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氢气msds

合集下载

氢气MSDS

氢气MSDS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化学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俗名
氢气
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gen
英文名称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应急咨询电话
传真
技术说明书编号
66
CAS号
133-74-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号
氢气
≥98.0
133-74-0
危险性类别
第2.1类易燃气体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包装类别
Ⅱ类包装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填表时间
修改说明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化学品俗名氢气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英文名称企业名称企业地址应急咨询电话传真技术说明书编号66cas号133740第二部分化学品名称有害物成分含量cas号氢气98013374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氢气共5页MSDS编号:2014003 版本日期:2014年4月10日—————————————————————————————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称:氢气英文名称:Hydrogen化学式:H2企业名称:地址:邮编: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0技术说明书编码:2014003生效日期: 2014年4月10日第二部分危险性描述紧急情况概述:极易燃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1,加压气体-压缩气体。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极易燃气体;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容器与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使用防爆电气、通风、照明等设备。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事故响应:皮肤接触:无意义。

眼睛接触:无意义。

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感不适,就医。

食入:无意义。

灭火方式: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灭火。

使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安全储存:防日晒,储存于通风良好的地方。

废弃处理:——物理化学危险:极易燃,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无资料。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纯品有害物成分:氢浓度:≥ 98%CAS No. 1333-74-0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无意义眼睛接触:无意义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无意义。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氢气(MSDS)

氢气(MSDS)

氢气(MSDS)
氢气(MSDS)
产品标识
- 产品名称:氢气
- 化学名称:氢
- CAS号:1333-74-0
成分信息
- 氢气(H2)的化学式为H2。

- 氢气的主要成分是氢分子(H2),纯度为99.999%。

危险性概述
- 氢气是易燃气体,可以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高浓度的氢气可以导致窒息。

- 氢气是无色、无味且不可闻的气体,不易察觉其存在。

急救措施
- 发现中毒症状或低氧状况时,应立即将受害者移到空气新鲜处。

- 如遇意识不清或呼吸困难,立即给予人工呼吸或吸入氧气。

- 如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防护措施
- 在使用或储存氢气时,应确保通风良好。

- 在处理氢气时,穿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 采取防爆措施,避免氢气与可燃物接触。

应急处置
- 如发生氢气泄漏,应迅速远离泄漏源,并通知相关人员。

- 关掉泄漏源,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 如果泄漏无法控制,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

以上为简要概述,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相关的氢气安全数据表(MSDS)。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嘿,伙计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聊聊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这可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哦!别看它只是一本小小的手册,但它可是关乎我们生命安全的大事呢!不多说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神奇的小册子吧!
我们来认识一下氢气。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它的化学式是H2。

你知道吗?氢气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气体之一,它存在于水分子中,也是火箭燃料的一种。

不过,氢气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气体,如果使用不当,它可是会夺走我们的生命的哦!
我们该如何正确地使用氢气呢?这就需要我们看看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了。

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氢气的性质、用途、储存、运输和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我们了解如何安全地使用氢气。

我们在使用氢气时,还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安全规定,比如说不可以在没有通风设备的环境下使用氢气,不可以在火源附近使用氢气等等。

除了了解氢气的性质和安全规定外,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处理氢气泄漏的情况。

万一发生了泄漏,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要迅速撤离现场,并尽量避免接触泄漏的氢气。

我们可以使用专业的工具来检测泄漏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我们还要及时报警,以便专业人员来处理这个问题。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本书。

通过学习这本书,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氢气的性质和安全规定,从而确保我们在使用氢气时能够做到安全第一。

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本书哦!记住了,安全第一!。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制作:审核:批准: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氢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中文名称2:氢气技术说明书编码:K201分子式:H2 分子量:2.01供应商:供应商应急电话:国家应急电话: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氢含量:高纯氢〉= 99.999%;纯氢〉=99.99% CAS号:133-74-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1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度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无害爆炸危险:1.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和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2.氢气比空气轻得多,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3.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N/A 眼睛接触:N/A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N/A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氢气极易燃烧,燃烧时,其火焰无颜色,肉眼无法看见。

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氢气瓶或氢气储罐内存在压力,当温度升高时,气瓶或储罐内的压力也随着升高,它们在火灾中存在爆裂的可能性。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磷酸铵干粉氢气储罐/氢气瓶出现火灾时的消防措施: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切断气源。

疏散人员远离火灾区,并往上风处撤离。

对着火区进行隔离,防止人员入内。

可能的话,将那些处在火灾区附近、未受火直接影响的氢气瓶转移到安全地段。

如氢气无法切断的话,可让气体燃烧,直到气瓶、储罐内的氢气烧完为止。

注意:这种处理方法是假设火势可以控制的前提下采用的,而且,氢气燃烧过程中,应持续用水对气瓶、储罐进行冷却,直到氢气完全烧尽为止,避免气瓶、储罐因过热而发生爆炸事故。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氢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中文名称:氢气技术说明书编码: K201分子式: H2 分子量: 2.01供应商:供应商应急电话:国家应急电话: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1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度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无害爆炸危险:1.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和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2.氢气比空气轻得多,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3.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N/A眼睛接触:N/A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N/A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氢气极易燃烧,燃烧时,其火焰无颜色,肉眼无法看见。

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氢气瓶或氢气储罐内存在压力,当温度升高时,气瓶或储罐内的压力也随着升高,它们在火灾中存在爆裂的可能性。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磷酸铵干粉氢气储罐/氢气瓶出现火灾时的消防措施: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切断气源。

疏散人员远离火灾区,并往上风处撤离。

对着火区进行隔离,防止人员入内。

可能的话,将那些处在火灾区附近、未受火直接影响的氢气瓶转移到安全地段。

如氢气无法切断的话,可让气体燃烧,直到气瓶、储罐内的氢气烧完为止。

注意:这种处理方法是假设火势可以控制的前提下采用的,而且,氢气燃烧过程中,应持续用水对气瓶、储罐进行冷却,直到氢气完全烧尽为止,避免气瓶、储罐因过热而发生爆炸事故。

如有可能,站在安全位置上进行灭火。

并用水对着火的气瓶/储罐、以及着火区附近的所有压力容器进行冷却,直到它们完全冷却为止。

氢气MSDS

氢气MSDS

氢气MSDS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氢化学品俗名氢气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英文名称企业名称企业地址应急咨询电话传真技术说明书编号66CAS号133-74-0第二部分化学品名称有害物成分含量CAS号氢气≥98.0 133-74-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无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眼睛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无。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氢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氢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中文名称:氢气中文别名:无资料英文名称:hydrogen英文别名:无资料CAS号:133-74-0技术说明书编码:MSDS#66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1类 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氢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码:MSDS#66编制日期:_____________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爆炸上限%(V/V):74.1爆炸下限%(V/V): 4.1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和甲醇等,石油精制,有机物氢化及作火箭燃料。

其它理化性质:无资料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分解产物:无资料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LD50:无资料包装标志:4包装类别:O52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H2-MSDS

H2-MSDS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氢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中文名称:氢气技术说明书编码:K201分子式:H2 分子量: 2.0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1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度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无害爆炸危险:1.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和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2.氢气比空气轻得多,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3.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N/A眼睛接触:N/A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N/A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氢气极易燃烧,燃烧时,其火焰无颜色,肉眼无法看见。

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氢气瓶或氢气储罐内存在压力,当温度升高时,气瓶或储罐内的压力也随着升高,它们在火灾中存在爆裂的可能性。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磷酸铵干粉氢气储罐/氢气瓶出现火灾时的消防措施: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切断气源。

疏散人员远离火灾区,并往上风处撤离。

对着火区进行隔离,防止人员入内。

可能的话,将那些处在火灾区附近、未受火直接影响的氢气瓶转移到安全地段。

如氢气无法切断的话,可让气体燃烧,直到气瓶、储罐内的氢气烧完为止。

注意:这种处理方法是假设火势可以控制的前提下采用的,而且,氢气燃烧过程中,应持续用水对气瓶、储罐进行冷却,直到氢气完全烧尽为止,避免气瓶、储罐因过热而发生爆炸事故。

如有可能,站在安全位置上进行灭火。

并用水对着火的气瓶/储罐、以及着火区附近的所有压力容器进行冷却,直到它们完全冷却为止。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19]参考书: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一卷/张海峰主编.—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 ISBN 978-7-122-00165-8
修改说明:
第一版
其他信息:
MDL号:MFCD00070838PubChem号:24857780BRN号暂无
填表部门:
审核部门: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1类易燃气体。其它法规: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4962-85);工业氢气(GB3634-83)。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2.氢键供体数量:03.氢键受体数量:0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7.重原子数量:08.表面电荷:09.复杂度:010.同位素原子数量:0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氢气化学品英文名:HydrogenCAS号:1333-74-0分子式:H2分子量:2.0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极端易燃气体。

GHS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类别压缩气体易燃气体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0极端易燃气体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事故响应:——P377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P381除去一切点火源,如果这么做没有危险。

•安全储存:——P403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废弃处置:——无物理和化学危险:极端易燃气体。

健康危害:无资料环境危害:无资料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新鲜空气,休息。

皮肤接触: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不要脱去衣服。

立即给予医疗护理。

眼睛接触: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

立即给予医疗护理。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

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

咨询医生。

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第5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易燃。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发生爆炸。

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色,不易被发现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迅速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应喷水冷却燃烧容器和临近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防止容器受热爆炸灭火剂:如果引燃了周围物质,应根据着火物质性质选用适当的灭火剂灭火第6部分泄露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氢气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的能源,因此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安全氢气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在高压氢气使用、储存和输送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

MSDS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是对化学品进行全面安全评估和安全预警的重要法规,对于氢气的安全使用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氢气的安全性氢气是一种具有极高的燃烧性和易爆性的气体,因此对于其安全使用和操作要求极其严格。

首先,操作人员必须熟知其特定的使用条件和安全规程,并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开展必要的训练,确保其操作能力和认知能力。

此外,在操作的过程中也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穿戴特定的防护设备,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氢气MSDSMSDS是对氢气进行全面安全评估和安全预警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主要内容涵盖了氢气的性质、物理与化学特性、使用限制、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反应等方面。

MSDS的编写和更新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关法规要求。

同时,MSDS的更新需要根据氢气的使用情况和相关技术发展进行适度调整。

三、氢气的物理与化学特性- 氢气的密度很小,在常温下比空气轻,这意味着氢气很容易弥散并集中。

- 氢气具有极高的燃烧性,可以在空气中快速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 氢气与氧气可以进行燃烧反应,生成大量的水蒸气和热量。

四、氢气的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认证,掌握氢气的使用规程和安全规范。

- 在氢气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穿戴特定的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服等,确保人身安全。

- 氢气的储存、运输和使用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规定和操作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性。

- 氢气的使用应遵守本地地方政府的法规和规定,并且必须在具备必要的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行。

五、应急反应措施对于氢气泄露、火灾等应急情况,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具体的措施包括:- 采取紧急措施,将泄漏物质切断、调节和排放。

氢气MSDS

氢气MSDS
皮肤接触
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眼睛接触
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无。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无资料
无意义
熔点
相对密度(水=1)
(-252℃)
沸点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分子式
H2
分子量
2
饱和蒸汽压(KPa)
℃)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240
临界压力(MPa)
闪点(℃)

氢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氢气msds

氢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氢气msds
0.07
饱和蒸气压(kPa):
13.33(-257.9℃)
燃烧热(kJ/mol):
241.0
临界温度(℃):
-240
临界压力(MPa):
1.3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400
爆炸上限%(V/V):
74.1
爆炸下限%(V/V):
4.1
溶解性:
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回目录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回目录
主要成分:
含量:工业级≥98.0%;高纯≥99.99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pH:
熔点(℃):
-259.2
沸点(℃):
-252.8
相对密度(水=1):
0.07(-25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回目录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1类易燃气体。其它法规: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4962-85);工业氢气(GB3634-83)。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最规范和详尽版本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最规范和详尽版本
分解产物
不分解•
一一T带格式的:网端对齐
急性毒性
单纯窒息性气体&
亚急性或慢性毒性
无.
一一T带格式的:两端对齐]
刺激性
一I带格式的:两端对齐]
致敏性
无.
.--I带格式的:两端对齐]
致突变性
元.
--T/格式的:两端对齐]
致畸形
无■
一一T带格式的:两端对齐]
致癌性
无■
1带格式的:两端对齐]
生态毒理毒性
无•
废弃处理事项
空容器归还厂家处置■
[带格式的:两端对齐]
危险货物编号
21001
UN编号
1049
包装标志
易燃气体
包装类别
。能U类包装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 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 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 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辄化剂、 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 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 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填表时间
修改说明
PH
无意义
熔点
-259. 2
相对密度(水=1)
0. 07(-252C)
沸点
-252.8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0. 07
分子式
分子量
2
带格式的:I--*.'.
饱和蒸汽压(KPa)

氢气MSDS

氢气MSDS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皮肤接触
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眼睛接触
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无。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1类易燃气体。其它法规: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4962-85);工业氢气(GB3634-83)。

氢气MSDS

氢气MSDS
环境危害
对环境无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皮肤接触
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眼睛接触
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1 类易燃气体。其它法规: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4962-85);工业氢气 (GB3634-83)。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无资料
无意义
熔点பைடு நூலகம்
-259.2
相对密度(水=1)
0.07(-252℃)
沸点
-252.8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0.07
分子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回目录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0.07
饱和蒸气压(kPa):
13.33(-257.9℃)
燃烧热(kJ/mol):
241.0
临界温度(℃):
-240
临界压力(MPa):
1.3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400
爆炸上限%(V/V):
74.1
爆炸下限%(V/V):
4.1
溶解性:
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回目录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对环境无害。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回目录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窒息性气体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电器与照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21001
UN编号:
1049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氢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回目录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水。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gen
中文名称2:
氢气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66
CAS No.:
133-74-0
分子式:
H2
分子量:
2.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98.0%
133-74-0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回目录
主要成分:
含量:工业级≥98.0%;高纯≥99.99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pH:
熔点(℃):
-259.2
沸点(℃):
-252.8
相对密度(水=1):
0.07(-25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回目录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回目录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1类易燃气体。其它法规: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4962-85);工业氢气(GB3634-83)。
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主要用途:
用于合成氨和甲醇等,石油精制,有机物氢化及作火箭燃料。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回目录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卤素。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回目录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