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之种植条件类
(完整版)高中地理答题模板
![(完整版)高中地理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59e2693de80d4d8d05a4f5a.png)
农业1、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或农业发展条件):(1)自然因素:①地形平坦。
②气候暖湿(或光热水充足,或雨热同期)。
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2)社会因素:⑤市场。
⑥交通。
⑦政策扶持。
⑧劳力。
⑨技术2、某地农业区位远离市场的原因(如海南是我国冬季瓜果供应、美国南部阳光地形种植花卉和蔬菜供应北方市场等):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农产品保鲜、冷藏术的发展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雨热同期。
④灌溉水源充足。
⑤劳动力丰富。
⑥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⑦大米是这里人的主食4、温带发达国家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如西欧、美国、新西兰):①土地贫瘠、气温较低,不适合种植谷物,但适应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人口稠密,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③交通发达。
5、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①水稻种植业。
②大牧场放牧业。
③商品谷物农业。
④混合农业。
⑤种植园农业。
⑥乳畜业。
⑦(粗放)畜牧业⑧园艺业。
⑨灌溉农业。
⑩河谷农业。
绿洲农业。
传统旱作农业。
还有①基塘农业。
②立体农业。
③坝子农业6、各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①东亚(不含中国):水稻种植业。
②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
③中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④西亚和北非:河谷农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⑤地中海沿岸:园艺业。
⑥欧洲: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园艺业。
⑦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灌溉农业等。
⑧南美:大牧场放牧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7、中国各地的农业地域类型:①东北:商品谷物农业。
②(内蒙古等四大牧区):牧区畜牧业。
③华北:传统旱作农业。
④南方(含西南):水绿洲农业(也可以说是灌溉农业)。
⑦青藏高原的湟水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农业。
⑧横断山区及南方丘陵:立体农业。
⑨云贵高原:坝子农业。
⑩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混合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工业1、分析某地工业区位因素:①近原料产地。
地理高考答题万能模板(精选5篇)
![地理高考答题万能模板(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d3872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d.png)
地理高考答题万能模板(精选5篇)1.地理高考答题万能模板第1篇一、自然地理部分如何描述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地势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二、影响地理气温的因素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地理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三、影响地理降水的因素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地形:迎风坡、背风坡;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四、描述高考地理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结冰期:有无、长短;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高三地理怎么复习高考地理聚合思维法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方向探索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
如: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通过长期对气温、气压、风向和湿度等气候要素的观察,并仔细观察冰的初冻、融化以及物候现象等,得出了我国近五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
逆向思维法这是以背道常规现象、由结论推原因或条件的高考地理思维方式。
如: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岩溶地形,这一反常现象怎样解释?按青藏高原现在的自然条件,不能形成岩溶地貌。
但如果反过来由果索因,从青藏高原的发展历史来探寻答案,则问题就解决了。
假设思维法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考地理科学假说。
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
地理高考农业工业区位因素及可持续发展答题套路及语言表达
![地理高考农业工业区位因素及可持续发展答题套路及语言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c41ebdc504a1b0717ed5dd2b.png)
地理高考农业工业区位因素及可持续发展答题套路及语言表达“万金油”(冬哥版)自然因素(农业)1、地形地形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
山区丘陵,适合发展畜牧业及混合农业(如立体农业)。
地广人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等。
缓坡——梯田,陡坡——果树、用材林、经济林,封山育林。
2、气候:光照充足: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适合如棉花等。
热量充足:位于低纬(热带),适合如水稻、热带经济作物等。
水分充足:降水多,适合如黄麻、甘蔗等。
温凉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乳畜业)。
降水稀少,适合畜牧业(大牧场放牧业)。
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等,雨热不同期,适合葡萄、油橄榄、棉花等。
3、土壤:土壤肥沃黑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大。
红壤酸性,适合茶树生长。
紫色土(四川)肥沃。
水稻土(长三角)适合水稻种植。
4、水源河流经过,冰川融水,提供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农业、工业)1、市场:市场广阔该地人口城市密集,产品需求量大。
交通便利,可迅速将铲平运输至其他市场。
2、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3、劳动力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素质高。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廉价。
4、科技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有高等院校,科技发达。
5、地价地价低(发展中国家,我国中西部),成本低6、工农业基础基础好,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后备保障,工业发达可为农业提供大量机械。
工农业经验丰富7、政策国家政策支持:减免税收,发放补贴农业可持续发展1、变单一种植业为多种农业形式(农林牧副渔)共同发展——调整农业结构(东南丘陵立体农业)。
2、合理利用耕地,提高利用率。
保护耕地。
3、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土流失,荒漠化。
4、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山低丘陵)。
5、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提高单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6、延长产业链,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就业机会,扩大产品种类。
7、创造品牌,开拓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交通、信息)。
8、政府优惠政策支持。
地理常见农作物生长条件
![地理常见农作物生长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ea900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c.png)
地理常见农作物生长条件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恰当的环境条件,这些条件包括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水分、良好的土壤及适合生长的光照等。
气温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的农作物需要不同的气温。
比如,一些热带农作物如橡胶树、咖啡树等需要较高的气温,而寒带的农作物例如小麦、大豆等则可以在较低的气温下生长。
水分也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不同的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
例如,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分,而热带作物如棕榈树则可以在较少的水分下生长。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土壤的肥力、酸碱度、水分含量等都对农作物生长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大部分农作物都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一些作物如莲花、荷花等则可以在泥土中生长。
光照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大部分农作物需要足够的阳光供光合作用。
除了环境条件,农作物的生长还受种子品质、播种技术、病虫害控制等因素的影响。
种子的品质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好的种子具有更强的生长势和更高的产量。
播种技术包括种子播种的时间、深度、方式等,适合的播种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率和产量。
病虫害的控制可以减少农作物的损失,提高产量。
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不仅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影响,也影响着农作物的品质。
恰当的环境条件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使农作物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
因此,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ec290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4.png)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
一、农业区位选择
在回答关于农业区位选择的问题时,你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自然条件:土壤、气候、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技术等。
3.政策法规:政府政策、土地使用权等。
在分析区位优势时,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指出哪些因素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哪些因素是限制农业发展的。
二、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是根据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形成的独特的农业布局方式。
在回答问题时,你需要了解以下几种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
2.商品谷物农业
3.大牧场放牧业
4.乳畜业
5.混合农业等。
对于每一种农业地域类型,都要指出其特点、形成条件和分布地区。
三、农业技术发展
在分析农业技术发展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农业生物技术: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3.精准农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
4.农业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四、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水土流失:影响土壤肥力,导致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2.土地荒漠化: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影响农牧业发展。
3.土壤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
4.生物多样性丧失:影响生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农业可持续性
在分析农业可持续性时,应关注以下方面:
资源可持续利用:合理利用土地、水等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枯竭。
答题模板03 农业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类-备战2023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解析版)
![答题模板03 农业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类-备战2023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d8ae0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6.png)
备战2023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答题模板3 农业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类【命题角度】角度一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区位选择角度二 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模板构建】1.种植业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答题模板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 纬度较低(较高),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充足(不足),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平坦(崎岖),利于(不利于)农耕;土壤肥沃(贫瘠)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等 市场广阔(狭小);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 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种植历史等政策支持(限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历史较短,经验不足) 关键词答题模板 观点:赞成/反对;有利/不利;效益/影响 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 反对,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分析角度答题模板(有利)自然因素气候、地形、草场、水源等大牧场放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平坦、地广人稀,草场广阔、草类茂盛,水源充足。
乳畜业: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多汁牧草生长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优惠;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等分析角度答题模板(有利)自然因素水域面积、水域条件、饵料、大陆架、洋流、河流注入等海洋水产:大陆架广阔;浅海滩涂面积广大;寒暖流交汇或上升补偿流;河流注入等。
淡水养殖:水域面积广;水域条件适宜鱼类生长;营养物质多,饵料丰富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养殖经验等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技术先进;政策优惠;养殖历史悠久,养殖经验丰富等【高考经典】[例1](2022·湖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备考:答题模板系列汇总 (农业模板)
![高考地理备考:答题模板系列汇总 (农业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2e28d076bec0975f565e236.png)
农业专题答题模板农业区位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地理位置:尤其是纬度位置,对农业影响大2、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含光热水的组合)、昼夜温差、风等地形:如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起伏大水源:如临近河流、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水质洁净,农产品品质好生物:如草场、森林土壤: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弱酸性、沙性土等资源:如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如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冻害、寒潮等;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3、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对商品农业影响大,如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交通:对商品农业影响大,如临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或铁路线交汇处劳动力:如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济落后地区,劳动力工资低政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现代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如培育良种、喷灌滴灌、温室、保鲜冷藏技术历史、经验:如亚洲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地价:城郊地价高;经济发达地区地价高;地广人稀地区,地价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化肥、农药等饮食偏好:如我国南方人喜食米,北方人喜食面其它:知名度、资金等注意:在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中,自然因素是基础因素,且是相对稳定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因素。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区位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人们还可以对不利的自然条件不断加以改良。
农业的发展措施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2.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3.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4.改良农作物品种,发展先进灌溉技术农业开放性问题赞同:扩大农业种植规模①市场的需求量大②独特的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有利于X X X业的发展③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④增加就业,提高收入;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⑦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过度发展的影响①自然环境破坏,②生物多样性遭破坏,③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④水土流失,⑤土地荒漠化;⑥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⑦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土壤遭受污染。
高三一二轮地理复习农业专题答题模板
![高三一二轮地理复习农业专题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a1e5afccfc789eb172dc8f0.png)
A.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1)有利气候条件:温度高,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不利的气候条件: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雨热不同期;云雨多,光照不足;台风、干旱、洪涝、寒潮、风沙等气象灾害3 )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的改造;温室农业;灌溉农业;节水农业;B.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农业生产结构):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合发展林业;高原山地适合发展畜牧业;丘陵适合发展立体农业C. 土壤:1)土壤的肥沃和贫瘠肥沃的土地有利农业生产,贫瘠不利于农业生长2)土壤酸性和碱性。
如茶叶,适合在酸性土壤种植3)土壤颗粒大小:砂质土壤通透性强,细小颗粒土壤通透性弱D.水源(河流、水库、湖泊):对半干旱、干旱地区农业种植起决定性作用(2)、社会经济因素A.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B.交通: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提高商品率;对易腐烂的新鲜的农业影响最大C.政策:宏观调控D.科技因素:机械化:提高农产品的生产率化肥、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冷藏: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2. (1)动物生存条件或植物生长条件:虫、鱼等动物的生存条件要从生存空间大小、食物是否贫乏、有无天敌等角度分析;花、果等植物的生长条件要联系植物生长习性,从当地的气候、水源、土壤等角度分析,如题中出现适合植物生存的气候条件,就要联系植物生长习性与该地的气候进行分析。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试题多考查生产规模的影响因素,注意从距离市场远近、交通运输成本、农业技术、政策等角度分析(3)农业生产对当地生态环境或社会经济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从生存斗争角度分析,动物过度繁殖会对其他动物造成威胁,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大规模种植作物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短缺,产生生态破坏等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考虑社会和经济效益,多从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等角度回答。
3.某地农业区位远离市场的原因(如海南是我国冬季瓜果供应、美国南部阳光地形种植花卉和蔬菜供应北方市场等):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地理农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
![地理农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20df3b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5.png)
地理农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
地理农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自然因素:土地、气候、水源等。
2.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科技、工业基础等。
3. 农业本身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4. 改造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使之适合农业的发展。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地形:地形平坦,有利于耕作,适宜发展耕作业;地形复杂,垂直差异大,适宜发展林、牧、渔业。
2. 土壤:土壤质地适宜发展何种农业,土壤肥力状况是否适合作物生长。
3.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是否适合农业生产。
4. 水源:农业生产的水源问题如何解决,是否需要引洪、灌溉等。
5. 市场:当地市场需求状况如何,是否有利于农作物销售。
6. 交通:交通条件是否有利于农作物的运输。
7. 政策:当地政府对于农业的政策如何,是否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8. 劳动力:当地劳动力数量是否充足,工资水平如何,是否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9. 科技:科技水平对于农业的影响如何,是否有利于农业的发
展。
10. 工业基础:当地工业基础是否雄厚,对于农业的影响如何。
在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时,要综合考虑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特别是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农业区位因素的特点和规律。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3dc5a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c.png)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地理农业答题模板是针对地理学科农业方面问题的解答方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快速找到答案,并提高答题效率。
以下将详细介绍地理农业答题模板的核心要素、运用步骤以及提升答题技巧的方法。
一、地理农业答题模板核心要素1.确定问题类型:首先要明确问题是关于农业的哪个方面,如农作物种植、农业产业结构、农业资源利用等。
2.分析地理条件:针对问题,分析涉及的地理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3.梳理农业技术:了解问题中所涉及的农业技术,如育种、栽培、灌溉、施肥等。
4.评估影响因素:分析问题中的影响因素,如市场需求、政策扶持、交通运输等。
5.提出解答方案:根据以上分析,提出针对问题的解答方案。
二、运用地理农业答题模板的步骤1.仔细阅读题目,确定问题类型和所需解答的内容。
2.分析题目中的地理条件和影响因素,梳理相关农业技术。
3.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农业答题模板,将分析结果整理成解答方案。
4.按照答题要求,将解答方案清晰、简洁地表述出来。
三、提升地理农业答题技巧的建议1.加强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解答农业问题奠定基础。
2.关注农业发展动态:了解我国和世界的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技术发展等情况,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学会运用地理农业答题模板分析问题,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提出合理的解答方案。
4.加强练习:多做类似题目,积累经验,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5.交流与合作: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总之,地理农业答题模板是一种实用的解答方法,通过掌握核心要素、运用步骤和提升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农业方面的问题。
高中地理农业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农业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418824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1.png)
高中地理农业答题模板高中地理农业部分的答题模板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土地、水源、气候、地形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技术等。
2. 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商品谷物农业:大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混合农业: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
3.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单产。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4. 影响农业的因素分析: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技术、政策等。
5.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关系分析:作物习性与自然条件相匹配,如水稻需水多,适宜在河湖多的地方种植。
热量条件对农作物分布有重要影响,如北方冷凉,南方湿热。
6. 农业区位选择分析: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
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确保产品能够顺利销售。
7. 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对策: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等。
8.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优势条件: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等。
制约因素:水资源短缺、交通不便、市场狭小等。
9. 农业生产布局特点分析:农业布局与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
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形成特色农业区。
10.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高效、优质、生态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3a63f5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4.png)
地理农业答题模板
摘要:
1.农业的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类型与分布
3.农业的发展与保护
正文:
正文
一、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它们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和技术等因素,它们决定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农业生产类型与分布
农业生产类型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
种植业根据作物种类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和蔬菜等。
畜牧业根据地域分为牧区和农耕区。
渔业根据水域分为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
各种农业生产类型在不同地域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
三、农业的发展与保护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布局日趋合理,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为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耕地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科技推广等。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必备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必备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82e5a3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1.png)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3、科学技术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案例:评价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3、混合型农业地域类型:三、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形成区位条件的分析: 1.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思路:(2)常见工业类型的区位选择: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一样。
因此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据此可将工业部门划分为五种指向型。
下表为决策者从经济因素考虑的工业区位的选择:b5E2RGbCAP2、工业地域形成和发展条件分析: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等四个大的方面展开分析阐述,具体如下表:☆ 城市工业微观区位选择(“风水宝地”)“风”—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要考虑盛行风向(单一风向下风向或最小风频上风向;季风区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水”(水源和流向)—有水体污染的企业要考虑在河流下游,自来水厂考虑河流上游。
“宝”—依据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区位要素的特殊需求,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接近市场,接近廉价劳力,接近科研中心等(社会经济因素)。
p1EanqFDPw“地”—土地租金;地域联系,如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 ☆ 工业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
2.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或考虑产业的升级和转移)。
DXDiTa9E3d3.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如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4.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RTCrpUDGiT5.因地制宜,合理、综合开发各类资源6.消除污染,减少三废排放;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加强生态建设 四、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五、影响交通运输的区位条件分析:1、自然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3、交通线方案比较案例:港口区位分析六、其他区位因素分析:☆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隧道的选址条件:1.地质构造(在背斜处、避开断层):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天然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高中地理种植条件模板教案
![高中地理种植条件模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c7a11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f.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条件。
2.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各农作物的种植条件。
2. 影响农作物种植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1. 不同农作物种植条件的异同。
2. 影响农作物种植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不同农作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农作物是如何种植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农作物的种植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土壤、气候、水源等。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各农作物的种植条件,包括:(1)水稻:适宜水田,降水丰富,土壤肥沃,劳动力充足。
(2)小麦:适宜旱地,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3)棉花:适宜灌溉,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热量丰富。
(4)玉米:适宜旱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适中。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农作物种植的主要因素,如:(1)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技术等。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幅我国某地区农作物分布图,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条件。
2.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各农作物的种植条件和影响农作物种植的主要因素。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种植条件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情况。
2. 分析我国某地区农作物种植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各农作物的种植条件,让学生掌握了影响农作物种植的主要因素。
2. 在课堂练习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3. 在课后作业环节,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之种植条件类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之种植条件类](https://img.taocdn.com/s3/m/b4f86e1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2.png)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之种植条件类地理答题模板种植条件类1.品质好①(纬度低,)热量资源丰富,热量充足;(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②(深居内陆,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养分)积累③灌溉水源充足(雨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④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种植经验丰富⑤冬季气温低,农作物病虫害少⑥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病虫害、菌类少⑦距工业发达地区远,无污染2.种类多①热雨,全年高温多雨,水热充足,物种丰富温海,全年温和多雨,水热充足,物种丰富②纬度较低且跨度较大,热量南北差异大③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植被垂直带谱多④远离大陆,位置偏远,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人迹罕至,人为破坏小⑤交通不便和建设保护区,受干扰和破坏小,植被保存好3.鹅卵石、砂对作物的影响①白天受到的太阳辐射增强,夜间降温快,增加昼夜温差,利于糖分积累和光合作用②防止水分蒸发,利于地表水下渗,保持土壤水分③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4.社会经济条件有利:①品种优良②地理位置优越③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种植经验丰富④机械化/科技水平高,加工/保鲜/冷藏/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商品化/专业化程度高⑤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覆盖面宽⑥交通⑦市场⑧劳动力⑨政策不利:①能源缺乏②交通不便③市场狭小④环境污染严重5.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①纬度高,气温低②受西风和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6.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①改善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②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③改变农业生产方式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7.⑴沿海适宜红树林生长的自然条件①位于热季、亚季,水热条件优越②多海湾和河口,形成深厚的含盐土壤⑵红树林根系形态形成原因①土壤深厚疏松,适宜根系生长②适宜沿海地带,大风多,海水侵蚀强的泥潭环境8.安宁河谷“中国水果缩影”自然原因①地处亚热带,盛产亚热带水果②位于河谷,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作用显著,年积温较高,盛产热带水果③山地垂直分异显著,盛产温带水果④地形阻挡北方冷空气,冬季受寒潮影响小9.西伯利亚林木蓄积量大的原因①气温低,蒸发弱,土壤湿润,适宜针叶林生长②气候严寒,人烟稀少,人类开发少,树木树龄长10.保鲜成本低的原因①在秋冬季采摘上市,低温利于保鲜②产量小、销路好,库存时间短,保险成本低11.说明水田、旱地种植业不同①甲:水田农业,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②乙:旱地农业,两年三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12.橡胶①地处热带,常年高温②季风气候,降水保存好③山脉阻隔,手动季风影响小④地势起伏,排水条件好⑤地处内陆,受台风影响小⑥土壤较肥沃13.xx能销往全国/全世界的原因①保鲜期长,耐储存②交通③市场14.条带状砂砖的作用①砂砖夜晚吸收露珠并保温,白天释放水汽,为沙丘上植被的生长提供了一定水分和温度条件,有利于固沙植物的生长②铺设砂砖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15.地中海气候对种植业的影响①冬季温和多雨,利于果树越冬②夏季炎热干燥,热量资源丰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16.日本比其他水稻产区的优势①纬度高,生长期长,品质优良②基础设施完善,机械化水平高③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水平高17.葡萄的种植条件①地处河谷,灌溉和排水条件好②(纬度低,)热量资源丰富,热量充足;(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③(深居内陆,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养分)积累18.马铃薯的种植条件①年降水量少,xx水分含量少,品质好②海拔、纬度高,气温冷湿③(纬度低,)热量资源丰富,热量充足;(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④(深居内陆,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养分)积累⑤雨热同期。
地理某地区为何适于种植农作物答题模板
![地理某地区为何适于种植农作物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f9b700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7.png)
地理某地区为何适于种植农作物答题模板
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
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
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
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
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答题模板
种植条件类
1.品质好
①(纬度低,)热量资源丰富,热量充足;(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②(深居内陆,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养分)积累
③灌溉水源充足(雨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④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种植经验丰富
⑤冬季气温低,农作物病虫害少
⑥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病虫害、菌类少
⑦距工业发达地区远,无污染
2.种类多
①热雨,全年高温多雨,水热充足,物种丰富
温海,全年温和多雨,水热充足,物种丰富
②纬度较低且跨度较大,热量南北差异大
③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植被垂直带谱多
④远离大陆,位置偏远,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人迹罕至,人为破坏小
⑤交通不便和建设保护区,受干扰和破坏小,植被保存好
3.鹅卵石、砂对作物的影响
①白天受到的太阳辐射增强,夜间降温快,增加昼夜温差,利于糖分积累和光合作用
②防止水分蒸发,利于地表水下渗,保持土壤水分
③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
4.社会经济条件
有利:①品种优良②地理位置优越③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种植经验丰富
④机械化/科技水平高,加工/保鲜/冷藏/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商品化/专业化程度高
⑤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覆盖面宽⑥交通⑦市场⑧劳动力⑨政策
不利:①能源缺乏②交通不便③市场狭小④环境污染严重5.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①纬度高,气温低
②受西风和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
6.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①改善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②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③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7.⑴沿海适宜红树林生长的自然条件
①位于热季、亚季,水热条件优越
②多海湾和河口,形成深厚的含盐土壤
⑵红树林根系形态形成原因
①土壤深厚疏松,适宜根系生长
②适宜沿海地带,大风多,海水侵蚀强的泥潭环境
8.安宁河谷“中国水果缩影”自然原因
①地处亚热带,盛产亚热带水果
②位于河谷,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作用显著,年积温较高,盛产热带水果
③山地垂直分异显著,盛产温带水果
④地形阻挡北方冷空气,冬季受寒潮影响小
9.西伯利亚林木蓄积量大的原因
①气温低,蒸发弱,土壤湿润,适宜针叶林生长
②气候严寒,人烟稀少,人类开发少,树木树龄长
10.保鲜成本低的原因
①在秋冬季采摘上市,低温利于保鲜
②产量小、销路好,库存时间短,保险成本低
11.说明水田、旱地种植业不同
①甲:水田农业,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
②乙:旱地农业,两年三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12.橡胶
①地处热带,常年高温②季风气候,降水保存好
③山脉阻隔,手动季风影响小④地势起伏,排水条件好
⑤地处内陆,受台风影响小⑥土壤较肥沃
13.xx能销往全国/全世界的原因
①保鲜期长,耐储存②交通③市场
14.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①砂砖夜晚吸收露珠并保温,白天释放水汽,为沙丘上植被的生长提供了一定水分和温度条件,有利于固沙植物的生长
②铺设砂砖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
15.地中海气候对种植业的影响
①冬季温和多雨,利于果树越冬
②夏季炎热干燥,热量资源丰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16.日本比其他水稻产区的优势
①纬度高,生长期长,品质优良
②基础设施完善,机械化水平高
③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水平高
17.葡萄的种植条件
①地处河谷,灌溉和排水条件好
②(纬度低,)热量资源丰富,热量充足;(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③(深居内陆,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养分)积累
18.马铃薯的种植条件
①年降水量少,xx水分含量少,品质好
②海拔、纬度高,气温冷湿
③(纬度低,)热量资源丰富,热量充足;(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④(深居内陆,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养分)积累
⑤雨热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