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的叙述艺术分析
文学考研余华专题复习
余华专题人物简介:1960年生于浙江杭州,父亲是外科医生,所以“小时候不怕死人…我喜欢一个人呆在太平间”。
中学毕业后做过5年牙医。
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鲁迅文学院举办的文学研究生班就读。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短、中篇小说集真题:1,论述莫言(余华)小说艺术特色。
(2013复旦)2,就余华的作品《活着》,论述中国当代小说悲剧观的变化。
(1999 北大)3,鲁迅《狂人日记》与余华《四月三日事件》都以“非常态”人物为主人公,比较两者差异,并说明形成原因。
(2010 南开)4,以马原,余华等作家创作为例,评价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小说”的主要特征及文学得失。
(2011 南开)自我分析:以余华为对象的出题点一般集中在“先锋小说”这一块儿,以及九十年代后作品的中蕴含的人性恶主体和其中蕴含的悲剧性,通过纵横比较体现出余华的转型和各个阶段的创作特色。
近年来的长篇小说创作,读者对其褒贬不一。
关键词:时代转变形式内容余华与其他作家早期的余华与川端康成:《星星》(儿童文学)《老师》和《雪国》《伊豆的舞女》§“川端的作品笼罩了我最初三年多的写作。
那段时间我排斥了几乎所有别的作家。
”共同之处:1,忧郁的青少年;2,时代氛围。
创作的年代都正值社会转型时期,作品又都远离时代的脉搏,描写对象集中在卑贱者、底层人物;川端的《雪国》,《伊豆的舞女》,余华初期作品《老师》、《小站》渗透着小人物的哀怨、甜蜜和情愁,朦胧的叙述中充满了忧郁感,直至后来90年代长篇,作品中也依然有生存的焦虑,这种“川端式”的底蕴依然隐约可见;在艺术上精细的描写,忧郁甚至病态美的追求。
后来的余华和卡夫卡:《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和《在流放地》、《变形记》§“卡夫卡解放了我,使我三年多时间建立起来的一套写作法则在一夜之间成了一堆破烂。
不久之后我注意到了一种虚伪的形式。
”同卡夫卡相似,作品都置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活之中,对常理的撞击。
重复的艺术 余华小说的特殊表现手法
重复的艺术——余华小说的特殊表现手法摘要:重复是最好的艺术,最真实的艺术,就像没有人会厌倦日升月落交替的一遍遍上演。
但是,重复用得过多,并非每次都能起到匠心独运的效果。
相反,它会使人感到过去、现在和将来不再具有本质的差异,而是重合。
重复的叙事方式是余华小说中常用的叙事手法。
在先锋作家中,余华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他的小说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内容上,更体现在他的叙事技巧上。
“重复”作为余华小说的一个重要现象,不断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余华的重复叙事既是一种策略又是一种叙事形式。
在他的小说中,重复的旋律构成了全文,也雕琢着细部,从而也成就了余华叙事风格上的单纯和宁静,赋予了叙事惊人的力量。
本文从重复的定义和作用、余华小说中的重复、重复的弊端这三方面来对余华的小说进行简单的梳理,从而找出余华重复的思想渊源。
关键词:余华重复叙事艺术在先锋小说作家中,余华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们为其富有实验精神的作品所感动。
他的小说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内容上,更体现在他探索小说叙事技巧的形式上。
作为余华小说叙事的一个重要现象,“重复”问题早已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并引发了不少的论争。
本文将从重复的定义和作用、余华小说中的重复、重复的弊端这三方面来对余华的小说进行简单的梳理,从而找出余华重复的思想渊源。
一、重复的定义和作用(一)重复的定义重复,最早是修辞学术语,指依靠重复某一词或短语来表达特定的修辞手法。
关于重复,美国当代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曾有精辟的见解。
他认为,重复有两种形式:“从细小处着眼,我们可以看到言语成分的重复:词、修辞格、外形或内在情态的描绘;以隐喻方式出现的隐蔽的重复则显得更为精妙;从大处看,事件或者场景在本文中被复制着,由一个情节或者人物衍生的主题在本文中的另一处复制出来,最后,作者在一部小说中可以重复其他小说中的动机、主题、人物和事件。
”①因此,重复不是罗嗦,而是一种特定的文学表现手法。
(二)重复的作用重复是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表现具有其特定的作用。
余华:窥探人性苦难论文
余华:窥探人性的苦难余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科医生,五年后弃医从文,先后进县文化馆和嘉兴市文联任职,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自1987年1月在《北京文学》发表短篇《十八岁出门远行》后,开始引人注目。
随后又连续发表了《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偶然事件》等中篇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死亡叙述》、《往事与刑罚》、《鲜血梅花》等短篇小说。
因其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而被界定为中国当代标榜“先锋”的主要代表人物。
余华的“先锋”叙述以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为界标,在此之前他所展示的写作态度是在距离化、陌生化的冷静中蕴含着巨大愤怒,此后激情逐渐平息显示出缓和。
转型后的余华在表现“苦难”时,并不是简单地对它加以复制,而是在形式上赋予了它新的艺术风貌,在内容上体现了新的意义。
余华说:“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
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
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我觉得真实是对个人而言的。
”余华他能够透过生活的表象,感悟到生活最本质的真实。
而他在写作过程中关注更多的是人类的苦难,他在描写苦难生活的同时也在试图将人类的悲剧性命运进行理性的把握,但人生的命运不是理性能够把握的,这就使命运带有了宿命论的色彩。
在创作中,他直接用“命中注定”这一主题来命名小说,他将预兆、预感融合在一起,来构成小说文本的宿命意识。
余华对人类生存苦难的关注是通过作品宿命式的描写体现出来的,他所描写的苦难是一种本源性的苦难,人类在这种苦难面前总是显得十分渺小。
但随着余华对苦难体验的深入,他的小说在指向命运无常的同时,也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生命本体意义的悲哀。
在创作理念上从哲理的形而上思考转向了对现实和当下人生状态的关注。
例如,在《在细雨中呼喊》中我们看到的是挣扎在贫困和苦难中的芸芸众生,他们对自己的命运无力负责,更谈不上有能力关心别人。
实用文库汇编之余华小说的修辞方式
作者:温德殿作品编号:644150029945889663877822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实用文库汇编之简析余华小说修辞方式目录:第一章余华小说两个时期的比喻手法简析与对比第二章余华小说反讽手法简析结论余华小说修辞的多样表达效果也随之细腻,并且随着时代变化感谢摘要:1987~1989年是余华创作的第一个阶段,此期余华受西方现代派、后现代派的影响,大量使用了象征、变形的手法,其创作也显示出怪异、荒诞的风格。
与这种创作风格相对应,余华这个时期的比喻也显示了怪诞、新奇的特点。
90年代以后,余华转向现实主义,主要的作品有《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四部长篇小说。
余华这一时期的比喻变化轨迹与他的语言变化情况是一致的,都是一个逐渐去除怪异陌生化,达到一种简约平实风格的过程。
相似点也不再是抽象不可捉摸的了,而是具体可感的多,从人物的视角出发来建立比喻;喻体也多是从人物身边选取意象,所以意象简化为日常所见的事物。
关键词:余华小说修辞比喻对比反讽Abstract:1987-1989 is hua's creation of the first stage, this period hua's Western modernist and postmodernist, extensive use of the symbol, the distortion of practices, which also shows the weird, the absurd style.With this kind of writing style corresponds, Hua's parable of the period also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ird, strange.In the early 90 's, Hua's steering realism, major works in Hong Kong or elsewhere of any in the drizzle shout "and" xusanguan "sold blood" live "and" brother "four novels.Yu Hua track changes in this period compared with the changes in his language are the same, is a gradual removal of strange unfamiliar, a sort of simple process-earth style.Similar points can no longer be abstract uncertainty, but more specifically interested in, from the character's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analogy; simile is selected from the people around, so the image to see the daily thing.一余华小说两个时期的比喻简析与对比(一)、前期小说中的比喻1·相似点趋于模糊和虚化在传统比喻中,相似点都是实指的,可以落实到某一具体的点上,但在余华的比喻中,相似点通常十分隐晦、模糊、虚化,作者似乎不太关注本喻体的相关性系数有多大,作者的目的是传达一种感觉或联想式的体验。
余华隐喻创作的形式特征叙事特征及内容特征
余华隐喻创作的形式特征、叙事特征及内容特征评论界一般认为余华的先锋创作时期始于1986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止于1991年的《在细雨中呼喊》。
其间与余华齐名的马原、格非、苏童等作家的作品被视为先锋文学。
余华针对始于《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段时期的写作和先锋文学的关系说道:“应该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是我成功的第一部作品, 在当时, 很多作家和评论家认为它代表了新的文学形式, 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先锋文学。
”当时的评论家如年轻的陈晓明曾撰写《无边的挑战》研究先锋文学, 认为中国先锋文学创作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不得不走上形式主义革命的冒险道路”的无奈之举, 而其中的具有艺术抱负的“年轻一代作家改写了小说的定义, 并且改变了人们的感觉方式和阅读方式。
”顺理成章, 陈晓明在该书的正文中用叙事革命的冒险迁徙、临界叙述、多形式话语、空缺与重复、过剩与匮乏以及象征精神救赎与逃逸的破裂与见证、超越与认同、幻想与逃亡、无望的救赎、历史的颓败来概括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 指出其为“挑战”当时依然严密的文学制度化体系的一次艺术革命。
但是余华本人对艺术革命的说辞却不认同, 他说“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先锋文:学其实只是一个借口, 它的先锋性很值得怀疑。
”1989年9月28日《羊城晚报》的一篇访谈中谈到余华“一再向记者表示, 在文章中千万不要说他是先锋派”[3]。
余华对先锋文学的怀疑和否定基于他对文学的认识和对自己创作的认识, 他不认为自己的创作是形式的革命, 而只是文学真实的表达而已:“就我个人而言, 我写下这一部分作品的理由是我对真实性概念的重新认识。
”余华自称其创作是真实的表达, 即真实的隐喻:“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
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 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
”由于这种真实是一种不同于惯常的真实概念, 所以其创作的特征就必须从其表达真实的隐喻方式来认识, 而不能从单纯的形式革命论及。
但无论是余华重新认识的真实性, 还是先锋文本的隐喻, 都有激烈反对的声音。
余华小说《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的叙述艺术分析
余华小说《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的叙述艺术分析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学思潮、文学著作涌入中国,给中国的作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
很多人开始了模仿西方的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来进行文体实验,创作异于以往中国主流文学形式的小说,余华的《此文献给少女杨柳》正是体现这种形式的成果之一。
一、叙述人称的转换80年代的余华在他的作品中既充当着作者的角色又充当着叙述者的角色,他认为自己笔下的人物只是自己的发言人,让他们说什么他们才能说什么,这些角色没有自己的声音。
在《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中,余华依然是一个叙述上的侵略者而非聆听者,他在小说中分别安排了三个叙述者来讲故事。
小说的第一节,“我”向读者介绍了自己居住在小城烟,“我”是一个拒绝与他人交往、厌恶世俗的人,直到1988年的5月8日我感觉到一个年轻女子走进我的生活,并改变了我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第二、三、四节,跳到了外乡人的叙述,他告诉了“我”十年前的1988年5月8日到1988年的9月3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第五节从逻辑上是紧接着第一节的,1988年5月8日“我”是在街上游荡的时候感觉到了一个年轻的女人,之后她对我的生活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第七节中“我”为了摆脱这种被打乱的生活,又一次出去游荡,在这次游荡中“我”遇到了一个穿黑夹克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向“我”讲述了他在十年前的1988年5月8日及之后发生的事情;第九节在逻辑上紧接着第六节,用第一人称讲述了1988年5月8日之后“我”感觉到了这个年轻女人之后的故事,包括后来的车祸、失明、接受角膜移植等等。
小说在“我”的叙述中插入了外乡人和穿黑夹克的年轻人的叙述,从三个不同的视角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三个大致相同却又因细节问题错综复杂的故事。
这三个叙述者用不同的叙述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经历,小说通过不断变换叙述人称讲述三个同中有异的故事,“罗生门”式的叙述方式使小说呈现出无穷的内在扩张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疑点、悬念,在真真假假中不断挖掘,直到理出让自己满意的逻辑结构。
余华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失语现象分析
余华作品中女性角色“失语”现象分析余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曾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
余华的作品中以冰冷,没有温度的写作风格著称,充满了思维,暴力,色情意识。
他以其独特的直面内心的写作方式在中国文坛成就突出。
但是,在研究余华小说时,我们也发现余华小说的主要人物迄今没有走出男性的视角中心,1对于女性的描写始终处于被遮蔽的状态。
余华曾在谈及自己文学创作道路上遇到的困难时,说明刻划女性是自己的困难之一。
由此,他很羡慕同为先锋作家的苏童,因为“他很能写女性”,尽管苏童“是带着男性的那种眼光去看女性”,而余华“就是连带着男性的目光去看女性”“都有点不明白”。
因此,余华在“刚开始写作到几年前”“一直不太敢写女性”。
的确,如果留意,我们会发现余华小说文本中的女性太少了,常常处于一种缺席状态。
2在女性的塑造中,缺乏深入的人文内涵与丰满的灵魂,也许这与余华的写作风格有关:在他的小说中人物的塑造会呈现出一种漫画感,而不以细腻的描写见长。
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余华作品中忽略的对女性人文意识的描写,及对女性形态的简单归类也是制约他小说价值提升的短板。
一,余华小说中女性“失语”现象的具体体现(一)余华早期写作中女性角色“失语”现象分析一方面,余华早期作品中对女性角色的塑造置于自己的主观臆想中,塑造出模糊神秘充满幻想的女性形象,但在美幻的形象下仍然是抽象空洞没有自我意识的女性。
在《古典爱情》中中对小姐惠的形象描写如下:“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子在窗框中显露出来。
女子怡然自得,樱桃小口笑意盈盈,吟哦之声就是在此处飘扬而出。
一双秋水微漾的眼睛飘忽游荡,往花园里倾吐绵绵之意。
然后,看到了柳生,不觉“呀”的一声惊叫,顿时满面羞红,急忙转身离去。
这一眼恰好与柳生相遇。
这女子深藏绣楼,三春好处无人知晓,今日让柳生撞见,柳生岂不昏昏沉沉如同坠入梦中。
刚才那一声惊叫,就如弦断一般,吟哦之声戛然而止。
”3可以看出这是典型的传统爱情的描写手法,对小姐惠的描写是基于男性的幻想基础上,勾勒出充满模糊神秘的深闺中大家闺秀的形象体现了余华写作中典型的男性对女性的幻想和虚构。
暴力与温情——试论余华的先锋小说
国当代 文化 》 提 出 , 现 代 艺 术作 品将 虚 构 和 冷 胡 同口 , 赶 着一 群 少女 就 像赶 着 一群 鸭 子 。2嘴 中 后 他 漠作 为 自己的性 格 特征 。表 面 L看 , 国先 锋 文 学 里 叼 着 烟 走 来 , 不 小 心 滑 了 一 下 , 是 没 有 中 他 但
l 确 实 是从 虚构叙 事 、 言实 验 和 生存 状 态 这 i 方 面 摔倒 。 J 语
齐头并 进 的 : 马原 置身 于 虚构 , 而营 造 出 的 “ 真 进 似
那个被 称作 “ ” 除 了 在这 篇小 说 的开头 部 分 2人
幻 觉 ” 孙 甘露 在文 字 间 往返 周旋 、 ; 拼贴 集 合 得 不 竭 “ 着 炯 ” “ 了 一 下 ” 外 , 再 有 别 的 意 义 。 叼 、滑 之 不
o fYu Hua S Av nt a de No e s ’ a g r v l
JANG R n I og ( eate t f ecigAfi , lc i P w r n ier gSho o A h i H i 2 0 3 , h a D pr n ahn f r Eetc o e g ei col f nu , e 30 9 C i ) m oI a s r E n n n
摘 要: 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 , 他在 2 0世纪 9 0年代创作 的小说依 然是读 者和文 学批评家所 津津乐道 的
对象。基于后现代话语支配下余华写作思路 的起承转合 , 消解人物和暴力叙述两个角度 回顾 了他在先锋 小说 从
创作 时期对文本结构和 内容 的突破 , 并从暴力与温情的张力 中彰 显余 华小说写作 的当代魅力。 关键 词 : 余华 ; 先锋 小说 ; 暴办 ; 温情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关系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关系余华是一位有着独特生活体验的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都有很深的了解,是中国早期先锋文学的杰出代表。
《十八岁远门出行》、《鲜血梅花》、《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都是余华的先锋小说。
在人们的印象中,余华的先锋小说彰显出他理解生活的聪明和敏感,描绘人与人之间的残忍,世事命运的无常,现实生活的死亡和血腥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世界的荒诞,等等。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关系:一、先锋时代的价值取向。
(1)血腥和暴力。
在余华早期的作品中,似乎对暴力有着特殊的兴趣。
他的笔下的苦难是与生俱来的,而苦难的根源则是暴力,他用暴力和血腥概括了当时中国人的精神和中国人的现实。
余华的先锋小说,单看题目就有点让人触目惊心,尽管他有意无意的用偶然、错误、劫数、刑罚、战栗、台风、鲜血、死亡等暗示阅读者不至于被文中随处可见的意外、暴力、血腥和诡异吓着,同时刻意在小说题目中镶嵌了现实、世事、往事、事件、一九八六年、十八岁爱情、夏季之类的字眼,以表明他所写的就是真实生活,往往使阅读者惊异、思考、不寒而栗。
若说被公认为“成人仪式”的先锋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只是余华对血腥、暴力、尔虞我诈的现实反常解剖的大胆尝试,那么余华中篇小说《现实一种》可谓登峰造极,彰显了一种暴力美学。
小说《现实一种》不仅有最为阴郁、冷酷的血腥场面,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人是如何被暴力挟持着往前走,最终又成为暴力的制造者和牺牲者的。
暴力的起源于一个叫皮皮的孩子,他虐待和摔死了自己的堂弟。
堂弟的哭声,“使他感到莫名的喜悦”,“他就这样不断地去卡堂弟的喉咙又不断松开,他一次次地享受着那爆破似的哭声”。
他抱着堂弟到屋外看太阳,似乎是出于本能,当他觉得手上的孩子越来越沉重时,就松开了手,那一刻,他并没有去注意堂弟摔下去后会怎么样,而是“感到轻松自在”。
就这样,暴力的漩涡在孩子一次无意识的罪恶行动中形成了。
在这个无意识的暴力激发下,山岗和山峰两兄弟及其妻子都被不由自主地卷入到暴力的漩涡中。
论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论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余华的小说创作从1987年1月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到1996年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8o年代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即先锋小说,后期是9o年代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最初发表在1991年第6期《收获》上时名为《细雨与呼喊》)“这部作品一经间世,人们便立即就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余华对他前期作品的一个总结,也是他的创作发生变化的开始,《活着》的发表标志了先锋叙事的成功转型。
“余华曾经被看作是‘小说革命的先锋性拓展’的代表人物”,[l1卿36)他的小说前后时期的变化正体现和代表了先锋小说发展的趋势、方向和必然.叙事时间由零碎模糊转向具体明确余华前期的先锋小说在叙事上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打碎传统线性完整的时间链,故意淡化情节和对故事性的消解,整个叙事结构在时间线索上是任意的、零碎的和散乱的,人物的游离性和符号化,时间、结构、人物是跳跃的和错乱的,叙事视角不断地游移和转换,叙事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和历史背景。
余华小说的叙事深受法国新小说派核心作家罗伯一格里耶等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一种彻底多元化、碎片化的世界观。
他认为世界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各种碎片的拼接。
因此,我们不可能给世界一个统一的认识,也不可能相信所谓的永恒真理,而只能认同这种碎片化的存在状态。
~由于世界本身不存在统一性,所以对中心意义的追寻也完全是徒劳和没有价值的。
同样就叙事而言,文本内部也不可能存在任何中心意义,一切都只能是表面化、平面化和不稳定的,这种纷乱而不确定的过程就是文本的一切。
”川在余华的先锋小说中,一切的叙事时间已不再是客观意义上的、现实意义上的物理时间,而是作者随意调遣、安排的,并有意制造的一种错位的心理时间,呈现出碎片状态,让试图进入文本和历史的双向线索模糊化,将真实与虚幻相互交织。
分析於梨华小说的艺术特色
分析於梨华小说的艺术特色於梨华是华裔美国作家,1949年去台湾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居住在台湾,是最早开始台湾旅美留学生题材的文学创作的台港文学的作家之一。
她写了许多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
下面我就结合作品来谈一谈於梨华小说的艺术特色。
首先,於梨华的小说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她的小说没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而是联系社会现实和当时的社会现象来进行写作。
比如说於梨华的长篇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就能够比较鲜明地表现出这一点,这部小说写的是男主人公牟天磊出国留学归来后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引发了人们深刻的思考:出国到底好不好,这其实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现状的表现。
这部作品写于1966年,那时的她已经到美国13年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当时的社会并没有那么发达,小说中提到这样一个场景“他在台北机场走下飞机,与家人团聚写起。
他见到了久别的亲人——父母和妹妹,也见到了从未谋面的意珊。
一回到家,百感交集。
他想起了在美国寂寞飘零的生活,想起了去美国之前在台湾的情景,也想起了抗战时期的祖国大陆。
”虽然是小说形式的文学作品,却把里面的主人公和当时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除了这一点,作者还借助文章提到了大陆和台湾的问题,主人公牟天磊从大陆来到台湾,再从台湾到美国,但当他回到了台湾时,却发现自己原来仍是一个“客”,只是一个外乡人而已,他早已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在作者的眼中,牟天磊就是一个无根的人,这也间接反映了台湾和大陆关系的问题,这也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反映,除了《又见棕榈,又见棕榈》这本小说,《梦回青河》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这部作品通过女人的视角,生动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描写了大家族内部的斗争和情感纠葛,还刻画了抗战大背景下的社会情景和百态,展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充满了现实主义的特色。
所以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是於梨华小说的写作特色之一。
其次,在於梨华的小说具有传统叙事模式与现代技巧相结合的写作特色。
就拿《又见棕榈,又见棕榈》这部作品来说,在上文我们讲到,这部作品充满现实主义的特色,运用了传统的叙事模式,具有情节结构和交叉结构,这部作品是一部小说,在我看来故事性比较强,但小说具有传统的叙事模式,小说讲述了多个故事,并把他们串联在了一起,但故事情节在围绕一个主要人物——牟天磊在发展,牟天磊的归去和到来这两种状态导致各种故事的发生,有与意珊的爱情,有家人的关心,有旅美潮流的兴起等一系列的故事,这些故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整部小说,但除了叙事文章还有生动的心理描写特别是牟天磊的心理刻画十分细腻,作者不仅采用了普通的心理描写,还采用了意识流的写法,这是一种新型的写作技巧,这种技巧在作品中有着非常鲜明的体现,先来说一说什么是意识流写法吧,意识流写法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既包清醒的意识,更包括无意识、梦幻意识和语言前意识。
余华小说中记忆叙述的时空观念——以《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为例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 #) *+,-.'&/ 0'&(. 1&.2,%3.45
;#1第<$" !=#期<!
/012 9:8+
余华小说中记忆叙述的时空观念
以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为例
贾涛博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
摘 要$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从余华小说中较为代表性的&记忆'主题出发"对传统小说中记忆叙述的时空观念
记忆在人的头脑中是不断被回忆&重复!甚至重新组合"余华的小说'此文献给少女杨柳(正好体现了 这一点%在该小说中!几乎每一个固定的时间点都被不止一次地重复着%但是回忆并非简单地复制过去的 印象!而是不断被补充!不断去定位过去形成的感觉知觉!记忆被不断地修改!时间也在不断地重组!以达 到最后明确的状态% 例如!#我$在小说中存在着多次对#一九八八年五月八日$的记忆叙述% 第一次叙述 #一九八八年五月八日$时仅仅提到一个年轻女子对#我$的生活的影响!第二次对那位年轻女子在#我$心 中到来进行详细叙述!第三次叙述时将年轻女子与外乡人联系到一起!而在第四次记忆叙述中#我$则认 为#一九八八年五月八日$发生在过去% 在小说中不断对#一九八八年五月八日$进行回忆!而每次的记忆 讲诉都在前一次修正的基础上进行叙述!不断对#一九八八年五月八日$这一时间点进行补充和更正!并 将#我$&外乡人和少女杨柳逐渐联系起来!使#一九八八年五月八日$的记忆叙述内容不断完善和明确%直 到第四次叙述中!#我$才意识到#一九八八年五月八日$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一九八八年五月八日$在几 次记忆叙述中不断被重组!最终才成为涵盖较为充分的真正的记忆叙述时间% 记忆叙述的再创造
叙事艺术探索与生命本真追问的不断契合——余华小说论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叙事艺术探索与生命本真追问的不断契合——余华小说论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20030301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叙事艺术探索与生命本真追问的不断契合——余华小说论摘要余华是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他发表了一系列形式感极强的实验小说,如《十八岁出门远行》、《河边的错误》、《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等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注重叙述方式,语言实验等形式探索:这些小说具有叙事呈现感觉化、幻觉化态势,叙述语言能指与所指脱节断裂,人物形象符号化、抽象化,叙述人态度冷漠超然等特征。
余华前期小说玩弄叙事技巧淡化了故事情节,忽视人物性格的塑造,从而给阅读带来困难。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余华的小说创作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呼喊与细雨》是其转型的标志。
这部长篇小说在叙事风格上出现了与前期小说不同的特征,作家在关注人物的生存境遇的基础上使叙事充满温情,把对叙事探索与关注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与他前期小说创作有本质的不同。
随着对叙事艺术和人类生存本质的不断深入探察,在随后发表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把对传统叙事艺术与现代叙事艺术和对人类生命本真的追寻结合起来,使小说具有中国本土化、民族化的色彩又显示其对人类生命本质以哲学意义上的关怀,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也昭示了中国当带小说的走向。
ACominationoftheexplorationoftheNarrativeArtwiththePursuitoftheTrueMeaningofLife……AcommentonYuHua’Snovels(Abstract)YuhuaiSoneoftherepresentativesofpioneernovelsinChina.Inthemiddleandlate1980s,Yuhuapubishedaseriesofnovelssuchas4曼壁翌g』旦些丝量型旦££&量4擘£2Z』墨』Z[_.istakeshappenedattheRiverside,PastEventsA.......r...e.......L......i..k....e.......D.......r....e....a.....m..—s—,AnInexo—r—ableDoomUn—a—bletoAvoidandAnArti—c—le—for地£毖篮!盏.InwritingthesenovelsYuHuaputspecialemphasisontheexplorationofnarrativeskillsandoftheuseoflanguage,whichare—Exclamation—andDrizzle,theturningpointofhischange,differedfromhischaracteristicofhisearlierworks.Yetsincethebeginningofthe1990s,therehasbeenagreatchangeinhiswritingtechniques.Hisworksearliernovelsinthatheemployedadifferentnarrativestyleinhisnovel.Attentionwaspaidtoboththeexplorationofnarrativetechniquesandhuman’Sdestiny.Later,thereisanotherchangeinhiswritingstyle,whichcallbeseeninhistwonovelsA—li—veand.S....t..o....r...i..e....s......A.....b.,.o....u,...t....X...—u—墅丝g缎醒§&鲤鱼g点地垦&趔Duringthisperiod,YuHuacombinedtraditionalandmodemnarrativetechniqueswiththepursuitofthemeaningoflife.Hetookthetruemeaningoflifefromthephilosophicalperspectiveintoconsideration,andtosomeextentshowedUSthetendenceofcontemporarynovelsofChina.2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叙事艺术与生命本真追问的不断契合——余华小说论郑成志弓|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改革的拓展和深化,中图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功悠、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功能、市民文化功能发生了深刻面剧烈的变动:伴随经济改革开放的文化交流也}葺益频繁起来,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也不断地涌入中豳进而渗透到社会的备个领域,使褥当代中嚣社会在这~时絮效思想文纯呈现复杂多变酶现象。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读后感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读后感刚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一个雾蒙蒙的迷宫。
余华的叙事手法那叫一个独特,他不是按照平常那种规规矩矩的顺序来讲故事的。
一会儿是“我”的现在,一会儿又跳到过去,还穿插着各种看似不相干的情节,就像把一堆奇形怪状的拼图碎片扔在你面前,让你自己去琢磨怎么拼起来。
这感觉就像是你在走一条七拐八拐的小巷子,每转一个弯都不知道会遇见啥。
不过这故事里的人物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少女杨柳,虽然她像是在故事里若隐若现的一个影子,但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吸引力。
她就像那种在雾中散发着微光的花朵,你知道她在那儿,可又看不太真切。
“我”这个叙述者呢,就像是一个在时光里迷失的人,在寻找着关于杨柳的一切,那种执着又迷茫的感觉,就像是我自己有时候丢了东西,拼命回忆最后一次看到它的地方一样。
而且这故事里的氛围啊,特别的“余华”。
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和无奈在里面,就像那种阴天里的风,冷冷地吹在你脸上,让你心里有点堵得慌。
故事里的城市也是,感觉像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到处都是旧旧的、破破的,仿佛每一块砖瓦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读完这个故事我就在想,余华是不是在跟我们玩一个猜谜游戏呢?他把那些关于生命、记忆、爱情的东西都藏在了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里。
比如说记忆吧,在故事里它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鬼,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让你捉摸不透。
这是不是就在暗示我们,生活中的记忆也是这样,有时候我们觉得刻骨铭心的事情,说不定哪天就模糊了;而那些我们以为早就忘掉的小细节,却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突然冒出来。
还有爱情这东西,虽然在故事里没有那种直白的我爱你之类的情节,但“我”对少女杨柳的那种追寻,就像是一种无声的爱情。
就像是你在人群里寻找一个熟悉的身影,哪怕只是一个背影,也能让你心跳加速。
这种爱情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而是像涓涓细流一样,在心底慢慢地流淌着。
余华此文献给少女杨柳读后感
余华此文献给少女杨柳读后感读后感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聊聊余华的《此文献给少女杨柳》,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刚翻开书的时候,我就被那独特的叙事方式给吸引住了。
余华就像个神奇的魔法师,一点点把故事展现在我面前。
故事里的人物,仿佛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少女杨柳的形象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的那种纯真和迷茫,让我心疼不已。
我好像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和对未来的期待。
还有那充满悬念的情节,让我读得停不下来,一直想知道后面到底发生了啥。
每一个转折都让我意想不到,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又过瘾。
余华的文字啊,简单却有力,每一句话都能戳中我的心窝。
他把那种对生命的思考,对人性的洞察,都融入到了故事里。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长大了不少,对这个世界也有了新的认识。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真的是一本超级棒的书,强烈推荐给你们哦,相信你们读完也会和我一样有很多感触的!读后感二哈喽呀,朋友们!我刚读完余华的《此文献给少女杨柳》,迫不及待想和你们分享我的感受。
这本书啊,一开始就让我陷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迷雾中摸索,不知道下一步会碰到什么。
少女杨柳这个角色,真的太让我着迷啦!她就像是一朵娇嫩的花,在风雨中努力绽放。
我随着她的经历,心情也起起伏伏的。
有时候为她的遭遇感到难过,有时候又为她的坚强而鼓掌。
余华的描写太细腻了,那些场景和人物仿佛就在我眼前活灵活现的。
我能看到杨柳的笑容,能感受到她的泪水。
而且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关于杨柳一个人的,它让我思考了好多关于命运、关于选择的问题。
就好像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岔口,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改变我们的未来。
读完之后,我好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书里的世界里出不来。
不停地回味着那些情节和话语。
这本书真的是个宝藏,让我又哭又笑,又思考了好多。
你们要是还没读,赶紧去读,保证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无望的救赎——余华小说的人文阐释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无望的救赎——余华小说的人文阐释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文艺学指导教师:***2002.11.1无望的救赎——余华小说的人文阐释王建锋摘要余华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鲜明的个人主义感觉而著称于当代文坛,自《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余华就为自己,也为时代开辟了一片与传统世界相迥异的小说天地。
余华的作品每一篇都是独特的,这来源于他思维方式和叙述语言的独特,也来源于他对世界独特的感知方式。
他如同一位蛰居的先知,他恐惧于世事的险恶与人性的可怕,又焦虑人自身的无能为力,然而又异常平静地讲述着一个个末日来临的征兆。
本文欲通过对余华小说的全面观照,进一步把握余华小说的独特个性及其在当代小说中的影响。
当然,本着建设性的立场,本文同时指出了余华小说的困顿,以期通过对余华小说个案的分析与反思,为当代文学建设做一点有益的启示。
,论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余华先锋小说的主题语码。
余华小说的形式意义和精神指归都与一些显在或隐在的主题语码密切相关。
理解了余华小说中的灾难、死亡、罪恶、绝望、救赎这些主题语码,也就为理解余华小说打通了道路。
第三部分余华小说的叙述策略。
余华由80年代对形式和技术的极度迷恋,到90年代对形式和技术的高度警惕.直到‘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创作中的返璞归真,明确地显示了实躜一理论~再实践的轨迹。
但“无为而为”总须为,“无法而法”总有法。
这里对余华小说之“法”进行了回顾,以求其大化自然之法。
第四部分余华小说的生存哲学。
余华是个悲观主义者,在中国当代文坛中,他第一个将人置于本能和形而下层面进行观照,通过对肉体暴力的残酷书写,极端地提示出人和世界的黑暗景象。
第五部分余华小说的美学走向。
余华小说由先锋时期的暴戾、血腥的话语特征转为后期创作的舒缓、忧伤、理解和宽容,艺术风格的转变源自于作家对人和世界的“看法”的变化。
第六部分余华小说的路在何方。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多元,解构之后是建设,建设的路如何走,更待作家迈出虽艰难但向前的步伐。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读后感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读后感刚读的时候,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雾蒙蒙的迷宫。
余华那文字就像一片片形状各异的拼图,你得一块一块仔细地拼凑,才能渐渐看出个大概模样。
小说里的故事线交叉又分散,一会儿是这个情节,一会儿又跳到另一个场景,就像坐过山车,一会儿俯冲,一会儿又急转弯,晃得我晕头转向的。
不过这种晕头转向还挺有趣的,就像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虽然路有点绕,但你知道肯定会有惊喜在等着你。
文中的人物就像皮影戏里的角色,在余华的操纵下,有着独特的命运轨迹。
少女杨柳这个形象,就像雾中的花,若隐若现,充满了神秘感。
她像是一个符号,象征着美好、纯洁,又或者是命运无常中的一抹温柔。
那些围绕在她身边的男人们,各自带着自己的故事和情感,像是一群在黑暗中追逐火光的飞蛾,而杨柳就是那团迷人的火焰。
余华描写环境的笔触也很厉害。
那些街道、房屋、河流,就像是有了生命一样。
我仿佛能看到那潮湿的青石板路,能听到河水静静流淌的声音。
他把那种南方水乡的韵味写得淋漓尽致,就像把一幅水墨画直接摆在了我的眼前,让我感觉自己就站在那个小镇上,周围的一切都是湿漉漉的,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
这篇小说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就是它背后关于命运的思考。
这些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偶然和必然。
一个小小的决定,一个不经意的相遇,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整个人生轨迹。
就像我们自己的生活,有时候看似平常的一件小事,说不定就是命运的转折点。
余华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命运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看似捉摸不定,但其实所有的一切都在它的掌控之中。
读完这篇小说,我就像做了一场很长很长的梦。
醒来之后,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有点惆怅,又有点对生活中那些未知的敬畏。
这篇小说就像是一瓶陈酿的老酒,刚入口的时候有点冲,但是越品越有味道,余味悠长,让人忍不住想要再咂摸咂摸。
重温“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重温“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作者:张欣杰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22期摘要: 人物是小说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本文对余华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分析,阐述了他塑造人物形象所经历的三段发展过程:为揭示抽象哲理的真实而把人物超现实化→在广阔的社会画面中使人物的人性复苏→在生命的苦难和温情中塑造独立的性格丰满的人物。
这三个发展阶段的螺旋式上升,正是余华小说创作从试验到成熟的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关键词: 余华小说创作人物塑造三个阶段余华作为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家,为当代文坛奉献了诸多精彩的作品和众多人物,从山岗、山峰到福贵、许三观,我们都已耳熟能详。
余华文学创作中人物塑造的态度和技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创作经验、人生体验的日渐增长,在慢慢发生着改变。
这段道路历经了十几年的时间,被作者称为“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正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物也正像是作品的眼睛,我们往往是透过人物之窗,去直视作品的灵魂。
以下逐一分析余华小说创作中人物塑造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揭示抽象哲理的真实而把人物超现实化。
余华早期小说中的人物是单薄的,无性格特征的,是作为统治者的作者笔下的奴隶,完全为作者的意志所掌控。
《往事与刑罚》中的陌生人和刑罚专家讨论关于时间和刑罚的问题,“我就是你的过去”表明了过去对现在残酷而无力的惩罚;《一九八六年》中的疯子在一系列疯狂而残忍的古代刑罚中体会极度的快意,让人感到过去就是现在挥之不去的阴霾;《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我”、外乡人、潘良、沈良及少女杨柳是作者享受时间分裂、时间重叠、时间错位等写作技巧的玩偶;《西北风呼啸的中午》的主人公叫做“余华”,其实把他叫做什么都无所谓,因为作者仅仅意在表现人与人之间荒诞的关系;《现实一种》兄弟俩山峰、山岗及其母亲、妻子、儿子都表现了同一种性格,那就是惊人的冷漠与残酷;《世事如烟》干脆省去人物的名字用阿拉伯数字代替,只是故事为了表达人类无法掌控的命运的力量而不得不组织人物关系的一种手段。
叙事的游戏——论余华小说《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的叙事手法
叙事的游戏——论余华小说《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的叙事手
法
李琨
【期刊名称】《教育与教学研究》
【年(卷),期】2008(022)002
【摘要】余华的中篇小说<此文献给少女杨柳>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里面用了大量的叙事手法,给读者构建了一个离奇抽象的世界.阅读的过程有趣而富有挑战.故事变化的线性逻辑被解除,叙述感觉成为故事螺旋滑动的枢纽,并且故事被"实事情境"催化.余华运用多视角的方法,执著地与读者玩起时间的游戏,游戏中,似乎没有真实,时间可以摧毁事实、瓦解记忆,而语言可以再造事实、重建历史.
【总页数】4页(P94-96,125)
【作者】李琨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重庆,4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5
【相关文献】
1.余华小说中记忆叙述的时空观念r——以《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为例 [J], 贾涛博
2.论余华小说《兄弟》中文革叙事的手法特征 [J], 李莉娜;
3.民间叙事视野下余华小说的多元叙事艺术研究 [J], 韩雪
4.精神分裂者的幻象与自语
——论余华《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的时间迷宫 [J], 陈佳冀;王琳
5.回旋于游戏之上的颠覆文本——论余华小说的空间叙事 [J], 张福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华小说《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的叙述艺术分析
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学思潮、文学著作涌入中国,给中国的作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
很多人开始了模仿西方的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来进行文体实验,创作异于以往中国主流文学形式的小说,余华的《此文献给少女杨柳》正是体现这种形式的成果之一。
一、叙述人称的转换
80年代的余华在他的作品中既充当着作者的角色又充当着叙述者的角色,他认为自己笔下的人物只是自己的发言人,让他们说什么他们才能说什么,这些角色没有自己的声音。
在《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中,余华依然是一个叙述上的侵略者而非聆听者,他在小说中分别安排了三个叙述者来讲故事。
小说的第一节,“我”向读者介绍了自己居住在小城烟,“我”是一个拒绝与他人交往、厌恶世俗的人,直到1988年的5月8日我感觉到一个年轻女子走进我的生活,并改变了我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第二、三、四节,跳到了外乡人的叙述,他告诉了“我”十年前的1988年5月8日到1988年的9月3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第五节从逻辑上是紧接着第一节的,1988年5月8日“我”是在街上游荡的时候感觉到了一个年轻的女人,之后她对我的生活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第七节中“我”为了摆脱这种被打乱的生活,又一次出去游荡,在这次游荡中“我”遇到了一个穿黑夹克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向“我”讲述了他在十年前的1988年5月8日及之后发生的事情;第九节在逻辑上紧接着第六节,用第一人称讲述了
1988年5月8日之后“我”感觉到了这个年轻女人之后的故事,包括后来的车祸、失明、接受角膜移植等等。
小说在“我”的叙述中插入了外乡人和穿黑夹克的年轻人的叙述,从三个不同的视角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三个大致相同却又因细节问题错综复杂的故事。
这三个叙述者用不同的叙述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经历,小说通过不断变换叙述人称讲述三个同中有异的故事,“罗生门”式的叙述方式使小说呈现出无穷的内在扩张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疑点、悬念,在真真假假中不断挖掘,直到理出让自己满意的逻辑结构。
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这篇小说与博尔赫斯的作品《两个博尔赫斯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两个博尔赫斯的故事》中博尔赫斯安排了作家的不同年龄段的形象之间的对话。
余华在《此文》中安排了1988年的“我”和两个1998年的“我”(外乡人及穿黑夹克的年轻人)之间的对话,将一个疯子的自我对话、心理历程分成几个不同时空中的人的叙述,让“人物自己来介绍自己” [3]p95,通过这些叙述人称的转换,不仅使故事的神秘感大增,也使小说的情节分明,结构井然有序,引导读者一步步将故事中的人物串联,猜想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未来的我和过去的我之间的交谈中整理出故事的发展脉络,最后得出这三个叙述者实际上是同一个人的结论。
二、时间的魅力
余华小说中的时间叙述体现出极大的魅力,为人津津乐道。
一个文本中的时间样式有事件时间、写作时间、叙述时间。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的写作时间是1989年。
小说的第一节让我们知道了一个住在
小城烟的拒绝与世俗发生联系的人的生活状态,直到1988年5月8日这个人感觉到一个年轻的女子向他走去;第二、三、四节中,“我”在1988年的5月8日之前遇到了一个外乡人,而这个外乡人对“我”讲述了他在1988年5月8日之后发生的事情,外乡人在8日之后发生了一个意外导致之后得了眼疾,被送进了上海的医院,9月3日重见光明前往小城烟,路上遇到了沈良;第五节继续第一节的内容扩充了“我”感觉到年轻女子之前和之后的心理状态;第七、八节中,穿黑夹克的年轻人告诉“我”他在1988年5月8日感觉到一个少女的目光之后发生的事以及他在9月3日出院之后遇到了沈良并听说了谭良的故事;第九节到第十三节是第五、六节情节的延续,1988年5月8日之后我感觉到年轻女人的存在之后得了眼疾,出门时被卡车撞伤,送入医院,出院后找打角膜捐赠者杨柳的父亲,后来遇到穿黑夹克的年轻人,知道了定时炸弹的事情。
这个就是小说的事件时间。
小说把事件时间分成几个部分,并不断扩充每个时间段的内容,又不停地更换它们的顺序,给人一种时间上的错乱感。
小说中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处在一九八八年,而外乡人和穿黑夹克的年轻人则是处在一九九八年,作者把三个处在不同时空里的人放在同一个空间平面上进行对话,每一个叙述者都对上一个叙述者的故事进行补充,在过去和未来两个时空里穿梭,瓦解了时间的线性存在,把时间碎片化,而“碎片又整理出一个又一个的事实”。
[1]p151断裂、扭曲、重复的时间,错杂的场景变换,“打破叙述的圆” [2]p302画出一个叙述迷宫,成就了作者高超的叙述技巧。
三、小说的情节
“叙述线索实际上表现的是思维线索和话语线索。
” [2]p292 “我在走入住宅区窄小的街道时,常常会感到如同走在肝炎病区的走廊上,我不能不小心翼翼”,“一想到他们的鞋有可能踏在我踩过的地方,我就无法阻挡内心涌上来的痛苦”,像这样的心理描写文中还有很多,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把一个人病态的心理一点点的剥开。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有关人物心理的描写,逐步为我们揭开“我”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一个沉溺于现实和幻想之中不可自拔的厌恶世俗的精神病患者。
蒙田曾在自己的随笔中提到“强劲的想象产生现实”。
基于这一点,笔者对《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的情节做出一个大胆的推测,文中的“我”从始至终都是一个精神病人,所以才会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中幻想出一个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年轻女人。
1988年5月8日的半个月之后,“我”上街给幻想出来的年轻女人买窗帘时被一辆解放牌卡车撞到,送入小城烟的医院,而在康复过程中,医生却发现“我”即将失明,于是把我送入上海一家医院;8月14日,一个名叫杨柳的患白血病死亡的少女把眼角膜捐献给了我;9月1日,“我”重见光明;9月3日,我坐上了回小城烟的长途汽车,途中我碰到了沈良,听到了关于谭良和他埋的炸弹的故事。
于是接下来的十年里,“我”这个精神病患者将自己的经历和听到的故事完全的混在了一起,他幻想出“被解放牌卡车撞死的杨柳”、“死在家里从未去过上海却和自己有一样目光的杨柳”,并把谭良的故事和自己的经历交错在一起,将1998年的自己分裂成外乡人和穿黑夹克的年轻人,让他们和1988年的自己相
遇、交谈,回忆出这样一个真假参半、虚实不清的故事。
所以,笔者把这个故事大胆地概括为“一个精神病人十年内的错乱回忆”。
余华曾经提到是卡夫卡真正教会他怎么样自由叙述。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正是余华在自由创作过程中的一篇实验品,他运用如此复杂而又精巧、张扬并独特的叙述技术来表现自己对现实主义的反叛,这既是一种创新,一种抵抗,这种过分重视叙述技巧的行为也是他尚未从一个技术大师转变成一个艺术大师的表现。
小说中,余华站在叙述圈之外,用独特的方式把想象和真实融合,将空间和时间打破,追求着叙述过程中带来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