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说课稿.
力的合成说课稿
力的合成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力的合成》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一课,它位于力学部分的核心位置。
在这一章节中,力的合成不仅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功与能量等概念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围绕力的合成原理进行讲解,通过引入向量合成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力的合成规律,从而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
(1)作用与地位力的合成在物理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连接力学基础与实际应用的桥梁,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力的合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在受到多个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 合力的概念:什么是合力,为什么需要合力;2. 力的合成方法: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3. 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如何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4. 应用实例:分析实际问题中力的合成,解决简单力学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理解合力的概念,掌握力的合成方法;b. 能够运用力的合成解决简单力学问题;c. 了解合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b.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物理学科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b. 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1. 合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力的合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1. 理解并掌握力的合成方法,尤其是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2. 解决实际问题中力的合成,尤其是力的方向和大小的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力的合成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确保学生能够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互动,并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力的合成原理。
力的合成与分解说课稿
(一)力的合成与分解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高中物理组x号考生。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力的合成与分解》,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谈一下我对教材的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本节编排在位移、速度、加速度、三种基本性质力之后,学生会在本节课学习矢量运算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而矢量运算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普遍性。
因此,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育人为本,分析学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
学生已经接触过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但是不会对互成一定角度的力进行合成。
此外,学生已接触过位移、速度等矢量,对矢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之前学习的都是代数运算,因此学生学习矢量合成时会存在困难。
此外,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此时已能较为适应高中的学习方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
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体会等效替换的思想。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合成和分解遵从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3.知道矢量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相加遵从算术法则。
能区别矢量和标量。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了这节课的重难点,重点是平行四边形定则,难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演示、分组实验的教学方法。
同时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下面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重点说一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首先我将展示两幅场景,场景一:吊灯分别用一根绳子和两根绳子悬挂在天花板保持静止;场景二:两个小孩和一个成年人将完全相同的一桶水从地面提到同一高度。
请学生观看两幅场景,并思考场景一中吊灯分别受到几个力,场景二中水分别受到几个力,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吗。
(完整word版)《力的合成》说课稿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选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一一、教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力的合成》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4节。
“等效替换”的方法,是高中阶段常用的方法之一,将会贯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的基础和工具,“平行四边形定则” 则始终贯穿在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平衡、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这节课前接三种常见的力,后启力的分解和力学的一些重要定律的应用,因此这节课在物理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上说,学生更习惯于没有方向的物理量之间的代数运算,在初中只接受过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问题,升入高中后,开始接触矢量的概念。
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在接受矢量运算时有一定的困难,而一旦过了这一关,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因此放慢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力的合成法则”提供保障。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切身的体验,更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矢量的合成法则,也才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物理教学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3)要求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实例,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及关系。
《力的合成》说课稿
《力的合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力的合成》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内容.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在高中已学习位移、加速度等矢量,学习了力的图示与三种基本性质力,这些都对本节内容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进一步介绍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这是矢量运算的工具,同样是高中物理的基石。
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与工具。
后续课的学习中,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平衡、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这节课前接三种常见的力,后启力的分解与力学的一些重要定律的应用,因此这节课在物理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至关重要。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从力作用的等效性来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矢量运算的普遍规则;(3).会用作图法与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4).知道合力大小与分力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1). 培养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等效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如下:(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通过实例,理解分力、合力、力的合成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索“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
难点:1.探索“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的过程。
2.“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与运用。
二、教法与学法(一)教法:高中物理中有10个物理量是矢量,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合成的工具,因此也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与难点,要让学生接受平行四边形定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就要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索,这是实践出真知的要求,也是突破重点与难点的关键;也最符合学生接受物理知识、认识规律的方法。
物理说课稿精选十篇
物理说课稿物理说课稿「篇一」《重力与重心》是必修1第四章第1节的内容,涉及到力的描述、重力及其测量、重心与稳定。
重力作用于一切物体,并贯穿于物体整个运动过程,对重力的学习有助于研究物体运动,所以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也是力学的重点内容,是物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到动力学部分。
本节内容是力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在初中的“来自地球的力”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是对力学习的基础上对常见的力――重力的进一步学习,有助于对力的认识和掌握,也为后面的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力与运动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力的三要素来表达一个力。
2、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知道在不同纬度的g的取值是不一样的。
3、知道重心的概念与物体稳定相关的两个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悬挂法来测重心,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方向。
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
4、通过实验探究和实验对比的方法来研究解决稳定与重心的高低、支面面积的大小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锥体爬坡实验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通过学习质心,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应用。
2、通过稳定的对比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学生在初中的“来自地球的力”已经学习了重力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学习了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还运用探究的教学方法学习了重力的大小,知道了g=9.8N/Kg。
不过都是一些比浅的,知识感较肤性的认识,在一定意义上说,很难理解质心这样的概念,所以要引导学生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在这里学生将学习不同的知识点,质点、重心与稳定,特别是质点高一的学生比较难接受。
对于生活中重力的例子比较熟悉,学习时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对于高一的学生对小实验比较感兴趣,老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做实验,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说课稿范文【五篇】
教案不能⾯⾯俱到、⼤⽽全,⽽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研究、探索、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相关学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得。
⼩编整理了⾼中物理说课稿范⽂【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的分解1 教材分析⾼中物理第⼀章第六节“⼒的分解”是在前五节学习了⼒的初步概念,常见⼒和⼒的合成的基础上,研究⼒的分解问题。
它是前⼏节知识内容的深化,依据可逆性原理和等效思想强化⽮量运算法则,同时⽮量运算始终贯穿在⾼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量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
⽮量概念是⾼中物理引进的重要概念之⼀,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
在初中物理中,学⽣只学习了同⼀直线上的⼒的合成,“代数和”的运算在学⽣头脑中已成定势,造成了学⽣的认知断层,因此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理解⼒的分解是⼒的合成的逆运算,在具体情况中运⽤平⾏四边形定则。
教学难点是:⼒的分解中如何判断⼒的作⽤效果以及分⼒的⽅向。
2 教学⽬标以学⽣的发展为本,⾯向全体,全⾯发展,提⾼科学素养为指导思想,按教学⼤纲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出三维教学⽬标:①知识⽬标:理解分⼒的概念及⼒的分解的含义,知道⼒的分解遵守平⾏四边形定则,理解⼒的分解的⽅法。
②能⼒⽬标:强化“等效代替”的物理思维⽅法,培养观察、实验能⼒,培养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③德育⽬标:⼒的合成和分解符合对⽴统⼀规律,联系实际培养研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3 教学⽅法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实验体验、问题解决式教学法。
其指导思想是让“学⽣主体,教师主导”观在教学中得以体现,从理论深⼊到实际。
其操作策略是:①问题学⽣提。
学⽣通过提出问题,体现了学⽣⾃主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思维。
②认知准备。
注重学⽣认知准备,提⾼课堂教学的达成度,这堂课前的认知准备分两个层次,⼀是浅加⼯阶段的认知准备,如分⼒、⼒的分解概念等;⼆是深加⼯阶段的认知准备,学⽣提出的问题,能击中要害,抓住关键。
科学说课比赛一等奖说课稿
科学说课比赛一等奖说课稿
标题:探究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案例
正文:
本次说课比赛的主题是探究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案例。
牛顿第三定律是力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表述为: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和应用,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首先,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出力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关系。
接着,我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力的合成和分解,帮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实验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较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掌握如何根据力的作用关系来分析问题。
最后,我通过题目讲解和应用,让学生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技巧。
在题目讲解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力的作用关系,并通过分解和合成的方法来求解正确答案。
通过这道题目的详细讲解和应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和应用,提高物理思维能力。
总结起来,本节课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思
考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同时,本节课也注重了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力的分解说课稿
力的分解说课稿标题:力的分解说课稿引言概述:力的分解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力的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规律。
本文将从力的分解的定义、原理、应用、计算方法和示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定义1.1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的过程。
1.2 分力是指力的合力,也就是在某个方向上的作用力。
1.3 力的分解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物体在不同方向上受力情况。
二、原理2.1 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2.2 分力的合力等于原力,即分力的合力可以合成原力。
2.3 通过力的分解可以更清晰地描述物体受力情况,方便进行力学分析。
三、应用3.1 力的分解在静力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求解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受力情况。
3.2 在工程学中,力的分解可以帮助设计合理的结构,确保结构在受力时不会发生破坏。
3.3 在运动学中,力的分解可以帮助解释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规律,进一步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
四、计算方法4.1 对于斜面上的物体,可以将重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
4.2 对于绳子拉扯物体的情况,可以将拉力分解为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力。
4.3 通过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可以计算出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五、示例5.1 一个斜面上放置一个物体,重力为10N,斜面角度为30度,求物体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小。
5.2 一个绳子以30N的力拉扯一个物体,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度,求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大小。
5.3 通过以上示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力的分解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结论:力的分解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力的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规律。
掌握力的分解的定义、原理、应用、计算方法和示例对于深入学习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力的分解。
2023高中生物理说课稿五篇
2023高中生物理说课稿五篇高中生物理说课稿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2、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二、能力目标1、运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2、能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3、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只限于一维运动).三、情感目标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推理方法.2、使学生知道自然科学规律发现的重大现实意义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基本掌握动量守恒定律.难点:对动量守恒定律条件的掌握.教学过程:动量定理研究了一个物体受到力的冲量作用后,动量怎样变化,那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作用时,会出现怎样的总结果?这类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两个紧挨着站在冰面上的同学,不论谁推一下谁,他们都会向相反的方向滑开,两个同学的动量都发生了变化,又如火车编组时车厢的对接,飞船在轨道上与另一航天器对接,这些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的动量都有变化,但它们遵循着一条重要的规律.(-)系统为了便于对问题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引入几个概念.1.系统:存在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系统,系统可按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选取.2.内力:系统内各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3.外力:系统外其他物体作用在系统内任何一个物体上的力,称为外力.内力和外力的区分依赖于系统的选取,只有在确定了系统后,才能确定内力和外力.(二)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演示】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的A、B两滑块在P、Q两处,在A、B间压紧一被压缩的弹簧,中间用细线把A、B拴住,M和N为两个可移动的挡板,通过调节M、N的位置,使烧断细线后A、B两滑块同时撞到相应的挡板上,这样就可以用SA和SB分别表示A、B两滑块相互作用后的速度,测出两滑块的质量mA\mB和作用后的位移SA和SB 比较mASA和mBSB.高二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1.实验条件:以A、B为系统,外力很小可忽略不计.2.实验结论:两物体A、B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pA=-△pB或△pA+△pB=0【注意】因为动量的变化是矢量,所以不能把实验结论理解为A、B两物体的动量变化相同.(三)动量守恒定律1.表述: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2.数学表达式:p=p’,对由A、B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有:mAvA+mBvB=mAvA’+mBvB’(1)mA、mB分别是A、B两物体的质量,vA、vB、分别是它们相互作用前的速度,vA’、vB’分别是它们相互作用后的速度.【注意】式中各速度都应相对同一参考系,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矢量式,解题时选取正方向后用正、负来表示方向,将矢量运算变为代数运算.3.成立条件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系统的动量守恒(1)不受外力或受外力之和为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2)系统的内力远大于外力,可忽略外力,系统的总动量守恒.(3)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满足上述(1)或(2),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守恒.4.适用范围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大到星球的宏观系统,小到基本粒子的微观系统,无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是什么力,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动量守恒定律都是适用的.(四)由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可导出动量守恒定律设两个物体m1和m2发生相互作用,物体1对物体2的作用力是F12,物体2对物体1的作用力是F21,此外两个物体不受其他力作用,在作用时间△Vt内,分别对物体1和2用动量定理得:F21△Vt=△p1;F12△Vt=△p2,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21=-F12,所以△p1=-△p2,即:△p=△p1+△p2=0或m1v1+m2v2=m1v1’+m2v2’.【例1】如图所示,气球与绳梯的质量为M,气球的绳梯上站着一个质量为m的人,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不计空气阻力,则当人沿绳梯向上爬时,对于人和气球(包括绳梯)这一系统来说动量是否守恒?为什么?高二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解析】对于这一系统来说,动量是守恒的,因为当人未沿绳梯向上爬时,系统保持静止状态,说明系统所受的重力(M+m)g跟浮力F平衡,那么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当人向上爬时,气球同时会向下运动,人与梯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始终为零,因此系统的动量是守恒的.【例2】如图所示是A、B两滑块在碰撞前后的闪光照片部分示意图,图中滑块A的质量为0.14kg,滑块B的质量为0.22kg,所用标尺的最小刻度是0.5cm,闪光照相时每秒拍摄10次,试根据图示回答:高二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1)作用前后滑块A动量的增量为多少?方向如何?(2)碰撞前后A和B的总动量是否守恒?【解析】从图中A、B两位置的变化可知,作用前B是静止的,作用后B向右运动,A向左运动,它们都是匀速运动.mAvA+mBvB=mAvA’+mBvB’(1)vA=SA/t=0.05/0.1=0.5(m/s);vA′=SA′/t=-0.005/0.1=-0.05(m/s)△pA=mAvA’-mAvA=0.14_(-0.05)-0.14_0.5=-0.077(kg·m/s),方向向左.(2)碰撞前总动量p=pA=mAvA=0.14_0.5=0.07(kg·m/s)碰撞后总动量p’=mAvA’+mBvB’=0.14_(-0.06)+0.22_(0.035/0.1)=0.07(kg·m/s)p=p’,碰撞前后A、B的总动量守恒.【例3】一质量mA=0.2kg,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A=5m/s运动的物体,撞上静止于该水平面上质量mB=0.5kg的物体B,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多大?(1)撞后第1s末两物距0.6m.(2)撞后第1s末两物相距3.4m.【解析】以A、B两物为一个系统,相互作用中无其他外力,系统的动量守恒.设撞后A、B两物的速度分别为vA’和vB’,以vA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有:mAvA=mAvA’+mBvB’;vB’t-vA’t=s(1)当s=0.6m时,解得vA’=1m/s,vB’=1.6m/s,A、B同方向运动.(2)当s=3.4m时,解得vA’=-1m/s,vB’=2.4m/s,A、B反方向运动.【例4】如图所示,A、B、C三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A=0.5Kg,mB=0.3Kg,mC=0.2Kg,A 和B紧靠着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C以v0=25m/s的水平初速度沿A的上表面滑行到B的上表面,由于摩擦最终与B木块的共同速度为8m/s,求C刚脱离A时,A的速度和C的速度.高二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解析】C在A的上表面滑行时,A和B的速度相同,C在B的上表面滑行时,A和B脱离.A做匀速运动,对A、B、C三物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高中生物理说课稿二一、教材分析在第一节课“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础上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就变得水到渠成。
《力的合成》说课稿完美版
《力的合成》说课稿贵池第八中学刘永华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今天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力的合成》一、说教材这是高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四节的内容,前三节介绍了力的基本知识,重力、弹力、摩擦力这几种常见的力,本节开始介绍力的运算,这是其他矢量运算的基础,为之后运动的合成,场的叠加等打基础。
因此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本节的重点。
同时这也是高中物理第一个“实验”模块,强调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花大部分时间进行分组实验,由学生自己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说学生这是高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矢量运量,他们已经习惯代数运算,即使之前的位移、加速度,也是由直接计算得出,对这种全新的运算法则不容易接受。
因此采取分组实验,让学生通过探究自己得出“平行四边形”,让他们心悦诚服的接受这种思想。
另外,“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经常运用的重要方法,对学生而言同样是个新的物理思想,学生往往需要很久才能熟练运用,可通过多个实例,反复讲解,加深学生对等效替代的认识。
因此,在等效的基础上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本节的难点。
三、说三维目标1、理解合力与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及它们间的等效替代关系;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与计算法求解共点力的合力。
2、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认识等效替代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探究实验假设的验证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体会到团结合作、交流互助的重要性;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1、以学生实验探究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2、由于教师主要是引导,故采取启发式教学:合力与分力能够等效替换——找合力——实验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交流合作——得出结论3、由于存在学生分组实验,课堂教学紧凑,必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学生主动探究,互相协作,分析讨论五、说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概念讲解(5分钟)、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定则(25分钟)、通过题目巩固平行四边形定则(10分钟)。
力与运动教案 说课稿 教学反思
B.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用力推小车,小车没动,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D.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慢慢停下来
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补偿.
作业设计
同步探究P113第一大题.
教后反思
C.只有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才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例题2: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力( )
A.肯定是平衡力
B.肯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例题3:下面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期间,科学家使用了几个非常典型的物理学方法.今天,我们重温这一伟大定律的发现过程,依然能感受到物理学方法的魅力.我们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时,没有使用下列物理学方法中的()
A.理想化实验法B.推理法
C.类比法D.观察法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汽车受到重力
C.汽车具有内能
D.汽车具有惯性
知识点3:力的合成
问题3:什么是合力?我们可以按怎样的步骤来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合力的方向有什么规律?
4.关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
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静止
B.物体运动方向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受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会改变
力的合成说课稿
第六章第二节力的合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六章第二节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之后,学习的力的合成方面的知识。
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合力与分力以及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力和牛顿第一定律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教材通过事例、实验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定义,会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学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生活中一些有关合力和分力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联系。
我校初二学生共分三个班,其中2个住校班1个走读班,2 个住校班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基本功较好,走读班因为学习时间少了一点,所以成绩稍差。
今天我上的是住校班1班,根据具体学情和教学大纲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的编排特点,结合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和技能⑴认识合力的作用效果;⑵知道什么是合力、分力,什么是二力的合成;⑶能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确定合力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的实验,让学生经历提出假设、到验证假设、直至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体会研究问题由简单到复杂的辩证思想;⑵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重点和难点⑴学习重点: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⑵学习难点: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设计1. 新课引入以回忆的方式引入新课(1)、 什么是力?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三个要素包括: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力的方向(3)、力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力的作用效果是包括:1、使物体发生形变,2、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新课讲解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图片,让同学们回想起生活中有很多像图片中展示的一个力作用的效果和几个力共同作用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例子,提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再引入合力和分力的定义。
物理说课稿(优秀12篇)
物理说课稿(优秀12篇)高中物理说课稿篇一一、分析教材(一)教材在整个中学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本节课在整个中学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很重要的。
因为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的基础和工具;“平行四边形定则” 则始终贯穿在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电场,磁场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而本节课所涉及的等效代换思想贯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因此,本节课不过关,后续课的学习,就无从下手,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二)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一是从等效代换思想出发,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二是体会实验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并初步掌握用平行四边行求合力的方法;三是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四是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夹角的关系;五是将力的合成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上本节内容最大的亮点在探究实验部分,同样是先用互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F1、F2将一端固定的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接着用另外一个力F再次将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然后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不同的是接下来以前的就教材是这样说的: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对角线表示出来;而我们现在的新教材是这样讲的:我们要探究的是:合力F与分力F1、F2有什么关系?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可以发现,旧教材注重知识结论的给出。
而新教材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分析学情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前他们已经具备了力的矢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有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几何知识、等效替代的思想等等,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高一学生习惯于代数运算,即使对位移、加速度等矢量,之前也是由直接的代数计算得出,又因为有些学生几何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图形计算往往不习惯,通过探究实验,则能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
“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学生对此却不甚熟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对多个实例的分析说明,加深学生对等效替代的认识。
力的合成说课稿
§3.4《力的合成》说课稿张秀华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这节课是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我说课的内容包含下面几个方面,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力的合成》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I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力的合力”的求法,在第一章也已初步接触到位移的矢量合成,本节是在学生学过了力学中的三个力,以及初步学习了受力分析,熟练掌握力的图示法后的一节将进一步介绍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这是矢量运算的基本法则,同样是高中物理的基石。
在物理学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力的合成,会把物体所受的几个力用一个力进行等效代替,对于处理后续课程中的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等物理核心知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其他矢量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知识在高中物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从力的作用效果研究合力和分力的关系。
⑵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2过程与方法:⑴体会等效思想方法,参与实验探究力的合成法则的过程体会实验归纳的方法。
⑵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
⑶学生在自主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实验结果在误差范围内是准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⑵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3、教学重、难点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力的合成的规律,难点:探究过程的设计,利用实验得出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猜想他们之间遵循的运算规律以及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时间安排与预设目标的达成之间的矛盾这节课既要给学生大量探究的时间,教师又要引导学生,使探究的过程自然而又合理,课堂40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教学目标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这就是这节课教学的一个难点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刚接触到矢量,对适量的运算没有任何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生活经验可供借鉴,他们习惯的是仅有大小没有方向如质量、体积等物理量之间的代数运算。
力的等效和替代说课稿正式
《力的等效和替代》说课稿本人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六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二、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节内容是粤教版特有的,在力的合成与分解前加上这节内容,让学生对等效替代思想先有必然的熟悉,再通过实验探讨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这符合了粤教版物理教材尊重历史、尊重自然的特点。
教材通过对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温习,得出准确表示力的方式,为规律的得出提供依据。
接着通过生活实例给学生渗透合力与分力的等效与替代的思想,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并激发学生寻觅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爱好,进行实验与探讨,在实践中得出规律,为把握平行四边形定那么的学习做好铺垫。
3、本节课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术:(1)了解力的图示法,并能区别力的图示和力的示用意(2)明白得力的合成与分解与等效替代的关系(3)明白合力与分力的几何关系是组成平行四边形二、进程与方式:(1)在探讨进程中明白得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思想(2)培育实验设计与探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略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在科学探讨中形成严谨务实的态度。
(2)在探讨进程中培育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探讨进程,学习科学探讨的方式教学难点:(1)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思想方式(2)如何引导学生对设计好实验方案和总结方案,得出实验规律二、说学情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大体把握了力的特点,但对力的图示还未牢固把握,专门是标度的选择,因此要在实验探讨前要加以温习。
而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等效与替代的思想都比较抽象,学生较难明白得,应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取得感性熟悉。
高中方才接触到矢量概念,在寻觅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可能有困难,应适当降低探讨的难度,重在探讨进程的体验,在体验进程中,给予他们适当的启发和帮忙,以培育他们爱好和热情。
力的合成说课稿5篇
力的合成说课稿5篇力的合成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力的合成》是高中物理新教材第一册(必修)第一章第五节。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图示和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种基本性质力,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力的合成部分,是前几节内容的深化,依据等效思想总结出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时,矢量运算始终贯穿于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
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
所以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能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知道合力大小与分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知道合力的大小与两分力间夹角的关系;知道矢量,标量的概念,知道它们有不同的运算规则;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合力;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之一——等效法。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物理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结果要符合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通过加强图解法和计算法的练习突出重点。
难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通过实验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激学法、比较法、目标导学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及总结归纳等六种方法。
对于学法指导主要是提供学生观察、思考、及尝试表达的机会。
三、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举例)一个人用力F可以把一桶水慢慢地提起,两个人分别用F1、F2两个力把同样的一桶水慢慢地提起.那么力F的作用效果与F1,F2的共同作用的效果如何?学生:效果是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选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一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力的合成》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4节。
“等效替换”的方法,是高中阶段常用的方法之一,将会贯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的基础和工具,“平行四边形定则”则始终贯穿在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平衡、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这节课前接三种常见的力,后启力的分解和力学的一些重要定律的应用,因此这节课在物理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上说,学生更习惯于没有方向的物理量之间的代数运算,在初中只接受过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问题,升入高中后,开始接触矢量的概念。
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在接受矢量运算时有一定的困难,而一旦过了这一关,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因此放慢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力的合成法则”提供保障。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切身的体验,更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矢量的合成法则,也才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物理教学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3)要求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及关系。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
(1)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2)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及应用。
三、教法与学法
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合成的工具,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要让学生能接受平行四边形定则就要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探究、去得出结论,这是突破重难点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节课选择以探究实验法为主进行教学,同时辅以启发式教学。
本部分知识,对学生而言要多联系实际,深刻的体会矢量的合成法则的等效性,以实验为载体,主动探究,互相协作,分析讨论,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四、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①木板1块;②白纸1张;③图钉5枚;④橡皮条1根;⑤细绳2根(两端做好套);⑥弹簧秤2个;⑦铅笔1支;⑧量角器1把;三角尺1-2把;⑨
钩码若干;
五、【教学流程图】
引入讨论等效实例
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力的合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讨论与交流实验设计思路
教师指导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六【教学过程】
评论与交流
反馈应用分析实验数据
总结
教学过程
知识生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合力分力合力创设
概念情境
合力
大小提出
方向问题
猜想
等效
拉纤、提水引出合力与理解概念找出关键点:
分力的概念效果相同
提水:大人用的力与两
小孩用的力在大小和方学生猜想
向上有着怎样的关系
呢?
生活中和教学中遇到
替列举的利用等效替代来解理解等效替代法
代法
排除
算术提出
加法问题
思想
尝试
决问题的例子
提水的例子中:如果大
人的力是200N,两个小思考与讨论
孩的力数值相加正好也
等于200N吗?
设计提出
实验问题
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求出
几个互成角度力的合力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尝试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呢?
若有下列器材:一根橡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点拨皮条、两个弹簧测力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力的合成设计
实验
方案
学生
实验
得出
结论
设疑
指导
点拨
引导
动画
显示
细线木板、钉子等。
怎样设计实验求出几个
互成角度力的合力呢?
教师巡视解惑
建议用虚线把合力的箭
头端分别与两个分力的
箭头端连接。
教师引导整理得出平行
四边形定则(附动画)
交代所有的矢量均遵从
怎样设计实验方案?
怎样保证合力与分力等效?
力的大小怎样知道?
力的方向怎样确定?
还需要什么器材?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记录合力,分力,及分力方向
观察所画的合力与分力图得
到启示
改变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复
实验看结论是否相同
学生归纳总结
例题图解法
计算法
这一定则
共点力F=45N方向水平
1
向右,F=60N方向竖直
2
向上,用两种方法求这
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
和方向
学生动笔
规范作图
独立完成
然后小组讨论
知识生成
力的合成合力
的
取值
范围
多个
共点
力的
设疑
播放
动画
设疑
播放
教师活动
如果两个分力F1、F2,
他们的夹角不定,求其
合力的范围?(用作图
法)动画显示
怎样求多个共点力的合
力
图像演示
学生活动
同学们用作图法得到
学生观察
思考
讨论
观看
共合力
概念
注意
设疑
设疑
什么样的力士共点力?
掌握共点力概念时应该自学
点事项注意什么问题?回答
问题
力定则
适用设疑平行四边形定则有没有
适用条件?
条件
小结知识提问
点滴补充学到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本节课学到了
什么?相互交流
学生自检
题号1
2
题目
.两个共点力F1、F2的合力为F,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合力F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
B.合力的大小既可等于F1,也可等于F2
C.合力F有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
D.合力F的大小随F1、F2间的夹角增大而减小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为15N,最小为5N,则这
所考察知识点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N和____N。
3已知有两组力,每组力中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1)4N、3N、5N;(2)8N、4N、3N.
求它们的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
作业布置:1、课后完成教材第64页“问题与练习”第2、3题。
2、《三维设计》P55课堂双基落实
七、教学设计说明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我坚持“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拓展;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给一个平台,让学生自己去展示”的教学理论;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