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历史》教案完美版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教学设计
2.创设历史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历史故事讲述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提高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4.设计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问答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氛围,促进知识的内化。
5.结合课外阅读和实地考察,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使历史学习更加立体和深入。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夏商西周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归纳历史规律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的历史,认识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了解国家产生、发展、变革的过程。
2.每组讨论后,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3.针对每个小组的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促进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与夏商西周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a.判断题:检查学生对夏商西周基本知识的掌握
b.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理解程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结合课本插图、地图、历史文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历史印象,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夏商西周历史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高三历史教案-夏、商、西周的文化

高三历史教案-夏、商、西周的文化

高三历史教案-夏、商、西周的文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字、天文历法、音乐、艺术等方面的文化成就。

2.分析夏、商、西周时期文化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3.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字、天文历法、音乐、艺术等方面的文化成就。

2.教学难点:夏、商、西周时期文化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址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夏、商、西周时期有哪些文化成就吗?2.知识讲解(1)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字讲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展示甲骨文、金文实物图片,让学生感受文字的演变过程。

(2)夏、商、西周时期的天文历法讲解夏、商、西周时期的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

展示古代天文观测工具和历法实物,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成就。

(3)夏、商、西周时期的音乐讲解夏、商、西周时期的音乐特点和乐器发展。

播放古代音乐,让学生感受古人的音乐风采。

(4)夏、商、西周时期的艺术讲解夏、商、西周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成就。

展示古代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我国古代艺术的魅力。

3.课堂互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夏、商、西周时期文化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4.课堂小结强调学生要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

5.课后作业鼓励同学们课余时间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成就,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为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文字方面教师展示甲骨文和金文的实物复制品,并解释它们在古代文化中的功能。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第一章:夏朝的兴起与衰落1.1 教学目标:了解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夏禹的主要事迹。

掌握夏朝的兴衰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1.2 教学内容:夏朝的建立背景:炎黄战蚩尤,华夏族的形成。

夏禹的主要事迹:治水英雄,三过家门而不入。

夏朝的兴衰过程:夏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的衰落与商汤的崛起。

1.3 教学活动:讲述夏朝的建立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华夏族的形成。

通过故事形式介绍夏禹的主要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分析夏朝的兴衰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世袭制对夏朝的影响。

第二章:商朝的兴起与衰落2.1 教学目标:了解商朝的建立背景和商汤的主要事迹。

掌握商朝的兴衰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商朝的建立背景:夏朝的衰落,商汤的崛起。

商汤的主要事迹: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商朝的兴衰过程:商纣王的暴政,周武王的崛起。

2.3 教学活动:讲述商朝的建立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夏朝的衰落。

通过故事形式介绍商汤的主要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分析商朝的兴衰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暴政对国家的影响。

第三章:西周的兴起与衰落3.1 教学目标:了解西周的建立背景和周武王的主要事迹。

掌握西周的兴衰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3.2 教学内容:西周的建立背景:商朝的衰落,周武王的崛起。

周武王的主要事迹:牧野之战,灭商建周。

西周的兴衰过程:周公辅成王,西周的繁荣与衰落。

3.3 教学活动:讲述西周的建立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商朝的衰落。

通过故事形式介绍周武王的主要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分析西周的兴衰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第四章: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与文化4.1 教学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及其演变。

掌握夏商西周的文化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

夏商西周的文化特点:青铜文化、甲骨文、诗经等。

4.3 教学活动:讲述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治理的演变。

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夏商西周的文化特点。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分封制的简况。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初步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激发爱国热情。

【重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课前预习】一、夏朝的兴衰1、夏朝建立者是,其统治的中心在和一带,定都,历时400年而亡。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的产生,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因此它的性质是国家。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4、商朝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

5、商朝几经迁都,一直到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朝。

6、前年,周军通过战役灭商,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其灭亡时间是。

7、牧野之战交战双方是:8、重要大臣:9、夏朝亡国之君:,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看P18图:桀把人当坐骑)三、西周的分封制10、西周为巩固其统治,采取制度。

【合作探究】1、夏朝开始的“家天下”现象,后世在中外历史上曾广泛存在。

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P17动脑筋)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P20动脑筋)3、看P21地图:周初形势图,找出各诸侯国分布的地点。

4、看P21图:西周等级示意图(分封制),标出各级的身份(P22活动与探究2)【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有扈氏?2.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A.商汤伐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都 D.武王伐纣?3.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第一章:夏朝的兴起与衰落1.1 教学目标了解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夏禹的主要贡献。

掌握夏朝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

理解夏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夏朝的建立:夏禹治水的故事,夏朝的都城和制度。

夏朝的兴盛:夏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夏朝的衰落:夏朝的内部矛盾和外部侵扰。

夏朝的结束:夏朝的灭亡和商朝的崛起。

1.3 教学活动讲述夏禹治水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夏朝的建立背景。

分组讨论夏朝的兴盛和衰落原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观看夏朝相关的纪录片或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夏朝的历史。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夏朝的兴衰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第二章:商朝的崛起与更替2.1 教学目标了解商朝的建立背景和商汤的主要贡献。

掌握商朝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

理解商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商朝的建立:商汤起兵推翻夏朝,建立商朝的过程。

商朝的兴盛: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商朝的更替:商朝的末代君王纣王的暴政和西周的崛起。

2.3 教学活动讲述商汤起兵推翻夏朝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商朝的建立背景。

分析商朝的兴盛和更替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商朝的历史教训。

观看商朝相关的纪录片或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商朝的历史。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商朝的兴衰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第三章:西周的建立与繁荣3.1 教学目标了解西周的建立背景和周武王的主要贡献。

掌握西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理解西周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西周的建立: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的过程。

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分封制度和礼乐制度。

西周的文化特点:诗经、周易和青铜器文化。

3.3 教学活动讲述周武王灭商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西周的建立背景。

分组讨论西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观看西周相关的纪录片或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西周的历史。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西周的建立与繁荣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1)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2.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1)通过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历史史实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得民心者的天下的道理。

(2)看西周等级示意图了解其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的简况。

4.情感态度目标: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瞩目的文明古国。

5.教学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

【教学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1.尧舜禹都是杰出的部落首领,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是怎样产生的?2.谁破坏了禅让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取而代之。

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禹破坏了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制度,禹是怎样做的?二、教授新课:(一)夏朝的兴亡(板书):学法指导:禹建立了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了解一个王朝,首先要知道开国帝王、都城(政治中心)国家建立的时间(学生)夏朝:开国帝王——禹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老师: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登封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据分析是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他们认为这就是夏朝的都城。

夏朝是最早的国家,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国家机器,设置了国家机构,找出夏朝有哪些国家机构?学生活动:组建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这些机构是为了对付哪些人?老百姓)本质: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奴隶的工具过渡:夏朝延续了400多年最终被商朝取而代之,桀是夏朝的亡国之君。

在夏朝衰败的同时,商国逐渐崛起,汤举兵攻夏,打败桀夏朝灭亡,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

开国君主——汤思考题:商汤灭夏为什么会取得胜利?1.夏桀追求个人享乐,压迫百姓,失去民心,荒废了朝政2.商汤任用有才能的人,这些人成为汤成就伟业的得力助手3.汤联合周围小国部落,讨伐夏桀,顺应民心。

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优秀范文大全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优秀范文大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了解夏、商、西周更替顺序及其原因,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难点?西周的分封制以及奴隶制的进步性和残酷性。

?教学思路一、课前导学1.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资源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

ldquo;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mdash;mdash;夏。

夏商西周的兴起教案

夏商西周的兴起教案

一、教案主题:夏商西周的兴起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了解夏商西周的兴起背景和原因。

2. 掌握夏商西周的历史特点和重要事件。

3. 理解夏商西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1. 夏朝的兴起:夏朝的建立,夏禹的传说,夏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2. 商朝的兴起:商朝的建立,商汤的革命,商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3. 西周的兴起:周朝的建立,周武王的革命,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时期背景,引发学生对这一时期历史的好奇心。

2. 夏朝的兴起:讲解夏朝的建立和夏禹的传说,让学生了解夏朝的起源和发展。

3. 商朝的兴起:讲解商朝的建立和商汤的革命,让学生了解商朝的崛起和变革。

4.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夏商两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第二课时:1. 西周的兴起:讲解周朝的建立和周武王的革命,让学生了解西周的兴起和特点。

2.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夏商西周三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夏商西周的兴起背景和原因。

2. 学生能理解夏商西周的历史特点和重要事件。

3. 学生能分析夏商西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历史书籍。

2. 教学PPT或幻灯片。

3. 网络资源或历史图片。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精神。

六、教案主题: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目标:1. 了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特点。

2. 掌握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对当时历史发展的影响。

3. 理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延续性。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一、课标内容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二、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知道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认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时空观念:知道夏、商、周三代更替,国家疆域不断扩大,掌握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

3.史料实证:知道考古学者发掘了夏、商、周时期的都城遗址及其大量文物,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形成重证据的意识。

4.历史解释:知道二里头遗址及其文物的发掘,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证实了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及其文明进程,学会在理解和辨析史料的基础上,形成历史认识。

归纳西周分封制的有关内容,结合文字和图片史料,概括分封制的作用。

5.家国情怀:通过理解夏、商、周朝代兴衰和更替的原因,明白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分析夏商周灭亡的原因。

【教学难点】分封制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史记·夏本纪》书影“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i)氏。

”这是《史记·夏本纪》中对禹建立夏朝的描述。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王朝的产生。

后继的商朝和西周,国家的地域更为广大,建立了各项制度,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

夏、商、西周三朝是怎样更替的?(二)新课探究探究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建立教师讲解: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禹的儿子启不接受传统举贤禅让做法,直接继承禹的王位。

“家天下”形成:从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材料研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合作探究:“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各指什么制度?“家”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天下为公:禅让制,传贤。

夏商西周的兴起教案

夏商西周的兴起教案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主要介绍夏商西周的兴起,共分为五个章节。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建立背景、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掌握夏商西周的历史脉络,提高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发展过程;(2)掌握商朝的更迭过程和特点;(3)了解西周的建立背景和主要成就;(4)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见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史料,了解夏商西周的兴起过程;(2)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夏商西周的特点及其影响;(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2)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3)培养学生珍惜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发展过程;(2)商朝的更迭过程和特点;(3)西周的建立背景和主要成就。

2. 教学难点:(1)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内在联系;(2)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及其变迁。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教学挂图或课件;4. 小组讨论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夏商西周兴起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发展过程;(2)引导学生关注夏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课堂讲解:(1)讲解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发展过程;(2)分析夏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引导学生思考夏朝的兴衰原因。

4. 课堂互动:(1)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2)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增强课堂氛围。

5. 课后作业:(1)请学生总结夏朝的主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2)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夏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7. 布置课后任务:(1)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2)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兴起的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夏商西周教案

夏商西周教案

中古史中近史中现史世古史世近史世现史必修一专题一专题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必修二必修三专题一专题一、二专题二专题三、四三、四五六五七、八六、七、八中国古代史授课稿第一节夏商西周时期(前2070 年-前770 年)一、学习目标1. 掌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2.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4.二、高频考点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工商食官、甲骨文三、(一)政治:1. 夏商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断代工程)①中央☆禅让制到世袭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最高统治者为王,设相、卿士参与决策;卜、祝、史负责占卜、祭祀、记录王朝大事;(“国家大事,唯祀与戎”)②地方方国林立,对王效忠,定期纳贡、朝见、奉命征伐③选官世卿世禄制2. 西周的政治制度①武王伐纣——三监之乱——周公东征——大分封②分封制:目的:“以蕃屏周”,巩固周朝统治对象:王室子弟、功臣,先代贵族权利和义务:世袭统治权;朝贡,军赋和力役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西周的疆域局限:诸侯国拥有较大独立性,诸侯王权力过大,容易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③宗法制含义: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划分政治权力进行政治统治的制度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二)经济: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

石器助耕,青铜器很少使用;简单协作。

农业:土地制度—井田制;耕作方式—石器锄耕为主,出现青铜中耕;兴修水利—大禹治水。

手工业: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礼制、权力和秩序)商业:贝、朋;工商食官(西周)(三)文化:夏:二里头文化商: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周:金文和《诗经》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②以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③神权与王权结合四、课后阅读钱穆《国史大纲》(横排版)P7--P21李峰《共同的西周经历》张光直《商周神话与美术中所见人与动物关系之演变》夏商西周时期练习题1.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教学设计
b.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为后世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c.文化: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夏商西周的更迭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3.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夏商西周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编写历史小剧本、制作历史海报等,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深入理解夏商西周的历史文化,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珍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夏商西周更迭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夏商西周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人物,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历史地位及影响,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人物传记。
3.结合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
4.家长辅助:请同学们与家长一起探讨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故事,了解家长对这一时期的认识和理解,增进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
2.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尊重历史,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第一章:夏朝的兴起与衰落1.1 教学目标了解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夏禹的主要事迹。

理解夏朝的兴衰原因。

掌握夏朝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点。

1.2 教学内容夏朝的建立背景:炎黄战蚩尤,华夏族的形成。

夏禹的主要事迹:治水成功,建立夏朝。

夏朝的兴衰原因:内部矛盾,外部侵略。

夏朝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初步的封建制度,夏禹的传说和崇拜。

1.3 教学活动讲述夏朝的兴起和夏禹的事迹,引导学生理解夏朝的历史地位。

分组讨论夏朝的兴衰原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示夏朝的文化特点,如夏禹的传说和崇拜,让学生了解夏朝的文化遗产。

第二章:商朝的兴起与变革2.1 教学目标了解商朝的建立背景和商汤的主要事迹。

理解商朝的变革原因。

掌握商朝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点。

2.2 教学内容商朝的建立背景:夏朝的衰落,商部落的兴起。

商汤的主要事迹:推翻夏朝,建立商朝。

商朝的变革原因:政治腐败,民众疾苦。

商朝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点: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完善的封建制度,商汤的传说和崇拜。

2.3 教学活动讲述商朝的兴起和商汤的事迹,引导学生理解商朝的历史地位。

分组讨论商朝的变革原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示商朝的文化特点,如商汤的传说和崇拜,让学生了解商朝的文化遗产。

第三章:西周的兴起与繁荣3.1 教学目标了解西周的建立背景和周武王的主要事迹。

理解西周的繁荣原因。

掌握西周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点。

3.2 教学内容西周的建立背景:商朝的衰落,周部落的兴起。

周武王的主要事迹:推翻商朝,建立西周。

西周的繁荣原因:分封制的实施,农业生产的发展。

西周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点: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完善的封建制度,周武王的传说和崇拜。

3.3 教学活动讲述西周的兴起和周武王的事迹,引导学生理解西周的历史地位。

分组讨论西周的繁荣原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示西周的文化特点,如周武王的传说和崇拜,让学生了解西周的文化遗产。

第四章:夏商西周的更替与历史意义4.1 教学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

高三历史夏商西周的文化的教案[范文模版]

高三历史夏商西周的文化的教案[范文模版]

高三历史夏商西周的文化的教案[范文模版]第一篇:高三历史夏商西周的文化的教案[范文模版]教学目标知识结构夏商西周文字已有原始文字甲骨文、金文天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历法《夏小正》出现天干地支医学医药学知识丰富,已经分科治疗地理学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周易》中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称生物学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甲骨文中记载了许多动植物名称古籍《上书》和《周易》艺术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高峰,出现平雕和浮雕技术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高峰,青铜器上有大量青铜铭文出现教学建议教学设计思路在讲述甲骨文时,应利用书中提供的《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符号》使学生认识到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早期,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较成熟的文字。

通过展示适当的甲骨文图片,使学生对甲骨文以及其史料价值有进一步的了解。

讲述科学和技术时,教师应强调周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环保知识。

可以采用由学生列表归纳夏、商、西周时期各自文化成就的形式进行小结。

甲骨文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

甲骨文,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

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满朱砂,其字体与今不同,因此难以辨认。

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个。

经过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分析、判断,能够辨认的已近两千。

这些甲骨文字,多为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文字,许多字的笔画繁复,近似于图画,而且异体字较多。

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声、假借的文字,从而说明文字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长久的历史。

当时人们用被灼烫过的甲骨上的纹络来判断事物的吉凶。

占卜完毕,就将占卜的时间、人名、所问事情、占卜结果,以及事后验证刻在上面。

由于,占卜之事大到国家军政大事、帝王起居,小道百姓生活,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成为现今人们研究上古史的重要史料。

易错概念我国的信史开始于商朝,而不是公元前841年(西周)。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一、课题名称《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二、课程课时1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主要阐述了夏、商、西周三个王朝的建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过程。

通过对这三个王朝的介绍,呈现了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概况,包括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国家机构的建立、青铜文明的发展以及分封制等重要内容。

四、核心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如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转变。

2.时空观念:明确夏、商、西周在历史长河中的先后顺序以及其所处的大致时间范围。

3.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资料,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事实。

4.历史解释:能够解释世袭制、分封制等重要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5.家国情怀:从古代王朝的兴衰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对国家发展的关注。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夏、商、西周的建立与灭亡过程。

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历史意义。

深入分析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作用以及其弊端。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

2.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学环节:展示大禹治水和启继位的图片。

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先来看这两张图片,一张是大禹治水,一张是启继位。

大禹治水大家都比较熟悉,而启的继位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思考两者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对早期国家形成的兴趣。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对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产生好奇,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2.夏朝的建立与灭亡(15分钟)教学环节:结合课本内容讲解夏朝的建立和世袭制。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看到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治水有功,威望大增,他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那世袭制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世袭制就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初中历史夏商周示范课教案

初中历史夏商周示范课教案

初中历史夏商周示范课教案
教学内容: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发展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1. 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兴衰过程;
2.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文化特点;
3. 认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
4. 探讨夏商周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教学重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兴衰及特点。

教学难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传承及影响。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图片资料、电子课件、教学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了解夏商周时期的背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二、学习夏朝(10分钟)
1. 讲解夏朝的兴起、王室制度和政治体制。

2. 分析夏朝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

三、学习商朝(15分钟)
1. 讲解商朝的兴起、商纣王的暴政和商朝的灭亡。

2. 分析商朝的社会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仪制度。

四、学习周朝(15分钟)
1. 讲解周朝的兴起、周武王的灭商复宇和周文王的制度改革。

2. 分析周朝的封建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
1. 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兴衰进行总结。

2. 探讨夏商周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六、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概括,并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兴衰过程,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夏商周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2.世袭制的确立
出示图片,讲授夏禹想传位给伯益,但启凭借势力继承了王位。

禹死后,启夺取王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结合教材22页思考,启继承王位产生了什么影响?
出示图片,请学生结合先前所学知识,尧舜禹是通过什么制度继位的?启和其后的太康是通过什么制度继位的?
明确“世袭制”的含义,即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宗族内部血缘关紧世代继承。

出示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材料研读:材料中“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各指什么制度?“家”指的是什么?【回答】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
天下变成家天下。

【回答】禅让制和世袭制。

明晰“世袭制”的含义。

【回答】“天下为公”指禅让制,
“天下为家”指世袭制,即指王
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
系世代继承下去。

复习旧学,明确两种
继位制度的区别,对
比学习,强化记忆。

史料研读,明确两种
制度的内涵,理解记
忆。

3.夏朝的巩固措施
出示夏朝巩固措施区域图,指出其中心地区是今河南中识别地图,阅读教材
【回答】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
通过自主学习,归纳
夏朝的巩固措施,培
养学生自学和理解。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一、新课标标准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二、内容分析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夏、商、西周是中国早期国家的发展时期。

商朝和周朝,国家地域扩大。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国家统治者建立了统治人民的机构、军队,制定了法律和制度。

这些制度和世袭制、分封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反映了朝代兴衰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1.了解夏商周三代更替的相关史事,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及作用。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通过夏商周的更替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二)讲授新课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22,概况夏朝建立的相关史实。

(2)学生活动(3)教师活动想一想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4)学生活动(3)教师活动阅读课本,思考二里头文化遗存,反映出怎样的信息。

(4)学生活动①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②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2.商朝的统治(1)教师活动商朝的建立与统治(2)学生活动①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商朝很快走向强盛。

②商朝为巩固统治,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3)教师活动首都是国家的中心,为什么要多次迁都?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联邦。

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尚书·盘庚》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史记·殷本纪》(4)学生活动自然灾难;王室争夺权力。

3.西周的兴衰(1)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26,梳理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基本概况?(2)学生活动①目的:巩固统治②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③权利与义务:义务:政治上:听命天子,朝觐述职;军事上: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经济上:交纳贡赋。

历史:夏商西周的科学和文化教学方案设计

历史:夏商西周的科学和文化教学方案设计

历史:夏商西周的科学和文化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目的基础知识:夏商时期我国历法的形成。

夏朝时我国最早记录了流星雨和日食。

商周时我国已有了医学分科。

甲骨文和金文。

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特点及在中外文化史上的地位。

夏、商、周时期我国音乐、舞蹈的发展。

思想认识:1.通过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我国的青铜艺术,在我国和世界艺术史上历史悠久,占有重要地位。

能力培养:通过启发学生回答“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青铜制品的图画,总结“商周的青铜艺术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第6课课文提示,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天文、历法和医学1.天文:流星雨和日食的最早记录无边的天际,浩渺的星空,变化多端,神秘莫测,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常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然而我国古代人民对天象的认识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遐想之中,从很早的时候起,人们就开始注意观察天象以寻找其变化的规律了。

传说在尧舜时代就有了观象的专职人员,人们不仅注意观象,而且注重记录。

我国的古书上有一段记载说,夏桀统治时期的一个午夜“星陨如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关于流星雨的记录。

古书当中还记录过我国最早的观测到的一次日食,它不仅记录了日食发生的过程,而且还描述了当日食发生时,人们惊恐万状的情态。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5页第二段文字)这是世界天文史上关于日食的最早记录。

商朝的文字中,保存了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到周朝,天象观测更为精细,《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一次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的日食记录。

随着对天象的观察,我国的历法发展起来。

2.历法:夏历和殷历历法:简单说起来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计算年、月、日、节、候的方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恐怕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到历法,一天过去你家的台历会被翻过一页,你们在翻过日历的时候是否注意过:一般的日历上在公历时间下面还注有农历的时日,你们知不知道“农历”还叫什么?(夏历)所以这样叫的原因是因为它源于夏朝的历法,提问:夏朝距我们现在有多少年了呢?(4000多年)那么也就是说我国历法发展的历史已很久远了。

〖2021年整理〗《夏、商、西周的更替》优教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夏、商、西周的更替》优教优秀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替》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学习本课叙述的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经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又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

其次,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教学难点:西周的分封制三、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展示嫦娥奔月的图片,导入新课。

问:上图描绘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据说嫦娥和后裔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

谁来给大家简单讲一下这个故事呢?(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夏朝的兴亡师问:1.夏朝的建立者是谁?建立于哪一年?2.继承方式是什么?夏朝的国家机构是什么?学生回答,师总结。

师生共同探究:1为什么说夏不是部落联盟而是国家了?2阅读材料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是谓小康。

——《礼记》(1)材料一讲的是哪一个时期?(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3)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探究二:商朝的兴亡师问:1.商朝建立者、建立的时间是?定都哪里?后迁都至?2.商朝前期,都城并不固定,为什么商朝前期不断迁都?为什么商朝又称为殷朝?迁殷后商朝情况如何?3.牧野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师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商西周的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
一、教材分析
世界历史上,只有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不断,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

约公元前2070年,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之时,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在世界古代史上,中国仅销迟于古老埃及进入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

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古文明形成特色、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跨三个朝代,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学生容易了解和接受,能力目标较低。

重点应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或课堂讨论的方式归纳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和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以及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2.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鼓励学生课堂参与讨论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3.学习奴隶制国家的更替过程,感悟“得道我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体会中国悠久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理念和方式
本课内容比较浅显,整个课堂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主,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

王位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教师应给予点拨指导。

对于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师可适当补充资料,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商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条不紊。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这一课,教师必须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计划,放在多媒体课件中,供学生参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少走弯路。

并且,关于商朝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教师要补充一些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资料,使学生对商文明的了解更全面。

另外,在课件中,应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朝代更迭的深层原因。

学生应在课前提前做一些预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疑难问题到课堂上交流。

(二)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①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代卓越的部落联盟首领禹,谁能说一说,禹有哪些值得我们后人吸取和借鉴的优点?
②禹不但有同学们所说的优点,禹还做了一件对中国历史有影响的大事,那就是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那么禹是如何建立夏朝的?中国的奴隶社会还有哪几个朝代,它们的发展状总如何呢?
让我们共同学习本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2.学习新课。

①自主尝试,点拨授法。

A.请同学们首先讨论一下,了解一个奴隶制国家,我们应首先了解它的哪些基本情况?
B.大家阅读教材,找到大家所要了解的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相关情况。

C.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共同回顾,夏、商、西周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朝代更迭的过程。

②自主探究,鼓励释疑。

A.经过阅读,大家对夏、商、西周都有所了解,你认为这三个朝代,有哪些不同于其它朝代的独特之处?
B.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你能从本课中找到史实来充分验证这句
话吗?
C.研究历史,以古鉴今,你认为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历史中,我们应得到什么启示?
③自主检测,巩固评价。

列出夏、商、西周的大事件表,并能熟练说出。

3.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以及他们的更迭过程,从三个朝中,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应为此感到骄傲、自豪。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它的建立者是。

2.商朝的建立者是,西周由建立。

3.商朝文化的辉煌表现在哪些方面?
七、教学反思
这党课,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我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切入点,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学生们会经常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等古文古句,也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但往往没有一种意境,让他们产生认同感,致使他们的理解只是浮于表面而已。

而在这节课里,我让学生去寻找史实来验证这两句话,通过大量真实的史实,有理有据,学生就更加深切领悟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

认同了这样的话,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学生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影响。

这样历史课对学生的情感影响根深蒂固。

八、教研员点评
这堂课思路非常清晰,整个教学过程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能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达到影响和教育学生这一目的,较好地发挥了历史学科在情感教育方面的优势。

通过史实让学生感受历史,学古鉴今。

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

对教材处理大胆
创新,不拘一格,务求最佳组合,依据课标要求学生实际和本人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本课积极转变了教师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要的教学效果.
(大连市第101中学何秀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