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选修2课时作业4:1.2 斯密的政策主张练习题
高中政治专题一第2课时斯密的政策主张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政治专题一第2课时斯密的政策主张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2在史密斯政策命题2班[学习目标]理解史密斯关于“看不见的手”和自由放任的作用的基本观点,理解史密斯的自由贸易和绝对成本理论,从历史上分析史密斯政策命题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局限性,增强对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解,提高对中国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1。
自由放任和“看不见的手”。
1.增加国民财富的两种方法(1)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主要方式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2)筹集资金_ _ _ _ _ _ _ _ _是增加国民财富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政府应该取消所有的经济活动,充分发挥经济活动的作用,允许每个人自由参与市场活动。
2.史密斯的分工理论(1)史密斯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功能越充分,越有利于_ _ _ _ _ _ _的发展和_ _ _ _ _ _ _的增长因此,他认为所有限制_ _ _ _ _ _和_ _ _ _ _ _的措施都应该废除,并允许自由。
(2)评价:他认识到_ _ _ _ _ _ _ _ _对分工的制约,但颠倒了_ _ _ _ _ _ _ _ _和_ _ _ _ _ _ _ _ _的关系。
3.史密斯的“看不见的手”理论(1)史密斯认识到市场的积极作用:市场在经济活动中以及时和敏感的方式传递_ _ _ _ _ _ _ _ _引导_ _ _ _ _ _ _ _ _ _(2)何并没有意识到市场有_ _ _ _ _ _、_ _ _ _,而市场调节也会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3)“看不见的手”是_ _ _ _ _ _,其机制是_ _ _ _ _ _ _(4)史密斯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市场自由运作。
国家的职能限于三个方面: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高中政治选修2课时作业11:1.2 斯密的政策主张练习题

斯密的政策主张1.下面关于重商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反映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B.重商主义者为增加国家财富、实现资本积累主张“民穷国富”C.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主张采取鼓励进口、禁止或限制出口的政策D.重商主义者的观点和主张对加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曾起过积极作用2.斯密认为通过上述途径增加国民财富的最好、最有效方法是()A.提高劳动生产率B.自由放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C.政府干预经济D.开展对外贸易3.斯密提出用“看不见的手”去自动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与分配,反对用人为的制度加以控制。
这一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是()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B.封建政治势力和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启蒙思想和文艺复兴在欧洲的流行D.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达4.斯密的分工和交换思想有()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③分工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④分工的发展受市场大小的限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斯密认为,市场规模制约着分工,因此他主张()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扩大市场规模B.分工能提高劳动效率C.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D.分工决定交换6.同学们在选修课的课堂上讨论“斯密的经济学说”,以下四项经济主张中,与斯密的经济理念最为接近的是()A.实行自由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坚持政府作用最小化B.强调政府对经济的主导作用,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C.政府依据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维护必要的市场秩序D.确保经济资源分配公正公平,维护市场价格的稳定7.斯密认为,经济学有两个目的。
这两个目的是()①为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者物质条件②使国家实行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③为克服市场弱点而强调国家宏观调控④为国家或者社会带来足够的收入以创造公共产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8.斯密关于分工和交换思想的错误之处在于()①分工能促进市场的扩大②分工决定交换能力和市场规模③交换能力和市场规模决定分工④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新奥地利学派代表性人物冯.米塞斯指出.“没有经济计算的经济体制必定资配置失误,效率低下。
高中政治 专题1.2 斯密的政策主张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专题1.2 斯密的政策主张课后知能检测新人教版选修2一、选择题1.“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斯密的这段话( )A.强调的是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B.说明斯密重视分工对于发展生产力的作用C.强调了分工对于增进国民财富的作用D.反映了他所处的工场手工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要求【解析】这段话主要强调了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2.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 )A.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密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自由放任的市场模式【解析】注意题干“首先取决于”的要求。
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市场作用有利于分工的发展。
【答案】 B3.斯密提出的绝对成本学说揭示了(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B.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C.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D.分工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解析】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指出,生产相同的产品各国有各国的优势。
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
因此,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4.斯密提出绝对成本学说,根据该学说,贸易参与国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从中获得好处的条件是( )①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②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③各国的绝对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④英国资产阶级对外侵略和扩张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对于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要掌握其内容和评价,根据前面所述,不难选出A项。
③④不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 A二、非选择题5.斯密认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
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
高中政治选修2课时作业7:1.2 斯密的政策主张练习题

斯密的政策主张1.亚当·斯密与重商主义者的观点不同,他认为①应该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①国家要加强对经济的干预①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①市场规模对社会分工有制约作用A.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亚当·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如果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切截,一个人磨针,一个人装圆头……十个工人每天生产出4.8万枚扣针,平均每人每天生产4800枚。
如果让工人各自独立完成全套工序,那么,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也造不出20枚扣针,甚至连1枚也造不出来。
据此回答第2~3题。
2.导致该扣针厂人均一天生产多达4800枚扣针的原因在于A.劳动时间延长B. 分工C.资源利用效率提高D.工作强度加大3.分工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①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②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③分工能减少一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工序④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亚当·斯密提出用“看不见的手”去自动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与分配,反对用人为的制度加以控制。
据此回答4-5题4.亚当·斯密这一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是A.自由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B.封建政治势力和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启蒙思想在欧洲的流行D.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5.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A.国家的宏观调控 B.社会规律C.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 D.无法被人看见的手亚当•斯密在论述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时,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
据此回答6~8题。
6.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A.因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异B.交换对分工的制约C.手工业工场正在向大工业过渡D.“看不见的手”的作用7.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成本学说揭示了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B.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C.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D.分工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8.下列对绝对成本学说的缺陷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②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③即使在所有产业的产品成本上均处于劣势的国家,仍可“劣中选优”④一国拥有“绝对成本优势”是非常特殊的情况,在现实中这种情况非常少见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9. 根据亚当·斯密提出绝对成本学说,贸易参与国通过对外贸易可获得好处的条件是A.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B.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C.各国的绝对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D.英国资产阶级对外侵略和扩张10.亚当·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应该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高中政治选修2课时作业18:1.2 斯密的政策主张练习题

斯密的政策主张一、选择题1.城镇化是新一届政府力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为在人口密集的城镇,会产生社会分工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节省交易成本等,这些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符合亚当·斯密关于分工的理论。
斯密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因为()①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②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③分工有利于摆脱对资本束缚,促进市场规模扩大④分工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实现按劳分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斯密认为增加国民财富必须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而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最好的办法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加快科技的进步C.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3.斯密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人们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社会利益是如何得到的呢?斯密认为()A.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B.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C.要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D.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4.下列对绝对成本学说的缺陷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②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③即使在所有产业的产品成本上均处于劣势的国家,仍可“劣中选优”④一国拥有“绝对成本优势”是非常特殊的情况,在现实中这种情况非常少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5.假如甲国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乙国在生产布匹方面有绝对优势,现在两国参与国际分工,甲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小麦,乙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布匹,在两国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同的情况下,两国发生对外贸易。
根据斯密的观点可能带来的结果是()A.两国均可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B.甲国获利,乙国亏本C.乙国获利,甲国亏本D.两国都不能获得利益二、非选择题6.(高考北京卷)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对外开放阶段的重大举措。
高中政治选修2课时作业6:1.2 斯密的政策主张练习题

斯密的政策主张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亚当·斯密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A. 社会分工B.科技创新C. 增加劳动者数量D. 延长劳动时间2.第一个提出“看不见的手”的是A.卡尔·马克思B.亚当·斯密C.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大卫·李嘉图3.在亚当·斯密看来,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的最好办法是A.强化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B.发挥市场的作用C.加强国家对企业活动的监管与引导D.采取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4.提出“绝对成本学说”的经济学大师是A.英国的大卫·李嘉图B.法国的魁奈C.英国的亚当·斯密D.法国的威廉·配第5.亚当·斯密认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是A.追求个人利益B.追求社会利益C.追求公共利益D.追求国家利益6.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实行自由竞争。
这一主张形成的思想基础是A.集体主义思想B.人为秩序思想C.自然秩序思想D.利己主义思想7. 甲国在生产小麦方面有绝对优势,乙国在生产布方面有绝对优势,假如现在两国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同,两国进行对外贸易,可能带来的结果是A.甲国获利B.乙国获利C.两国都不能获利D.两国都可获利8.亚当·斯密主张国家的职能只限于以下三个方面①保卫本国不受侵犯②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③革除政治弊端④维护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A.①②③B. 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9. 亚当·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生并实现最大的价值。
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
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和所得。
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
在这样的场合,像在其他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高中政治专题一第二框斯密的政策主张练习新人教版选修2

斯密的政策主张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和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能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亚当·斯密的这段话( )A.强调的是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利用B.说明斯密重视分工对于发展生产力的作用C.强调了分工对于增进国民财富的作用D.反映了他所处的工厂手工业时期生产发展的要求解析:这段话主要强调了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不能选。
答案:B2.斯密以为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的最好、最有效的方式是( )A.提高劳动生产率B.自由放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C.政府干与经济D.开展对外贸易解析:斯密以为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与,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一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是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的最好方式,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3.针对市场调节的缺点与不足,需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看得见的手”是指( )A.市场B.价钱C.竞争D.政府的干与解析:A项属看不见的手,B、C两项属市场调节机制中的市场要素,D项是“看得见的手”。
答案:D4.亚当·斯密按国家职能把支出费用分为哪几类( )①捍卫本国不受侵犯②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③保护市场秩序,增进贸易④建设和保护公共工程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5.斯密以为,市场规模制约着分工,因此他以为( )A.国家应增强对经济的干与,扩大市场规模B.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C.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互换的办法,自由放任D.分工决定互换解析:A、B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不属斯密的观点,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6.斯密以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 )A.改良技术B.提高劳动强度C.互换D.分工解析:此题考查斯密关于增加国民财富途径的观点。
斯密以为国民财富的增加,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
高中政治选修2课时作业2:1.2 斯密的政策主张练习题

1.斯密认为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A.提高劳动生产率B.自由放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C.政府干预经济D.开展对外贸易答案 B解析斯密认为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是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的最好方法,B符合题意。
A、D两项不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
2.斯密认为经济学要研究如何增加国民财富。
他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包括()①提高劳动生产率②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④交换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答案 A解析这句话主要考查了斯密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③是重商主义观点,④不符合题意。
①②符合题意。
3.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是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
斯密强调“利己”即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同时又明确指出“利己”只有在“利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下列属于斯密的观点的是()①“利己”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原动力,利己是人的本性②主张由竞争产生的“市场力量”来优化配置经济资源③强调经济活动的“利己”最终会使社会经济充满活力④主张国家干预经济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 A解析斯密强调经济活动的“利己”,就是激发每个社会成员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竞争,使社会经济充满活力,主张由竞争产生的“市场力量”来优化配置经济资源和获取最佳经济结果。
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
斯密主张自由放任,因此④不符合题意。
4.在分工和交换的关系问题上,斯密认为()A.分工决定交换B.交换决定分工C.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D.分工产生交换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斯密的分工理论,斯密认为交换决定分工,颠倒了分工与交换的关系。
5.斯密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人们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社会利益是如何得到的呢?斯密认为()A.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B.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C.要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D.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答案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斯密认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经济。
高中政治选修2课时作业9:1.2 斯密的政策主张练习题

训练2 斯密的政策主张一、选择题1.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A.社会分工的发展B.市场交换发展的程度C.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2.斯密认为,市场规模制约着分工,因此他主张()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扩大市场规模B.分工能提高劳动效率C.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D.分工决定交换3.斯密把国家职能分为()①保卫本国不受侵犯②保护社会成员财产和人身安全③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贸易④建设和维护公共事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成本学说揭示了()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B.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C.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D.分工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5.“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斯密的这段话()A.强调的是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B.说明斯密重视分工对于发展生产力的作用C.强调了分工对于增进国民财富的作用D.反映了他所处的工场手工业时代生产发展的要求6.斯密关于分工和交换思想的错误之处在于()①分工能促进市场的扩大②分工决定交换能力和市场规模③交换能力和市场规模决定分工④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对此评价正确的是()①斯密意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难能可贵②斯密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③斯密认为分工决定交换,是正确的④斯密认为交换决定分工,是错误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18~19世纪,英国经历了从贸易保护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 A.抢劫、掠夺等海盗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B.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C.政治力量消长态势处于不平衡状态D.大英帝国国内要求实行关税互惠政策9.下列关于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评价正确的是()①主张一国应专门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更大优势或更小劣势的商品②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③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④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斯密提出绝对成本学说,根据该学说,贸易参与国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从中获得好处的条件是()A.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B.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C.各国的绝对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D.英国资产阶级对外侵略和扩张11.美国和中国生产小麦和布匹所需的不同劳动日数,如下表所示:假如美国和中国协作分工,美国专门生产小麦,中国专门生产布匹,进行交换,在所得小麦数量不变(50吨)的情况下,两国各多得________匹布()A.20 B.40C.60 D.8012.下图漫画体现了斯密的哪些观点和主张()①极力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②绝对成本学说③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④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非选择题13.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选修2课时训练二 斯密的政策主

课时训练(二) 斯密的政策主张一、选择题1.《守夜人》这幅漫画主要体现了斯密的哪些观点( )①极力主张限制国家的作用②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③自由贸易④国家必须干预经济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2.针对市场调节的缺陷和不足,需要发挥“看得见的手”作用。
“看得见的手”是指( )A.市场B.价格C.竞争D.政府的干预3.“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斯密的这段话( )A.强调的是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B.说明斯密重视分工对于发展生产力的作用C.强调了分工对于增进国民财富的作用D.反映了他所处的工场手工业时代生产发展的要求4.斯密的分工和交换思想有( )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③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④分工的发展受市场大小的限制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5.18~19世纪,英国经历了从贸易保护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 ) A.抢劫、掠夺等海盗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B.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C.政治力量消长态势处于不平衡状态D.大英帝国国内要求实行关税互惠政策6.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①斯密意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难能可贵②斯密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③斯密认为分工决定交换,是正确的④斯密认为交换决定分工,是错误的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7.根据斯密在市场作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想一想这给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什么启示?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将资本投在哪一部门能带来最大收益的问题上,斯密认为,每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家好得多。
政治选修ⅱ人教新课标1.2斯密的政策主张同步练习(带解析).

1.2斯密的政策主张1.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如果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切截,一个人磨针,一个人装圆头……十个工人每天能够生产出4.8万枚扣针,平均每人每天生产4 800枚。
如果让工人各自独立完成全套工序,那么,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也造不出20枚扣针,甚至连1枚也造不出来。
分工之所以能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因为( )①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②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③分工能减少一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工序④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以扣针生产为背景,考查斯密的分工理论。
他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其一,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其二,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其三,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①②④符合题意,选C。
③观点错误,分工并不能减少一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工序。
2.针对市场调节的缺陷和不足,需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看得见的手”是指( )A.市场B.价格C.竞争D.政府的干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看不见的手”是市场,市场机制的发挥靠价格、竞争、供求。
“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选D。
A、B、C 为“看不见的手”,不符合题意。
3.亚当·斯密按国家职能把支出费用分为( )①保卫本国不受侵犯②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③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贸易④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亚当·斯密限制政府的作用,按国家职能把支出费用只限于保卫本国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等三个方面。
①②④符合题意,选C。
③属于自由贸易的思想,不选。
【配套K12】高中政治 专题一 训练2 斯密的政策主张 新人教版选修2

训练2 斯密的政策主张一、选择题1.斯密认为经济学要研究如何增加国民财富。
他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包括(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②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④交换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2.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是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
斯密强调“利己”即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同时又明确指出“利己”只有在“利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下列属于斯密的观点的是( )①“利己”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原动力,利己是人的本性②主张由竞争产生的“市场力量”来优化配置经济资源③强调经济活动的“利己”最终会使社会经济充满活力④主张国家干预经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3.在分工和交换的关系问题上,斯密认为 ( ) A.分工决定交换B.交换决定分工C.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D.分工产生交换4.斯密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人们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社会利益是如何得到的呢?斯密认为 ( ) A.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B.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C.要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D.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5.斯密主张自由放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观点的历史意义是 ( )①有利于取消政府干预,实现无政府化②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③有利于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实现个人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消除风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 D.①④6.斯密把国家职能分为 ( )①保卫本国不受侵犯②保护社会成员财产和人身安全③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贸易④建设和维护公共事务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7.下图漫画体现了斯密的哪些观点和主张 ( )①极力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②绝对成本学说③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④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8.假如甲国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乙国在生产布方面有绝对优势,现在两国参与国际分工,甲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小麦,乙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布,在两国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同的情况下,两国发生对外贸易。
高二人教版政治选修二活页作业:1.2 斯密的政策主张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第二框斯密的政策主张【考查清单】A级基础达标1.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如果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切截,一个人磨针,一个人装圆头……十个工人每天能够生产出4.8万枚扣针,平均每人每天生产4 800枚。
如果让工人各自独立完成全套工序,那么,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也造不出20枚扣针,甚至连1枚也造不出来。
课时作业12:1.2 斯密的政策主张

斯密的政策主张1.斯密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是()①分工②交换③自由放任④提高资本利用率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2.斯密主张自由放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观点的历史意义是()①有利于取消政府干预,实现无政府化②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③有利于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实现个人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消除风险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①④3.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A.无法被人看见的手B.社会规律C.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D.上帝之手4.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如果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切截,一个人磨针,一个人装圆头……十个工人每天生产出4.8万枚扣针,平均每人每天生产4800枚。
如果让工人各自独立完成全套工序,那么,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也造不出20枚扣针,甚至连1枚也造不出来。
(1)斯密所举的这一事例说明分工()A.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B.能减少劳动工序C.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能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工之所以能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因为()①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②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③分工能减少一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工序④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在分工和交换的关系问题上,斯密认为()A.分工决定交换B.交换决定分工C.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D.分工产生交换6.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自由放任思想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表现,就是主张对外贸易的自由化,反对对外贸易垄断和政府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
斯密这一主张的理论来源在于他批判重商主义时提出的对外贸易优势原理。
为了论证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斯密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
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斯密是如何运用绝对成本学说解释对外贸易必要性的?7.斯密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A.分工B.采用新技术C.提高劳动强度D.延长劳动时间8.斯密认为,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的最好的办法是()A.政府干预经济B.发挥市场的作用C.资本投向由政治家来决策D.采取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9.斯密的自由放任理论,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二12第二框《斯密的政策主张》练习题

第二框斯密的政策主张HUOY^GUIFANXUNLIAN ..............................................................................................................................................................................................................................》活页规范训练H•◎叫捉加皿【考查淸单】1•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如果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切截,一个人磨针,一个人装圆头……十个工人每天能够生产出4、8万枚扣针,平均每人每天生产4 800枚.如果让工人各自独立完成全套工序,那么,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也造不出20枚扣针,甚至连1枚也造不岀来。
分工之所以能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因为().①分工能提髙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②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③分工能减少一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工序④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Ao ©©③ B.②③④ Co ®®@ Do①③④解析社会分工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工作的专业化,在一个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人专门从事其中的某一道工序,所以③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C2。
针对市场调节的缺陷和不足,需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看得见的手"是指().A. 市场B。
价格C。
竞争Do政府的干预解析A是“看不见的手”,B、C与此密切相连:D为“看得见的手”。
答案D3. 亚当•斯密按国家职能把支岀费用分为().①保卫本国不受侵犯②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③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贸易④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Ao ©©③ B。
高三(选修2)-政治-课后习题-1.2 斯密的政策主张(配人教新课标)

1.2 斯密的政策主张【探究活动参考答案】1.材料一: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如果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切截,一个人磨针,一个人装圆头…十个工人每天能够生产出4.8万枚扣针,平均每人每天生产4800枚。
如果让工人各自独立完成全套工序,那么,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人,一天也造不出20枚扣针,甚至连1枚也造不出来。
材料二: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
因此,分工程度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大小的限制。
他指出,如果市场过小,就不能鼓励人们专门从事一种工作。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产品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的剩余产品。
(1)是什么原因导致该扣针厂人均一天生产多达4800枚扣针?这说明了什么?(P7)答案:由于工人直接的分工导致该扣针厂人均一天声场多达4800枚扣针。
这说明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为什么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答案:①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②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时间损失③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3)材料二体现了斯密的什么观点?答案: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
解析:材料一表明分工可以提高效率,材料二讲述的是斯密对决定分工的因素的认识。
斯密认为,分工是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分工的发展是由市场规模决定的。
因此,斯密主张取消政府采取的一切限制市场交换的措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
2.在将资本投入哪一部门能带来最大收益的问题上,斯密认为,每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家好得多。
他指出,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攫取一种权利。
把这种权利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自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是再危险不过的了。
(1)上述材料反映了斯密的什么观点?(P7)答案: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最好的办法是取消国家(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2全册课时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2全册课时练习1.1、斯密的理论贡献一、选择题1.18世纪中后期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利的因素是()①“圈地运动”的加速②实行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③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④科技进步的加快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B。
重商主义主张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反映了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积累资本的强烈愿望,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它逐渐束缚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②可以排除。
B项是正确的。
2.在财富形态问题上,斯密的主张与重商主义的不同之处是()A.前者认为财富只能来源于生产领域,后者则认为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财富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B.前者认为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后者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C.前者主张“富国裕民”,后者认为“民穷国富”D.前者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模式,后者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解析:选B。
审题时抓住两者之间关于“财富形态问题上”的不同之处,A、B、C三项都是两者的区别,但A、C两项不符合题干“财富形态问题上”的要求,可以排除,D不符合题意。
3.斯密从“人类利己心”出发,以经济自由为中心思想,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
斯密认为国民财富()①以金银或货币的形态表现出来②只能来自流通领域③只能来自生产领域④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C。
①②属于重商主义对国民财富的认识,不符合设问要求;③④属于斯密关于国民财富的观点,符合题意要求。
4.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
他认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①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其交换价值也很大②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③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其使用价值也很大④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选C。
斯密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高中政治选修2课时作业14:1.2 斯密的政策主张练习题

斯密的政策主张『学业达标』1.斯密提出用“看不见的手”去自动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与分配,反对用人为的制度加以控制。
这一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是()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B.封建政治势力和重商主义所推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启蒙思想在欧洲的流行D.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达2.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A.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密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自由放任的市场模式3.斯密提出的绝对成本学说揭示了()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B.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C.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D.分工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4.斯密提出绝对成本学说,根据该学说,贸易参与国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从中获得好处的条件是()①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②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③各国的绝对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④英国资产阶级对外侵略和扩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能力提升』5.斯密认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
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
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
但是,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
在将资本投在哪一部门能带来最大收益的问题上,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攫取一种权利。
(1)上述材料反映了斯密的哪些主张?(2)我们应如何评价斯密的主张?6.斯密在《国富论》中说:“英法之间实行自由贸易,对法国的确有利,但不能由此断言自由贸易必将对英国不利,如果法国的葡萄酒和麻布分别比葡萄牙的葡萄酒、德意志的麻布更物美价廉,那么我国理所当然要从法国进口这两种商品。
……如果把在英国国内价值10万英镑的烟草输送到法国后,可以换回在英国国内价值11万英镑的法国葡萄酒,那么贸易的结果,是使英国的资本增加1万英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密的政策主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亚当·斯密的这段话()
A.强调的是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B.说明斯密重视分工对于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C.强调了分工对于增进国民财富的作用
D.反映了他所处的工场手工业时代生产发展的要求
2.斯密认为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自由放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C.政府干预经济
D.开展对外贸易
3.针对市场调节的缺陷与不足,需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看得见的手”是指() A.市场B.价格
C.竞争D.政府的干预
4.亚当·斯密按国家职能把支出费用分为哪几类()
①保卫本国不受侵犯②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③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贸易④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5.斯密认为,市场规模制约着分工,因此他认为()
A.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扩大市场规模
B.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C.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D.分工决定交换
6.斯密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
A.改进技术B.提高劳动强度
C.交换D.分工
二、非选择题
7.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评析斯密关于分工的观点,并据此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8.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当年中国对外贸易在全球排名第六位,占全球份额不到4%,经过“十一五”期间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阶段,目前中国进出口在全球排名第二位,出口第一位,对外贸易在全球份额接近10%。
(1)请运用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分析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原因。
(2)如何评价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解析』这段话主要强调了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不能选。
『答案』B
2.『解析』斯密认为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是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的最好方法,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解析』A项属看不见的手,B、C两项属市场调节机制中的市场要素,D项是“看得见的手”。
『答案』D
4.『答案』C
5.『解析』A、B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不属斯密的观点,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6.『解析』此题考查斯密关于增加国民财富途径的观点。
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7.『解析』解答本题要快速找到“斯密关于分工的观点”“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这些题眼信息,答题范围是经济学常识,答题时首先要描述斯密分工的观点,并对此作出评析,进而分析对外直接投资是参与国际分工的体现,有利于扩大企业市场规模,促进专业化生产,从而提高生产率。
『答案』斯密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市场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
斯密正确认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但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促进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8.『解析』解答第(1)问时,我们一定要明白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的主要观点,它强调的是在对外贸易中各国都有自身的优势,在对外贸易中要发挥自身的优势。
第(2)问评价该学说,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一方面要看到该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
程度上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要指出其不足,该观点为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提供了理论支撑。
『答案』(1)斯密认为,在对外贸易中,不同国家生产相同的产品,其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
如果各国将本国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本国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
我国的对外贸易一般来说是用我国具有优势的产品换取我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以此来满足国内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2)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社会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
从根本上看,这一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