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模板总结模板计划模板.doc
(完整word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17-10)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二O一七年一月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工程编号:2017-10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校对:审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勘察日期:2017年1月第一部分文字报告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1.1 拟建工程概况 1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11.3 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2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2.1 地形地貌、气象 3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2.3 区域地质概况 3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42.5 不良地质作用 52.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2.7 水文地质条件 5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 53.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53.2 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3.3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 63.4 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3.5 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104.结论与建议105.说明11 第二部分图表1. 图例1页2. 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4. 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5. 工程地质剖面图3页6. 钻孔柱状图8页7.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2页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1.1 工程概况委托单位:中兴建安公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枣庄市峄城区,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特性:拟建工程为办公楼1栋,宿舍1栋,餐厅1栋,总建筑面积***m2,建筑物主要特征见下表1.1。
具体建筑物的尺寸、层数及平面布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勘察等级: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属二级场地,二级地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1.2.1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勘察的目的是提出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的方案提出建议。
岩土勘察的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回顾过去一年,我单位在岩土工程勘察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项目承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单位共承接各类岩土工程勘察项目50余项,涵盖了建筑、道路、桥梁、市政等多个领域。
在项目承接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客户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勘察服务。
2. 技术创新为了提高勘察工作效率,我单位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是引进了先进的勘察设备,如地质雷达、高密度电阻率法等,提高了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二是研发了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勘察数据的实时共享和远程传输。
3. 人员培训为提高勘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我单位组织开展了多次内部培训,内容包括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勘察设备操作、现场勘查技巧等。
通过培训,勘察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4. 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了勘察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部分项目的实施情况:(1)某住宅小区岩土工程勘察:针对该小区地质条件复杂,我们采用了地质雷达、钻探等多种勘察方法,确保了勘察数据的准确性。
(2)某道路工程勘察:针对该道路穿越山区,我们采用地质雷达、钻探、原位测试等多种方法,为道路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某市政桥梁工程勘察:针对该桥梁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我们采用了地质雷达、钻探、原位测试等多种方法,为桥梁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工作总结1. 成绩与亮点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单位在岩土工程勘察领域取得了以下成绩:(1)成功承接各类岩土工程勘察项目50余项,业务范围不断扩大;(2)技术创新取得显著成果,提高了勘察工作效率;(3)勘察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2. 存在的问题(1)部分勘察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勘察质量受到影响;(2)部分勘察设备老化,影响勘察数据的准确性;(3)勘察人员流动性较大,对勘察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挡土墙勘察报告
挡土墙勘察报告一、前言为了确保挡土墙工程的安全可靠,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受_____委托,我单位对_____的挡土墙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的目的是查明挡土墙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挡土墙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
二、勘察工作概况(一)勘察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 年版)(二)勘察任务及要求1、查明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地层结构、岩土类型、分布规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作用,评价其对工程的影响,并提出防治建议。
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变化规律及腐蚀性。
4、提供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参数。
5、对挡土墙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基础形式及处理建议。
(三)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共布置勘探点_____个,其中钻孔_____个,探井_____个。
钻探总进尺_____米,采取原状土样_____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_____次,静力触探试验_____点。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场地地貌单元属_____,地势较为平坦,地面高程在_____米之间。
(二)地层结构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填土: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局部含少量建筑垃圾,结构松散,层厚_____米。
2、粉质黏土:黄褐色,可塑状态,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_____米。
3、粉土:浅黄色,稍密状态,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_____米。
4、细砂:灰白色,中密状态,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层厚_____米。
(三)地下水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赋存于粉土及细砂层中。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_____米,水位年变化幅度约_____米。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规范模板,可填充)范本
目录1 勘察工作概述 (2)1.1工程概况 (2)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2)1.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2)1.4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2)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1.5.1勘探点布置原则 (3)1.5.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3)1.5.3完成工作量 (3)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2.1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 (5)2.2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4)3 地震效应 (11)3.1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1)3.2建筑场地类别 (11)3.3地震液化判别 (11)3.4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1)4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5)4.1场地稳定性评价 (15)4.2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11)4.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2)4.3.1场地环境类型 (12)4.3.2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 (12)4.3.3地下水的腐蚀性 (12)4.4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12)4.5持力层与地基强度验算 (13)4.6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14)4.7 复合地基 (19)4.8基坑开挖与降水 (16)5 结论 (21)1 勘察工作概述1.1 工程概况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某大队篮球馆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该工程位于某市某路以南,交通便利.拟建工程为1栋1层的篮球馆,荷载按每层15kPa计,基础埋深约1.5米.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本工程具有以下特征:1)根据由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该工程为一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3)根据附近地质资料: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之规定,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1.3 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详细可靠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有关参数.依据委托书,结合现行规范有关规定,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及要求如下:1)查明场地范围内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2)提供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3)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建议.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进行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6)根据岩土工程条件,结合拟建建筑物特点,对地基基础方案做出评价.为完成上述勘察任务及要求,主要提供以下指标:地基土的比重、含水量、重度、孔隙比、饱和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及静力触探试验指标、承载力特征值、桩极限侧阻力和端阻力标准值等.1.4 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本次勘察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之要求,主要执行下列规范和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及局部修订条文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版)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5、《静力触探技术标准》(SY/T 0058—92)6、《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2)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8、《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9、《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K14-S3-2002)1.5 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根据现行规范规定,结合本次勘察工作的具体任务及要求,在收集附近已有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钻探、取土、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具体如下:1.5.1 勘探点布置原则勘探孔按建筑物周边布置,共布置5排勘探孔,孔间距控制在20米以内,具体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1.5.2 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共布置9个勘探孔,其中静力触探孔4个,钻探、静探对比孔1个,取土、标贯孔4个,孔深为20米~25米.1.5.3 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钻探采用DPP-100-5F型钻机,采用单筒岩芯管钻进,泥浆护壁,取土采用敞口厚壁取土器,静力压入法取土,对于粉土、砂土做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测试(双桥)采用液压贯入,并用JTY-3型数字静探仪采集处理数据.室内土工试验由我公司土工试验室完成,具体完成工作量如下:总进尺190.00米其中静力触探孔进尺80.00米,钻探、静探对比孔进尺25.00米,取土、标贯孔进尺85.00米,取原状样45件,取扰动样21件,标贯试验21次.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 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勘察场地地面不太平整,局部堆有建筑垃圾.场地地貌单元单一,为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勘探孔孔口标高为相对高程,假定以广告牌基础的西北角铁座为相对高程为0.00米,勘探孔孔口高程介于-2.108~-1.038米之间.2.2 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根据野外钻探资料,结合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场地地基土在勘探深度内可划分为4大层,各地层分述如下:1层:素填土黄褐色,堆填时间短,上部80厘米左右为杂填土,主要夹有砖块等建筑垃圾,60厘米-100厘米左右夹有三合土,素填土以粉土为主,夹少量黏土团块.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40~2.50米,平均1.81米;层底标高:-2.55~-1.46米,平均-1.84米;层底埋深:1.40~2.50米,平均1.81米.2层:粉土黄褐色,稍湿,稍密,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土质均匀,含有云母片及氧化铁斑.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30~2.70米,平均1.99米;层底标高:-4.53~-3.25米,平均-3.83米;层底埋深:3.20~4.50米,平均3.80米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如下:3层:粉质粘土黄褐色-浅灰色,软塑,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韧性中,土质较均匀,含有有机质及夹有贝壳碎片.场区普遍分布,厚度:4.30~5.40米,平均4.64米;层底标高:-9.04~-7.70米,平均-8.48米;层底埋深:7.70~9.00米,平均8.44米.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如下:4层粉砂:灰褐色-浅灰色,密实,湿,摇震反应快,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土质均匀,含有云母片,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局部夹有粉质粘土薄层.场区普遍分布,厚度:6.80~7.90米,平均7.44米;层底标高:-17.24~-16.55米,平均-16.75米;层底埋深:16.50~17.20米,平均16.73米. 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如下:4-1层粉质粘土:浅灰色,可塑,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韧性中,土质较均匀,含有有机质.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40~1.10米,平均0.80米;层底标高:-15.15~-12.40米,平均-13.25米;层底埋深:12.40~15.10米,平均13.23米.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如下:5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韧性中,土质均匀,切面光滑,含有氧化铁斑.场区普遍分布,厚度:3.60~3.60米,平均3.60米;层底标高:-20.40~-20.32米,平均-20.36米;层底埋深:20.30~20.40米,平均20.35米.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如下6-1层粉土:黄褐色,密实,湿,摇震反应慢,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土质均匀,含有氧化铁斑及夹有少量的姜石.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60~1.60米,平均1.60米;层底标高:-22.00~-21.92米,平均-21.96米;层底埋深:21.90~22.00米,平均21.95米.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如下6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土质不均匀,含有氧化铁斑,局部夹有粉土薄层.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00~2.10米,平均2.05米;层底标高:-24.02~-24.00米,平均-24.01米;层底埋深:24.00~24.00米,平均24.00米.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如下6-2层粉土:黄褐色,密实,摇震反应快,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土质均匀,有砂感,含有氧化铁斑.该层未穿透.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如下3 地震效应3.1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有关规定,勘察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3.2 建筑场地类别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4.1.3条的规定,判定土的类型为软弱土~中软土,以CK6孔计算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 ,各土层剪切波速vs取值见下表: CK2剪切波速计算结果vse =153.3米/s,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250≥vse>140米/s.由于场地覆盖层厚度远大于50米,故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特征周期值为0.55s,属于建筑抗震不利地段.3.3 地震液化判别3.3.1初步判别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对于饱和粉土和砂土,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可不考虑液化影响: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7、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2)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10、13和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3)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d u > do+ db-2d w > do+ db-3d u + dw> 1.5do+ 2.0db- 4.5式中:dw-地下水位深度(米),宜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采用,也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du-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米),计算时宜将淤泥和淤泥质土层扣除;db-基础埋置深度(米),不超过2米时应采用2米;do-液化土特征深度(米),粉土为6,砂土为7.由勘察资料得出:1、该场地地基土为第四纪新近沉积土;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一般小于10.0;3、年最高地下水位为0.50米.初判结论:拟建场地的饱和粉土、砂土可能发生液化,应进行进一步液化判别.3.3.2进一步液化判别进一步液化判别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液化判别法,液化判别公式如下: 液化判别公式:c w s crd d N N ρ3)](1.09.0[0-+= (d s≤15.0米)其中:Ncr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N 0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取No =8; d s -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米);d w -地下水位深度(米),宜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采用,也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本工程地下水采用常年最高水位0.50米. ρc -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或为砂土时,应采用3.对于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探明各液化土层的深度和厚度,可按照下公式计算液化指数.液化等级公式:∑-=i i crilE W d N N I )1(I lE -液化指数;N i 、N cr -分别为i 点的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和临界值;d i -i 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米),可采用与该标准贯入试验点相邻的上下两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差的一半,但上界不高于地下水位深度,下界不深于液化深度;W i -i 层单位土层厚度的层位影响权函数值(单位为米-1).若判别深度为15.0米,当该层中点深度不大于5米时应采用10,等于15米时应采用零值,5~15米时应按线性内插法取值.若判别深度为20.0米,当该层中点深度不大于5米时应采用10,等于20米时应采用零值,5~20米时应按线性内插法取值.根据标准贯入试验结果,根据场地地层情况,按照上述公式,对勘探深度15米范围内的饱和粉土、砂土进行地震液化判别,具体判别内容见下表2 层不液化点个数:7 液化点个数: 0由上表可知,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条件下,场地饱和粉土不发生液化,综合评价该场地不考虑地震液化影响.3.4 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拟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标准设防类),建筑的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4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4.1 场地稳定性评价拟建场地地震烈度为7度,属于建筑抗震不利地段.据有关资料,黄河三角洲区域内只有小震活动,无强震记录,不具备中强地震发震构造条件,因此拟建场地的稳定性较好.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元单一,地层成因简单,成层规律明显,无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建筑.4.2 土层工程性质评价1层素填土:堆填时间短,结构松散,不能作基础持力层.(米Pa-1)=0.12,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性能较好.2层粉土:a1-23层粉质粘土:a(米Pa-1)=0.32,属中压缩性土,工程性能较差.1-2(米Pa-1)=0.09,属低压缩性土,工程性能好.4层粉砂:a1-24-1层粉质粘土:a(米Pa-1)=0.18,属中压缩性土,工程性能好.1-2(米Pa-1)=0.26,属中压缩性土,工程性能较差.5层粉质粘土:a1-26层粉质粘土:a(米Pa-1)=0.20,属中压缩性土,工程性能一般.1-26-1层粉土:a(米Pa-1)=0.15,属中压缩性土,工程性能一般.1-26-2层粉土:a(米Pa-1)=0.09,属低压缩性土,工程性能好.1-24.3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4.3.1 场地环境类型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G之规定,该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4.3.2 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该场区1月份平均气温为-3.6℃,标准冻土深度为0.60米,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G之规定,场地属微冻区(段).4.3.3 地下水的腐蚀性该场地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靠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在勘察场地取2组地下水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版有关规定,因为试验表明无侵蚀性CO2 ,所以按地层渗透性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按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根据地下水质分析结果,CL-含量为2854.64米g/L~3879.62米g/L;SO42-含量为576.64米g/L~613.27米g/L; 米g2+含量为878.49米g/L~879.76米g/L;Ca2+含量为1144.53米g/L~1146.54米g/L;Na++K+含量为3728.73米g/L~3748.46米g/L.受环境类型(Ⅱ类)影响,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受地层渗透性影响,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综合评价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环境下具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具中腐蚀性.基础设计时,建议应按照《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95)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4.4 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根据现场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依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综合提供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及基础设计计算参数见表4.1.表4.5根据场地内各土层特性及拟建物荷载要求,可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将1层杂填土全部清除,以2层粉土为基础持力层,该层粉土地基承载力验算如下: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第5.2.4条之规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进行修正:ƒa = ƒak+ηbγ(b-3)+ηdγ米(d-0.5)式中:ƒ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ƒ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ηb 、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米3);b-基础底面宽度(米);γ米-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米3);d-基础埋置深度(米)对于拟建建筑物,以6孔为例,取常年最高地下水埋深0.50米,基础埋深d=1.50米,采用片筏基础,荷载每层按15kPa/米计,则基底压力Pk=(F+G) / A=15×1+1.5×20=45(kPa).2层粉土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如下:ηb =0.5 ηd=2.0 γ=19.1-10=9.1 kN/米3 b=34.2米γ米=11.3kN/米3(1层杂填土天然重度取18 kN/米3)ƒa=90+0.5×9.1×(6-3)+2.0×11.3×(1.5-0.5)=126.25(kPa)比较可知ƒa> Pk,地基强度能够满足要求.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荷载及基底压力均为估算值,设计单位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荷载进行计算.4.6 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3层粉质粘土为软弱下卧层,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第5.2.7条之规定,采用下式进行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pz+p cz≤ƒazpz= bl(p k–p c)/(b+2z tgθ)(l+2z tgθ)式中:pz—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值;p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c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b —条形基础的宽度;ƒa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z —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θ—地基压力扩散线与垂直线的夹角以2孔为例计算可得:pc=17 kPa3层粉质粘土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ƒaz= 80+1.0×11.3×(3.8 -0.5)=117.3(kPa)3层粉质粘土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pcz=36.8(kPa)取b=34.2米,l=36.2米,z=2.3米,θ=0°,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pz= 28.0(kPa)p z +pcz=28.0+36.8=64.8< ƒaz=117.3(kPa),满足规范pz+pcz≤ƒaz的条件,因此3层粉质粘土作为下卧层,其强度验算能满足要求.若采用天然地基一层素填土全部挖出,换砂土回填,回填后施工前应进行压实(压实系数λc取0.95)4.7 复合地基该场地由于素填土分布不均,厚度在1.40米~2.50米.平均在1.80米左右,若采用天然地基,不进行地基处理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施工前应进行压实处理.根据当地经验,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较为经济合理.处理至4层粉砂,深度以9.5米为宜.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估算: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的有关规定,估算水泥土搅拌桩(干法)单桩竖向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考虑桩周土提供的阻力和桩体能承受的压力,二者取小值,计算如下: 按桩体承受压力计算(假设桩径0.5米):R a =ηf cu A p其中:f cu ——与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加固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试块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若水泥掺入比为12%~15%,东营地区经验值一般为2.0~3.0米Pa,本工程取2.2米Pa η ——强度折减系数, 0.25~0.33,取0.3; 经计算Ra=0.3×2200×3.14×(0.5/2)2=129.5kN. 按桩周土阻力计算Pp i ni si p a A q l q u R α+=∑=1其中:R a ——水泥土搅拌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q si ——桩周土的第I 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kPa); U p ——水泥土搅拌桩的桩周长(米); L i ——桩长范围内第I 层土的厚度(米);α——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一般可分别取0.4~0.6,本工程取0.4; A p ——水泥土搅拌桩的截面积(米2);q p ——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本工程取130kPa.以6号孔为例,基础埋深按1.5米计,桩端进入第4层粉砂,假设桩径0.5米、有效桩长按8.0米进行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达138.4kN,各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可按下表取值.水泥土搅拌桩(干法)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估算: fspk=米(Ra/Ap)+β(1-米)fsk其中:fspk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米 ——水泥土搅拌桩的面积置换率(%);fsk. ——桩间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取0kPa; 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20.面积置换率可用下式计算:米=d2 /de2(其中d为桩直径,de为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校圆直径)按桩距1.0米计算.置换率为19.6%,复合地基承载力可达129.3kPa,建议取120.0 kPa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估算,当假设条件改变时,应重新进行估算,且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终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施工方应当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处理规范》进行施工.4.8 基坑开挖与降水基坑开挖时周围应注意降水,可采用明渠排水或轻型井点降水,降水设计所需的渗透系数k,对粉土k可取5.0厘米/d,对粉质粘土k可取2.0厘米/d.开挖时应减少对基底土的扰动破坏,防止雨水或施工用水流入基坑,以免地基土浸水软化而导致地基土承载力降低.5 结论1、勘察场地地貌单一,根据钻探及静力触探揭露,地层除1层素填土外,其下均由黄河三角洲第四纪新近沉积的粘性土、粉土构成.2、拟建场地属于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特征周期0.55s,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3、场地地层分布稳定,成层规律明显.一层素填土为新近填土,土质不均,以粉土和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含有建筑垃圾,工程特性不均匀,厚度变化较大,不经处理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施工前应进行压实(压实系数λc取0.95).根据地区经验,建设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干法)进行处理.因地下水具有腐蚀性,建议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试验成功方可进行施工.4、在抗震设防烈度7度条件下,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时,综合评价该场地不发生液化.5、受环境类型(Ⅱ类)影响,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受地层渗透性影响,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综合评价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环境下具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具中腐蚀性.6、场地标准冻结深度为0.60米,地下水常年最高水位为0.50米.7、基槽开挖后应进行验槽,确保达到设计要求,若出现与本报告不相符或异常的情况,应通知勘察单位协同处理.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
(完整word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目录1 勘察工作概述 (3)1。
1工程概况 (3)1。
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3)1。
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3)1。
4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4)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1.5。
1勘探点布置原则 (5)1.5。
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5)1。
5.3完成工作量 (5)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2。
1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 (5)2。
2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6)3 地震效应 (11)3。
1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1)3.2建筑场地类别 (11)3。
3地震液化判别 (11)3。
4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7)4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5)4.1场地稳定性评价 (15)4。
2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17)4。
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7)4.3。
1场地环境类型 (17)4.3.2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 (18)4.3.3地下水的腐蚀性 (18)4.4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18)4.5持力层与地基强度验算 (19)4。
6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20)4。
7 复合地基.......................................................................................。
.。
19 4.8基坑开挖与降水 (23)5 结论 (21)1 勘察工作概述1.1 工程概况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某大队篮球馆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该工程位于某市某路以南,交通便利.拟建工程为1栋1层的篮球馆,荷载按每层15kPa计,基础埋深约1。
5m.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本工程具有以下特征:1)根据由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该工程为一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3)根据附近地质资料: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一、项目背景与目标本次岩土工程勘察项目,旨在通过对特定区域的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为后续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准确、全面的地质资料。
项目的背景在于,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日益紧张,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工程建设的前期基础工作,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项目的目标则是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安全、经济、高效地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在项目开展之前,我们对项目的范围、要求、重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
同时,针对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和风险因素,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预案,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勘察方法与过程在本次勘察工作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勘察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钻探、坑探、原位测试、地球物理勘探等。
这些方法的选择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地下岩土层的分布、性质、厚度等信息。
勘察过程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钻探和坑探过程中,我们对钻孔和坑洞的布局、深度、孔径等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控制,以保证获取到足够的岩土样本和地质信息。
同时,在原位测试和地球物理勘探中,我们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了勘察的效率和精度。
此外,我们还注重勘察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通过定期对勘察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同时,对勘察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三、勘察成果与分析经过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丰富的勘察成果。
通过对岩土样本的实验室分析和对地质数据的综合处理,我们得到了地下岩土层的详细分布情况、岩土性质参数、地下水状况等重要信息。
分析这些成果,我们发现该区域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多种岩土类型和不良地质现象。
其中,部分区域的岩土层厚度较大,可能对工程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同时,地下水位的波动也可能对工程的施工和使用带来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案,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报告
近期,我们团队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我将对此进行
总结报告。
在本次勘察工作中,我们主要围绕地质环境、地基基础和地下水等方面展开了工作,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
首先,在地质环境方面,我们对勘察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和地质灾害进
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地质剖面的观测和地质样品的采集,我们初步了解了勘察区域的地质情况,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在地基基础方面,我们对勘察区域的地基土层进行了钻孔取样和岩土力
学性质测试。
通过对土壤和岩石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渗透性等方面的测试,我们获得了地基土层的工程性质参数,为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最后,在地下水方面,我们对勘察区域的地下水位、水质和水文地质特征进行
了详细的调查和监测。
通过地下水位的测定和水样的采集分析,我们了解了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和水质状况,为工程的排水设计和地下水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总的来看,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为后续的工程设
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勘察范围有限、勘察数据不够全面等。
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勘察工作,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更好的支持。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取得更多的成果,为岩土工程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挡土墙勘察报告范文
挡土墙勘察报告范文一、引言挡土墙是一种用于抵挡土体或水的结构体,常用于道路、铁路、河流等工程中。
为了了解挡土墙的现状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报告对工程中的挡土墙进行了勘察。
二、勘察目的1.了解挡土墙的基本情况,包括材料、结构等;2.检测挡土墙的稳定性,并评估其对土体的抵挡能力;3.分析挡土墙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勘察方法1.实地勘察:对挡土墙的外观进行观察,记录墙体的高度、宽度、厚度等尺寸参数。
2.手工试验:对挡土墙的土体进行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
3.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挡土墙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四、勘察结果1.挡土墙基本情况:挡土墙为混凝土墙体,高度约为5米,宽度约为3米,厚度约为0.5米。
墙体由多层混凝土块组成,各层之间使用钢筋连接。
2.挡土墙的稳定性:根据实地观察和数值模拟结果,挡土墙整体稳定性良好,能够有效抵挡土体的压力。
然而,由于墙体部分块体脱落和表面存在明显龟裂现象,有一定的稳定性隐患。
3.挡土墙可能存在的问题:(1)墙体表面龟裂:观察到墙体表面存在较大范围的龟裂现象,可能是由于墙体的材料质量或施工工艺问题导致,需及时采取措施修补。
(2)局部块体脱落:部分墙体块体出现掉落现象,可能是由于钢筋锈蚀或连接不牢固所致,建议加固处理,以确保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五、勘察建议1.对墙体表面进行修补:对挡土墙表面存在的龟裂进行修补,以提高墙体的整体美观度和抵挡土体的能力。
2.加固处理:对局部块体脱落的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包括加固钢筋以及加强块体之间的连接。
3.定期检测:对挡土墙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墙体的问题,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结论挡土墙整体稳定性良好,能够有效抵挡土体的压力。
然而,墙体表面龟裂和局部块体脱落等问题需要及时修补和加固处理。
通过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挡土墙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七、勘察报告备注本报告仅对挡土墙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勘察和分析,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其他问题,请与勘察人员进行进一步沟通和交流。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首先,我们在勘察工作中注重了对地质和地貌特征的详细调查和分析。
通过实
地勘察和资料搜集,我们全面了解了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岩土性质等情况,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其次,我们在勘察中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勘察技术和设备。
通过地质雷达、钻
孔设备、地面探测仪等先进设备的运用,我们成功地获取了地下水位、土壤密度、地层变化等关键数据,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
此外,我们在勘察工作中重视了与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合作与交流。
我们与地质局、水利部门等专业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不断汇报勘察结果,听取专家意见,确保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在勘察工作中注重了对风险和隐患的识别和评估。
通过对地质灾害、地下水涌出、地基沉降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我们及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保障了工程建设的安全和稳定。
总的来说,我们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
了可靠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我们将继续不断提高勘察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一、2024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在2024年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我们团队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公司的战略目标,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科学研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具体总结如下:1. 提高勘察质量:我们严格按照工程勘察规范和要求,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方法,对各类岩土勘察项目进行了全面准确的勘察工作,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2. 加强项目管理:我们在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管理上,注重团队协作,明确责任分工,提升项目进度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改进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3. 持续技术创新:我们注重学习和引进国内外最新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和方法,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4. 优化安全环保工作:我们注重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工作的安全可靠。
5. 加强沟通与合作:我们与相关单位和项目部门保持了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了内外部协调,提高了工作的效果和成果。
二、2024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计划在新的一年里,为了更好地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我们将制定以下工作计划:1.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全员的岩土勘察技术水平,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勘察方法和技术,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
2.质量控制与规范:严格按照勘察规范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勘察方案,完善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优化项目管理:继续加强项目管理,优化勘察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及时跟踪和反馈项目进展情况,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4.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5.持续改进安全环保工作:加强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勘察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
2024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2024年作为岩土工程勘察单位的一员,经过一年的勤奋工作,我将本年的工作总结如下:1.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方面,我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完成了各个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
我与项目相关人员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及时解决了各种问题,确保了项目按时顺利完成。
2.技术研究:在岩土工程勘察方面,我认真研究了国内外的最新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在实际工作中,我运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复杂问题。
3.质量控制: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控制方面,我尽可能地保证了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与勘察团队一起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质量控制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并对工作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控和检查。
4.团队合作:在团队合作方面,我积极参与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团队合作,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共同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我倾听了团队成员的建议和意见,并在工作中积极地进行沟通和协调,使工作更加顺利和高效。
总体来说,我在2024年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学习提高,积极与团队合作,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有效控制。
二、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作为岩土工程勘察单位的一员,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质量效益:1.提高技术水平:继续学习国内外最新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和方法,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方法。
2.加强团队合作:积极主动地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注重团队的协作和配合,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加强对勘察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和检查。
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加强学习和培训:参加相关的学习培训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024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
2024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____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____年,我所在的岩土工程勘察团队在这一年里开展了一系列的岩土勘察工作。
通过精心组织和全体成员的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各类建设项目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地质勘察数据和土质工程设计依据。
在这篇总结报告中,我将详细介绍我们所进行的主要工作内容、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工作内容及方法在____年,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内容:1.地质调查:根据项目需求,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地质调查工作,包括地质地貌调查、地质构造调查、地质探测、地质钻探等。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我们了解了勘察地区的地质特征、岩石组成、地下水位以及断裂带等信息。
2.土质工程勘察:基于地质调查数据,我们进行了土质工程勘察工作,包括土壤力学性质测试、土层分析、土质分类和土体稳定性评价等。
通过对土壤性质和工程条件的深入研究,我们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土质参数。
3.岩土工程设计:根据勘察结果和项目要求,我们进行了岩土工程设计。
包括基坑支护设计、地基处理设计、边坡稳定分析等。
通过对地质和土质工程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计算,我们提供了可行的设计方案和建议。
在工作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现场勘测、实验室分析、地质钻探、地震勘测和遥感技术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和技术手段,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地质和土质条件,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二、取得的成果在____年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地质勘察数据和土质工程设计依据,为各类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支持。
2.发现并评估了勘察地区的地质灾害隐患,提供了相应的治理建议,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3.积累了丰富的勘察经验和技术知识,在勘察方法和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创新和突破。
4.提高了勘察效率和准确性,为客户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五、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尽管在____年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勘察技术和设备还需要进一步更新和升级,以满足不断提高的勘察需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版(共16页)(图文)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目录一、前言........................................................................................................................................ - 1 -二、区域地质概述........................................................................................................................ - 2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8 -四、水文地质条件...................................................................................................................... - 10 -五、岩土工程评价...................................................................................................................... - 10 -六、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11 -七、地基土承载力...................................................................................................................... - 12 -八、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 12 -九、场地地震效应...................................................................................................................... - 13 -十、地基方案.............................................................................................................................. - 14 - 十一、结论与建议...................................................................................................................... - 14 -一、前言1、工程概况为完成灾后重建任务,我院受中国中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委托,于20__年9月承担了XX省玉树藏族自治州XX县西杭商住南组团A42地块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
(挡土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xxxxxx挡土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省XXXXX地质工程勘察院二O一五年六月xxxxxx挡土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DZ2015-0316资质证书等级:甲级证书编号:224082-kj项目负责:报告编写:审核:总工程师:院长:XX省XXXXX地质工程勘察院二O一五年六月目录1. 序言 (4)1.1 工程概况 (4)1.2 勘察目的与要求 (4)1.3 勘察依据 (4)1.4 勘察方案及实施情况 (5)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6)2.1 自然地理及气象概况 (6)2.2 场地岩土的地质构成 (7)2.3 地质构造 (8)2.4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9)2.5 场地地震效应 (9)2.6 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10)3. 场地及地基评价 (12)3.1 场地稳定性评价 (12)3.2 地基土力学性质评价 (12)3.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13)4. 边坡稳定性评价 (14)5. 对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建议 (17)5.1 地基基础方案的选择 (17)5.2 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7)6. 结论与建议 (18)附件: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3.勘探点柱状图4.试验报告1. 序言1.1 工程概况受XXXXX委托,我单位承担了XXXXX运动场(挡土墙)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拟建挡土墙的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岩土工程依据。
根据甲方提供的拟建场地总平面图可知,拟建挡土墙预计为钢筋砼挡土墙,挡土墙沿运动场周边布置,长约450m,墙高为4~8m。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第3.1节规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综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定为甲级。
1.2 勘察目的与要求根据甲方要求及相邻场地已有经验,以及勘察技术及相关规范要求,结合拟建挡土墙情况,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和要求是:(1)查明拟建挡土墙影响范围内有无影响拟建挡土墙地基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有无古河道及地下洞穴,提供抗震设计所需的参数,对拟建挡土墙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挡土墙勘察报告
挡土墙勘察报告一、前言本次勘察的目的是为了给具体工程名称的挡土墙设计和施工提供详细、准确的地质资料和岩土工程参数。
受委托单位名称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该项勘察任务。
二、工程概况拟建的挡土墙位于具体位置,长度约为长度数值米,高度在高度范围之间。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土体坍塌,保障周边建筑物和道路的安全。
三、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情况(一)勘察工作依据本次勘察工作依据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进行,主要包括《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版)等。
(二)勘察工作布置根据工程特点和场地条件,共布置了钻孔数量个勘探孔,其中控制性钻孔数量个,一般性钻孔数量个。
钻孔深度根据挡土墙的高度和地基土的性质确定,一般进入稳定地层不小于深度数值米。
(三)完成的工作量本次勘察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包括:钻探进尺进尺数值米,采取土样土样数量件,进行标准贯入试验试验次数次,波速测试测试点数点等。
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场地地貌单元属地貌类型,地势较为地势描述。
(二)地层岩性经勘察,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人工填土:主要由填土成分组成,结构松散,厚度在厚度范围之间。
2、粉质黏土:呈颜色,可塑状态,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厚度约为厚度数值米。
3、粉土:浅黄色,稍密,湿度稍湿,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厚度范围。
4、卵石:杂色,中密~密实,卵石成分主要为卵石成分,充填物为中粗砂,层厚较大。
(三)地下水勘察期间,在钻孔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
但考虑到场地周边的水文地质条件,在雨季或地下水位上升时,可能会有地下水的影响。
五、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一)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根据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结果,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如下表:|土层名称|重度(kN/m³)|压缩模量(MPa)|承载力特征值(kPa)|||||||人工填土|_____|_____|_____||粉质黏土|_____|_____|_____||粉土|_____|_____|_____||卵石|_____|_____|_____|(二)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1、场地及周边无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较好。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模板
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2014年3月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2014年3月XXXXXXXX(工程项目名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1 前言1.1 任务依据XXXXX,我院主要是承担的广州XXXXX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并已与业主签定了正式勘察合同。
1.2 工程概况广州XXXX位于广州市XX区XXX镇,XXX由XXX、XXXX、XXXX后勤服务区及XXX、东停车场区、XXXX区等组成。
我院负责广州XXXX居住区的勘察工作。
广州XXXX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约为18.2公顷,主要由15层、18层和22层住宅楼组成,其中含有一栋2层行政办公中心、一个垃圾处理中心,在场地的东北部有一个大型地面停车场。
在住宅楼及行政办公中心位置设计由一层地下室(或地下室深度)。
拟建建筑物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拟建建筑物概述:内容包括建筑物规模、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地下室层数或深度,结构类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安全等级二级,地基设计等级二级,差异沉降要求较高等。
按广州XXX建筑设计院提供的资料,本次勘察在拟建XXX居住区内布设详勘钻孔400个,其中,属于建筑物及基坑范围的钻孔为357个,属于道路及地面停车场范围钻孔为43个。
控制性勘探孔、一般性勘探孔各占50%,即制性勘探孔、一般性勘探孔各为200个。
现时交通尚为便利,详见地理位置图,图1。
图1 地理位置图1.3 勘察目的、技术要求及执行的技术标准1.3.1 勘察目的勘察的目的是通过本次勘察,详细查明场地范围内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作出评价,提供设计所需的土、岩、水技术参数,提出工程措施建议。
1.3.2 勘察技术要求本项目设计单位(广州XXX建筑设计院)提供“广州XXX居住区钻孔位置总平面图”。
并提出具体勘察技术要求:(1)查明场地范围内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2)查明建筑范围内的岩土层类型、埋藏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层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3)对需要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的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并进行沉降估算;(4)查明埋藏的古河道、沟滨、墓穴、文物、防空洞、孤石等埋藏物;(5)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及设计设防水位标高;(6)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及其对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影响;(7)应进行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的岩土工程勘察,并应根据国家批准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和有关规范,提出勘察场地的抗震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分区,划分场地类型,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地段;(8)勘探深度应大于场地覆盖层厚度,并进行场地土层地震液化的判定,凡判定为可液化土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确定其液化指数和液化等级,综合确定场地液化等级,如存在厚软土分布区,宜判别软土震陷得可能性和估算震陷量;(9)查明基岩的岩性、构造、岩面变化、风化程度,确定其坚硬度和基本质量等级,判定岩层内有无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10)评价成桩的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1)对各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做出评价,对建筑提出经济合理的基础设计方案及所需的各种计算参数(如天然地基的埋深、地基土的承载力、桩长、持力层埋深,分层提出可能的桩型的桩周摩阻力特征值和桩端持力层端阻力特征值,预估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及抗拔力特征值);(12)对土层均需按规范要求做标准贯入试验;(13)对每个地质单元安排2~3个钻孔进行简易抽水试验;(14)要求提供基坑支护设计抗隆起、基坑抗突涌验算所需的土工、水文参数;(15)提供验算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计算的参数。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报告尊敬的领导: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此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我单位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勘察团队,充分发挥了优势和经验,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勘察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如下:一、勘察范围与任务1. 勘察范围: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涉及XX工程项目,包括工程建设地块及周边范围。
2. 勘察任务:对勘察范围内的土地、地质、水文、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勘察,为后续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1. 采用了综合勘察方法,包括现场调研、采样、试验分析等,确保勘察结果准确可靠。
2. 应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土层划分、地质构造分析、地下水位测定等。
同时,利用现代化仪器设备辅助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
三、工作成果1. 地质勘察成果:通过对勘察范围内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土壤类型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得出了详细的地质剖面图和地层分布图,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地质基础。
2. 水文勘察成果:对勘察区域内河流水位、地下水位进行测定,分析了水文地质条件,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水文基础数据和排水设计参考依据。
3. 土壤力学试验成果:通过对采样土样进行室内试验,获取了土壤物理力学参数、剪切强度等数据,为地基设计和加固设计提供了依据。
4. 环境勘察成果:分析了勘察区域内的环境状况,评估了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建议。
四、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1. 在勘察过程中,对于一些复杂地质情况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 在数据采集和分析方面,需要加强现代化仪器设备的使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精确度。
3. 在勘察报告撰写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报告的数据展示和表达方式,使报告更加清晰、准确、易读。
综上所述,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在团队配合、技术手段和工作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我单位将深入分析问题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下一阶段勘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024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2篇)
2024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已经过去了,我作为岩土工程勘察部门的一员,在这一年里,我们积极投入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是我对2024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总结以及对2024年的工作计划。
一、2024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1. 工作目标达成情况在2024年,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目标,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工作。
在岩土工程勘察方面,我们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包括勘察设计任务的完成情况、测试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
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我们坚持严格把关,保证了勘察工程的质量。
2. 现场工作质量我们高度重视现场工作质量,加强了现场监督和管理,确保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组织了多次现场勘察和测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同时,我们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作,确保了勘察工作与设计施工的衔接。
3. 团队建设情况我们注重团队建设,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了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和支持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 技术创新成果在2024年,我们在岩土工程勘察方面取得了一些技术创新成果。
我们引进了一系列的先进仪器设备,提升了勘察的技术水平。
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2024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计划1. 完善工作机制在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将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合理安排并严格执行。
同时,我们将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勘察任务按时完成,确保勘察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2. 加强技术创新在2024年,我们将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水平。
我们将继续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将注重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推动科技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xxxxxx挡土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省 XXXXX地质工程勘察院二 O一五年六月精品文档xxxxxx挡土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DZ2015-0316资质证书等级:甲级证书编号:224082-kj项目负责:报告编写:审核:总工程师:院长:XX省 XXXXX地质工程勘察院二 O一五年六月目录1. 序言 (4)1.1 工程概况 (4)1.2 勘察目的与要求 (4)1.3 勘察依据 (4)1.4 勘察方案及实施情况 (5)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6)2.1 自然地理及气象概况 (6)2.2 场地岩土的地质构成 (7)2.3 地质构造 (8)2.4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9)2.5 场地地震效应 (9)2.6 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10)3. 场地及地基评价 (12)3.1 场地稳定性评价 (12)3.2 地基土力学性质评价 (12)3.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13)4. 边坡稳定性评价 (14)5. 对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建议 (17)5.1 地基基础方案的选择 (17)5.2 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7)6. 结论与建议 (18)附件: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3.勘探点柱状图4.试验报告1.序言1.1 工程概况受XXXXX 委托,我单位承担了 XXXXX 运动场 (挡土墙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拟建挡土墙的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岩土工程依据。
根据甲方提供的拟建场地总平面图可知,拟建挡土墙预计为钢筋砼挡土墙,挡土墙沿运动场周边布置,长约 450m,墙高为 4~ 8m。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009 年版)第 3.1 节规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综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定为甲级。
1.2 勘察目的与要求根据甲方要求及相邻场地已有经验,以及勘察技术及相关规范要求,结合拟建挡土墙情况,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和要求是:(1)查明拟建挡土墙影响范围内有无影响拟建挡土墙地基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有无古河道及地下洞穴,提供抗震设计所需的参数,对拟建挡土墙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2)查明地基土的地层结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受力层范围内地基土的均匀性,对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指标作出评价。
(3)查明场地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及腐蚀性。
(4)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合理的基础方案建议。
(5)提出施工中应注意的岩土工程问题。
1.3 勘察依据( 1)勘察合同及勘察技术要求( 2)国家或行业现行技术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 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843-2013。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 年版)1.4 勘察方案及实施情况本次勘察依据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勘察技术要求,结合拟建物性质及场地地基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整个场地勘探点主要沿拟建挡土墙轴线和横断面布置,勘探点间距40~50m,共布设勘探点14 个,勘探深度为8.8~ 18.6m,孔深揭至中风化泥岩层。
本次勘察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地总平面布置图及测量控制点,由我院专业测量工程师测量,采用SMT888-3G 型 RTK 仪器,并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进行工程场地勘探点的测放,测量工作方法正确,质量可靠,测量精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由于场地局限性及水沟等影响,部分钻孔有所移动,具体参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本次勘察实际完成的野外工作量如下表 1 所示:野外工作量统计表表 1-1勘察孔(个 /m)标贯试验(次)取土样(件)取岩样(组)水位(次)测量点(个)14 个/185.3m65101014本次勘察野外工作于2015 年 5 月 23 日至 29 日进行,历时 6 天;室内资料整理从 6 月 1 日开始, 6 月 6 日完成并提交全部成果资料。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自然地理及气象概况(1)自然地理及地形地貌勘察区位于XXXXX ,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7'56.03" ,北纬:28°48'25.90"。
距离 XXXXX市城区约4km。
XXXXX处在川东平行岭谷向西南延伸和 XXXXX 区观音镇向斜往东南延伸的尾部地带,境内形成以观斗山—翠屏山为界的两大地貌,东南部为川东平行岭谷区,西北部属方斗山丘陵区。
勘查区为观斗山麓下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原始地貌坡度 20°~ 30°。
坡向 280°~ 289° ,地形高程在 315.239m~ 335.833m,相对高差 20.6m,区内原多为耕地和经济果林栽种区,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破坏,受后期人为改造成阶梯状。
(2)气象特征XXXXX地区位于东亚中纬度地带的XX盆地南部,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的综合影响下,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低丘河谷兼有南亚热带的气候属性。
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冬季温暖、雨热同季;同时还具有春季回暖早,夏季温湿高,秋季多绵雨,冬季霜雪少的气候特征,和干旱、冰雹、大风、暴雨、低温绵雨等灾害性天气常有发生的特点。
其中 XXXXX市 XXXXX年平均晴朗 8.6 天,阴天 254.6 天,剩余为多云天气,全年平均雾日 67.2%,年最多 117 日,日照率 25%,年平均气温 17.7 ℃,年平均降雨量 1155.2mm,降雨集中在 5~9 月,7、8 月降雨量最大,多以大雨或暴雨降落 , 年平均相对湿度84%,主导风向东北 , 年平均风速 1.2m/s, 定时最大 15.0m/s ,年均无霜期 343 天。
2.2 场地岩土的地质构成根据本次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将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按时代、成因及土性特征自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①(Q4ml)、el+d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粉质粘土②及其下伏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泥岩层③和砂岩层④。
现将各土层的主要野外特征描述如下:(1)人工填土①( Q4ml)紫红色、褐黄色,松散,欠固结,由风化、中风化砂岩、泥岩块石、碎块、粉质粘土、砂混合组成,稍湿、松散。
颗粒含量10~70%,粒径: 20~200mm 为主,局部可达到 400~ 800mm。
场地人工填土厚: 0.60~8.5m,平均厚: 3.62m,场地大部分均有分布。
该层主要为近期人工回填物,回填时间小于 5 年,据调查访问,该层在回填过程中未经过分层碾压和夯实。
el+dl(2)粉质粘土②( Q4)褐色~褐黄色,软塑~可塑,局部含有机质,韧性较高,干强度较高,由粘粒、粉砂组成。
厚0.90~7.30m,平均厚: 2.58m。
场地大部分钻孔均有分布。
(3)强风化泥岩层③1( J1 z)紫褐色、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层状构造,间夹灰绿色高岭石薄层。
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含少许石英和绢云母,矿物大部分蚀变。
风化裂隙发育,见同色泥质充填和黑色Fe、Mn 质氧化膜浸染。
岩芯破碎,多呈土状、碎块状、薄饼状,手折易碎,遇水极易崩解,失水易开裂。
该层广布于整个场地,层厚在0.6~ 6.3m 之间 ,平均厚度2.16m。
值得提出的是强风化层的厚度变化较大,它与下伏中风化层的分界线是一种模糊界线,它们之间实际上呈现一种过渡关系。
( 4)中风化泥岩层③2( J1z)浅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局部夹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薄层或条纹,岩性欠均匀。
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含少许石英和绢云母,层理较清楚。
上部裂隙发育,矿物部分蚀变,裂隙面及层面见少量Fe、 Mn 质氧化物。
下部岩石较完整,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岩石强度相对较高,局部呈现软硬相间状,具遇水极易崩解,失水易开裂特性。
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
(5)强风化砂岩层④1( J1z)灰紫色,浅绿色,主要由长石、石英及少量云母等组成,钙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砂质结构,硬质岩石,裂隙发育,岩芯面见铁猛浸染,岩芯多呈碎块状,块状,强风化。
该层广布于整个场地,层厚在 0.7~3.6m 之间 ,平均厚度 1.31m。
值得提出的是强风化层的厚度变化较大,它与下伏中风化层的分界线是一种模糊界线,它们之间实际上呈现一种过渡关系。
(6)中风化砂岩层④2( J1z)灰紫色,浅绿色,主要由长石、石英及少量云母等组成,灰紫色段砂岩含泥质较重,局部夹泥岩,钙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砂质结构,硬质岩石,裂隙较发育,局部岩芯面见铁猛浸染,岩芯呈柱状为主,局部短柱状,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
各层岩土的空间分布参见工程地质剖面图1-1′~ 8-8′。
2.3 地质构造拟建场地在区域上地处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沉降带之XX沉降褶皱带西南部,该褶皱带由一系列北东~南西走向的背、向斜组成。
主要构造形迹由北向南有观斗山背斜,控制了区内的构造格局。
观斗山背斜总体为一不对称厢状形态,轴迹方向呈 N45°E 展布,并略向南西端倾伏。
两翼出露地层以J1zh 为主,岩层陡倾;核部较为宽大,为T3xj 地层构成,构成观斗山背斜山岭。
勘察区位于观斗山背斜的北西翼近背斜核部,区内出露的岩层为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泥岩和砂岩,产状为 313°∠ 33°。
2.4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位于人工填土中,主要由大气降雨水或地表水体下渗补给,仅在部分钻孔存在,水位埋深多在314.70~323.20m,无统一地下水位。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泥岩层的风化裂隙中,水量不大。
据该邻近地区已有水文地质资料,水的腐蚀性试验成果表表 2-1评价指标指标试验范围值标准值有无腐蚀腐蚀等级性评价项目2-硫酸盐( SO4)含量: 65.80mg/L < 300 有微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镁盐(M g2+)含量: 14.20mg/L < 2000 有微性评价总矿化度: 385.97mg/L < 20000 有微PH值: 7.64 > 6.5 有微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C l -含量 106.79mg/L < 10000腐蚀性评价有微水对钢结构的PH值 :7.64> 6.5腐蚀性评价有微水的腐蚀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第12 章 12.2 节及附录 G 进行。
根据场地水分析报告和表2-1,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按场地属Ⅱ 类环境判定 : 场地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微、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性微,对钢结构腐蚀性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