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工程勘察地质勘探报告模板

工程勘察地质勘探报告模板

工程勘察地质勘探报告模板工程勘察地质勘探报告报告编号:XXXXXX 日期:XXXX 年XX月XX日项目名称:XXX工程勘察项目承担单位:XXX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摘要:本报告针对XXX工程勘察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测试,我们对该项目的地质情况和勘察结果进行了全面评估。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发现和建议,以供参考。

1. 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该项目位于XXXX地区,计划建设XXXX。

项目总面积约为XXXX平方米。

1.2 勘察目标本次勘察的主要目标是:- 详细调查项目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特征;- 评估岩土工程性质和建设条件;- 提出合理的地质勘察建议,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调查方法和过程2.1 野外调查通过野外实地勘查,我们对项目区域进行了地形、地貌、岩石露头等观察和记录。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土样采集、地下水位测量等工作。

2.2 室内分析测试采集回来的土样经过室内分析测试,包括粒度分析、含水率测试、压缩试验等。

地下水样品也进行了水质分析和测试。

3. 勘察结果3.1 地质构造根据野外调查结果,项目区域主要由XXXX岩层组成,分布较均匀。

地质构造相对稳定,不存在明显的断裂、隆起等现象。

3.2 岩土工程性质针对土样和岩石样本的室内测试结果,我们评估了其岩土工程性质。

根据实验数据,土壤属于XXXX类,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和抗剪性。

3.3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位较深,约为XXXXXXXX。

水质良好,不含有害物质。

4. 勘察建议根据对项目区域的勘察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4.1 地基处理考虑到土壤的工程性质,建议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如加固处理或土壤改良。

4.2 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虑到岩石的分布和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3 地下水管理由于地下水位较深,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地下水管理措施,以避免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

5. 结论本次地质勘察工作全面了解了XXX工程的地质条件和勘察结果。

铁塔公司现场勘察报告模板

铁塔公司现场勘察报告模板

铁塔公司现场勘察报告模板
1. 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的目的为了解现场环境,了解周边设施情况,为后续铁塔设立提供数据支持。

2. 勘察地点
本次勘察地点位于某某市区某某街道,具体地址为某某路某某号。

3. 勘察人员
本次勘察人员由5人组成,具体姓名和职务如下:
•张三:勘察组长,工程师
•李四:测量员,助理工程师
•王五:安全员,工程师助理
•赵六:文员,资料整理
•焦七:助理工程师,拍照负责人
4. 勘察时间
本次勘察时间为2021年11月1日至2021年11月3日,共计3天。

5. 勘察内容
5.1 现场环境
本次勘察现场环境整体比较复杂,周围有多栋建筑物,道路略窄。

目标铁塔预计建设的位置为现场中心点,周边建筑高度不一,具体如下:
建筑名称建筑高度(m)
A楼45
B楼52
C楼70
D楼39
5.2 建筑物周边设施
本次勘察还了解了铁塔建设周边设施,具体如下:
•周边有1处潜在危险因素:A楼南侧有高电压线路,需要进行周边提示;
•周边交通情况较为复杂,建议在施工前与相关部门沟通,提前做好交通组织工作。

5.3 地形地貌
本次勘察地形地貌平缓,建设区域地面较为平整,且无污染物存在,满足铁塔建设条件。

5.4 瞭望要求
根据勘察结果,建议铁塔设计高度为70m,保证在建筑物周边有良好的覆盖效果。

6. 勘察结论
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建议在现场中心点建设高度为70m的铁塔,同时提醒周边交通和高电压线路情况,确保安全。

地址勘察报告模板范文

地址勘察报告模板范文

地址勘察报告模板范文一、勘察地点信息- 勘察地点名称:XXXXX- 地址:XXXXX- 勘察日期:XXXXX- 勘察人员:XXXXX二、背景介绍1.项目背景本次地址勘察是为了XXXXX项目而进行的,该项目是XXXXX。

我们需要对勘察地点进行细致的勘察,以便确定最佳的设计和建设方案。

2.勘察目的- 了解勘察地点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 收集勘察地点周边的社会环境信息;- 调查勘察地点的交通状况和交通设施;- 分析勘察地点的土地利用情况。

三、勘察内容和结果1.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根据实地勘察,勘察地点位于XXXXX地区。

地势平坦,没有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

该地区具有XXXXX的气候特点,夏季湿热,冬季寒冷干燥。

根据测量数据,该地区的年降水量为XXX毫米,年平均气温为XXX摄氏度。

2.社会环境信息勘察地点周边有一处住宅区,距离勘察地点约XXX米。

该住宅区有多栋高楼建筑,居民人口密集。

勘察地点附近还有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并且有多个公园和娱乐场所。

3.交通状况和交通设施勘察地点周边交通便利,有一条主要道路贯穿勘察地点,通行车辆较多。

附近还有公交站点和地铁站点,市区公交和地铁线路均覆盖到勘察地点附近。

4.土地利用情况经过调查勘察,勘察地点周围土地主要用于住宅建设,住宅区占据了大部分土地面积。

勘察地点附近没有工业区或者商业区,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居住区域。

四、风险和建议1.风险分析根据勘察结果,勘察地点附近的社会环境状况较好,但由于住宅区的建设规模较大,可能会给交通带来一定的压力。

此外,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对于设计和建设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充分考虑。

2.建议-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交通压力,可能需要合理安排道路设计,以便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服务。

- 对于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应做好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以确保设计和建设的可行性。

- 在社会环境方面,可以考虑进一步增设一些基础设施,如公园和娱乐场所,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五、总结经过本次地址勘察,对勘察地点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社会环境、交通状况和土地利用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地质勘察报告【范本模板】

地质勘察报告【范本模板】

一、前言1。

1拟建工程概况我院受********村委会的委托,承担其拟建********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拟建场地位于******境内,沿海大通道的西南侧,其西北侧为古浮村居民区和其他规划建设用地,东北侧为后期规划用地及泉州加顺彩印有限公司用地,东南侧为石狮市源兴金圣服装有限公司用地.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200m2,总建筑面积56000m2,共包括A5~A10、A12、A14和B1~B4安置楼等12个单体项目,该工程由武夷山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拟设计采用桩基础。

建筑物的性质和特点如下表1—1:建筑物设计参数表表1—11。

2.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

1条与条文说明第3。

1。

1条的相关规定,对本工程勘察等级综合划分如下:勘察等级划分表表1-21。

3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

勘察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⑴查明场地及附近范围内有无影响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现象;⑵查明场地地基土层结构特征、分布规律;⑶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与赋存条件,分析与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施工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情况;⑷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⑸分析并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对拟建物基础方案选择提出合理建议,并提供满足基础设计方案的岩土参数.1。

4 勘察依据本工程勘察主要依据以下文件和现行规范进行:⑴业主提供的拟建物总平面图、合同书、勘察任务委托书;⑵准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⑶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条文;⑷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⑸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⑹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⑺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⑻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⑼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件(闽建设[2002]37及[2003]10号)。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模板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模板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宜昌市共升村搬迁安置房-东苑小区地下车库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湖北万泰岩土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七年六月项目名称:宜昌市共升村搬迁安置房-东苑小区地下车库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号: -kc-工程地址:宜昌市伍家岗区建设单位:宜昌市伍家乡共升村村委会勘察资质:专业类乙级,B24 110项目负责:牛英朝报告编制:朱灵一校对:冯丹审核:牛英朝总工程师:牛英朝单位负责:谭敦才勘察单位:湖北万泰岩土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提交日期:二零一七年六月目录一、拟建工程概况 (5)二、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5)(一)勘察目的、任务要求 (5)(二)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6)三、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6)(一)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6)(二)勘察方法 (6)(三)工程量的布置与完成情况 (7)四、场区地形、地貌及地层、地质构造 (8)(一)场区地形、地貌 (8)(二)区域地质构造 (8)(三)场区地质构造 (10)五、场区气象及水文地质条件 (10)(一)水文气象 (10)(二)水文地质条件 (10)(三)环境水、土的腐蚀性分析与评价 (11)六、场区岩土结构与分布特征 (12)七、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和选用 (13)(一)岩土参数的统计 (13)(二)岩土参数分析和选用 (14)八、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15)九、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7)(一)场地周边环境评价 (17)(二)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17)(三)地基土均匀性与适宜性评价 (17)(四)基础方案评价及建议 (18)(五)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 (18)(六)场区边坡分析评价 (21)十、结论及建议 (21)(一)结论 (21)(二)建议 (21)附表附表1 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1页附表2 勘探点地层厚度一览表 1页附表3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 2页附表4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 3页附表5 土工、岩石试验汇总表 4页附图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张2、工程地质剖面图 16张附件1、《宜昌市共升村搬迁安置房-东苑小区地下车库勘察设计委托书》1页2、审查意见及回复(后附)宜昌市共升村搬迁安置房-东苑小区地下车库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一、拟建工程概况宜昌市共升村搬迁安置房-东苑小区地下车库项目位于宜昌市伍家岗区共升村,已建汉宜公路南侧。

尾矿库勘察报告【范本模板】

尾矿库勘察报告【范本模板】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前言受本XXX铁选厂的委托,我公司对XXX铁选厂新建尾矿库进行地质勘察。

该尾矿库由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

1.1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XXX铁选厂北侧370米处。

新建坝轴线两端坐标分别为:X= ,Y= ;X= ,Y= .尾矿库类型属于凹型采矿坑充当尾矿库,于原山坡现人工开凿缺口处筑坝,为五级库,距乡级公路约20米,库区南侧370米为XX铁选厂。

1.2勘察的主要目的及要求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10月对XXX铁选厂新建尾矿库编制《尾矿库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

勘察内容及要求为:(1)根据建设单位及设计院的意见,采用废弃矿坑作为尾矿库。

(2)勘探孔深至基岩。

(3)给出岩石、冲积层土质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渗透系数。

(4)给出勘察纵、横地质剖面。

(5)给出库区水文地质勘察资料(水对混凝土、钢筋侵蚀)。

(6)提出尾矿库渗漏和不良地质情况。

勘察报告要求提交:(1)勘察说明书。

(2)勘察纵、横地质剖面及柱状图.(3)给出土质物理力学性质.1。

3勘察依据、方法和完成工作量1.3.1勘察依据:(1)《尾矿库工程地质勘察委托书》;(2)《上游法尾矿堆积坝工程地质勘察教程》(YBJ11-86);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5)《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YS5003-2004);(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7)《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8)《土工实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9)《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SJ1-90);(10)《工程岩体实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1.3。

2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勘察手段以钻探为主,辅以原位测试、现场试验以及室内实验,在主坝中心轴线方向布设1条剖面,计3个钻孔,孔间距约15米;沿尾矿库北侧周边线布置4个钻孔,孔间距约25米。

路线勘察报告模板范文

路线勘察报告模板范文

路线勘察报告模板范文一、背景与目的本次路线勘察报告对XX路的一段进行了勘察,目的是为了评估道路的现状,并提供改进措施以提高交通安全性和出行便利性。

二、勘察概述本次勘察工作共持续了X天,期间我们对整个路段进行了全面的勘测和调研,并使用了先进的勘察仪器和设备进行实地测量和数据采集。

三、勘察结果1. 道路状况经过勘察发现,XX路道路状况良好,路面平整,没有明显的裂缝和坑洼,路基牢固,排水系统完善。

在部分路段,我们对路面进行了红外线检测,结果显示没有明显的沥青龟裂和水泥疲劳断裂,道路的使用寿命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2. 交通流量我们进行了对该路段的交通流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该路段的交通流量较大,主要集中在早晚高峰时段,道路容量已接近饱和状态。

这就需要进一步采取交通管理措施,以缓解交通拥堵现象。

3. 安全问题在勘察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安全问题。

首先是路口的交通安全问题,部分路口缺乏交通信号灯和标示牌,给交通参与者带来一定的风险。

其次,部分路段路灯照明不足,夜间行车时可视距离较短,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还有部分路段路面摩擦系数较低,容易造成车辆抱滑现象。

4. 建议改进措施基于对以上勘察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建议:- 在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增设交通信号灯,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加强路口标示牌设置,提醒交通参与者注意交通规则和礼让行人;- 完善夜间照明系统,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针对路面摩擦系数低的路段,考虑进行路面翻新或者使用耐磨路材进行改造。

四、结论通过本次路线勘察,我们深入了解了XX路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交通安全性,改善道路通行条件,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出行环境。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模板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模板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目录一、工程概况(一)场地位置及拟建工程概述(二)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三)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情况二、场地工程地质简况(一)自然地理气候(二)地形地貌(三)地质构造(四)水文地质条件三、边坡特征(一)周围地物环境(二)边坡岩土工程地质特征(三)边坡岩土构成(四)岩土工程特性指标(五)边坡稳定性分析(六)边坡支护方案建议(七)地震效应评价四、结论与建议附件1、原位测试记录表(复印件) 1份附图图名比例尺图号1、平面总图 1:100 NO.12、工程地质剖面图 1: 20 NO.13、钻孔柱状图 1:100 7孔一、工程概况(一)场地位置及拟建工程概述受委托,我单位承担挡墙详细勘察工作。

场地位于东侧约74m,该项为已建工程,由于道路挡墙设计厚度不足,道路外侧地面出现开裂,挡墙需要从新设计,故委托我单位进行本次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范围道路长38m,边坡高3.5-4.7m,为永久性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简单,故本次勘察等级为三级。

(二)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5#公路挡墙工程道下挡边坡为既有边坡,现边坡高度为3.5~4.7m。

为保证边坡的稳定、安全,根据《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结合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和行业《建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本次勘察任务如下:1、查明场区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及地震设防烈度。

2、查明边坡的岩土构成、分布和基岩面的形态和坡度、岩石风化和完整程度。

3、场区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类型和等级、产状、发育程度、延伸程度、闭合程度、风化程度、充填状况、充水状况、组合关系、力学属性和与临空面的关系;4、地下水埋藏条件、水文特征,地下管网分布,周边建筑与边坡关系和基础形式;5、通过室内及室外试验、工程类比结合规范及分析,提供边坡稳定性计算及边坡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前言 (3)1.1工程概况 (3)1.2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 (3)1.3工作依据 (4)1.4勘察方法和工作量布置 (4)1.5勘探点的测量 (6)1.6勘察完成时间及工作量 (6)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6)2.1气象、交通 (6)2.2地形、地貌 (6)2.3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稳定性 (7)2.4地层岩性 (7)2.5基岩顶界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7)2.6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作用 (8)2.7地表水及地下水 (8)2.8 工程地质分区 (8)2.9 氡浓度分析与评价 (8)3岩土参数及原位试验成果统计 (8)3.1室内测试成果及统计评述 (8)3.2原位测试成果统计 (10)3.3工程岩体级别 (10)4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1)4.1场地稳定性评价及适宜性评价 (11)4.2场地地基均匀性评价 (11)4.3场地水土腐蚀性评价 (11)4.4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11)4.5场地及地基土地震效应 (11)4.6基础持力层选择 (12)4.7基础形式建议 (12)4.8基坑工程 (13)4.9边坡工程 (14)4.10填土工程 (14)5岩土工程检验和监测 (14)5.1现场验槽 (14)5.2基坑边坡的变形监测 (14)6 结论与建议 (15)6.1结论 (15)6.2建议 (15)附录:1、勘探点一览表……………………………………………………………3张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500)……………………………………….1张3、基岩面等高线图………………………………………………………1张4、工程地质分区图………………………………………………………1张5、工程地质剖面图(1:300)………………………………………..44张6、钻孔柱状图……………………………………………………………74张7、静力触探柱状图………………………………………………………32张8、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报告……………………………………………….1份9、土体物理力学试验报告……………………………………………….1份10、水质简分析试验报告…………………………………………………1份11、土易溶盐分析试验报告………………………………………………1份12、波速测井报告…………………………………………………………1份1前言1.1工程概况受XXXXXXXXXXXXXX委托,我公司承担了“XXXXXXXXXXXXXX”项目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该工程位于XXXXXXXXXXXXXX,小地名:XXXXXXXXXXXXXX,北侧距XXXXXXXXXXXXXX直线距离约700米,拟建内环路、望景路及水井路分别从场地北侧、东侧及南侧穿过,交通将十分便利,见交通位置图。

略工程场地交通位置图工程规划总占地面积为78188m2,总建筑面积约为233357m2;主要由12栋高层住宅、4栋多层住宅、商业、地下车库及配套设施组成,各拟建建构筑物主要性质见下表1-1。

拟建建构筑物主要性质一览表1-11.2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1.2.1勘察目的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及《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的规定,结合地块内拟建、构筑物的特点、拟建场地地质条件,综合确定本次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其目的是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建筑物地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并对基础设计、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及建议,为建筑设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1.2.2技术要求(1)查明建筑场地内及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并提供设计、施工所需计算参数;(2)查明建筑场地影响范围内的各岩土层类型、成因、时代、地层结构、深度、分布、工程特性、软弱土层和坚硬土层的分布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地基承载力;(3)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并判定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提供勘察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

提供场地土类型、覆盖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等有关地震参数,判定场地类别,评价场地抗震地段;(5)提供岩土参数建议值,选择适宜的基础持力层及建议建筑物基础形式;(6)对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提出意见;(7)对与基础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评价,并提供有关计算参数。

1.3工作依据1.3.1主要依据规范和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7)《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8)《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2)《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1.3.2其他依据(1)甲方提供建筑总平图(1:1000);(2)设计方提供建筑立面图(1:100);(3)甲方提供控制坐标点及高程。

1.4勘察方法和工作量布置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节的等级划分并结合本工程的概况及场地的地质条件分析,各拟建建构筑物重要性等级均为二级;根据场地所处的区域地质条件和附近已有的地质资料,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场地内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

综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4.1勘察方法本次勘察结合搜集的区域地质资料、相邻工程勘察成果及现场踏勘情况,主要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工程测量、野外勘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勘察手段,具体工作方法如下:(1)工程地质测绘主要调查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岩层产状,裂隙发育情况,地下水出露情况等。

(2)工程测量根据甲方提供的1:500总平面图及坐标作为本次测量的依据。

内容为钻孔定位、实测工程地质剖面。

测量方法是:采用动态GPS,测量成果精度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3)钻探采用XY-100型钻机进行回旋钻进工艺,土层采用干钻;基岩强风化层采用小水量给水钻进,轻压慢转;基岩中等风化层采用大水量给压钻进。

钻探过程中,土层及强风化层岩芯采取率达到了40~70%;中等风化基岩岩芯采取率80~90%。

(4)原位测试波速测试:对覆盖土层采用剪切波测试,单孔法,在木板两端水平激震产生剪切波SX、SY,在木板中心激震产生P波,测量间距1.0米。

对下覆基岩采用声波测试:单发双收,源距0.5米,间距0.2米,岩样测试为直达波的到达时,并计算波速,以了解场地地基土的土动力参数,波速测试由重庆川东南地质矿产检测中心完成。

静力触探试验:利用单桥静力触探仪对场地内粉质黏土层进行原位测试,以进行土层的力学分层。

(5)室内试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测定岩石的天然(泥岩)、饱和(砂岩)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指标,评价岩体力学强度。

土常规试验:测定岩土的常规物理性质指标,确定岩土定名。

直剪试验(快剪):测定地基土强度参数c、φ值,评价地基土强度,为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参数。

压缩试验:测定地基土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为地基变形设计提供参数。

易溶盐分析:采取岩土试样作易溶盐分析试验,评价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

水质简分析试验:测定水样中各成份的含量,评价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

室内测试委托重庆川东南地质矿产检测中心负责完成,试验时严格按国家相关规范操作,试验数据可靠。

1.4.2工作量布置根据本次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勘察技术要求,我公司及时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测绘,制定勘探任务。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要求和地块内拟建建筑物特点,结合场区工程地质条件,本次勘察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及《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的有关规定,勘探点主要沿拟建建构筑物角点、轮廓线及中心布置,共计布置勘探孔194个,其中控制性勘探孔74个,勘探点间距约10.0m~30.0m。

勘探点深度:控制性勘探孔均进入地下室底标高以下,且进入下部中风化层基岩不少于6.5m;一般性勘探孔进入地下室底标高以下,且进入下部中风化层基岩不少于3.0m。

(注:因勘探点zk41、zk101位于未拆除民房内,该地段地层情况根据相邻勘探孔及地质调查情况进行推测。

)1.5勘探点的测量勘探点测量是根据甲方提供的1:1000总平面图、引测控制坐标及高程,作为本次测量的依据。

内容为勘探孔测放(包括勘探孔定位、钻探完毕后收孔)、实测工程地质剖面。

测量方法是:采用动态GPS ,测量成果精度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由甲方提供引测点A :X=3258988.162、Y=35442104.469、H=349.71,B :X= 3258943.174、Y= 35442071.786、H=352.18)1.6勘察完成时间及工作量我公司于2013年12月25日组织队伍进场,2014年1月12日顺利完成野外钻探工作,共计17天;室内试验及内业资料整理7天,于2014年1月20日提交正式成果。

本次勘察完成各项工作量及提交成果资料见下表(表1-2、表1-3):野外主要完成工作量 表1-2室内主要完成工作量 表1-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气象、交通本地区气候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温暖湿润,冬暖春早,夏热秋冻,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较少。

年均气温17.8℃,一月平均气温7.4℃,七月平均气温27.2℃,极端温度为-5.5℃和39℃,全年无霜期约329天,日照119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40.7mm ,多集中于6~9月,常有春旱。

年平均湿度为77.5%。

全年主导风向;夏季西北风,冬季北风,距地10米年最大瞬间风速34米/秒,夏季平均风速1.8米/秒,冬季平均风速1.5米/秒。

场地现有望景路南端,规划该道路延长线将从场地东侧通过;在建内环路从场地北侧通过。

2.2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冲沟、斜坡及坡顶地段,为剥蚀低丘地貌。

场地中部及西北部各发育一冲沟,四周为丘坡,总体呈中部低、南北略高态势,自然地面高程约349.5m ~391.0m ,最大高差约41.5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