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程为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应用到所学的知识。

学习目标•了解数学中关于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能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在导入环节中,我将通过故事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本课程中来。

假设今天是小明的生日,他想请全班同学到家里吃午餐。

他想做一些好吃的菜,但是他不知道需要准备多少食材。

这时候,小明就想到了数学中的加法知识,来算一下需要多少食材才能准备足够的午餐。

Step 2:讲解基本概念在讲解阶段,我将通过多种方式来呈现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比如通过数字的加法表来让学生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通过实物的加法来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加法的本质;通过数字板书的方式来展示运算过程和结果。

在讲解过程中,我将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多种形式的解释,例如:“加号就像一个盘子,要多少东西就加多少。

” 等等,让学生可以快速掌握加法的相关概念和运算方法。

Step 3: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环节,我将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加法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计算,并且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该怎么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今天小明准备了3个煎蛋,2个鸡腿和4个小馒头,请问他一共准备了多少个食物?我还将设置不同的难度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加法知识来解决问题。

Step 4:巩固训练在巩固训练环节,我将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我将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需求,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让他们在练习中逐渐掌握所学的加法知识。

Step 5:小结和评价在小结环节,我将简要概括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可以对本次课程有一个全面的总结和印象。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2024)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2024)
(3)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多少,并试着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
3. 学生活动:认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在课后,按照教师的要求,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和表示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快乐的午餐
一一对应比较多少
“=”“>”“<” 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形象直观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比较多少的经验,但对于用数学方法进行比较还比较陌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 认识 “=”“>”“<” 等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数量关系。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4. 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将小动物和餐具一一对应起来。
(2)提问:“通过一一对应,你发现了什么?哪个多?哪个少?”
3. 学生活动:动手进行一一对应,观察并回答问题。
四、认识符号,表示关系
1. 设计意图:认识 “=”“>”“<” 等符号,学会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
2. 教师活动:
(1)当小动物和餐具数量相等时,介绍 “=” 的含义,并板书 “3 = 3”。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2024)
教材分析
《快乐的午餐》是北师大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以小动物们的午餐场景为背景,通过比较餐具和动物数量的多少,引导学生学习一一对应和比较大小的方法。教材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快乐的午餐》教案

《快乐的午餐》教案

《快乐的午餐》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验对应思想。

2.能判断生活中具体物体之间的多少。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二、教学重点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验对应思想。

三、教学难点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验对应思想。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今天是小松鼠丁丁的生日,他邀请了几名好朋友到动物餐厅一起吃午餐,看,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都看到什么了?(盘子、杯子、勺子。

)对了,小松鼠们用餐的时候每人都需要准备一套自己的餐具。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主动探究1.感受同样多粗心的服务员给小松鼠们准备了这些餐具,这些餐具够不够用吗?到底谁多谁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多少”。

(板书。

)餐具的种类比较多,咱们一样一样的来比一比吧。

首先,咱们看看盘子够不够,好吗?老师也给每个同学准备了和图中一样的小图片,如果你是服务员,你会怎么给这些松鼠发盘子?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盘子图片,动手摆一摆。

(生上台摆,边摆边说。

)师引导:1只松鼠摆1个盘子,没有多余的松鼠也没有多余的盘子,也就是松树和盘子的数量同样多。

(板书。

)谁还能把这个发现和大家说一说?(找学生说一说。

)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个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同桌交流。

)2.初步感受多和少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了不起,你们都是非常出色的餐厅服务员,请同学们把盘子收起来放在一边,接下来同学们看看勺子够用吗?请你从学具袋中拿出勺子图片,利用松鼠和勺子的图片动手摆一摆。

(找一个学生上台,边摆边像刚才那样说一说。

)预设:少一个勺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勺子少1个的呢?师引导:1只松鼠对着1个勺子,最后1只松鼠没有勺子,也就是说,勺子比松鼠少1个。

(板书。

)刚才我们比过了盘子和勺子,还剩下什么了?(杯子。

)接下来同学们把勺子收起来,和盘子放在一起,从学具袋中拿出杯子图片,再动手摆一摆。

边摆边说你发现了什么。

快乐的午餐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快乐的午餐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设计背景学校为了落实“让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特地组织了以“健康午餐”为主题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需要利用数学知识,设计出自己的午餐,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因此,我们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并能应用口头表达中的数学概念;2.学生能够使用数学知识描述自己的饭菜,如重量、容量、大小等;3.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如加减乘除;4.学生能够学会与同学合作、分享自己的午餐。

三、教学内容及顺序教学内容时间1. 小组讨论菜品20分钟2. 计算菜品的重量、容量和数量20分钟3. 计算总价格30分钟4. 设计午餐公告牌30分钟5.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午餐60分钟1. 小组讨论菜品老师将所有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讨论选出自己午餐的菜品,并列出菜单。

这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计算菜品的重量、容量和数量学生根据自己的午餐菜单,获取菜品的信息,包括其重量、容量和数量,并对其进行计算。

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

3. 计算总价格学生将每个菜品单价与数量相乘,得出每个菜品的价格。

然后,学生将所有菜品价格相加,计算出午餐的总价格。

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掌握加法计算技能。

4. 设计午餐公告牌学生需要在一张大纸板上设计一个午餐公告牌,介绍自己午餐的菜品、重量、容量、数量、价格等信息。

这个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视觉表达和创新能力。

5.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午餐学生将自己的午餐公告牌挂在墙上,并向同学展示和表达自己的午餐。

学生可以向同学询问其他午餐的菜品和价格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午餐菜单。

这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实施与方法1.教师讲解菜品的信息─学生听取;2.学生分组讨论菜品;3.学生计算菜品的重量、容量和数量;4.学生计算午餐总价;5.学生设计午餐公告牌;6.学生分享自己的午餐,并向同学提问或调整。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5篇)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5篇)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于不等关系。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清楚地表达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一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多”“少”“同样多”“最多”“最少”的含义。

描述比较的结果。

教学难点:能动手操作,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松鼠、盘子、勺子、杯子图片。

2、学具:圆片、三角形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漫山遍野的松果都成熟了,小松鼠们采摘到课好多好多的松果。

今天中午,它们决定好好地庆祝一下,享受一个丰盛的、快乐的午餐。

揭示课题:快乐的午餐(并板书)。

2、观察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松鼠有6只,盘子有6个,勺子5个,杯子7个,并发现餐具不够。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1、师:真是个粗心的服务员,那谁在家帮忙摆过餐具?说一说你是如何摆餐具的?2、动手操作,学习新知活动一:摆盘子师:谁能将松鼠们的盘子摆一摆,看盘子够吗?先看图中有几只松鼠?有几个盘子?(请一名学生上台摆)摆完后,请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摆的。

(一个对着一个地摆)引导学生说1只松鼠对1个盘子。

师:你为什么要把它对的这么整齐?(一眼能看出多少)全班动手操作摆一摆:用三角形代表松鼠,用圆片代表盘子,请先拿出它们各自相对应的数量,再动手摆一摆。

学生观察、汇报结果。

师:盘子够吗?你们怎么知道?(每只松鼠都有1个盘子,盘子没有多余的)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表达: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一样多。

小结:一一对应地摆,松鼠和盘子都没有多余的,这样说明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一样多。

《快乐的午餐》(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快乐的午餐》(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快乐的午餐(教案)
课程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学生能够通过自主运算完成简单的加减法题目。

3.学生能够将加减法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内容
前置知识

新知内容
本堂课将教授简单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导入
1.老师可以问学生,他们喜欢吃什么午餐。

2.老师可以给学生出示几张图片,例如三明治、汉堡包、披萨等,然后让他们猜一猜这些午餐需要多少元。

观察
1.让学生观察一个简单的午餐菜单。

2.让他们数一数菜单上有多少种午餐。

操作
1.让学生自主计算菜单上午饭的价格。

2.老师可以让学生分别使用加法和减法计算午饭的价格。

对话
1.老师可以问学生,如果他们现在有一些钱,他们可以买哪些午餐。

2.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加减法计算他们可以购买的午餐。

3.老师可以问学生,如果他们想买一些饮料或甜点,他们需要多少钱。

总结
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几个简单的口诀,并提醒学生要注意不同的场景下使用不同的运算方法。

拓展
1.老师可以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午餐菜单,并编写加减法题目。

2.老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一起完成一些简单的问题。

3.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思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知道了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加减法。

下次请大家带来自己设计的午餐菜单和问题,让我们共同学习成长!。

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午餐》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午餐》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总结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表达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珍惜粮食,热爱生活。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粮食的情感,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午餐时间为背景,设计一系列与午餐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通过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午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数技能,能够熟练地点数10以内的数字,并能够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对物体进行数量和形状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算术运算,如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注重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鼓励和支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创新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手段,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午餐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午餐的基本组成,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2. 学会合理搭配午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餐桌礼仪,学会珍惜粮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午餐的重要性,学会合理搭配午餐。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克服挑食、偏食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午餐食物图片、午餐搭配表、餐桌礼仪视频。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美味的午餐图片,引发学生对午餐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午餐的基本组成,让学生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3. 活动一: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午餐搭配,并说明原因。

4. 活动二:观看餐桌礼仪视频,学习良好的餐桌行为。

5. 活动三: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搭配。

6. 总结:强调午餐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六、板书设计1. 《快乐的午餐》2. 画出午餐的基本组成,如主食、蔬菜、肉类等。

3. 列出午餐搭配的原则,如营养均衡、多样化等。

4. 强调良好的餐桌礼仪,如不挑食、不偏食、珍惜粮食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搭配。

2. 写一篇关于午餐的短文,描述自己喜欢的午餐及原因。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对午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动手实践,学生学会了合理搭配午餐,培养了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3. 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

4.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饮食习惯,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为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午餐》这一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在午餐时间,小动物们分享食物的场景。

通过这个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即两个数量合并成一个总数的运算。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但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理解分享的概念。

此外,学生对动物形象较为喜爱,因此,通过小动物分享食物的场景来引入加法运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分享美好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法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加法运算的实际应用,能够将加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小动物分享食物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法运算。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教学卡片、小动物手偶等。

2.学具:练习本、笔、小动物贴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动物们分享食物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大家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他们在分享食物。

”教师总结:“分享是一种美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分享的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两组相同数量的小动物手偶,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如果把这些小动物分成两组,每组有多少只呢?”学生回答:“每组有5只。

”教师继续提问:“如果再把这两组小动物合在一起,一共有多少只呢?”学生回答:“一共有10只。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午餐》这一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际操作,掌握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到数学,对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同时,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和反复练习,才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

2.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故事情节等,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具:小卡片、小玩具等,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

3.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出今天的课题《快乐的午餐》。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

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物品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从而引出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小卡片和小玩具。

让学生按照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和数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可以包括数的组成、数数的方法等。

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还会在哪些情况下用到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数出数量在 6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学生能够理解“一样多”“多”“少”的含义,并能用相应的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经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的过程,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一样多”“多”“少”的含义,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关系。

掌握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2、教学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各种食物图片、小棒等)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午餐的视频,展示小朋友们在学校食堂快乐用餐的场景。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他们的午餐多丰富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快乐的午餐》。

2、探索新知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有哪些餐具和食物?它们分别有多少?让学生数一数,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比较餐具和食物的数量教师拿出 3 个勺子和 5 个碗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提问:勺子和碗哪个多?哪个少?学生通过观察和数数,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将勺子和碗一个一个地对应摆放,剩下的就是多出来的。

同样的方法比较其他餐具和食物的数量。

理解“一样多”“多”“少”教师指着一一对应的图片,讲解“一样多”“多”“少”的概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一样多”“多”“少”。

3、巩固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一练”。

让学生拿出学具,自己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

4、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一样多”“多”“少”的含义和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5、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数一数家里的水果、玩具等物品的数量,并用“一样多”“多”“少”描述它们的数量关系。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3课《快乐的午餐》。

课文主要讲述了小动物们一起分享午餐的愉快场景,通过描绘小动物们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分享和友爱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难点:理解分享和友爱的意义,学会在生活中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午餐食物图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午餐食物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午餐食物,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生字词和长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组内互相练习,巩固记忆。

4. 课文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小动物们分享午餐的愉快场景,让学生体会分享和友爱的意义。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扮演小动物,模拟分享午餐的情景,体会分享和友爱的快乐。

6.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快乐的午餐小动物们分享友爱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小动物们分享午餐的场景。

3. 写一篇关于分享和友爱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都比较顺利,生字词的学习也得到了巩固。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扮演小动物,积极参与分享午餐的情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分享和友爱的意义,并在生活中实践。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分享食物,体会分享的快乐。

或者组织一次班级午餐分享活动,让同学们互相分享食物,增进友谊。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快乐的午餐》这篇课文通过具体的情境描绘了小动物们在森林里聚餐的愉快场景。

《快乐的午餐》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快乐的午餐》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发展社会交往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数字0-10的认识:确保学生掌握数字的读写顺序,能熟练识别和书写0-10的数字。
举例:通过午餐场景中的食物数量,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如“3个苹果”、“5个面包”。
(2)用数字描述物品数量:培养学生将数字与实际物品数量相对应的能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午餐数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每个小组用数字卡片和实物来模拟午餐场景,练习用数字描述数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快乐的午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教学内容
《快乐的午餐》教案,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生活中的数》。本节课主要内容为:通过午餐场景,引导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学会用数字描述物品数量,理解数量多少的概念。具体内容包括:
1.认识数字0-10,了解数字的读写顺序;
2.通过观察午餐场景,让学生用数字描述各种食物的数量;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数字顺序的理解:学生可能对数字的顺序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引导。

快乐的午餐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快乐的午餐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2.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评价指标,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3.注重评价的过程性,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进步和成长。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将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针对性,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同时,运用激励评价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设计具有合作性和交流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3.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教学活动。在合作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操作、思考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鼓励他们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将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通过游戏、故事、实物操作等引导学生感受加减法的本质,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课程设计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一年级学生认识并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掌握简单的食物分类知识,学会根据食品做出简单的饭菜搭配,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课程内容时间内容8:00-8:10上课、点名、简单重申本节课的目标8:10-8:30 以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食品,让学生认识食品的名称、特点,并按食品分类8:30-9:00 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组合水果和蔬菜,并形成搭配方案,互相交流订正9:00-9:30 解释同时搭配饭菜的重要性,并通过让学生按照食品搭配原则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美食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9:30-9:40清洁厨具和餐桌、收拾教室3. 课程准备•蔬菜水果图片•盘子、勺子、叉子、碗等餐具•烧饭锅、煮菜锅等厨具•稻米、水果、蔬菜等食材•小组标志等可爱小道具4. 课程流程1.上课前,将所需要的食材和餐具摆放到教室中间的准备区域。

2.上课后,简单重申本节课的目标并点名。

3.以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食品,让学生认识食品名称、特点,并按食品分类。

4.分组,让学生用五分钟的时间自由组合水果和蔬菜,并形成搭配方案,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订正。

给出五个点,让学生描述为何选择了这个搭配方案。

5.发放厨具和食材,解释出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通过让学生按照食品搭配原则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美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清洁厨具和餐桌,收拾教室。

5. 教学策略•转化策略:通过对食品名称、特点的介绍和分类,让学生对食品产生兴趣。

•分类策略:让学生进行水果和蔬菜的分类,让他们感受到群内行为与背景知识的关系。

•合作策略:让学生分组进行图文写作,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彼此学习。

•互动策略:利用图片和厨房场景展开互动,增强学生的思考意识。

6. 教学方法•案例引入法:通过实际的案例介绍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分组小组讨论法:通过分组、组内讨论和交流,让同学们踊跃发言、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课程任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午餐》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快乐购物》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购物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实际生活中的购物环节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购物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购物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购物过程,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购物过程。

2.游戏教学法:通过模拟购物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购物场景图、商品图片、计算器、购物清单等。

2.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购物清单和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购物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的物品名称。

提问:“你们知道图中的物品价格吗?如果我们要买这些物品,应该如何计算总价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商品图片和购物清单,让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活动。

每组选定一种商品,根据商品价格和数量计算总价。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如有问题,可以请教组内其他成员或教师。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在购物过程中,需要运用加减法计算商品总价。

教师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购物计算得更快、更准确。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午餐》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动物们一起吃午餐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到数学知识,对于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能正确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数数、计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能正确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灵活运用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故事情境和数学运算过程。

2.教具:准备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卡片等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3.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练习纸、计数棒等学具,方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小动物们一起吃午餐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数学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1.5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意义。

2.学习内容分析: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对数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知,并且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之后进行学习的,这一内容的学习也是为下一节学习数的大小的比较打基础的。

本节内容由三个情境问题构成,首先根据情境图中呈现的6只松鼠到饭店就餐,有6个盘子、5 把勺子等信息,提出“盘子够吗”这一问题,紧接着提出勺子够吗?水杯够吗?这样的两个问题,出示两组情境图,主要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小松鼠与勺子、杯子的比较活动,发现数量不一样多,体会多与少的含义。

最后,在“说一说,哪个最多?哪个最少?”环节中,主要是三个数量的比较,在数一数、比一比的基础上,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得出比较结果,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最多、最少。

整个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一对应”的活动过程,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两个数量之间的相等和不相等的关系,为后续学习解决“比较两个数量间多与少”的问题解决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比较物体的多少,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会用一一对应得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难点:结合动手操作活动,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三、教学过程师:能说说为什么要把它对的这么整齐?学生自由说说:这样才能一眼看出盘子够不够……师:像这样一个对着一个地摆,叫做一一对应。

观察摆的结果,盘子够吗?学生:一样多,够了。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每只松鼠都有一个盘子,松鼠没有了,盘子也没有多余的了,所以说盘子刚刚好。

师:一一对应地摆,松鼠和盘子都没有了,这样说明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同样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于不等关系。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清楚地表达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一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多”“少”“同样多”“最多”“最少”的含义。

描述比较的结果。

教学难点:
能动手操作,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松鼠、盘子、勺子、杯子图片。

2、学具:圆片、三角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漫山遍野的松果都成熟了,小松鼠们采摘到课好多好多的松果。

今天中午,它们决定好好地庆祝一下,享受一个丰盛的、快乐的午餐。

揭示课题:快乐的午餐(并板书)。

2、观察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松鼠有6只,盘子有6个,勺子5个,杯子7个,并发现餐具不够。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师:真是个粗心的服务员,那谁在家帮忙摆过餐具?说一说你是如何摆餐具的?
2、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活动一:摆盘子
师:谁能将松鼠们的盘子摆一摆,看盘子够吗?先看图中有几只松鼠?有几个盘子?(请一名学生上台摆)
摆完后,请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摆的。

(一个对着一个地摆)引导学生说1只松鼠对1个盘子。

师:你为什么要把它对的这么整齐?(一眼能看出多少)
全班动手操作摆一摆:用三角形代表松鼠,用圆片代表盘子,请先拿出它们各自相对应的数量,再动手摆一摆。

学生观察、汇报结果。

师:盘子够吗?你们怎么知道?(每只松鼠都有1个盘子,盘子没有多余的)
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表达: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一样多。

小结:一一对应地摆,松鼠和盘子都没有多余的,这样说明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一样多。

(板书:一样多)
活动二:摆勺子和杯子
师:盘子够了。

那么勺子和杯子够用吗?先数数勺子有几把,然后用刚才的方法摆一摆,看一看,勺子够吗?
(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请一名学生上台摆。


学生汇报结果:勺子不够,勺子少,松鼠多。

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表达:勺子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少1个;松鼠的数量比勺子的数量多1个。

(板书:少)
师:勺子不够怎么办?(加上一个勺子就一样多)
师:再来数数杯子有几个?摆一摆,结果是什么?
(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请一名学生上台摆)
学生汇报结果:杯子多,松鼠少。

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表达:杯子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多1个;松鼠的数量比杯子的数量少1个。

(板书:多)
师:怎么做杯子和松鼠一样多?(去掉一个杯子)
3、谁最多,谁最少?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太好了,那么,你能说一说盘子、杯子、勺子谁最多,谁最少吗?
观看课件,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学生进行汇报。

小结:“最”是指两个以上物品进行比较时居首位的。

从图中可知杯子最多、勺子最少。

(板书:最)
4、总结:我们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板书副标题:比多少)并能够用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游戏:摆学具。

(1)圆片和三角形摆得一样多。

(2)圆片摆得多,三角形摆得少。

2、画一画
完成练一练第1题,引导学生读懂题目要求,再进行解答。

3、比一比
完成练一练第3题,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再解答。

四、课堂总结
谈收获: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快乐的午餐(比多少)
松鼠图片松鼠图片松鼠图片
盘子图片勺子图片杯子图片
一样多最少最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