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知识点讲解及中考真题专题练习

合集下载

初二年级数学八上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复习及常考题型练习

初二年级数学八上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复习及常考题型练习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基本定义: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理解:①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②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③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2.基本性质: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理解:①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②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⑴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⑵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⑶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⑷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⑸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5.角平分线:⑴画法: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4)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并且这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6.证明的基本方法:—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7.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不同含义;(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4)中线倍长法、截长补短法证三角形全等。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习题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习题

全等三角形一、基本看法1、全等的图形必定满足:(1)形状同样的图形;(2)大小相等的图形;即能够完好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同样我们把能够完好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断方法(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4、角均分线的性质及判断性质:角均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断: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均分线上二、知识网络八年级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习题对应角相等性质对应边相等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判断角均分线边边边SSS边角边SAS应用角边角ASA角角边AAS斜边、直角边HL作图性质与判判定理三、证题的思路:找夹角(SAS )已知两边找直角(HL )找第三边(SSS)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任意角(AAS )已知一边一角找已知角的另一边(SAS )找已知边的对角(AAS )边为角的邻边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ASA )找两角的夹边(ASA )已知两角AAS )找任意一边(7.全等三角形基本图形翻折法:找到中心线经此翻折后能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易发现其对应元素旋转法:两个三角形绕某必然点旋转必然角度能够重合时,易于找到对应元素平移法:将两个三角形沿某素来线推移能重合时也可找到对应元素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1.四边形 ABCD中, AD=BC, BE=DF, AE⊥BD,CF⊥BD,垂足分别为E、 F.(1)求证:△ ADE≌△ CBF;(2)若 AC 与 BD 订交于点 O,求证: AO=CO.2.如图,已知点B, E,C,F 在一条直线上, AB=DF,AC=DE,∠ A=∠D.(1)求证: AC∥ DE;(2)若 BF=13,EC=5,求 BC 的长.3.如图, BD⊥AC 于点 D, CE⊥AB 于点 E, AD=AE.求证: BE=CD.4.如图,点O 是线段 AB 和线段 CD 的中点.(1)求证:△ AOD≌△ BOC;(2)求证: AD∥BC.5.如图:点 C 是 AE 的中点,∠ A=∠ ECD,AB=CD,求证:∠ B=∠D.6.如图,已知△ ABC和△ DAE,D 是 AC 上一点, AD=AB,DE∥AB,DE=AC.求证: AE=BC.7.如图, AB∥CD, E 是 CD 上一点, BE交 AD 于点 F,EF=BF.求证: AF=DF.8.如图,点B、E、C、F 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 BE=CF,求证: AB ∥D E.9.如图,点 D 是 AB 上一点, DF 交 AC 于点 E,DE=FE,FC∥ AB 求证: AE=CE.10.如图,点A、C、 D、 B 四点共线,且AC=BD,∠ A=∠B,∠ ADE=∠ BCF,求证: DE=CF.11.如图,点A,B,C,D 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 EC=BD, AC=FD.求证:AE=FB.12.已知△ ABN 和△ ACM 地址以下列图, AB=AC, AD=AE,∠ 1=∠ 2.(1)求证: BD=CE;(2)求证:∠ M=∠ N.13.如图, BE⊥ AC, CD⊥ AB,垂足分别为E, D,BE=CD.求证: AB=AC.14.如图,在△ ABC和△ CED中, AB∥CD,AB=CE,AC=CD.求证:∠ B=∠ E.15.如图,在△ ABC中, AD 均分∠ BAC,且 BD=CD,DE⊥ AB 于点 E,DF⊥ AC 于点F.(1)求证: AB=AC;(2)若 AD=2 ,∠ DAC=30°,求 AC 的长.16.如图, Rt△ ABC≌Rt△DBF,∠ ACB=∠ DFB=90°,∠ D=28°,求∠ GBF的度数.17.如图,已知AC⊥BC,BD⊥ AD,AC 与 BD 交于 O,AC=BD.求证:△ ABC≌△B AD.18.已知:如图,点B、F、 C、E 在一条直线上,BF=CE,AC=DF,且 AC∥DF.求证:△ ABC≌△ DEF.19.已知:点A、C、B、D 在同一条直线,∠M= ∠N,AM=CN.请你增加一个条件,使△ ABM≌△ CDN,并给出证明.(1)你增加的条件是:;(2)证明:.20.如图, AB=AC, AD=AE.求证:∠ B=∠ C.21.如图,在△ ABC中, AD 是△ 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 C 作 AD 及其延长线的垂线 BE、CF,垂足分别为点E、 F.求证: BE=CF.22.一个均分角的仪器以下列图,其中AB=AD,BC=DC.求证:∠ BAC=∠ DAC.23.在数学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以下列图的图形(其中点B、F、C、E 在同素来线上),并写出四个条件:①AB=DE ,②BF=EC,③∠B=∠ E,④∠ 1=∠ 2.请你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恩赐证明.题设:;结论:.(均填写序号)证明:24.如图,在△ ABC和△ DEF中, AB=DE, BE=CF,∠ B=∠ 1.求证: AC=DF.(要求:写出证明过程中的重要依据)25.如图,已知AB=DC, AC=DB.求证:∠ 1=∠2.26.如图, D、E 分别为△ ABC的边 AB、 AC 上的点, BE与 CD 订交于 O 点.现有四个条件:①AB=AC ;②OB=OC ;③ ∠ABE=∠ACD;④BE=CD.(1)请你选出两个条件作为题设,余下的两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命题的条件是和,命题的结论是和(均填序号);(2)证明你写出的命题.27.如图,已知AB∥ DE,AB=DE,AF=DC,请问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并任选其中一对恩赐证明.28.以下列图,在梯形ABCD 中, AD∥BC,∠ B=∠ C,点 E 是 BC 边上的中点.求证: AE=DE.29.如图,给出以下论断:① DE=CE,② ∠ 1=∠2,③ ∠ 3=∠ 4.请你将其中的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30.已知:如图,∠ACB=90°,AC=BC, CD 是经过点 C 的一条直线,过点A、B分别作 AE⊥CD、 BF⊥CD,垂足为 E、F,求证: CE=BF.。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知识清单+例题讲解+课后练习(人教版)(原卷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知识清单+例题讲解+课后练习(人教版)(原卷版)

第二课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方法内容数学语言 图形表示 注意点边边边(SSS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在△ABC 与△DEF中:⎪⎩⎪⎨⎧===EF BC DF AC DE AB ∴△ABC ≌△DEF边角边(SAS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简写为“边角边”或“SAS ”在△ABC 与△DEF中:⎪⎩⎪⎨⎧=∠=∠=DF AC D A DEAB ∴△ABC ≌△DEF用“边角边(SAS )判定全等时,角一定是两边的夹角,否则不能判定全等。

在写条件的时候角必须写在中间。

角边角(ASA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简写为“角边角”或“ASA ”在△ABC 与△DEF中:⎪⎩⎪⎨⎧∠=∠=∠=∠E B DE AB DA ∴△ABC ≌△DEF用“角边角(ASA )判定全等时,边是两角的夹边,在书写的过程中需把边写在中间特别提示:在写全等三角形的数学语言时,等号左边写“≌”左边三角形的条件,等号右边写“≌”右边三角形的条件。

并且条件的顺序必须和判定条件顺序一致。

方法总结:【类型一:补充证全等条件】1.如图,在△ABC和△DEF中,点A,E,B,D在同一直线上,AC∥DF,AC=DF,只添加一个条件,能判定△ABC≌△DEF的是()A.BC=DE B.AE=DBC.∠A=∠DEF D.∠ABC=∠D2.如图,在△ABC和△BAD中,AC=BD,要使△ABC≌△BAD,则需要添加的条件是()第2题第3题A.∠BAD=∠ABC B.∠BAC=∠ABD C.∠DAC=∠CBD D.∠C=∠D3.如图,BC=BD,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BD的是()A.AC=AD B.∠ABC=∠ABD C.∠CAB=∠DAB D.∠C=∠D=90°4.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D=CF,要使△ABC≌△DEF,则下列条件可以添加的是()第4题第5题第7题A.∠B=∠E B.∠A=∠EDF C.AC=DF D.BC∥EF5.如图,已知AB=AE,∠EAB=∠DAC,添加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ED≌△ABC的是()A.AD=AC B.∠E=∠B C.ED=BC D.∠D=∠C6.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A.两个锐角对应相等B.一个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C.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D.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7.如图,在Rt△ABC与Rt△DCB中,已知∠A=∠D=90°,添加一个条件,不能使得Rt△ABC≌Rt△DCB 的是()A.AB=DC B.AC=DB C.∠ABC=∠DCB D.BC=BD8.如图,已知AB⊥BD,CD⊥BD,若用“HL”判定Rt△ABD和Rt△CDB全等,则需要添加的条件是()A.AD=CB B.∠A=∠CC.BD=DB D.AB=CD【类型二:证明三角形全等】9.请将以下推导过程补充完整.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D∥BE,AC=BE,AD=BC,CF平分∠DCE.求证:△DCF ≌△ECF 证明:∵AD ∥BE ∴∠A =∠B在△ACD 和△BEC 中()⎪⎩⎪⎨⎧=∠=∠BC AD B A ∴△ACD ≌△BEC ( )∴CD =CE ( ) ∵CF 平分∠DCE ∴ 在△DCF 和△ECF 中()⎪⎩⎪⎨⎧==CE CD CF CF ∴△DCF ≌△ECF (SAS )10.如图,点C 在BD 上,AB ⊥BD ,ED ⊥BD ,AC ⊥CE ,AB =CD .求证:△ABC ≌△CDE .11.如图,点A、D、B、E在一条直线上,AD=BE,AC=DF,AC∥DF,求证:△ABC≌△DEF.12.如图,点D在线段BC上,AB=AD,∠1=∠2,DA平分∠BDE:求证:△ABC≌△ADE.13.天使是美好的象征,她的翅膀就像一对全等三角形.如图AD与BC相交于点O,且AB=CD,AD=BC.求证:△ABO≌△CDO.14.如图,在△ABC中,点D在BC的延长线上,DE∥AC,且DE=BC,AC=BD.求证:△ABC≌△BED.15.如图,CA=CD,∠BCE=∠ACD,BC=EC.求证:△ABC≌△DEC.16.如图,D、C、F、B四点在一条直线上,AC=EF,AC⊥BD,EF⊥BD,垂足分别为点C、点F,BF=CD.试说明:△ABC≌△EDF.17.如图,AB⊥BC,AD⊥DC,AB=AD,求证:∠1=∠2.18.如图,点C、E、B、F在一条直线上,AB⊥CF于B,DE⊥CF于E,AC=DF,AB=DE.求证:CE =BF.19.如图,AB=BC,∠BAD=∠BCD=90°,点D是EF上一点,AE⊥EF于E,CF⊥EF于F,AE=CF,求证:Rt△ADE≌Rt△CDF.【类型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0.如图,在△ABC与△AEF中,点F在BC上,AB=AE,BC=EF,∠B=∠E,AB交EF于点D,∠F AC =40°,则∠BFE=()第20题第21题A.35°B.40°C.45°D.50°21.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C=2∠CDB,AB=12,CD=3,则△ABC的周长为()A.21B.24C.27D.3022.如图,AB⊥CD,且AB=CD,E,F是AD上两点,CE⊥AD,BF⊥AD.若CE=4,BF=3,EF=2,则AD的长为()第22题第23题A.3B.5C.6D.723.已知:如图,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点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BE.以下四个结论:①BD=CE;②∠ACE+∠DBC=45°;③BD⊥CE;④∠BAE+∠DAC=180°.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24.如图,CB为∠ACE的平分线,F是线段CB上一点,CA=CF,∠B=∠E,延长EF与线段AC相交于点D.(1)求证:AB=FE;(2)若ED⊥AC,AB∥CE,求∠A的度数.25.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结BE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BCE≌△FDE;(2)连结AE,当AE⊥BF,BC=2,AD=1时,求AB的长.26.如图,已知,EC=AC,∠BCE=∠DCA,∠A=∠E.(1)求证:BC=DC;(2)若∠A=25°,∠D=15°,求∠ACB的度数.【类型四:全等三角形的应用】27.如图,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小明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并测量出它的长度,DE的长度就是A,B间的距离.那么判定△ABC和△DEC全等的依据是()第27题第28题A.SSS B.SAS C.ASA D.AAS28.打碎的一块三角形玻璃如图所示,现在要去玻璃店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最省事的方法是()A.带①②去B.带②③去C.带③④去D.带②④去29.王强同学用10块高度都是2cm的相同长方体小木块,垒了两堵与地面垂直的木墙,木墙之间刚好可以放进一个等腰直角三角板(AC=BC,∠ACB=90°),点C在DE上,点A和B分别与木墙的顶端重合,则两堵木墙之间的距离为cm.第29题第30题30.在测量一个小口圆形容器的壁厚时,小明用“X型转动钳”按如图方法进行测量,其中OA=OD,OB =OC,测得AB=a,EF=b,圆形容器的壁厚是()A .aB .bC .b ﹣aD .21(b ﹣a )一、选择题(10题)1.如图为正方形网格,则∠1+∠2+∠3=( )第1题 第2题 第3题A .105°B .120°C .115°D .135°2.如图,已知∠C =∠D =90°,添加一个条件,可使用“HL ”判定Rt △ABC 与Rt △ABD 全等.以下给出的条件适合的是( )A .∠ABC =∠ABDB .∠BAC =∠BAD C .AC =AD D .AC =BC3.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 )去.A .①B .②C .③D .①和②4.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 的是( )A.∠C=90°,AB=6B.AB=4,BC=3,∠A=30°C.AB=5,BC=3D.∠A=60°,∠B=45°,BC=45.如图,测河两岸A,B两点的距离时,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C,D两点,使CD=BC,再过点D画出BF的垂线DE,当点A,C,E在同一直线上时,可证明△EDC≌△ABC,从而得到ED=AB,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距离,判定△EDC≌△ABC的依据是()A.ASA B.SSS C.AAS D.SAS6.如图,已知∠EAC=∠BAD,AC=AD,增加下列条件:①AB=AE;②BC=ED;③∠C=∠D;④∠B=∠D.其中能使△ABC≌△AED的条件有()A.4个B.3个C.2个D.1个7.如图,两根长度为12米的绳子,一端系在旗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两个木桩上,则两个木桩离旗杆底部的距离BD与CD的距离间的关系是()第7题第8题A.BD>CD B.BD<CD C.BD=CD D.不能确定8.如图,AB=12m,CA⊥AB于点A,DB⊥AB于点B,且AC=4m,点P从B向A运动,每分钟走1m,点Q从B向D运动,每分钟走2m,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分钟后,△CAP与△PQB全等.A.2B.3C.4D.89.把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按如图所示立在桌上,顶点A顶着桌面,若另两个顶点距离桌面5cm和3cm,则过另外两个顶点向桌面作垂线,则垂足之间的距离DE的长为()第9题第10题A.4cm B.6cm C.8cm D.求不出来10.如图,在△AOB和△COD中,OA=OB,OC=OD(OA<OC),∠AOB=∠COD=α,直线AC,BD 交于点M,连接OM.下列结论:①AC=BD,②∠OAM=∠OBM,③∠AMB=α,④OM平分∠BO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4B.3C.2D.1二、填空题(6题)11.如图,线段AB,CD相交于点O,AO=BO,添加一个条件,能使△AOC≌△BOD,所添加的条件的是.12.如图所示,AB=AC,AD=AE,∠BAC=∠DAE,∠1=25°,∠2=30°,则∠3=.第12题第14题13.在△ABC中,AB=3cm,AC=4cm,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14.在直角三角形中,存在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的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2章全等三角形讲义知识点+典型例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2章全等三角形讲义知识点+典型例题

BPAa【变式1】如图,在t R ABC △中,AB AC =,90BAC ∠=︒,过点A 的任一直线AN ,BD AN ⊥于D ,BD AN ⊥于E求证:DE BD CE =-NEDCBA【变式2】如图,在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D ,BE MN ⊥于E ,求证:DE AD BE =+.EDCBA专题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知识点解析作三角形的三种类型:① 已知两边及夹角作三角形: 作图依据------SAS ② 已知两角及夹边作三角形: 作图依据------ASA ③ 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作图依据------SSS典型例题【例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如图,线段a . 求作:线段AB ,使AB = a .【例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如图,∠AOB 。

求作:∠A’O’B’,使A’O’B’=∠AOB【例3】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如图,线段a,b,c.求作:△ABC,使AB = c,AC = b,BC = a.作法:【例4】已知两边及夹角作三角形已知:如图,线段m,n, ∠α.求作:△ABC,使∠A=∠α,AB=m,AC=n.【例5】已知两角及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如图,∠α,∠β,线段c .求作:△ABC,使∠A=∠α,∠B=∠β,AB=c.随堂练习1.根据已知条件作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在作图过程中主要依据是()A.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B.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D.不能确定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时,第一步骤应为()A.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作两条线段等于已知三角形的边,并使其夹角等于已知角D.先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或先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用尺规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条直角边分别等于已知线段时,实际上就是已知的条件是()A.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B.三角形的三条边C.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D.三角形的三个角4.已知三边作三角形时,用到所学知识是()A.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B.作一个角使它等于已知角的一半C.在射线上取一线段等于已知线段D.作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专题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知识点解析一、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目的:变不可测距离为可测距离。

初二数学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详细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初二数学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详细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第一讲全等三角形性质图形全等: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和全等时,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记作DEF ABC∆DEF∆。

ABC∆≅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例1.已知:如图,AB=AD,AC=AE,BC=DE,∠EAC=300,则∠DAB的大小为例2.如图,在平面上将△ABC绕B点旋转到△A’BC’的位置时,AA’∥BC,∠ABC=70°,则∠CBC’为________度.例3.如图,在△ABC中,∠A:∠B:∠C=3:5:10,又△MNC≌△ABC,则∠BCM:∠BCN等于()A.1:2 B.1:3 C.2:3 D.1:4课堂练习:∆的是( )1.根据下列条件,能画出唯一ABCA. AB=3,BC=4,CA=8B.AB=4,BC=3,∠A=300C. ∠C=600,∠B=450,AB=4D.∠C=900,AB=62.如图∠1=∠2=200,AD=AB,∠D=∠B,E在线段BC上,则∠AEC=()A.200B.700C.500D.8003.已知:如图,△ABC≌△DEF,AC∥DF,BC∥EF.则不正确的等式是()A.AC=DFB.AD=BEC.DF=EFD.BC=EF4.如图,△BCD≌△CBE,BC=6,CE=5,BE=4,则CD的长是()A.4 B.5 C.6 D.无法确定5.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 度数是()A.72°B.60°C.58°D.50°6.如图,将Rt△ABC(其中∠B=340,∠C=900)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1 C1的位置,使得点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最小等于()A.560B.680C.1240D.18007.如图,△ABE≌△ACD,∠B=50°,∠AEB=60°,则∠DAC的度数等于()A.120° B.70° C.60° D.50°8.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 则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_全等.9.如图,△ABD≌△ACE,且∠BAD和∠CAE,∠ABD和∠ACE,∠ADB和∠AEC是对应角,则对应边_______.10.如图,△ABC≌△DBC,且∠A和∠D,∠ABC和∠DBC是对应角,其对应边:______,对应角:_________.11.如图,△ABO≌△CDO,OA=2,AB=4,BO=3,则DC= ,OC= ,OD= .12.如图,△ABC≌△DEF,A与D,B与E分别是对应顶点,∠B=320,∠A=680,AB=13cm,则∠F=______度,DE=______cm.13.已知△ABC≌△DEF,∠A=52°,∠B=67°BC=15cm则∠F=_____,FE=_____cm.14.如图,P是正△ABC内的一点,若将△PAB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P/AC,则∠PAP/的度数为________.15.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则∠CBD的大小为_________16.如图所示,,BC 的延长线交DA 于F ,交DE 于G ,,,,则的度数为17.观察图中每一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的排列规律,则第n 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有 个 .18.如图,把△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350,得到△A /B /C, A /B /交AC 乎点D ,已知∠A /DC=90°,求∠A 的度数.19.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1)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写出它们的所有对应角;(2)设AED ∠的度数为x ,∠ADE 的度数为y ,那么∠1,∠2的度数分别是多少?(用含有x 或y 的代数式表示)(3)∠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找出这个规律.20.如图所示,已知△ABC ≌△FED ,且BC =ED ,那么AB 与EF 平行吗?为什么?ABC ADE △≌△105ACB AED ∠=∠=15CAD ∠=30B D ∠=∠=1∠课后练习:1.下列说法:①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为(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2.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①只有两个三角形才能完全重合;②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都相同;③两个正方形一定是全等图形;④边数相同的图形一定能互相重合.A.4个B.3个C.2个D.1个3.已知△ABC 与△DEF 全等,∠A=∠D=90°,∠B=37°,则∠E 的度数是( )A.37°B.53°C.37°或63°D.37°或53°4.如果D 是中BC 边上一点,并且,则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5.对于两个图形,给出下列结论:①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②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④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其中能获得这两个图形全等的结论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O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800到△OCD 的位置,已知∠AOB=450,则∠AOD ( )A.550B.450C.400D.3507.如图,△ABE ≌△ACD,AB=AC,BE=CD, ∠B=50°,∠AEC=120°,则∠DAC 的度数等于( )A.120°B.70°C.60°D.50°8.如图所示,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C 、BC 上的点,若△ADB ≌△EDB ≌△EDC ,则∠C 的度数为( )A. 15°B. 20°C. 25°D. 30°9.如图所示,AD 是△ABC 的中线,∠ADC =45°,把△ADC 沿AD 对折,使点C 落在点C ´的位置,则图中的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是( ) A. △ADC B. △BDC ´ C. △ADC ´ D. 不存在6.如图,已知AB=AC ,AD=AE ,∠BAD=25°,则∠CAE=ABC △ADB ADC △≌△ABC△7.如图,△ABD≌△ACE,则AB的对应边是_______,∠BAD的对应角是______.8.已知:如图,△ABE≌△ACD,∠B=∠C,则∠AEB=_______,AE=______.9.如图:△ABC≌△DCB,AB和DC是对应边,∠A和∠D是对应角,则其它对应边是______________,对应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10.已知:如图,△ABC≌△DEF,BC∥EF,∠A=∠D,BC=EF,则另外两组对应边是____,另外两组对应角是____.11.已知:如图,△OAD≌△OBC,且∠O=70°,∠C=25°,则∠AEB=________度.12.如图所示,△ABD≌△ACE,点B和点C是对应顶点,AB=8,BD=7,AD=6,则BE的长是___13.如图,已知△ABE≌△ACF,∠E=∠F=90°,∠CMD=70°,则∠2=______度.14.如图所示,已知△ABC≌△ADE,BC的延长线交DE于F,∠B=∠D=25°,∠ACB=∠AED=105°,∠DAC=10°,则∠DFB为15.如图,D,E分别为△ABC的AC,BC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P处.若∠CDE=480,则∠APD等于16.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2、5、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y、2、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____17.如图,把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例如图1.请在下图中,沿着虚线画出四种不同的分法,把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能力提高:1.长为L 的一根绳,恰好可围成两个全等三角形,则其中一个三角形的最长边x 的取值范围为( ) A.64l l x ≤< B.84l l x ≤< C.64l l x << D.84l l x << 2.已知△ABC ≌△A ′B ′C ′,△ABC 的三边为3、m 、n ,△A ′B ′C ′的三边为5、p 、q ,若△ABC 的各边都是整数,则m+n+p+q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3.如图,△ABC ≌△ADE ,∠DAC=60°,∠BAE=100°,BC 、DE 相交于点F ,则∠DFB 的度数是4.下图是由全等的图形组成的,其中AB =3cm ,CD =2AB ,则AF =__________.AB C D E F5.如图,△ABE 和△ADC 是△ABC 分别沿着AB 、AC 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则∠a 的度数为6.如图,矩形ABCD 沿AM 折叠,使D 点落在BC 上的N 点处,如果AD=7cm,DM=5cm, ∠DAM=39°,则AN= cm, NM= cm, ∠NAB= .7.如图所示,△ABC 绕顶点A 顺时针旋转,若∠B =40°,∠C =30°.(1)顺时针旋转多少度时,旋转后的△AB'C'的顶点C'与原三角形的顶点B 和A 在同一直线上?(原△ABC 是指开始位置)(2)再继续旋转多少度时,点C 、A 、C'在同一直线上?8.如图, 在ABCD中, 将△ABE沿BE翻折, 点A落在CD边上, 成为点F, 如果△DEF和△BCF的周长分别是8cm和22cm, 求FC的长度。

2024年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附带答案

2024年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附带答案

2024年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重点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边边边(SSS):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一、选择题1.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形的是()A.B.C.D.2.如图,△ABC≌△EDC,AC=3cm,DC=5cm,则BE=()A.1cm B.2cm C.3cm D.4cm3.如图,△ABC≌△ADE,∠B=80°,∠C=30°,∠DAC=35°,则∠EAC的度数为()A.40°B.30°C.35°D.25°4.小亮设计了如下测量一池塘两端AB的距离的方案:先取一个可直接到达点A,B的点O,连接AO,BO,延长AO至点P,延长BO至点Q,使得OP=AO,OQ=BO再测出PQ的长度,即可知道A,B之间的距离.他设计方案的理由是()A.SAS B.AAS C.ASA D.SSS5.如图,点F,E在AC上AD=CB,∠D=∠B添加一个条件,不一定能证明△ADE≌△CBF的是()A.AD∥BC B.DE∥FB C.DE=BF D.AE=CF6.如图所示∠E=∠D,CD⊥AC于点C,BE⊥AB于点B,AE交BC于点F,且BE=CD,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AB=AC B.BF=EF C.AE=AD D.∠BAE=∠CAD 7.如图,OD平分∠AOB,DE⊥AO于点E,DE=5 F是射线OB上的任意一点,则DF的长度不可能是()A.4 B.5 C.5.5 D.68.如图,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S△ABC=32,DE=4,AB=9,则AC的长是()A.5 B.6 C.7 D.8二、填空题9.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靠在一面墙上.已知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的水平长度DF 相等,那么判定△ABC与△DEF全等的依据是.10.若△ABC≌△DEF,A与D,B与E分别是对应顶点∠A=50°,∠B=60°则∠F=. 11.如图,△ABC的面积为25cm2,BP平分∠ABC,过点A作AP⊥BP于点P,则△PBC的面积为;12.如图,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BE平分∠ABC,交CD于点E,已知BC=8,DE=2则△BCE 的面积等于.13.如图,在Rt△ABC中,∠BAC=90°,AB=AC,分别过点B,C作过点A的直线的垂线BD,CE,若BD=7cm,CE=5cm,则DE= cm.三、解答题14.如图,点B,C,E,F在同一直线上,AB=DF,AC=DE,BE=CF.求证:AB∥DF.15.如图,在Rt△ABC中∠B=90°,CD∥AB,DE⊥AC于点E,且CE=AB.求证:△CED≅△ABC.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90°,E是BC的中点,AE平分∠DAB.求证:CD+AB=AD.17.已知:如图,CD⊥AB于点D,BE⊥AC于点E,BE,CD交于点O,且AO平分∠BAC,求证:(1)OD=OE;(2)OB=OC.18.如图,在△ABC中AC>AB,射线AD平分∠BAC,交BC于点E,点F在边AB的延长线上AF=AC,连接EF.(1)求证:△AEC≌△AEF.(2)若∠AEB=50°,求∠BEF的度数.19.如图,在Rt△ABC中,∠BAC=90°,∠ABC=60°,AD,CE分别平分∠BAC,∠ACB.(1)求∠AOE得度数;(2)求证:AC=AE+CD.参考答案1.A2.B3.C4.A5.D6.B7.A8.C9.HL10.70°11.12.5cm212.813.1214.解:∵ BE=CF∴BE−CE=CF−CE∴BC=FE∵ AB=DF,AC=DE∴△ABC≌△DFE(SSS)∴∠B=∠F∴AB∥DF.15.证明:∵DE⊥AC,∠DEC=90°又∵∠B=90°∴∠DEC=∠B=90°∵CD∥AB,∴∠A=∠DCE在△CED和△ABC中{∠DCE=∠A CE=AB∠DEC=∠B∴△CED≅△ABC(ASA).16.证明:如图,过点E作EF⊥AD于F∵∠B=90°,AE平分∠DAB∴BE=EF在Rt△EFA和Rt△EBA中{EF=EBAE=AE∴Rt△EFA和≌Rt△EBA(HL).∴AF=AB∵E是BC的中点∴BE=CE=EF在Rt△EFD和Rt△ECD中{EF=ECDE=DE∴Rt△EFD和≌Rt△ECD(HL).∴DF=CD∴CD+AB=DF+AF=AD∴CD+AB=AD.17.(1)证明:∵AO平分∠BAC,CD⊥AB,BE⊥AC ∴OD=OE(2)证明:∵CD⊥AB,BE⊥AC∴∠BDO=∠CEO=90°在△BDO和△CEO中{∠BDO=∠CEO DO=CO∠BOD=∠COE∴△BDO≌△CEO(ASA)∴OB=OC18.(1)证明:射线AD平分∠BAC∴∠CAE=∠FAE 在△AEC和△AEF中{AC=AF∠CAE=∠FAE AE=AE∴△AEC≌△AEF(SAS);(2)解:∵△AEC≌△AEF(SAS)∴∠AEC=∠AEF∵∠AEB=50°∴∠AEC=180°−∠AEB=180°−50°=130°∴∠AEF=∠AEC=130°∴∠BEF=∠AEF−∠AEB=80°∴∠BEF为80°.19.18.(1)解:∵∠BAC=90°,∠ABC=60°∴∠ACB=30°∵AD平分∠BAC,CE平分∠BAC∴∠CAD=12∠BAC=45°,∠ACE=12∠ACB=15°∵∠AOE是△AOC的外角∴∠AOE=∠CAD+∠ACE=60°;(2)证明:在AC上截取CF=CD,连接OF∵CE平分∠ACB∴∠DCO=∠FCO在△DCO和△FCO中{CD=CF∠DCO=∠FCOOC=OC∴△DCO≌△FCO(SAS)∴∠COD=∠COF∵∠AOE=60°∴∠COD=∠COF=60°∴∠AOF=180°−∠AOE−∠COF==60°∴∠AOE=∠AOF∵AD平分∠BAC∴∠EAO=∠FAO在△EAO和△FAO中{∠EAO=∠FAO AO=AO∠AOE=∠AOF∴△EAO≌△FAO(ASA)∴AE=AF∵AC=AF+CF∴AC=AE+CD.。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全等三角形知识点与练习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全等三角形知识点与练习

第二单元全等三角形本单元的学习目标①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②难点: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及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在中考中的重要性:①中考热点,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②考察内容多样化,有的独立考三角形全等,有的考全等三角形结合其他知识点综合,有的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或结论的开放性题目③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为主【知识归纳】1.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1)全等图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2)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ABC≌△A’B’C’(如图1)A’B C ’图1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边相等(SSS);(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等(SAS);(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应边相等(AAS);(4)两角和它们的夹边相等(ASA);(5)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该判定只适合直角三角形)注意:没有“AAA”和“SSA”的判定方法,这是因为“三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和“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未必全等。

如图2,△ABC和△ADE中,∠A=∠A,∠1=∠3,∠2=∠4,即三个角对应相等,但它们只是形状相同而大小并不相等,故它们不全等;如图3,△ABC和△ABD中,AB=AB,AC=AD,∠B=∠B,即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但它们并不全等。

4.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平分这个角,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5.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判定三角形全等常用思路公理及定理练笔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如图)(1) 边角边(SSS) AAB=A′B′ BC=B′C ′ _______=_____∴△ABC≌△A′B′C′(2)边角边(SAS)AB=A′B′∠B=∠B′ _______=_____ B C∴△ABC≌△A′B′C′A′(3) 角边角(ASA)∠B=∠B′ ____=_____ ∠C=∠C′∴△ABC≌△A′B′C′B ′ C′(4) 角角边(AAS)∠A=∠A′∠C=∠C′ _______=_____∴△ABC≌△A′B′C′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直角边定理(HL)AB=AB _____=_____∴Rt△ABC≌Rt△A′B′C′B C B′ C′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_____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中线、对应高、对应角平分线_______注意:1、斜边、直角边公理(HL)只能用于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对于其它三角形不适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复习

A. 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如图,ABD ≌ CDB ,且 AB 和 CD 是对应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ABD和CDB 的面积相等
A
D
B. ABD和CDB 的周长相等 C. A + ABD = C + CBD
B
C
D.DAD//BC 且 AD=BC
3.如图, ABC ≌ BAD ,A 和 B 以及 C 和 D 分别是对应点,如果
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与成“边边边”或“SSS”.
AB = DE 如图,在 ABC 和 DEF 中 BC = EF
AC =
【典型例题】
例1.如图, ABC ≌ ADC ,点 B 与点 D 是对应点, BAC = 26 ,且 B = 20 , SABC = 1,求 CAD , D, ACD 的度数及 ACD 的面积.
数及 BC 的长.
E
F
A
BC
D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11.如图,在 ABC与ABD 中,AC=BD,AD=BC,求证: ABC ≌ ABD
D A
C B
全等三角形(一)作业
1.如图, ABC ≌ CDA ,AC=7cm,AB=5cm.,则 AD 的长是( )
求证:(1) DE ⊥ AB ; (2)BD 平分 ABC (角平分线的相关证明及性质)
B
A E
D
C
【巩固练习】 1.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形状一定相同;②若两个图形的
形状相同,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③若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 ④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的大小一定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演练(5大核心考点,91题)讲练)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大单元复习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演练(5大核心考点,91题)讲练)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大单元复习

专题4.3 全等三角形考点1: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性质例1.(1)(2022秋·江苏连云港·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图标中,不是由全等图形组合成的是()A.B.C.D.(2)(2023秋·浙江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C≌△DEF,且∠A=55°,∠B=75°,则∠F=______°.(3)(2022秋·湖南岳阳·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ABC≌△DEC,点B、C、D在同一直线上,且BD=12,AC=7,则CE长为____________.知识点训练1.(2023秋·河北邢台·八年级统考期末)与下图全等的图形是()A.B.C.D.2.(2020秋·江苏常州·八年级常州市清潭中学校考期中)找出下列各组图中的全等图形()A.②和⑥B.②和⑦C.③和④D.⑥和⑦3.(2022秋·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DBC≌△ECB,且BE与CD相交于点A,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E=CD B.AB=ACC.∠D=∠E D.BD=AE4.(2023秋·四川自贡·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ABC≌△AEF,∠B=∠E,有以下结论:①AC=AE;②EF=BC;③∠EAB=∠FAC;④∠EFA=∠AF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5.(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如图,△ABC≌△DEC,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CE=1,CD=3,则BD的长是()A.1.5B.2C.3.5D.46.(2023秋·四川南充·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点A,E,C在同一直线上,△ABC≌△DEC,AE=3,CD=8,则BC的长为()A.3B.5C.8D.117.(2023秋·天津·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BC≌△DEF,CD平分∠BCA,DF与BC交于点G.若∠A=26°,∠CGF=83°,则∠E的度数是()A.34°B.36°C.38°D.40°8.(2022秋·河南许昌·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所示的图案是由全等的图形拼成的,其中AD=0.8,BC=1.6,则AF=()9.(2022秋·山东菏泽·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三个角都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10.(2022秋·山东烟台·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说法:①角是轴对称图形;②等腰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11.(2022秋·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所示的网格是由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各个顶点均为格点,则∠1−∠2−∠3的度数为().A.30°B.45°C.55°D.60°12.(2023·福建南平·统考一模)如图,在△ABC中,∠BAC=135°,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DEC,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D,E.当点A、D、E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BC≌△DEC B.AE=AB+CDC.AD=√2AC D.AB⊥AE13.(2021秋·陕西商洛·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O为坐标原点,A(−4,0),B(0,3).若在该坐标平面内有一点P(不与点A、B、O重合)为一个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与Rt△ABO全等,且这个以点P 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与Rt△ABO有一条公共边,则所有符合条件的三角形个数为()A.3个B.4个C.6个D.7个14.(2023秋·云南曲靖·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0,6),点C在x轴上运动(不与点A重合),点D在y轴上运动(不与点B重合),当以点C、O、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全等时,则点D的坐标为______.15.(2023秋·江苏镇江·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OD≌△BOC,∠A=30°,∠C=50°,∠AOC=150°,则∠COD=______°.16.(2023秋·四川南充·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C绕点C旋转得到△DEC,点E在边AB上,若∠B=75°,则∠ACD的度数是_________.考点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应用例2.(1)(2023秋·山东威海·七年级统考期末)为了测量湖的宽度AB,小明同学先从A点走到点O处,再继续向前走相同的距离到达点C(即OC=OA),然后从点C沿与AB平行的方向,走到与点O,B共线的点D处,测量C,D间的距离就是湖的宽度.下列可以判断△OCD≌△OAB的是()A.SSS B.SSA C.SAS D.ASA(2)(2023秋·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CAE=∠DAB,AC=AD,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使△ABC≌△AED.(3)(2023秋·江苏徐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根据下列条件,能确定△ABC(存在且唯一)的是()A.AB=2,BC=3,AC=6B.AC=4,BC=3,∠A=60°C.AB=5,BC=3,∠B=30°D.∠A=45°,∠B=45°,∠C=90°(4)(2023秋·广东汕头·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ACB=65°,∠BAC=70°,AD⊥BC于点D,BM⊥AC于点M,AD与BM交于点P,则∠BPC=______.例3(2022秋·浙江宁波·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在Rt△ABC中,AB=BC,∠ABC=90°,BO⊥AC于点O,P是OC的中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满足PB=PD.(1)求证∠1=∠2;(2)探究CD与A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例4.(2023秋·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统考期末)综合与实践【阅读理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ABC中,AB=8,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经过组内合作交流.小明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到点E,使DE=AD请根据小明的方法思考:(1)由已知和作图得到△ADC≌△EDB的理由是()A.SSS B.SAS C.AAS D.HL(2)求得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感悟】解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字样,可以考虑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合到同一个三角形中.【问题解决】(3)如图(2),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求证:AC=BF.知识点训练1.(2022秋·浙江温州·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25∘,O为斜边中点,将线段OA绕点O逆时针旋转a(0∘<α<90∘)至OP,若CB=CP,则α的值为()A.80∘B.65∘C.50∘D.40∘2.(2023秋·山东威海·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A,D,E在同一条直线上,BE=2,CE=4,则AE=()A.6B.5C.8D.73.(海南省海口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题(A))如图,直线l1∥l2∥l3,且l1与l2的距离为1,l2与l3的距离为3,等腰直角△ABC的三个顶点A、B、C分别在直线l2、l1、l3上,∠ACB=90°,则△ABC的面积为()D.25A.10B.12C.2524.(2022秋·黑龙江双鸭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的网格是由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各个顶点均为格点,则∠2+∠3的度数为()A.30°B.45°C.55°D.60°5.(2022秋·安徽黄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等边△ABC和等边△BPE,点P在BC的延长线上,EC的延长线交AP于点M,连接BM,有下列结论:①AP=CE;②∠PME=60°;③MB平分∠AME;④AM+MC=BM,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2022秋·山西吕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点E,F在线段AC上,AE=CF,AD⊥DF,CB⊥BE,要根据“HL”证明Rt△ADF≌Rt△CBE,则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A.AF=CE B.∠A=∠C C.AD=CB D.AD∥BC7.(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点O为△ABC的内心,∠B=60°,BM≠BN,点M,N分别为AB,BC上的点,且OM=ON.甲、乙、丙三人有如下判断:甲:∠MON=120°;乙:四边形OMBN的面积为定值;丙:当MN⊥BC时,△MON的周长有最小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甲正确B.只有乙错误C.乙、丙都正确D.只有丙错误8.(2023秋·浙江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与CD相交于点O,且OA=OB,添加下列选项中的一个条件,不能判定△AOC和△BOD全等的是()A.OC=ODB.∠A=∠BC.AC=BDD.AC∥BD9.(2023秋·浙江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射线OC为∠AOB的平分线,点M,N分别是边OA,OB上的两个定点,且OM<ON,点P在OC上,满足PM=PN的点P的个数有()A.0个B.1个C.2个D.无数个10.(2023秋·河南新乡·八年级统考期末)在△ABC和△DEF中,已知AB=DE,∠A=∠D,下列条件:①AC= DF;②∠B=∠E;③∠C=∠F;④BC=EF.其中一定能判定△ABC≌△DEF的个数为()A.1B.2C.3D.411.(2022秋·四川广安·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DC,若要用“SSS”证明△ABC≌△DCB,需要补充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__________.12.(2022秋·福建莆田·八年级统考期末)数学社团活动课上,甲乙两位同学玩数学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人轮流对△ABC及△A′B′C′的对应边或对应角添加一组等量条件(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应点),某轮添加条件后,若能判定△ABC与△A′B′C′全等,则当轮添加条件者失败,另一人获胜.1甲AB=A′B′=2cm2乙∠A=∠A′=35°3甲…上表记录了两人游戏的部分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若第3轮甲添加∠C=∠C′=45°,则甲获胜;②若第3轮甲添加BC=B′C′=3cm,则甲必胜;③若第2轮乙添加条件修改为∠A=∠A′=90°,则乙必胜;④若第2轮乙添加条件修改为BC=B′C′=3cm,则此游戏最多4轮必分胜负.13.(2023秋·山东淄博·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点C,E,B,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F=CE.说明AC∥DF.14.(2023秋·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AD,CB=CD,AC,BD相交于点E.(1)求证△ABC≅△ADC;(2)求证BE=DE.15.(2022秋·山西吕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CA的延长线上,且CD=AE.求证:∠D=∠E.16.(2023秋·广东汕头·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点O在等边△ABC的内部,∠AOB=105°,∠BOC=α,以OC为边作等边△COD,连接AD.(1)求证:AD=BO;(2)当α=150∘时,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7.(2023秋·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连接BD,AB∥CD,且AB=CD.(1)求证:△ABD≅△CDB;(2)若AB=BD,∠ABD=48°,求∠C的度数.18.(2023秋·浙江宁波·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P为CD边上的一点,BC∥AD.AP、BP 分别是∠BAD、∠ABC的角平分线.(1)若∠BAD=70°,则∠ABP的度数为_______,∠APB的度数为____________;(2)求证:AB=BC+AD;(3)设BP=3a,AP=4a,过点P作一条直线,分别与AD,BC所在直线交于点E、F,若AB=EF,直接写出AE的长(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考点3: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逆定理例5.(2023秋·广东汕头·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DE⊥AB于点E,DF⊥AC于点F,若BD=CD,BE=CF.(1)求证:AD 平分∠BAC ;(2)请猜想AB +AC 与A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例6.(2022秋·湖北武汉·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在△ABC 中,E 是BC 中垂线上一点,EM ⊥AB 于M ,EN ⊥AC 于N ,BM =CN .求证:AE 平分∠BAC .知识点训练1.(2022秋·贵州铜仁·九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 的顶点B 的坐标为(6,0),OC 平分∠AOB 交AB 于点C ,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经过点A ,C .若S △AOC :S △BOC =2:3,则k 的值为( )A .5√716B .45√716C .454D .916 2.(2023秋·山东济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Rt △ABC 中,∠C =90°,∠ABC =60°,以顶点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在边BC 、BA 上截取BE 、BD ;然后分别以点D 、E 为圆心、以大于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CBA 内交于点F ;作射线BF 交AC 于点G .若AC =6,P 为边AB 上一动点,则GP 的最小值为( )A.3B.2C.1D.无法确定3.(2023秋·山东淄博·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B=AC,∠A=36°,AB的垂直平分线MD交AC于点D,AB于点M,以下结论:①△BCD是等腰三角形;②BD是△ACB的角平分线;③△BCD的周长C△BCD=AC+ BC;④△ADM≌△BCD.正确的有()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③④4.(2023秋·黑龙江牡丹江·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AD=90°,BD,CE交于点F,连接AF,下列结论:①BD=CE;②∠AEF=∠ADF;③BD⊥CE;④AF 平分∠CAD;⑤∠AFE=45°,其中结论正确的序号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5.(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发现,只用两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就可以作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如图: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B,另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A并且与第一把直尺交于点P,小明说:“射线OP就是∠BOA的角平分线.”他这样做的依据是()A.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B.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C.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同一个点.D.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6.(2023秋·河北邢台·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BAC=60°,角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P,若AP=4,AC=6,则S△APC=().A.4B.6C.12D.247.(2023秋·江苏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已知,如图,△ABC中,∠ABC=48°,∠ACB=84°,点D、E分别在BA、BC延长线上,BP平分∠ABC,CP平分∠ACE,连接AP,则∠PAC的度数为()A.45°B.48°C.60°D.66°8.(2023秋·河北沧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OB和△COD中,OA=OB,OC=OD,OA<OC,∠AOB=∠COD=108∘,连接AC,BD交于点M,连接OM.甲、乙、丙三人的说法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AC=BD;乙:∠CMD>∠COD;丙:MO平分∠BMCA.乙错,丙对B.甲和乙都对C.甲对,丙错D.甲错,丙对9.(2023秋·重庆大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C的三边AC、BC、AB的长分别是8、12、16,点O是△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则S△OAB:S△OBC:S△OAC的值为()A.4:3:2B.5:3:2C.2:3:4D.3:4:510.(2022秋·甘肃庆阳·八年级统考期中)庆阳市是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区,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较独特的资源禀赋,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植物资源和优良品种,素有“天然药库”“中药之乡”的美称.如图,三条公路把A、B、C三个盛产中药材的村庄连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此地区决定在这个三角形区域内修建一个中药材批发市场,要使批发市场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这个批发市场应建在()A.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处B.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处C.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处D.以上位置都不对11.(2022秋·海南海口·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在△ABC中,∠A=90°,BD平分∠ABC,BC=12,AD=4,则△DBC的面积为__________.12.(2023·湖南衡阳·校考一模)如图所示,点O在一块直角三角板ABC上(其中∠ABC=30°),OM⊥AB于点M,ON⊥BC于点N,若OM=ON,则∠ABO=_______度.13.(2023秋·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C与△BDE都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E与CD,延长AE交CD于点F,连接FB.给出下面四个结论:①AE=CD;②∠AFC=60°;③BF平分∠EBD;④FB 平分∠EFD.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14.(2023春·浙江金华·八年级浙江省义乌市后宅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OP平分∠MON,点A,B分别在边OM,ON上,且∠OAP+∠OBP=180°.(1)如图1,当∠OAP=90°时,求证:OA=OB;(2)如图2,当∠OAP<90°时,作PC⊥OM于点C.求证:①PA=PB;②请直接写出OA,OB,AC之间的数量关系.15.(2022春·广东茂名·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Rt△ABC中,∠A=90°,∠B=30°,CM平分∠ACB交AB 于点M,过点M作MN∥BC交AC于点N,若AN=1,求BC的长.考点4: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和逆定理例7. (1)(2023秋·浙江宁波·八年级宁波市第七中学校考期末)如图,△ABC中,AB<AC<BC,如果要使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上确定一点P,使PA+PB=BC,那么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A.B.C.D.(2)(2023秋·云南曲靖·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BAC=110°,EF是边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交BC于F.MN是边A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M,交BC于N.连接AF、AN则∠FAN的度数是()A.70B.55C.40D.30(3)(2022秋·新疆乌鲁木齐·八年级校考期末)电信部门要再S区修建一座手机信号发射塔,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OC,OD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则发射塔应建在()A.∠COD的平分线上任意某点处B.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某点处C.∠COD的平分线和线段AB的交点处D.∠COD的平分线和线段AB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例8.(2023春·重庆沙坪坝·八年级重庆南开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如图,在△ABC中,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C于点D,且D为CE的中点.(1)求证:BE=AC;(2)若∠C=70°,求∠BAC的度数.知识点训练1.(2022秋·海南海口·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在△ABC中,DE垂直平分BC,若AB=6,AC=8,则△ABD 的周长等于()A.11B.13C.14D.162.(2023秋·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等腰△ABC的底边BC长为6,面积是24,E为腰AB的垂直平分线MN上一动点.点D为BC的中点,则△BDE的周长的最小值为()A.6B.8C.10D.113.(2023秋·福建泉州·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根据尺规作图的痕迹,计算∠α的度数为()A.56∘B.68∘C.28∘D.34∘4.(2023秋·山东东营·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DE平分∠ADCAB,连接OE.下列结论:①S▱ABCD=AD⋅BC;②DB平分∠CDE;③AO=交AB于点E,∠BCD=60°,AD=12DE;④OE垂直平分BD.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5.(2022秋·河北石家庄·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尺规作图:(1)分别以B,C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D;(2)连接AD,BD,CD,AD与BC交于点E,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BD≌△ACD B.△DBE≌△DCEC.△BCD是等边三角形D.BC垂直平分AD6.(2023秋·黑龙江牡丹江·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ACB=90°,∠A=75°,DE垂直平分AB,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若BE=8cm,则AC为______cm.7.(2023秋·重庆万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AD,若AD是∠BAC的角平分线,且AB=AD时,则∠B=___________°.8.(2023秋·山东淄博·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B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点F.E是AB上的一点,∠CEF=30°,CF=2.试求△CED的周长.9.(2022秋·山西吕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AB=BC,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F.(1)按要求作图: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交EF于点O,连接OA,OC(尺规作图,保留痕迹,不写作法);(2)求证:点O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3)若∠CBD=20°,求∠COF的度数.10.(2023秋·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OB=30°,M,N分别是射线OA,OB上的动点,OP平分∠AOB,OP=9,则△PMN的周长的最小值为()C.6D.27A.9B.9211.(2022秋·山东临沂·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电信部门要在S区修建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应修建在什么位置?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12.(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HAB=30°,点B与点C关于射线AH对称,连接AC.D点为射线AH 上任意一点,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E,连接BE.(1)求证:直线EB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2)点D是射线AH上一动点,请你直接写出∠ADC与∠ECA之间的数量关系.13.(2023秋·山西运城·九年级统考期末)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课堂上老师展示了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请同学们进行折纸活动,已知在Rt△ABC中.∠ACB=90°,点D、F分别是BC、AB上的一点.连接DF.(1)如图1.小红将△BDF 沿直线DF 折叠,点B 恰好落在BC 上点E 处,若S △BDF S 四边形ACEF=17,则DEDC的值______.(2)如图2,小明将△BDF 沿直线DF 折叠,点B 落在AC 上点E 处,若FE ⊥AC ,求证:四边形BDEF 是菱形; (3)如图3.小亮将△BDF 沿直线DF 折叠,点B 落在AC 延长线上点E 处,且EF 平分∠AED ,若AC =3,BC =4,求CE 的长.14.(2023秋·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末)(1)如图1,在△ABC 中,∠A =30°,∠C =90°.求证BC =12AB .①补全证明过程.证明:如图2,取AB 中点D ,连接CD . ∴BD =AD =12AB .在△ABC 中,∠C =90°, ∴______; ∴CD =BD . 又∠A =30°,∴∠B =90°−∠A =60°. ∴△BCD 为______三角形. ∴BC =BD =12AB .②请用文字概括①所证明的命题:____________.(2)如图3,某市三个城镇中心D,E,F恰好分别位于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在三个城镇中心之间铺设通信光缆,以城镇D为出发点设计了三种连接方案:方案1:DE+EF;方案2:DG+EF(G为EF的中点);方案3:OD+OE+OF(O为△DEF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①设DE=6,通过计算,比较三种连接方案中铺设的光缆长度的长短;②不计算,比较三种连接方案中铺设的光缆长度的长短,并说明理由.15.(2023秋·河南洛阳·八年级统考期末)我们已经知道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线段的对称轴,如图1,直线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P是MN上任一点,连接PA、PB,将线段AB沿直线MN对称,我们发现PA与PB完全重合,由此即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解答下列问题:(1)请你结合图形把已知和求证补充完整,并写出证明过程.已知:如图1,MN⊥AB,垂足为点C,______,点P是直线MN上的任意一点.求证:______.(2)证明:如图2,CD是线段AB垂直平分线,则∠CAD与∠CBD有何关系?请说明理由.考点5:全等三角形的综合问题例9.(2023秋·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ACB=90°,CE⊥AB于点E,AD=AC,AF平分∠CAB交CE于点F,DF的延长线交AC于点G.(1)求证:DF∥BC;(2)若AE=6,CE=8,求线段GF的长.例10.(2022秋·湖北黄冈·八年级统考期末)已知OM是∠AOB的平分线,点P是射线OM上一定点,点C、D分别在射线OA、OB上,连接PC、PD.(1)如图①,当PC⊥OA,PD⊥OB时,则PC与PD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2)如图②,点C、D在射线OA、OB上滑动,且∠AOB=90∘,当PC⊥PD时,PC与PD在(1)中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3)在问题(2)中,若OC+OD=6,则四边形ODPC的面积S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知识点训练1.(2022秋·河南商丘·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ABC中,∠ABC=90°,D,E分别为边AC,BC上一点,连接BD,DE.已知AB=BE,AD=DE.(1)求证:BD平分∠ABC;(2)若∠A=55°,求证:∠CDE=14∠ADB.2.(2023秋·湖北荆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BC=2AB,D是AC上一点,∠ABD=20°,E 是BD上一点,EA⊥AB,EB=EC.(1)求证:BD平分∠ABC;(2)求∠DEC的度数.3.(2023秋·重庆长寿·九年级统考期末)在图(1)至图(2)中,直线MN与线段AB相交于点O,∠1=∠2=45°.(1)如图(1),若AO=OB,请写出AO与BD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2)将图(1)中的MN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图(2),其中AO=OB.求证:AC=BD,AC⊥BD.4.(2023秋·重庆万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在物理课上学习了发声物体的振动实验后,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探究:在一个支架的横杆点O处用一根细绳悬挂一个小球A,小球A可以自由摆动,如图,OA表示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当小明用发声物体靠进小球时,小球从OA摆到OB位置,此时过点B作BD⊥OA于点D,当小球摆到OC位置时,OB与OC恰好垂直(图中的A、B、O、C在同一平面上),过点C作CE⊥OA于点E,测得CE=15cm,AD=2cm.(1)试说明OE=BD;(2)求DE的长.5.(2022秋·海南海口·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1,在△ABC中,∠BAC=90°,AB=AC,AD⊥BC于点D,∠MDN=90°,将∠MDN绕点D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B、AC于点E、F.(1)求证:△BDE≌△ADF;(2)如图2,若DM=DN,连接BM、NA,求证:BM=AN.6.(2023秋·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C平分∠BAF,CE⊥AB于点E,CF⊥AF于点F,且BC= DC.(1)求证:BE=DF;(2)若AB=21,AD=9,求DF的长.7.(2023秋·广西南宁·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将矩形ABCD绕点B旋转得到矩形BEFG,点E在AD上,延长DA交GF于点H.(1)求证:△ABE≅△FEH;(2)连接BH,若∠EBC=30°,求∠ABH的度数.8.(2023秋·山东威海·七年级统考期末)在四边形ABDE中,点C是BD边的中点.(1)如图①,AC平分∠BAE,∠ACE=90°,写出线段AE,AB,DE间的数量关系及理由;(2)如图②,AC平分∠BAE,EC平分∠AED,∠ACE=120°,写出线段AB,BD,DE,AE间的数量关系及理由.9.(2022秋·广西柳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A(a,0),B(0,b),且a,b满足(a−3)2+|b−3|=0,连接AB.(1)求点A,B点的坐标;(2)如图1,动点C从点O出发,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沿y轴正半轴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3),连接AC,过点C作CD⊥AC,且CD=CA,点D在第一象限,请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点D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如图2,连接并延长DB交x轴于点E,连接AD和AB,过点B作线段BF交x轴于点F,使得∠OBF=∠DCB,已知此时点F的坐标为(−1,0),求△ADE的面积.10.(2023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0,a),B(b,0),C(c,0),点D在第四象限,其中a>0,b<0,c>0,∠BAC+∠BDC=180°,AC⊥CD.(1)如图1,求证:∠BAO=∠CBD;(2)若|a−c|+b2+6b+9=0,且AB=BD.①如图1,求四边形ACDB的面积;(用含a的式子表示)②如图2,BD交y轴于点E,连接AD,当E关于AD的对称点K落在x轴上时,求CK的长.。

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压轴几何题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压轴几何题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压轴几何题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一、全等三角形旋转模型1.阅读下面材料:小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45°,连结EF,则EF=BE+DF,试说明理由.小炎是这样思考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将这些分散的线段相对集中.她先后尝试了翻折、旋转、平移的方法,最后发现线段AB,AD是共点并且相等的,于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她的方法是将△ABE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G,再利用全等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图2).参考小炎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AD,∠BAD=90°点E,F分别在边BC,CD上,∠EAF=45°.若∠B,∠D都不是直角,则当∠B与∠D满足_ 关系时,仍有EF=BE+DF;(2)如图4,在△ABC中,∠BAC=90°,AB=AC,点D、E均在边BC上,且∠DAE=45°,若BD=1, EC=2,求DE的长.答案:B解析:(1)∠B+∠D=180°(或互补);(2)∴5DE【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ABE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G,利用全等的知识可知,要使EF=BE+DF,即EF=DG+DF,即要F、D、G三点共线,即∠ADG+∠ADF=180°,即∠B+∠D=180°.(2) 把△ABD绕A点逆时针旋转90°至△ACG,可使AB与AC重合,通过证明△AEG≌△AED 得到DE=EG,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DE的长.(1)∠B+∠D=180°(或互补).(2)∵ AB=AC,∴把△ABD绕A点逆时针旋转90°至△ACG,可使AB与AC重合.则∠B=∠ACG,BD=CG,AD=AG.∵在△ABC中,∠BAC=90°,∴∠ACB+∠ACG=∠ACB+∠B=90°于,即∠ECG=90°.∴ EC2+CG2=EG2.在△AEG与△AED中,∠EAG=∠EAC+∠CAG=∠EAC+∠BAD=90°-∠EAD=45°=∠EAD.又∵AD=AG,AE=AE,∴△AEG≌△AED .∴DE=EG.又∵CG=BD,∴ BD2+EC2=DE2.∴5DE=.考点:1.面动旋转问题;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3.勾股定理.2.我们定义:有一组对角为直角的四边形叫做“对直角四边形”.(1)如图①,四边形ABCD为对直角四边形,∠B=90°,若AB2-AD2=4,求CD2-BC2的值;(2)如图②,四边形ABCD中,∠ABC=90°,AB=BC,若BD平分∠ADC,求证:四边形ABCD为对直角四边形;(3)在(2)的条件下,如图③,连结AC,若35ACDABCSS=,求tan∠ACD的值.答案:A解析:⑴ 4;⑵见解析;⑶tan∠ACD的值为3或13.【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②中,作BE⊥CD于E,BF⊥DA交DA的延长线于F.只要证明∠EBF=90°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③中,设AD=x,BD=y.根据35ACDABCSS,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①中,∵四边形ABCD为对直角四边形,∠B=90°,∴∠D=∠B=90°,∴AC2=AB2+BC2=AD2+DC2,∴CD2-BC2=AB2-AD2=4.(2)证明:如图②中,作BE⊥CD于E,BF⊥DA交DA的延长线于F.∵BD平分∠ADC,BE⊥CD,BF⊥AD,∴BE=BF,∵∠BFA=∠BEC=90°,BA=BC ,BF=BE , ∴Rt △BFA ≌Rt △BEC (HL ), ∴∠ABF=∠CBE , ∴∠EBF=∠ABC=90°, ∴ADC=360°-90°-90°-90°=90°, ∵∠ABC=∠ADC=90°,∴四边形ABCD 为对直角四边形. (3)解:如图③中,设AD=x ,BD=y .∵∠ADC=90°, ∴tan ∠ACD=xy,22x y + ∵AB=AC ,∠ABC=90°, ∴222x y + ∵35ACD ABCS S=, ∴()22132154xy x y =+, 整理得:3x 2-10xy+3y 2, ∴3(x y )2-10•xy+3=0, ∴x y =3或13. ∴tan ∠ACD 的值为3或13. 【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3.如图,△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EDF=120°,把∠EDF绕点D旋转,使∠EDF的两边分别与线段AB、AC交于点E、F.(1)当DF⊥AC时,求证:BE=CF;(2)在旋转过程中,BE+CF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答案:D解析:(1)证明见解析;(2)是,2.【解析】【分析】(1)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可求∠DEA=90°,根据“AAS”可判定△BDE≌△CDF,即可证BE=CF;(2)过点D作DM⊥AB于M,作DN⊥AC于N,如图2,易证△MBD≌△NCD,则有BM=CN,DM=DN,进而可证到△EMD≌△FND,则有EM=FN,就可得到BE+CF=BM+EM+CF=BM+FN+CF=BM+CN=2BM=2BD×cos60°=BD=12BC=2.【详解】(1)∵△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D是线段BC的中点,∴∠B=∠C=60°,BD=CD,∵DF⊥AC,∴∠DFA=90°,∵∠A+∠EDF+∠AFD+∠AED=180°,∴∠AED=90°,∴∠DEB=∠DFC,且∠B=∠C=60°,BD=DC,∴△BDE≌△CDF(AAS)(2)过点D作DM⊥AB于M,作DN⊥AC于N,则有∠AMD=∠BMD=∠AND=∠CND=90°.∵∠A=60°,∴∠MDN=360°-60°-90°-90°=120°.∵∠EDF=120°,∴∠MDE=∠NDF.在△MBD 和△NCD 中,BMD CND B CBD CD ∠∠⎧⎪∠∠⎨⎪⎩===, ∴△MBD ≌△NCD (AAS ) BM=CN ,DM=DN . 在△EMD 和△FND 中,EMD FND DM DNMDE NDF ∠∠⎧⎪⎨⎪∠∠⎩===, ∴△EMD ≌△FND (ASA ) ∴EM=FN ,∴BE+CF=BM+EM+CF=BM+FN+CF=BM+CN =2BM=2BD×cos60°=BD=12BC=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知识,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到BM=CN ,DM=DN ,EM=FN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如图1,在Rt △ABC 中,∠A =90°,AB =AC ,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AD =AE ,连接DC ,点M ,P ,N 分别为DE ,DC ,BC 的中点.(1)观察猜想:图1中,线段PM 与PN 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2)探究证明:把△ADE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图2的位置,连接MN ,BD ,CE ,判断△PMN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把△ADE 绕点A 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AD =4,AB =10,请直接写出△PMN 面积的最大值.解析:(1)PM =PN ,PM ⊥PN ;(2)△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S △PMN 最大=492. 【分析】(1)由已知易得BD CE =,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12PM CE =,12PN BD =,即可得出数量关系,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PM CE 得出DPM DCA ∠=∠,最后用互余即可得出位置关系;(2)先判断出ABD ACE ∆≅∆,得出BD CE =,同(1)的方法得出12PM BD =,12PN BD =,即可得出PM PN =,同(1)的方法由MPN DCE DCB DBC ACB ABC ∠=∠+∠+∠=∠+∠,即可得出结论;(3)方法1:先判断出MN 最大时,PMN ∆的面积最大,进而求出AN ,AM ,即可得出MN 最大AM AN =+,最后用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方法2:先判断出BD 最大时,PMN ∆的面积最大,而BD 最大是14AB AD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点P ,N 是BC ,CD 的中点,//PN BD ∴,12PN BD =, 点P ,M 是CD ,DE 的中点, //PM CE ∴,12PM CE =, AB AC =,AD AE =, BD CE ∴=, PM PN ∴=, //PN BD ,DPN ADC ∴∠=∠, //PM CE ,DPM DCA ∴∠=∠, 90BAC ∠=︒,90ADC ACD ∴∠+∠=︒,90MPN DPM DPN DCA ADC ∴∠=∠+∠=∠+∠=︒, PM PN ∴⊥,故答案为:PM PN =,PM PN ⊥; (2)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旋转知,BAD CAE ∠=∠, AB AC =,AD AE =,()ABD ACE SAS ∴∆≅∆,ABD ACE ∴∠=∠,BD CE =,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12PN BD =,12PM CE =,PM PN ∴=,PMN ∴∆是等腰三角形,同(1)的方法得,//PM CE , DPM DCE ∴∠=∠,同(1)的方法得,//PN BD ,PNC DBC ∴∠=∠,DPN DCB PNC DCB DBC ∠=∠+∠=∠+∠, MPN DPM DPN DCE DCB DBC ∴∠=∠+∠=∠+∠+∠BCE DBC ACB ACE DBC =∠+∠=∠+∠+∠ ACB ABD DBC ACB ABC =∠+∠+∠=∠+∠, 90BAC ∠=︒,90ACB ABC ∴∠+∠=︒, 90MPN ∴∠=︒,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方法1:如图2,同(2)的方法得,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N ∴最大时,PMN ∆的面积最大, //DE BC ∴且DE 在顶点A 上面, MN ∴最大AM AN =+, 连接AM ,AN ,在ADE ∆中,4AD AE ==,90DAE ∠=︒, 22AM ∴=在Rt ABC ∆中,10AB AC ==,52AN = 22522MN ∴=最大,222111149(72)22242PMN S PM MN ∆∴==⨯=⨯=最大. 方法2:由(2)知,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2PM PN BD ==, PM ∴最大时,PMN ∆面积最大, ∴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 14BD AB AD ∴=+=, 7PM ∴=,2211497222PMN S PM ∆∴==⨯=最大. 【点睛】此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运用;解(1)的关键是判断出12PM CE =,12PN BD =,解(2)的关键是判断出ABD ACE ∆≅∆,解(3)的关键是判断出MN 最大时,PMN ∆的面积最大.5.问题发现:(1)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C ∠=︒,点O 为AB 的中点,点M 为AC 上一点,将射线OM 顺时针旋转90︒交BC 于点N ,则OM 与ON 的数量关系为____;问题探究:(2)如图2,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120C ∠=︒,点O 为AB 的中点,点M 为AC 上一点,将射线OM 顺时针旋转60︒交BC 于点N ,则OM 与ON 的数量关系是否改变,请说明理由;问题解决:(3)如图3,点O 为正方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点P 为DO 的中点,点M 为直线BC 上一点,将射线OM 顺时针旋转90︒交直线AB 于点N ,若4AB =,当PMN 面积为252时,直接写出线段BN 的长.答案:B解析:(1)OM =ON ;(2)不改变;证明见解析;(3)线段BN 的长为172-或172+【分析】(1)连接,OC ,证明△AOM ≌△CON (ASA )可得结论.(2)数量关系不变.如图2中,过点O 作OK ⊥AC 于K ,OJ ⊥BC 于J ,连接OC .证明△OKM ≌△OJN (AAS )可得结论.(3)如图3中,过点P 作PG ⊥AB 于G ,PH ⊥BC 于H .证明△MOC ≌△NOB (SAS ),推出CM=BN ,设CM=BN=m ,根据S △PMN =252=S △PBM +S △BMN -S △PBN ,构建方程求解即可.当点M 在CB 的延长线上时,同法可求. 【详解】解:(1)如图1中,结论:OM=ON . 理由:连接OC .∵CA=CB,∠ACB=90°,AO=OB,CO=OA=OB,OC⊥AB,∠A=∠B=45°,∠BCO=∠ACO=45°∴∠AOC=∠MON=90°,∴∠AOM=∠CON,∵∠A=∠CON,∴△AOM≌△CON(ASA),∴OM=ON.故答案为:OM=ON.(2)理由:如图2中,过点O作OK⊥AC于K,OJ⊥BC于J,连接OC.∵∠ACB=120°,∠OKC=∠OJC=90°,∠KOJ=60°=∠MON,∴∠MKO=∠NOJ,∵CA=CB,OA=OB,∴OC平分∠ACB,∵OK⊥CA,OJ⊥CB,∴OK=OJ,∵∠OKM=∠OJN=90°,∴△OKM≌△OJN(AAS),∴OM=ON.(3)如图3中,过点P作PG⊥AB于G,PH⊥BC于H.∵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4,∠BAD=90°,∴BD=2AB=42, ∴OD=OB=22,PD=OP=2,∴PB=33,∵四边形PGBH 是正方形,∴PG=PH=3,∵∠MON=∠COB=90°,∴∠MOC=∠NOB ,∵OM=ON ,OC=OB ,∴△MOC ≌△NOB (SAS ),∴CM=BN ,设CM=BN=m ,∵S △PMN =252=S △PBM +S △BMN -S △PBN , ∴12•(4+m )•3+12•m•(4+m )12-•m•3=252, ∴整理得:m 2+4m-13=0,解得m=172-或172--(舍去),∴BN=172-.当点M 在CB 的延长线上时,同法可得BN=172+.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BN 的值为172-或172+.【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6.在ABC 中,,AB AC BAC α=∠=,点P 为线段CA 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PB ,将线段PB 绕点P 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得到线段PD ,连接,DB DC .(1)如图1,当60α=︒时,请直接写出线段PA 与线段CD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DCP ∠为______度;(2)如图2,当120α=︒时,写出线段PA 和线段D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2,在(2)的条件下,当23AB =时,求13BP PC +的最小值. 答案:A解析:(1)PA =DC ,60;(2)CD =3PA .理由见详解;(2)3+22【分析】(1)先证明△ABC ,△PBD 是等边三角形,再证明△PBA ≌△DBC ,进而线段PA 与线段CD 的数量关系,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解决问题即可;(2)证明△CBD ∽△ABP ,可得3CD BC PA AB==,解决问题; (3)过点C 作射线CM ,使得sin ∠ACM =13,过点P 作PN ⊥CM 于点N ,则PN =13PC , 过点B 作BG ⊥BA 于点G ,当点B 、P 、N 共线时,BP +PN 最小,即13BP PC +最小,由BGP CNP ∽,得13GP NP BP CP ==,结合勾股定理求出GP ,从而得CP ,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1)①证明: ∵将线段PB 绕点P 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得到线段PD ,∴PB =PD ,∵AB =AC ,PB =PD ,∠BAC =∠BPD =60°,∴△ABC ,△PBD 是等边三角形,∴∠ABC =∠PBD =60°,∴∠PBA =∠DBC ,∵BP =BD ,BA =BC ,∴△PBA ≌△DBC (SAS ),∴PA =DC .设BD 交PC 于点O ,如图1,∵△PBA ≌△DBC ,∴∠BPA =∠BDC ,∵∠BOP =∠COD ,∴∠OBP =∠OCD =60°,即∠DCP =60°.故答案是:PA =DC ,60;(2)解:结论:CD .理由如下:∵AB =AC ,PB =PD ,∠BAC =∠BPD =120°,∴BC =2•AB •cos30°,BD ═2BP •cos30°, ∴BC BDBA BP= ∵∠ABC =∠PBD =30°,∴∠ABP =∠CBD ,∴△CBD ∽△ABP ,∴CD BC PA AB== ∴CD; (3) 过点C 作射线CM ,使得sin ∠ACM =13,过点P 作PN ⊥CM 于点N ,则PN =13PC ,过点B 作BG CA ⊥于点G ,则BG =AB ×sin ∠BAG =3,AG = AB ×cos ∠BAG 当点B 、P 、N 共线时,BP +PN 最小,即13BP PC +最小, ∵∠BGP =∠CNP =90°,∠BPG =∠CPN , ∴BGP CNP ∽, ∴13GP NP BP CP ==,设GP =x ,则AP -x ,BP =3x ,∴()22233x x +=,解得:x∴BPAP∴CP =AC +AP∴13BP PC +最小值13+【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第(1)(2)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第(3)题的关键是过点C 作射线CM ,使得sin ∠ACM =13,过点P 作PN ⊥CM 于点N .7.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AB AD 上,且AE AF =,延长FD 到点G ,使得DG DF =,连接,,EF GE CE .(特例感知)(1)图1中GE 与CE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结论探索)(2)图2,将图1中的AEF 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090αα︒<<︒,连接FD 并延长到点G ,使得DC DF =,连接,,GE CE BE ,此时GE 与CE 还存在(1)中的数量关系吗?判断并说明理由.(拓展应用) (3)在(2)的条件下,若5,32AB AE ==EFG 是以EF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GE 的长.答案:G解析:(1) GE 2CE ,(2)存在,证明见解析,(3)25810或16或4.【分析】(1)连接GC,证△CDG≌△CBE,得出△G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2)类似(1)的方法,先证△AFD≌△AEB,再证△CDG≌△CBE,得出△G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3)根据E、F是直角顶点分类讨论,结合(2)中结论,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1)连接GC,∵AE=AF,AD=AB,∴DF=BE,,∵DG DF∴DG = BE,∵∠GDC=∠B=90°,DC=BC,∴△CDG≌△CBE,∴CE=CG,∠GCD=∠ECB,∵∠ECB+∠DCE=90°,∴∠GCE=∠GCD+∠DCE=90°,∴GE=2CE;故答案为:GE=2CE;(2) 存在,连接GC,∵AE=AF,AD=AB,∠FAE=∠DAB=90°,∴∠FAD=∠EAB,∴△FAD≌△EAB,∴FD=EB=GD,∠FDA=∠EBA,∵∠GDC+∠FDA=90°,∠EBC+∠EBA=90°,∴∠GDC=∠EBC,∵DC=BD,∴△CDG≌△CBE,与(1)同理,GE=2CE;(3)当∠FEG=90°时,如图1,因为∠FEA=∠GEC=45°,所以,A、E、C在一条直线上,∵AB=5,∴AC=52,CE=52-32=22,GE=2EC=4;如图2,E在CA延长线上,同理可得,EC2,GE2EC=16;当∠EFG =90°时,如图3,∠AFD =∠EFG +∠AFE =135°,由(2)得,∠AFD =∠AEB =135°,DF =BE ,所以,B 、E 、F 在一条直线上,作AM ⊥EF ,垂足为M , ∵5,32AB AE ==,∴EF =6,AM =ME =MF =3,224BM AB AM =-=,BE =DF =1,FG =2,22210GE FG EF =+=;如图4,同图3,BE =DF =7,FG =14,EF =6,22258GE FG EF =+=,综上,GE的长为258或210或16或4.【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恰当的连接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会分类讨论,结合题目前后联系,解决问题.8.如图,△ABC和△CEF中,∠BAC=∠CEF=90°,AB=AC,EC=EF,点E在AC边上.(1)如图1,连接BE,若AE=3,BE=58,求FC的长度;(2)如图2,将△CEF绕点C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0°<α<180°),旋转过程中,直线EF分别与直线AC,BC交于点M,N,当△CMN是等腰三角形时,求旋转角α的度数;(3)如图3,将△CEF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得点B,E,F在同一条直线上,点P为BF 的中点,连接AE,猜想AE,CF和B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C解析:(1)422)22.5°或45°或112.5°;(3)CF+AE2BP,见解析【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AC=7,求出EC=EF=4即可解决问题;(2)分三种情形分别画出图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3)结论:CF+AE2BP.如图3中,过点A作AD⊥A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1)如图1中,在Rt △ABE 中,AB =()2222583497-=-==BF AE ,∴AC =AB =7,∴EF =EC =AC ﹣AE =7﹣3=4,∵∠CEF =90°,EC =EF =3, ∴CF =22224442+=+=EF CE ;(2)①如图2﹣1中,当CM =CN 时,α=∠MCE =∠ECN =12∠ACB =22.5°.如图2﹣2中,当NM =NC 时,α=∠MCN =45°.如图2﹣3中,当CN =CM 时,∠NCE =12∠BCM =67.5°,α=∠ACE =45°+67.5°=112.5°.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α的值为22.5°或45°或112.5°.(3)结论:CF +AE =2BP .理由:如图3中,过点A 作AD ⊥AE ,∴∠DAE =∠BAC =90°,∴∠BAD =∠CAE ,∵∠BAC =∠BEC =90°,∴∠ABP =∠ACE ,∵AB =AC ,∴△ABD ≌△ACE (ASA ),∴BD =EC =EF ,AD =AE ,∴△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 2AE ,∵P 是BF 的中点,∴BP =12BF , ∵BP =12BF =12(2EF +DE ),CF 2EF ,DE 2AE , ∴BP =122CF 2AE ), ∴CF +AE 2.【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9.如图,ABD △和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1)连接CD 、BE 交于点P ,求∠BPD ;(2)连接PA ,判断线段PA 、PB 、P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等腰ABC 中AB =AC ,∠BAC =α(0<α<90),在ABC 内有一点M ,连接MA 、MB 、MC .当MA +MB +MC 最小时,∠ABM = (用含α的式子表示)答案:D解析:(1)60BPD ∠=︒(2)PD PB PA =+,证明见详解(3)1602α︒-【分析】(1)证明()DAC BAE SAS ≅,得ADC ABE ∠=∠,就可以证明60BPD DAB ∠=∠=︒;(2)在DP 上截取PF=PB ,连接BF ,证明()DBF ABP SAS ≅,得DF PA =,即可证明PD PB PA =+;(3)分别以AB 和AC 为边,向两边作等边三角形ABD 和等边三角形ACE ,连接BE 和CD ,交于点M ,连接AM ,此时MA MB MC ++最小,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ADC ,求出ADC ∠的度数,即可得到ABM ∠的度数.【详解】解:(1)∵ABD △和ACE △是等边三角形,∴AD AB =,AC AE =,60DAB CAE ∠=∠=︒,∵DAB BAC CAE BAC ∠+∠=∠+∠,∴DAC BAE ∠=∠,在DAC △和BAE △中,AD AB DAC BAE AC AE =⎧⎪∠=∠⎨⎪=⎩,∴()DAC BAE SAS ≅,∴ADC ABE ∠=∠,∵ADC DAB ABE BPD ∠+∠=∠+∠,∴60BPD DAB ∠=∠=︒;(2)如图,在DP 上截取PF=PB ,连接BF ,∵60BPD ∠=︒,PF PB =,∴PFB △是等边三角形,∴BF BP =,60FBP ∠=︒,∴DBA FBP ∠=∠,∵DBA FBA FBP FBA ∠-∠=∠-∠,∴DBF ABP ∠=∠,在DBF 和ABP △中,DB AB DBF ABP BF BP =⎧⎪∠=∠⎨⎪=⎩,∴()DBF ABP SAS ≅,∴DF PA =,∵PD PF FD =+,∴PD PB PA =+;(3)如图,分别以AB 和AC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 和等边三角形ACE ,连接BE 和CD ,交于点M ,连接AM ,此时MA MB MC ++最小,由(2)中的结论可得MD MA MB =+,则当D 、M 、C 三点共线时MA MB MC ++最小,即CD 的长,由(1)得ADC ABM ∠=∠,∵AD AB AC ==,60DAC α∠=︒+,∴()1806016022ADC αα︒-︒+∠==︒-, ∴1602ABM α∠=︒-,故答案是:1602α︒-.【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做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进行证明求解.10.回答下列问题:(1)(发现)如图1,点A 为线段BC 外一动点,且4BC =,2AB =.填空:线段AC 的最大值为 .图1(2)(应用)点A 为线段BC 外一动点,且3BC =,2AB =,如图2所示,分别以AB ,AC 为边,作等腰直角ABD △和等腰直角ACE ,连接CD ,BE .图2①证明:BE DC =.②求线段BE 的最大值.(3)(拓展)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4y x =+与坐标轴交于点A 、B 两点,点C 为线段AB 外一动点,且2CB =,以AC 为边作等边ACD △,连接BD ,求线段BD 长的最大值并直接写出此时点C 的横坐标.图3答案:A解析:(1)6(2)①证明见解析.②3+(3)2【分析】(1)根据点A 位于CB 的延长线上时,线段AC 的长取得最大值,即可得到结论;(2) ①由“SAS” 可证△DAC ≌△BAE ,可得BE=DC ;②由于线段长BE 的最大值=线段DC 的最大值,根据(1)中的结论即可得到结果,(3)以BC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CE ,可以证明△ACE ≌△DCB(SAS) ,从而得到BD=AE ,BE=BC ,由AE≤AB+BE ,当且仅当A 、B 、E 三点共线时,AE 取得最大值,即BD 取得最大值,当BD 取得最大值时,①当C 在直线AB 的上方时,过C 作CH ⊥y 轴于H ,作BC 的垂直平分线交BH 于N ,求出CH 的长度,即可求出点C 的横坐标,②当C 在直线AB 的下方时,按同①的方法也可以求出点C 的横坐标.【详解】(1)当A 在选段BC 的延长线上时, max 6AC AB BC =+=.(2)①∵等腰直角AEC 与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AD AB =,AE AC =,90DAB EAC ∠=∠=︒,∴DAB BAC EAC BAC ∠+∠=∠+∠,∴DAC EAB ∠=∠,在DAC △和BAE 中,DA BA DAC BAE AB AE =⎧⎪∠=∠⎨⎪=⎩,∴()SAS DAC BAE ≌△△, ∴BE CD =.②由①可知,BE DC =,∵线段BE 的最大值即线段DC 的最大值.在等腰直角ABD △中,BD ==∵CD BC BD ≤+,∴当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时, CD取得最大值为3+.∴线段BE的最大值为3+(3)如图,以BC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CE ,则BC CE =,60BCE ∠=︒.∵60ACD ∠=︒,∴ACD ECD BCE ECD ∠-∠=∠-∠,∴ACE DCB ∠=∠.在ACE 与DCB 中,AC DC ACE DCB CE CB =⎧⎪∠=∠⎨⎪=⎩,∴()SAS ACE DCB ≌△△, ∴BD AE =.对于一次函数4y x =+,令0x =,则4y =,∴()0,4B ,令0y =,则4x =-,∴()4,0A -. ∴224442AB =+=,又∵2BE BC ==,∴AE AB BE ≤+,∴当且仅当A 、B 、E 三点共线时,AE 取得最大值,即BD 取得最大值为422+;当BD 取得最大值时,①当C 在直线AB 的上方时过C 作CH y ⊥轴于H ,∵45ABO HBE ∠=∠=︒,60CBE ∠=︒,∴15CBH CBE HBE ∠=∠-∠=︒,作BC 的垂直平分线交BH 于N ,∴CN BN =,15NCB NBC ∠=∠=︒,∴30CNB ∠=︒,在Rt CHN △中,设CH x =.则3HN x =, 2CN x =, ∴2BN x =,∴()32BH HN BN x =+=+, 在Rt BHC △中,22222HC BH BC +==,∴()222322x x ⎡⎤++=⎣⎦, 整理得()227434x x ++=, 223x =-,()12312x =-,()22312x =--(舍), ∴622CH -=, ∴点C 的横坐标为262-. ②当C 在直线AB 的下方时,过C 作CL ⊥y 轴于L ,∵∠ABO=45°,∠CBE=60°,∴∠CBL=180°-∠CBE−∠ABO=75°,∴∠BCL=15°,作BC 的垂直平分线交BL 于M ,∴CM=BM ,∠MCB=∠MBC=15°,∴∠LMB=30°,在Rt △CLB 中,设BL=y .则3,BM=2y ,∴CM=2y ,∴3+2)y ,在Rt △BLC 中,BL 2+CL 2=BC 2=22, ∴)222322y y ⎡⎤+=⎣⎦, 整理得(227434y y ++=, 223y =)12312y =,)22312y =-(舍去), 622BL =∴CL=)32BL 26+所以点C 26+综合以上可得点C 26-26+【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最大值问题,旋转的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1所示,在Rt ABC △中90BAC ∠=︒,AB AC =,2BC =,以BC 所在直线为x 轴,边BC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ABC 绕P 点0,1顺时针旋转.(1)填空:当点B 旋转到y 轴正半轴时,则旋转后点A 坐标为______;(2)如图2所示,若边AB 与y 轴交点为E ,边AC 与直线1y x =-的交点为F ,求证:AEF 的周长为定值;(3)在(2)的条件下,求AEF 内切圆半径的最大值.解析:(1)2,21;(2)见解析;(3)324【分析】(1)作出图形,'''A B C 是ABC 绕 P 点0,1顺时针旋转,点B 旋转到y 轴正半轴时得到的图形,连接 BP ,CP ,根据2BC =,y 轴垂直平分BC , AB AC =,()0,1P -可证得四边形ABPC 是正方形,则有 '''2BP B P AB A B ,'0'21B B P PO ,可得点 A 坐标;(2)作BPQ CPF ∠=∠,交AB 延长线于Q 点,根据四边形ABPC 是正方形,得到90QBP FCP ∠=∠=︒,BP CP =,可证BPQ CPF ASA ≌△△,得BQ CF =,QP FP =,利用ASA 再可证得QPE FPE ≌△△,得QE FE =则AEF 的周长22AB AC =+=(3)设EF m =,AE n =,Rt AEF 的内切圆半径为r ,由(2)可得22AF m n =-则2AE AF EF r +-=22n m n m+---=2m =,当m 最小时,r 最大.得到22222n m n m 整理得:2224220n m n m ,关于n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解,即22244220m m 化简得24280m m +-≥,利用二次函数图像可得422m ≥-422m ≤--(不合题意,舍去)可得m 的最小值为42-r 2422324,则有AEF 内切圆半径的最大值为324.【详解】解:(1)如图示,'''A B C 是ABC 绕 P 点0,1顺时针旋转,点B 旋转到y 轴正半轴时得到的图形,连接 BP ,CP ,∵2BC =,y 轴垂直平分BC∴1BO CO ==又∵Rt ABC △中,AB AC =∴1AO =,2AB AC ==∵()0,1P -∴1PO =∴AO BO CO PO ===∴四边形ABPC 是正方形 ∴'''2BPB P AB A B ∴'0'21B B P PO ∴点A 坐标为2,21(2)如图2所示,作BPQ CPF ∠=∠,交AB 延长线于Q 点∵四边形ABPC 是正方形∴90QBP FCP ∠=∠=︒, BP CP =∴BPQ CPF ASA ≌△△∴ BQ CF =,QP FP =∵点F 在直线1y x =-∴45FPE ∠=︒∴ 45BPE FPC ∠+∠=︒∴45BPE BPQ ∠+∠=︒∴45QPE FPE ∠=∠=︒∵EP EP =∴QPE FPE ASA ≌△△∴ QE FE = ∴AEF 的周长AE EF AF AE QE AF =++=++AE BE BQ AF AE BE FC AF =+++=+++22AB AC =+=(3)设EF m =,AE n =,Rt AEF 的内切圆半径为 r ,由(2)可得22AF m n =--则2AE AF EF r +-= 222n m n m +---= 2m =-∴当m 最小时,r 最大.∵在Rt AEF 中,222AE AF EF +=∴22222n m n m 整理得: 2224220n m nm ∵关于n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解∴22244220m m∴24280m m +-≥ 利用二次函数图像可得422m ≥-或422m ≤--(不合题意,舍去)∴m 的最小值为422-∴r 的最大值为2422324即AEF 内切圆半径的最大值为32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以及根的判别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三角形内切圆等知识,能熟练应用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12.(1)ABC 和CDE △是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其中90ACB DCE ∠=∠=︒,连接AD 、BE ,求证:ACD △≌BCE .(2)ABC 和CDE △是两个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中90ACB DCE ∠=∠=︒,∠=CAB CDE ∠30=︒,CD AC <,CDE △从边CD 与AC 重合开始绕点C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0180αα︒<<︒.①如图2,DE 与BC 交于点F ,交AB 于G ,连接AD ,若四边形ADEC 为平行四边形,求BG AG 的值.②若12AB =,当点D 落在AB 上时,求BE 的长.答案:A解析:(1)见解析;(2)①13BG AG =;【分析】(1)利用SAS 证明即可;(2)①连接CG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推出//AD CE ,求出120ADE ∠=︒,得到90ADC ADE CDE ∠=∠-∠=︒,根据30CAB CDE ∠=∠=︒证得A 、D 、G 、C 四点共圆,从而得到90AGC ADC ∠=∠=︒,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的性质求出AG =,CG =,即可求出答案;②先证明ACD △∽BCE ,由此推出∠DBE=90°,得到DBE 为直角三角形,设BE a =,则AD =,12BD =-,过D 点作DH AC ⊥于H ,利用30A ∠=︒得到sin 302DH AD a =︒=,由ACD α∠=,得到sin 2sin HD CD αα==,由此求出cos30sin CD a DE α==︒,由勾股定理得222DE BE BD =+,即()222222121443sin a a a a α=+-=++-,解方程求出a.【详解】 (1)∵ABC 和CDE △是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 =,CD CE =,ACB DCE ∠=∠,∴∠ACB-∠DCB=∠DCE-∠DCB ,∴ACD BCE ∠=∠, 在ACD △和BCE 中,AC BC ACD BCE CD CE =⎧⎪∠=∠⎨⎪=⎩,∴ACD △≌BCE (SAS ).(2)①连接CG ,如图所示,∵四边形ADEC 为平行四边形,∴//AD CE ,∴180ADE CED ∠+∠=︒,∵90903060CED CDE ∠=︒-∠=︒-︒=︒,∴120ADE ∠=︒,∴90ADC ADE CDE ∠=∠-∠=︒,∵30CAB CDE ∠=∠=︒,∴A 、D 、G 、C 四点共圆,∴90AGC ADC ∠=∠=︒,∵30CAB ∠=︒, ∴12CG AC =,3AG CG =,30BCG ∠=︒, ∴3CG BG =,即33BG CG =, ∴13BG AG =;②∵90ACB DCE ∠=∠=︒,∴ACB DCB DCE DCB ∠-∠=∠-∠,∴ACD BCE ∠=∠,∵30CAB CDE ∠=∠=︒,∴3AC DC BC CE ==, ∴ACD △∽BCE ,∴CAD CBE ∠=∠,∴90DBE DBC CBE DBC CAD ∠=∠+∠=∠+∠=︒, ∴DBE 为直角三角形,设BE a =,∴3AD a =,∴123BD a =,过D 点作DH AC ⊥于H ,30A ∠=︒, 则3sin 302DH AD a =︒=, 又∵ACD α∠=,∴3sin 2sin HD a CD αα==, 又在Rt CDE △中,30∠=︒CDE ,∴cos30sin CD a DE α==︒, ∴在Rt BDE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DE BE BD =+,即()2222221231443243sin a a a a a a α=+=++-,∴22142431440sin a a α⎛⎫--+= ⎪⎝⎭, 解得22576243576sin 28sin a αα±-=-即222243sin 241sin 8sin 2a ααα+-=- 2222243sin 24cos 123sin 12cos 8sin 24sin 1αααααα++==--, 故BE 的长为22123sin 12cos 4sin 1ααα+-.【点睛】此题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旋转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四点共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锐角三角函数,是一道较难的几何综合题.13.在ABC 中,AB AC =,点P 在平面内,连接AP ,并将线段AP 绕A 顺时针方向旋转与BAC ∠相等的角度,得到线段AQ ,连接BQ .(1)如图,如果点P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则线段BQ 和线段PC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2)如图,如果点P 为平面内任意一点.前面发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请仅以图所示的位置关系加以证明(或说明);(3)如图,在DEF 中,8DE =,60EDF ∠=︒,75DEF ∠=︒,P 是线段EF 上的任意一点,连接DP ,将线段DP 绕点D 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DQ ,连接EQ .请直接写出线段EQ 长度的最小值.答案:B解析:(1)相等;(2)成立,证明见解析;(3)2622-【分析】(1)先判断出∠BAQ=∠CAP ,进而用SAS 判断出△BAQ ≌△CAP ,即可得出结论; (2)结论BQ=PC 仍然成立,理由同(1)的方法;(3)先构造出△DEQ ≌△DHP ,得出EQ=HP ,进而判断出要使EQ 最小,当HP ⊥EF (点P 和点M 重合)时,EQ 最小,最后用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由旋转知:AQ=AP ,∵PAQ BAC ∠=∠,∴PAQ BAP BAC BAP ∠-∠=∠-∠,∴BAQ CAP ∠=∠,∵AB AC =,∴()BAQ CAP SAS ∆≅∆,∴BQ CP =故答案为:相等.(2)BQ PC =仍成立,理由如下:证明:由旋转知:AQ=AP ,∵PAQ BAC ∠=∠,∴PAQ BAP BAC BAP ∠-∠=∠-∠,∴BAQ CAP ∠=∠,∵AB AC =,∴()BAQ CAP SAS ∆≅∆,∴BQ C =P(3)如图:在DF 上取一点H ,使8DH DE ==,连接PH,过点H作HM EF ⊥于M,由旋转知,DQ DP =,60PDQ ∠=︒,∵60EDF ∠=︒,∴PDQ EDF ∠=∠,∴EDQ HDP ∠=∠,∴()DEQ DHP SAS ∆≅∆,∴EQ HP =,要使EQ 最小,则有HP 最小,而点H 是定点,点P 是EF 上的动点,∴当HM EF ⊥(点P 和点M 重合)时,HP 最小,即:点P 与点M 重合,EQ 最小,最小值为HM ,过点E 作EG DF ⊥于G ,在Rt DEG ∆中,8DE =,60EDF ∠=︒,∴30DEG ∠=︒, ∴142DG DE ==, ∴343EG DG ==,在Rt EGF ∆中,753045FEG DEF DEG ∠=∠-∠=︒-︒=︒,∴9045F FEG FEG ∠=︒-∠=︒=∠,43FG EG ==,∴443DF DG FG =+=+,∴4438434FH DF DH =-=+-=-,在Rt HMF ∆中,45F ∠=︒,∴()22434262222HM FH ==-=-, 即:EQ 的最小值为2622-.【点睛】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最值问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为解题关键.14.已知在△ABC 中,AB =AC ,∠BAC =α,直线l 经过点A (不经过点B 或点C ),点C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点D ,连接CD ,BD , AD .(1)如图1,①填空:∠ABD ∠ADB (填 >,=,<号).②求∠BDC 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2)如图2,当α=60°时,过点D 作BD 的垂线与直线l 交于点E ,求证:AE =BD ; (3)如图3,当α=90°时,在直线l 绕点A 旋转过程中,记直线l 与CD 的交点为F . ①若点M 为AC 的中点,连接MF , MF 的长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MF 的长;若会发生变化,说明理由;②连接BF ,当线段BF 的长取得最大值时,求tan ∠FBC 的值.答案:B解析:(1)①=;②∠BDC =12α;(2)详见解析;(3)①MF 的长在直线l 绕点A 旋转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MF=1;②13 【分析】(1)①根据点C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点D ,得到AD =AC ,且AB =AC ,则AD =AB =AC ,可得∠ADB =∠ABD ;②连接DA ,并延长DA 交BC 于点M ,由①可知AD =AB =AC ,则有∠ADB =∠ABD ,∠ADC =∠ACD ,可以得到∠BAM =2∠ADB ,∠MAC =2∠ADC ,利用∠BAC =∠BAM +∠MAC ,可得12BDC =,(2)连接CE ,根据∠BAC =60°,AB =AC ,得到△ABC 是等边三角形,则有BC =AC ,∠ACB =60°,根据12BDC =,可知∠BDC =30°,则有∠CDE =60°,易证△CDE 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得出△BCD ≌△ACE (SAS ),则有BD =AE ;(3)①根据∠AFC =90°,M 为AC 的中点,得到 MF = 12AC =122⨯=1,则可知MF 的长在直线l 绕点A 旋转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②连接MB ,根据在△BMF 中,BM MF BC ,可知当点M ,点B ,点F 三点共线时,BF 最长,过点M 作MH ⊥BC ,根据∠BAC =90°,AB =AC ,可得BC ,∠ACB =45°,且MH ⊥BC ,则有∠CMH =∠HCM =45°,可得出MC ,根据点M 是AC 中点,得到AC =,∴BC =4HC ,则可求出BH =BC ﹣HC =3HC ,利用tan ∠FBC =3MH HC BH HC=可得出结果. 【详解】解:(1)①ABD ADB ∠=∠.∵点C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点D ,∴AD =AC ,且AB =AC ,∴AD =AB =AC ,∴∠ADB =∠ABD .②如图1,连接DA ,并延长DA 交BC 于点M ,∵AD=AB=AC,∴∠ADB=∠ABD,∠ADC=∠ACD.∵∠BAM=∠ADB+∠ABD,∠MAC=∠ADC+∠ACD,∴∠BAM=2∠ADB,∠MAC=2∠ADC,∴∠BAC=∠BAM+∠MAC=2∠ADB+2∠ADC=2∠BDC=α .∴1BDC=.2(2)如图3,连接CE,∵∠BAC=60°,AB=AC,∴△ABC是等边三角形,∴BC=AC,∠ACB=60°,∵1BDC=,2∴∠BDC=30°,∵BD⊥DE,∴∠CDE=60°.∵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点D,∴DE=CE,且∠CDE=60°.∴△CDE是等边三角形.∴CD=CE=DE,∠DCE=60°=∠ACB,∴∠BCD=∠ACE,且AC=BC,CD=CE,∴△BCD≌△ACE(SAS).∴BD=AE .(3)①如图4,因为∠AFC=90°,M为AC的中点,∴ MF = 12AC =122⨯=1. ∴MF 的长在直线l 绕点A 旋转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②法一:如图5,连接MB ,∵在△BMF 中,BM +MF ≥BC∴当点M ,点B ,点F 三点共线时,BF 最长,如图6,过点M 作MH ⊥BC ,∵∠BAC =90°,AB =AC ,∴BC 2AC ,∠ACB =45°,且MH ⊥BC ,∴∠CMH =∠HCM =45°,∴MH =HC ,∴MC 2HC ,∵点M 是AC 中点,∴AC =22HC ,∴BC 2AC =4HC .∴BH =BC ﹣HC =3HC .∴tan ∠FBC =3MH HC BH HC ==13.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灵活运用相关的性质定理、综合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5.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D 是射线CB 上一动点,连接DA ,将线段DA 绕点D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E ,过点E 作EF ∥BC 交直线AB 于点F ,连接CF .(1)如图1,若点D 为线段BC 的中点,则四边形EDCF 是 ;(2)如图2,若点D 为线段CB 延长线上任意一点,(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点D 为射线CB 上任意一点,当∠DAB =15°,△ABC 的边长为2时,请直接写出线段BD 的长.答案:A解析:(1)平行四边形;(2)成立,见解析;(3)423-或31-.【分析】(1)证明△ADB ≌△DEO (AAS )和四边形EOBF 为平行四边形,进而求解;(2)证明△OED ≌△DAC (SAS ),则∠EOD =∠ACD =60°=∠ABC ,故OE ∥AB ,进而求解;(3)分点D 在线段BC 上、点D (D ′)在BC 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1)过点E 作DE 的垂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O ,设BA 交ED 于点R ,∵点D 为线段BC 的中点,则AD ⊥BC 且∠BAD =30°,∵∠ADE =60°,∴∠EDB =∠ADB ﹣ADE =90°﹣60°=30°,∵EF ∥BC ,∴∠EFD =∠ABC =60°,∠FED =∠EDO =30°,∴∠ERF =90°,∴DE ⊥AB ,∵AD =ED ,∠BAD =∠EDO =30°,∠ADB =∠DEO =90°,。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知识总结和经典例题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知识总结和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复习[ 知识要点 ]一、全等三角形1.判定和性质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边角边( SAS)、角边角( ASA)具备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HL )角角边( AAS)、边边边( SSS)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性质对应中线相等,对应高相等,对应角平分线相等注:①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边对应相等;②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2.证题的思路:找夹角( SAS)已知两边找直角( HL )找第三边( SSS)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任意角( AAS)找已知角的另一边(SAS)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已知边的对角(AAS)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ASA)找两角的夹边(ASA)已知两角找任意一边(AAS)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6、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 以上可以简称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相等)7、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8、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9、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10、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1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运用1、性质中三角形全等是条件,结论是对应角、对应边相等。

而全等的判定却刚好相反。

2、利用性质和判定,学会准确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与对应角是关键。

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一定把对应的顶点,角、边的顺序写一致,为找对应边,角提供方便。

3,当图中出现两个以上等边三角形时,应首先考虑用 SAS找全等三角形。

4、用在实际中,一般我们用全等三角形测等距离。

以及等角,用于工业和军事。

有一定帮助。

5、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做题技巧一般来说考试中线段和角相等需要证明全等。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知识清单+例题讲解+课后练习(人教版)(原卷版)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知识清单+例题讲解+课后练习(人教版)(原卷版)

第一课时——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知识点一:全等形1.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类型一:判断全等图形】1.下列图形是全等图形的是()A.B.C.D.2.下列各组图形中,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B.C.D.3.观察下面的6组图形,其中是全等图形的有()A.3组B.4组C.5组D.6组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如图:能够完全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特别提示:两个全等的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

与他们摆放的位置、方向等无关。

2.相关概念:(1)对应点:当两个三角形重合在一起时,叫做对应点。

即:A与D,B与E,C与F。

(2)对应边:叫做对应边。

即:AB与DE,AC与DF,BC与EF。

(3)对应角:叫做对应角。

即:∠A与∠D,∠B与∠E,∠C与∠F。

3.全等三角形的表示:“≌”叫做全等于符号,△ABC与△DEF全等表示为:。

读作:。

特别提示:若用“≌”连接时,对应点必须写在对应的位置。

【类型一: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关系写出对应边对应角】4.如图:△ABC≌△DBC,且∠A和∠D,∠ABC和∠DBC是对应角,请写出三组对应边:(1);(2);(3);另一组对应角:(4).5.如图,△ABN≌△ACM,∠B和∠C是对应角,AB与AC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和对应角.6.如图所示,△ABC≌△DEF,DE对应AB.请写出其余对应边和对应角.7.如图,△ABC≌△CDA,AB和CD,BC和DA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 对应边 。

即AB =DE ,AC =DF ,BC =EF 。

2. 对应角 。

即∠A =∠D ,∠B =∠E ,∠C =∠F 。

3. 对应边上的高线,中线以及角平分线分别 。

4. 全等的两个三角形周长 。

即DEF ABC C C ∆∆=。

5. 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 。

即DEF ABC S S ∆∆=。

特别提示:全等的两个三角形周长和面积相等,但周长和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 全等。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知识归纳与题型突破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知识归纳与题型突破含解析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知识归纳与题型突破(题型清单)一、全等图形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要点诠释: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两个全等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二、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要点诠释: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今后研究其它全等图形的重要工具.四、全等三角形的判定01 思维导图02 知识速记五、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思路SAS HLSSS AAS SAS ASAAAS ASA AAS→ → → →→ → → → → → 找夹角已知两边找直角找另一边边为角的对边找任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边的另一角找边的对角找夹边已知两角找任一边六、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全等三角形是平面几何内容的基础,这是因为全等三角形是研究特殊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图形、圆等图形性质的有力工具,是解决与线段、角相关问题的一个出发点.运用全等三角形,可以证明线段相等、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角相等、两直线位置关系等常见的几何问题.可以适当总结证明方法.1.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1) 证明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3) 等式性质.2.证明角相等的方法:(1)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证明.(2) 证明两个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 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进行证明.(4) 同角(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5) 对顶角相等.3.证明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的方法;可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到对应角相等,再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或垂直定义证明.4.辅助线的添加:(1)作公共边可构造全等三角形;(2)倍长中线法;(3)作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的翻折变换全等三角形;(4)利用截长(或补短)法作旋转变换的全等三角形.5.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维方法:(1)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和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需要我们敏捷、快速地发现两条线段和两个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及它们全等的条件.(2)如果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不充分时,则应根据图形的其它性质或先证明其他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以补足条件.(3)如果现有图形中的任何两个三角形之间不存在全等关系,此时应添置辅助线,使之出现全等三角形,通过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来研究平面图形的性质.七、 角平分线概念: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完全相同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知识讲解)-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知识讲解)-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

专题12.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3——“角边角”,判定方法4——“角角边”;能运用它们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能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要点梳理】要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3——“角边角”全等三角形判定3——“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特别说明:如图,如果∠A =∠,AB =,∠B =∠,则△ABC ≌△.要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4——“角角边”1.全等三角形判定4——“角角边”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特别说明: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得两个三角形的第三对角对应相等.这样就可由“角边角”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就是说,用角边角条件可以证明角角边条件,后者是前者的推论.2.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图,在△ABC 和△ADE 中,如果DE ∥BC ,那么∠ADE =∠B ,∠AED =∠C ,又∠A =∠A ,但△ABC 和△ADE 不全等.这说明,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要点三、判定方法的选择1.选择哪种判定方法,要根据具体的已知条件而定,见下表:'A ''A B 'B '''A BC2.如何选择三角形证全等(1)可以从求证出发,看求证的线段或角(用等量代换后的线段、角)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可以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可以从已知出发,看已知条件确定证哪两个三角形全等;(3)由条件和结论一起出发,看它们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证它们全等;(4)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就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典型例题】 类型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角边角”1. 如图,已知在ABC 中,AC BC AD ==,CDE B ∠=∠,求证:ADE BCD △≌△.【分析】证明ADE BCD ∠=∠,为三角形的全等提供条件即可.证明:ADE CDE B BCD ∠+∠=∠+∠,CDE B∠=∠,ADE BCD ∴∠=∠,AC BC =,A B ∴∠=∠,在ADE 和BCD △中A B AD BCADE BCD ∠=∠⎧⎪=⎨⎪∠=∠⎩,ADE ∴≌BCD △(ASA) .【点拨】本题考查了ASA 证明三角形的全等,抓住题目的特点,补充全等需要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 如图,已知:≌AEC=≌ADB ,AD=AE .BD 与CE 相等吗?为什么?【答案】BD CE =,理由见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果.解答:BD CE =,理由如下:在≌AEC 和≌ADB 中,A A AD AEADB AEC ∠=∠⎧⎪=⎨⎪∠=∠⎩, ≌ADB AEC ≅,≌BD CE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准确证明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角角边”2、 如图,已知DE ≌AB ,≌DAE =≌B ,DE =2,AE =4,C 为AE 的中点.求证:≌ABC ≌≌EAD .【分析】根据中点的定义,再根据AAS 证明≌ABC ≌≌EAD 解答即可.证明:≌C 为AE 的中点,AE =4,DE =2,≌AC =12AE =2=DE , 又≌DE≌AB ,≌≌BAC =≌E ,在≌ABC 和≌EAD 中,B DAE BAC E AC DE ∠=∠⎧⎪∠=∠⎨⎪=⎩,≌≌ABC≌≌EAD (AAS ).【点拨】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根据AAS 证明≌ABC≌≌EAD 解答. 举一反三:【变式1】 将Rt ABC △的直角顶点C 置于直线l 上,AC BC =,分别过点 A 、B 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 、E ,连接AE .若3BE =, 5DE =.求ACE △的面积.【答案】32【分析】根据AAS 即可证明ACD CB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出 3CD BE ==, AD CE =,所而 358CE CD DE =+=+=,从而求出AD 的长,则可得到ACE △的面积.解:≌AD CE ⊥, BE CE ⊥, ≌90ADC CEB ∠=∠=︒,≌90ACB ∠=︒,≌90ACD CBE ECB ∠=∠=︒-∠,在ACD △与CBE △中,ADC CEBACD CBE AC BC≌ACD CBE ≌(AAS) ≌ 3CD BE ==, AD CE =,≌ 358CE CD DE =+=+=,≌ 8AD =.ACE 11883222S CE AD △.【点拨】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余角的性质等知识,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 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BC 的中点,DE AB ⊥,DF AC ⊥,垂足为E 、F ,求证:DE DF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 C ∠=∠,根据D 为BC 的中点,得到BD CD =,再根据DE AB ⊥,DF AC ⊥,得到90BED CFD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即可证明DEDF =. 解:AB AC =,∴B C ∠=∠,DE AB ⊥,DF AC ⊥,∴90BED CFD ∠=∠=,D 为BC 的中点,∴BD CD =,在BED 与CFD △中BED CFD B CBD CD ∠=∠⎧⎪∠=∠⎨⎪=⎩, ∴BED ≌CFD △()AAS ,≌DE DF =.【点拨】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找到全等的条件是解题的类型三、添加条件构造三角形全等3.如图,已知∠B =∠DEC ,AB =DE ,要推得∠ABC ∠∠DEC ;(1)若以“SAS ”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__________;(2)若以“ASA ”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______________;(3)若以“AAS ”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BC=EC ≌A=≌EDC ≌ACB=≌DCE (或≌ACD=≌BCE)【解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和题目中所给的条件,依次去判断添加哪一个条件;现有的条件是,≌B =≌DEC ,AB =DE ,如以“SAS”为依据,还缺边相等,找边即可;若以“ASA”为依据,还缺角相等,找角即可;以“AAS”为依据,也是缺角相等,找角即可. 解答:≌≌B=≌DEC ,AB=DE≌(1)要利用SAS ,则还缺少一边即:BC=EC(2)要利用ASA ,则缺少一角即:≌A=≌EDC(3)要利用AAS ,则缺少一角即:≌ACB=≌DCE .故填BC=EC ,≌A=≌EDC ,≌ACB=≌DCE .点睛:本题属开放型的题目,解答关键是明白SAS 、ASA 、AAS的含义,据已知,缺什么条件,找什么条件,直接或间接的都可以.答案不唯一是本题的特点.要根据已知条件的位置选择方法.【变式1】如图,点C ,F 在线段BE 上,BF=EC ,∠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F ,并加以证明.(不再添加辅助线和字母)【答案】AC=DF(答案不唯一),理由见解析【分析】先求出BC=EF ,添加条件AC=DF ,根据SAS 推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 解答:添加AC=DF .证明:≌BF=EC ,≌BF ﹣CF=EC ﹣CF ,≌BC=EF ,在≌ABC 和≌DEF 中12AC DF BC EF =⎧⎪∠=∠⎨⎪=⎩,≌≌ABC≌≌DEF (SAS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变式2】如图,点D ,C 分别在线段AB ,AE 上,ED 与BC 相交于O 点,已知AB =AE ,请添加一个条件(不添加辅助线)使∠ABC ∠∠AED ,并说明理由.【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解决问题.解:根据SAS 可以条件AC =AD ,根据ASA 可以条件≌B =≌C ,根据AAS可以条件≌ACB=≌ADC.【点拨】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变式3】如图,在∠AEC和∠DFB中,∠E=∠F,点A,B,C,D在同一直线上,有如下三个关系式:∠AE∠DF,∠AB=CD,∠CE=BF.(1)请用其中两个关系式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所有命题(用序号写出命题书写形式:“如果∠,∠,那么∠”);(2)选择(1)中你写出的一个命题,说明它正确的理由.解:(1)命题1:如果①,②,那么③;命题2:如果①,③,那么②(2)命题1的证明:∵①AE∥DF,∴∠A=∠D,∵②AB=CD,∴AB+BC=CD+BC,即AC=DB,在△AEC和△DFB中,∵∠E=∠F,∠A=∠D,AC=DB,∴△AEC≌△DFB(AAS),∴CE=BF③(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命题2的证明:∵①AE∥DF,∴∠A=∠D,在△AEC和△DFB中,∵∠E=∠F,∠A=∠D,③CE=BF,∴△AEC≌△DFB(AAS),∴AC=D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则AC-BC=DB-BC,即AB=CD②.注:命题“如果②,③,那么①”是假命题.类型四、全等三角形判定的综合训练4 如图(1),已知ABC 中,90BAC ∠=︒,AB AC =;AE 是过A 的一条直线,且B ,C 在AE 的异侧,BD AE ⊥于D ,CE AE ⊥于E .(1)求证:BD DE CE =+;(2)若直线AE 绕A 点旋转到图(2)位置时(BD CE <),其余条件不变,问BD 与DE ,CE 的数量关系如何?请给予证明.(3)若直线AE 绕A 点旋转到图(3)位置时(BD CE >),其余条件不变,问BD 与DE ,CE 的数量关系如何?请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证明;(4)根据以上的讨论,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直线AE 在不同位置时BD 与DE ,CE 的位置关系.【答案】(1)见解析;(2)BD DE CE =-,见解析;(3)BD DE CE =-;(4)当B ,C 在AE 的同测时,BD DE CE =-;当B ,C 在AE 的异侧时,若BD CE >,则BD DE CE =+,若BD CE <,则BD CE DE =-【分析】(1)在直角三角形中,由题中条件可得≌ABD=EAC ,又有AB=AC ,则有一个角及斜边相等,则可判定≌BAD≌≌AEC ,由三角形全等可得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进而通过线段之间的转化,可得出结论;(2)由题中条件同样可得出≌BAD≌≌AEC ,得出对应线段相等,进而可得线段之间的关系; (3)同(2)的方法即可得出结论.(4)利用(1)(2)(3)即可得出结论.解:(1)≌BD≌AE ,CE≌AE≌≌ADB=≌CEA=90°≌≌ABD+≌BAD=90°又≌≌BAC=90°≌≌EAC+≌BAD=90° ≌≌ABD=≌CAE 在≌ABD 与≌ACE 中 ADB CEA ABD CAE AB AC ∠=∠⎧⎪∠=∠⎨⎪=⎩≌≌ABD≌≌ACE ≌BD=AE ,AD=EC , ≌BD=DE+CE (2)≌BD≌AE ,CE≌AE ∴∠ADB=∠CEA=90° ∴∠ABD+∠BAD=90° 又∵∠BAC=90° ∴∠EAC+∠BAD=90° ∴∠ABD=∠CAE 在△ABD 与△ACE 中ADB CEA ABD CAE AB AC ∠=∠⎧⎪∠=∠⎨⎪=⎩≌≌ABD≌≌ACE ≌BD=AE ,AD=EC ≌BD=DE -CE ,(3)≌≌BAC=90°, ≌≌BAD+≌EAC=90°, 又≌BD≌AE ,CE≌AE , ≌≌BDA=≌AEC=90°, ≌BAD+≌ABD=90°, ≌≌ABD=≌EAC , 在≌ABD 与≌CAE 中,BDA AEC ABD EAC AB AC ∠=∠⎧⎪∠=∠⎨⎪=⎩≌≌ABD≌≌CAE ,≌BD=AE ,AD=CE ,≌DE=AD+AE=BD+CE ,≌BD=DE -CE .(4)归纳:由(1)(2)(3)可知:当B ,C 在AE 的同侧时,若BD> CE,则BD= DE +CE,若BD> CE,则BD= DE +CE,若BD< CE,则BD= CE - DE.【点拨】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余角的性质,线段的和差,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 如图1,≌ABC 中,AB =AC ,≌BAC =90°,点D 是线段BC 上一个动点,点F 在线段AB 上,且≌FDB =12≌ACB ,BE ≌DF .垂足E 在DF 的延长线上.(1)如图2,当点D 与点C 重合时,试探究线段BE 和DF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点D 不与点B ,C 重合,试探究线段BE 和DF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BE =12FD .证明见解析;(2)BE =12FD ,证明见解析. 【分析】(1)首先延长CA 与BE 交于点G ,根据≌FDB=12≌ACB ,BE≌DE ,判断出BE=EG=12BG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出≌ABG≌≌ACF ,即可判断出BG=CF=FD ,再根据BE=12BG ,可得BE=12FD ,据此判断即可. (2)首先过点D 作DG≌AC ,与AB 交于H ,与BE 的延长线交于G ,根据DG≌AC ,≌BAC=90°,判断出≌BDE=≌EDG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出≌DEB≌≌DEG,即可判断出BE=EG=12BG ;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出≌BGH≌≌DFH ,即可判断出BG=FD ,所以BE=12FD ,据此判断即可. 解:(1)如图,延长CA 与BE 交于点G ,≌≌FDB =12≌ACB , ≌≌EDG =12≌ACB , ≌≌BDE =≌EDG ,即CE 是≌BCG 的平分线,又≌BE≌DE ,≌BE =EG =12BG , ≌≌BED =≌BAD =90°,≌BFE =≌CFA ,≌≌EBF =≌ACF ,即≌ABG =≌ACF ,在≌ABG 和≌ACF 中,90ABG ACF AB AC BAG CAF ︒∠=∠⎧⎪=⎨⎪∠=∠=⎩, ≌≌ABG≌≌ACF (ASA ),≌BG =CF =FD ,又≌BE =12BG , ≌BE =12FD . (2)BE =12FD , 理由如下:如图,过点D 作DG≌AC ,与AB 交于H ,与BE 的延长线交于G ,,≌DG≌AC ,≌BAC =90°,≌≌BDG =≌C ,≌BHD =≌BHG =≌BAC =90°,又≌≌BDE =12≌ACB , ≌≌EDG =≌BDG ﹣≌BDE =≌C ﹣12≌C =12≌C , ≌≌BDE =≌EDG ,在≌DEB 和≌DEG 中,90BDE EDG DE DE DEB DEG ︒∠=∠⎧⎪=⎨⎪∠=∠=⎩, ≌≌DEB≌≌DEG (ASA ),≌BE =EG =12BG , ≌AB =AC ,≌BAC =90°,≌≌ABC =≌ACB =≌GDB ,≌HB =HD ,≌≌BED =≌BHD =90°,≌BFE =≌DFH ,≌≌EBF =≌HDF ,即≌HBG =≌HDF ,在≌BGH 和≌DFH 中,HBG HDF HB HDBHG DHF ∠=∠⎧⎪=⎨⎪∠=∠⎩, ≌≌BGH≌≌DFH (ASA ),≌BG =FD ,又≌BE =BG ,≌BE =12FD .【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类型四、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实际应用5、如图,小颖站在堤岸边的A 处,正对她的S 点停有一艘游艇.她想知道这艘游艇距离她有多远,于是她沿堤岸走到电线杆B 旁,接着再往前走相同的距离,到达C 点.然后她向左直行,当看到电线杆与游艇在一条直线上时停下来,此时她位于D 点.那么C ,D 两点间的距离就是在A 点处小颖与游艇间的距离.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分析】先根据题目条件证明()SBA DBC ASA △≌△,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解:根据题意,可知:90A C ∠=∠=︒,AB CB =,SBA DBC ∠=∠.在SBA ∆和DBC △中,A C AB CBSBA DBC ∠=∠⎧⎪=⎨⎪∠=∠⎩所以()SBA DBC ASA △≌△.所以SA DC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C D 两点间的距离就是在A 点处小颖与游艇间的距离.【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小明站在乙楼BE 前方的点C 处,恰好看到甲、乙两楼楼顶上的点A 和E 重合为一点,若B 、C 相距30米,C 、D 相距60米,乙楼高BE 为20米,小明身高忽略不计,则甲楼的高AD 是多少米?【答案】甲楼的高AD是40米.【分析】由图可知,EF≌DC,AD≌DC,EB≌BC,证明≌AEF≌≌EC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EF∥DC,AD⊥DC,EB⊥BC,∴∠AEF=∠C,∠AFE=∠EBC=90°,∵B、C相距30米,C、D相距60米,∴EF=DB=BC=30米,∴△AEF≌△ECB(ASA),∴AF=BE,∵DF=BE,∴AD=2BE=2×20=40(米).答:甲楼的高AD是40米.【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对应练习题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对应练习题

全等三角形专题讲解(一)知识储备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1)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就说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两个全等三角形,经过运动后一定重合,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表示:如图,△ABC和△DEF是全等三角形,记作△ABC≌△DEF,符号“≌”表示全等,读作“全等于”。

注意: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例1】如图,△ABC≌△DEF,则有:AB=DE,AC=DF,BC=EF;∠A=∠D,∠B=∠E,∠C=∠F。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 “边角边”公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2】A.S.A “角边角”公理:两角和它们的所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3】A.A.S “角角边”公理: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4】S.S.S “边边边”公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5】H.L “斜边直角边“公理斜边和一条直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例6】(二)双基回眸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④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4 B.3 C.2 D.12、如果ΔABC≌ΔDEF,则AB的对应边是_____,AC的对应边是_____,∠C的对应角是_____,∠DEF的对应角是_____.3、如图,△ABC≌△BAD,A和B、C和D是对应顶点,如果AB=5,BD=6,AD=4,那么BC等于()A.6 B.5 C.4 D.无法确定4、如图,△ABC≌ΔADE,若∠B=80°,∠C=30°,∠DAC=35°,则∠EAC的度数为()A.40°B.35°C.30°D.25°5、能确定△ABC≌△DEF的条件是()A.AB=DE,BC=EF,∠A=∠EB.AB=DE,BC=EF,∠C=∠EC.∠A=∠E,AB=EF,∠B=∠DD.∠A=∠D,AB=DE,∠B=∠E6、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A.甲和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三)例题经典例1:如图,ΔABC≌ΔDCB.(1)若∠D=74°∠DBC=38°,则∠A=_____,∠ABC=_____;(2)对应边AC=,AB= ;(3)如果ΔAOB≌ΔDOC,则AO= _,BO= _,∠A=_ ,∠ABC= .例2:如图,AB、CD相交于O点,AO=CO,OD=OB.求证:∠D=∠B.例3:如图,PM=PN,∠M=∠N.求证:AM=BN.例4:如图,AC BD.求证:OA=OB,OC=OD.例5:如图,△RPQ中,RP=RQ,M为PQ的中点.求证:RM平分∠PRQ.例6:如图,AB ⊥BD ,CD ⊥BD ,AD =BC . 求证:(1)AB =DC : (2)AD ∥BC .例7:阅读下题及一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回答问题:如图,AB 和CD 相交于点O ,且OA =OB ,∠A =∠C 。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含练习讲评)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含练习讲评)

一、全等三角形注: ①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边对应相等;②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 证题的思路:⎪⎪⎪⎪⎪⎪⎪⎩⎪⎪⎪⎪⎪⎪⎪⎨⎧⎩⎨⎧⎪⎪⎩⎪⎪⎨⎧⎪⎩⎪⎨⎧⎪⎩⎪⎨⎧)找任意一边()找两角的夹边(已知两角)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找已知边的对角()找已知角的另一边(边为角的邻边)任意角(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已知一边一角)找第三边()找直角()找夹角(已知两边AAS ASA ASA AAS SAS AAS SSS HL SAS例1: 如图, 在△ABE 中, AB =AE,AD =AC,∠BAD =∠EAC, BC.DE 交于点O.求证: (1) △ABC ≌△AED ; (2) OB =OE .例2: 如图所示, 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BC.CD 上分别有点E 、点F, 且BE +DF =EF, 试求∠EAF 的度数.AD F例3.在△ABC中, ∠ACB=90°,AC=BC, AE是BC的中线, 过点C作CF⊥AE于F,过B作BD⊥CB 交CF的延长线于点D。

(1)求证:AE=CD, (2)若BD=5㎝,求AC的长。

例4:如图, △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 若∠1: ∠2: ∠3=28: 5: 3, 则∠a的度数为例5: 如图: 在△ABC中, ∠ACB=90°, AC=BC, D是AB上一点, AE⊥CD于E, BF⊥CD交CD的延长线于F.求证: AE=EF+BF。

练习:1.已知: 如图5—129, △ABC 的∠B.∠C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过D 作MN ∥BC 交AB.AC 分别于点M 、N, 求证:BM +CN =MN2.如图(13):已知AB ⊥BD, ED ⊥BD, AB=CD , BC=DE ,请你判断AC 垂直于CE 吗? 并说明理由。

3.如图(14),已知AB=DC , DE=BF, ∠B=∠D , 试说明(1)DE ∥BF (2)AE=CFFDCABE(14)4.如图: 在△ABC中, ∠BAC=90°,∠ABD= ∠ABC, DF⊥BC, 垂足为F, AF交BD于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D
F
B EC G 图1
A
D
F
B EC G 图2
F
A
D
B
CE G
图3
【分析】构造全等三角形解题 解:(1)正确.
证明:在 AB 上取一点 M ,使 AM EC ,连接 ME .
BM BE .BME 45° ,AME 135° .
CF 是外角平分线,
DCF 45° ,
ECF 135° .
A.2 二、填空题
B.3
C. 2 2
D. 2 3
1. 如 图 , 若 △ABC ≌△A1B1C1 , 且 A 110°,B 40° , 则 C1
=

A
A1
B
C B1
C1
D
2. 如图,点 E 是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BD 上的任意一点,
E
连 结 AE、CE . 请 找 出 图 中 一 对 全 等 三 角 形 为
2
O
△OCP ≌△ODP 的根据是( )
P
D
B
A.SAS
B.ASA
C.AAS D.SSS
3. 如图,AC=AD,BC=BD,则有(

A.AB 垂直平分 CD
B.CD 垂直平分 AB
C.AB 与 CD 互相垂直平分
D.CD 平分∠ACB
C
A
B
D
4. 如图,四边形 ABCD 中,AB=BC,∠ABC=∠CDA=90°,BE⊥AD 于点 E,且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为 8,则 BE=( )
点. AEF 90 ,且 EF 交正方形外角 DCG 的平行线 CF 于点 F,求证:AE=EF.
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 AB 的中点 M,连接 ME,则 AM=EC,易
证 △AME ≌△ECF ,所以 AE EF .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1)小颖提出:如图 2,如果把“点 E 是边 BC 的中点”改为“点 E 是边 BC 上(除 B,C 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 小颖的观点正确 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2)小华提出:如图 3,点 E 是 BC 的延长线上(除 C 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 变,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 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D
△ABC ≌△ADC 的是( )
A
C
A. CB CD B.∠BAC ∠DAC
C.∠BCA ∠DCA
D.∠B ∠D 90
B
4.如图,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B=DC,AC、BD 交于点 O,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2 对
B.3 对
C.4 对
D.5 对
【参考答案】
A
D
例 1 如图, △ACB ≌△ACB , BCB =30°,则 ACA 的度数为
A.20°
B.30° C.35°
D.40°
B
【解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ACB ≌△ACB ,
A
A
∴∠ACB=∠A′CB′,
B
C
∴ ACA = BCB =30°,故选 B.
【答案】B 例 2 如图所示,∠BAC=∠ABD,AC=BD,点 O 是 A D、BC 的交点,点 E 是 AB 的中点.试 判断 OE 和 AB 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AG 于 F.
A
D
求证: AF BF EF .
E
F
B
C
G
3. 已知命题:如图,点 A,D,B,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AD=BE,∠A=∠FDE,则 △ABC≌△DEF.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 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加以证明.
C
A
D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知识点讲解及中考真题专题练则∠ 度数是( )
A.72°
B.60°
C.58°
D.50°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2 和 5,则它的周长 为(

A.7
B.9
C.12
D.9 或 12
3.如图,已知 AB 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
∠A=∠FDE, ∠C=∠F , AB=DE, ∴△ABC≌△DEF(AAS)
4.(1)∵ OEF OFE
∴OE=OF
∵ E 为 OB 的中点, F 为 OC 的中点,
∴OB=OC 又∵∠A=∠D,∠AOB=∠DOC, △AOB≌△DOC
∴AB=DC (2)真,假
5.解 : ( 1) △ADB ≌△ADC 、 △ABD ≌△ABE 、 △AFD ≌△AFE 、 △BFD ≌△BFE 、 △ABE ≌△ACD (写出其中的三对即可) (2)以 △ADB≌ ADC为例证明. 证明: AD BC,ADB ADC 90° .
④ AB DE,AC DF,B E .
其中,能使 △ABC ≌△DEF 的条件共有( )
A.1 组
B.2 组
C.3 组
D.4 组
2. 尺规作图作 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 O 为圆心,任意长为
A
半径画弧交 OA 、 OB 于 C 、 D ,再分别以点 C 、 D 为圆心,以
C
大于 1 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P ,作射线 OP,由作法得
【参考答案】
1.300 2. △ABD ≌△CDB (或 △ADE ≌△CDE 或 △ABE ≌△CBE )
3. AC AE (或填 C E 或 B D )
4.AB = DC(填 AF=DE 或 BF=CE 或 BE=CF 也对)
5.7 三、解答题 1.连接 BD.在△ABD 和△CBD 中, ∵AB=CB,AD=CD,BD=BD, ∴△ABD≌△CBD.∴∠C=∠A.
(写出一个即可).
A
D
B EF C
5. 已知△AB C 中,AB=BC≠AC,作与△ABC 只有一条公共边,且与△ABC 全等的三角
形,这样的三角形一共能作出
个.
三、解答题
1.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CB,AD=CD. 求证:∠C=∠A.
2. 如图,ABCD 是正方形,点 G 是 BC 上的任意一点, DE ⊥ AG 于 E, BF ∥ DE ,交
AME ECF .
AEB BAE 90° , AEB CEF 90° ,
BAE CEF .
△AME ≌△BCF (ASA).
AE EF .
(2)正确.
N
F
A
D
B
CE G
证明:在 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 N . 使 AN CE ,连接 NE . BN BE .
N PCE 45° .
条件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 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 2.命题 1 是
命题,命题 2 是
命 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
5. 如图, AB AC, AD BC于点D,AD AE,AB平分DAE交
DE于点F ,请你写出图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
E A
【分析】首先进行判断:OE⊥AB,由已知条件不难证明△BAC≌△ABD,得∠OBA=∠ OAB 再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证得结论。解决此类问题,要熟练掌握三 角形全等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
答案:OE⊥AB. 证明:在△BAC 和△ABD 中,
{ ) AC = BD,
2.证明: ABCD 是正方形,
AD AB,BAD 90° .
DE ⊥ AG ,
DEG AED 90° .
ADE DAE 90° .
又BAF DAE BAD 90° ,
ADE BAF .
BF ∥ DE ,
AFB DEG AED .
AFB AED
ADE BAF
在 △ABF 与 △DAE 中, AD AB
O
B
C
1. D 2. C 分析:等腰三角形有两种情况:(1)2、2、5;(2)5、5、2;(1)不满足三角 形三边关系,所以只有 5、5、2;周长=12
3. C 4. B ◆考点聚焦 知识点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判定 大纲要求
1.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逆命题和逆定理的概念; 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公理及其推论,并能应用他们进
∠BAC = ∠ABD, AB = BA. ∴△BAC≌△ABD. ∴∠OBA=∠OAB,[来源:学.科.网 Z.X.X.K] ∴OA=OB. 又∵AE=BE, ∴OE⊥AB. (注:若开始未给出判断“OE⊥AB”,但证明过程正确,不扣分)
例 3 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 1,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点 E 是边 BC 的中
A ___________.
3. 如 图 , 已 知 AB AD , BAE DAC , 要 使 △ABC ≌
△ADE ,可补充的条件是
(写出一个即可).
A
C B
E B
CD
4 . 如图,点 B、E、F、C 在同一直线上. 已知∠A =∠D,∠B =∠C,要使△ABF≌△
DCE,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
BE
F
4. 已知线段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 ,联结 AB、DC , E 为 OB 的中点, F 为 OC 的中
点,联结 EF (如图所示).
A
D
O
B
E
F C
(1)添加条件∠A=∠D, OEF OFE ,求证:AB=DC. (2)分别将“ A D ”记为①,“ OEF OFE ”记为②,“ AB DC ”记为③,添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