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那瓜有相距不远的两幢高层建筑,一幢为十五 层高的中央银行大厦,另一幢为 18 层高的美洲银行大 厦。当地地震烈度估计为8度。一幢破坏严重,震后拆 除;另一幢轻微损坏,稍加修理便恢复使用。
试问: 那一幢破坏严 重呢?
马那瓜美洲银行大厦
马那瓜中央银行大厦
马那瓜 中央银行大厦
结构是均匀对称的,基本的抗侧力体 系包括4个L形的桶体,对称地由连梁连接起 美洲 来,这些连梁在地震时遭到剪切破坏,是整 银行 个结构能观察到的主要破坏。 分析表明:1.对称的结构布置及相对刚强的 联肢墙,有效地限制了侧向位移,并防止了 明显的扭转效应;2.避免了长跨度楼板和砌 体填充墙的非结构构件的损坏;3.当连梁剪 切破坏后,结构体系的位移虽有明显增加, 但由于抗震墙提供了较大的侧向刚度,位移 量得到控制。
(2)经验总结、定性判断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 • • • • 场地和地基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抗震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 非结构构件 材料与施工
场地和地基
• 场地选择
– 选择有利地段(稳定基岩、坚硬土等) – 避开不利地段,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软弱土、液化 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等) – 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甲、乙、丙类建筑(可能发生滑坡、崩 塌、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等)
1)平面不规则 4个楼梯间偏置塔楼西端,西端有填充墙。 4层以上的楼板仅为5cm厚,搁置在高45cm长14m小梁上。 2)竖向不规则 塔楼上部(4层楼面以上),北、东、西三面布置了密集的小柱子,共64根,支承在4层楼板水平 处的过渡大梁上,大梁又支承在其下面的 10根1m× 1.55m的柱子上(间距9.4m)。上下两部分严 重不均匀,不连续。 主要破坏:第4层与第5层之间(竖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周围柱子严重开裂,柱钢筋压屈; 横向裂缝贯穿3层以上的所有楼板(有的宽达1cm),直至电梯井东侧; 塔楼西立面、其他立面窗下和电梯井处的空心砖填充墙及其它非结构构 件均严重破坏或倒塌。 震后计算分析结果:1.结构存在十分严重扭转效应;2.塔楼3层以上北面和南面大多数柱子抗 剪能力大大不足,率先破坏;3.水平地震作用下,柔而长的楼板产生可观的竖向运动等。
• 地基、基础设计
– 同一结构单元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 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 – 地基较差时,应考虑不均匀沉降等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措 施
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对抗震能力的重要影响的认识 始自若干现代建筑在地震中的表现。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1972年2月23日南美洲的马那 瓜地震。
§1.7 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
一、抗震设防目标及方法
1.总目标
通过抗震设防,减轻建筑的破坏,避免人员死亡,减 轻经济损失。 地震是一种随机性极强的自然灾害,不可能保证结构在 地震作用下的绝对安全,也不可能不抗震设防,如何办? 使用寿命期内对不同频度和强度的地震,要求结构具有不 同的抵抗能力,使设计的结构在未来地震作用下发生破坏的概 率为社会所接受,同时为当前的经济条件所允许。合理的抗震 设计应满足经济和安全之间的合理平衡,三水准(中国) 具体通过“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和“两阶段”的抗震 设计方法实现。 三水准:“小震”“中震”“大震”
§1.8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一、定义与基本内容
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 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称为概念设计。
意义 (1)“计算设计”很难有效控制结构的薄弱环节,不能完 全解决问题 -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
-结构计算假定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计算模型、非结构墙体对结 构刚度的影响、阻尼变化等)
2、抗震设防目标 水准 涵义 要 求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 第一 小震不坏 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 水准 使用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 第二 中震可修 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 水准 理仍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 第三 大震不倒 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 水准 命的严重破坏
三水准地震作用的标定
地震影响 众值烈度 基本烈度 罕遇烈度 小震 中震 大震 50年超越概率 63.2% 10% 2-3% 地震重现期 50年 475年 1642-2475年
• 一般关系 – 烈度:Im=I0-1.55, Is<=I0+1 – 加速度:PGAm=PGA0*1/3; PGAs=PGAm*(4-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设计:技小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基 本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小震作用下验算 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第二阶段设计: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的要求。
说明:第二水准的设防要求,是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满 足的,对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只有对《抗震 现范》所规定的部分结构,如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和地震时易倒 塌的结构以及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结构,才进行第二阶段的 抗震验算
二、抗震设防范围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所有新建建筑工 程均必需进行抗震设计。 规范适用于6-9度地区抗震设计及隔震、消能减震 设计。 超过9度的地区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按有 关专门规定执行。
三、抗震设防依据
一般情况下采用抗震设防烈度。 在一定条件下可采用抗震设防区划提供的地震动参数。
•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 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 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 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 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6-8度时,应符合本 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 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 度的要求。 •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 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低的要求适 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四、 抗震设防分类
《规范2001》根据建筑使用功能重要性,分为: • 甲类-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 生灾害的建筑 • 乙类-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 功能的建筑 • 丙类-属于甲、乙、丁类以外的建筑 • 丁类-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策略:不调整地震力,只是从抗震措施或抗震构造 措施上考虑建筑的重要性类别
试问: 那一幢破坏严 重呢?
马那瓜美洲银行大厦
马那瓜中央银行大厦
马那瓜 中央银行大厦
结构是均匀对称的,基本的抗侧力体 系包括4个L形的桶体,对称地由连梁连接起 美洲 来,这些连梁在地震时遭到剪切破坏,是整 银行 个结构能观察到的主要破坏。 分析表明:1.对称的结构布置及相对刚强的 联肢墙,有效地限制了侧向位移,并防止了 明显的扭转效应;2.避免了长跨度楼板和砌 体填充墙的非结构构件的损坏;3.当连梁剪 切破坏后,结构体系的位移虽有明显增加, 但由于抗震墙提供了较大的侧向刚度,位移 量得到控制。
(2)经验总结、定性判断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 • • • • 场地和地基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抗震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 非结构构件 材料与施工
场地和地基
• 场地选择
– 选择有利地段(稳定基岩、坚硬土等) – 避开不利地段,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软弱土、液化 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等) – 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甲、乙、丙类建筑(可能发生滑坡、崩 塌、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等)
1)平面不规则 4个楼梯间偏置塔楼西端,西端有填充墙。 4层以上的楼板仅为5cm厚,搁置在高45cm长14m小梁上。 2)竖向不规则 塔楼上部(4层楼面以上),北、东、西三面布置了密集的小柱子,共64根,支承在4层楼板水平 处的过渡大梁上,大梁又支承在其下面的 10根1m× 1.55m的柱子上(间距9.4m)。上下两部分严 重不均匀,不连续。 主要破坏:第4层与第5层之间(竖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周围柱子严重开裂,柱钢筋压屈; 横向裂缝贯穿3层以上的所有楼板(有的宽达1cm),直至电梯井东侧; 塔楼西立面、其他立面窗下和电梯井处的空心砖填充墙及其它非结构构 件均严重破坏或倒塌。 震后计算分析结果:1.结构存在十分严重扭转效应;2.塔楼3层以上北面和南面大多数柱子抗 剪能力大大不足,率先破坏;3.水平地震作用下,柔而长的楼板产生可观的竖向运动等。
• 地基、基础设计
– 同一结构单元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 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 – 地基较差时,应考虑不均匀沉降等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措 施
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对抗震能力的重要影响的认识 始自若干现代建筑在地震中的表现。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1972年2月23日南美洲的马那 瓜地震。
§1.7 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
一、抗震设防目标及方法
1.总目标
通过抗震设防,减轻建筑的破坏,避免人员死亡,减 轻经济损失。 地震是一种随机性极强的自然灾害,不可能保证结构在 地震作用下的绝对安全,也不可能不抗震设防,如何办? 使用寿命期内对不同频度和强度的地震,要求结构具有不 同的抵抗能力,使设计的结构在未来地震作用下发生破坏的概 率为社会所接受,同时为当前的经济条件所允许。合理的抗震 设计应满足经济和安全之间的合理平衡,三水准(中国) 具体通过“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和“两阶段”的抗震 设计方法实现。 三水准:“小震”“中震”“大震”
§1.8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一、定义与基本内容
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 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称为概念设计。
意义 (1)“计算设计”很难有效控制结构的薄弱环节,不能完 全解决问题 -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
-结构计算假定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计算模型、非结构墙体对结 构刚度的影响、阻尼变化等)
2、抗震设防目标 水准 涵义 要 求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 第一 小震不坏 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 水准 使用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 第二 中震可修 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 水准 理仍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 第三 大震不倒 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 水准 命的严重破坏
三水准地震作用的标定
地震影响 众值烈度 基本烈度 罕遇烈度 小震 中震 大震 50年超越概率 63.2% 10% 2-3% 地震重现期 50年 475年 1642-2475年
• 一般关系 – 烈度:Im=I0-1.55, Is<=I0+1 – 加速度:PGAm=PGA0*1/3; PGAs=PGAm*(4-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设计:技小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基 本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小震作用下验算 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第二阶段设计: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的要求。
说明:第二水准的设防要求,是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满 足的,对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只有对《抗震 现范》所规定的部分结构,如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和地震时易倒 塌的结构以及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结构,才进行第二阶段的 抗震验算
二、抗震设防范围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所有新建建筑工 程均必需进行抗震设计。 规范适用于6-9度地区抗震设计及隔震、消能减震 设计。 超过9度的地区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按有 关专门规定执行。
三、抗震设防依据
一般情况下采用抗震设防烈度。 在一定条件下可采用抗震设防区划提供的地震动参数。
•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 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 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 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 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6-8度时,应符合本 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 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 度的要求。 •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 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低的要求适 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四、 抗震设防分类
《规范2001》根据建筑使用功能重要性,分为: • 甲类-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 生灾害的建筑 • 乙类-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 功能的建筑 • 丙类-属于甲、乙、丁类以外的建筑 • 丁类-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策略:不调整地震力,只是从抗震措施或抗震构造 措施上考虑建筑的重要性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