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基本特征
24个人格特征(24personalitytraits)
24个人格特征(24 personality traits)24个积极人格特征创造力(独创性,独创性):思考新颖、富有成效的概念化和做事方式。
创造力(原创性,独创性):思索新颖而有价值的方法来产生概念和做事情。
好奇心(兴趣,求新求,对经验的开放):对持续的体验和其内在因缘产生兴趣;探索和发现好奇心(兴趣,寻找新事物,开放式体验):对持续的体验和其内在因缘产生兴趣;进行探索和发现。
心胸开阔(判断力、批判性思维):从各方面思考问题,全面权衡各种证据。
头脑开明(判断力,批判性思维):通过全方位测验来思考事物;公平权衡所有的根据。
学习之爱:掌握新技能、主题和知识体系,不管是自己的还是正式的。
爱学习:掌握新的技能、话题以及知识本体,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形式要求。
透视(智慧):能够给别人提供明智的建议;有办法看待对自己和他人有意义的世界。
洞察力(智慧):能对他人提出明智的建议;能着眼于对己对人有意义的世界。
勇敢(勇猛):不因威胁、挑战、困难或痛苦而退缩;即使不受欢迎,也能按信念行事。
勇敢(勇气):不畏威胁、挑战、困顿或苦痛;依觉悟而行,不论其是否被普遍认同。
持久(有毅力,勤奋):完成一个人开始的事情;不顾障碍地坚持行动的过程。
持久(有毅力,刻苦发奋):做事有始有终;坚持行为方向,不论障碍险阻。
完整性(真实性,诚实):以真实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自己的感觉和行为负责正直(可靠,诚实):自我表现诚恳;对自己的感觉和行为负责。
活力(热情、热情、活力、活力):以兴奋和精力接近生活;感觉活着和被激活有活力(热情,积极,有魄力,有精力):使生活充满激情和能量;感觉活跃、活泼。
爱:珍爱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特别是那些互相分享和关怀。
爱:珍爱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尤其是那些其中相互分享、相互关照的。
善良(慷慨,关怀,关心,同情,无私的爱,“美好的事物”):为别人做好事和好事。
善良(慷慨,关怀,关照,同情,无私的爱,“美好的事物”):为他人帮忙、做好事。
简述人格特征
简述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是指一个人在其行为、态度、感觉、想法和情绪等方面的一般性特征,是每
个人的独特个体性格。
人格特征一般分为五种:情绪、外在表现、人际关系、思想和价值
观以及爱好特点。
情绪特征是指在情绪的特征上的分析,如是否内向,性格懦弱或力量,友善或抗拒等。
是一个人的基本性格特征。
外在表现特征是根据表现形象对一个人的情绪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如是否活泼,充满
活力,还是低调内敛,这也是表现出特有性格的重要依据。
人际关系特征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的活动当中的联系和交往的特点,以及自身的自我价
值观,如是否有社会责任感,是否有良好的社交能力。
思想和价值观特征是对一个人对外界形势和自身生活环境的思考和反应,以及对外界
形势和自身生活环境的价值观念,如是否勤奋踏实,是否讲义气,是否珍惜美好。
爱好特点是指一个人喜欢什么样的事物,以及认识和钟爱各种事物的能力。
比如,交
友是否喜爱,是否喜欢到处去玩,是否能尽情享受周围的美,亦或喜欢开车出行等等,这
些出游爱好都反映了一个人的特点。
总体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这种特征就是构成一个人的性格的基本特征。
情绪、外在表现、人际关系、思想价值观以及爱好特点都是构成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的重要
因素。
因此,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学会把握它们,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素
养之一。
人格有哪些特征我是学的语言和非语言
人格有哪些特征我是学的语言和非语言人格是指一个人在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独特组合,它是个体内部和外部表现的核心特征。
人格特征可以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个方面。
一、语言方面的人格特征:1. 语言表达能力: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反映了他的思维和智力水平。
善于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和沟通交流,是一个积极向上、有自信和有说服力的人。
2. 词汇丰富度:一个人的词汇量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深度。
词汇丰富度高的人通常具有广泛的知识储备,能够用更准确、更恰当的词汇来描述事物,从而给人留下深刻而正面的印象。
3. 修辞能力:修辞是指通过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来美化语言、增强表达效果。
具备良好修辞能力的人在表达时往往能够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吸引听众或读者,并使其产生共鸣。
4. 语言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推理关系进行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在表达时会更加有条理、连贯,使听众或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5. 语音语调:语音语调是指人在说话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快慢、重轻等方面的变化。
一个人的语音语调特征可以反映他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如声音柔和婉转的人通常给人温柔、亲切的感觉。
二、非语言方面的人格特征:1. 身体姿态:身体姿态是指一个人站立、坐姿或行走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姿势和动作。
良好的身体姿态可以显示一个人自信、大方和有魅力,而不良的身体姿态则可能给人留下消极或不自信的印象。
2.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指通过脸部肌肉运动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状态。
一个人面部表情丰富多样,能够准确地传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展示出自信、喜悦、关心等积极的情感状态。
3. 眼神交流:眼神交流是指通过眼睛的注视和眼神的变化来进行沟通和交流。
良好的眼神交流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自信、真诚和专注,同时也能够增加人际关系的亲密度和信任感。
4. 手势动作:手势动作是指通过手部肌肉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姿势和动作。
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人格基本特征人格基本特征1、人格定义: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态度、气候、性格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2、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人格的整体性。
它是指人格不是单一的特质,更不是多个特质或特征的简单堆砌,而是多个身心特质之间相互密切联系的一个有机组织。
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整合保证了我们与外界的和谐相处,保证了个体自身的健康完整,同时又是自身发展的前提。
一旦这些特质之间出现了断裂,不仅特质间无法实现统整,而且也无法将外界经验统整到自身的人格结构之中,精神分裂症就是极端的代表。
人格的稳定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种稳定性一方面表现为跨时间的持续性,即个体的人格特征在不同年龄阶段趋于稳定;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格特征跨情境的一致性,亦即个体的行为虽然随情境变化而有不同,如一个孩子很友好不仅是他在学校表现得很友好,在家里或其他场合都表现得很友好。
当然,稳定性是相对的,个体的人格也会受到重要事件的影响出现部分人格特质的改变甚至整个人格结构的改变,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人格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各人格特质的数量、组合方式上,还体现在每种特质的表现方式上,即便都是外向的人,表达方式也会有很大差别。
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他们的人格也不会完全相同。
因为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多种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每个人所面对的这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人格的社会性。
人们出生之时只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与其他动物并无本质区别。
这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纯粹是生物学的或遗传学的。
但出生也就意味着从一个简单的生理环境进入到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要掌握所处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信念体系、社会风俗等。
16种人格特点
16种人格特点人格特点是指一个人在思维、情感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特征和倾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但又可以归纳为几种常见的人格类型。
以下是16种常见的人格特点的解释:1. 内向型:内向型的人通常比较内向、安静、思考较多,喜欢独处并倾向于内省。
他们更注重内在的感受和思考,不太擅长社交。
2. 外向型:外向型的人通常比较外向、开朗、喜欢社交。
他们喜欢与人交流、参加社交活动,并且能够轻松适应新环境。
3. 完美主义型:完美主义型的人追求完美,注重细节和精确,有较高的要求和标准。
他们通常非常有条理、有责任感,但也容易对自己和他人过于苛求。
4. 懒散型:懒散型的人比较懒散、懒惰,缺乏动力和积极性。
他们倾向于拖延,对待工作和生活缺乏热情和动力。
5. 冲动型:冲动型的人冲动、冲动、喜欢冒险。
他们往往缺乏耐心和计划性,容易冲动行事,可能会做出一些冲动的决策。
6. 独立型:独立型的人独立性强,喜欢自主、自立。
他们通常不依赖他人,有自己的主见和决策能力。
7. 合群型:合群型的人喜欢与他人合作和交往,愿意为集体利益而努力。
他们通常友善、乐于助人,擅长处理人际关系。
8. 内向感性型:内向感性型的人比较敏感、细腻,对情感和细节比较敏感。
他们通常情绪丰富,更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表达。
9. 外向感性型:外向感性型的人情感外露、热情洋溢,喜欢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们通常喜欢社交和交流,情感表达较为直接。
10. 独立理性型:独立理性型的人理性、客观、冷静。
他们通常善于分析问题,做出理性的决策,不容易情绪化。
11. 社交焦虑型:社交焦虑型的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紧张和不安,害怕被他人否定和拒绝。
他们通常不善于与人交流,可能会避免社交活动。
12. 健忘型:健忘型的人记忆力较差,容易忘记事情和细节。
他们可能需要依赖外部工具和提醒来帮助记忆和管理日常生活。
13. 焦虑型:焦虑型的人容易感到紧张、不安和焦虑。
他们往往过于担心和忧虑,情绪不稳定。
良好的人格具有哪些特征
良好的人格有哪些特点1、应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2、在日常生活中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能够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宽广的胸怀,不以自我为中心;3、富有同情心,能经常想到别人,不能一时冲动感情用事;4、遇事能冷静地分析,正确理智地进行处理和判断,不固执己见,不主观;5、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没有依赖性,勇于克服困难,善于解决矛盾。
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
在理智上,表现为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像能力,在思维上有较强的逻辑性,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情绪上,表现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情绪稳定而平衡,与人相处时能给人带来欢乐的笑声,令人精神舒畅。
在意志上,表现出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韧不拔,积极主动等一系列积极品质。
养成良好的人格特征,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人格魅力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
何为人格魅力?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
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
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社会关系上,表现为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待自己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励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表现得勤奋认真。
第二,在理智上,表现为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像能力,在思维上有较强的逻辑性,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生等水性数正立品放争,交认证信步响克值查养。
第三,在情绪上,表现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情绪稳定而平衡,与人相处时能给人带来欢乐的笑声,令人精神舒畅。
人格的五大特征
人格的五大特征
1.开放性:开放性是指个体对于新事物、新体验、新观念等的接受程度。
开放性高的人通常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对于变化也更能适应。
这种人通常比较有创造力,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和尝试新的事物。
2. 亲和性:亲和性是指个体对于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亲和性高的人通常比较友好、温和,容易和人相处,喜欢与人交往和合作。
这种人通常比较受人欢迎,也比较容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尽责性:尽责性是指个体对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和履行程度。
尽责性高的人通常比较勤奋、认真,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去行动,并且不轻易放弃。
这种人通常比较可靠,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4.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个体情绪和行为的稳定程度。
稳定性高的人通常情绪比较平稳,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过度的情绪反应。
这种人通常比较冷静,不容易冲动或者情绪化。
5. 外向性:外向性是指个体对于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态度和行为。
外向性高的人通常比较善于表达自己,喜欢社交和参加各种活动。
这种人通常比较受欢迎,也比较容易获得机会和成功。
- 1 -。
人格的特征及性格的结构特征
人格的特征及性格的结构特征在心理学部分的知识中,人格的特征和性格的结构特征是单选题的高频考点。
做题要把握住知识点的关键词,并积累例子。
一、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
是指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
比如我们常说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样米养百种人”。
2.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
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
例如,“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3.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我们生活中常常提到的“人格分裂”就属于人格的统合性出了问题。
4.功能性。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所以有些题目中提到“人格决定命运”,就说的是人格的功能性。
5.复杂性。
人格的复杂性是指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道不尽说不完的故事。
复杂性在考试题目中考查较少,考生做基本理解即可。
6.社会性。
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
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比如,日本人受日本社会的影响,一般表现地较为隐忍,带有了日本社会的特点。
二、性格的结构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
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
如谦虚或自负、利他或利已、粗心或细心、创造或墨守成规等。
这里注意一个单选题,性格的态度特征在性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
性格的态度特征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具有道德评价意义,所以性格有优劣。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
包括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如顽强拼搏、当机立断。
性格的意志特征可以和意志品质联系起来,可以理解为意志品质在性格中的体现。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我的人格特征分析(1)
我的人格特征分析(1)
我的人格特征分析
人格是人类个体独有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心理和行为表现。
每个人的人格都不同,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特点和情感倾向。
以下是
我的人格特征分析:
一、开朗、热情
我为人开朗热情,善于与人沟通,总能赢得周围的人好感。
我喜欢接
触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社交场合中,我表现积极,擅
长发挥社交优势,建立友谊和信任。
二、决断力强、自信
我具有较强的决断力和自信心。
当面临困难或挑战时,我总能迅速做
出决定,采取行动。
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愿意承担责任和风险,并从挑战中成长和学习。
三、细心、严谨
我是一个比较细心、严谨的人。
在工作或学习中,我会认真地分析问题,了解每个细节,避免出现错误或遗漏。
我非常重视质量,追求完美,并注意细节和方法的规范性。
四、独立、坚韧
我是一个独立、坚韧的人。
面对挫折或压力,我能够坚持不懈,继续
前行。
我拥有自己清晰的目标和计划,不会被外部干扰或负面情绪影响。
我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也擅长在团队中发挥领导能力。
五、善于学习、成长
我喜欢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充实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我善于发现机会和挑战,不断寻求新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我相信知识和技能是人生的财富,愿意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我的人格特征比较积极、向上,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和情感控制能力。
我相信自己的潜力和价值,愿意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成就。
人格基本特征
人格基本特征1、人格定义: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态度、气候、性格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2、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1)人格的整体性。
它是指人格不是单一的特质,更不是多个特质或特征的简单堆砌,而是多个身心特质之间相互密切联系的一个有机组织。
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整合保证了我们与外界的和谐相处,保证了个体自身的健康完整,同时又是自身发展的前提。
一旦这些特质之间出现了断裂,不仅特质间无法实现统整,而且也无法将外界经验统整到自身的人格结构之中,精神分裂症就是极端的代表。
(2)人格的稳定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种稳定性一方面表现为跨时间的持续性,即个体的人格特征在不同年龄阶段趋于稳定;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格特征跨情境的一致性,亦即个体的行为虽然随情境变化而有不同,如一个孩子很友好不仅是他在学校表现得很友好,在家里或其他场合都表现得很友好。
当然,稳定性是相对的,个体的人格也会受到重要事件的影响出现部分人格特质的改变甚至整个人格结构的改变,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3)人格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各人格特质的数量、组合方式上,还体现在每种特质的表现方式上,即便都是外向的人,表达方式也会有很大差别。
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他们的人格也不会完全相同。
因为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多种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每个人所面对的这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4)人格的社会性。
人们出生之时只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与其他动物并无本质区别。
这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纯粹是生物学的或遗传学的。
但出生也就意味着从一个简单的生理环境进入到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要掌握所处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信念体系、社会风俗等。
这种社会化过程在已有的生理基础上赋予了人格更充分的内涵。
人格基本特点有哪些
人格的基本特征包括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社会性、复杂性。
1.独特性:人格是在不同的遗传、环境、教育等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
例如:“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3.统合性: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一致性,且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4.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命运,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5.复杂性: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
6.社会性: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
人格的特征及性格的结构特征
人格的特征及性格的结构特征
一、人格的特征:
1.稳定性:人格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连续
性和一贯性。
2.独特性:每个人的人格特征都具有其个体独特的特点和差异。
3.多样性:人格特征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不同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人
格特征。
4.可塑性:人格特征受到个体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影响,具有一定
的可塑性。
二、性格的结构特征:
性格的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维度结构:性格可以通过多个维度来描述和衡量,如五大人格特质
模型中的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3.分层结构:性格的结构具有分层次的关系,包括核心特征、次核心
特征和表层特征等。
4.相互关系:性格的各个维度和特征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相互作用
和影响,共同决定了个体的性格表现。
性格的结构特征反映了性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且不同的组成部分
之间有协调性和一致性。
它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个体的性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性格在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上的影响作用。
总结起来,人格的特征具有稳定性、独特性、多样性和可塑性等特点,而性格的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维度结构、统合性、分层结构和相互关系等
方面。
这些特征和结构为我们理解人格和性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分析框架。
心理学中人格的定义和特征
心理学中人格的定义和特征人格是指个体在不同环境和情境下表现出来的稳定、持久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包括了个体的思维方式、情感反应、价值观、动机和行为模式等方面。
人格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稳定性:人格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在个体的生命周期内相对一致。
人们的人格特征在不同环境和情境下可能有所变化,但是总体上是相对持久的。
2.一致性:人格的特征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即一个人的多个人格特征彼此之间是协调和一致的。
例如,一个人可能具有外向和情绪稳定的人格特征,这两个特征在其中一种程度上可能是相互呼应的。
3.唯一性: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特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格。
人格是受到遗传因素、环境经历和个体主观体验的综合影响,因此每个人的人格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模式。
4.可塑性:人格是可塑的,即人格特征可以经历改变和发展。
人们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和个体努力来改变和发展自己的人格特征。
然而,人格的塑造和改变通常是一个相对缓慢和持续的过程。
5.遗传因素:研究表明,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
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
然而,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根据心理学研究的不同理论和模型,人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分类和描述。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人格分类模型:1.特质理论:特质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一系列基本特质组成的。
例如,经典的五因素模型认为人格可以由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这五个维度来描述和衡量。
这些特质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观察来评估个体的人格特征。
2.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个体的潜意识冲突和动力对个体的行为和人格产生影响。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以及其后续的理论派别,如自我心理学和关系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内在冲突和力量对人格特征的塑造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个体对自我实现和个体价值的追求所决定的。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意义和自由意志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人格发展的特点
人格发展的特点人格的基本特征有:(一)独特性。
个体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后天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不同的遗传、存在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我们经常所说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如有的人开放自然,有的人顽固自守,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豪爽,有的人谨慎等。
环境会使某一人格品质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不同的含义。
如独立性这一人格特质,作为缺乏父母爱护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独立带有靠自己努力的含义;而在一个民主型家庭成长的孩子,独立则作为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部分。
(二)稳定性。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那些经常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一贯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正如我们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质一旦稳定下来,要改变是较为困难的事,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的一致性。
例如一个性格外向的大学生,他不仅仅在家庭中非常活跃,而且在班级活动中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一面,在老师面前同样也能自然地表现自己,不仅大学四年如此,即使毕业若干年再相逢,这个特质依旧不变。
(三)统合性。
人是极其复杂的,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性、多层次的特点。
人格的组合千变万化并非死水一潭。
各种人格结构的组合千变万化,因而使人格表现得色彩纷呈。
在每个人的人格世界里,各种特征并非简单的堆积,而是如同宇宙世界一样,依据一定的内容、秩序与规则有机组合起来的动力系统。
人格的有机结构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人们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心理冲突,导致“人格分裂”。
(四)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
正如人们常说的“性格就是命运”。
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人们常常使用人格特征解释某人的言行及事件的原因。
面对挫折与失败,有志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失败的废墟上重建人生的辉煌;而怯懦的人一蹶不振,失却了奋斗的目标。
简要阐述人格的基本特点 -回复
简要阐述人格的基本特点-回复问题,对读者进行解释和展开讨论。
人格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所展现出的总体心理特征。
人格是由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塑造而成的,其基本特点包括稳定性、整合性、多维性和个体差异性。
首先,人格的基本特点之一是稳定性。
人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的时间内所表现出来的总体心理特征,具有相对持久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并非永恒不变。
尽管个体的经历和实践可以对其人格进行塑造和改变,但大多数人格特征是相对固定的。
因此,人格稳定性是其基本特点之一,也是人格理论的基础。
其次,人格的基本特点之二是整合性。
人格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内部构成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和一致性。
人格不是简单的一些特征线性的组合,而是具有多重内涵和调和力的心理特征的整合。
不同的心理特征彼此关联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个体特有的人格。
第三,人格的基本特点之三是多维性。
人格是复杂且多样的,包括认知、情感、动机、行为、社交等多个方面。
人格特征的多样性,需要综合考虑到其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才能更好地识别和理解人格多面性。
最后,人格的基本特点之四是个体差异性。
虽然人类共同具有一些基本的人格特征,但在差异方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生理和遗传因素、环境和外部体验、文化背景和社会压力等方面的不同作用,致使每个人的特定人格具有独特的构成和表现。
综上所述,人格的基本特点包括稳定性、整合性、多维性和个体差异性。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格特点可以对个体的情感生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行为表现产生影响。
因此,掌握人格基本特点,对于更好地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和社会互动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人格的概念与特点
人格的概念与特点
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
人格具有以下特点:
1、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人格特点。
2、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3、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4、稳定性:个体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不能表征他的人格。
简述人格的含义及特征
简述人格的含义及特征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它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行为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统一性和特殊性。
人格的特征主要有:
(1)自我意识:人们具有自我意识,即自我认识、自我感觉、自我控制等。
(2)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如性格、思想、价值观、情感等。
(3)社会性:人们有社会性,即具有社会角色、社会责任、社会关系等。
(4)自律性:人们有自律性,即具有自律、自制、自我控制等能力。
(5)可塑性:人格具有可塑性,即可以通过教育、训练、社会经验等方式来改变和发展。
简述人格的基本特点
简述人格的基本特点(1)人格的整体性(2)人格的稳定性(3)人格的社会性(4)人格的独特性(5)人格的统合性(1)人格的整体性(2)人格的稳定性(3)人格的社会性(4)人格的独特性(5)人格的统合性,它包括一个人在思想、情感、言语、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特点的总和。
(1)客观性(2)独特性(3)社会历史性(4)文化传承性(5)整体性(6)稳定性与可变性(7)功利性与实践性(8)主体性与客体性(9)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第一,个体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是在人生历程中逐步形成的。
个体的自然特征是先天遗传因素作用的结果;个体的社会特征是在个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形成的。
第二,人格结构中的这些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受到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
第三,一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第四,不同的人格结构的特征可以相互转化。
(1)内向型人格——通常被称为“内倾”。
(2)外向型人格——通常被称为“外倾”。
(3)中间型人格——既有外倾也有内倾的类型。
(4)混合型人格——兼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格特征。
(5)理想型人格——以个人理想中的自我为典范,按照“完美”原则建立起来的人格特征。
(6)经验型人格——以个人经验中的自我为典范,按照“现实”原则建立起来的人格特征。
(7)领袖型人格——具有较强的“使命感”和“自尊心”,对周围人施加“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人格特征。
(8)艺术型人格——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鉴赏力,渴望表现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人格特征。
(9)事业型人格——在某个领域里显示出突出的能力和才干,能够引领他人去完成任务,在工作中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人格特征。
(10)自我防御型人格——当处于挫折情境时,能够积极寻找借口为自己辩护,避免失败,从而维持良好的心理平衡的人格特征。
(11)社交型人格——能根据他人的需要调节自身行为的人格特征。
(12)活泼型人格——活泼开朗、精力充沛、喜欢运动的人格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基本特征1、人格定义: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态度、气候、性格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2、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1 人格的整体性。
它是指人格不是单一的特质, 更不是多个特质或特征的简单堆砌, 而是多个身心特质之间相互密切联系的一个有机组织。
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整合保证了我们与外界的和谐相处, 保证了个体自身的健康完整, 同时又是自身发展的前提。
一旦这些特质之间出现了断裂, 不仅特质间无法实现统整, 而且也无法将外界经验统整到自身的人格结构之中,精神分裂症就是极端的代表。
(2人格的稳定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这种稳定性一方面表现为跨时间的持续性, 即个体的人格特征在不同年龄阶段趋于稳定; 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格特征跨情境的一致性, 亦即个体的行为虽然随情境变化而有不同, 如一个孩子很友好不仅是他在学校表现得很友好,在家里或其他场合都表现得很友好。
当然, 稳定性是相对的, 个体的人格也会受到重要事件的影响出现部分人格特质的改变甚至整个人格结构的改变,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3 人格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不仅体现在各人格特质的数量、组合方式上, 还体现在每种特质的表现方式上, 即便都是外向的人, 表达方式也会有很大差别。
即使是同卵双生子, 他们的人格也不会完全相同。
因为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多种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每个人所面对的这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4 人格的社会性。
人们出生之时只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 与其他动物并无本质区别。
这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纯粹是生物学的或遗传学的。
但出生也就意味着从一个简单的生理环境进入到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 要掌握所处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信念体系、社会风俗等。
这种社会化过程在已有的生理基础上赋予了人格更充分的内涵。
3、个性: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下同于其它人的特质, 这个特质表现在外即个人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
个性化就是人存在的方式。
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气质、性格; 倾向性是需要、动机。
4、性格: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刻印,有可能改变,有好坏之分。
5、气质:个人在生活早期就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
是先天的,是体质和遗传的自然表现,很难改变,无好坏之分。
6、人格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交互影响。
7、认识人格的途径:人格理论、人格评鉴、人格研究(1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荣格等。
弗洛伊德理论: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动力——性本能(利比多 ;人格发展——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
荣格理论:人格结构——自我、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2 、人本论:马斯洛、罗杰斯等。
马斯洛 +理论:自我实现——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动力——人生来具有的趋向健康成长从而发挥其潜力的内在动力;高峰体验。
罗杰斯理论:自我概念;自我发展。
(3 、特质论: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等(详细见后。
(4 、学习论:多拉德、米勒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范型(1 、潜意识理论:重视潜意识的核心作用。
意识——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能感知到的精神生活; 前意识——在一般情况下, 感知不到的精神生活, 经努力回忆或他人提醒仍能感知到; 潜意识——在一般情况下, 人们感知不到的精神生活。
(2 、人格结构理论:自我与现实的直接接触。
本我——最原始的我,由本能、欲望、冲动组成,与生俱来,快乐原则;自我——本我在被现实反复教化之下分化出来的那部分我,现实原则;超我——理想的我,道德标准约束下的我, 道德、理想、至善原则。
(3 、本能论:包含生本能跟死本能。
生本能——自我保护原则, 生殖本能; 死本能——对外攻击,对内自我毁灭。
(4 、防御机制理论:自我心理防御机制,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是指一种无意识的保护过程, 很多时间超我与本我之间, 本我与现实之间, 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 这时候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 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 以某种方式调整:压抑、否认、投射、退行、转化、补偿、幽默等。
10、荣格的理论:(1人格结构:意识——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意识伴随着生命的出生而出现, 随着思维、情感、感觉和知觉这四个心理功能的应用而不断增强。
除了这四个心里功能外还有外倾或内倾决定着意识活动的方向。
意识的一个主要作用是促进个性化 (一个人愈来愈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愈来愈富于个性、愈来愈不同于他人的过程 ,个性化过程中产生了自我。
个体潜意识——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 是一个经验的存储库, 容纳了所有与意识自我不协调的性能力活动和心理内容。
这些东西发生在个体出生之后, 并和个体的经验相互联系, 因此被称为个体潜意识。
个体潜意识一个重要特点是“情结” ,即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包括观念的和情感的聚集在一起、缠绕在一起,形成的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或心理结。
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一部分,存储的不是个体后天的经验, 而是祖先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下来的经验, 这些经验以原始意象的形式保存下来。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 包括有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尼姆斯、阴影及自性。
(2心理类型学:根据两种态度或倾向性,把人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除了两种态度以外,还有四种心里功能,即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
两种态度跟四种功能相结合,形成八种人格类型。
11、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危机年龄品质积极解决危机解决危机失败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0-1 希望恐惧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1-3 自我控制与意志自我怀疑主动对内疚 3-5 社会指向与目的无价值感勤奋对自卑 5-12 能力无能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20 忠诚不确定感亲密对孤独 20-24 爱泛爱 (杂乱或孤独繁殖对停滞 25-65 关心自私自利自我整合对失望 65-死亡智慧失望、无意义(二行为主义范型1、华生理论:(1确立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行为。
行为:有机体应对环境的一切活动;反应:行为的最基本成分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刺激:引发有机体活动内部和外部的变化。
(2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在心理研究中的作用是华生的基本观点之一, 以可控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3心理活动的还原论。
(4研究方法是摒弃了自省法,主张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
2、斯金纳理论:(1操作性条件反射。
两类行为:应答性行为(S 型——由已知的刺激引起反应,强化与刺激直接相连; 操作性行为 (R 型——集体本身自动发出的, 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强化与反应直接相连。
(2强化理论。
强化: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强化物: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
两类强化:积极强化——迎合个体需要; 消极强化——去掉某个厌恶的刺激物,并由于这个刺激物的退出而达到某个行为。
(3强化列联:反应与强化的关系。
(4教学机器与教学程序。
学习:反应概率的变化,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优点有①即时强化正确的答案, 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能增强学习的动力②传统教学主要借助厌恶刺激来控制学生, 传统教学目的是不得低分、不被羞耻,从而失去兴趣,而教学机器使学生得到积极强化,推动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效率③教师可以同时监督全班学生,尽可能完成作业④允许学生按自己的速度, 循序渐进的学习, 对教材的掌握更牢固, 提高学生学习的责任性⑤教师可以把复杂的整体教学内容安排成一个连续的顺序⑥记录错误的数量,提高教学质量。
3、班杜拉理论:(1观察学习: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
(2自我调控:随着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人们对外部惩罚与奖励的依赖越来越少, 更多的是依赖自身的标准, 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奖励与惩罚, 即进行自我调控。
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强化。
(3自我效能:从成功经验中衍生出来的能力信念,个体相信自己能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体验。
影响因素:①掌握的经验②通过观察榜样而得到的替代性体验③社会说服④效能信息部分依赖于进行能力判断对的生理和情绪状态。
(4社会学习理论:儿童不需要强化,仅需要观察榜样的力量即可以学会行为。
(三特质论范型1、特质:持久而稳定的行为倾向,这种神经心理结构或先天的行为倾向使个体以相对一贯的方式对刺激作出反应。
类型是非此即彼的。
2、特质的特点:(1一个人格特质就是一个人格维度。
两个假设——人格特质在时间是相对稳定的(跨时间 ;人格特质跨情境的稳定性(跨情境。
(2特质的研究没有兴趣预测一个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的行为。
其想要预测得分处在特质连续体上的某一范围内的人的典型表现, 所以比较差异是主要目的。
(3特质学家不注意查明行为的机制,即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经常陷入循环作证。
(4特质理论学家很少论及人格的变化,对于人格的某些变化及其干预研究比较少。
3、奥尔波特的特质论:(1人格定义:人格是内在的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 (①人格是动力组织②心理物理系统统一, 身心不可分割③决定倾向④人格的独特性⑤不足是一种被动适应,独有的行为和思想。
(2特质: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位,是一种概括化的人和聚焦的神经心理系统,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具有等值的能力。
(3特质的种类:①个人特质,包括首要特质(最重要的,代表一个人的行为方向, 5-10个最能说明一个个体人格的特质、中心特质(核心特质,具有相当概括性的行为特征, 某种单一特质, 有时主宰一个人的人格、次要特质 (不怎么明显,接近习惯和态度,表现在个体生活的某些有限领域②共同特质,多个个体同时具有, 在同一文化中, 虽然多数成员具有某个共同特质, 但不同成员之间,在这个共同特质上具有程度上的差异。
(4 分析特质的方法:自陈量表——因素分析 (探索性因素、验证性因素 ; 行为频次分析;聚合分析法。
(5人格的发展动力:人格的核心是动力,动力包含发展动机、需要动机。
(6人格的动力是机能自主(功能自主 :机能自主是指成为独立的动机。
健康人的动机是自行其实的自我维持系统,而不是依靠外部的鼓励和奖励。
(7人格发展:①“躯体自我”的感受阶段(1岁②自我同一阶段③自尊感阶段④自我扩展阶段(关注自我以来的东西⑤自我意向阶段(角色扮演⑥自我理智感调适阶段⑦统我追求显露阶段(12岁⑧知者自我显露阶段(成人(8健康的人格:人格只有在成年时期才会显露出成熟。
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①自我广延的能力②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③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④具有现实性知觉⑤具有自我客观化⑥有一致的人生哲学4、卡特尔的特质论:(1因素分析法:人格特质分类——①按个体与群体分类(个别特质:某个人具有的特质; 共同特质:一个社区或一个群体的每个成员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质②按特质层次分类(表面特质:处于人格结构表层,是通过观察就可以发现的一个人的外部行为特质; 根源特质:处于人格结构内部, 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③(体质性特质:由内部的生理状态或遗传因素决定的;环境养成特质:由环境影响而形成的④(能力特质:决定一个人处理问题或事情的成效的特质; 气质特质:受遗传影响, 表现为一个人的风格;动力特质:是一种启动人格的人格特质,是人格的动机因素,推动个体朝着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