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再读黄帝内经-探寻生命科学》有感之“中医经络的真相”
“经络”之谜(一)
“经络”之谜(一)前两篇文章可以说是将《黄帝内经》的大致情况稍稍交代了一下,涉及到的东西也很浅显。
但是本着探究到底的精神,上一篇文章(解剖不出来的经络二)中提出来的“经络”的发展问题,今天就来简单的谈谈这个“谜”。
“经络”的往事经络起源于何时何地,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在中国5千年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记载。
它不像我们所熟知的中草药或者像西方的解剖学那样都有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以及有个比较完善的发展历程。
我们知道谈到中草药时,我们都能说说它的历史发展过程或者相关的有历史记载的事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比如在面对后世时,我们会告诉他们: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
相传啊,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神农被尊为“药皇”。
在秦汉时期,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逐渐为内陆医家所采用。
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人们的药材知识。
《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这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了。
当时在公元三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也就是现在的《灵枢》)、《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
西晋医家皇甫谧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的基本内容,进行重新归类编排,撰成《针灸甲乙经》等等。
类似于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但是转过头说说《内经》中运用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理论——经络学说。
不论历史还是当下,都没有对于经络发展历史的相关记载。
我们所知晓的都是经络成熟后被后世运用的典故。
图片来源于网络目前来看“经络”,就像是一个外来之物一样,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
查阅各种历史资料,翻遍各朝各代的古墓,对于经络发展的记载没有一点相关讯息。
如今我们有的只是一些猜想和一些比较靠谱的推理。
“经络”的推想据《内经》中的记载我们知道,经络学说是从远古时代留传下来的,《黄帝内经·素问经》中说,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这些全都是人所共知,医生所遵循使用的。
探索·发现解密皇帝内经(三)经络谜踪
探索·发现解密皇帝内经(三)经络谜踪探索·发现解密皇帝内经(三)经络谜踪经络迷踪经络是中医理论基础中最为神奇的学说。
经络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是以什么形式存在于人体中呢?经络的记载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经络的记载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书中专门论述经络内容的文章共计二十五篇,涉及到的有六十余篇,是《黄帝内经》中最重要的理论系统。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系统是由经络组织连接成的一个整体,在内部连着腑脏,在表层则连着筋肉和皮肤。
而这种连接的完成是通过气血在经络中运行来实现的。
因此,经络被中医看成是人生命机体的网络系统。
同时,经络又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正经有十二支,分别为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加上独立的任督二脉合称十四经脉。
在分布上经脉处于人身体两侧的深层部位,手经运行于上肢,足经则行于下肢;每条经脉的起始位置和循行路线各不相同。
可是,经络是否真实存在,在中国历史上纷纷扰扰了几千年。
直到2003年,专家们利用先进的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运用三维定位的方法,显示出了经脉气血运行的清晰路线。
这一结果表明经脉具有一种流体通道的特性,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科学家张维波在这一基础上,把经络的研究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他认为经络就是人体中的组织液。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维波介绍:中医讲气如雾露之溉,而组织液实际上就是一种像雾露状的小水滴,在人体当中的一些缝隙里存在着一些小水颗粒。
在同位素试验中经络的流动可以携带同位素分子做循经运动,于是他大胆地推测如果液体中有能够刺激神经兴奋的物质,就可以产生循经感传。
另外,液体是导电的,因此有低电阻特性,于是他断定经络一定是可以流动的一种液体。
黄帝内经读后感800字
黄帝内经读后感800字《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部经典融合了古代医学、哲学、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思想,对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阐述和理论体系。
读完《黄帝内经》,我深感受益匪浅,对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我对《黄帝内经》中关于人体生理的阐述印象深刻。
在《素问》部分,对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有着详细的描述,涉及到经络、脏腑、气血等方面的理论。
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也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例如,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部有着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经络的运行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这对于中医针灸和按摩疗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另外,《灵枢》部分对于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等方面也有着深入的探讨,这些理论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我对《黄帝内经》中关于病理的阐述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素问》和《灵枢》部分,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详细的论述,涉及到病因、病机、病理变化等方面的理论。
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也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
例如,病因病机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外界环境、内部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这对于中医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另外,病理变化理论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预后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理论对于中医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后,我对《黄帝内经》中关于诊断和治疗的阐述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素问》和《灵枢》部分,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有着详细的论述,涉及到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等方面的理论。
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的认识,也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例如,望闻问切理论认为通过对患者的望、闻、问、切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疾病的病位、病性,这对于中医诊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另外,辨证论治理论对于中医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理论对于中医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读后感《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的圣典。
它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我国古代医学文化的精髓。
这部经典蕴含了古代医学家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总结,对中医学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阅读《黄帝内经》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医学智慧和人文关怀,对中医学的认识和理解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
《黄帝内经》以对话的形式,记载了黄帝与岐伯、雷公等医学大家的问答交流,内容涵盖了医学、哲学、人文等多个领域。
其中,对中医理论的阐述尤为精辟,如“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气血运行”等理论,都是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深刻总结。
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学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治疗理念,为千百年来的中医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阅读《黄帝内经》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体的细致观察。
在古代医学家看来,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生命活动是在阴阳、五行、气血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
因此,中医治疗强调的是“调和阴阳”,“调理气血”,而非仅仅对症治疗。
这种治疗理念体现了古代医学家对人体的细致观察和综合分析,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而非仅仅消除症状。
在阅读《黄帝内经》的过程中,我还深刻感受到了中医医学的人文关怀。
古代医学家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也注重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情感关怀。
在《素问》中,有关于“医者敬而远之”的论述,强调了医者应当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这种人文关怀的医学理念,对当今社会医疗行业的发展和医患关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阅读《黄帝内经》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其中蕴含的医学智慧和人文关怀,对我个人的成长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不断汲取其中的营养,为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懂《黄帝内经》,领悟其中的医学智慧和人文情怀,让中医学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读《黄帝内经》心得体会 (3)
读《黄帝内经》心得体会 (3)
《黄帝内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古代医学智慧的结晶和浓缩,在临床实践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读《黄帝内经》的体会之一就是“诊病要从脉象入手”,也就是诊断患者的病情应从观察患者的脉象开始,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诊断以实践为主,而不是盲目推断。
其次,《黄帝内经》也强调“外治补内,内
治补外”,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以预防为主。
这表明,预防
性的保健活动以及针灸治疗以及中药治疗的实效更高。
再者,读《黄帝内经》的体会之三是关于平衡的理念,也就是阴阳、五行、气血、脏腑之间的平衡。
《黄帝内经》中将这件理念表达的非常清晰,当人的身体出现失衡时,医生应该从本源来看待病情,即重新建立正常的阴阳、五行、气血、脏腑平衡,而不是忽视病因而采用非系统性的手法来治疗病症。
最后,读《黄帝内经》也能感受到中医关注细节的特点,也就是中医有一种超越西医理论框架的超越性思想,它认为,把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到,找到一个下标系统而总体的疗法,从而实现全面的治疗,不仅仅局限于处理表面的症状。
总的来说,《黄帝内经》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传统文化,带有着深厚的哲学思想。
它的核心思想是从实践出发,从体检的细节出发,从病因和病症的根本原因出发,从阴阳、五行、气血、脏腑之间的平衡原则出发,从一个全局视野把握疾病治疗的方法,从而实现真正的治愈。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读后感《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的圣典,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这部经典以黄帝为名,传说是黄帝亲自问诊医仙伏羲,记录下了医仙的治病经验和医学理论,成为后世医学家所学习借鉴的宝贵资料。
在阅读《黄帝内经》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深刻的医学思想。
这部经典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体、疾病和治疗方法的认识和探讨。
通过对阴阳、五行、经络等理论的阐述,它揭示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规律,为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黄帝内经》中,黄帝和伏羲的对话使我感受到了医者对病人的关爱和责任。
医者应当以慈悲之心对待病人,用医学知识和技术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医者不仅要治疗病人的疾病,更要关注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另外,我也从《黄帝内经》中学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和原则。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因此,中医治疗疾病不仅要针对症状进行治疗,更要从整体出发,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使气血畅通,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通过阅读《黄帝内经》,我深刻体会到中医学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中医学注重预防和调理,倡导“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注重饮食、运动、精神调节等方面的平衡,以达到身心健康的境界。
总的来说,读完《黄帝内经》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健康和生命。
希望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将中医学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保持身心健康,远离疾病的困扰。
愿我们都能像黄帝和伏羲一样,用医学的智慧和慈悲之心帮助他人,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读后感黄帝内经读后感【前言】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研究。
通过阅读此书,我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智慧和深邃。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分享我的读书感悟。
【第一章:论医道】在第一章中,黄帝内经揭示了医道的重要性以及医者应当具备的品质和能力。
它让我明白,医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服务和救助他人的使命。
医者要有悉心照料患者的精神,同时要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第二章:阴阳五行】阴阳五行理论是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
它通过对天地自然和人体的观察,总结出了阴阳相互作用和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
我深感这一理论的独特性和科学性,它不仅能够用于医学诊断,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农业、天文等。
【第三章:气血津液】本章介绍了气血津液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以及其运行规律。
黄帝内经指出,气血津液的平衡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通过调节气血津液的运行,可以治疗和预防许多疾病。
我对于气血津液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认识到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第四章:脏腑经络】脏腑经络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和血液循环通道。
黄帝内经详细介绍了各个脏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通过对这一章节的阅读,我对人体脏腑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认识到脏腑功能的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第五章:病因病机】本章介绍了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因。
黄帝内经认为疾病的本质是人体阴阳失衡和气血津液运行不畅。
通过对病因病机的理解,可以从根本上治愈疾病,而不仅仅是治疗症状。
这给我带来了深思,同时也为我未来的医学研究提供了方向。
【第六章:诊断与治疗】黄帝内经强调了望、闻、问、切四诊的重要性,这是医生判断疾病的重要方法。
同时,它还介绍了许多医学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我对于医学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明白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第七章:养生与预防】本章介绍了如何通过养生和预防保持身体健康。
黄帝内经认为,养生是久病防备大病的重要手段。
《黄帝内经》心得体会500字(精选3篇)
《黄帝内经》心得体会500字(精选3篇)《黄帝内经》500字篇1《黄帝内经》这本书是古代第一本医书,里面详细的记录了中医中药的很多种类和手法,为后世进行中医中药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黄帝内经》分为两卷,内容是皇帝与岐伯或者雷公或他人对话的形式进行描述,可读性比较强,理解起来也很简单,深入浅出的描绘出了古人治病救人的方式方法,然后从侧面反映了医术和疾病的千变万化。
有喜欢养生的,和注意身体的人,可以看一下这本书,讲的非常科学和奇妙!《黄帝内经》详细记录了人体的脉络和五脏六腑与天地的联合关系,加上阴阳的平衡。
还有心肝脾肺肾对应的五行属性,对于扎针的深度和广度,还有时辰,都有一些明确记载。
对于内脏器官在四时(春夏秋冬)应该得病的预防或者得病之后的调养,都会给予指导。
就比如说养生,宜乎顺应四时之规律,怎么讲呢!譬如,夏天,夏天就应该晚睡早起,然后去出汗,冬天呢,因为寒冷,就要早睡晚起,等到早上寒气退去再起床。
还有,现在的季节是秋天,书中说道,秋伤于湿,冬必咳嗽。
什么意思呢?就是现在是秋天,不要吃那些凉的的,不然冬天就会咳嗽。
还有一种说法是立秋后不要吃西瓜,西瓜是寒性食物,所以立秋后不应该再吃了。
还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一般来讲,春天万物生发(植物发芽),夏天疯狂生长(小孩子长得特别快),秋收(肃杀和丰收,古代人在秋天打猎比较多,经过夏天的生长小动物长大并且有了后代),冬藏(有的动物冬眠,而人类一般冬天去世比较多,有的人得病,只要扛过了冬天,一般就会没事了)。
所以,沿着四时的规律去养生,可谓是科学而又高效!大家都知道十二个时辰,其实分别对应的心肝脾肺肾,还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并且发病的时间也是有例可循的。
还有针灸,也就是所谓的中医扎针点穴一类的手法。
如果有个中医经验丰富,看病的时候,不需要吃药,也许点穴扎针就可以治病救人。
还有号脉,根据脉搏跳动的频率,动静,判断病人的病情。
依托着阴阳,纵惯着逆从,考验着表里,所以,一个合格的医生一定是懂得这些道理的!并且善于利用这些原理,科学而又神奇为大家祛除病痛,拯救世人性命。
黄帝内经读后感800字
黄帝内经读后感800字《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总结和概括,也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读完《黄帝内经》,我深受启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生活和健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惊叹于《黄帝内经》的博大精深。
它包含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内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其中,关于阴阳五行的理论,以及关于经络、气血、精气等方面的论述,让我对中医学的整体框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我明白了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强调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以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这些理论不仅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我对《黄帝内经》中关于养生保健的内容印象深刻。
在《素问》中,有关于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适应气候环境等方面的指导,这些内容都对我们平时的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比如,饮食起居方面,书中提到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强调了饮食的调节和作息的规律。
这些都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情志调摄的重要性,指导人们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于预防疾病、强身健体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认为《黄帝内经》对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
同时,它也对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当今社会,中医学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医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读完《黄帝内经》,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生活和健康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它不仅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相信,《黄帝内经》这部伟大的著作将继续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黄帝内经观后感800字左右
黄帝内经观后感800字左右# 篇一《黄帝内经之养生智慧》读后感读《黄帝内经》,就像是在聆听一位古老智者的谆谆教诲,那些关于养生的智慧,如同涓涓细流,淌入心田,让我对健康有了全新的认知。
《黄帝内经》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意思是要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调和养生的方法与技术。
这可不像咱平常想的那么简单,不是说吃点保健品、偶尔锻炼一下就行。
它讲究的是一种全方位、与大自然合拍的生活方式。
比如说,白天阳气盛,咱就得精神饱满地去工作、学习,这就是顺应阳气生发;晚上阴气盛,那就得安安静静地睡觉,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这就是顺应阴气收藏。
我就想起自己以前,经常熬夜刷手机,白天又没精打采,完全违背了这阴阳之道,怪不得身体老是给我“闹脾气”,不是头疼就是没力气。
这就好比汽车,白天使劲开,晚上还不让它入库保养,时间长了,能不出问题吗?还有“食饮有节”这一条,真的太重要了。
以前我吃饭那叫一个随心所欲,喜欢的就猛吃,不喜欢的碰都不碰,还经常胡吃海喝,什么冰镇饮料、油炸食品,来者不拒。
结果呢,肠胃经常不舒服,不是消化不良就是肚子疼。
《黄帝内经》里讲的饮食要有节制、有规律,食物要多样化且搭配合理,这才让我恍然大悟。
就像中医说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咱得把这些都搭配着吃,不能只挑自己喜欢的。
我现在开始学着调整饮食,每顿饭尽量有主食、有蔬菜、有蛋白质,感觉身体慢慢在变好,就像一台机器,终于开始加对油了。
“起居有常”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以前我周末经常睡懒觉,一睡就是大半天,起来后整个人昏昏沉沉。
现在明白了,正常的起居作息就像人体的生物钟,不能随意打乱。
每天早睡早起,中午再适当午休一会儿,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
这就好比太阳每天按时升起落下,万物都遵循着这个规律生长,人也不例外啊。
《黄帝内经》里的养生智慧,虽然古老,但却实实在在。
它让我明白,养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读黄帝内经有感
读黄帝内经有感
读了黄帝内经,我的感触真是很深。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健康生活的指南,更是一本精神启迪的读物。
以下是我对黄帝内经的一些感悟。
首先,黄帝内经教我们尊重生命,尊重自然。
其中有一句话:“天不变,道亦不变。
反者道之动。
”意思是说天道永恒不变,若人违背了天道,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尊重自然的规律,保持生活方式的平衡,才能获得健康。
此外,黄帝内经提到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
这一理念认为,保持阴阳平衡是维持身体健康的秘诀。
阴阳平衡可以通过饮食平衡、运动平衡、情绪平衡等方式来达成。
比如,在饮食方面,我们可以多吃一些“阴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同时减少一些“阳性”食物,如油腻食物等。
同时,黄帝内经也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其中强调了“治未病”的思想。
要治未病,我们需要找到疾病的根源,了解身体的弱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
比如,有些人容易患上感冒,那么在平时就要保持锻炼,增强免疫力,以免被病毒入侵。
黄帝内经的阐述也包括了一些基本的生活细节,如何保持清洁,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如何调节情绪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心理平衡。
人的情绪会影响身体的健康,所以要保持心情愉快、不要过度焦虑。
总的来说,黄帝内经结合了中医理论和哲学思想,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读完这本书,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身体和健康的本质,更让我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息息相关的关系。
它指导了我走过健康的人生道路,带来了许多好的改变,同时也让我更加尊重生命、尊重自然。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读后感前言作为一本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本书始终被视为中医学的基石和精髓。
在我读过之后,我深受其启发,对于人体的理解和健康的关注都有了新的层次。
一、哲学思想的独特之处《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一本医学著作,它更是一部融合了哲学思想的力作。
书中提倡“天人合一”的观点,将人体与自然界相互关联起来。
这种哲学思想不仅体现在对疾病的治疗上,更体现在对健康的维护上。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体的病症,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机能和病理变化,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
这种哲学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赋予了中医学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中医学不仅仅是关注病症和治疗方法,更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维持人体健康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二、中医学的整体观念《黄帝内经》非常注重整体观念,将人体看作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
书中介绍了五脏六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经络和气血等重要概念。
通过全面理解人体的各个方面,可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这种整体观念的重要性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认可。
传统的西医学常常将人体分割成不同的部分进行诊断和治疗,而中医学则更注重整体性和个体差异。
这种整体观念的应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人体恢复健康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防病治病的重要性《黄帝内经》对于预防疾病的观点和方法也值得我们深思。
书中提到,人体最重要的任务是维持机体的平衡和调节,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这种防病治病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常常忽视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只关注治疗已经发生的病症。
然而,《黄帝内经》提醒我们,预防永远比治疗更加重要。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我们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并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四、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黄帝内经》作为一本古代医学经典,它与现代医学有很多共通之处。
虽然书中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在现代医学中已经得到了改进和完善,但其中的思想和原则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读《黄帝内经》有感 (2)
读《黄帝内经》有感 (2)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智慧的结晶,以“内经”之名,汇集了古代诸多著作的精华,将医学理念普遍且深入地流传开来,确立了中医学的基础。
通过阅读《黄帝内经》,我对保护人体健康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它强调要从保护生命的大量元素出发,关注人的营养、环境、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等所有影响身体的因素。
而内经更侧重治疗,它认为疾病的治疗也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并强调患者在病症发作之前应由健康角度去调整自身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少疾病发作的可能性。
《黄帝内经》提出的医学观念,不仅在当时引领风尚,直到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它对人体阴阳博变、脉象密切相关的理论,阐述了五行气的互相影响,使得中医学史上的很多概念具体而又易懂,这些概念也在当今的中医学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阅读《黄帝内经》,我深刻感受到古老的医学经典,它把我们带到最原始的身体调理理念,让我们从中引领健康生活的原则。
让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充满草药香气的古老堂堂中,以及如何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真正做到放心、安心、顺心,实现身心健康。
读《黄帝内经》有感
读《黄帝内经》有感
《黄帝内经》是中医古典名著,以其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读《黄帝内经》的感受,就如浸润在沉鱼落雁之中,历劫洗礼,孜孜不倦地去解读伟大、奇迹般的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以高度的智慧和深刻的思想,对人体内外有着深入而全面的研究,表现出中医经典慧眼,令人敬畏不已。
古人以“病在经脉”为核心思想,深入研究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把“经络穴位”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并形成了“五行阴阳、三才六气”等理论,给当今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阅读《黄帝内经》的过程中,我也慢慢感受到了中医理论的精妙:认识自然,正确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发生机制,结合中药施治,可以提高药效。
通过理解《黄帝内经》,一方面可以领略华夏文明的辉煌,另一方面,也可以深刻认识到中药治疗的独特魅力。
总之,读《黄帝内经》的感受,就是对中医文化的无限敬畏,对伟大的中医智慧的无尽赞叹,对人体机能的非凡了解,以及对健康的珍视,让我历劫洗礼,初步领略到中医的奥秘。
医学生学习《黄帝内经》心得体会四篇
篇一:作为一位《黄帝内经》的忠实学者,我深受这部经典的启发和影响。
在此,我想分享我对这部医学巨著的总体感受、关键点分析、个人体验以及对于现代医学的启示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要说的是,《黄帝内经》的作者在古代医学领域具有极高的成就。
这部经典不仅总结了古代医家的经验和智慧,而且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为后世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主题表达方面,《黄帝内经》以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形式进行阐述,内容广泛涉及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思想。
阅读这部经典,我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自己能够有机会学习这部医学瑰宝感到无比庆幸。
在《黄帝内经》中,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关键点。
例如,书中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不仅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理念,而且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此外,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也是中医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它为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思维框架,对后世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黄帝内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对书中的主人公黄帝和岐伯非常认同,他们不仅智慧过人,而且对医术充满热情。
每当读到他们之间的对话,我都会情不自禁地陷入思考,想象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参与他们的讨论。
此外,我对书中的一些经典案例也深感震撼,例如那张治病的药方,只有几味简单的中药,却能神奇地治愈疾病。
这些都让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信任。
结合我自身的中医背景,《黄帝内经》给我在临床和实践方面带来了很多启示。
在《黄帝内经》的指导下,我逐渐领悟到中医强调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例如,《黄帝内经》提到的“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让我明白了在面对不同的病人时,要善于运用中医的“八纲”辨证方法,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此外,《黄帝内经》还强调医生要关注病人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等方面,这使我更加注重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病情和需求。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读后感《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它是中国医学的奠基之作,被誉为中医宝典。
这部经典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法,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阅读完《黄帝内经》后,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的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首先,阅读《黄帝内经》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部经典包含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包括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内容。
通过阅读《黄帝内经》,我了解到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之间相互联系,疾病是由于人体内外的环境因素和情志因素引起的失衡。
中医学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维护健康。
这些理论和观念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阅读《黄帝内经》让我对自己的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治疗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上,很少有人关注到预防疾病和调整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黄帝内经》,我意识到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尝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维护健康。
我开始更加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增加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这些改变让我感到身体更加健康和有活力。
最后,阅读《黄帝内经》让我对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但在现代社会,中医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通过阅读《黄帝内经》,我认识到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保护和传承中医学的精华,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使中医学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希望中医学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阅读《黄帝内经》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自己的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也让我对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相信《黄帝内经》这部经典将继续为人们所重视和传承,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读《黄帝内经》心得体会 (2)
读《黄帝内经》心得体会 (2)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典籍,也是中华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
读它让我感受到古人极大的智慧及其独特的观点。
在黄帝内经中,古人重视人体脏器与天地间精气的机能关系,相信“传道授业解惑”。
他们以天地两物变化的原理来理解人体的内外环境,并通过穴位循环治病的方法,提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以防治病痛的思想,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医学研究著作。
黄帝内经也提出养生保健的理念,他们强调要调整身心,充分利用饮食、运动、音乐等方法,来调节自然界的时令变化,保持体内精气的流动,培养自身的平衡性。
黄帝内经还提倡勤加锻炼身体,提倡练功以增强体质,健身以强化骨骼,促进全身的健康发育,从而推进防治疾病的理念,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向我们展示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遵循。
通过阅读《黄帝内经》,我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它表明从古代至今,中国民族一贯以崇尚阴阳五行,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人体的观念超前而全面。
同时,我也了解到,中医药是中国的一大特色,重视“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理念,特别注重辨证施治,推崇调整身心,提倡科学饮食,勤加锻炼,遵循健康的生活养生方式,以使人们的身心达到最佳状态。
因此,通过阅读《黄帝内经》,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令我更加重视养生保健,让我在今后的日子里,多
多关注和学习中医药,实行中医药所教导的生活养生方式,为自己带来健康与快乐。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读后感作为中医药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一直都是中医学习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在我看来,读完黄帝内经这本书之后,我不仅理解了中医学的应用和理论背后的思维模式,而且深入了解了重要的人体生理和病理学知识。
以下是我对黄帝内经的主要留言和观点。
首先,本书的进一步了解让我意识到我们的身体过程是细致而复杂的。
每一个器官都有自己的功能,所有系统都以控制和衡量之间的能力及其运作协调。
因此,人体的健康状态取决于其所有组成部分的良好协调。
另外,黄帝内经的学习使我得到了关于调节身体健康的一些实用技巧,例如穴位按摩,饮食和药物食疗,以及其他自我疗法。
这些技巧不仅便于自我治疗,而且可以提高身体对治疗的效果。
对于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许多疾病,如气喘,背痛和头痛等,这些方法都是非常管用的。
另外,黄帝内经的学习还让我理解了中医学的整体思考方式。
实际上,中医学的思路较为细致而复杂,与现代医学的单独治疗方法截然不同。
使用中医术语的理解疾病机制,运用中药或针灸等中医学技术,达到康复的目的。
然而,在第一次涉足中医学之前,我常常忽略了健康领域的整体性质,相信每一种治疗方法都可以拆开来应用。
然而,现在,我认为中医学的整体治疗方式是对整体身体问题的重要回答。
这种治疗方式使人们能够通过改变身体的整体状态来调整和治疗特定的症状,从而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此外,黄帝内经的内容还启示我不仅应该关注身体的生理,而且应该认识身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人体健康的维护是一个不断平衡的过程,需要正确的饮食和锻炼习惯,并避免不良习惯和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正如黄帝内经中所强调的那样,我们的身体通过与这个世界的相互作用来养活自己。
因此,只有充分了解身体的需求和环境的影响,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身体。
读完《黄帝内经》,让我从多个角度看待健康和医学和认识身体的整体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黄帝内经的这种独特的治疗方式,让我可以更客观地看待身体的健康状况,同时在平衡中找到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读后感5篇
黄帝内经读后感5篇黄帝内经读后感5篇篇一:黄帝内经读后感《黄帝内经》一书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当然其在中医学领域的经典地位更是家喻户晓的了。
它作为一部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医学生应该好好研读的,它在养生方面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它指导我们如何才能顺应自然以达到健康和谐的状态。
《黄帝内经》给我印象最深启示最多的就是它的前几篇,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这几篇论述都在养生的原则和总纲上做了精当的论述,其中一些理念极具现实意义,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必谨先之。
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其中蕴含的养生之道确实可以让人受益无穷的。
很早就听过“天人合一”的理论,原来觉着很飘渺甚至有些故弄玄虚,在读过《黄帝内经》之后发现,人体就是法效天地生成的,因此,只有真的只有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在读过《黄帝内经》后,我结合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状况综合分析了一下,发现自己没能做到《黄帝内经》所提及到的理念。
首先我觉得自己的作息习惯不仅没有类天地之道,相反,还有悖天地之道,既然要“法于阴阳”那一定得做到日出我起,日落我息,但实际情况是晚上熬夜熬到好久才睡,上午很晚才起床,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气虚无力。
我个人身体一向还是很好的,体质不错,因此我一向不注重这些,认为这些离我还很远,老了在养生也不迟,在读完此书后我发现养生要从现在做起,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大到情志,小到作息习惯??在生活中我以前不注重自己情绪调节的,当然也很少注意自己的作息习惯,现在普遍大家都睡得很晚,殊不知这些都是背离阴阳之道的,而且平时也不注意情绪和精神的调节,在读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时才发现对精神的调节以及对情绪的控制对健康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看来这些谨小慎微的地方如果不注意真的会出现很严重的状况。
另外现在正值春季,平时也没注意什么,在看过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后,知道春天气机是生发,条达,舒畅的,因此内心也应该是这样的。
《黄帝内经》阅读感受
《黄帝内经》阅读感受一、前言《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领域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医学的鼻祖。
在阅读这部经典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对中国古代医学的智慧与博大精深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内容概述《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涵盖了医学理论、诊断方法、疾病治疗、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其中的医学理论和养生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 医学理论《黄帝内经》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医学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
这些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现代医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阅读中,我深刻体会到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以及其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优势。
2. 养生观念《黄帝内经》强调预防为主,提倡养生保健。
书中详细阐述了生活方式、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的养生方法。
这些观念与现代健康理念不谋而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养生不仅仅是保持身体健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
三、阅读感悟1. 中医学的智慧《黄帝内经》展现了中国古代医学的卓越智慧,使我对中国医学产生了更大的敬意。
书中许多理论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2.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黄帝内经》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使我认识到中医学注重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法。
这种个性化治疗观念与现代医学个性化治疗趋势相符,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3. 养生保健的重要性《黄帝内经》重视养生保健,使我深刻认识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养生保健观念,关注身心健康。
四、结语阅读《黄帝内经》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医学的博大精深。
在今后的和工作中,我将不断探索和研究中医学,为传承和发扬中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再读黄帝内经-探寻生命科学》有感之“中医经络的真相”
经络是中国数千年中医最为神秘的谜团之一,也是中医的根。
但在近现代数百年的中西方研究和探索过程中却始终无法真正找到它,似乎它仅为古人凭空想象一般。
当下的解剖技术不可谓不发达,我们可以从细胞的层面来看待生理病理等各类疾病问题,如果经脉真的存在,是不可能发现不了的。
因此,当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名流如司马南等、西医专家、广大民众等都开始黑中医,将中医和巫术放到同一个层面。
甚至很大部分中医人士也开始对其产生动摇,放弃中医而转投西医。
大家都认为古人所说的经络本身便就是人体解剖下的血管,经脉循环系统就是血液循环。
仔细看《内经》,中医专家也真的没办法反驳,《内经》书中在论述经络的时候,确实很大部分讲的就是现代的血管。
这一困扰持续了数百年之久。
《再读黄帝内经-探寻生命科学》这本书中,刘丰润老师移精变气下重新启动经络循环后,才发现经络在正常人身体上是先天闭合的。
正常人只有单一的血液循环系统,而经络则为组织液的循环网络。
至此,其在书中指出《内经》中的经络应该为体表诱发的组织液流行通道、筋膜循经感传张力线和解剖下血液流动所在的血管通道三者的合一体。
《内经》中流行于经络中的“血”本身便包含体表诱发的经络组织液和血管中的血液两大部分。
中国古人在体表艾灸、砭石或移精变气刺激过程中,发现了人体胸腹部所出现的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感和流动音,便通过解剖生理来加以印证这一发现物,从而发现了遍布周身的血管及其中流动的血液。
经络中的组织液无色、也没有固定的流通管道,解剖下无法发现便是很有可能的。
刘丰润作者的这些理论也得到了目前已知最早的经脉学著作《足臂十一灸经》和《阴阳十一灸经》中的进一步印证。
这两本最早经络书籍中记载了古代医学者通过四肢末端的艾灸刺激从而发现了人体经脉气血向心性流动的现象。
此外,还有《内经》中的五输穴也是如此。
由此可见,古代中医学家在人体体表确实发现了某一特殊气血物质的周身流动现象,不过受限于时代粗解剖因素而只能将其和血管相混淆。
这一乌龙,
一下子迷惑了千年,严重阻碍了人类医学的发展进程。
中国古时的中医在体表发现的经络中的气体流动感和流动声,但气本身便是看不到、摸不到的,解剖下就更不用说了。
古人为了自圆其说便创立了营气经肺入脉与血并行的理论,从而与体表经脉中的“气血”相互对应。
因此,《内经》时期的古人在人体共发现了体表组织液经脉循环系统和解剖下的血液循环系统两大循环体系。
而这个明显比现代医学单一的血液循环系统要超前的多。
看完这本书,就感觉经络是肯定存在的,经络建立后的生命现象是否就如同医佛道三家所说的那个,这个尚且需要实证。
但经络的发现对人类现有的医学研究却指明了方向,众多癌症、渐冻症等不治之症或许会迎来生的希望。
人类生命潜能开发,也将迎来新的高度。
感谢刘丰润老师的无私分享,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