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首采区设计说明书2

合集下载

Ⅱ3采区设计说明书

Ⅱ3采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铁北矿矿井地质第一节概况铁北矿是由哈尔滨设计院设计、大雁二十四处施工的一座年设计能力为1.5Mt/a的大型矿井,经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为2.05Mt/a。

井田走向长4.9km,倾斜宽3.8km,面积18.6km2,地质储量5.47亿吨,可采储量2.42亿吨.矿井共有可采煤层13层,其中Ⅱ2a、Ⅱ3b2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全井区发育, Ⅱ2a平均厚度为5.93m, Ⅱ3b2平均厚度为4.99m, 倾角为4°~7°,共有可采储量1.42亿吨,占矿井可采储量的59%,煤种为褐煤。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现由于3号风井竣工已投入使用,矿井通风方式改为中央边界式。

一、井田地层及构造1、地层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扎赉诺尔群伊敏组和大磨拐河组,二组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含煤地层总厚度为600-950m,属陆相沉积。

2、构造扎赉诺尔煤田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海拉尔沉降区扎赉诺尔凹陷北部,东邻嵯岗隆起,西侧为扎赉诺尔断裂。

早白垩系扎赉诺尔群含煤地层沉积在前寒武纪古老花岗片麻岩,花岗岩和上古生代石炭、二叠系变质岩组及晚侏罗系火山、火山碎屑岩构成的构造盆地。

盆地走向呈北东—南西向延伸。

扎赉诺尔煤田为一地堑式断陷盆地,其东侧为落差500m的阿尔公-特山断裂(原名嵯岗断层),西侧为落差约300m的扎赉诺尔断裂。

盆地内煤系地层呈宽缓的向斜构造,向斜轴向为NE17°,至滨洲线南2km处开始向东偏转,呈现NE47°。

两翼倾角一般5~10°,西翼倾角较东翼陡而形成不对称的向斜构造,向斜东翼有落差200~300m的走向及斜交正断层,向斜西翼以落差60m以内的正断层较发育,而向斜轴部由于远离盆缘断裂受其影响较小,断裂构造不发育。

由于煤田形成后,地壳运动不强烈,所以构造比较简单,只以断层为主,伴有小型挠曲,呈缓波状起伏。

井田位于向斜盆地西翼北部,地质构造简单,基本为一单斜构造,伴有一些以走向断层和斜交断层为主的正断层,褶曲不发育,无火成岩侵入。

采区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2篇)

采区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2篇)

采区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采区设计的编制和实施是矿井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矿井经济效益,搞好安全,实现合理集中生产的基础。

根据各矿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采区设计与施工管理特编制如下规范。

第一节采区设计编制一般规定第1条生产矿井新开拓准备采区,应在开工前三个月提交采区设计方案报公司审批。

采区设计方案应有____个以上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第2条采区开采前,应根据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方案编制采区设计,采区设计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批,报公司采掘处备案。

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不得布置____个(含____个)以上回采工作面和____个(含____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严禁在采煤工作面范围内再布置另一个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

采掘过程中严禁任意扩大和缩小设计规定的煤柱。

采空区内不得遗留未经设计规定的煤柱。

严禁破坏工业场地、矿界、防水和井巷等的安全煤柱。

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法。

第3条采区设计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巷道布置要力求做到系统简单,体现合理集中生产,为矿井高产高效创造条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4条编制采区设计的依据1、公司地质处批准的“采区地质说明书”。

2、矿井设计文件,如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

3、矿总工程师根据本年度开拓方案和生产接续及公司批准的地质说明书下达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包括以下内容:⑴采区开采范围、开采煤层数目。

⑵设计原则(包括巷道布置、采煤方法的选择、采用先进技术和解决重大安全问题的主导意见)。

⑶采区生产能力。

⑷主要生产系统。

⑸设计方案编制完成时间。

4、设计人员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的设计所必需的原始资料以及“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等上级有关法规和规定。

第5条采区设计方案应在阐述采区范围、地质条件、煤层赋存状况、采区储量等基础上,详细论证和确定采区设计重大问题,包括:采区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采区参数;采准巷道的布置方式和生产系统;采煤方法选择;采掘工作面的工艺及装备;采区机电设备的选型与布置;安全技术措施等。

完整版采区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采区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以在云冈矿收集的资料为基础,以《煤矿开采方法》,《煤矿安全规程》,《采煤概论》,《煤矿地质学》,《通风安全学》,《井巷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毕业设计大纲》和《毕业设计指导书》等资料为依据,进行了采区生产系统的设计。

云冈矿井田内共有3#、9#、15#三层可采煤层,煤层总厚度9.77m,本设计煤层为3#,煤层厚3.78~6.10m,平均厚5.23m,含夹矸1-3层,全区可采厚度变化小,可采性指数为1,厚度变异系数为24.7%,属稳定煤层。

该煤层属灰分低,硫、磷均低,高发热属热稳定性好的无烟煤,顶板岩性为厚层灰黑色的粉砂岩,底板为黑色灰色粉砂岩。

经鉴定本煤层瓦斯含量低,不存在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煤尘无爆炸性,自然倾向性等级为III 级,属不易自燃煤层。

可采储量1904万t。

采区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设计服务年限为9.4a。

采区内为单翼开采,且大巷均沿煤层布置,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矿井投产时在采区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一个综掘工作面。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采综放采煤工艺,顶板处理方法为自然跨落法;工作面长180m,每刀进度为0.60m,每日割8刀。

设计年工作日330d,采用“三八”作业制,两个班生产,一个班准备。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井田地质特征一、井田位置及交通云冈煤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约7km处的寺庄镇云冈村西,地理坐标为北纬35°48′52″~35°52′52″,东经112°47′46″~112°56′36″,为沁水煤田大同矿区王报井田的一部分。

井田东2km处有太(原)~焦(作)电气化铁路穿过,煤矿有9.87km的铁路专用线与太(原)~焦(作)电气化铁路在大同站接轨,煤矿东距长晋公路1.5km,其间有简易公路连通,交通极为方便二、井田地质概况(一)地层根据地表出露和钻孔揭露情况,井田内发育的地层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迭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全新统。

首采区地质说明书 (范本) 兴源煤矿 2

首采区地质说明书 (范本)  兴源煤矿 2

普定县兴源煤矿首采区地质说明书二O一一年五月一日通知书因矿井急需编制首采区设计,地质人员需在三个月之内提供首采区地质说明书。

特此通知通知工程师签字:年月日接到通知地质人员签字:年月日首采地质说明书一、采区范围井田划分为二个水平,三个采区。

三条井筒掘到+1510m标高后掘进井底车场、绕道、水泵房、中央变电所、主、副水仓,再掘进+1510石门依次揭穿14#、13#、12#煤层,沿12#煤层布置运输大巷,再沿走向布置运输巷、回风巷、联络巷形成通风、运输系统。

首采工作面布置在12号煤层中,条带式开采,首采面己布置完成,首采区走向长1400米,倾斜长102米,倾角23度,开采12#、13#、14#煤层,先开采上分层12#煤层。

二、相邻采区实际揭露地质水文地质概况采区内水系不发育,无大的地表水体。

该区地表主要为大气降水。

故地表水对矿山的采掘活动没有大的影响。

但受开采、地下采空区塌陷带及裂隙带影响,暴雨季节,地表水流将通过长兴组(P3c)向地下矿井充水,从而成为地下矿井间接充水水源,开采中应引起重视,特别是暴雨季节。

根据矿区周边现已停采老硐涌水量的调查,在整个开采过程中未出现矿坑突水、淹井等现象,但矿坑内有少量积水。

其中,坑道内裂隙较发育地段的涌水量相应较大,而上山坑道积水多被下山坑道袭夺,一般处于干燥状态。

下山坑道常有积水,对矿山建设来说矿床排水是开采中的主要问题,故应注意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和开采深度的深,矿坑内的涌水量会逐渐增大。

三、勘探钻孔情况首采区范围内控制钻孔每200米一个,钻孔见煤稳定,煤层厚度变化小,钻孔内遇到煤层时无裂隙水。

四、地质构造1、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层出露有二叠系(P)、三叠系(T)、第四系(Q)。

区域地层见表1-3-1。

表1-4-1 区域地层简表2、矿区地质特征及煤层特征(一)地层区内出露地层有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P3β)、龙潭组(P3l)、长兴组+大隆组(P3c+d)、三叠系大冶组(T1d)、及第四系(Q)。

采区设计说明书

采区设计说明书

云南省圭山煤矿红旗井采区设计说明书工作面名称:上盘采区+4417工作面编制:陈尖审核:总工程师:编制日期:2010年月审核日期:2010年月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 (3)一、地理位置与交通 (3)二、水文地质 (3)第二章工作面概况 (3)一、+4417工作面位置、范围、煤层赋存情况 (4)二、工作面煤层及煤层顶底板特征 (4)第三章+4417工作面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5)一、可采储量 (5)二、+4417工作面生产能力 (6)三、工作面服务年限 (7)第四章工作面设计及采煤方法 (7)一、工作面准备及采煤方法 (7)二、支护设计 (8)三、施工工艺 (9)第五章工作面生产系统 (10)第一节工作面运输系统 (10)一、煤炭、矸石及材料运输 (10)二、辅助运输 (10)第二节工作面排水系统 (11)一、排水路线 (11)二、工作面水仓设计 (11)三、排水系统概况 (11)四、排水系统设计 (11)五、水仓容积的效核 (13)第三节工作面通风系统 (13)一、通风系统 (13)二、风量计算 (14)第四节工作面防尘系统 (15)一、综合防尘 (15)二、掘进工作面预防措施 (16)三、其它地点预防措施 (16)四、隔爆设施 (17)第五节监测监控系统 (17)第六节避灾线路系统图 (18)一、水灾避灾线路 (18)二、火、瓦斯、煤尘避灾线路 (18)第七节供电系统 (18)第一章矿井概况一、地理位置与交通圭山煤矿位于圭山煤田17、18井田中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5′37″至103°40′18″;北纬24°34′45″至24°40′45″。

地跨红河州泸西县和昆明市石林县,东至泸西县城30公里,西至石林县城51公里,石泸公路穿过矿区,北邻九乡——石林——阿庐古洞旅游专线公路距矿区3公里,在石林县和陆良县有南昆铁路,距矿区分别为71公里和4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采区设计说明书

采区设计说明书

矿井概况一、地理位置与交通芦岭煤矿位于宿州市东南20余公里处,北距淮北市82公里。

矿井主、副井筒位于井田中央,主井地理坐标为:北纬33°35′59″,东经117°06′30″。

矿井西南临近津浦铁路,距芦岭火车站9公里,矿区专用铁路在此与津浦铁路接轨;井田西部20km 左右(宿州市)有合(肥)—徐(州)高速公路,矿井北有宿(县)—泗(县)省道、南有宿(县)—蚌(蚌埠市)101省道穿过,各有矿区公路与之相连,交通便捷。

淮北宿州芦岭津浦铁路宿泗省道宿蚌101省道合徐高速图1-1二、地形地貌矿井范围内地形平坦,除采矿形成的塌陷湖外,多为农田和村庄,地形呈西高东低的趋势变化,标高在22~25m 之间。

三、环境地质井田位于淮北平原中部,矿区内地势平坦,是一个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的农业区。

新生界松散层第一、二含水层地下水是矿内的供水水源,也是农村人、畜的饮用水源及农业灌溉水源。

但一、二含地下水埋藏浅,易受污染,目前水质尚好。

矿内无大型工业污染源,因此,自然环境地质质量比较好。

由于矿井开采引起地面沉降和塌陷、煤矸石的堆放以及矿井地下水的排放等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煤层开采后会使地表塌陷、变形,使位于其上的建筑物和农田造成破坏,矿井地表沉降比为煤层厚度的0.8倍,目前最大塌陷深度在10米左右。

据统计矿井已有塌陷区1.6Km2,预测蓄水量9.65万m3。

煤矸石中的有害元素会给环境造成一定危害,刮风会引起粉尘飞扬,污染空气和地表水;同时煤矸石长期堆放会占用土地,矿井煤矸石占地面积约40亩。

另外,煤矸石堆放过程中,时间久了会引起自燃,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煤矸石堆放过高还容易引起滑坡,存在不安全因素。

矿井地下水被排至地面,其矿化度及硫酸根离子稍高。

煤矿开采使用的部分设施产生的噪音对人身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四、煤矿电源线路情况芦岭矿共有35kv变电所3座,分别为工人村变电所、工业广场变电所、西部井变电所。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1. 背景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煤矿采区设计成为煤炭企业的关键技术之一。

煤矿采区设计是指在满足煤层资源开采要求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合理规划采区范围和煤柱大小,制定相应的采场交通、通风和安全联络等系统,提高采煤安全、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的系统工作。

本文档主要介绍煤矿采区设计的相关内容。

2. 采区设计步骤2.1 煤层地质资料分析在设计采区之前,需要对煤层地质进行分析。

主要需要关注的煤层地质参数有煤层厚度、产煤地质条件、煤的品质等。

同时需要关注煤层及其周围的岩石及构造情况,确定其对采煤的影响程度。

2.2 采区范围及煤柱设计采区范围和煤柱设计是采区设计的核心内容。

采区范围一般由地质条件、采矿技术和经济要求等综合决定。

煤柱设计是为了保证采区的稳定和安全开采。

煤柱大小会直接影响采区内的瓦斯抽采、通风等工作,因此煤柱的选择需根据地质条件、采煤方法、采区压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3 采场交通设计采场交通设计包括采区入口位置、出口位置、道路设计、采区内移动设备等的设计。

设计合理的采场交通系统能够提高采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采煤安全。

2.4 通风设计通风设计是为了保证采区内空气质量的目的。

通风设计具体包括通风策略、布风和排风系统等内容,可以有效地排除采区内的有害气体,保证采区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

2.5 安全联络设计安全联络设计是为了保证采煤作业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以及采掘过程中产生的煤屑、瓦斯等物质的安全处理,主要包括安全出口位置、安全生产岗位设置、安全设施等。

3. 设计注意事项3.1 安全第一在煤矿采区设计中,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煤矿采掘安全的要求进行设计。

3.2 综合考虑煤矿采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采矿技术、采煤经济效益等因素。

设计人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决策。

3.3 良好的交流煤矿采区设计需要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如采矿、通风、瓦斯安全治理等专业人员,共同制定出一份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和采区设计说明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和采区设计说明

煤矿矿井初步、采区设计一、设计原则㈠遵循国家发布的与煤矿建设项目有关的政策、规程、规。

㈡遵循上一阶段设计中所确定的主要技术原则及标准。

㈢提高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

使设计的矿井实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二、设计的主要依据㈠已批准的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㈡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规程和规等。

㈢其他有关支撑性文件及材料,如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等。

三、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步骤㈠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程序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其他专项设计,如瓦斯抽采工程初步设计、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施工图设计。

㈡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步骤1、学习有关煤矿生产、建设的政策法规,收集有关地质和开采技术资料,掌握上级管理部门对设计的具体规定。

2、明确设计任务,掌握设计依据。

3、深入现场,调查研究。

4、研究方案,编制设计。

四、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容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容分为说明书、图纸、设备清册及概算书。

按照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煤炭工业局下发的《省小型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指导意见(试行)》、《煤炭工业五项设计编制容》及《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50554-2010)等的要求,说明书主要容为前言、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开拓、大巷运输、采区布置及装备、矿井通风、矿井主要设备、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运输、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电气及通信、地面建筑、给排水、采暖及供热、节能减排、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建井工期、技术经济等18个章节。

图纸主要分为采用及新制图,其中新制的图纸主要有矿井开拓方式平剖面图、采区布置及主要机械设备布置平剖面图、巷道断面图册、矿井通风系统网络图、矿井反风系统图、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平面图、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平面图、矿井地面总布置平面图、井下消防及防尘洒水平面图、通信系统图、井上下供电系统图、传感器布置平面图、监测监控系统平面图、井下压风管路系统图、矿井运输线路系统图等。

煤矿采区设计依据及内容

煤矿采区设计依据及内容

煤矿采区设计依据及内容采区是煤矿煤炭开采活动集中的地段,采区布置就是在采区范围之内开掘一系列巷道,建立完整的采掘、运输、通风、供电和排水系统以保证正常的矿井生产。

采区布置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技术经济问题,•般要通过技术经济多方案比较才能确定。

1采≡g要做好采区设计,必须有正确的设计指导思想和充分可靠的设计依据。

必须贯彻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等党和国家对煤炭工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政策的规章制度。

采区是组成矿井生产的基本单位。

采区设计被批准后,在采区的施工生产过程中,不能任意改变。

因此采区设计要为矿井合理集中生产和持续稳产、高产创造条件;尽量简化巷道系统,减少巷道掘和维护工程量;有利于采用新技术,发展机械化和自动化;使煤炭损失少,安全条件好。

采区设计的主要依据地质资料、设计资料和邻近矿井或条件类似矿井的生产情况等。

1.1地质资料地质资料包括:采区内可采煤层层数、厚度、倾角、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厚度;煤的牌号、煤质及用途;储量及分布规律、煤层对比情况;对开采有一影响的地质构造、陷落柱和岩浆侵入煤体情况;水文地质特征、煤层顶底板含水性、涌水量;第四系冲积层厚度、含水情况、有无隔水层及隔水性能、含水层同煤系地层的水力联系;煤层露头、风氧化带界线、小窑开采边界、局部可采煤层的分布;瓦斯等级、是否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自然发火情况及发火期;地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勘探线剖面图、钻孔柱状图、水文地质图等。

1.2阿蝴设计资料主要包括矿井年生产能力、技术装备要求、开拓方式及开采计划图、通风方式、运输及回风水平位置、大巷运输方式、防水煤柱图、工业场地和风井煤柱等。

13邻近矿井或条件或类似矿井的生产情况主要包括采煤方法、采(盘)区巷道方式、瓦斯涌出量、工作面和采区生产能力及有关经济技术指标、建筑物下、水体下和铁路下的开采方法和有关参数,以及有关矿压测定资料和正在施工的矿井所揭露的地质情况。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煤业××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采区设计生产能力:××Mt/a矿长:总工:××煤业年月××煤业××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参与设计编制人员目录前言 (2)第一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3)第一节采区概况 (3)第二节煤层赋存情况及顶底板特征 (3)第三节采区储量分析 (4)第五节水文地质 (5)第六节其它地质因素 (7)第二章采区方案设计 (7)第一节方案设计 (7)第二节方案比较 (7)第三章采区巷道布置 (8)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 (8)第二节巷道断面及支护 (9)第四章采掘顺序及采煤办法 (9)第一节掘进顺序 (10)第二节回采顺序 (10)第三节采煤方法 (10)第四节采煤工作面装备 (10)第五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0)第一节采区生产能力 (10)第三节采区服务年限 (13)第六章采区通风安全 (13)第一节通风系统 (13)第二节采区供风量及负压计算 (13)第三节避灾路线 (21)第七章采区排水系统及设备选型 (21)第一节排水系统 (21)第二节排水设备选型 (22)第八章采区供电及装备 (24)第一节供电系统 (24)第二节供电设备选型 (24)第九章运输系统及设备选型 (29)第一节运输系统 (29)第二节设备选型 (29)第十章压风系统 (35)第十一章防尘系统 (35)第十二章供水系统 (35)第十三章防火灌浆系统 (35)第十四章采区通讯系统 (36)第十五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36)第十六章灾害预防及处理措施 (36)第十七章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6)前言主要叙述矿井概况、开拓方式、通风方式、开采状况及本采区设计依据。

第一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采区概况一、采区围:说明采区所在的水平,采区四周边界,采区走向长度、倾斜长度、采区面积、开采上、下限标高。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县××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单位二OO×年×月××县××煤矿采区设计工程编号:建设规模:××万t/a 设计单位(盖章):设计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煤矿(盖章):矿长:总工程师:二OO×年×月×日参与设计人员名单目录前言 (1)第一章矿井概况 (5)第一节概况 (5)第二节矿井现状 (6)第二章矿井地质 (8)第一节地层 (8)第二节地质构造 (8)第三节煤层、煤质 (9)第四节开采技术条件 (10)第三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3)第一节水平采区划分 (13)第二节采区储量 (14)第三节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5)第四章采区布置 (16)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 (16)第二节巷道掘进 (19)第三节采煤方法 (26)第五章通风与安全 (28)第一节概况 (28)第二节通风 (28)第三节通风设施及防止漏风、降低风阻措施 (37)第六章主要设备 (38)第一节提升设备 (38)第二节排水设备 (42)第三节通风设备 (43)第四节压风设备 (46)第七章采区供电 (48)第一节供电方式 (48)第二节电力负荷 (48)第三节采区供电 (50)第四节井下通讯 (50)第八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52)第九章安全技术措施 (54)第一节瓦斯灾害防治措施 (54)第二节综合防尘措施 (55)第三节消防火措施 (55)第四节水害防治措施 (56)第五节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56)第六节运输事故防治措施 (58)第七节提升事故防治措施 (59)第八节电气事故防治措施 (64)第九节井下安全监控系统及自救器配备 (65)第十节矿山救护 (66)第十章技术经济 (66)第一节建井工期 (66)第二节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68)第三节建设投资估算 (70)第四节采区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1)附录1、采矿许可证;2、煤炭生产许可证;3、煤矿生产能力复核证书;4、安全生产许可证;5、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6、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7、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报告。

《煤矿采区设计》doc版

《煤矿采区设计》doc版

《煤矿采区设计》doc版《煤矿采区设计》doc版煤矿采区设计范例XX 市煤炭工业局二OO九年三月ZAA市煤矿采区设计和图纸交换(培训资料) 编审组组长:副组长:主编:主审:副主审:编审组成员:××县××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单位二OO×年×月× ×县× ×煤矿采区设计工程编号:建设规模:9.0万t/a 设计单位(盖章):设计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煤矿(盖章):矿长:总工程师:二OO×年×月×日参与设计人员名单专业姓名职务或职称采矿通风安全机电运输地质测量经济××县××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目录前言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概况第二节矿井现状第二章矿井地质第一节地层第二节地质构造第三节煤层、煤质第四节开采技术条件第三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一节水平及采区划分第二节采区储量第三节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四章采区布置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第二节巷道掘进第三节采煤方法第五章通风与安全第一节概况第二节通风第三节通风设施及防止漏风、降低风阻措施第六章主要设备第一节提升设备第二节排水设备第三节通风设备第四节压风设备第七章采区供电第一节供电方式第二节电力负荷第三节采区供电第四节井下通讯第八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第九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瓦斯灾害防治措施第二节综合防尘措施第三节消防火措施第四节水害防治措施第五节顶板事故防治措施第六节运输事故防治措施第七节提升事故防治措施第八节电气事故防治措施第九节井下安全监控系统及自救器配备第十节矿山救护第十章技术经济第一节建井工期第二节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第三节建设投资估算第四节采区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2页××县××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附录1、设计委托书;2、采矿许可证;3、煤炭生产许可证;4、云南省煤矿生产能力复核证书;5、安全生产许可证;6、云南省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7、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8、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报告。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车集煤矿28采区初步设计说明书编制单位:车集煤矿二00八年四月参加设计人员名单矿长:杨联合总工程师:葛妙英采矿:穆朝元、徐星华地质:陈旺明、高琪测量:张道德通风:王义民机电:徐亲成目录前言 ............................................................................................................. - 3 -第一章矿井28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 5 -第一节概况 (5)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 (6)第三节煤层发育情况 (7)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 (8)第五节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11)第七节采区涌水量计算 (19)第八节28采区储量计算 (21)第二章 28延伸采区开拓方案的确定.............................................................. - 23 -第一节境界及储量 (23)第二节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4)第三节方案确定 (25)第三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 - 29 -第一节采区布置 (29)第二节采煤方法 (29)第四章通风与安全 ........................................................................................... - 30 -第一节概况 (30)第二节通风 (30)第三节灾害预防 (38)第五章28采区斜巷轨道运输及设备选型.................................................... - 40 -第一节斜巷人员提升 (40)第二节斜巷提升系统 (40)第六章28采区皮带运输系统 ........................................................................ - 43 - 第七章28采区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 - 48 -第一节排水设备选型 (48)第二节压缩空气设备 (51)第三节供水管路 (52)第八章28采区供电系统 .............................................................................. - 52 -前言根据车集煤矿的采区接替安排,矿井北翼26采区的二2煤回采结束后,将接采26采区下部的28采区。

采区设计说明书1

采区设计说明书1

采区设计说明书5目录第一章采区地质情况 (2)第一节井田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地质特征 (2)第二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2)第一节采区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采区生产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煤矿首采区开采设计作者:***系别: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前言 (2)第一章概述 (3)第一节矿井自然状况及资源条件 (4)第二节矿井设计及生产概况 (7)第二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10)第一节采区概况 (10)第二节采区地质情况 (10)第三节采区煤层特征及储量 (12)第四节采区水文地质情况 (13)第三章采区设计方案 (16)第一节采区设计方案 (16)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 (16)第四章采区开拓 (19)第一节采区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采区工作面个数 (19)第二节采区准备与回采 (19)第五章采区各生产系统及主要设备 (25)第一节采区运输与提升系统 (25)第二节采区通风与降温系统 (32)第三节采区排水系统 (37)第四节采区供水、注浆及压风、注氮系统 (39)第五节采区供电系统 (49)第六节采区监测监控与通信 (51)第七节避灾路线 (53)第六章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4)第七章采区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55)第八章采区矿压及冲击地压观测设计方案 (60)第九章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64)第一节劳动定员 (64)第二节劳动生产率 (68)前言****煤矿西约30km处,行政区划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镇管辖,是设计年产12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矿井,矿井与2009年9月1日动工建设,预计2011年9月1日正式投产,建设工期24个月。

井田内含有可采煤层一层,即A1煤层,A1煤层平均厚度,南北走向,矿井共分两个水平,六个采区,即+1200m水平和+750m水平, 11、12、13、14、21、23采区,11采区是矿井首采区,首采区分南、北翼生产,片盘斜井开拓,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均可作为首采区内的三条上山使用,系统简单,投产快。

一、设计基础资料及依据1、**煤矿首采区地质说明书及附图。

2、**煤矿勘探地质报告及三维地震地质报告。

3、**煤矿初步设计。

4、《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煤矿设计和建设的规程规范文件。

二、设计指导思想结合**煤矿周边现有煤矿的生产状况,在对矿井现有资料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并结合实际地质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力求实现采区高产、高效,体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矿井将来稳定高产高效打好基础。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矿井自然状况及资源条件一、井田概况1、井田位置、境界及面积井田位于**西约30km处,行政区划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辖。

井田东西宽~,南北长,面积约为 km2。

井田境界圈定的开采下限为+400m水平,垂高达到1200m 以上。

拐点坐标详见下表井田范围拐点坐标表(北京坐标系统)直角坐标地理坐标序号纵坐标X 横坐标Y 经度纬度1 .30 92°05′30″44°13′00″2 .00 92°09′15″44°13′00″3 .20 92°09′15″44°10′45″4 .00 92°09′00″44°10′45″5 .50 92°09′00″44°09′00″6 .00 92°07′15″44°09′00″7 .90 92°07′15″44°09′30″8 .60 92°07′00″44°09′30″9 .50 92°07′00″44°09′45″10 .20 92°06′45″44°09′45″11 .20 92°06′45″44°10′00″12 .00 92°06′30″44°10′00″13 .00 92°06′30″44°10′30″14 .80 92°06′15″44°10′30″15 .90 92°06′15″44°10′45″16 .50 92°05′45″44°10′45″17 .80 92°05′45″44°11′45″18 .70 92°05′30″44°11′45″2、地面概况井田位于天山东段北侧梅钦乌拉山脉北面,为小型山间盆地,属平原型丘陵地形,井田内地形,南西高,北东低,高程+~+,井田多被第四系洪积、冲积层及戈壁砾石所覆盖。

井田内及周边为无人居住的荒漠戈壁区,山边和局部低洼地段发育有泉眼,泉眼周围生长有稀疏的芨芨柴灌木丛。

秋夏季节偶有牧民来此放牧。

二、勘探情况矿井勘查程度为勘探,可以满足矿井设计要求,其次对首采区做了三维地震地质勘探。

三、地质特征1、地层(一)二叠系上统(P2)隐伏于井田深部,为一套湖相沉积建造,岩性上部以黄绿色泥岩,凝灰质硅质岩及凝灰质砂岩为主,局部为灰岩。

中部以凝灰砂岩为主,钙质砂岩,泥质粉砂岩夹凝灰岩为主,下部以深灰色、灰黑色砂岩,凝灰岩,凝灰砂岩夹碧玉为主,构成本区含煤盆地基底。

(二)中生界地层自下而上的地层层序是:三叠系中上统——小泉沟群(T2+3xq)、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 )、下侏罗统三工河组(J1s)、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第四系。

1、三叠系(T)(1)中上统——小泉沟群(T2+3xq)位于二叠系地层之上,地表无出露,岩性为黄绿、灰绿色砾岩、砂岩、砂质泥岩等,仅ZK10-5、ZK10-1钻孔控制,厚度控制在~,未揭穿。

与上覆的八道湾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侏罗系(J))(1)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隐伏于井田地表之下,为一套滨湖、泥炭沼泽相沉积,岩性以灰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偶夹砂砾岩层。

本组地层共含煤1层,分布于八道湾组中上部,煤全层厚度~,平均,可采厚度~,平均,与上覆的三工河组呈整合接触。

钻探控制的厚度~70m,平均。

(2)下侏罗统三工河组(J)1s隐伏于井田地表之下,仅在井田西北角呈丘陵低山出露,岩性褐红色、杂色砂砾岩为主,其间夹有薄层状粉砂岩、粗砂岩及泥岩,砾石成分主要为变质岩和花岗岩岩屑,滚圆度较好,直径一般为1~5cm,泥砂质胶结。

地层厚度~。

平均,与上覆的地层整合接触。

)(3)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隐伏于井田地表之下,为一套河流、河漫滩相碎屑沉积,岩性为灰色、灰白色、深灰色砾岩、粗粒砂岩、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夹薄层泥岩,炭质泥岩。

地层厚度~。

平均。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三)新生界地层pl)主要为第四系上新统-全新统(Q3-4井田范围内广泛分布,由第四系亚砂土组成。

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钻探控制的地层厚度~,平均。

2、含煤地层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共含煤1层(A1煤层)。

3、构造井田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由北到南,为北东~南西向,沿走向发育有次一级波状起伏,由北向南有逐渐增大趋势。

根据二维地震资料反映,井田内断裂构造不发育,地震侧线上只发现一个断点(1号断点),为正断层,倾角70°,落差29m,该断点为孤立断点,矿井在建井及生产中应进一步查明该断点特征。

总体而言,井田构造简单,属一类构造类型。

4、煤层煤层),煤层最小可采厚度为,最大井田内八道湾组仅含1层可采煤层(A1为,平均,夹矸0~2层,夹矸单层厚~。

5、水文地质井田内地形,南西高,北东低,高程+~+,井田内地形最高点标高+,位于井田内西南部,2勘探线附近;最低点标高+,本区降水稀少,属干旱~半干旱气候。

井田为顶板裂隙充水的矿床,主要含水层单位涌水量~s·m。

平均渗透系数~d,直接充水含水层(H2)单位涌水量s·m。

平均渗透系数d,地下水补给微弱。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为二类一型。

涌水量估算《地质报告》采用大井法对未来矿井+1200m标高、+1000m标高的涌水量分别进行了计算。

涌水量计算结果:(1)+1200标高Q ≈8822m3/d(2)+1000标高Q ≈8260m3/d6、开采技术条件1)、瓦斯矿井为低瓦斯矿井,但煤层瓦斯含量沿走向自南向北有增大的趋势,北部DF1断层附近瓦斯含量预计较高,并且瓦斯含量随深度增加并不符合“深部瓦斯含量高”的普遍规律,给瓦斯赋存规律分析带来困难,所以在回采时还应加强通风管理。

2)、煤尘井田内A1煤层的火焰长度总体为200~300mm,岩粉量为55~80%,具有爆炸性。

3)、煤的自燃井田内A1煤层ΔT为15~58℃,煤层氧化程度~%,属易自燃煤层。

4)、地温本区属地温正常区,平均地温梯度~℃/hm,区内无地温异常。

5)、地压大地静力场型,工作面北部构造发育区,应力集中。

6)、普氏硬度(f)煤层f=1~2,夹矸f=~2,直接顶f=~3,直接底f=~37、储量根据《矿井地质勘探报告》,矿井地质储量为万吨。

+1000m水平以上地质储量万吨,+1000m水平以下地质储量万万吨。

第二节矿井设计及生产概况一、矿井设计概况1、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全矿井可采储量万t,按储量备用系数(井田构造简单,属一类构造类型,设计取的储量备用系数),计算服务年限为÷120÷=;其中+1000m标高以上服务年限。

首采区服务年限年。

2、井田开拓及水平划分水平设置及采区划分:矿井设2个水平,分别是+1200m水平、+750m水平,一水平均采用上下山开采、二水平采用上山开采。

3、大巷布置初期,利用主斜井和副斜井作首采区运输上山、轨道上山用,片盘开采首采区(11采区);再设下山开采12采区(12采区下界标高+1000m)。

后期,设+1200m 水平大巷一组(轨道运输大巷、皮带运输大巷),至X=4894000纬线附近布置南翼上、下山,开采南翼的13、14采区,再后期,设集中上山延深至二水平(+750m)。

上山开采21采区;随后施工+750m水平大巷一组(轨道运输大巷、皮带运输大巷),向南延伸到达第二水平南翼的23采区。

4、采区划分及采煤方法全井田共划分为6个采区,一水平布置4个采区,其中两个上山采区、两个下山采区。

具体是,11、13采区采用上山开拓;12、14采区采用下山开拓;二水平布置两个上山采区,分别为21、23采区。

首采区为井田第一水平上山部分的北部区域,即11采区。

采煤方法为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法。

二、生产概况井下各生产系统为:1、煤流系统顺槽及大巷的煤经采区煤仓或井底煤仓,经主井提运至地面。

2、辅助运输车场采用电瓶车运输、采区上、下山及井筒使用绞车,工作面轨道顺槽使用无极绳绞车。

3、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副井进风,中央风井回风。

4、管路系统管路由副井→井底车场→各用户5、排水系统矿井涌水由各涌水点自流或排至中央水仓然后由中央泵房经副井排至地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