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3)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2、人口
世界人口的特点:
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增长过快,区域之间人口增长不平衡; 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长(城市化率不断增
长); 人口老龄化加快。
3、宗教与风俗
世界上信仰人数多、影响广泛的是基督教、 伊斯兰教和佛教。
宗教对经贸活动的影响。
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生活实 践和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礼仪形式、爱好与 禁忌、节假日等约定的风气和习惯。
等文字的翻译,要注意不同国家(地区)语言 文字的差异,否则引起误解,影响市场的开拓。
6、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极大促进作用
(1)使国际市场日益统一,市场容量不断扩大,贸易竞争加剧; (2)促进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科学技术是一种“创造性毁灭力量”; (4)使国际分工由二战前的“垂直型”向二战后的“水平型”
(2)气候的差异影响农产品的品质,从而影响农产品 的价格;
(3)气候的差异影响居民的消费习惯,从而影响消费 品的种类和数量;
(4)气候影响国际贸易中工农业产品的履约时间、产 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
(5)适宜的气候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3、河流与湖泊
航行功能 灌溉功能 发电功能
转变,从而使国际贸易中原材料等初级产品需求量下降,制成品 尤其是机电产品比重不断上升; (5)促进了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国际间的时空距离,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分类:
海陆兼备的国家,如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 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
岛国,如日本、英国、新西兰、冰岛等。 内陆国,如蒙古、哈萨克斯坦、中非、赞比亚等。
二、地形与气候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第一章绪论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对象: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和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

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的基本属性:区域性与综合性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

“三湾一海”是指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这里是日本乃到全世界港口最集中地区之一,集中了千叶、横滨、川崎、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世界重要港口。

三湾一海地区岸线曲折,水深湾多是建港的优越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山区和平原、沙漠与良田、河流和湖泊、气候类型等方面反映出来。

地形条件的影响:平原广布,所占比例颇高,使发展农牧业有了良好基础,为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国家创造了条件。

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岭,或险恶地形直逼沿海,则必须对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展开对外贸易。

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也很大,在山区修筑一条与平原地区运输能力相同的铁路,造价要高3倍。

山区线路坡度较大,运营时,燃料和费用都成倍增加。

在水平线路上能拉5000吨重的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重,爬1%坡时,只能拉800吨重。

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位于热带多雨区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具有较大的航运价值,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茵河和多瑙河。

(理解)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的节律性和地带性,对生产事业,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制约着经贸活动。

具体影响例:(节律性和地带性)小麦、玉米、棉花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节风气候区,所以美国、加拿大、中国、乌克兰、法国等位于温带中纬度的国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国际贸易地理说课PPT

国际贸易地理说课PPT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 法
案例分析 法
任务驱动 法
启发式教 学法
图示讲 解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 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现代教 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 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 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
《国际贸易地理》 说课
经贸系 杨素娟

1
2 3 4 5 6

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教学程序设计 课程实施保障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
课程定位 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国际贸易地理 》属于报关专 业的职业拓展课程(32课时) 经贸地理是介于贸易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它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对 外贸易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布局、发展的条件和特点, 各产业的部门结构和地区结构的专门学科。 培养既掌握基础知识与理论,又了解当今世界生产 布局和贸易的发展水平、特点,了解各国各地区特别是 经济贸易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布局和贸易情况,具有 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贸易人才。
六、课程实施保障
六、课程实施保障
六、课程实施保障
六、课程实施保障
六、课程实施保障
二、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网络教学资源
/---地理教育网 .my/kecheng/dili/dilimain.htm---地理教育教学网 /discuz/forum-25-1.html--【地理论坛】 - K12教育论坛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安排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研究
任务:文化教育 、理论研究 、实践应用
研究方法
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对比分析 数理统计 地图法 计算机模拟 实地考察
第二章 世界地理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 世界能源贸易地理 第四节 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 第五节 工业制成品贸易地理 第六节 国际贸易运输地理
第四章 世界区域经济集团
第一节 区域经济集团化 第二节 世界主要经济贸易集团
第一节 区域经济集团化
概念: 地理位置相邻或相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 家(地区)之间对内实现自由贸易,对外实现 保护贸易,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经济一体化 组织。
类型: 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 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
自然环境:
又称自然条件,是由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 动物和植物、土壤和矿藏等自然要素组成的一 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一、地理位置与疆域 位置
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分类
经纬位置:以地球以上经线和纬线相交的坐标点表示的位置 经济地理位置:某一个地理事物与其相邻的具有经济意义的地
一、欧洲联盟
1、一体化 建立关税同盟 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建立货币同盟
2、东扩面临的挑战
新老成员国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差距 财政预算中的收入和指出分配难以令全体成员
满意 新老成员国利益差距的拉开,使欧盟一体化的
基础可能发生动摇 新老成员在决策机构表决权的分配上存在矛盾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业和灌溉农业 单一的捕鱼、养鹿、狩猎农业 城郊型农业
二、世界农产品贸易
20世纪40年代末—1970年—1980—1985——至今

第一章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第一章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2005年 1 卢森堡 2 挪威 3 瑞士 4 爱尔兰 5 丹麦 6 冰岛 7 美国 8 瑞典 9 英国 10 日本 112中国
69,056 53,465 49,246 46,335 45,015 44,133 42,076 38,451 36,977 36,486 1352
2009年
1 卢森堡 104511 16 德 国 40874.64 17 日 本 39731.04 2 挪 威 79085 18 加拿大 39668.62 3 卡塔尔 68871 19 冰 岛 37976.65 4 瑞 士 67559 20 新加坡 37293.42 5 丹 麦 56115 21 意大利 35435.15 6 爱尔兰 51356 22 英 国 35334.32 7 荷 兰 48222 23 西班牙 31946.30 8 阿联酋 46856 24 科威特 31482.03 9 美 国 46380 25 中国香港 29825.55 10 奥地利 45989 11 澳大利亚 45586 26 希 腊 29634.92 27 塞浦路斯 29619.50 12 芬 兰 44491 28 新西兰 27259.12 13 瑞 典 43986 29 以色列 26796.71 14 比利时 43533 30 汶 莱 26325.48 15 法 国 42747
91 伯利兹 4045.26 92 阿尔及利亚 4026 93 安哥拉 3971.59 94 泰 国 3939.63 95 马尔代夫 3932
108 亚美尼亚 2667 109 危地马拉 2661 110 瓦努阿图 2635 96 突尼斯 3851.57 111 圭亚那 2629.28 97 约 旦 3828.61 112 叙利亚 2578.82 98 阿尔巴尼亚 3824 113 乌克兰 2542.11 99 中 国 3677.86 114 刚果(布) 2537 100 萨尔瓦多 3623 115 埃 及 2450.39 101 斐 济 3464.35 116 格鲁吉亚 2448 102 佛得角 3444.70 117 巴拉圭 2336.89 103 土库曼 3242.08 118 印 尼 2329.45 104 萨摩亚 3077.61 119 伊拉克 2107.91 105 汤 加 3032.08 120 斯里兰卡 2041

《国际经贸地理》PPT课件

《国际经贸地理》PPT课件
❖ 自然地理环境对世界经济贸易活动的布局起着重要制约 作用。
❖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为: 北三洲和南三洲: ❖亚洲、欧洲、北美洲; ❖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三大洋又把陆地分为三对: 美洲对、亚澳对、欧非对。
❖ 陆地偏重在北半球。
PTP课件
❖ 根据是否适于人类大规模定居,自然地理大结构 把地表分为两大类地区: 自然障区和非障区。
PTP课件
❖ 第一级,第一组(有出海口的) ❖ 西方国家的工业区 3个。 ①北美洲东部工业区 ❖ 美国经济地理的横轴和纵轴,加拿大圣劳伦斯河谷。 ②日本工业带 ❖ 九州—鹿岛。 ③西北欧工业区 ❖ 西欧大陆(德、法); ❖ 英国(英格兰地区)。
PTP课件
第二级,第二组: ❖ 前苏联的内陆工业区 3个。 ①中央工业区(俄罗斯) ❖ 莫斯科为中心。库尔斯克铁矿。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②乌拉尔工业区(俄罗斯) ❖ 二战发展起来的。乌拉尔油田。石油工业、钢铁工业、
PTP课件
❖ 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是国民总收入用世界银行图表集法 换算为美元除以年中人口数。
❖ 国民总收入(GNI)是指所有居民生产者创造的增加值的总 和,加上未统计在估计产值中的任何产品税(减去补贴), 再加上境外原始收入的净收益(雇员薪酬和财产收入)。
❖ 国民总收入(GNI)以本国货币计算,为便于经济体之间的
❖ 包括“人口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 标、生活质量指标、教育水平指标、创新能力指标、 信息化程度指标、生态化程度指标”。
❖ 世界各国被分为发达组、较发达组和不发达组,每 一组又被细分成若干等级。
PTP课件
一、世界经济贸易区域集团化的涵义
❖ 由若干个国家组成的区域性集团。 ❖ 这些国家在地理上是邻近的,在经济发展上是相似的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地理(最新精美PPT版本)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地理(最新精美PPT版本)

地理大发现的重要意义: (1)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内
容,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分布 (2)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和世界商品市场的产生
授课重点: 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时间与条件
板书要点:
一、产业革命推动区域贸易中心向
全球发展(16世纪60年代—19世 纪70年代)

第二章 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理际贸易
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人地关系论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的基本 理论
板书要点: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是现
代地理学的核心。学习国际贸易地理,
是从人地之间的商品流、服务流为
纽带,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商务活 动的相互作用与发展及变化的规律 人类的经济、贸易及社会活动必须 尊重自然、理解自然、顺应自然, 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 共繁荣。 (结合案例一理解人地关系论)
授课重点: 本章是总论部分的重要章节,其内
容是学习后面分论各章必须掌握的 基础知识。地理环境是包括自然、 人文、经济相互作用的统一的复合 系统,与国际贸易有密切关系。
1.自然环境(这里仅指与人类经济贸易
活动有关的主要因素) 自然条件与资源是一国经济贸易活动 的基础。 2.人文环境对国际贸易有重要深远的 影响(人口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历 史因素等)
(地区)贸易环境特征、国际
贸易地理格局新特点以及国际 物流运输方式等课题。
授课重点:
着重了解
一、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对
象 二、国际贸易地理的主要研 究内容
第一节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 对象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研究世 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包括 国家集团和经贸组织)之间商 务活动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 特征及地域分工演变规律的学

第三章 国际贸易中心区 《国际贸易地理》PPT课件

第三章 国际贸易中心区 《国际贸易地理》PPT课件
获取更多财富 欧亚贸易路径不 畅 航海技术成熟
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影响
首先,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新旧大陆之间彼此隔绝、独立发 展的状态,扩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
其次,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使欧洲获得了 发展资本主义的大量物质财富与劳动力。
再次,新旧大陆之间商品、劳务等相互流通,促进了农 作物品种的相互流动
(二) 政策条件
1.鼓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开放市场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亚太各国和地区纷纷认识到对外贸易 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对外贸易战略, 由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逐渐转移。
2.积极推进区域、次区域合作,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
通过开展区域性或次区域性经济合作,能加快各国产业结构的优 化调整,形成各国的竞争优势,有助于产业转移并带动与之相关 的资金、技术的转移,促进区域、次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钢技术。
◎电和发电机的应用,导致了新能源的使用; ◎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大大促进了交通运输
业的发展和新型工业部门的产生。
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1、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新能源的出现以及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产业部门的分化进一步加快,出现了许 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工、汽车、飞机等。世界工业产品的产量在187 0 年至1890 年期间翻了一番。
第三章 国际贸易中心区 的形成和转移
第一节 产业革命前的区域贸易中心区
原始 社会
对外贸易产生在原始社会末期, 但是这种交换只是简单的物物交 换,交换的商品类别以及地域范围都是非常有限的,只能说属于贸 易的雏形
原始 社会
人们主要是通过船舶进行水路运输,因此,形成 了四大文明古国
原始 社会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用于交换的商品范围与数量不断扩 大,真正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竺仙如版·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竺仙如版·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绪言一、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一)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国际贸易地理是研究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与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和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属性综合性(1)同经济学的关系密切(2)同地理学及其某些分支学科联系密切(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地域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地理格局是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核心与重点。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世界各国各地区对外贸易的实力对比及其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贸易结构和战略态势。

二、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任务与内容(一)主要研究内容1.对国际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研究各国家各地区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地理环境与交通、信息条件;人口及劳动力条件;社会经济基础。

2.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研究3.对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地区差异和地区格局的研究(二)基本任务国际贸易地理主要有三大任务:文化教育任务,理论研究任务和实践及应用任务。

三、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方法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传统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法、图表法、文献资料法、相关分析和类比法及地图法等,现代方法主要是数理方法、系统方法、计算机方法等。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一、自然地理环境(一)地理位置:所谓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事物与相邻的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1.经纬位置:以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交的座标点表示的空间位置叫经纬位置。

经纬位置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纬位置可以影响各国各地区的水分和热量条件,影响了农牧业的生产,从而影响对外贸易中农业生产品的构成和流向。

(2)影响消费市场和商品的包装。

(3)使港口的封冻期长短不一,影响对外贸易运输。

摩尔曼斯克(4)经度位置不同,使各国各地区时间不同。

经度每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2.自然地理位置:以地球表面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事物表示的空间关系,叫自然地理位置。

国际贸易地理(第二版)(PPT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第二版)(PPT课件)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 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
部分
• 一、地理位置 • 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
• 交通地理位置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
影响亦是很大的。这是因为交通运输条件既是生 产力布局的重要内容与条件之一,又是经济发展 的基础条件。临近或者毗连一些经济发达、经贸 活动频繁的国家与地区,也会使一些国家、地区 得益,促进经济贸易得到一定的发展。
国际贸易地理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 第三节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 第三章 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国际贸易中心地区的形成和转移趋势 • 第一节 世界生产力的演变与发展 •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心地区的形成和转移
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发展政策、社会结构与贸易 习惯、历史基础、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状况等。
• (二)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研究 • 进出口商品是对外贸易的物质基础,其结构特点反映了国际间
劳动地域分工和国际市场供需关系。也是各国家、各地区经济 实力、技术水平和商品竞争力大小的标志。
• (三)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地区差异和地区格局的研究 • 研究地区分布、地区差异和全球格局是国际贸易地理的核心与
第二章 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
• 【学习目标】 • 使学生明确了解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自然
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诸因素。重点掌 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和社会文化环 境的构成要素,和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WTO的组成与职能
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和主要职责。
WTO的规则与原则
解释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规则和原则。
WTO与全球化的关系
探讨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析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时的考虑因素和选择。
2
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
评估不同贸易政策对各方利益的影响。
回顾国际贸易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变革。
国际贸易模式与区域分布
贸易的主要 模式
• 比较优势 • 绝对优势 • 产品寿命周
期理论
贸易的主要 商品
• 原材料 • 制成品 • 高端技术产品
区域贸易的 分布
探究各地区在国际 贸易中的贸易模式 和商品分布。
国际贸易的 现状
分析当前的国际贸 易状况和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国际贸易规 则
《国际贸易地理》PPT课件
本课程旨在深入介绍国际贸易地理,探讨国际贸易的意义、模式与区域分布, 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贸易规则以及国际贸易政策与管理。
概述
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
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作用
探讨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作 用。
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国际贸易 规则
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组成、职能,以及全球 贸易中的规则与原则。
国际贸易模式与区域分布
研究不同的国际贸易模式以及商品在全球的 区域分布情况。
国际贸易政策与管理
分析国际贸易中政策的选择、对贸易的影响 以及实践中的管理。
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作用
1 国际贸易的定义
解释国际贸易的概念和范围。
2 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作用
阐述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3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3
国际贸易管理的实践

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运输地理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运输地理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运输地理课件
第 202/902页
海运航线
北冰洋航线已开辟有: ① 从摩尔曼斯克经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
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白令海峡 至俄国远东港口季节性航海线; ② 以及从摩尔曼斯克直达斯瓦尔巴群岛、冰岛 雷克雅未克和英国伦敦等航线。
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运输地理课件
第 212/912页
五、世界四大航区及主要航运通道
航线形成主要取决于安全原因、港口原因、 货运原因、技术原因。
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运输地理课件
第 161/962页
海运航线
海上航线分类 按照船舶经营方式分定时航线和不定时航线 按照航程远近范围分远洋航线、近洋航线、
沿海航线。 按照航行水域范围分太平洋航线、大西洋航
线、印度洋航线、北冰洋航线。
要有利比里亚、巴拿马、塞浦路斯、新加坡、巴拿
马及百慕大等国。经过这种登记可为登记国增加外
汇收入。 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运输地理课件
第 121/922页
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特点
1. 运量大; 2. 经过能力大; 3. 运费低; 4. 对货物适应性强; 5. 速度慢; 6. 风险大。
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运输地理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运输地理课件
第 181/982页
海运航线
太平洋航线可细分为:
① 远东──北美西海岸航线, ② 远东──加勒比海、北美东海岸航线, ③ 远东──南美西海岸航线, ④ 远东──东南亚航线, ⑤ 远东──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西南太平洋岛国航线 ⑥ 澳、新──北美东西海岸航线, ⑦ 澳、新──南美西海岸航线, ⑧ 北美东、西海岸──南美西海岸航线;
第 131/932页
三、影响国际海上运输自然地理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地理
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量排名前五位的来源国分 别为沙特阿拉伯、阿曼、伊朗、安哥拉、俄罗斯, 来自这五国的进口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占当 年进口原油总量的60% 我国在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苏丹、伊拉克 和秘鲁的海外勘探和生产也已经取得了收益 我国至今没有战略石油储备,生产性周转库存 量很少,石油系统内部库存量仅可用21.6天。
国际贸易地理
二、世界石油贸易流向
(一) 石油出口地理
♫在世界贸易货物构成中,石油的数量占据绝对优 势,目前每年在21亿吨左右。 ♫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世界石油主要是从西半 球输往东半球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贸易重心转向中 东,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值的60% ♫70年代后,非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区。 其后,东南亚、英国和挪威都有原油出口,形成 了以西亚为中心的多元化的石油出口地域结构。
国际贸易地理
(二) 石油进Biblioteka 地理当今世界需要进口石油的国家与地区约有130多个, 而能够不同程度地提供石油出口的国家与地区却不及 30个。
世界石油贸易的覆盖面虽然很大,但从市场供需大格 局看,又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中东、拉美、非洲是 世界石油的最主要供应地。
2008 年,我国1.79 亿吨的进口原油中,中东占48% ,非洲占22%,东南亚占14%。向中国出口原油数量 较多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阿曼、安哥拉、伊朗和俄 罗斯,来自这五国的进口量都在1000 万吨以上,合计 占我国进口原油总量的60%。
第6章
国际贸易地理
世界石油及大宗农矿 原料贸易地理
第一节 世界石油贸易
一、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地理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
两大弧形地带,即东半球的北非中东波斯湾-里海-俄罗 斯中北部;西半球的委内瑞拉—墨西哥湾西部-美国中部 -加拿大西部-阿拉斯加北部
中东、北非、中国东部沿海、美国中部及墨西哥湾西 部等北半球的中低纬地区
国际贸易地理
➢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2007 年中东石 油出口9.75 亿吨,占世界石油总贸易量的3.61%
➢其次为前苏联地区、西非、中南美和北非地区, 2001年的石油出口量达1.54 亿吨,而2004 年原 油出口2.57 亿吨,创汇高达363亿美元,约占国 家外汇收入的40%。
➢目前,俄罗斯的产量和出口量仅次于沙特,居 世界第二位
国际贸易地理
西欧、东亚和北美地区是世界石油进口 的主体,合计进口量占世界石油进口贸易量 的95%左右。 欧洲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地区,其中 以法国、意大利、德国进口量最大 欧洲进口的石油主要来自前苏联和中东 地区,其次为北非和西非地区
国际贸易地理
美国虽然油产丰富,但因国内消费量大,石油进口 一直居世界第一位,迄今每年除自产外,石油消费 量的一半以上靠进口。
以2001年为例,美国的石油进口达57370万吨, 其中原油进口量达45540万吨,主要进口来源为其周 边国家如中南美地区、加拿大和墨西哥(49.7%), 其次为中东地区(24.1%),再次,从西非和欧洲进 口
美国“政府主导型”战略石油储备制度
国际贸易地理
日本、中国和亚洲“四小龙”为主体的亚太地区(包括印 度),石油总进口量达4亿多吨 日本作为世界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其99%的原油需要依 赖进口,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进口量 约占世界原油进口总量的10% 。其次为亚太地区,占日本 总进口量的16.4%。 为改变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状况,70年代后,日本采取石 油进口来源多元化政策,由于日本对石油的需求量过大, 其他地区难以取代中东的地位,故日本的多元化政策尚未 见明显成效。
国际贸易地理
三、我国的石油贸易
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拉动石油需求不断提高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原油进口仅300万吨 1993年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 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 2000年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量达2000万吨左右, 2004年进口原油达1.23亿吨,燃料油进口突破3000万吨。进 口原油约占世界原油进口总量的5.8%,居第三位,次于美国和 日本 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4.7亿吨,能源贸 易尤其是进口贸易,将成为未来我国对外贸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 部分
国际贸易地理
1971~2001年我国原油进出口量变化过程
国际贸易地理
我国的石油贸易
中东地区仍是我国主要的原油进口来源地,进 口原油量占进口总量的比例在45%-51%左右 非洲作为我国原油进口第二大来源地区, 2004年从该地区进口的原油占进口总量的比例 提高到接近30% 我国从亚太地区进口原油约占进口总量的11%
国际贸易地理
世界石油消费的地区分布特点
(1) 世界原油生产集中于储藏地,油品生产集中于消 费地,世界石油消费与生产的地理分布不平衡是相当突出 的。 (2) 经济发达的工业国家,石油储量少,产量不足, 却又需要大量消费石油,因而石油消费持续增长,其中 消耗量最大的是美国、OECD 欧洲国家和日本
(3)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工业化、城市化 进程加快,成为世界石油消费新的增长点。
海底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纬30°至南纬10°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国际贸易地理
世界石油生产和供应的地区分布特点
(1) 世界原油产量主要来自中东、南北美洲、苏联地区
(2) 2007年,世界探明剩余可采储量 1680 亿吨,发展中 国家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占世界总量的 85 %以上.
(3) 世界经济增长、石油过分消费与非再生能源有限性矛 盾加剧,加上石油地缘政治使中东、非洲、美洲成为大国角 逐的主战场,以及世界石油巨头的垄断和产油国的利益驱动, 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不稳定性,成为危及石油供应安全的主 导因素,使石油短缺影响波及全球。
国际贸易地理
四、石油贸易战略及储备制度
美国
(1) 所有战略石油储备都由政府承担和管理。具体负 责经营和管理的是美国能源部下属的战略石油储备管理 办公室及设在新奥尔良的项目管理办公室。 (2) 石油储备的一切开支,包括购油开支和储油设施 的建设均由联邦财政开支。 (3) 战略石油储备的动用,必须由美国总统批准。 (4) 石油储备的销售必须采取公开招标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