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中国哲学简史》是201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冯友兰,译者是涂又光,赵复三。
该书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
下面是我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哲学始于思想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一定接触不到哲学。
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吃力,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许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
读完这本书,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并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
”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
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考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之内进行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思考也就能变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这也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
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界,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考。
无论多么伟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
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
”这段话依然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考”的。
“反思”无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考,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一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考的总结。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孟子曰:“扬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这句话是孟子对杨朱的评价,也侧面表达了杨朱的根本思想之一:“轻物重生〞。
那么,我们是否要做到轻物重生呢?在答复下列问题之前,我想我们得讨论一下“物〞与“生〞。
“物〞即为物质。
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物质的影子,如:金钱、名利、地位、珍贵的物品等,他们都是物质。
物质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无疑是巨大的: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能否行驶更大的权力,能否满足自我的虚荣心等这些都与物质息息相关。
假设说,物质消失了,那么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寸步难行。
于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生〞。
“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们的生命。
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没了生命,就什么也没有了。
就仿佛是失去水源的鱼,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见,“生〞确实比“物〞更重要。
那么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是从何而来了。
只是,我对此仍有点异议。
我认为,还有比“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顾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还有比生命更贵重的东西,所以有些灾祸我不躲避。
这里孟子所说的比生更贵重的东西,就是指“义〞。
“义〞的解释繁杂多样,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尽相同,但肯定会有相同的一点——不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假使让一位有“义〞的人去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苟且,违背他们内心的事,那么他们一定会觉得生不如死。
故此,在这种情形中,“义〞更重于生。
每一个人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都应该是心中的道德底线。
国家的耻辱,灭亡,使得屈原纵身投入汨罗江,这也是屈原“义〞的表达。
所以,我对于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并不认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6篇(最新)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
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额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
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
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
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
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着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
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
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
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
……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
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
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
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精选24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篇1孟子曰:“扬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这句话是孟子对杨朱的评价,也侧面表达了杨朱的根本思想之一:“轻物重生〞。
那么,我们是否要做到轻物重生呢?在答复下列问题之前,我想我们得讨论一下“物〞与“生〞。
“物〞即为物质。
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物质的影子,如:金钱、名利、地位、珍贵的物品等,他们都是物质。
物质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无疑是巨大的: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能否行驶更大的权力,能否满足自我的虚荣心等这些都与物质息息相关。
假设说,物质消失了,那么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寸步难行。
于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生〞。
“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们的生命。
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没了生命,就什么也没有了。
就仿佛是失去水源的鱼,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见,“生〞确实比“物〞更重要。
那么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是从何而来了。
只是,我对此仍有点异议。
我认为,还有比“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顾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还有比生命更贵重的东西,所以有些灾祸我不躲避。
这里孟子所说的比生更贵重的东西,就是指“义〞。
“义〞的解释繁杂多样,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尽相同,但肯定会有相同的一点——不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假使让一位有“义〞的人去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苟且,违背他们内心的事,那么他们一定会觉得生不如死。
故此,在这种情形中,“义〞更重于生。
每一个人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都应该是心中的道德底线。
国家的耻辱,灭亡,使得屈原纵身投入汨罗江,这也是屈原“义〞的表达。
所以,我对于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并不认同。
当“生〞与“物〞出现了碰撞时,“生〞比“物〞更加贵重,那些因钱财的短暂失去,偏激之下自杀了断的人,死的并不值得;而当“生〞与“义〞擦出了火花,那么“义〞要更领先于“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质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灵魂的人,也不值得!我们应该做到“轻物重生〞,但更应该做到“轻生重义〞!这就是我的观点。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三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三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大概不知道哪里来的心血来潮,然后一门心思的寻找哲学方面书籍要阅读。
经过网上查询,朋友推荐,终于选择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然后当即在网上选购,坐等到货。
速度蛮快,然后拿到书的那一刻,欣喜若狂。
然后就翻开《中国哲学简史》,沉入到其中,了解古往今来的哲学家思想,去思考相关问题。
我想,哲学的魅力,更多的是,精神境界的提高。
后来,了解到作者冯友兰先生写这本书是在国外。
学生根据其日常授课进行整理,编纂了此书。
一开始只是英文版,先后翻译成很多语言。
后来才翻译出了中文版,带到国内。
《中国哲学简史》一经问世,立即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是热爱。
成了很多外国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国人了解古代诸子百家的好书籍。
好的书籍,我当然要涉猎一番。
书中讲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以及诸子百家的起源,分别讲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名家,墨家,阴阳家,中国佛学、禅宗。
还有,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的发展和状况。
总体来说,本书按照时间节点,叙述了很多的百家思想。
可读性,可观赏性、可操作性极强。
是研究哲学的人不可多得的工具书,能够开启和萌发相关思维。
说实在的,我不懂啥事哲学。
之前一直在阅读古典书籍,虽然读的都是精简版,但是其中心思想,还是能够了解和掌握的。
我一直渴望通过阅读古代书籍,能够窥探一丝智慧,萌发我愚钝的思维。
去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知道古今人生的规律。
直到我阅读《中国哲学简史》,发现其实有很多苟合之处。
正如《周易》一样,其实讲究物极必反,万事万物顺着规律去推进;《道德经》的精髓莫过于,有和无,无为而治,讲究唯心。
而儒家历经好几个阶段,所推崇的是想就是“三纲五常”。
这也是我经常跟朋友聊天讲述的,“君臣、父子、兄弟”和“仁义礼智信”,儒家对于周朝礼法的继承和发扬,起到了很多积极的作用,后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思想成为治国理邦的规则。
概览诸子百家,领略那个事情人们的思想,对于我来说,能够细致的静下心来去琢磨。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30篇)中国哲学简史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
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
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
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
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
所以哲学给人带来的魅力是无穷的。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
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
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
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学习哲学就是“上路”。
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
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
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放假的`时候,爸爸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
当时很不了解,觉得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
可能现在的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的庞大气场和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
能够提升我们的价值观和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看《中国哲学简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说能读到什么,有什么领悟,能把这本书大致浏览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
看这书最大的感觉就是,在这书之前,应该对百家各自的书籍有过涉猎,不然只是看对百家的归纳总结和评论,会让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灵都饱受折磨。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对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点,是当年高考奠定的基础,为了高考,对《论语》、《孟子》、《庄子》的内容都有较为认真的学习,所以读这些的时候,感觉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
看了本书之后,发现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没有将儒家作为一个体系去理解那些内容,更多的只是从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
一个是从面到点的分析,一个是从点到面的探索,两个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来的深意当然不可相比。
比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以前理解的小人,会跟现今社会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为一谈,虽然知道这两个小人肯定不是一个意思,但我猜想现在通俗理解的小人,应该很大缘由是从这引申过去的。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理解了这小人的含义已经此话的缘由。
在儒家体系,遵循的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的伦理关系,而各阶级有有不同等级的,按照士、农、工、商各自排序。
而小人是平民老百姓,是不在这序列以内的,他们没有获得教育的资源,不知道深明大义为何物,唯利益而趋,女子也是如此。
所以孔子说,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喜欢冯老对哲学的态度。
一直以来都觉得高深莫测,哲学是可以给人新的知识的。
但冯老说,哲学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而是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的价值。
这样,我感觉我对哲学可以更加大胆一些,应该不会将其束之高阁。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三篇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三篇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一定接触不到哲学。
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供大家参考选择。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但我刚看到《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时却没有什么感情。
书的封面是米白色,上面有金色的“冯友兰作品精选”七字,很普通,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宁静,平淡。
书在手里没有什么感觉,就匆匆放进抽屉,直到阅读课时才拿出来,当时记得还是现场拆封面。
读这本书的最初感觉是无聊,可以用“好看的想让人睡觉”来形容。
书里面有一些是引用古文,没有给你注释,让你自己思考,第一次看着差点睡着了,并没有沉浸在书中的海洋里。
就像生物老师说的:“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认识,都拼在一起你便不知。
”哲学也是这道理,因为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感觉很陌生。
渐渐地,我进入书的境界中,慢慢的融入在书中,书中有许多的精华,你唯有“啃读”才会知道其中的意蕴。
读完书才明白“啃读”与“悦读”不同,读过这本书与没读过这本书是不一样的里面有“哲学”的知识,可以丰富思维,增长见识,让人更加智慧。
书中有很多历史知识等,读起来也别有一般滋味。
哲学就像物理一样,在生活中处处可见,都以不同形式与时代、社会、政治、人生联系在一起。
书中的许多观点令我佩服,就像书中所说的:“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是生命的体验。
”它告诉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新的眼光来认识哲学。
在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我们应顺应自然,明白宇宙的每一事物存在的缘由。
要说不喜欢这本书那是不可能的,议论中夹着少许的描写,内容显得并不太枯燥。
但因为书中还有许多古文,看不懂,爱恨有加。
书中讲述了许多哲学,儒家、道家、法家......不止国内的,还有国外的,甚至贯穿整个世界。
真是太奇妙了!哲学是什么?一切源泉来自哲学,这本书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谈论的东西。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循环往复,道的作用微妙柔弱。
此句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物极必反,另一个是相反相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事物的究极之境终归都是返璞于自然。
譬如书法,初学者起先临摹名家,按照约定的章法规范去练习,而习到最后,待你忘了这些条框约束,于手中纸笔浑然一体,才真正做到了炉火纯青。
再譬如写作也是一样,好的文章绝非华美辞藻的堆砌,而是以简洁清晰的叙事,浑厚深邃的思想流传于世。
杜甫堪为诗圣,便是他那朴实而真挚的诗文,没有任何金雕玉饰,却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泪的真大义。
这便是中国人讲究的“物极必反”,因此我们的中庸之道讲究凡事总要差那么一点,“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此我们才觉得“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我们才会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
也正是因此,中国文化才更加强调谦逊和低调的美好品质。
中华民族有着有异于其他民族的坚韧,这也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坚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诲。
“相反相成”便是告诉人们,你得先俯下去,为了更好地勃发。
无论说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还是儒道互补,中国传统文化究其主旨都离不开正反比较的叙述。
智慧哲人们总能从两个相对立的事物中找到关联,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这才是中国哲学要义。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可以用矛盾的观点来解释。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极必反。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相反相成。
相比于西方哲学用大量的定义去阐述这个道理,中国哲学家们用更简练,更灵性的方式记录了这个源于天地自然的哲学观念,即“反者道之动”。
在思考人于宇宙关系的过程中,很明显,这种起源于直觉的暗示的确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笔直而明确的捷径。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6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6篇)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一】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一、总体感觉还有就是这本书的学以致用精神,他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哲学层面上,而是与现实紧密联系。
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诗经》有一首诗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我把这两句诗概括为‘旧邦新命’,这几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足以当之。
‘旧邦’指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
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虽然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去美国讲学的演讲集,却可以在现在以至未来都会迸发勃勃生机。
这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当中去,把自己的志向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冯友兰先生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二、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
儒家:孔子:第一位教师。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汉代儒家兴盛:董仲舒。
隋唐更新的儒家:韩愈,周敦颐。
宋代更新的儒家:程颢(哥哥),程颐(弟弟)。
儒家两个学派:宇宙心学(陆九渊),理学(朱熹)。
道家: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汉代道家再起:扬雄和王充。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向秀和郭象)。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晋朝)。
墨家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后期的墨家。
名家:公孙龙和惠施。
阴阳家:五行八卦(易经)。
法家:韩非子。
三、中国哲学与宗教儒、道、佛并不是中国的三种宗教。
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道家与道教不同;佛学与佛教有区别。
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
我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了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12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12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12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中国哲学起于“农”,祖先们在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中觉醒,寒来暑往,日月盈虚,于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动”,进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
这个理论贯彻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于是我们格外重视此间原则,在繁盛时不忘谨慎常存,在黑暗时不忘静候光明。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循环往复,道的作用微妙柔弱。
此句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物极必反,另一个是相反相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事物的究极之境终归都是返璞于自然。
譬如书法,初学者起先临摹名家,按照约定的章法规范去练习,而习到最后,待你忘了这些条框约束,于手中纸笔浑然一体,才真正做到了炉火纯青。
再譬如写作也是一样,好的文章绝非华美辞藻的堆砌,而是以简洁清晰的叙事,浑厚深邃的思想流传于世。
杜甫堪为诗圣,便是他那朴实而真挚的诗文,没有任何金雕玉饰,却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泪的真大义。
这便是中国人讲究的“物极必反”,因此我们的中庸之道讲究凡事总要差那么一点,“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此我们才觉得“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我们才会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
也正是因此,中国文化才更加强调谦逊和低调的美好品质。
中华民族有着有异于其他民族的坚韧,这也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坚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诲。
“相反相成”便是告诉人们,你得先俯下去,为了更好地勃发。
无论说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还是儒道互补,中国传统文化究其主旨都离不开正反比较的叙述。
智慧哲人们总能从两个相对立的事物中找到关联,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这才是中国哲学要义。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孟子曰:“扬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这句话是孟子对杨朱的评价,也侧面体现了杨朱的基本思想之一:“轻物重生”。
那么,我们是否要做到轻物重生呢?在回答问题之前,我想我们得讨论一下“物”与“生”。
“物”即为物质。
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物质的影子,如:金钱、名利、地位、珍贵的物品等,他们都是物质。
物质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无疑是巨大的: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能否行驶更大的权力,能否满足自我的虚荣心等这些都与物质息息相关。
假设说,物质消失了,那么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寸步难行。
于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生”。
“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们的生命。
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没了生命,就什么也没有了。
就仿佛是失去水源的鱼,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见,“生”的确比“物”更重要。
那么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是从何而来了。
只是,我对此仍有点异议。
我认为,还有比“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顾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还有比生命更贵重的东西,所以有些灾祸我不躲避。
这里孟子所说的比生更贵重的东西,就是指“义”。
“义”的解释繁杂多样,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尽相同,但肯定会有相同的一点——不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假使让一位有“义”的人去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苟且,违背他们内心的事,那么他们一定会觉得生不如死。
故此,在这种情形中,“义”更重于生。
每一个人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都应该是心中的道德底线。
国家的耻辱,灭亡,使得屈原纵身投入汨罗江,这也是屈原“义”的体现。
所以,我对于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并不认同。
当“生”与“物”出现了碰撞时,“生”比“物”更加贵重,那些因钱财的短暂失去,偏激之下自杀了断的人,死的并不值得;而当“生”与“义”擦出了火花,那么“义”要更领先于“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质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灵魂的人,也不值得!我们应该做到“轻物重生”,但更应该做到“轻生重义”!这就是我的观点。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篇1】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哲学是什么小时候,我完全没接触过,感觉它就像是人们经常谈论的那些很厉害的东西。
现在,我依然不懂哲学是什么,总以为它太难,太深奥了。
几周前,老师让我们读《中国哲学简史》,我想从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我花了三个星期读完了这本书。
刚读时,觉得挺乏味的,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大道理,但当老师推荐我们“啃”读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奥妙所在:它所说的许多观点和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相吻合的,非常神奇,细细阅读之后,感觉这本书还很有韵味。
这本书道理太多且很有深度,我只来谈谈对最为典型的“儒道互补”思想的粗浅看法。
儒家,是一个主张“仁”“爱人”的学派,主要讲述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彰显人的善良本性。
而道家却恰恰相反,它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善恶因果,人们只需除去不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以至“无为“。
儒家提倡“入世”,融入社会,以人为本。
而道家提倡“出世”,清心寡欲,以自然为本。
这两家看起来是对立的,毫不相干的,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拿“出世”和“入世”来说吧,儒家提倡的“入世”,其实就是融入社会之中,把握好人际关系。
儒家自身也已经做到了“入世”,因为儒家行事高调。
汉武帝时期还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潮流,使儒家变得家喻户晓,成为当时的百家之首。
相比儒家,道家就显得低调多了,因为道家属于那种归隐派,它追求的是心灵上的满足感和灵魂的超脱感,“超凡脱俗“似乎已经成为了道家的专属名词。
况且道家崇尚人与自然,心灵的高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一种出世的象征吧。
所谓“儒道互补”,就是做到既出世又入世。
人类一生下来就会融入社会这个集体,在现代这个华灯璀璨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要比人与自然间的相处多得多,所以处理人际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我看来入世虽然肤浅,却实用,出世虽然会获得所谓的最高成就,但那是虚无缥缈的。
但也不是说出世就毫无意义,毕竟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会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2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25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1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先生对于宗教的认识是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即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等。
可以看出任意一个伟大的宗教内核必定有一个哲学体系的加持。
现实中对于宗教的贬低化应该是片面地只看到了宗教的迷信层面而未注意到它的教义、礼仪和体制。
因此冯先生描述哲学的两大特点:其一是系统性,其二是具有反思性的。
人作为思考主体进行思考的时候,经常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限制和影响,特定的生活中,体悟生活和生命便会有特定的方式。
所以在哲学中会有一定的强调、一定的省略,组成了哲学的特点。
而中国的哲学之所以发展至今日,与其中国的背景因素不无关系。
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地理、经济背景,冯先生在第二章开篇引用了《论语》(《雍也》第二十一章)里的孔子的一段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冯先生引用此话将中国文明与两希文明(希腊和希伯来)做对比,希腊文明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身处于地中海,扼守连接欧洲和小亚细亚的咽喉。
因此从古希腊从开始至雅典时代,对于商业十分看重,除了有北面的山区,其中有马其顿人、色雷斯人,雅典的城邦面临大海,有着海洋民族的特性。
而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只有一面靠海,而且从古至今中国人下远洋的次数并不多,例如徐福东渡到日本为秦始皇求丹药,还有作为中国远洋团队上的创举郑和下西洋。
因此东亚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中国是土地式文明,而非海洋式文明。
开篇的山和水是不是有可能分别暗指的便是中华文明比做乐山,更为静态,西方的动态的海洋文明比做乐水,更为动态。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
因此在古代的中国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
在中文里,“普天之下”和“四海之内”都是表示“世界”。
但是对于希腊人,一直处于海洋国家会不明白,居住在“四海之内”(比如说,住在克里特岛上),怎么就是住在“普天之下”。
从孔子的时代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思想家们从来没有到海上冒险的经历。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一、总体感觉最大的感受就是:短小精悍。
全书正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79页,却把中国哲学思想五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讲透了。
比如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只用十二页,讲了孔子八个方面的内容,孔子与六经、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孔子的心灵修养、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基本把孔子的生平、成就和核心思想讲透了。
再比如第九章,从102页到114页,也仅仅用了十二页,讲了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道,无名、自然的不变规律、为人处世、政治理论等六个方面概括了道家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老子。
这是一本可以随手翻阅的书,可以叫做枕边书,偶尔空闲时、睡前或醒后,都可以翻翻看看,总会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还有就是这本书的学以致用精神,他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哲学层面上,而是与现实紧密联系。
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诗经》有一首诗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我把这两句诗概括为‘旧邦新命’,这几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足以当之。
‘旧邦’指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
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虽然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去美国讲学的演讲集,却可以在现在以至未来都会迸发勃勃生机。
这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当中去,把自己的志向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冯友兰先生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二、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
儒家:孔子:第一位教师。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汉代儒家兴盛:董仲舒。
隋唐更新的儒家:韩愈,周敦颐。
宋代更新的儒家:程颢(哥哥),程颐(弟弟)。
儒家两个学派:宇宙心学(陆九渊),理学(朱熹)。
道家: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汉代道家再起:扬雄和王充。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向秀和郭象)。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五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五篇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作者冯友兰先生出现在《无问西东》片尾的彩蛋里,绝对的大师级人物,不仅是哲学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学家。
1935年写作完成两卷本巨著《中国哲学史》,1946-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讲授中国哲学史,英文讲稿由他的学生布德整理成书,就是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哲学的入门经典。
从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
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也只有大师做得到。
本书一半的篇幅在讲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灿烂的黄金时代。
从汉代起主要是儒道,外来的佛教,禅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复兴,虽然名家迭出,却远没有先秦时期那样迷人。
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
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价值,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因此,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也许我们平日并不会思考哲学问题,但知晓了老祖宗们在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明白了我为什么是我,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是这样的民族,那都是因为中国哲学的基因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血液里,使我们带着一脉相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释这个世界,去寻找关于一切的答案。
【篇二】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
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
而它在我心中就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就是一个含义深厚得词。
假期我在家中反复得瞧这本书,但总就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
哲学它就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得领域,令人仰视它。
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您方向、给您思路、给您办法”。
所以哲学给人带来得魅力就是无穷得。
读了冯友兰得《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得发展有了认识,原本得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
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得思想也不例外。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得哲学就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得学问,这种说法就是学习哲学得最大误区。
因为没有学过哲学得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得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
事实上哲学就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与热爱智慧得学问。
学习哲学就就是“上路”。
踏上爱智慧得思想之路。
哲学史得学习过程就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得过程。
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就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得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她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得可能方式。
放假得时候,爸爸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
当时很不了解,觉得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
可能现在得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就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得庞大气场与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得根本原理。
能够提升我们得价值观与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得功能不就是为了增进正面得知识,而就是为了提高人得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得价值。
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就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她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得最高福分。
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得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得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得安宁。
书中说:“教得作用,就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得事做完全……一个人若就是把她所明白得完全做到了,她就就是圣人。
”这一个瞧上去似乎不高得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得理想。
该做得事完全做到了,即使就是最平凡得事,做“完全”了便就是至善,在我们得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
我想,到了那时,我们得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得概念了。
我很感激这本书,因为它激活了我得思想,它让我认识到即使就是在这样一个学生时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学。
因为哲学就是最具条理化与反思性得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得思绪,寻觅萌芽中得未来希望。
,在其中我们也可以学会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它让我得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与净化。
也让我真真得了解了哲学。
虽然不就是很明白,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在这本书读到一半得时候,我觉得这本书得书名起错了,它应该叫做《中国文化史》。
因为一、中国文化得主要载体就就是这些圣人得经典著作,这就是中国文化五千年来得精髓所在,这就是中国人得血脉与骨骼,中国几千年来在此酝酿,这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得大智慧。
二、在第二章中讲到中国得艺术与诗歌时,作者提出“儒家以艺术为道德教育得工具”、“中国得艺术大师们大都以自然为主题”,可见,文中在提到儒家得发展过程时也就是在讲中国文化得发展史。
,另外,在第三章中介绍得‘周朝前期官、师不分得制度解体后’,各门学术原来得官方代表人物流落在普通庶人之中,她们就以私人身份靠她们得专门材能或技艺为生,这样各种文化与艺术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此类例证在文章后面还有很多。
三、此书全面介绍了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重大得哲人与各家思想,这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史得人很有帮助。
所以笔者大胆地认为此书得名字还可以换成《中国文化史》。
以下就是笔者在读此书过程中得几点感悟: 我觉得大多数中国人就是智者。
她们固然有人类先天得欲望之一:对超乎现世得追求。
但就是她们在信仰上跨越了宗教,去追求哲学层面上超道德价值。
在第二章中讲到中国得艺术与诗歌时,我同时想到了高中时语文老师总就是提到得中国人最大得特点之一:含蓄。
中国人在说话时讲究含蓄,您问一个人“吃饭了没?”,她宁愿饿着肚子也会回答“吃了”;中国人在做事时讲究含蓄,当一个小伙子喜欢一个姑娘时,她宁愿天天饱受相思之苦,也不会对人家姑娘表白,最后当这个小伙子追到这个姑娘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姑娘也喜欢她,也暗恋了她很久;同样,中国人在进行艺术创作与写作时也讲究含蓄,我们在欣赏诗歌与一切文学作品时,总就是觉得一览无余得东西不值得驻足,但就是赋予含蓄意味,耐人寻味得东西总想停下来细细体会一番。
这里面有一丝中庸之道,这也就是中国哲学得奥妙。
从学中国近现代史一开始,我也很痛恨那些侵略过中国得国家,但就是我也与文中作者一样承认侵略带给我们得进步,甚至感谢她们得侵略,早一点得侵略就早一点得进步。
若就是侵略再晚几十年,中国现在会成为另一个非洲么?中国在现代化中迈出得第一步就是在外国侵略者得鞭策中进行得,我们若想逃离鞭策就要跑得快些,再快些……中国已然在跑,而且越跑越快,我们现在跑在世界得前列,进行着自主得现代化。
老子所说得‘知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到得世界存在得必然性就是同出一辙得。
我们有得命运不能改变,例如:出身、相貌、生存得文化环境……但就是很多命运我们就是可以改变得,在电视剧《奋斗》当中,那群年轻人得起跑点各不相同,但就是她们通过自己得努力改变了自己得命运。
我们应该知命与学会“不知命”。
儒家与道家关于圣王到底该不该为得争论,笔者斗胆认为问题得关键不就是为得多不多,而就是人得本性所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社会混乱,出现偷盗,就是因为人得私欲。
战乱,大多数就是人有占有欲。
但社会得主流还就是宣扬人性善得方面,社会道德得约束让人得善压制了人得恶。
所以在今年得四川汶川大地震时才有人数百万千万得捐款,让人们体会到了这个社会得善。
这些人已经从自我上升到了大我得境界。
文中在提到农业这个话题就是,我再一次得感到气愤,请细想一下,从春秋战国一直到今天,中国得农民真得有翻身吗?古代提出得“重本轻末”、“重农抑商”用我们今天得话来说只就是利用,利用农民得体力创造财富与战斗力,来满足自己得私欲。
今天国家实行各种改革,提出“三农”政策,只就是在改善、改善……有多少农民住着洋房,开着轿车?有多少农民不会为了瞧病发愁?有几个人愿意去当农民,而不就是做商人?我觉得中国得农民数千年来一直在默默地哀怨,但就是害怕失去更多,她们只好默默劳作。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在读到神秀对禅宗教义得偈时,我们这些凡人只能暂且得心领神会,若让我们把其中含义描述出来,确实就是困难。
但就是我们为人处世就应该善用这个道理。
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学会接受,不要总就是抱怨,一切事情皆有因果,您考试不及格,一定就是您学习分外得事;您同学丢了某样东西总就是喋喋不休,以至于您会产生一种愧疚感,反正我经常会如此,但就是那就是她(她)得原因,不要与自己牵连在一起;当感觉自己大学四年白白浪费时,不要怨天尤人,如果不就是自己不努力,何至如此。
读完全书,虽然已令人筋疲力尽,无力亦无胆去研读下一本有关哲学得著作,但一本中国哲学简史、中国文化史足以让人大开眼界。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假期我反复认真得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得瞧,还就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
书中古代哲学家们得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得说不清得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得一点认识与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得哲学就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得学问,这种说法就是学习哲学得最大误区。
因为没有学过哲学得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得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
事实上哲学就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与热爱智慧得学问。
所谓哲学得智慧就就是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得那种智慧。
哲学家们研究哲学问题从来不就是为了提高智力,而就是为了哲学本身。
换言之,智慧不就是手段而就是追求得对象。
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与追求“智慧”。
正如书中所说,按照中国哲学得传统,哲学得任务不就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得知识,而就是为了提高人得心智。
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就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得工具与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与热爱智慧却没有别得目得,而只就是为了智慧本身。
我感觉, 人应该在哲学得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得指引下,磨砺人高贵得品格,找回人高尚得人性,重建人们得精神家园。
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与物理学得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得成果,但就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就是生存得工具与手段,而就是生存得目得与理想,就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得问题。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得生活就是不值得过得。
尽管经过了理性得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得目标。
学习哲学就就是“上路”。
踏上爱智慧得思想之路。
哲学史得学习过程就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得过程。
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就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得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她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得可能方式。
通过阅读我还了解了冯友兰先生得其她一些哲学思想,了解了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得历程得大致发展历程,了解了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得根源,知道了各家得思想之间就是相互影响与促进得。
例如,孔子推崇“仁义”,仁得本质就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
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得人。
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得农民或工人时,她不会避之不及;瞧到乞丐,她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
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就是把仁付诸实践。
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变得更爱自己得父母,子女与亲人,也同样自然地去爱护别人。
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与社会也就会朝着与谐得方向发展。
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者理解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人伦之道,自然要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得福利。
孔子在解释古代得典制、思想时,总就是以自己对道德得理解去诠释古代得经书,注入些新得东西。
这就就是孔子与与她同时得其她儒生不同得地方,这使她成为一个学派得创始人。
如果,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瞧,首先便就是爱学生了,这也就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得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得教育。
给与学生人文得关爱,才可能与学生得心灵碰撞出绚丽得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与生命。
其次,教师要用自己得“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得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