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拍挥重

合集下载

羽毛球球拍的力学行为与击球力度分析

羽毛球球拍的力学行为与击球力度分析

羽毛球球拍的力学行为与击球力度分析羽毛球是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它需要技巧和力量的完美结合。

球拍作为最关键的装备之一,承载着击球的力量和力学行为。

本文将对羽毛球球拍的力学行为和击球力度进行分析。

一、球拍的物理结构与材料羽毛球球拍通常由框架和拍面组成。

框架是球拍的骨架,承受着击球时产生的力量。

框架材料的选择对球拍的力学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常见的球拍框架材料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和钛合金等。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能够提供更好的击球力量和控制性能。

拍面是球拍与羽毛球接触的部分,对球拍的击球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拍面通常由羽毛球拍线编织而成,常见的材料包括尼龙和羊肠线。

线的紧密程度和材料的选择都会影响击球时产生的弹性和旋转,进而影响击球速度和控制性。

二、力学行为分析1. 惯性与稳定性羽毛球球拍的惯性和稳定性对击球表现有重要影响。

惯性越大,拍头会更加稳定,可以使击球更精准。

而过大的惯性可能会影响灵活性和快速反应。

因此,选择适当的球拍惯性可以使球员在击球时得到更好的控制和稳定性。

2. 弯曲与弹性在击球时,球拍会发生一定的弯曲。

弯曲越大,球拍的弹性越好,能够储存更多的能量,进而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量。

同时,弯曲也可以有效减少对手的反击力量。

然而,过大的弯曲也可能导致击球不准确。

因此,需要根据个人的击球风格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球拍弯曲度和弹性。

3. 平衡点与挥动球拍的平衡点对挥动的灵活性和速度有重要影响。

平衡点越靠近框架,球拍处理的重量感越大,适合于力量型打法。

而平衡点越靠近拍面,球拍更容易产生挥动和旋转,适合于技术型打法。

因此,选择适当的平衡点可以使球员在击球时更好地发挥个人特长和击球风格。

三、击球力度分析羽毛球的击球力度是获得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

影响击球力度的因素包括力量、速度、角度和击球点等。

1. 力量和速度力量和速度是击球力度的基础。

球员通过运用身体力量和技巧,将力量转化为球拍的动能,从而产生较快的速度。

羽毛球拍如何选购

羽毛球拍如何选购

羽毛球拍如何选购羽毛球拍如何选购1、羽毛球拍子的重量要合适:其实并不是拍子越轻越好,拍子轻了挥动速度虽然快,但是在扣球时会感觉用不上劲,会影响击球的力量。

2、检查拍子的整体结构:拿到拍子之后,挥动以下,看看震不震手。

震手的牌子一定是拍杆(拍柄和拍头的连接部位,这一部位现在是碳素合金钢材料制成)太硬;不震手,说明拍杆较有弹性。

也可一手握住拍柄,一手扶住拍头顶端掰一掰,拍子有微度弯曲,证明拍杆部位较有弹性。

3、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羽毛球球拍:如在单打时,适合选择加长型的球拍,如属于攻击型选手,应选择重量稍重,中硬性的球拍。

在双打时,最好选择标准长度的球拍,如属防守型选手,应选择较轻的球拍。

4、据每个人手形的大小挑选拍柄,以握住拍柄感觉舒适为宜。

手大的人,握较细或呈正方形的拍柄会有不舒适之感。

5、看一下弦装得是否匀称,交叉弦组成的每个方块都要同样大,每条弦的松紧度要一致。

6、当你拿到一只羽毛球拍的时候,首先要看它拍头的形状,一般来说分为 2 种,有传统的蛋形和头部为方形的平头拍框。

羽球拍的形状决定了它的甜区(就是球拍面的最佳击球区)的大小,因为当球落在甜区时能给选手已足够的击球威力和控球性,所以甜区的大小对球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使球员更容易打出高质量的球。

7、羽毛球球拍按照材质的不同,又可分为碳素纤维、碳铝一体、铝铁一体和铝铁分体式。

材料的选用和拍子的重量和价格有直接的关系。

一般来说全碳羽拍的重量最轻,是目前的主流材料。

羽毛球拍的选择1)羽毛球拍的选择初步感受我们在选购羽毛球拍时,先要观察一下球拍的大致情况,最简单的则就是大致的上下挥动试试,注意观察对手感是否吃力,如果感到手上用力必须很大,那这样的球拍或许材质并不一定好,过于重的球拍显然是不适合长期操练的。

2)羽毛球拍的选择轻重感受选购球拍时也不能一味追求羽毛球拍是否轻巧,虽然手感较轻的球拍在防守以及出手上显的较为敏捷,并且长期挥动时,对手臂负担也较轻,但是应该了解一下自己是属于防守型队员还是进攻型角色,因为过于轻便的球拍,在进攻以及扣杀时,会显得力量过于弱小。

运动装备知识:如何选择合适的羽毛球拍

运动装备知识:如何选择合适的羽毛球拍

运动装备知识:如何选择合适的羽毛球拍选择一支合适的羽毛球拍对于羽毛球爱好者来说非常重要。

不同的羽毛球拍适合不同的球员,因此选购时需要考虑自己的技术水平、打法风格以及个人喜好。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羽毛球拍:技术水平、拍面材质、拍柄尺寸、重量平衡点以及品牌选择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第一部分:技术水平羽毛球拍的选择应当与球员的技术水平相匹配。

一般来说,初学者应该选择轻便、灵活的拍子,以便在学习基本技术时更加容易掌握。

而对于有一定打球经验的球员来说,可以选择一些重量稍微重一些的拍子,这样可以在挥拍时更容易发力。

对于高水平的球员来说,通常会选择一些刚性较强的拍子,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球的弧线和速度。

第二部分:拍面材质羽毛球拍的拍面材质通常有钛合金、碳纤维、铝合金等。

不同的拍面材质会对球拍的性能产生影响。

钛合金材质的拍面轻便、坚固,适合初学者和喜欢攻击性打法的球员;碳纤维材质的拍面轻薄、坚硬,适合追求球飞行速度和弧线的球员;铝合金材质的拍面坚固耐用,适合对球拍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球员。

第三部分:拍柄尺寸羽毛球拍的拍柄尺寸一般有G1、G2、G3等大小。

拍柄的大小需要根据球员的手掌大小和握拍习惯来选择。

一般来说,拍柄太大会导致握拍不稳,拍柄太小则会导致握拍不够力道。

因此,球员需要在选择拍柄尺寸时需要多试几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尺寸。

第四部分:重量平衡点羽毛球拍的重量平衡点通常分为头重、平衡和柄重。

头重的拍子更容易发力,适合喜欢进攻型打法的球员;平衡的拍子能够平衡发力和控制,适合喜欢控制型打法的球员;柄重的拍子稳定性较好,适合喜欢稳健型打法的球员。

球员需要根据自己的打法和习惯来选择合适的重量平衡点。

第五部分:品牌选择市面上有众多品牌的羽毛球拍,如YONEX、VICTOR、LI-NING等。

不同品牌的拍子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YONEX的拍子质量稳定,适合稳健型打法的球员;VICTOR的拍子注重科技和创新,适合追求球拍性能的球员;LI-NING的拍子在外观设计上更具时尚感,适合追求个性的球员。

羽毛球拍磅数的分析

羽毛球拍磅数的分析

羽毛球拍磅数的分析
羽毛球拍磅数介绍
一般在球拍的杆与把手连接处有标识。

列入如V≤30Lbs,
H≤28Lbs,代表横线小于30磅,竖线小于28磅。

用U标识拍身重量,一般3U,4U,数越大是越轻。

羽毛球拍磅数之低磅:
20磅一下,拍线很松,击球时可以明显感觉球在拍面上有滞留时间,而且球的方向控制不好,只要球不是打在拍面的甜点区,那么球的飞行方向就和你的挥拍方向存在一定角度的偏差。

羽毛球拍磅数之中低磅
中低磅(20-23):有滞留感,这给对于喜欢进攻的人来说就不爽了,进攻就是速度的体现,而击球时的这种滞留感对力量的传递是很有影响的,低磅让进攻的威力减弱。

羽毛球拍磅数之中磅
中磅(23-25):在这个磅数下感觉有明显的高弹性,感觉到击球感比较硬。

用低磅的拍子打球就像用拍子粘住球甩回去,而到了这个磅数就开始可以感觉到弹回去了。

羽毛球拍磅数之中高磅(25-27):
在这个磅数下,只要你之前没打过高磅,就会感觉到拍面的硬,还有拍线的弹性急剧下降,拉后场可能很吃力,击球无力。

羽毛球拍磅数之高磅
高磅(28以上):高磅使拍线的弹性降低,这样就能保证球员用多少力就有多少效果,尤其是小球的处理方面。

羽毛球拍(1篇)

羽毛球拍(1篇)

羽毛球拍(1篇)羽毛球拍 11、球拍重量:拍子重惯性就大,击球的力量也大,问题是挥动起来不灵巧,而且容易受伤。

比较合适的重量应该是85-90克的拍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U。

2、中杆硬度:中杆太软不易控球,太硬的话弹性降低,而且易引起碗、肘关节受伤。

以“中硬”或“硬”较为适宜。

用数据来表示是8.0-8.5。

燕龙S1羽毛球拍中杆偏硬,提高了球拍对羽毛球落点的控制,进攻更为犀利,杀球更有力量。

3、平衡点:应该说一把拍子的平衡点是最重要的。

假如说你拿一把拍子在手里感觉还顺手的话,那么击球的感觉则主要是由平衡点决定的。

为了避免受伤,建议不要选择平衡点靠前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头重型或进攻型;追求扣杀的力度是没太大意义的,不如琢磨一下步法和握拍的方法。

当然,新学球的球友希望平衡点靠前的球拍能增强自己回后场球和杀球的能力,那我建议您最好选中杆稍微软点的拍子。

4、你的身体和技术条件身体的力量:力量大可以考虑重一点的拍子,否则的话,最好不要超过90克。

拍子太重容易受伤,也影响打球的情绪,情绪不好球艺就长进的慢。

爆发力:爆发力强的不要用重量大的或平衡点靠前的拍子,避免腕关节和肘关节受伤。

击球技术:如果你已经了解了正确的击球动作,随便买把手感不错的就行了;假如你击球动作还不够讲究,一定要避免用重的或平衡点靠前的拍子,原因吗,仍然是避免受伤。

5、价钱合适的拍子跟价钱有关系吗?没多大关系!按现在的市场行情,300-700块__的拍子就足够好了像我用过的一款燕龙L1羽毛球拍价格也就在300元左右,手感和性能和凯旋胜利李宁的中档球拍差不多,如果你花900圆以上买把拍子,那你就是在买拍子以外的东西。

6、品牌合适的拍子跟品牌有直接关系吗?没有,也有点关系。

没有是因为,一把拍子对你合适是因为他的重量、平衡点、中杆硬度以及球线的张力适合于你身体的块头大小、爆发力大小、和你击球动作及手腕上的`技术,而不在于拍子上印了个什么样的标识;有关系是因为,如果你非要认定只有Yonex的拍子最适合你,那一但你打球时出现了问题就不会在技术上下功夫了,而拼命地想是不是要买块更高档(说白了就是更贵)的拍子。

羽毛球拍基本知识介绍

羽毛球拍基本知识介绍

羽毛球拍基本知识介绍羽毛球拍基本知识介绍挑选羽毛球拍最坑的地方莫过于,各种参数太多太杂。

新手选球拍只需要看以下四个参数就够了:球拍重量现在羽毛球拍方面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木头甚至铝合金等沉重的材料基本被时代所抛弃了,连你原来那套已经被扔到垃圾桶的装备——48 块钱超市特价「两拍三球」羽毛球套装中的拍子都可能是碳素的了,所以大概很难再出现以前那种因为球拍太沉而伤到手腕的情况,所以轻重就是看自己的个人喜好和技术特点吧。

球拍重量主要对杀球力度和挥拍速度有影响,参数用U来表示,1U表示最重, 5U表示最轻,个别牌子号称有6U的,不过基本以噱头居多,实际上并不比5U轻多少。

绝大多数拍子的重量都是3U,2U和4U也比较常见。

一般而言,刚入门的女生力气小,建议用轻一点的 4U,不过也会有女汉子很自豪地拿起3U甚至2U就开抡,那画面想必也是极美的。

另外,双打由于有大量的平抽推挡动作,对抬拍的速度要求较高,也可以用4U的拍子减轻手腕的负担。

平衡点其实就是球拍的重心,这个的影响跟前面说的重量有点类似,重心靠前就偏攻击,杀球较重,但是被压制的时候会因为不好发力而感觉很被动很难受;重心靠后就偏防守,也就是常说的.控制型打法也适合双打的快速推挡,但是杀球就相对轻一点了。

最高磅数就是球拍可以上多少磅的拍线,磅数越高,拍线越紧,拍面的弹性越小,击球需要的力量就越大,但好处是对力量的控制会更加精确,能够更好地控制球的轨迹和落点。

所以,水平越高的选手就会选用更高的磅数,因为他们经过严格的力量训练,可以充分发挥高磅数的优势。

对于入门新手而言,手腕力量一般并不是太强,如果用过高的磅数很容易让手腕疲劳甚至因为发力不正确而受伤。

所以对于新手而言,男生用22磅,女生用20磅差不多了就够用了。

球拍的最高磅数很大程度决定了这个拍子的价格和定位。

22以下属于入门级别,22~26属于中端,26甚至30以上就是专业级别的拍子了价格基本都要过千。

中杆硬度说的是拍子中间细的那一条杆子的硬度,这个参数跟磅数有点类似,中杆软,弹性更好,杀球力度更足;中杆硬,挥拍速度快,适合控制。

打羽毛球发力技巧

打羽毛球发力技巧

打羽毛球发力技巧发力=鞭打动作=挥拍速度我们都知道一个简单的事实:速度=力量。

换句话说,速度与力成正比。

功率效率的关键在于击球时球拍表面的速度,即羽毛球球拍的摆动速度,而不是简单的“你使用了多少功率”。

换言之,如果你使用的力没有作用在羽毛球拍表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球拍表面的速度,你会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当我使用这么大的力时,球不能飞得远?”十多年的羽毛球教学经验告诉我,这是许多羽毛球爱好者对力量技术理解偏差的症结所在。

换句话说,我们通常关注的是力量而不是摆动的速度。

当然要用力。

但我们不要忘记,是羽毛球拍在打球而不是我们的肌肉。

我们要关注的是怎么样使用我们的肌肉让羽毛球拍挥起来尽可能地快,这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发力=鞭打动作=挥拍速度。

发力是“鞭打”的代名词从另一种理解来看,羽毛球的力量也是“鞭打”动作的同义词。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尤其是男孩们,我们玩的小游戏是玩“顶”。

一根短木棍、几条绑在头上的布条和一件木制上衣,给我们童年带来了很多欢乐。

事实上,用木棍鞭打顶部的动作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羽毛球技术的核心——“鞭打”动作。

再进一步理解这个“鞭打”动作,其实就是一个加速动作的过程,是一个从静止—慢速—加速—最高速—放松的过程。

几乎所有的羽毛球技术的发力核心都是这个过程。

以高球为例:提起鞭子——羽毛球技术中的球拍;鞭打-羽毛球球拍向后;从上到下挥动——羽毛球拍从后到前摆动;鞭子的前端击中顶部——羽毛球击中羽毛球;最后一个动作也是一样的,那就是放松。

正确的握拍姿势有利形成“鞭打”动作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握拍的细微差别也会影响发力及挥拍速度。

错误1。

老虎嘴在正手击球时没有紧紧握住手柄我们知道,挥拍前食指和大拇指是轻夹于拍柄左右两侧的。

挥拍击球瞬间,因为拍子遇到阻力而有股向后的作用力,此时正确的握拍应该是虎口紧贴拍柄,当球击出后又回到原位。

如果不是这样,只需用食指和拇指的中关节紧固球拍手柄,这势必会导致球拍的握力不够紧,从而降低挥拍速度,从而影响最终的用力作用。

如何选择适合的羽毛球拍

如何选择适合的羽毛球拍

如何选择适合的羽毛球拍羽毛球是一项深受全球人民喜爱的运动项目,而选择适合的羽毛球拍对于发挥出最佳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拍子的材质、拍子的重量、拍子的平衡点以及拍子的弦张力等方面,为您介绍如何选择适合的羽毛球拍。

一、拍子的材质羽毛球拍的材质通常分为碳素纤维(carbon fiber)拍和铝合金(aluminium alloy)拍两种。

碳素纤维拍轻巧且耐用,适合喜欢进攻型打法的运动员。

铝合金拍坚固耐用,适合初学者或喜欢稳定、防守型打法的运动员。

二、拍子的重量拍子的重量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控制力和挥拍效果。

通常,羽毛球拍的重量在80克到100克之间。

对于力量较大且追求进攻性的选手来说,选择稍重一些的拍子可以增加力量输出,并提供更强的攻击性。

而对于初学者或注重灵活性和控制力的选手来说,选择轻一些的拍子则更为合适。

三、拍子的平衡点拍子的平衡点是指拍子的重心位置,通常有三种类型:头重(head heavy)、平衡(even balance)和把重(handle heavy)。

头重的拍子适合力量型选手,可提供更强的攻击性;平衡的拍子适合多种打法,是一种折衷选择;把重的拍子适合技术型选手,可提供更好的控制力和灵活性。

四、拍子的弦张力弦张力也是选择羽毛球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弦张力较高的拍子弹性更小,球的速度更快,力量要求较高;弦张力较低的拍子弹性更大,球的速度较慢,力量要求较低。

初学者可以选择较低的弦张力,慢慢适应后再逐渐提高。

总结:选择适合的羽毛球拍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拍子的材质、重量、平衡点以及弦张力等。

根据自己的打法习惯、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选择适合自己的羽毛球拍非常重要。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指导能够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提高您的球技水平。

羽毛球磅数的概念

羽毛球磅数的概念

羽毛球磅数的概念羽毛球磅数是指羽毛球拍的拉线张力,通常以磅(lb)为单位来表示。

羽毛球磅数的概念对于羽毛球运动员和爱好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球拍的性能和使用感受。

首先,羽毛球磅数的选择会影响到球拍的力量和控制性。

一般来说,高磅数的羽毛球拍线拉力会更高,球拍的弹性会相对较小,这样就能提供更大的力量。

相反,低磅数的羽毛球拍线拉力会更低,球拍的弹性会相对较大,这样就能提供更好的控制性。

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磅数可以根据个人技术水平、力量和喜好来决定。

其次,羽毛球磅数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球拍的手感。

高磅数的羽毛球拍线拉力会使球拍感觉更硬,击球时有一种扎实的感觉,反弹速度也会相对较快。

而低磅数的羽毛球拍线拉力则会使球拍感觉更柔软,击球时有一种球拍稍微弯曲的感觉,这样可以增加球拍与球的接触面积,提供更好的球感。

因此,对于喜欢快速、有力的击球风格的人来说,适合选择高磅数的球拍,而对于喜欢控制性较强的人来说,则适合选择低磅数的球拍。

另外,羽毛球磅数的选择还会对球的飞行轨迹产生影响。

高磅数的羽毛球拍线拉力会使球在空中的飞行轨迹更为直线,而低磅数的羽毛球拍线拉力则会使球在空中的飞行轨迹更为曲线。

这是因为高磅数的球拍线拉力对球的旋转产生的阻力较大,而低磅数的球拍线拉力对球的旋转产生的阻力相对较小。

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磅数可以根据个人技术水平和对球的控制要求来决定。

最后,羽毛球磅数的选择还会影响球拍的耐用性。

通常来说,高磅数的羽毛球拍线拉力会使球拍线的张力变化较小,球拍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而低磅数的羽毛球拍线拉力则会使球拍线的张力变化较大,球拍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因此,对于经常使用羽毛球拍的人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磅数也要考虑球拍的耐用性。

综上所述,羽毛球磅数是指羽毛球拍的线拉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磅数可以根据个人技术水平、力量和喜好来决定。

较高的磅数提供更大的力量和快速的击球感,较低的磅数提供更好的控制性和球感。

此外,磅数的选择还会影响球的飞行轨迹和球拍的耐用性。

羽毛球拍磅数知识大全

羽毛球拍磅数知识大全

羽毛球拍磅数知识大全羽毛球拍磅数知识大全作为羽毛球爱好者,选择一把适合自己的羽毛球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羽毛球拍的重量、平衡点和弦面磅数是衡量一把羽毛球拍好坏的重要指标。

在羽毛球运动中,弦面磅数更是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羽毛球拍弦面磅数知识。

什么是弦面磅数?羽毛球拍弦面磅数是指弦线的拉力大小。

在对羽毛球拍弦线进行拉伸的过程中,强度越高,则弦面磅数相应就越大。

熟知羽毛球拍弦面磅数,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选购和使用拍子,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弦面磅数的影响弦面磅数对羽毛球拍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弦面磅数越高,能量传递的速度就越慢,球拍的反弹力也就越小,拍击出来的球就更加柔和。

反之,弦面磅数越低,能量传递就越快,球拍的板杆会更加僵硬,反弹的速度和力度也会更大。

综合起来,弦面磅数适中的羽毛球拍可以帮助运动员更灵活地发挥战术。

运动员如何选择弦面磅数?选择弦面磅数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

一般来说,男性运动员大约选择24到27磅的弦面磅数,而女性选手则选22到25磅的弦面磅数。

但这只是一个大概的选择范围。

实际上,选手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弦面磅数。

如果是初学者,可以先选择较低的弦面磅数。

过高的弦面磅数会让球拍的手感很僵硬,容易让初学者受伤。

当技术稳定后,可以逐步提高弦面磅数。

如果是高手,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比赛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弦面磅数。

例如,攻击手需要选用较高的弦面磅数,在攻击时更容易产生力量,而防守选手可以选择较低的弦面磅数,更易于控制球。

如何测量弦面磅数?为了确保羽毛球拍弦线需要在一个合理的磅数以内才能达到最佳性能。

所以,了解羽毛球拍弦面磅数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通常可以通过羽毛球拍上标识的弦面磅数来熟知自己拍子的磅数。

如果需要测量弦面磅数,也可以去专业的商店或工厂进行测量。

总结弦面磅数是羽毛球拍选择的重要指标,能够影响运动员的打法和比赛表现。

选手在选择羽毛球拍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弦面磅数,并注意保养,保证拍子的使用寿命和表现。

“Z”命不凡——天斧ASTROX 100ZZ/100ZX 联合体验测评

“Z”命不凡——天斧ASTROX 100ZZ/100ZX 联合体验测评

“Z”命不凡——天斧ASTROX100ZZ/100ZX 联合体验测评作者:文 / 中羽在线评测室来源:《羽毛球》 2020年第6期文 / 中羽在线评测室想必2020年羽球圈内热门话题莫过于受疫情影响延期的东京奥运会,接着便是天斧100(ASTROX 100ZZ)。

随着Super1000级别赛事——2020全英公开赛在英国伯明翰落下帷幕,使用全新球拍天斧100ZZ(ASTROX 100ZZ)的安赛龙和远藤大由分别在男单和男双项目中夺得了他们各自职业生涯的全英赛冠军。

(注:为便于阅读以下正文,以100ZZ、100ZX替代ASTROX 100ZZ、ASTROX100ZX)向来对巨星代言的器材毫无信仰的笔者,这次居然没能抵挡住朋友圈和论坛的狂热侵袭,早早地便将100ZZ、ZX同时收入囊中。

通过这一个月不间断的体验,现将这两支火热异常的100ZZ/ZX的打感与大家分享。

100ZZ与100ZX均以深藏青为主打配色,依旧沿袭了天斧系列“阴阳”的涂装分布设计,并别出心裁地将拍框的中心轴左边以镜面烤漆,右边以磨砂喷绘,这样的涂装形式彰显其独特的地位。

“阴阳”喷绘样式也让笔者担心会出现如AX77问世之初喷漆左右配重失衡的现象,好在经过简单的动平衡测试后,证实了自己的疑虑是多余的。

天斧100将以“浪花”为形态的喷绘纹饰缠绕至拍框的侧身,在拍身的中管上也采用了同样的运用方式。

不禁让我联想到日本江户时代复古的浮世绘风格。

有的球友也戏谑地将其称为“阿尔卑斯棒棒糖”,我想肯定是蓝莓味的没错了。

倘若远观,真的很难将100ZZ与100ZX加以区分。

两支球在涂装上的唯一区别在拍框7点和8点钟位置的型号标注与浮世绘纹饰的色差。

100ZX是球拍主打色的深藏蓝纯色亮漆,而100ZZ则是更加靓丽动感的星空变色油墨喷绘,单从这点便能够清晰地辨别二者的明确定位。

将其视作为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也不足为过。

AX100ZZ( 4UG5)产地:日本标识穿线磅数:20-28磅拍身全长:674毫米空拍重:85.3克(上线上手胶后92.8克)空拍平衡点:303毫米(上线上手胶后303毫米)空拍挥重:85-85.5手柄至拍锥长:215毫米(手柄加长10毫米,锥盖加长5毫米)中管半径:6.2毫米中管长度(拍锥至三通位置):205毫米中管弹性:中等偏硬。

答疑

答疑

答疑作者:暂无来源:《羽毛球》 2019年第9期立刀刚羽毛球界有哪些比较走心的设计会让你心动?天堂有羽:关于感觉一类的东西,我觉得每个人的认识是不同的,我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谈一谈感受。

我打球半辈子,参与装备专栏写作十二年,到底有哪些让我动容或过目难忘的文案呢?猛地一想,最先印入脑海的已经是10年前关于2009年上市的YonexNS9900的文案——“动如蝶,刺如蜂”。

为了回答你的问题,我还专门去查了出处,结果发现这个提法源于国外某位达人的测评。

原意从外文直接翻译过来是“移动如蝴蝶,刺像蜜蜂”,出处是国外的Badmintoncentral论坛。

“动如蝶,刺如蜂”——惜字如金,形象传神,微言大义,把NS9900这支球拍的特点说得很清楚。

一支“速度流”定位的球拍,挥动轻快,反弹奇快。

具体到球拍本身,挥重大概85克至86克,拍框Slim超细,且唯一植入“x-fullerene”材料。

在十年前,这个参数可谓是速度型球拍的顶配。

除此之外,就是它黑底搭配闪桔条纹的设计,也让人容易联想到蜜蜂的外观。

如今再仔细回味这句话,会发现其实大有来头。

比如,出处可能是拳击界,比如拳王阿里,因为他的独创步法,江湖人称“蝴蝶步”。

阿里出名后,有人便用“步法如蝴蝶般轻巧灵活,拳法像蜜蜂蜇人般快速犀利”形容他的高超技术。

在这一点上,对于同样注重步法与手法的羽毛球运动而言,确实有很多共通之处。

而“轻快”这个词,又可以同时形容步法与球拍重量的特性,达到一语双关。

比如,除了拳击与羽毛球,在日本动漫《刀语》中也有一句话,译过来也是“舞如蝶,刺如蜂,噬如螳螂”。

另外再分享一下,我为身边的朋友想文案的例子:一个球会的中文名叫“贝宇”,在注册网址的时候,日思月想,一直想不出适合的英文名,我在群里回复了一句,就叫“Be-Well”吧,一下子解决了问题。

最新的一个文案不能说走心,但是会忍俊不禁,出自新兴潮牌Ogkils欧积力‘O记’的七夕文案《Ogkils前台小妹的七夕》——七夕,酒店会辜负你,但是羽毛球不会。

羽毛球拍的重要参数

羽毛球拍的重要参数

羽毛球拍的重要参数U:一般的羽球拍在说明资料里都会用U来表示重量,具体的重量是3U是8589克,2U是9094,U是9599克。

羽毛球拍平衡点:为什么有相同质量标志的球拍拿在手里感觉为什么会不同?这涉及一个平衡点的问题,如果羽毛球球拍的平衡点靠近拍头,则感觉到头部较重,如果球拍的平衡点更靠近拍柄,则感觉到头部较轻。

平衡点是从球拍底部开始量,单位是厘米或英寸。

根据力学原理,重量对挥拍的感觉成正比,而平衡点对挥拍的感觉成平方正比,头重的球拍由于拍头惯性更大,打出的球更有力量但挥拍灵活性略差,更适用于进攻。

头轻的球拍虽然较为灵活,但打出的球较少力量,而且球拍传递的震动也会较大,不适用于大力击球的球员,更适用于防守控制型球员。

,为了精确的控制平衡点,一般会用改变拍柄的质量来改变以期达到对平衡点的控制。

羽毛球拍加长型:标准羽拍的长度为664毫米,而所谓加长形羽拍的是比标准长度一般加长10毫米。

加长的最主要部分为拍杆,有一些型号的拍头也有些许加长。

加长型球拍击球点比较高一些,对提高进攻是有一定的帮助。

羽毛球拍硬度:击球时球在羽球拍上的停留时间只有千分之四到六秒。

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和球拍击到球时,拍杆有一个弯曲和复原的过程,在球拍尚未回到原位以前球已经飞离了拍面。

在球员力量相同的情况下,拍杆越软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越容易弯曲,弯曲幅度也更大,从而带动拍头以更大的角速度移动,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量。

拍杆越硬则击球时能传递给球的力量就越少,但更能减低击球震动的传递。

对于框而言,拍框的硬度越大接触球时就越不易发生变形和扭动,越能把更多的力量传给羽球,同时传递的震动也越少。

硬度与控球性的关系:1.方向的控制性:当球拍击球时,球可根据击球的方向或角度回击。

拍杆、拍框越硬对于方向的控制稳定性越高而且当球并非打在拍面的甜区时,越硬的球拍扭力越小。

2.深度的控制:这是指被回击的球飞行的距离(落点)的控制。

深度的控制和球员本身的力量有关,力量相同的清况下,拍杆越软对深度的控制性就越好。

网球球拍挥重计算公式

网球球拍挥重计算公式

网球球拍挥重计算公式在网球比赛中,球员使用的球拍是非常重要的装备之一。

球拍的挥重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影响着球员在比赛中的发力和控制能力。

挥重是指球拍在挥动时所产生的惯性力,通常用克(g)来表示。

在选择球拍时,了解球拍的挥重对于球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网球球拍挥重的计算公式,帮助球员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球拍。

挥重的计算公式如下:挥重 = 球拍的重量 (平方根(挥动点-平衡点))。

其中,球拍的重量通常以克(g)为单位,挥动点和平衡点是球拍的两个重要参数。

挥动点是指球拍的重心位置,通常位于球拍的握把处。

平衡点是指球拍的重心相对于握把的位置,通常用毫米(mm)来表示。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球拍的挥重,从而帮助球员们选择适合自己的球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球拍的重心和平衡点对挥重的影响。

球拍的重心位置决定了球拍的惯性力大小,重心位置越靠近握把,挥重越小;重心位置越靠近球拍头部,挥重越大。

而平衡点则是影响挥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平衡点越靠近握把,挥重越小;平衡点越靠近球拍头部,挥重越大。

因此,挥重是由球拍的重量、挥动点和平衡点共同决定的。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计算一下球拍的挥重。

假设一个球拍的重量为300克,挥动点为320毫米,平衡点为310毫米。

我们可以使用上面的公式来计算挥重:挥重 = 300 (平方根(320-310)) = 300 (平方根(10)) ≈ 300 3.16 ≈ 948克。

通过这个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球拍的挥重约为948克。

这个数值可以帮助球员们更好地了解这个球拍的挥重,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球拍。

在选择球拍时,挥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对于力量型球员来说,他们可以选择挥重较大的球拍,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力量。

而对于技术型球员来说,他们可以选择挥重较小的球拍,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球拍。

因此,了解球拍的挥重对于球员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了解球拍的挥重之外,球员们在选择球拍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连钉和手感能否兼得?

连钉和手感能否兼得?

连钉和手感能否兼得?作者:zm_jws_2012来源:《羽毛球》2020年第06期羽毛球拍装连钉,会影响手感吗?天堂有羽:这个问题其实不好回答,因为羽毛球拍上面的连钉发展到现在这么多年,已经出现了很多种不同型号。

大到最长最重的凯胜强弓条(22连钉),到6年前出现的VTZF2二姐夫分线连钉(11连钉),再到十几年前,因球拍塌陷门事件后再匆匆上市、最终普及了连钉概念的——Yonex AC416L与416W连钉(6连钉与2连钉),小到球拍T型头两边的,最常见的长双连钉与短双连钉,从大到小、从长到短,常见与否,再因安装的方式与位置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再加上手感本来就是一个玄学的概念,所以我们必须找到“抓手”,才能回答你这个问题。

这个所谓的抓手,我选择了球拍“挥重”这一数据进行比较。

连钉安装上去后,挥重变化越大,则证明至少在球拍的挥拍惯性与借力感这一环节影响越大,这也是我们认为对球拍手感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

再选择三个羽毛球拍的连钉DIY实例,里面用的连钉都是目前最常见、也最成熟的方案,每一步操作完成后,都记录重量、平衡点、挥重数据,再统计增加量。

实例型号1:REZ的Matrix矩阵羽毛球拍实例型号2:Victor胜利的HX800羽毛球拍实例型号3:Redson的Shape01羽毛球拍DIY方式:拍头——十连钉;拍肩——分线连钉、六连钉;三九点钟——八连钉;拍腹——YY AC416 L&W六二连钉。

原始数据当时匆匆手写,有点杂乱。

为方便阅读,在此把重、平、挥三大数据增加量列表:經过实测这三支球拍的数据比较后,我们可以得到初步的结论:1、拍头、拍肩与三九点钟位置,每增加约0.2克重量,会相应增加约1毫米的平衡点,与0.5单位的挥重;2、三九点钟与拍腹位置,每增加约0.5克重量,会相应增加约1毫米的平衡点,与0.5单位的挥重。

根据这些数据,如果你担心球拍的手感在挥重上受到影响的话,越往拍头,上连钉就越要节制。

羽毛球拍挥重

羽毛球拍挥重

羽毛球拍挥重不讨论主观的个人感受,因为每个人的感觉和喜好有差别。

此帖将用数据说话。

每个拍子有标称的重量,一般就是3U,4U,5U和奇特的F。

另外一个参数就是拍子的平衡点。

而重量和平衡点带出来的综合数据,就叫挥重。

挥重大的拍子,一般就是头重的拍子,代表有VTZF,LN 的N90系列等。

相反,挥重低的拍子,一般称为头轻的拍子,代表有YY的NR750,ARC FB等。

两者中间,还有一种平衡的拍子,头不重也不轻,代表就是YY的NS9900等。

为了得到精确的数据,我使用的Gamma的球拍测试中心,以得到不同球拍的重量和挥重的数据。

如没有特别说明,测试的拍子都是3U的。

挥重的单位是kg/cm2。

挥重值在84以下的,一般就是头轻的拍子了。

84到87之间,是平衡的。

88以上的,就算头重了。

以上的前提,都是以3U的拍子为准。

这里提出一些例外,比如YY的VTIF,挥重只有83,但它是在头重系列的,因为此拍只有5U的重量,所以挥重的数据是不能和3U的拍子比较的。

根据大家的要求,补上高神黑鹰系列(Trivista)和胜利超级波(SW)系列的数据。

还有两支adidas的拍子。

数据比较如下:型号——重量——挥重新增加的数据,将用红色字显示YonexNR750 —— 88.5g ——挥重82NR700RP —— 89g ——挥重86NR800 —— 87.5g ——挥重84NS9900 —— 87.5g ——挥重86ARC-FB (F)—— 74.5g ——挥重78 NRZS —— 87.5g ——挥重87ARC-11 —— 89g ——挥重87VTIF —— 79.5g ——挥重83VTZF —— 87.5g ——挥重92VT80PG —— 91.5g ——挥重91VT70 —— 88g ——挥重90VT80(3U)—— 89g ——挥重90VT80(4U)—— 85.5g ——挥重90 ARMORTEC 900 P —— 88g ——挥重90 ARMORTEC 900 T —— 88g ——挥重91 NS9000S —— 87.5g ——挥重85ARC-Z-Slash —— 86.5g ——挥重88 ARC-8DX —— 87.5g ——挥重88 VTZF2 —— 90g ——挥重92LNLN N80 —— 88.5g ——挥重91LN N55 II —— 88.5g ——挥重91LN N90 II —— 88g ——挥重90LN N90 III —— 87.5g ——挥重90LN N50 III —— 87g ——挥重88LN N55 III —— 89.5g ——挥重93LN N30 II —— 86.5g ——挥重86LN N70 II —— 89.5g ——挥重91胜利TK8000 —— 89g ——挥重88BRS-10 —— 91.5g ——挥重89BRS-11 —— 90g ——挥重89BRS-12 —— 88.5g ——挥重87BRS-LYD —— 88.5g ——挥重89MX80 —— 88.5g ——挥重88TK-7000L(4U)—— 86g ——挥重89TK-6000 —— 89.5g ——挥重91BRS-LHI —— 88g ——挥重88BRS-15 —— 87g ——挥重88BRS-12L —— 90g ——挥重88Ti99 Classic —— 90g ——挥重88MX-JJS —— 87.5g ——挥重88BRS-12L(4U)W-30 —— 89.5g ——挥重89SW-35 —— 90g ——挥重89SW-37 —— 89g ——挥重89MX90 —— 90g ——挥重87TK 9000 —— 86.5g ——挥重88 (3U的,但重量偏轻)高神紫电—— 89g ——挥重85宙斯—— 87.5g ——挥重83奥义—— 89.5g ——挥重83天舞—— 88.5g ——挥重84一闪—— 90g ——挥重90黑鹰800 —— 93g ——挥重90黑鹰Delta —— 91g ——挥重89adidasadiPower Pro —— 90.5g ——挥重92adiSwitch Pro —— 88g ——挥重90adiSwitch Pro(拆去拍头2g加重片)—— 86g ——挥重86adiZero Pro —— 82g ——挥重82 (又一款极为轻便且杆不硬的拍子,我喜欢)adiPower Duoforce ——88.5g ——挥重86 (这挥重在adiPower这个系列里,有点勉强了)。

羽毛球上肢力量练习讲解

羽毛球上肢力量练习讲解

羽毛球上肢力量练习讲解除了动作本身的规范性以及发力的充分之外,上肢绝对力量也是很重要的部分。

对于动作掌握相差不大的两个人来说,上肢绝对力量的差别会导致击球力量的重大差别。

以下是教大家的关于羽毛球上肢力量练习讲解,欢迎阅读 !这里的上肢力量包括前臂的力量、手腕的力量和手指的力量,在羽毛球的正确动作中,发力主要还是依靠这三者的力量,所以大臂的力量不需要特别练习,因为基本用不到。

如果你经常需要大臂的力量,那说明动作不对,需要改正。

羽毛球手腕力量的练习讲解:比较容易实现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挥重拍,一个是利用器械。

挥重拍就是在平时挥动比羽毛球拍重很多的其他球拍,比如网球拍和壁球拍,或者很老的那种铁质的羽毛球拍,总之就是比常用的球拍重一些。

也可以在常用球拍的拍头包上几层报纸,或者是半截拍套,这样改造之后的球拍头非常重,经常挥舞会有助于腕力。

在练球时候也可以练习腕力,就是用网球拍或者壁球拍练球,这样坚持下来,手腕力量会有明显增长。

注意这个方法练习的重点是手腕的力量,在挥动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使用腕力来控制,尽量不要使用胳膊的力量。

注意保护手腕,带上护腕是很好的保护措施。

利用器械就是用杠铃或者哑铃来练习,即手握杠铃或哑铃,手腕反复屈伸。

使用哑铃练习的好处是你可以只练习打球的手腕,但这一般都会造成两个手腕粗细的差异。

如果对此很在意,就要同时锻炼两个手腕。

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动作快速是锻炼手腕的爆发力,而动作较慢就起不到锻炼爆发力的作用,但可以锻炼手腕的肌肉,对于腕伤的治疗很有帮助。

羽毛球手指力量的练习讲解:初级水平的选手一般很难使用到手指的力量,这需要在很放松的状态下,只是在击球的瞬间才紧握球拍,才可以发挥手指的力量。

而网前球尤其需要手指的力量,因为越是精细的动作,就越需要极小的动作和细微的发力。

练习手指力量一般是使用握力计,平时自己空手频繁做手指快速抓握的动作也可以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坚持练习。

羽毛球前臂力量的练习讲解:器械练习是最好的办法,利用哑铃和杠铃,即手握杠铃或哑铃,以肘关节为支点,放下和举起手中重物。

随心所驭 全面制导

随心所驭 全面制导

随心所驭全面制导作者:来源:《羽毛球》2020年第09期在VICTOR的球拍体系中,驭系列属于全面系列,本期测评的这支DX-8K便属于全面偏进攻的球拍。

整体色调是很适合夏季的蓝紫色,质感是平稳又低调的亚光效果,同时辅以火焰般的线条花纹穿插,似乎也体现了其全面偏进攻的特质。

8K的拍框采用的是动力流体六角框,搭配高韧动力纤维、TR增韧纳米碳管、强芯填充技术等科技,进一步赋予了DX-8K高端拍的地位。

高韧动力纤维是新的碳纤维材料,添加在拍框9点钟以上的位置,据官方介绍是一种重量轻、耐冲击强度大且减震性好的碳纤维材料,运用在拍框上,可使拍框在受力变形下仍保有柔韧性,并提高减震性。

8K的中管运用了VICTOR高端拍的常规配置——百洛碳素纤维,同时,DX系列首次把管壁减薄的中管运用到这支球拍上,可以在击球时增加球拍的回弹性和顺畅度,使发出的力量能更快速地传导到球拍上。

8K在实际试打过程中手感偏硬,打高远球的时候,感觉挥拍顺畅,球可以轻松打到后场。

K,顾名思义就是要突出它的进攻性,所以在进攻方面的表现,8K是驭系列中最突出的。

由于挥重和平衡的原因,使8K在进攻时相对更容易下压。

虽然没有TK-F隼那种重杀的暴力感,但用于双打点杀时,速度的连贯性以及重头带动下的下压性,使得8K在进攻时落点更加精准。

关于网前球,8K的表现算是比較平庸,毕竟挥重和大平衡的原因,再加上没有一个破风的框型,并不能连续地快速封网。

所以,中后半场才是它表现的战场。

在防守控制上,8K的很大亮点莫过于接杀了,凭借其轻薄且稍硬的中管以及略重的拍头,可以在被动接杀时让球轻松顶到对方后场,给对方一记精准反击。

中场抽挡时,线路也比较清晰,能够精准地打到对方落点。

总体而言,VICTOR的这支DX-8K在进攻上强而有力,连贯性好,但也需要有一定的发力技巧来驾驭,更适合力量足、喜好进攻打法的偏专业选手来操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讨论主观的个人感受,因为每个人的感觉和喜好有差别。此帖将用数据说话。
每个拍子有标称的重量,一般就是3U,4U,5U和奇特的F。另外一个参数就是拍子的平衡点。而重量和平衡点带出来的综合数据,就叫挥重。挥重大的拍子,一般就是头重的拍子,代表有VTZF,LN的N90系列等。相反,挥重低的拍子,一般称为头轻的拍子,代表有YY的NR750,ARC FB等。两者中间,还有一种平衡的拍子,头不重也不轻,代表就是YY的NS9900等。
LN N90 II —— 88g —— 挥重90
LN N90 III —— 87.5g —— 挥重90
LN N50 III —— 87g —— 挥重88
LN N55 III —— 89.5g —— 挥重93
LN N30 II —— 86.5g —— 挥重86
LN N70 II —— 89.5g —— 挥重91
TK-6000 —— 89.5g —— 挥重91
BRS-LHI —— 88g —— 挥重88
BRS-15 —— 87g —— 挥重88
BRS-12L —— 90g —— 挥重88
Ti99 Classic —— 90g —— 挥重88
MX-JJS —— 87.5g —— 挥重88
BRS-12L(4U)
VT80PG —— 91.5g ——挥重91
VT70 —— 88g —— 挥重90
VT80(3U)—— 89g —— 挥重90
VT80(4U) —— 85.5g —— 挥重90
ARMORTEC 900 P —— 88g —— 挥重90
ARMORTEC 900 T —— 88g —— 挥重91
NR800 —— 87.5g —— 挥重84
NS9900 —— 87.5g —— 挥重86
ARC-FB (F)—— 74.5g —— 挥重78
NRZS —— 87.5g —— 挥重87
ARC-11 —— 89g —— 挥重87
VTIF —— 79.5g —— 挥重83
VTZF —— 87.5g —— 挥重92
胜利
TK8000 —— 89g —— 挥重88
BRS-10 —— 91.5g —— 挥重89
BRS-11 —— 90g —— 挥重89
BRS-12 —— 88.5g —— 挥重87
BRS-LYD —— 88.5g —— 挥重89
MX80 —— 88.5g —— 挥重88
TK-7000L(4U)—— 86g —— 挥重89
奥义 —— 89.5g —— 挥重83
天舞 —— 88.5g —— 挥重84
一闪 —— 90g —— 挥重90
黑鹰800 —— 93g —— 挥重90
黑鹰Delta —— 91g —— 挥重89
adidas
adiPower Pro —— 90.5g —— 挥重92
adiSwitch Pro —— 88g —— 挥重90
NS9000S —— 87.5g —— 挥重85
ARC-Z-Slash —— 86.5g —— 挥重88
ARC-8DX —— 87.5g ——挥重88
VTZF2 —— 90g —— 挥重92
LN
LN N80 —— 88.5g —— 挥重91
LN N55 II —— 88.5g —— 挥重和胜利超级波(SW)系列的数据。还有两支adidas的拍子。
数据比较如下:
型号 —— 重量 —— 挥重
新增加的数据,将用红色字显示
Yonex
NR750 —— 88.5g —— 挥重82
NR700RP —— 89g —— 挥重86
为了得到精确的数据,我使用的Gamma的球拍测试中心,以得到不同球拍的重量和挥重的数据。如没有特别说明,测试的拍子都是3U的。挥重的单位是kg/cm2。挥重值在84以下的,一般就是头轻的拍子了。84到87之间,是平衡的。88以上的,就算头重了。以上的前提,都是以3U的拍子为准。
这里提出一些例外,比如YY的VTIF,挥重只有83,但它是在头重系列的,因为此拍只有5U的重量,所以挥重的数据是不能和3U的拍子比较的。
adiSwitch Pro(拆去拍头2g加重片)—— 86g ——挥重86
adiZero Pro —— 82g —— 挥重82 (又一款极为轻便且杆不硬的拍子,我喜欢)
adiPower Duoforce —— 88.5g —— 挥重86 (这挥重在adiPower这个系列里,有点勉强了)
W-30 —— 89.5g —— 挥重89
SW-35 —— 90g —— 挥重89
SW-37 —— 89g —— 挥重89
MX90 —— 90g ——挥重87
TK 9000 —— 86.5g —— 挥重88 (3U的,但重量偏轻)
高神
紫电 —— 89g —— 挥重85
宙斯 —— 87.5g —— 挥重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