的三个键如全部与同一碳原子相联而成CN2-,这种氰根与一价阳离子化合,例如与H+或Na+化合,就会形成剧毒的氢氰酸或氰化钠,但这种氰根和碳相联,就会形成有机腈,这种有机腈不但无毒,还可造福人类,例如制造三聚氰胺树脂(密胺树脂)、聚丙烯腈纤维(人造羊毛)以及丁腈橡胶等。

氨与空气中的氧化合生成氧化氮,用水吸收即成硝铵,硝铵脱去氢即成硝酸根(NO3-),脱去羟基即是硝基(NO22-),这些都是制造炸药的最基本物质,因而是军事工业的基础原料。

氨的衍生物实在太多,尤其进入有机世界更是千变万化,以上只是选择几种有代表意义的加以简单阐述。

除了上述化学品外,在其他领域诸如冶金、炼油、机械加工、矿石浮选、水净化、造纸皮革等行业均有使用。

氨本身还是很好的制冷剂,其优点是标准沸腾温度低、冷凝和蒸发压力适中、单位容积制冷量大、汽化潜热大、价格低廉,因而被大中型冷库广泛使用(提问题:1、我公司用氨做制冷用在哪个工段?2、你知道我公司氨制冷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吗?),总之,合成氨在农业和工业中起很大的作用。

三、氨生产简史合成氨的基础条件直接法合成氨其化学方程式非常简单:3H2+N2=2NH3+Q从化学平衡理论出发,反应后体积缩小一半,无疑提高压力会促使反应向右进行。

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成功合成氨技术并使其实施的是德国卡斯鲁荷技术大学的哈伯教授,他于1902年在美国的尼亚加拉瀑布参观了正在研究的电弧固定氮工厂后,对将空气中的氮直接固定成化合物产生了兴趣,回到德国就开始了氮和氢气直接合成的研究,在此之前,法国人夏特利埃在1901年曾采用高温高压合成了氨,并获得了一项专利,但最终结果是发生了爆炸。

哈伯于1902年与他的学生刚开始进行这项试验时,在常压及1000℃的条件下,反获得不到0.01%的氨,以后又与他人合作进行提高压力与降低温度的实验,于1908年在3.0Mpa下测出反应的平衡常数,同时指出,提高压力将提高平衡氨含量,但提高温度则对平衡极端不利,并测出了一组平衡数据,最高氨的平衡浓度只有0.9%。

哈伯的实验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判,认为这么低的氨平衡浓度不能实现工业化,也就认为哈伯的实验没有实际意义。

但是哈伯坚持他的实验,认为氨的合成转化率非常小,只要把高压气体进行循环,并将生成的氨在此高压下除去,氨合成技术的方法应是可行的。

1908年底哈伯将这一想法系统地加以阐述并申请了专利。

这一著名的“循环法”专利大致包括以下内容:气体通过高温催化剂、低温除氨、补充新鲜气后再次循环通过高温催化剂,全过程在一个压力下进行,进出催化剂的气体进行冷热交换,用蒸发成品氨来冷却分离气体中的氨,他的这些内容一直用到现在的合成氨厂。

哈伯继续做了大量研究和试验,用锇为催化剂在17.5---20Mpa、500---600℃条件下,已可获得6%的氨含量,对于哈伯的杰出贡献,被授予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德国巴斯夫公司购买了哈伯的专利,并派博施作为代表进行工业化合成氨试验。

于1913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合成氨工厂并正式进入商业运行,对博施的特殊贡献,被授予193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由此开始,世界合成氨工业迅速发展,带动化学工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对农业的贡献,对粮食的增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7年德国的化学家埃特尔阐明合成氨相关表面反应机理,获得了当年诺贝尔化学奖。

“合成氨领域也许还将出现第四个诺贝尔奖,因为他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这是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陈义教授的预测。

四、中国合成氨工业发展史1、早期合成氨工业的建立1931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指派实业部与英国的卜内门公司及德国的蔼奇颜料公司协商合资在中国建立合成氨厂,随即在当年成立了氮气公司筹备委员会,并开始了艰苦的谈判历程。

实业部针对当时的情况,决定派专人到天津与我国化学界实业家范旭东先生商谈,请其加入氮气公司筹委会,同时争取自办氮气公司,范旭东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并随即提出了“创办氮气公司意见书”一份呈请实业部,1931年是中国合成氨工业的筹备阶段。

由于外国公司所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使中方无法接受,1933年10月谈判破裂。

(1)南京化学公司(前身为永和铔厂)和外国公司谈判破裂不足一个月,永和碱厂总经理范旭东先生于1933年11月22日向实业部呈交申办硫酸铔厂,另外提出以天津碱厂做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1933年11月28日国民政府第136次行政会议批准了范旭东先生在南京建硫酸铔厂的申请,自呈报到批准只用了6天时间永和铔厂于1934年开始征地拆迁,1935年安装,1936年12月建成,1937年1月31日合成氨投产,2月5日产出第一包硫酸铵,从此打破了外国控制中国化肥市场的局面。

永和铔厂由美国公司设计,日产合成氨39吨、浓硫酸120吨,硫酸铵150吨、浓硝酸10吨,设备采购由永和公司负责。

1952年6月永和公司实现公私合营,1958年1月以永和铔厂为主成立南化公司。

(2)上海化工研究院第二试验厂(原天和氮气厂)上海化工实业家吴蕴初先生于1932年去美国杜邦公司访问,该厂有一套日产4吨的液氨中试装置有意出售,吴蕴初先生即购买下,拆运到上海安装,1934年1月正式成立了天和氮气制品有限公司。

天和厂于1935年8月产出液氨,9月产出稀硝酸,10月产出浓硝酸。

解放初期,因抗美援朝急需炸药,自行设计了硝铵装置。

1957年该厂并入上海化工研究院,成为该院第二化工试验厂。

(3)大连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前身为满洲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其发起人为山本条太郎,1935年投产,1938年4月又建成两套合成氨装置,使年产合成氨达到5万吨,硫铵18万吨。

1957年与大连碱厂合并,成立大连化学公司。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引进苏联的三套年产15万吨的合成氨厂,分别建在吉化、太化和兰化。

特别提出的碳化法生产碳铵工艺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由江苏省化工厅陈东完善的,解决了氨碳不平衡问题。

我国几乎每个县都建立了小化肥厂,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0年代末70年代初,周总理亲自批准引进了八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的大型装置,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我国合成氨制造水平和技术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八九十年代,又一次引进了十套大型化肥装置,不仅建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合成氨厂,也带动了自身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合成氨生产能力已居世界首位。

近年来,通过自身的技术积累和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我国自己设计的30万吨合成氨装置在华鲁恒升于2006年投产,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自己设计的18.30装置2004年在晋城投产,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际水平。

我公司的装置就是在18.30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出来的,目前运行情况良好。

五、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及远景合成氨工业从开始建立到现在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对于氨的合成技术及催化剂,除合成压力有所不同外没有原则性的变化,但对合成氨生产过程如造气、净化变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克服了金属材料、设备制造等方面的困难,终于达到了现有的水平。

但是当今的能源问题、环保问题、温室效应问题又摆在了合成氨工业面前。

1、原料我国引进的30.52装置,大部分是以天然气和石油为原料的,在投资和能耗方面均占绝对的优势,但是中国资源状况是缺油少气富煤,发展天然气和油品造气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我国大部分中小合成氨厂的造气采用固定层常压间歇造气,对无烟煤的依赖过大,近年来无烟煤的价格上涨过快,使得合成氨成本过高。

从资源着眼看,以后合成氨的发展要以煤为主,以劣质煤加压气化为发展方向,这是着眼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自主开发了四喷嘴对置式加压气化炉、航天炉、灰溶聚等造气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和外国技术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努力完善,提高我们的造气水平,形成我们的核心技术。

2、单系统大型化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系统已达日产2150吨合成氨,单系统大型化的优点是降低建设费用和生产过程中的节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