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纪念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idu Nhomakorabea
禹完成了治水的使命,使百姓重建家园安居 乐业,而且他当了首领后,继续兢兢业业, 勤于政务,在他统治时期,社会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 到了氏族公社的后期,氏族、部 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 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变成氏族的贵族。部落 之间发生战争,捉住了俘虏,把他们变成奴 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 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后来 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 了禹的位子。这样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 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 度。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出现了。
歌词大意
我思古人,伊彼大禹,洪水滔天,神州无净土! (大意:我怀念古人大禹,那个时候洪水滔天,神州无净 土。) 左准绳,右规矩,声为律,身为度,三过其门而不入,八年 于外不辞苦,岂不怀归,念此象庶,嗷嗷待哺,大哉圣哉禹! (大意:大禹修己,修礼乐,为民付出而不疲倦,他的伟大 让我们愿意称其为圣。) 薄衣食,卑宫宇,排淮泗,决汉汝,生民相庆免为鱼,禾 黍既登修贡赋,亿万斯年,诸夏子孙,弦歌拜舞,大哉圣哉 禹! (大意:大禹爱子民,勤俭而不铺张浪费,还使子孙勤劳耕 作,哪怕亿万年已过,他的圣德仍值得我们弦歌拜舞地称 颂。)
社会意义 从社会的角度看,治水就是抓平安稳定促和谐。污 水、洪水、涝水、供水和节水问题,直接关系平安 稳定,关乎人水和谐。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 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古往今来,听风声雨声读书 声,看家事国事天下事,而治水从来都是江山社稷、 国泰民安的大事、要紧事。浙江必须下定决心铁腕 治水。社会政策要托底,治水工程必须要顶起,这 是很重要的底线。
学习目的
精神需要
社会需要
五水共治
一、公而忘私,忧国忧民的奉献精神。二、艰苦 奋斗,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三、尊重自然,因 势利导的科学精神。四、以身为度,以声为律的 律已精神。五、严明法度,公正执法的治法精神。 六、民族融合,九州一家的团结精神。
五水共治
首先,我们讲解什么是“五水共治”。“五水共治”是推进浙江新一 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 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是浙江省政府近 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浙江是著 名水乡,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五水共治”是一石多 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水文化的价值在于 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 江建设的题中之义,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可治理自来水、 江水、河水等水流的污染问题。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 抓“五水共治”倒逼转型,是由客观发展规律、特定发展阶段、科学发 展目的决定的。水是生产之基,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 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治水就是抓转型;水是生态之要,气净、土净,必 然融入于水净,治水就是抓生态;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脸时要 用、口渴时要喝、灌溉时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可以说,“五水共治” 是一举多得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抓治水就 是抓改革、抓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任务迫在眉睫。
文化意义 从文化的深度看,治水就是抓现代文明树新风。水,不仅是资源要 素,也是文化元素,是文明之源、文化之源。治水历来是兴国安邦 的大事。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除水 害、兴水利的治水史。水文化直接触及人们的灵魂,浸润着人们的 心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精神意志和智慧能力。 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党的十 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强调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倡导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如果大家切实从增强全社会的亲 水、爱水、保水意识抓起,继而从日常节材、节电、节煤、节油、 节粮的良好习惯做起,就一定能掀起一股节约、节俭的新风和正气。
轻松一下
小白兔钓鱼,钓了三天都没钓上来! 后来鱼急了,从水里跳出来对小白兔说:“你再放胡萝卜劳资 打死你!”
有一天,丈夫和采采一起看电视剧。丈夫说里面的女主角一脸的克夫 相,采采听到了,凑过来脸问丈夫:“那我呢?我是不是天生的旺夫 相?” 丈夫看了采采一眼说:“遇到你,只能说我命硬…”
老师:谁用最短的话来讲述《水浒传》。 小明:嫂嫂,请自重! 老师:《西游记》呢? 小明:嫂嫂,张开嘴! 老师:《三国演义》呢? 小明:嫂嫂,请上马! 老师:这个老师你来当!我滚出去。
猜一猜
• • 林中失偶子来伴,怕若无心何来惧。 ——李白
• • • •
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
——诸葛亮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
主题:
大禹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 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 (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 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 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 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 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 唐,分封商均于虞。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 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 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 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 (今浙江绍兴市南)
政治意义 从政治的高度看,治水就是抓深化改革惠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 2014年的改革,要从时间表倒排最急迫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 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 共识的环节改起。抓治水完全符合这“四个改起”的要求,符合党的群 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整改的要求。治水是新形势下浙江社会主义物 质文明建设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生态文明建设的诉求、政治 文明建设的追求。不能把“邀请环保局局长下河游泳”和“水困余姚” 当成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一笑了之、一谈了之!必须通过治水牵一发 动全身,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治水和转型的实际成效,向党和人民交 上满意的答卷。
大禹治水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 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 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 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 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 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 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 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 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 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 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 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禹的忘我的精神,永远被后人传诵着,成为我国 人民优秀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 在我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关于禹的遗址。河南 开封有“禹王台”,传说他曾在治水时住过这里; 禹县有“禹王锁蛟井”,相传禹曾在此降服兴风 作浪的蛟龙。浙江绍兴有“禹庙”和“大禹陵”, 传说他晚年在此大会诸候,死在这里。此外,山 西省的河津县还有“禹门口”、夏县有“禹王城” 等,相传禹曾在这些地方凿山治水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