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代会制度建设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我国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次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所带来的启示。

一、分权与激励机制的引入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行政体制呈现出高度集中、单一权力决策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自2003年开始,我国逐渐引入分权与激励机制,将权力下放到地方一级,鼓励地方政府主动创新和担当,提升其绩效评价的权重,以激励地方政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

这种改革带来的启示是,分权与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地方创新活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作为基层政府,能够更直接地了解和解决地方问题,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而激励机制的引入,能够使地方政府更加注重绩效评价,提高政府治理水平,让政府更加透明公正。

二、简政放权与减少行政干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还着重推行了简政放权和减少行政干预的政策,将市场主体的自主权力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降低企业开办门槛等措施,大大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这种改革带来的启示是,简政放权和减少行政干预能够有效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更多地发挥监管和服务的角色,而不是过多干预市场的运行。

通过简政放权和减少行政干预,可以增强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三、推进政务公开与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还着重推进了政务公开和信息化建设。

政务公开是政府行为的透明度的体现,能够有效提升政府的信任度和公信力。

而信息化建设则是为政府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和管理手段。

这种改革带来的启示是,政务公开和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政府的公信力和效能。

通过政务公开,政府能够及时与公众沟通,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并能够接受社会监督,避免滥用权力。

而信息化建设则能够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便利性,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党的制度建设心得体会

党的制度建设心得体会

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总书记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入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推入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积极稳妥推入党务公开,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坚决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

全党同志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会发言稿: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启示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会发言稿: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启示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面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围绕党的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充分发挥党的制度在党的建设中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要作用这一主题,党的制度建设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留下了深刻启示。

一、必须高度重视党的制度建设,把党的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一直重视党的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摆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位置并加以推进。

这是因为党的制度建设,能够为党提供稳定和规范的运行方式和工作方法,能够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

所以,要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确保党领导的科学正确和连续稳定,就要解决党的制度问题。

正因如此,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不断总结党的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在洞察和把握党的建设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坚持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在理论上深化思考,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有步骤、有重点推进党的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和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针对党的制度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一重大命题,把强化顶层设计和注重基层试点结合起来,制定实施了一大批改革措施,形成了党的各方面制度改革齐头并进,互相支持的良好态势,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必须把党的制度建设与党的其他方面的建设紧密结合,融合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不同的要素组成,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轻视。

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为党的建设提供思想基础。

组织建设为党的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制度建设规范党内运行秩序,为党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而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建设是制度建设的前提,离开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建设,制度建设也就会失去灵魂和方向,党的各项制度也必然难以发挥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变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以下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一、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首先是80年代初期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开始尝试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大胆地进行对外开放,开展对外贸易合作等,为后续的行政体制改革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是90年代初期的实践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开始推行政府机构改革,改革政府机构职能和权力,提高行政效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再次是新世纪以来的创新阶段,这一阶段我国提出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举措,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创新。

二、主要成就: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首先是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政府职能由过去的重管、重企变为服务型政府,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和保护。

其次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幅度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优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行政效率。

再次是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深化了机构职能改革,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

还取得了法治化建设、人才引进、信息化推进等方面的成果。

三、启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有效服务和监管,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减少政府干预、简化行政审批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需要建立公正、高效、透明的行政审批制度。

行政机构改革需要注重横向和纵向协调,强化政府职能整合和权力监督机制。

行政体制改革应当注重法治建设,加强公共管理的法治化。

还需要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政府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行政体制改革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为我们今后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我们要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行政体制的现代化和法治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六中全会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六中全会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贡献
吁手 抓 ,两手
卜 害 0 的两 都要硬, 对意识形态工 作给予高度重况。 但伴 党在意识形态方面还存 的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个方面, 缺_ 河 。如果谠经济工 作黻
硬实力, 那么意识形态工作代表的是软力量。 在—些突出的问题, 集中体现在理想信念的动
9 9 6 年 的十 从世界 政党发展的角度看, 有时候经济的发展 摇 、道德 失范现象 的突显上 。在 1
可以发 现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六 中全 会的主 题决议》 , 其最大的历史功绩就在于肯定了毛
题,兀 都聚焦于意识形态问题和执政 岂 建设 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指出 “ 毛泽东 的问题,虽 然从 通过的决定名称 匕 看, 专门 针 的功绩是第—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党 对执政党建设的决定只有三个, 但是无论是科 和中国 人民 角 赦军I 揽l J 立和发 展, 为中国各族 学评价和对待党的历史, 还是提出要加强精神 人民解 放事业的胜利, 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缔
并不会增加民众列移 g 的认同,反 而使得执 四届六中全会 E ,我 们再度强凋要加强 精神文 个决议相比, 这次的决议更突显 政党的认同下降。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 其生 明建设。与 匕
存和发展绝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建设, 更取决于 在市场经济确立和全方位 c 寸 夕 阿碗 意识形态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 宣传 文明 建
前的挑战。能否正确对待自己的领袖, 对新制 于中国共产党思想的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
度的仓 彳 亍 正确的评价,既关系到社会主 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 1 2 0 的兴衰 周年座谈会 匕 的讲话中指出的 “ —个马克思主
义的前途和历史 命运, 更关乎—
成败。在苏联,赫鲁晓夫在 1 9 5 6 年作的秘密 义政党对待自己的错误所抱的 态度, 是衡: 量这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主题分析——兼谈“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主题分析——兼谈“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演变
2 0 0 7 . 1 0 . 1 5— 2 1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 设步 伐 , 夺取 有 中国特色 社 有中 国特 色社会 主义
高举X l  ̄ d , 平理论伟大旗帜 , 把建设有 中 国特 色社会 主 邓小 平理 论 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有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全面建设 小康 社 会 , 开创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义 事 业 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改 革开 放 以来 历 次 党 代 会 报 告主 题 分 析
兼谈 “ 三 步走 " 发展 战略 的 演 变
叶 亮
( 南京特 殊教 育职 业技 术 学院 , 江 苏 南京 2 1 0 0 3 8 )
摘要 : 通 过 对 十 二 大 以 来 七 次 党 代会 报 告 主 题 的 文 本 分析 , 结合描 述“ 三 步走” 发展 战略的 演变过程 , 可 以 得 出 两 点 最 重 要 启示 : 一 是 要 始 终 坚持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道 路 , 二 是 中 国共 产 党 是 实现 中华 民族 伟 大复 兴 的 决定 性 领 导 力 量 。 关键 词 : 党代 会 ; 主题报告 ; 三步走 ;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 二) 两 面 高扬 的旗 帜 旗 帜 问题 至关 重要 , 是事关 “ 举 什 么旗 、 走 什 么
裕 。因此 , 历次报 告 都 对 经济 社 会 的发 展 和 人 民群 众 的生 活福 祉提 出 比较 具 体 的 目标 , 给 全 国 人 民带
来 了希望 。这其 中 , 最 广为 人 知 的就 是 “ 三 步走 ” 发
展战 略 。
向, 坚决 反对 任何 “ 左” 倾或“ 右” 倾 的错 误路 线 。

新中国成立71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历程及启示---迎国庆学四史演讲稿

新中国成立71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历程及启示---迎国庆学四史演讲稿

新中国成立71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历程及启示---迎国庆学四史演讲稿大家好,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专题党课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由此开启了执政党建设的伟大历程。

71年来,党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所进行的政治建设,经历了奠定基础、曲折前行、全面推进、全面加强的演进过程,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所以,正值国庆节来临之际,我选择这个课题,一起和大家学习一下新中国成立71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历程及启示。

今天的课程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新中国成立71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历程,二是71年来党的政治建设的启示有哪些。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问题的学习。

一、新中国成立71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历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从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党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建设新中国的党,由此开启了执政党建设的伟大历程。

71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历经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曲折前进、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迈入正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加强等四个发展阶段,呈现出若干鲜明特点。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初步探索(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秉承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重视党的政治建设之优良传统,在恢复国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中,开启了在新的执政环境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新征程。

党在这一时期关于政治建党的探索主要表现在:(因篇幅有限,以下部分仅展示提纲)1.建立相应组织机构,强化党的政治领导。

2.开展整风整党运动,提高党员政治素养。

3.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党的政治方向。

4.批判分裂活动,维护党的统一领导。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曲折前进(1956—1978年)随着“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经历了多轮深化和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一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行政效能,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出发,分析其中的启示和经验,为今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的探索与实践阶段。

这一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也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主要包括建立起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政府管理体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行政监察体制等。

这一阶段的改革实践,为今后的行政体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包括建立起县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取消行政级别差遣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

这一时期的改革实践,为今后的行政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初期以来的系统完善和提高效能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以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监管等。

这一时期的改革实践,使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和现代化。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1. 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

2. 提升了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

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效能得到了明显提升,政府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3. 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4. 推进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开放40周年学习心得-擎改革旗帜 赢民族复兴

改革开放40周年学习心得-擎改革旗帜 赢民族复兴

改革开放40周年-擎改革旗帜赢民族复兴近期,研读了习总书记2018年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心潮澎湃,激情勃发,精神振奋。

习总书记的讲话,是在一元复始的新旧交替之际,是在我们最接近民族复兴大业的关键之时。

习总书记作为国家民族的掌舵人,高瞻远瞩,分析了我们改革四十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而且从理论的高度,高屋建瓴揭示了我们改革必须继续坚守的“九条铁律”。

一时让人心明眼亮,从心灵上,给我以启示:启示一。

改革开放之路是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

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

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后来无数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启示之二。

改革开放之路是国家民族之福40年改革,我们国家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改革开放之路是国家民族之福!启示之三:改革开放必须坚守“九条铁律”。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及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及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及启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隆重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回眸这30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改革逐步深化并推动开放,开放也进一步促进改革。

就连十八大也畅言:改革开放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使许多方面都有了可观的改善,无论是在生活上、思想上还是文化上。

生活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是最显著的一点,之前我们吃好东西很罕见,特别是吃饺子,只有在过年那天才能吃到,可是现在什么时候都能吃。

在家里自己可以做,在外面也可以吃,餐馆多的是!穿着上,有很明显的对比,改革开放前穿着是很单一,没什么色彩!可是,改革开放后穿着色彩鲜明,五颜六色,非常漂亮!思想上,以前人们的思想都很封建,特别是在封建社会。

改革开放使人们的思想脱离了束缚,上进了很多。

文化上,改革开放后就特别重视教育,而且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受高等教育的人逐增。

文化素质在教育中显著提高。

具体的成就与启示如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就1.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发展模式也越来越有吸引力。

2.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

三十年的时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两步战略目标,由饥饿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贫穷落后、商品匮乏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折;收入和住房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

3.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

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4. 法治更加健全,人民民主更加充分,民主法治意识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探索与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探索与启示

党的建设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1期(总第157期)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No.1,2019(Sum ,157)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执政不断进行探索,从理论上把民主提升到新的高度,在实践中持续推进党内民主制度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执政探索的经验启示我们党坚持民主执政要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启示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19)01-0028-0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探索与启示雷丛丛(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河南郑州450042)收稿日期:2019-01-10作者简介:雷丛丛(1989—),女,河南许昌人,硕士,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编辑。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不断追求民主、探索民主、实践民主,不断把民主理念融入执政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2004年“民主执政”提出以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民主执政理论。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并把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写入经党的十七大修改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从此民主执政具有了党内最高的法律效力。

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革新。

一、坚持民主执政的重大意义民主执政就是用民主的理念、方式、制度等管理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

党的民主执政理论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长期执政方式改革的经验总结。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民主执政”,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也是执政方式的重大创新。

2006年,胡锦涛指出:“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

改革开放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成功探索及启示

改革开放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成功探索及启示
摘 要: 运用马 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方法 , 面对 改革开放 以来 的新形势新任 务和新矛盾 , 对党 自身 的建设 积极 探 索进行梳理 。通过分析 , 出几点有意于今天党 的 自身建 设 的重要 启示: 提 即党 的事业 发展和 完 成必须要造 就 支高 素质 的干部队伍 ; 立党兴党必须始终保持党 同人 民群众 的血 肉联 系 ; 的生机活 力必须 靠 改革创新来 保 党 持; 保持 党的先进性 必须 从严管党治党。 关键词 : 改革开放 时期; 执政党建设 ; 探索与启 示

中 图 分 类 号 :2 D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7 5 2 1 )4— 02— 3 17 4 5 (0 1 0 0 0 0
新 民族 主义 革命 时期 , 革命 党 对 自身 建设 的成 功 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 时期, 执政党对 自身建设 的探索 与教训 , 给改革开放时期 执政党建设 的探索提供 了宝 贵 的经 验 。以 党 的 十 一届 三 中全 会 为 标 志 , 政 党 的 执 建设 进 入一 个 重 大 转 折历 史 新 阶段 。在 这 个 阶段 , 党 对 自身建 设进 行 了积 极 成 功 的探 索 , 得 了许 多 重 要 取
全党进行教育 的基础上进行整顿, 解决不合格党 员的
问题 。
二是改革 和完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围绕领导 制度和组织制度存在 的问题 , 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修 改宪法 , 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党委
收 稿 日期 :0 1 6—1 2 1 —0 0
立场坚定 , 对共产党 的事业忠诚 , 要讲原则 , 讲正气 , 反 对歪风邪气 。要求领导干部 、 尤其是一把手要有 出众 的工作能力、 出众 的道德人 品。要求严格按照党章规 定的标准发展党员 , 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 严肃处 置不合格党员 , 对领导干部严格监督 。另一方面 , 从严

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建设的历程与现实启示

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建设的历程与现实启示

观往知来Chinese Cadres Tribune942019.08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建设的历程与现实启示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自党的二大“党的组织系统”概念的提出到2018年7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党的组织体系”概念的提出,党的组织体系的内涵不断发展和完善。

历史证明,党越成熟承担的历史使命越重大,党的组织体系也就越完善。

一、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历程“党的组织系统”的提出和不断完善。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

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章对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党的地方组织和党员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强调党的地方组织超过10人的应设财务委员、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各1人,超过30人的应设立执行委员会,并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

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首次提出了“组织系统”的概念,并明确指出“各组组织,为本党组织系统,训练党员及党员活动之基本单位,凡党员皆必须加入”,并将党的组织系统划分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区及地方执行委员会和地方党支部。

1927年4月,党的五大通过的党章进一步将党的组织系统划分为:中央机关、省的组织、市及县的组织、区的组织、党的支部。

1928年6月,党的六大通过的党章首次将“党的组织系统”独立成章(第三章),提出了“党以地域原则划分为单位”的原则,并将党的组织体系划分为党的支部、区委员会、县或市委员会、特别区(几县或几省交界区域)、省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

同时为便于管理,六大党章还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党委之下设立“少数民族工作部”。

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提出了“党的基础组织”的概念,并指出“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支部”,明确了党支部的地位和党支部的任务。

七大还提出了“党外组织中的党组”的概念,规定在“政府、工会、农会、合作社及其他群众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以“加强党的影响、实现党的政策”。

为适应战争的需要,七大党章还规定“在数省或几个边区范围内,得成立中央局与中央分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历程、成就与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历程、成就与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历程、成就与启示作者:蒿艾莉张正敏来源:《观察与思考》 2015年第6期蒿艾莉张正敏提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战略目标。

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制度改革的思想、观点、理论成果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总结已有成就,探讨经验启示,是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须做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历程回顾成就经验启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其实质就在于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着力改革那些跟不上时代节奏的党的建设制度,建立健全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逐步达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战略目标。

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制度改革的思想、观点、理论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有益经验,这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具有基础性作用。

一、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此为起点,党的制度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全面实践、持续发展的新时期。

(一)恢复发展阶段院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对“十年浩劫”,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提出党的建设要逐渐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

1. 开展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建设。

邓小平认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首先要加强党章建设,尽快修改带有“左”的印记的党章。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基本方面对党内政治生活进行了规范,成为党章的必要补充;另一方面,在党的十二大上通过了新党章,彻底纠正了党的九大、十大党章中“左”的错误。

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历程及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历程及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历程及启示作者:洪文杰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10期[摘要]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进入了恢复与创新的发展阶段。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的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启示[中图分类号]D2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10-0007-02民主集中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随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和发展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根本组织制度而不断完善其内容,不断追求其制度创新。

民主集中制建设,关系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

因此,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民主集中制建设的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加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集中制的恢复与创新发展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民主集中制开始全面恢复的历史转折点。

“文革”结束后,百业待兴,但两年的徘徊却未能使我们党和国家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以其非凡胆识和勇气,首先开始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在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他鲜明地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接受了邓小平讲话的内容,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纪,严肃党纪。

此后,十一届五中全会从集体接班的原则出发,调整、加强了党中央领导核心,重建中央书记处。

改革丌放以来党的发展观的认识深化及其启示——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七次党代会报告的视角

改革丌放以来党的发展观的认识深化及其启示——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七次党代会报告的视角

主 义 伟 大 旗 帜 ,坚 定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自信 、理 论 自信 、制 度 自信 ,具 有 重 大 的 理 论 意 义 和 深 远 的 历
史意 义 。
发 展 观 的 科 学 内 涵
客 观 的变 化 发 展 过 程 ,其 本 质 就 是 指 人 们 分 析 认 识 一
改革丌放 以来党 的发展观 的认识深化及 其启示
— —
基于改革开放 以来七次党代会报告的视角
口 张 建
( 常州工学院 ,江 苏 常州 2 1 3 0 0 2 )
摘 要 :从 党 的 十 二 大 提 出走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道 路 , 到 党 的 十 八 大 对 科 学 发 展 观 给 予 新 评 价 、 新 定
位 。这 七 次 党 代 会 报 告 深 刻 反 映 了我 们 党 的 发 展 观 的 不 断 深 化 。 剖 析 这 七 次 党代 会 报 告 对 发 高举 中国 特 色社 会 主 义伟 大 旗 帜 , 坚 定 “ 三 个 自信 ” ,具 有 十 分 重要 的 启 示 意 义 。
1 9 7 8年 1 2月 党 的 十 一 届 三 中全 会 以 来 的 七 次 党
发 展 观是 关 于 社 会 发 展 的 本 质 、 目的 、 内涵 和 要
代 会 的 报 告 深 刻 表 明 ,我 们 党 的 几 代 中 央领 导 集 体 先
后 提 出 了既 一 脉 相 承 又 与 时俱 进 的发 展 观 ,在 发 展 观 问题 上 不 断 推 进 马 克 思 主义 时 代 化 。 总结 分 析 我 们 党 在 新 时 期 、新 阶 段 的 发 展 观 ,对 于 高 举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成果 。

改革开放经验和启示

改革开放经验和启示

改革开放经验和启示As a person, we must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和启示导读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的改革进程以来,弹指一挥间,中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岁月。

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回顾和梳理中国改革40年的成就、经验和教训,为我们即将开启的新的改革探索积累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01中国40年改革的基本历程总的来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新全面展开的,到目前为止,这一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目标探索”,“框架构建”、“体制完善”和“新的探索”四个阶段。

1、改革的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直到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坊经济体制,这一时期是改革的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

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

十一届三中全会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阶段以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标志,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基本内容。

到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这一阶段主要对宏观管理体制方面、国有企业方面、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完善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全面部署。

与此同时,党中央总结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自此,我国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4、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选举产生了党的新一届领导核心。

翻番目标:改革以来历次党代会的提法、背景和意义

翻番目标:改革以来历次党代会的提法、背景和意义

翻番目标:改革以来历次党代会的提法、背景和意义
李全生
【期刊名称】《泰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37)005
【摘要】“翻番”是一个来自中国民间文化的词语,党中央将这一词语用于表述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改革以来,在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根据不同的背景和发展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翻番目标和要求,形成了系统的翻番战略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两个翻一番目标,使翻番战略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总页数】5页(P37-41)
【作者】李全生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
【相关文献】
1.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与贡献 [J], 王旸
2.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历次党代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突破与创新 [J], 孙平
3.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以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为研究样本 [J], 刘鑫鑫;杨彬彬
4.
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方位的话语演进及其时代意义——基于建国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的文本考察 [J], 黎锐楷
5.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历史方位认识的演进——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全国党代会报告的分析 [J], 王武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12期2012年12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Dec.2012Vol.9No.12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把党代会制度作为党的根本政治制度。

建党九十多年来,党代会制度从创立到发展,历经了曲折的过程。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代会制度建设也步入了恢复和快速发展的正确轨道。

考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代会制度建设的实践,总结党代会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代会制度,更好地发挥党代会的作用,并以此为突破口,推进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代会制度建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党代会制度建设也随之步入了恢复和快速发展的正确轨道,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全面恢复党的七大所构建的党代会非年会制和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制度党的十二大制定的新党章,全面清除了九大、十大、十一大党章中“左”的错误,继承并发展了七大、八大党章的优点,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全国党代会的召开、职权及其与中央委员会的关系。

十二大党章第18条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

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

”[1]P107十二大党章恢复了对全国党代会职权的规定。

党章第19条明确规定了全国党代会的职权:“(一)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二)听取和审查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三)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四)修改党的章程;(五)选举中央委员会;(六)选举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P107十二大党章还对全国党代会与中央委员会的关系做出新的规定。

十二大党章第20条规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1]P108这一新规定旨在理顺中央委员会与全国党代会之间的关系。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全国党代会按时召开,没有再出现拖延的现象。

为了讨论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和解决干部新老交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985年9月,中央还召开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这是建国后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

(二)逐步规范党代会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代会制度建设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1.党代会召开的时间走向规范。

十四大党章对十三大党章关于地方党代会召开的时间做了调整,使之进一步规范。

十四大党章第24条规定:“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1]P133这就明确规定,县以上的各级党代会的时限都是五年,从而使党代会的时限规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时限规定相衔接,保持了一致性。

2.党代会的职权走向规范。

在党的十二大之前,历次党章对党代会的职权,要么未作规定,要么规定得不全面。

从十二大开始,历次党章对党代会的职权都做出了完备的规定。

在实际运行中,党代会也都能够按照党章规定认真履行职权,充分发挥其最高领导机关的作用。

3.党委会的工作制度走向规范。

党的十三大从中央做起,建立了一系列有关政治局常委、政治局、中央委员会的定期报告工作的制度与工作规则,并要求地方各级党委组织也要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党委集体讨论重大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1996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对地方党委如何有效地实行集体领导作了比较全面的制度安排。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党的中央委员会报告上作,为进一步完善党的委员会制度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与此同时,党的各级委员会的工作逐步规范,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三)积极开展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工作十二大党章虽然消除了十一大党章中“左”的错误,继承和发展了七大、八大党章的优点,但没有恢复八大提出的党的改革开放以来党代会制度建设及其启示陈君,孙功(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摘要:党代会制度是党的根本的政治制度,对党内民主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这一制度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建设,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必须严格遵守党章规定,牢固确立党代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观念;必须加强党代会的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代会制度的规范化水平;必须以党代会为核心发展党内民主,不断提高党内民主生活水平。

关键词:党代会;制度建设;历史经验5··代表大会常任制。

对此,主持新党章起草工作的胡乔木,在就新党章产生的经过和重要意义答记者问时说:“在新党章的多次讨论和修改过程中,曾经考虑过代表要实行常任制的意见,1980年2月发出的修改草案中就曾经作过这样的规定。

但是经过多方面的考虑,最后还是没有作这样的规定。

”[1]P330胡乔木还具体解释了十二大没有恢复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原因:一是八大规定行不通;二是党代会的任务主要是确定党在一个阶段内的路线、方针和基本政策,产生比较稳定的领导机构,因而不需要也不可能每年都开会;三是如果实行代表常任制,对党代表的任务和职权及其与各级党委的关系难以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胡乔木的回答,反映了当时党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慎重考虑。

由于胡乔木的解释在当时是权威观点,使十二大前夕要求恢复党代会常任制的呼声一度归于沉寂。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党的建设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2]P54的方针后,中央有关部门开始在部分市、县进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

1988年到1989年,中组部先后选择了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绍兴市、永嘉县、瑞安市,黑龙江省林甸县、肇东市,山西省大同市矿区、洪洞县、晋中市榆次区和顺县,河北省辛集市,湖南省衡山县等12个市、县组织进行了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

但是,到十六大召开以前,除浙江的绍兴市、瑞安市、台州市椒江区和山西的晋中市榆次区和顺县等五个市县区还在试点外,其它几个市县己经停止试点工作。

这主要是因为在这期间中央态度一直不很明朗,实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相关部门也一直没有获得明确指示,长期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搞了14年,总体上来说进展不大。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以改革体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

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3]P52的要求,这为探索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空间。

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新一轮改革又蓬勃兴起。

四川雅安市、眉山市、自贡市等近20个市县区进行了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工作。

除了四川以外,山东乳山市、山西石楼县、广西象州县、广东惠州市、湖北宜都市、江苏射阳县等也加入了试点的行列。

现在有一半以上的省、市、自治区都在积极开展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的工作。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代会制度建设的历史启示要将全国党代会制度建设好,绝非易事,它每发展一步,都需要全党付出极大的努力,同时也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

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和政治智慧,是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国党代会制度的重要条件。

(一)必须严格遵守党章规定,牢固确立全国党代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观念全国党代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全国党代会的最高领导地位决定了它具有最高领导权。

根据现行党章规定,全国党代会拥有六个方面的职权: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的章程;选举中央委员会;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归结起来,就是拥有最高选举权、决策权、立法权和监督权。

党章对全国党代会地位和职权的规定表明,凡是党的重大问题,如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制定、党章的制定和修改、新的中央领导机构的选举等等,都应当由全国党代会来讨论决定。

召开全国党代会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要充分发挥它的最高领导作用,切实解决党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确立全国党代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观点,就是要求全党坚决尊重和维护全国党代会的地位,认真行使全国党代会的职权,充分发挥全国党代会的作用。

历史已经证明,凡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党代会,都充分发挥了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作用,都切实解决了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从而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次全国党代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了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纲领;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确地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党的十五大在党的十四大基础上,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树立了旗帜,指明了方向,为中国的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前景;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全党必须牢固确立党代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观念,严格遵守党章的规定,切实维护党代会在党内的最高地位,充分发挥党代会议党之大事、定国之大策的重要作用。

(二)必须加强党代会的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代会制度的规范化水平邓小平曾对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做出十分精辟的论述。

他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4]P146他还强调:“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